二戰期間日本掠奪亞洲國家黃金揭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16:59
財經時報
  



  “山下黃金”的故事自1945年日本投降後﹐一直在民間流傳﹐在“傳說”與史實之間一直沒有得到學界和官方的澄清﹐美國作家西格雷夫夫婦用了18年的時間收集資料﹐追蹤案件﹐終于獲悉這批價值被認為有上萬億美元的財富的去向。
  這本叫做《黃金武士》的書一出版就引起軒然大波﹐並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出版﹐目前中譯本已經上市﹐書中披露的史實史料令人震撼。部分學者自動加入到對“黃金”的研究中。《財經時報》根據書中提供的線索﹐走訪了大量的專家﹑學者﹐並採訪到該書作者及組織編譯者﹐試圖揭示出故事背後的隱秘。
  史上最大黃金掠奪秘聞
  本報記者劉峰楊時
  一筆巨大的不可思議的財富﹐在二戰期間被日本從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掠奪﹐並在二戰之後﹐從日本人手中轉移給了美國政府﹐成為美國以某種隱秘方式限制異己勢力發展的政治資本﹐甚至是國際金融市場無與倫比的一股攪局力量。
  盡管日美兩國對這筆財富一直否認﹐但最近一本由對外翻譯出版社出版﹑名為《黃金武士》的書﹐卻讓它重新成為攪動整個世界的話題。
  如果書中所列“傳聞”或“史實”確有根據﹐那麼這筆財富將可能達到驚人的數以萬億美元之巨﹐考慮到目前全球GDP總和不過40萬億美元﹐那麼理論上講﹐能夠掌控和利用這筆財富﹐美國將可以不止一次而是十余次買下整個世界。
  書中推斷﹐二戰之後﹐日本利用這筆財富與美國政府達成秘密協議﹐從而獲得了美國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並為自己戰後的發展贏得喘息之機。
  1945年二戰結束﹐美國宣布﹐無條件投降的日本已瀕臨破產﹐整個國家一貧如洗﹐然而不出20年﹐日本就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經濟神話﹐對于日本的這種迅速崛起是否利用了掠奪來的這筆巨額財富﹐已開始引發人們的種種猜測。
  真相究竟是什麼﹖這筆財富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具體數額又是多少﹖是否真如描述的那樣像天文數字般巨大﹖日美之間又是如何聯手利用和操控這筆財富﹖所有這些問題﹐盡管本報記者進行了大量走訪﹑查證﹐但結果都仍然是令人困惑的。顯然﹐這是一個應當動用國家力量加以探究的課題。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國內一些民間人士已開始就這筆財富向日本發起一場新的索賠運動。然而﹐現在的問題還不在于這場索賠運動最終能否成功﹐而更在于﹐如何阻擋某些國家利用這筆財富﹐通過全球金融市場﹐操縱全球經濟及政治體系﹐從而達到破壞發展中國家“和平崛起”的願望。
  目前正被熱炒的人民幣匯率問題已讓人產生種種聯想﹐聯想之余﹐則是通過收集證據和設立各種防范手段﹐以阻止某些災難性後果的出現。
  一次民間的集體認定
  “絕對是存在的。要不然日本為什麼能在戰後迅速富裕起來﹖”國內著名對日索賠人士﹑“歷史﹑人權﹑和平基金管理委員會”總監事王選這樣肯定地對記者表示。這位被認為足以令整個日本顫抖的中國女人堅決地說﹕“戰爭的目的是什麼﹖僅僅就是屠戮生命﹖控制財富才是最重要的。”
  王選說﹐以前她到日本人家做客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日本人家裡的中國古代藝術品。“這些藝術品不排除有購買的﹐但是很大一部分我相信是侵略中國的時候掠奪的。”在從事細菌戰訴訟的8年時間裡﹐她去過的很多日本老兵家裡都發現有精美的外國珍貴文物。
  曾代理首次中國勞工集體訴訟案的律師孫靖也表達了類似看法。
  居住在美國的世界抗日戰爭史實維護會會長丁元﹐在越洋電話中依然激動地說﹕“這筆財富是絕對存在的﹐我碰到過日本人去菲律賓旅游時偷偷地去尋寶。”
  據丁元掌握的資料﹐菲律賓的華文報紙《商報》的發行人余長根親眼目睹過掘寶事件﹐同時﹐香港索償協會會長吳溢興組織二戰期間受到掠奪的機構和個人﹐10年來不斷在向日本政府追討。當年日本軍隊搶劫後﹐三菱銀行等日本銀行開付的白條和沒有價值的軍票﹐許多人手上都還有。
  《財經時報》聯系上《黃金武士》作者西格雷夫夫婦﹐他們向記者展示了他們通過18年的追訪﹐找到的數以千計的文件和對當事人數千小時的採訪。
  他們發現了日本二戰期間的“金百合”計劃﹐並發現了175個日本“皇家藏寶金庫”中的一個隧道的地圖。西格雷夫夫婦發現的這個藏寶庫地圖﹐上面標明了這個藏寶庫藏下了價值777萬億日元(按1944年匯率計﹐約為194萬億美元)的財寶。當然西格雷夫夫婦也表示﹐當時藏寶人為了迷惑世人﹐在相關數字後面多添或少添了兩個零﹐這就使得具體財富數額變為更大的迷團。
  關于這筆財富具體的歷史證據﹐便是1975年菲律賓前總統馬科斯“從其中一個藏寶庫運出了價值約80億美元的金磚”。
  “政府的緘默絲毫不能否認這個事實的存在﹗”西格雷夫夫婦告訴《財經時報》。
  中國經濟可能被摧毀﹖
  雖然這筆“黑金”的精確數字目前尚無法估計﹐但記者所接觸的絕大多數學者及專業人士都認定書中這筆“黑金”肯定是存在的。
  作者在書中提出“一個藏寶點就發現有大約價值數以萬億美元計的財寶”﹐對于這個數字的真實性﹐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貨幣理論與政策研究室的專家曾剛表示﹐“這個數字太龐大了﹐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黃金武士》的作者認為﹐這完全可以理解。因為﹐日本人非常系統地打劫的都是“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
  僅以中國為例﹐“八國聯軍”打劫的不過是中國“皇家”的部分財富﹐而對民間財富幾乎未動。但日本不一樣﹐從皇宮到民間﹐甚至各種存在于中國﹑控制大量財富的黑社會組織﹐幾乎全部被日本洗劫一空。因此﹐這筆財富之巨大﹐完全可以想象。
  西格雷夫夫婦認定的另一個事實是﹐這筆錢目前被美國政府秘密掌控﹐而且是用它作為顛覆所謂“共產主義政權”的政治基金。這種“非贏利”的目的﹐到底應當如何認識它的危害性﹐或許值得所有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高度關注。
  對于這筆數目龐大得難以計數的“黑金”﹐盡管更多的人認為“理應歸還受害國”﹐但國內一些金融專家卻有著更為實際的想法。
  “從目前來講﹐期待日本主動歸還財物﹐可能還不大現實﹐所以我們現在應該注意的不是歸不歸還﹐而是應該弄清這筆巨額財富的存在對于世界經濟﹐尤其是中國經濟政治局勢會產生什麼樣的重大影響。”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金融學者表示﹐“冷戰結束後﹐發生在各個弱小國家的金融危機﹐都已證明﹐一筆足夠巨額的‘熱錢’﹐足以摧毀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從而使其部分甚至全部喪失經濟主權。”

  曾剛表示﹕“中國目前的GDP大約是13.6515萬億元人民幣﹐而2004年整個世界的GDP加在一起﹐也才只有40.8萬億美元﹐那麼可想而知﹐不誇張地說﹐這筆黑金是足可以買下整個世界的。”
  



  另有專家分析說﹕“如果美國想利用這筆錢贏利﹐那麼我們可以出臺一些相應的措施﹐使他們的贏利空間消失﹐從而避免經濟受挫。但是﹐如果他們以非贏利的目的將這筆‘熱錢’輸入某一個國家﹐那後果將是災難性的。亞洲金融危機就是典型例證。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這筆‘黑金’決不僅僅是經濟領域的事件﹐而更牽扯到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政治經濟的安全。”
  專家表示﹐如果中國完全開放金融市場﹐這筆來歷神秘的“黑金”很有可能就會流入中國市場。那樣﹐中國的經濟體系就極有可能受到難以想象的沖擊。所以﹐《黃金武士》中所提及的那些內容﹐真正的意義其實恰在于此﹐這種可怕的後果﹐才是當今中國應該密切關注的問題。
  艱難的追查之路
  金融專家的觀點﹐或許能給相關歷史學家提供一個獨特視角﹐那就是除了歷史對證和經濟索賠外﹐更應該警醒這筆神秘的“黑金”對當下中國經濟和政治安全的潛在威脅。
  目前在美國和日本﹐尚沒有任何媒體對這筆財富進行報道和關注。從其自身利益角度看﹐這或許並不奇怪﹐但讓人難以理解的是﹐目前國內相關機構也並沒有展開對這一段史實的調查和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編審卞修月﹐長期從事抗日戰爭人員及財產損失研究。他向記者表示目前國內相關研究還是空白﹐僅有浙江和廣東的兩名學者袁成毅﹑黃菊艷對浙江和廣東在二戰期間的財產損失做過研究。
  但是在袁成毅著的《浙江省抗戰損失初步研究》和黃菊艷著的《抗戰時期廣東經濟損失研究》兩書中﹐並沒有出現王選所期望的詳細條目。另一位學者孟國祥1995年所著的《中國抗戰損失調查及對日索賠史略》一書中﹐記錄了日本從中國個別銀行﹑礦藏等地掠奪的數據﹐同樣缺乏對整個抗戰時期日本財富掠奪活動的研究。這些著作均沒有提到《黃金武士》一書中提到的“山下黃金”。
  “‘山下黃金’目前還是一個傳說嗎﹖不知道﹐因為沒有任何的資料。但是﹐它有可能存在。”卞修月說﹐“也不是沒有資料就無法研究﹐但研究下去的難度很大。大陸和臺灣兩地資料的分散﹐大陸檔案資料的難以利用﹐已知資料中的復雜數據換算﹑單位換算﹑統計整合等都將是一個浩大的工程。”財經時報
  



  “山下黃金”的故事自1945年日本投降後﹐一直在民間流傳﹐在“傳說”與史實之間一直沒有得到學界和官方的澄清﹐美國作家西格雷夫夫婦用了18年的時間收集資料﹐追蹤案件﹐終于獲悉這批價值被認為有上萬億美元的財富的去向。
  這本叫做《黃金武士》的書一出版就引起軒然大波﹐並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出版﹐目前中譯本已經上市﹐書中披露的史實史料令人震撼。部分學者自動加入到對“黃金”的研究中。《財經時報》根據書中提供的線索﹐走訪了大量的專家﹑學者﹐並採訪到該書作者及組織編譯者﹐試圖揭示出故事背後的隱秘。
  史上最大黃金掠奪秘聞
  本報記者劉峰楊時
  一筆巨大的不可思議的財富﹐在二戰期間被日本從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掠奪﹐並在二戰之後﹐從日本人手中轉移給了美國政府﹐成為美國以某種隱秘方式限制異己勢力發展的政治資本﹐甚至是國際金融市場無與倫比的一股攪局力量。
  盡管日美兩國對這筆財富一直否認﹐但最近一本由對外翻譯出版社出版﹑名為《黃金武士》的書﹐卻讓它重新成為攪動整個世界的話題。
  如果書中所列“傳聞”或“史實”確有根據﹐那麼這筆財富將可能達到驚人的數以萬億美元之巨﹐考慮到目前全球GDP總和不過40萬億美元﹐那麼理論上講﹐能夠掌控和利用這筆財富﹐美國將可以不止一次而是十余次買下整個世界。
  書中推斷﹐二戰之後﹐日本利用這筆財富與美國政府達成秘密協議﹐從而獲得了美國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並為自己戰後的發展贏得喘息之機。
  1945年二戰結束﹐美國宣布﹐無條件投降的日本已瀕臨破產﹐整個國家一貧如洗﹐然而不出20年﹐日本就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經濟神話﹐對于日本的這種迅速崛起是否利用了掠奪來的這筆巨額財富﹐已開始引發人們的種種猜測。
  真相究竟是什麼﹖這筆財富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具體數額又是多少﹖是否真如描述的那樣像天文數字般巨大﹖日美之間又是如何聯手利用和操控這筆財富﹖所有這些問題﹐盡管本報記者進行了大量走訪﹑查證﹐但結果都仍然是令人困惑的。顯然﹐這是一個應當動用國家力量加以探究的課題。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國內一些民間人士已開始就這筆財富向日本發起一場新的索賠運動。然而﹐現在的問題還不在于這場索賠運動最終能否成功﹐而更在于﹐如何阻擋某些國家利用這筆財富﹐通過全球金融市場﹐操縱全球經濟及政治體系﹐從而達到破壞發展中國家“和平崛起”的願望。
  目前正被熱炒的人民幣匯率問題已讓人產生種種聯想﹐聯想之余﹐則是通過收集證據和設立各種防范手段﹐以阻止某些災難性後果的出現。
  一次民間的集體認定
  “絕對是存在的。要不然日本為什麼能在戰後迅速富裕起來﹖”國內著名對日索賠人士﹑“歷史﹑人權﹑和平基金管理委員會”總監事王選這樣肯定地對記者表示。這位被認為足以令整個日本顫抖的中國女人堅決地說﹕“戰爭的目的是什麼﹖僅僅就是屠戮生命﹖控制財富才是最重要的。”
  王選說﹐以前她到日本人家做客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日本人家裡的中國古代藝術品。“這些藝術品不排除有購買的﹐但是很大一部分我相信是侵略中國的時候掠奪的。”在從事細菌戰訴訟的8年時間裡﹐她去過的很多日本老兵家裡都發現有精美的外國珍貴文物。
  曾代理首次中國勞工集體訴訟案的律師孫靖也表達了類似看法。
  居住在美國的世界抗日戰爭史實維護會會長丁元﹐在越洋電話中依然激動地說﹕“這筆財富是絕對存在的﹐我碰到過日本人去菲律賓旅游時偷偷地去尋寶。”
  據丁元掌握的資料﹐菲律賓的華文報紙《商報》的發行人余長根親眼目睹過掘寶事件﹐同時﹐香港索償協會會長吳溢興組織二戰期間受到掠奪的機構和個人﹐10年來不斷在向日本政府追討。當年日本軍隊搶劫後﹐三菱銀行等日本銀行開付的白條和沒有價值的軍票﹐許多人手上都還有。
  《財經時報》聯系上《黃金武士》作者西格雷夫夫婦﹐他們向記者展示了他們通過18年的追訪﹐找到的數以千計的文件和對當事人數千小時的採訪。
  他們發現了日本二戰期間的“金百合”計劃﹐並發現了175個日本“皇家藏寶金庫”中的一個隧道的地圖。西格雷夫夫婦發現的這個藏寶庫地圖﹐上面標明了這個藏寶庫藏下了價值777萬億日元(按1944年匯率計﹐約為194萬億美元)的財寶。當然西格雷夫夫婦也表示﹐當時藏寶人為了迷惑世人﹐在相關數字後面多添或少添了兩個零﹐這就使得具體財富數額變為更大的迷團。
  關于這筆財富具體的歷史證據﹐便是1975年菲律賓前總統馬科斯“從其中一個藏寶庫運出了價值約80億美元的金磚”。
  “政府的緘默絲毫不能否認這個事實的存在﹗”西格雷夫夫婦告訴《財經時報》。
  中國經濟可能被摧毀﹖
  雖然這筆“黑金”的精確數字目前尚無法估計﹐但記者所接觸的絕大多數學者及專業人士都認定書中這筆“黑金”肯定是存在的。
  作者在書中提出“一個藏寶點就發現有大約價值數以萬億美元計的財寶”﹐對于這個數字的真實性﹐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貨幣理論與政策研究室的專家曾剛表示﹐“這個數字太龐大了﹐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黃金武士》的作者認為﹐這完全可以理解。因為﹐日本人非常系統地打劫的都是“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
  僅以中國為例﹐“八國聯軍”打劫的不過是中國“皇家”的部分財富﹐而對民間財富幾乎未動。但日本不一樣﹐從皇宮到民間﹐甚至各種存在于中國﹑控制大量財富的黑社會組織﹐幾乎全部被日本洗劫一空。因此﹐這筆財富之巨大﹐完全可以想象。
  西格雷夫夫婦認定的另一個事實是﹐這筆錢目前被美國政府秘密掌控﹐而且是用它作為顛覆所謂“共產主義政權”的政治基金。這種“非贏利”的目的﹐到底應當如何認識它的危害性﹐或許值得所有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高度關注。
  對于這筆數目龐大得難以計數的“黑金”﹐盡管更多的人認為“理應歸還受害國”﹐但國內一些金融專家卻有著更為實際的想法。
  “從目前來講﹐期待日本主動歸還財物﹐可能還不大現實﹐所以我們現在應該注意的不是歸不歸還﹐而是應該弄清這筆巨額財富的存在對于世界經濟﹐尤其是中國經濟政治局勢會產生什麼樣的重大影響。”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金融學者表示﹐“冷戰結束後﹐發生在各個弱小國家的金融危機﹐都已證明﹐一筆足夠巨額的‘熱錢’﹐足以摧毀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從而使其部分甚至全部喪失經濟主權。”

  曾剛表示﹕“中國目前的GDP大約是13.6515萬億元人民幣﹐而2004年整個世界的GDP加在一起﹐也才只有40.8萬億美元﹐那麼可想而知﹐不誇張地說﹐這筆黑金是足可以買下整個世界的。”
  



  另有專家分析說﹕“如果美國想利用這筆錢贏利﹐那麼我們可以出臺一些相應的措施﹐使他們的贏利空間消失﹐從而避免經濟受挫。但是﹐如果他們以非贏利的目的將這筆‘熱錢’輸入某一個國家﹐那後果將是災難性的。亞洲金融危機就是典型例證。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這筆‘黑金’決不僅僅是經濟領域的事件﹐而更牽扯到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政治經濟的安全。”
  專家表示﹐如果中國完全開放金融市場﹐這筆來歷神秘的“黑金”很有可能就會流入中國市場。那樣﹐中國的經濟體系就極有可能受到難以想象的沖擊。所以﹐《黃金武士》中所提及的那些內容﹐真正的意義其實恰在于此﹐這種可怕的後果﹐才是當今中國應該密切關注的問題。
  艱難的追查之路
  金融專家的觀點﹐或許能給相關歷史學家提供一個獨特視角﹐那就是除了歷史對證和經濟索賠外﹐更應該警醒這筆神秘的“黑金”對當下中國經濟和政治安全的潛在威脅。
  目前在美國和日本﹐尚沒有任何媒體對這筆財富進行報道和關注。從其自身利益角度看﹐這或許並不奇怪﹐但讓人難以理解的是﹐目前國內相關機構也並沒有展開對這一段史實的調查和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編審卞修月﹐長期從事抗日戰爭人員及財產損失研究。他向記者表示目前國內相關研究還是空白﹐僅有浙江和廣東的兩名學者袁成毅﹑黃菊艷對浙江和廣東在二戰期間的財產損失做過研究。
  但是在袁成毅著的《浙江省抗戰損失初步研究》和黃菊艷著的《抗戰時期廣東經濟損失研究》兩書中﹐並沒有出現王選所期望的詳細條目。另一位學者孟國祥1995年所著的《中國抗戰損失調查及對日索賠史略》一書中﹐記錄了日本從中國個別銀行﹑礦藏等地掠奪的數據﹐同樣缺乏對整個抗戰時期日本財富掠奪活動的研究。這些著作均沒有提到《黃金武士》一書中提到的“山下黃金”。
  “‘山下黃金’目前還是一個傳說嗎﹖不知道﹐因為沒有任何的資料。但是﹐它有可能存在。”卞修月說﹐“也不是沒有資料就無法研究﹐但研究下去的難度很大。大陸和臺灣兩地資料的分散﹐大陸檔案資料的難以利用﹐已知資料中的復雜數據換算﹑單位換算﹑統計整合等都將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NND,让小日本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