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出嫁?(法师做主,宗嘎就要嫁人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16:19

http://renjian.163.com/16/0606/17/BOT58L9T000153N3.html

次旦像往常一样,盘腿坐在经堂的床上,被一摞摞经文和色泽鲜亮的羊毛线重重包围着。

他正在用白纸折成小小的正方形,再缠上红、蓝、绿三色线。这是藏族人戴的护身符。缓慢而低沉的诵经声在屋子里流淌回荡。他专心致志诵经缠线,甚至没有抬头看一眼刚进门的客人,只是伸手示意,让他们坐下。

来者是一对男女,手捧两大篮糌粑和羊毛,这是给次旦法师的礼物。看来他们今天有要事相求。

次旦把一个做好了的护身符投进身边的小竹篮,转身向坐在一旁的我解释说:“他们俩是让我来算一卦,看看他们的儿女能不能成婚。”

两位访客约莫四十来岁,把篮子放在次旦面前的桌上,然后坐到他脚边。次旦拿出纸笔,询问了两个孩子的生辰八字,一一记下来,接着又问遍了两家所有成员——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姐夫嫂子、侄儿侄女,无一遗漏。

女客人叫卓玛,眉宇间笑意吟吟,流露出一种热情的美丽。可是,她不能大笑。与村里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一样,她的牙齿差不多掉光了。卓玛身材颀长瘦削,穿一件漂亮的红色丝绸衬衫,束在传统的黑色毛裙里。显然,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央宗(次旦的妻子)告诉我,卓玛有五个女儿,今天决定的是老三宗嘎的婚事。

“宗嘎是村里最能干的女孩,到他们家求婚的人多得数不过来。”央宗说。

“只有十几个,不算多。”卓玛谦虚地说。

“他们配不上您的女儿吗?”我问。

“他们都很好,有的有钱,有的相貌英俊,有的文化水平高,有的还在县里上班,但是,每次问次旦法师的意见,他都说不合适。”

“我的想法不重要,”卓玛马上说,“就看次旦怎么算。提亲的事女儿也不知道。按照习俗,用不着告诉她,这是父母的事。”

央宗一边削土豆,一边点头表示赞同。

“宗嘎不知道您今天在帮她选丈夫 ?”我惊讶地问道。

卓玛摇摇头,“如果次旦算出来两个人合适,我们就把婚事定下来。如果他说不行,那就只好算了。”

虽然她还不能确定今天算卦的结果,但是,对男方的家世早已了如指掌。这也难怪,唐麦村总共只有九十六户人家,男孩算是在她的眼皮底下长大的。

“他是个好孩子,虽然有些害羞,但是人很和气。如果能像父亲,那就再好不过了。他父亲可是全村最勤快的人。”其实,卓玛还有一点没好意思说,但央宗告诉我,他家也是全村最富裕的。

“但是,宗嘎会怎么想呢?”

“她如果能嫁给那个男孩,是她的福分,村里人都会羡慕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她停了一下,接着说,两个人曾经在一所中学念书,算是同学,女儿不会有意见的。

“为什么婚事要让次旦做主?”我追问道。

央宗停下了手里的活儿,大概是因为我怀疑的口气。

“次旦法师能算出来,如果他不同意,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卓玛的回答很干脆。她又帮我倒了一杯酥油茶,然后把剩下的拿进了经堂。


午饭准备好了,我悄悄走进经堂,想看看算命的结果。次旦还在拈指掐算,口中念念有词,但卓玛的脸上却已经绽开了笑容,我知道这次她女儿的婚事肯定成了。最后,次旦终于放下纸笔,郑重地宣布结婚的吉日,也就是十一月十三日。

我们一边吃午饭一边讨论即将到来的婚礼。

“幸好你给卓玛的女儿留了一点准备的时间。”我对次旦说。我想象不出那女孩子会怎样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

“这个嘛,你不用担心,婚礼什么时候举行对她不重要,因为之前都是保密的。”次旦咯咯地笑着。

不知情的新娘宗嘎不知情的新娘宗嘎

我以为次旦又在开玩笑。他是我认识的藏族人中最幽默的。有一次回北京前,我问他想要什么礼物。“一座金山一座银山。”他一本正经,然后又真诚地说,“你能平安回来,就是最好的礼物。”但是,婚姻大事显然不能开玩笑,可我真的不相信宗嘎会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自己成为新娘。

“真的吗?为什么不事先告诉宗嘎?”我问卓玛。事情实在不可思议。

“怕她不满意,会逃婚。”卓玛说。

“但是,她可能一辈子都不幸福。”我低声对次旦法师说,怕两位客人听到,扫了兴致。

“你不用操心,她会很幸福。”次旦说,“男属龙,女属牛,地支相合,命宫方位互补,而且两个人的财运都很好。”听他口气,好像一切都是天作之合。

两个人相爱难道不重要吗?

“年轻人谈恋爱没错。”次旦说,“但是我们这里的习俗是听父母安排,而父母会请法师决定。如果男女的八字不合,没有什么可谈的,只能分手。”次旦停了一下,想了片刻,又说,“婚姻有了牢固的基础,自然会产生感情,也就有爱情了。”

我问,如果他的孩子们自己找了对象,但是八字不合,又怎么办?

次旦没有片刻的犹豫。“如果我算出他们八字不合,就必须分手。如果只是一些细微的冲突,我可以帮他们化解,比如念经,或者给他们戴特殊的护身符。但是,如果他们命里注定相克,我也无能为力。”


整个下午的拍摄我都心不在焉。我无法理解他们这种做法。当然,包办婚姻在旧中国不是什么奇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旧中国对于婚姻有决定性作用。但是,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办婚姻早成过去。我没有想到在这高原之上,雪山脚下,次旦法师还会有这样大的权力。

晚上回到住地,我问摄制组里其他成员对这件事有何看法,这是特例,还是当地人的习俗?我想,我的语气肯定流露出内心的愤愤不平。

“别激动,又不是你结婚,有什么大不了的。”边巴揶揄道。

“听说男孩子是个帅哥。”司机扎西说,“以他的相貌和他家的财力,肯定能找个比村姑更好的吧?”

我早该料到他们会是这种态度,不过,我们的翻译西洛的回答让我目瞪口呆。他和我们的摄影助理罗丹一样,小学毕业后被保送到北京上中学、大学,一去就是十年,汉语说得比藏语还流利。大学毕业后,西洛被分配到江孜一中当老师,课余时间帮我们摄制组做翻译。西洛具有在江孜年轻人中少见的自信和睿智,我以为他会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我错了。

西洛有两个哥哥,哥嫂和父母住在离江孜城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我问西洛是否会自由恋爱。

“父母赐予我生命和一切,没有他们就没有我,服从是我的义务。”他郑重其事地说。

“但是,你难道不用对自己负责吗?”我问。

“那是其次的。”

我曾经多次问过次旦法师,为什么无论是生活在城里还是农村,不论是否受过教育,藏族人都比汉族人更能坦然接受命运。次旦大笑,“别忘了我们是佛教徒。”身为佛教徒,他们相信宿命。生命如同星座,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我知道宗嘎不会逃婚。她能逃到哪里?她到过最远的地方也只是离家三十多里的江孜城。在村里到县城的小巴开通之前,村里人坐马车进城要花半天的时间。除了参加亲戚家的红白喜事、去医院或是朝拜,他们几乎不出远门。

冬天,村里有些男人因为地里没活儿,外出打工。但是,女孩们大多留在村里,因为害怕有人嚼舌:谁知道她们在外面干了些什么好事?闲话传开,上门提亲的人就少了。我听说,宗嘎和那个男孩虽然是同班同学,住同一个村子,可从来没有独处过,也没有当面说过话。宗嘎是个听话的女儿,一向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帮父母干活儿。西洛说,他们村里的女孩绝大多数都和宗嘎一样。

作为一个导演,我深知宗嘎的婚礼将很富戏剧性,但是我的心思似乎不在拍摄上。她真能像次旦法师说的那么幸福吗?我每次到唐麦村拍摄,都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去看看宗嘎,告诉她一切。但是,我知道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拍摄的终结——在西藏,信任就是一切。

我让边巴和卓玛商量一下,看能否拍摄卓玛一家的生活,这一方面是拍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我想亲眼见见宗嘎的私心。卓玛有点犹豫,她怕引起宗嘎的怀疑,不过很理解我的心情。“婚礼前十天,我们会送宗嘎到江孜的姐姐家住几天,这样就可以躲开她准备婚礼了,你那时再来吧。”卓玛略带歉意。

为了能拍摄到婚礼前的宗嘎,边巴想了一个办法。次旦法师要请当地一位大活佛为已故的母亲祷告,届时村里很多人都会来接受活佛的加持。边巴建议次旦请宗嘎来帮忙,因为这样盛大的法事需要很多人手。次旦了解我们的心思,欣然同意,而且还告诉家人配合我们拍摄。

活佛到来那天,次旦法师家人来人往,热闹非常。拍摄之暇,我便待在次旦家的厨房,希望可以看到宗嘎。

没等多久,一个女孩走进厨房。我本能地感觉她就是宗嘎。见央宗悄悄地朝我点头确认,我心中暗喜。宗嘎穿着一件长长的黑色粗羊毛藏服,头发像大多数藏族妇女一样,编成长辫子盘在头上,脸颊被太阳晒得红扑扑的,泛着健康的光泽。

央宗简单地向她交代了几句,宗嘎便开始帮忙准备午饭。她往炉膛里添了些牛粪,又给热水瓶灌满开水,接着开始洗碗、擦桌子、揉面、剁肉。她的脸上总是带着一抹温柔的笑意,偶尔和央宗,还有另外两名来帮忙的中年妇女轻声细语聊几句,面对我们的摄像机镜头也不躲不闪。看着镜头中的她,我明白了宗嘎为什么有那么多追求者。她身体健康壮实,做事麻利,态度亲切和善,虽不是令人一见倾心的佳人,却也五官端正,很是耐看,男人娶了她,真是好福气!


为了更多地了解宗嘎的婚事,看来只有采访她母亲了。但是即使这样,也要小心翼翼,生怕因为我们的采访泄露了卓玛的“秘密”。

终于,在婚礼前一周,我们接到了次旦的电话。“卓玛说宗嘎去她姐姐家了,你们现在可以去她家拍摄。”

我们到达时,卓玛正在厨房里酿青稞酒,她把一大锅煮好的青稞放在簸箩上,往上面撒酒曲。

“我都准备好了。”卓玛一手搅着青稞,一手指着楼梯上挂着的两头宰好的羊。“这是第三罐青稞酒,婚礼前我每天都要做一罐。”

一会儿,卓玛把晾干的青稞放到一个陶罐里,上面用棉垫捂好,两三天后,青稞就发酵了,藏族人最喜欢的青稞酒就是这样酿成的。

卓玛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身离开了厨房。过了一会儿,她手里提着一把壶走进来。“这是我酿好的青稞酒,请你们一定品尝。”

边巴虽然嗜酒如命,但是像大多数的藏族年轻人一样,他更喜欢喝啤酒。但因为今天是喜酒,他也爽快地喝了三杯。我从来滴酒不沾,只好请求边巴代我喝。卓玛也不强求,很高兴地和边巴对饮起来。

酒意阑珊时,边巴觉得时机成熟,提出了我们的疑问:“宗嘎知道自己要结婚了吗?”

“还不知道。”卓玛轻轻地摇摇头,“这次到江孜,大概姐姐和姐夫会告诉她。”

可是,宗嘎不需要为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做些准备吗?她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丈夫、房事、与婆家人的相处之道。她如何学会这些?我问卓玛。

“婚礼当晚和婚后的三天,她大姐会陪着她。”

“新婚之夜,姐姐在旁边?”这是我听过的最难以置信的事了。

“没错。”卓玛肯定觉得我少见多怪。“你想看看我们准备的嫁妆吗?”

我想拉着她坐下来好好谈谈,可是,边巴摇了摇头,暗示我不要再谈这个问题。我会意,马上站起来跟着卓玛走进了经堂。

供着佛像的藏柜旁放着两口嫁妆箱,她打开其中一口。里面整整齐齐放着衬衣、丝巾、毛毯和一套非常漂亮的藏服,还有一件中式缎褂。卓玛打开一条丝巾,露出了一块镶着天青石的银链坠,是江孜妇女最喜欢的首饰。

“宗嘎没发现你们给她准备嫁妆吗?”我问。

“没有,我们一买回来就赶紧藏好了。你也看到了,东西并不多,因为我们手头不太宽裕。”

幸运的是,新郎家很有钱,他们并不介意嫁妆多少。但我坚信,宗嘎本人比嫁妆值钱得多。


日历终于翻到了十一月十三日。

一块鲜艳的红、蓝、绿三色香布从大门一直拉到正屋——藏族人相信它能带来好运。屋子里,男人们正吃力地将彩礼从狭窄的楼道上往下抬。三袋大麦、一头新宰的牛、两只羊、十缸大麦酒、五块茶砖、七桶酥油,新娘家每人一套新衣,还有堆成小山的哈达。

次旦法师布置婚礼仪式次旦法师布置婚礼仪式

楼上的院子就像是戏院的后台,人们正在手忙脚乱地为演员扮装。新郎的父亲几乎埋在一堆镶着豹皮边的白色山羊皮中,女儿、妻子和另一个男人将他团团围住。新郎的叔叔则顺从地等着老母亲帮他系腰带。

一个男孩倚窗而立,脸色苍白,表情阴郁。他穿着牛仔裤、黑色皮夹克,戴黄色卡其布帽子,看不出与上海、纽约或伦敦街头的时尚青年有何两样。他那英俊的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我想逃”三个大字,也许他更希望此时能和同伴在别处听听饶舌音乐或看看功夫电影,而不是待在这里,如同笼中困兽。男孩茫然地转动着手上的木棍,身边那支热情高涨的迎亲队伍似乎与他毫无关系。

我望向边巴。他点了点头,低声说:“他就是新郎。”

我知道这两个孩子在次旦眼里是天作之合,可我却丝毫也看不出来。用西藏人的话说,他们就像牛奶和木炭,完全不搭调。她像母亲,而他则像孩子——远未到谈婚论嫁的年纪。看着男孩那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我就知道他并不想结这门亲。

从交谈中,我知道了他和仁增家的一个孩子同名,也叫嘉措。我问他,当新郎有什么感觉,是否喜欢新娘。但他置若罔闻,只告诉了我年龄,然后就垂下头,再没说过一个字。几分钟后,他突然走了出去。我站起来,透过窗子,只看见一个少年赶着羊群朝山里走去的背影。

“嘉措不喜欢宗嘎,”边巴和新郎的父亲简单交谈后告诉我,“可是父母坚持这门亲事,他也没办法。小伙子真可怜!”

边巴替嘉措惋惜,我替宗嘎难过。当然,我也为嘉措抱不平。可是,与蒙在鼓里的宗嘎相比,即便嘉措无力反对,他至少预先知道这场婚礼。可惜的是他没有任何发言权。这可能也是他在自己婚礼的早上赶着羊群外出的原因。但是,他终究会回来,换上结婚的礼服,等着他的新娘。他会逃跑吗?我把这个疑问留给了自己。

我们跟随着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来到了新娘家,众人正翘首以待。迎亲队伍送上聘礼后,请求新娘的父母允许他们的女儿出嫁。趁大家推杯换盏之际,我四处寻找宗嘎。她的妹妹告诉我,姐姐在附近的亲戚家。昨晚,邻居老奶奶告诉宗嘎结婚的消息,她听后哭泣不止,不吃不喝,也不说话。我想去看看,便请她妹妹带我去。

“不用我带,一走出院子就可以听到她的哭声。”

果真,一出门,我就发现,即便在百米之外,也能听到宗嘎的哀声。院子里的狗也叫个没完,似乎有意与她一唱一和。我站在大门边,凝神听着这痛彻心扉的哭声,却听不出里面到底蕴含了怎样的情感。我又想起了嘉措——独自走在大山中,踢着小石子,用木棍戳着地面的男孩。

晚上八点,宗嘎被家人接回来。听到她的哭声,我马上迎出去。一块头巾遮住了她的脸,她在两个姐姐的搀扶下走进了一间平时保存干柴和粮食的小储藏室。一群妇女蜂拥进去安慰她,其中有一位是宗嘎的姑姑。待她出来后,我问她对宗嘎说了些什么。

“只是让她别哭了。”她姑姑说,“这就是命。一个女人要想不这样结婚,就得考大学,可惜她没那么聪明,所以只能认命。很快就会习惯的。她的丈夫不错,要是和他爸爸一样,那肯定是个又勤快、又疼老婆的好丈夫。况且他家里有钱。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所以我让她不要哭了。”

“那她为什么还哭个不停?”我问。

“这是我们的习俗,”察觉到了我的困惑,她和善地笑着解释,“如果不哭,别人会以为她巴不得要离开娘家。我结婚那天也一样。”


宾客们陆陆续续到齐了,贺礼五花八门:绵羊、毛毯、糌粑、青稞酒、茶叶、酥油、毛巾……应有尽有。院子和屋子里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似乎没人注意到哭泣的宗嘎。一个老妇人走进储藏室,奇怪的是,她把屋里的灯关了,还锁上了门。也许,他们还是怕她逃走。

我走进经堂。整幢屋子唯独这里安安静静,只有波啦一人。我打算取取暖,休息一会儿。波啦让我坐到身边,并递过来一床厚毯子——真是雪中送炭,室外已经零下十五度了。

从下午开始,他一直在这里祷告、作法。他必须祈祷屋神和各路神灵保佑新娘和她的家人,不要因为她嫁人而动怒,不要对新娘纠缠不放,不要让新娘抛弃她的娘家人。他甚至告诫神灵,新郎家不会厚待他,还是乖乖待在原地比较划算。

与此同时,次旦也正在新郎家作法。父子俩或用尽甜言蜜语,或威胁恫吓,软硬兼施,只为让神灵不敢轻举妄动。

时已近午夜,波啦还要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祈福仪式。凌晨三点,新郎家会正式来迎亲。这是次旦算出来的吉时,是一个和两家成员的星相都不冲撞的时辰,这样才不会留下后患。这一天真漫长,我在波啦的吟诵声中昏昏睡去。

一阵熟悉的哭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我看了看四周:波啦已经不见了。屋子里空无一人,院子里却喧嚣一片,新娘的亲戚、姐妹唱起了《告别歌》。天哪,我差点错过了迎亲仪式。幸亏我们的摄影师认真负责,捕捉到这动人的场面。

黑暗中,我们摸索着朝新郎家进发。迎亲队伍却还要耽搁一段时间。按照当地风俗,新娘要在村外的野地里待到破晓时分才能正式进门。就算外面天寒地冻,也必须沿袭这古老的婚俗。一路上,男方家人要侍候在路旁,向送亲的队伍敬三次酒。如果路上遇到病人、倒垃圾、背空筐子的人,便认为是不吉利,婚后要请僧人念经消灾。次旦法师把新娘离家的时间定在早晨三点钟,大概也是为了避免这些不祥之兆吧。

终于,一轮火红的旭日挣脱了地平线的束缚,从群山间冉冉升起,为铺满白霜的田野镀上了一层粉红色的光芒。

按照当地的风俗,送亲的代表在新郎家的门口引吭高歌,询问新郎家是否准备好了迎接新娘,家里是否金银堆成了山,青稞酒汇成了河,羊毛比天上的彩云还多。这一角色一般是由新娘的舅舅,也就是“阿兄”担任。当然“阿兄”也不忘记赞美男方家,比如类似这样的赞礼歌:

还没到你们的门上,
欢乐已把村庄抬到天上。
前面迎来了人的大江,
后面已汇成人的海洋。
男人们迎亲的颂词说得好,
妇女们迎亲的歌唱得好。
年轻人一碗一碗美酒敬得好,
门台上吉祥的青稞柏香撒得好。
浓酽的红茶白茶端得好,
满杯的烈酒端得好。
你们的肉堆成了高山,
你们的酒灌满了大海……

迎亲队伍迈进了温暖的屋子里,才算顺利完成任务。

婚礼正式开始,两家人在新娘和新郎身边各就各位。一对新人正襟危坐,接受亲朋好友的礼物和祝福。在西藏其他地方有新娘家人和新郎家人的对歌,为婚礼增添了热烈的气氛,也展示了藏地的浓郁风情。

新娘家人唱:

云雾还未集成团,
单怕蓝天太高浮不到;
河水还未汇成江,
单怕大海太远流不到;
姑娘还未长成人,
单怕缝衣做饭无人教。

新郎家人唱:

只要松树长得端,
圣洁的宫殿能修成;
只要马驹儿走得好,
再远的地方能跑到;
只要姑娘手脚勤,
勤快就能长成人。

但是今天的这场婚礼上,两家人的歌声似乎压不住新娘的哭声,也未能让新郎喜笑颜开。新娘披着洁白的哈达,依偎在大姐怀里,新郎则有些心不在焉。次旦站在新郎父亲身边,主持着婚礼。尽管整整一夜没有合眼,他看上去依然精力充沛。一个穿牛仔裤、丝夹克的少年一直乐呵呵地在屋里跑来跑去,乐得笑开了花。我问身边的一位老妇人,这个小伙子是谁,她告诉我,他是嘉措的弟弟。

“他可真开心呀,好像自己结婚一样。”我说。

“这就是他的婚礼呀。”

我一下子懵了,之前可没听说过这件事。

“他一毕业,她就是他的妻子了。”

“那他喜欢新娘吗?”

“你看不出来吗?他高兴都来不及。”

我看着新娘、新郎和新郎的弟弟,心中迷惘不已。或许这对新婚夫妇真是天作之合,或许,次旦算得很准,可是在我眼里,这无论如何都算不上幸福生活的开始。

也许,此时,此刻,此地,这样想的人,只有我。

本文选自新经典文化《西藏一年》,网易人间已获得授权,转载




有藏区的朋友能介绍一下那边的风俗吗?类似这种事多吗?
http://renjian.163.com/16/0606/17/BOT58L9T000153N3.html

次旦像往常一样,盘腿坐在经堂的床上,被一摞摞经文和色泽鲜亮的羊毛线重重包围着。

他正在用白纸折成小小的正方形,再缠上红、蓝、绿三色线。这是藏族人戴的护身符。缓慢而低沉的诵经声在屋子里流淌回荡。他专心致志诵经缠线,甚至没有抬头看一眼刚进门的客人,只是伸手示意,让他们坐下。

来者是一对男女,手捧两大篮糌粑和羊毛,这是给次旦法师的礼物。看来他们今天有要事相求。

次旦把一个做好了的护身符投进身边的小竹篮,转身向坐在一旁的我解释说:“他们俩是让我来算一卦,看看他们的儿女能不能成婚。”

两位访客约莫四十来岁,把篮子放在次旦面前的桌上,然后坐到他脚边。次旦拿出纸笔,询问了两个孩子的生辰八字,一一记下来,接着又问遍了两家所有成员——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姐夫嫂子、侄儿侄女,无一遗漏。

女客人叫卓玛,眉宇间笑意吟吟,流露出一种热情的美丽。可是,她不能大笑。与村里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一样,她的牙齿差不多掉光了。卓玛身材颀长瘦削,穿一件漂亮的红色丝绸衬衫,束在传统的黑色毛裙里。显然,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央宗(次旦的妻子)告诉我,卓玛有五个女儿,今天决定的是老三宗嘎的婚事。

“宗嘎是村里最能干的女孩,到他们家求婚的人多得数不过来。”央宗说。

“只有十几个,不算多。”卓玛谦虚地说。

“他们配不上您的女儿吗?”我问。

“他们都很好,有的有钱,有的相貌英俊,有的文化水平高,有的还在县里上班,但是,每次问次旦法师的意见,他都说不合适。”

“我的想法不重要,”卓玛马上说,“就看次旦怎么算。提亲的事女儿也不知道。按照习俗,用不着告诉她,这是父母的事。”

央宗一边削土豆,一边点头表示赞同。

“宗嘎不知道您今天在帮她选丈夫 ?”我惊讶地问道。

卓玛摇摇头,“如果次旦算出来两个人合适,我们就把婚事定下来。如果他说不行,那就只好算了。”

虽然她还不能确定今天算卦的结果,但是,对男方的家世早已了如指掌。这也难怪,唐麦村总共只有九十六户人家,男孩算是在她的眼皮底下长大的。

“他是个好孩子,虽然有些害羞,但是人很和气。如果能像父亲,那就再好不过了。他父亲可是全村最勤快的人。”其实,卓玛还有一点没好意思说,但央宗告诉我,他家也是全村最富裕的。

“但是,宗嘎会怎么想呢?”

“她如果能嫁给那个男孩,是她的福分,村里人都会羡慕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她停了一下,接着说,两个人曾经在一所中学念书,算是同学,女儿不会有意见的。

“为什么婚事要让次旦做主?”我追问道。

央宗停下了手里的活儿,大概是因为我怀疑的口气。

“次旦法师能算出来,如果他不同意,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卓玛的回答很干脆。她又帮我倒了一杯酥油茶,然后把剩下的拿进了经堂。


午饭准备好了,我悄悄走进经堂,想看看算命的结果。次旦还在拈指掐算,口中念念有词,但卓玛的脸上却已经绽开了笑容,我知道这次她女儿的婚事肯定成了。最后,次旦终于放下纸笔,郑重地宣布结婚的吉日,也就是十一月十三日。

我们一边吃午饭一边讨论即将到来的婚礼。

“幸好你给卓玛的女儿留了一点准备的时间。”我对次旦说。我想象不出那女孩子会怎样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

“这个嘛,你不用担心,婚礼什么时候举行对她不重要,因为之前都是保密的。”次旦咯咯地笑着。

不知情的新娘宗嘎不知情的新娘宗嘎

我以为次旦又在开玩笑。他是我认识的藏族人中最幽默的。有一次回北京前,我问他想要什么礼物。“一座金山一座银山。”他一本正经,然后又真诚地说,“你能平安回来,就是最好的礼物。”但是,婚姻大事显然不能开玩笑,可我真的不相信宗嘎会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自己成为新娘。

“真的吗?为什么不事先告诉宗嘎?”我问卓玛。事情实在不可思议。

“怕她不满意,会逃婚。”卓玛说。

“但是,她可能一辈子都不幸福。”我低声对次旦法师说,怕两位客人听到,扫了兴致。

“你不用操心,她会很幸福。”次旦说,“男属龙,女属牛,地支相合,命宫方位互补,而且两个人的财运都很好。”听他口气,好像一切都是天作之合。

两个人相爱难道不重要吗?

“年轻人谈恋爱没错。”次旦说,“但是我们这里的习俗是听父母安排,而父母会请法师决定。如果男女的八字不合,没有什么可谈的,只能分手。”次旦停了一下,想了片刻,又说,“婚姻有了牢固的基础,自然会产生感情,也就有爱情了。”

我问,如果他的孩子们自己找了对象,但是八字不合,又怎么办?

次旦没有片刻的犹豫。“如果我算出他们八字不合,就必须分手。如果只是一些细微的冲突,我可以帮他们化解,比如念经,或者给他们戴特殊的护身符。但是,如果他们命里注定相克,我也无能为力。”


整个下午的拍摄我都心不在焉。我无法理解他们这种做法。当然,包办婚姻在旧中国不是什么奇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旧中国对于婚姻有决定性作用。但是,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办婚姻早成过去。我没有想到在这高原之上,雪山脚下,次旦法师还会有这样大的权力。

晚上回到住地,我问摄制组里其他成员对这件事有何看法,这是特例,还是当地人的习俗?我想,我的语气肯定流露出内心的愤愤不平。

“别激动,又不是你结婚,有什么大不了的。”边巴揶揄道。

“听说男孩子是个帅哥。”司机扎西说,“以他的相貌和他家的财力,肯定能找个比村姑更好的吧?”

我早该料到他们会是这种态度,不过,我们的翻译西洛的回答让我目瞪口呆。他和我们的摄影助理罗丹一样,小学毕业后被保送到北京上中学、大学,一去就是十年,汉语说得比藏语还流利。大学毕业后,西洛被分配到江孜一中当老师,课余时间帮我们摄制组做翻译。西洛具有在江孜年轻人中少见的自信和睿智,我以为他会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我错了。

西洛有两个哥哥,哥嫂和父母住在离江孜城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我问西洛是否会自由恋爱。

“父母赐予我生命和一切,没有他们就没有我,服从是我的义务。”他郑重其事地说。

“但是,你难道不用对自己负责吗?”我问。

“那是其次的。”

我曾经多次问过次旦法师,为什么无论是生活在城里还是农村,不论是否受过教育,藏族人都比汉族人更能坦然接受命运。次旦大笑,“别忘了我们是佛教徒。”身为佛教徒,他们相信宿命。生命如同星座,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我知道宗嘎不会逃婚。她能逃到哪里?她到过最远的地方也只是离家三十多里的江孜城。在村里到县城的小巴开通之前,村里人坐马车进城要花半天的时间。除了参加亲戚家的红白喜事、去医院或是朝拜,他们几乎不出远门。

冬天,村里有些男人因为地里没活儿,外出打工。但是,女孩们大多留在村里,因为害怕有人嚼舌:谁知道她们在外面干了些什么好事?闲话传开,上门提亲的人就少了。我听说,宗嘎和那个男孩虽然是同班同学,住同一个村子,可从来没有独处过,也没有当面说过话。宗嘎是个听话的女儿,一向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帮父母干活儿。西洛说,他们村里的女孩绝大多数都和宗嘎一样。

作为一个导演,我深知宗嘎的婚礼将很富戏剧性,但是我的心思似乎不在拍摄上。她真能像次旦法师说的那么幸福吗?我每次到唐麦村拍摄,都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去看看宗嘎,告诉她一切。但是,我知道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拍摄的终结——在西藏,信任就是一切。

我让边巴和卓玛商量一下,看能否拍摄卓玛一家的生活,这一方面是拍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我想亲眼见见宗嘎的私心。卓玛有点犹豫,她怕引起宗嘎的怀疑,不过很理解我的心情。“婚礼前十天,我们会送宗嘎到江孜的姐姐家住几天,这样就可以躲开她准备婚礼了,你那时再来吧。”卓玛略带歉意。

为了能拍摄到婚礼前的宗嘎,边巴想了一个办法。次旦法师要请当地一位大活佛为已故的母亲祷告,届时村里很多人都会来接受活佛的加持。边巴建议次旦请宗嘎来帮忙,因为这样盛大的法事需要很多人手。次旦了解我们的心思,欣然同意,而且还告诉家人配合我们拍摄。

活佛到来那天,次旦法师家人来人往,热闹非常。拍摄之暇,我便待在次旦家的厨房,希望可以看到宗嘎。

没等多久,一个女孩走进厨房。我本能地感觉她就是宗嘎。见央宗悄悄地朝我点头确认,我心中暗喜。宗嘎穿着一件长长的黑色粗羊毛藏服,头发像大多数藏族妇女一样,编成长辫子盘在头上,脸颊被太阳晒得红扑扑的,泛着健康的光泽。

央宗简单地向她交代了几句,宗嘎便开始帮忙准备午饭。她往炉膛里添了些牛粪,又给热水瓶灌满开水,接着开始洗碗、擦桌子、揉面、剁肉。她的脸上总是带着一抹温柔的笑意,偶尔和央宗,还有另外两名来帮忙的中年妇女轻声细语聊几句,面对我们的摄像机镜头也不躲不闪。看着镜头中的她,我明白了宗嘎为什么有那么多追求者。她身体健康壮实,做事麻利,态度亲切和善,虽不是令人一见倾心的佳人,却也五官端正,很是耐看,男人娶了她,真是好福气!


为了更多地了解宗嘎的婚事,看来只有采访她母亲了。但是即使这样,也要小心翼翼,生怕因为我们的采访泄露了卓玛的“秘密”。

终于,在婚礼前一周,我们接到了次旦的电话。“卓玛说宗嘎去她姐姐家了,你们现在可以去她家拍摄。”

我们到达时,卓玛正在厨房里酿青稞酒,她把一大锅煮好的青稞放在簸箩上,往上面撒酒曲。

“我都准备好了。”卓玛一手搅着青稞,一手指着楼梯上挂着的两头宰好的羊。“这是第三罐青稞酒,婚礼前我每天都要做一罐。”

一会儿,卓玛把晾干的青稞放到一个陶罐里,上面用棉垫捂好,两三天后,青稞就发酵了,藏族人最喜欢的青稞酒就是这样酿成的。

卓玛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身离开了厨房。过了一会儿,她手里提着一把壶走进来。“这是我酿好的青稞酒,请你们一定品尝。”

边巴虽然嗜酒如命,但是像大多数的藏族年轻人一样,他更喜欢喝啤酒。但因为今天是喜酒,他也爽快地喝了三杯。我从来滴酒不沾,只好请求边巴代我喝。卓玛也不强求,很高兴地和边巴对饮起来。

酒意阑珊时,边巴觉得时机成熟,提出了我们的疑问:“宗嘎知道自己要结婚了吗?”

“还不知道。”卓玛轻轻地摇摇头,“这次到江孜,大概姐姐和姐夫会告诉她。”

可是,宗嘎不需要为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做些准备吗?她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丈夫、房事、与婆家人的相处之道。她如何学会这些?我问卓玛。

“婚礼当晚和婚后的三天,她大姐会陪着她。”

“新婚之夜,姐姐在旁边?”这是我听过的最难以置信的事了。

“没错。”卓玛肯定觉得我少见多怪。“你想看看我们准备的嫁妆吗?”

我想拉着她坐下来好好谈谈,可是,边巴摇了摇头,暗示我不要再谈这个问题。我会意,马上站起来跟着卓玛走进了经堂。

供着佛像的藏柜旁放着两口嫁妆箱,她打开其中一口。里面整整齐齐放着衬衣、丝巾、毛毯和一套非常漂亮的藏服,还有一件中式缎褂。卓玛打开一条丝巾,露出了一块镶着天青石的银链坠,是江孜妇女最喜欢的首饰。

“宗嘎没发现你们给她准备嫁妆吗?”我问。

“没有,我们一买回来就赶紧藏好了。你也看到了,东西并不多,因为我们手头不太宽裕。”

幸运的是,新郎家很有钱,他们并不介意嫁妆多少。但我坚信,宗嘎本人比嫁妆值钱得多。


日历终于翻到了十一月十三日。

一块鲜艳的红、蓝、绿三色香布从大门一直拉到正屋——藏族人相信它能带来好运。屋子里,男人们正吃力地将彩礼从狭窄的楼道上往下抬。三袋大麦、一头新宰的牛、两只羊、十缸大麦酒、五块茶砖、七桶酥油,新娘家每人一套新衣,还有堆成小山的哈达。

次旦法师布置婚礼仪式次旦法师布置婚礼仪式

楼上的院子就像是戏院的后台,人们正在手忙脚乱地为演员扮装。新郎的父亲几乎埋在一堆镶着豹皮边的白色山羊皮中,女儿、妻子和另一个男人将他团团围住。新郎的叔叔则顺从地等着老母亲帮他系腰带。

一个男孩倚窗而立,脸色苍白,表情阴郁。他穿着牛仔裤、黑色皮夹克,戴黄色卡其布帽子,看不出与上海、纽约或伦敦街头的时尚青年有何两样。他那英俊的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我想逃”三个大字,也许他更希望此时能和同伴在别处听听饶舌音乐或看看功夫电影,而不是待在这里,如同笼中困兽。男孩茫然地转动着手上的木棍,身边那支热情高涨的迎亲队伍似乎与他毫无关系。

我望向边巴。他点了点头,低声说:“他就是新郎。”

我知道这两个孩子在次旦眼里是天作之合,可我却丝毫也看不出来。用西藏人的话说,他们就像牛奶和木炭,完全不搭调。她像母亲,而他则像孩子——远未到谈婚论嫁的年纪。看着男孩那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我就知道他并不想结这门亲。

从交谈中,我知道了他和仁增家的一个孩子同名,也叫嘉措。我问他,当新郎有什么感觉,是否喜欢新娘。但他置若罔闻,只告诉了我年龄,然后就垂下头,再没说过一个字。几分钟后,他突然走了出去。我站起来,透过窗子,只看见一个少年赶着羊群朝山里走去的背影。

“嘉措不喜欢宗嘎,”边巴和新郎的父亲简单交谈后告诉我,“可是父母坚持这门亲事,他也没办法。小伙子真可怜!”

边巴替嘉措惋惜,我替宗嘎难过。当然,我也为嘉措抱不平。可是,与蒙在鼓里的宗嘎相比,即便嘉措无力反对,他至少预先知道这场婚礼。可惜的是他没有任何发言权。这可能也是他在自己婚礼的早上赶着羊群外出的原因。但是,他终究会回来,换上结婚的礼服,等着他的新娘。他会逃跑吗?我把这个疑问留给了自己。

我们跟随着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来到了新娘家,众人正翘首以待。迎亲队伍送上聘礼后,请求新娘的父母允许他们的女儿出嫁。趁大家推杯换盏之际,我四处寻找宗嘎。她的妹妹告诉我,姐姐在附近的亲戚家。昨晚,邻居老奶奶告诉宗嘎结婚的消息,她听后哭泣不止,不吃不喝,也不说话。我想去看看,便请她妹妹带我去。

“不用我带,一走出院子就可以听到她的哭声。”

果真,一出门,我就发现,即便在百米之外,也能听到宗嘎的哀声。院子里的狗也叫个没完,似乎有意与她一唱一和。我站在大门边,凝神听着这痛彻心扉的哭声,却听不出里面到底蕴含了怎样的情感。我又想起了嘉措——独自走在大山中,踢着小石子,用木棍戳着地面的男孩。

晚上八点,宗嘎被家人接回来。听到她的哭声,我马上迎出去。一块头巾遮住了她的脸,她在两个姐姐的搀扶下走进了一间平时保存干柴和粮食的小储藏室。一群妇女蜂拥进去安慰她,其中有一位是宗嘎的姑姑。待她出来后,我问她对宗嘎说了些什么。

“只是让她别哭了。”她姑姑说,“这就是命。一个女人要想不这样结婚,就得考大学,可惜她没那么聪明,所以只能认命。很快就会习惯的。她的丈夫不错,要是和他爸爸一样,那肯定是个又勤快、又疼老婆的好丈夫。况且他家里有钱。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所以我让她不要哭了。”

“那她为什么还哭个不停?”我问。

“这是我们的习俗,”察觉到了我的困惑,她和善地笑着解释,“如果不哭,别人会以为她巴不得要离开娘家。我结婚那天也一样。”


宾客们陆陆续续到齐了,贺礼五花八门:绵羊、毛毯、糌粑、青稞酒、茶叶、酥油、毛巾……应有尽有。院子和屋子里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似乎没人注意到哭泣的宗嘎。一个老妇人走进储藏室,奇怪的是,她把屋里的灯关了,还锁上了门。也许,他们还是怕她逃走。

我走进经堂。整幢屋子唯独这里安安静静,只有波啦一人。我打算取取暖,休息一会儿。波啦让我坐到身边,并递过来一床厚毯子——真是雪中送炭,室外已经零下十五度了。

从下午开始,他一直在这里祷告、作法。他必须祈祷屋神和各路神灵保佑新娘和她的家人,不要因为她嫁人而动怒,不要对新娘纠缠不放,不要让新娘抛弃她的娘家人。他甚至告诫神灵,新郎家不会厚待他,还是乖乖待在原地比较划算。

与此同时,次旦也正在新郎家作法。父子俩或用尽甜言蜜语,或威胁恫吓,软硬兼施,只为让神灵不敢轻举妄动。

时已近午夜,波啦还要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祈福仪式。凌晨三点,新郎家会正式来迎亲。这是次旦算出来的吉时,是一个和两家成员的星相都不冲撞的时辰,这样才不会留下后患。这一天真漫长,我在波啦的吟诵声中昏昏睡去。

一阵熟悉的哭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我看了看四周:波啦已经不见了。屋子里空无一人,院子里却喧嚣一片,新娘的亲戚、姐妹唱起了《告别歌》。天哪,我差点错过了迎亲仪式。幸亏我们的摄影师认真负责,捕捉到这动人的场面。

黑暗中,我们摸索着朝新郎家进发。迎亲队伍却还要耽搁一段时间。按照当地风俗,新娘要在村外的野地里待到破晓时分才能正式进门。就算外面天寒地冻,也必须沿袭这古老的婚俗。一路上,男方家人要侍候在路旁,向送亲的队伍敬三次酒。如果路上遇到病人、倒垃圾、背空筐子的人,便认为是不吉利,婚后要请僧人念经消灾。次旦法师把新娘离家的时间定在早晨三点钟,大概也是为了避免这些不祥之兆吧。

终于,一轮火红的旭日挣脱了地平线的束缚,从群山间冉冉升起,为铺满白霜的田野镀上了一层粉红色的光芒。

按照当地的风俗,送亲的代表在新郎家的门口引吭高歌,询问新郎家是否准备好了迎接新娘,家里是否金银堆成了山,青稞酒汇成了河,羊毛比天上的彩云还多。这一角色一般是由新娘的舅舅,也就是“阿兄”担任。当然“阿兄”也不忘记赞美男方家,比如类似这样的赞礼歌:

还没到你们的门上,
欢乐已把村庄抬到天上。
前面迎来了人的大江,
后面已汇成人的海洋。
男人们迎亲的颂词说得好,
妇女们迎亲的歌唱得好。
年轻人一碗一碗美酒敬得好,
门台上吉祥的青稞柏香撒得好。
浓酽的红茶白茶端得好,
满杯的烈酒端得好。
你们的肉堆成了高山,
你们的酒灌满了大海……

迎亲队伍迈进了温暖的屋子里,才算顺利完成任务。

婚礼正式开始,两家人在新娘和新郎身边各就各位。一对新人正襟危坐,接受亲朋好友的礼物和祝福。在西藏其他地方有新娘家人和新郎家人的对歌,为婚礼增添了热烈的气氛,也展示了藏地的浓郁风情。

新娘家人唱:

云雾还未集成团,
单怕蓝天太高浮不到;
河水还未汇成江,
单怕大海太远流不到;
姑娘还未长成人,
单怕缝衣做饭无人教。

新郎家人唱:

只要松树长得端,
圣洁的宫殿能修成;
只要马驹儿走得好,
再远的地方能跑到;
只要姑娘手脚勤,
勤快就能长成人。

但是今天的这场婚礼上,两家人的歌声似乎压不住新娘的哭声,也未能让新郎喜笑颜开。新娘披着洁白的哈达,依偎在大姐怀里,新郎则有些心不在焉。次旦站在新郎父亲身边,主持着婚礼。尽管整整一夜没有合眼,他看上去依然精力充沛。一个穿牛仔裤、丝夹克的少年一直乐呵呵地在屋里跑来跑去,乐得笑开了花。我问身边的一位老妇人,这个小伙子是谁,她告诉我,他是嘉措的弟弟。

“他可真开心呀,好像自己结婚一样。”我说。

“这就是他的婚礼呀。”

我一下子懵了,之前可没听说过这件事。

“他一毕业,她就是他的妻子了。”

“那他喜欢新娘吗?”

“你看不出来吗?他高兴都来不及。”

我看着新娘、新郎和新郎的弟弟,心中迷惘不已。或许这对新婚夫妇真是天作之合,或许,次旦算得很准,可是在我眼里,这无论如何都算不上幸福生活的开始。

也许,此时,此刻,此地,这样想的人,只有我。

本文选自新经典文化《西藏一年》,网易人间已获得授权,转载




有藏区的朋友能介绍一下那边的风俗吗?类似这种事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