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州昭觉县悬崖村:孩子上学爬藤梯 多名村民摔死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4:01:46


四川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有15个6至15岁的孩子在山脚下的勒尔小学上学,平时住校,每月月中和月底的周末才回家。每次上下山,家长们都会轮流接送。5月14日是家长接孩子的日子,清晨6点多,30多岁的陈古吉带着背包绳和另外两个家长一起下山接孩子。村里身手敏捷的年轻人,下山通常需要1小时,上山大约90分钟,对于外来的人,通常是这个时间的两倍。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悬崖村”,72户人家居住在这里,这个村处于美姑河大峡谷断坎岩肩斜台地,所在位置就像三层台阶的中间那级,海拔1400多米,与地面垂直距离约800米。村里通向外界,需要顺着悬崖断续攀爬17 条藤梯,其中接近村庄的几乎垂直的两条相连的藤梯长度约100 米,没有藤梯的崖壁才是最危险的。据支尔莫乡党委书记阿皮几体讲,他知道的在这条路上摔死的人有七八个,有村里的人,也有外来的人,而摔伤的人更多。



勒尔小学校的校长吉克拉者带着15个孩子到山下,其中有村民陈古吉的5个孩子,4个女孩1个男孩,最小的男孩叫陈木黑,6岁,读学前班。这是爬山开始前,陈古吉用背包绳绕过儿子陈木黑的胸口,在背后打上结,以确保他的安全。





前面由一个家长引路,中间一个家长,陈古吉带着陈木黑走最后,6岁的陈木黑已经在这条路上,上上下下几十次了。在爬垂直藤梯的时候,陈古吉会从后面微微提绳,让儿子能够省点力气,跟上前面的哥哥姐姐。



陈古吉说,前些日子,一个娃滑了一下,幸好崖边的藤条挡住了,才捡回一条命。




在三名家长的保护下,15个孩子从勒尔小学出发,走崖壁,爬藤梯,踏上回家的路。


放学路上,孩子们在攀爬藤梯。


孩子们累了,坐靠在崖壁上休息片刻


孩子们脚下,就是“万丈深渊”。



15个孩子在3个家长的保护下,大约用了2个小时,到达“悬崖村”。阿土勒尔村过去建有连接山下的索道,不过开动一次索道需要几百度电,村里人根本用不起,后来索道就拆除了。当地居民阿皮几体告诉记者,如果单从安全问题考虑,在现有的崖壁道路上用钢筋焊接的梯子代替藤梯,再添加防护栏,怎么也得耗资几百万。



由于安全和贫困问题,阿土勒尔村还有很多适龄儿童没有进过学校。图为村子里没有上过学的孩子们。


如果通路,就要全盘考虑相邻的同样没有通公路的依沃阿觉村和树主村,三个村大约300多户,1420人。打通三个村子和外界连接的公路,大约需要五六千万。县里分别在2004年和2009年规划过修路问题,需要村里自筹50%的资金来修路,但是村民哪里能出得起钱,于是修路就一再搁浅。图为四川凉山,回村途中,饿了的村民们自己生火、烤鸡吃。


四川凉山,村子里的大人和孩子。村子里的路几乎都是“陡坡”。


村民某色拉则的家位于全村最高点,他家的后院门推开就是悬崖。对于“悬崖村”何去何从,当地政府希望通过当地潜在的丰富的旅游资源,未来通过保护性开发,以“旅游扶贫”带来改变。不过当地居民阿皮几体说:“目前,村民最大的愿望就是修一条安全的路。”


图为四川凉山,农民几乎要走到悬崖边才能搜索到手机信号,身后云雾缭绕着青山。



综合http://news.ifeng.com/a/20160524/48837606_0.shtml#p=1
http://bbstoday.net/News/shwx/201605/69530.html




四川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有15个6至15岁的孩子在山脚下的勒尔小学上学,平时住校,每月月中和月底的周末才回家。每次上下山,家长们都会轮流接送。5月14日是家长接孩子的日子,清晨6点多,30多岁的陈古吉带着背包绳和另外两个家长一起下山接孩子。村里身手敏捷的年轻人,下山通常需要1小时,上山大约90分钟,对于外来的人,通常是这个时间的两倍。

2dcd1efe-28b9-42b1-8901-832dbaf0c998_size1019_w1024_h598.jpg (168.96 KB, 下载次数: 1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5-25 00:05 上传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悬崖村”,72户人家居住在这里,这个村处于美姑河大峡谷断坎岩肩斜台地,所在位置就像三层台阶的中间那级,海拔1400多米,与地面垂直距离约800米。村里通向外界,需要顺着悬崖断续攀爬17 条藤梯,其中接近村庄的几乎垂直的两条相连的藤梯长度约100 米,没有藤梯的崖壁才是最危险的。据支尔莫乡党委书记阿皮几体讲,他知道的在这条路上摔死的人有七八个,有村里的人,也有外来的人,而摔伤的人更多。

4193e4bb-6c8d-4e65-a1c2-f79c8784da89_size803_w1024_h576.jpg (110.23 KB, 下载次数: 1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5-25 00:05 上传




勒尔小学校的校长吉克拉者带着15个孩子到山下,其中有村民陈古吉的5个孩子,4个女孩1个男孩,最小的男孩叫陈木黑,6岁,读学前班。这是爬山开始前,陈古吉用背包绳绕过儿子陈木黑的胸口,在背后打上结,以确保他的安全。

6a34027a-6922-4b9c-a709-46318cfe7b20_size851_w1024_h686.jpg (96.12 KB, 下载次数: 1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5-25 00:05 上传






前面由一个家长引路,中间一个家长,陈古吉带着陈木黑走最后,6岁的陈木黑已经在这条路上,上上下下几十次了。在爬垂直藤梯的时候,陈古吉会从后面微微提绳,让儿子能够省点力气,跟上前面的哥哥姐姐。

b6b11a6d-b6da-400a-987d-90d68e36a31d_size903_w1024_h628.jpg (178.59 KB, 下载次数: 1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5-25 00:05 上传




陈古吉说,前些日子,一个娃滑了一下,幸好崖边的藤条挡住了,才捡回一条命。

20160524130237974.jpg (147.86 KB, 下载次数: 1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5-25 00:19 上传





在三名家长的保护下,15个孩子从勒尔小学出发,走崖壁,爬藤梯,踏上回家的路。

a1d81fe0-6dda-46db-8a16-4282f488a641_size842_w1024_h576.jpg (125.15 KB, 下载次数: 1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5-25 00:05 上传



放学路上,孩子们在攀爬藤梯。

0c954b06-1a6a-45e9-9bae-8aa6807ead1a_size835_w1024_h621.jpg (139.22 KB, 下载次数: 1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5-25 00:05 上传



孩子们累了,坐靠在崖壁上休息片刻

20160524130237781.jpg (163.37 KB, 下载次数: 1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5-25 00:19 上传



孩子们脚下,就是“万丈深渊”。

20160524130238782.jpg (133.27 KB, 下载次数: 1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5-25 00:17 上传




15个孩子在3个家长的保护下,大约用了2个小时,到达“悬崖村”。阿土勒尔村过去建有连接山下的索道,不过开动一次索道需要几百度电,村里人根本用不起,后来索道就拆除了。当地居民阿皮几体告诉记者,如果单从安全问题考虑,在现有的崖壁道路上用钢筋焊接的梯子代替藤梯,再添加防护栏,怎么也得耗资几百万。

7fc1a261-fe14-4d0f-a928-fac12c8cff48_size904_w1024_h576.jpg (141.18 KB, 下载次数: 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5-25 00:05 上传




由于安全和贫困问题,阿土勒尔村还有很多适龄儿童没有进过学校。图为村子里没有上过学的孩子们。

20160524130239693.jpg (135.27 KB, 下载次数: 1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5-25 00:18 上传



如果通路,就要全盘考虑相邻的同样没有通公路的依沃阿觉村和树主村,三个村大约300多户,1420人。打通三个村子和外界连接的公路,大约需要五六千万。县里分别在2004年和2009年规划过修路问题,需要村里自筹50%的资金来修路,但是村民哪里能出得起钱,于是修路就一再搁浅。图为四川凉山,回村途中,饿了的村民们自己生火、烤鸡吃。

f4a6a7b4-b33b-4202-a9d1-a1e967109db1_size1101_w1024_h683.jpg (143.16 KB, 下载次数: 1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5-25 00:05 上传



四川凉山,村子里的大人和孩子。村子里的路几乎都是“陡坡”。

7a34b50d-dcee-4dc2-884a-bc85274b64e4_size951_w1024_h576.jpg (164.87 KB, 下载次数: 1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5-25 00:05 上传



村民某色拉则的家位于全村最高点,他家的后院门推开就是悬崖。对于“悬崖村”何去何从,当地政府希望通过当地潜在的丰富的旅游资源,未来通过保护性开发,以“旅游扶贫”带来改变。不过当地居民阿皮几体说:“目前,村民最大的愿望就是修一条安全的路。”

349887ea-0408-4d79-8f21-fdb7e22cd0ec_size863_w1024_h576.jpg (129.45 KB, 下载次数: 1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5-25 00:05 上传



图为四川凉山,农民几乎要走到悬崖边才能搜索到手机信号,身后云雾缭绕着青山。

83da8ac5-4563-4e9a-b147-d5819574f4ee_size830_w1024_h683.jpg (91.21 KB, 下载次数: 1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5-25 00:05 上传




综合http://news.ifeng.com/a/20160524/48837606_0.shtml#p=1
及http://bbstoday.net/News/shwx/201605/69530.html




http://news.ifeng.com/a/20160524/48837606_0.shtml#p=1

西昌--昭觉--阿土勒尔村的位置关系图



美姑河边悬崖上的阿土勒尔村





四川凉山“悬崖村庄”引关注 州委州政府:先建一钢筋梯道
2016年05月25日 02:09
新京报
847
111

2016年5月24日报道,四川,阿土勒尔村有15个6至15岁的孩子在山脚下的勒尔小学上学,平时住校,每月月[详细]

5月14日,15个孩子走崖壁,爬藤梯,大约用了2个小时,到达“悬崖村”。 本版摄影/新京报首席记者 陈杰
原标题:凉山“悬崖村庄”将建一钢筋梯道
昨日,新京报以《悬崖上的村庄》为题,报道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通向外界需要顺着悬崖断续攀爬17条藤梯一事,引起广泛关注。昨晚,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委书记林书成表示:先施工一条钢筋结构梯道,解决群众出行安全问题,接下来马上组织论证彻底解决方案。
昨晚,昭觉县委相关人员称,当地交通部门此前已有修路计划,正初步实施中,并多次前往阿土勒尔村查看天梯安全情况。“想将道路规划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在修建过程中尽量维持当地自然风貌”。
昭觉县委书记子克拉革表示,悬崖村此前已纳入县重点工程规划。他说,最近县乡干部和旅游扶贫帮扶单位正密集调研,也外聘了地质学家杨勇对旅游和道路规划进行科学评估,力求在保护好当地宝贵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制定道路开辟和旅游开发规划,带动当地脱贫。
他说,昨晚县领导已经带领工作组,攀爬天梯进入村子里开展工作。
据凉山州消息,目前该州已成立工作组,今日将带领施工、设计单位,进入“悬崖村”,应急解决天梯的道路安全问题,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此外,乡村干部和村民称,未发生学生死亡事件,为保障学生安全,乡里和学校都制定了护送方案,通常是村干部带队,和家长到山脚下,按预案带领孩子上山。
建议未来不单纯发展旅游
地质学家杨勇说,自2005年以来,他和团队考察发现,凉山深处仍隐藏着很多景观,如大峡谷、大裂缝、山顶平台等,有着广袤的原始森林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阿土勒尔村的悬崖由石灰岩、玄武岩、变质岩等构成,建设工程难度太大,一定程度上也会破坏自然景观”。杨勇说。
此外,凉山州的扶贫空间大、任务重,精准扶贫落地是未来的发展重点。除昭觉县外,比较贫困的几个县都有着高品质的资源,对旅游、康养度假产业有很大作用。
对于悬崖村庄的未来发展,杨勇建议,不单纯是发展旅游产业,还要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包括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和旅游产品等的发展,让彝族群众参与到旅游当中。此外,集体验、探索、公益、观光于一体,结合生态环境,推动彝族村寨新农村建设。
村民每周下山赶集一次
“悬崖村”从东到西长约一公里,宽数百米,东高西低,大概相差200米。
村庄通向外界,需要顺着悬崖爬17条藤梯:有些几乎垂直90度的藤梯里面嵌入钢筋焊接的钢梯,有些则是嵌入粗木桩。往下看就是悬崖,几乎没有任何遮挡。
村民陈古吉说,藤梯历史悠久,随着风吹雨淋日晒,加上上下攀爬,藤梯会不断损坏,哪儿坏了,就修哪儿。
村庄分布着数百亩田地和72户人家。房屋是土坯墙体,一部分屋顶是彩钢瓦,一部分是就地取材的木头屋顶。
村组长俄的长江家的情况相对较好。彩钢瓦屋顶,约40平米的屋内,地面是不怎么平整的土地,一个老式的带烟囱的锅台,两张床之间有个土坑,用来烧水和天冷烤火用。唯一的家具就是靠着一面墙的窄柜子,上面放个20多英寸的廉价液晶电视,也“很少打开看”。
村民进出村子,平时就是山下藤梯,一般每周下山赶集一次。种植的花椒和核桃丰收时,他们就背到离山脚几公里远的莫红小集镇交易。
“一些收购商知道我们是悬崖村的,断定我们不会再把东西背回山上,故意压低价格。”村民们说。
大件物品,村民是不会买的,因为无法上山。大多数赶集,是下山买些日用品,还有生产工具及肥料。
此外,村里养的牛、羊和猪,都没有办法运到山下交易,所以,都是自产自销。
村民生病是个麻烦事,年纪大的基本上都靠村里有医术的老人用土方解决。如果年轻人病重,尤其是女人,年轻力壮的男人就把她绑在身上,前后几个人协助背下山进医院治疗。
孩子为何需下山上学?
山上面积太小,修建学校不太现实
阿土勒尔村有15个6至15岁的孩子在山脚下的勒尔小学上学,每次上下山,家长们都会轮流接送。
孩子们背着书包,里面塞满了书和作业本,分量不轻。他们爬山动作娴熟,在家长的保护下,行动非常有节奏,一旦有掉队的,家长会控制队伍速度。有孩子累了,家长就安排其在相对安全的地方休整。
“孩子们就读的勒尔小学位于牛觉社,靠近公路,比山上的基础条件要好,起码能保证有水有电”。支尔莫乡党委书记阿皮几体告诉记者,孩子们一个月放两次假,需要家长下山接送。因为吃饭和住宿都在校园,每学期需交300元费用。
阿皮几体称,政府一直在努力,保证乡里学生都有学上。虽然阿土勒尔村孩子们上学路辛苦些,但除一名生病孩子及一名残障孩子外,都已入学。
昭觉县委办公室秘书吉克劲松表示,政府部门曾在山上建过学习点,但“山上面积太小,修建学校不现实,只能搬到山下”。
村民有无整体搬迁可能?
或失去生活来源,而城内生活成本高
吉克劲松介绍,若要对村庄进行整体搬迁,首先要说服老乡们离开自己成长、生活的地方,多数人是舍不得的。
“搬出去可能要失去自己的土地、甚至失去生活来源,村民搬到就近城市,也只能选择劳动型的苦力工作。”吉克劲松称,如若在城内收入不高,则很难面对高额的生活成本,一次性几万元的安置费也无法完全保证他们今后的生活。因此,搬迁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阿皮几体曾考虑过村子搬迁问题,但凉山可耕种土地本来就稀缺,安置的地方很难找,而且,“悬崖村”土地种植条件比较好,弃之可惜。
阿土勒尔村山上植被茂密,水土适宜,农作物产量高,村民能自给自足,且脱贫并不困难。“山上土壤适合种植青花椒和核桃,产量高、品质好”。吉克劲松说,2007年左右,当地政府想了很多办法,在附近的雷波县和金阳县引进优质的脐橙和花椒苗子,在河谷、公路旁边种植,产量可观。
温饱基本没有问题,但交通严重限制了村庄的发展。尽管丰产,但农作物输送不出去,全靠人工背下山。吉克劲松表示,同样是青花椒,但悬崖村的村民卖不到好价钱。购买者知道他们不可能再背回山上,“就压价,别人卖100元,可能只给他们三四十块。”
村里修路究竟难在哪儿?
地质结构复杂,打通需要五六千万
吉克劲松称,其他村庄能享受到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阿土勒尔村民无法享受。“以前路不通可规避战争和危险,但现在限制了村庄发展。”
修路难在哪里?吉克劲松介绍,悬崖村的道路规划最早上溯至上世纪90年代末,但由于缺口资金无法保障,只能把规划放到施工较好的地区。
此外,当地地质结构复杂,是导致收费高的一项原因。吉克劲松说,崖体结构为玄武岩等,在崖壁上面开凿道路难度很大。同时悬崖比较垂直,如果通路,要将附近的依沃阿觉村及树主村一起算进去开通,打通费用高达五六千万元。
高额的公路筹建费,村民自己筹钱不太现实,当地政府亦无法承担。阿皮几体表示,昭觉县的收入几乎都来自个体商店,然而县里商户并不算多,政府收入也不高。2004年、2007年都曾有过相关规划,但是县里能拿出来的修路款项也就20多万元。
“目前大家迫切需要解决交通问题,其次是整体发展规划,在旅游开发中寻找机遇,从长远的保护性、试探性地开发。”吉克劲松称。
本版采写/新京报首席记者陈杰记者李相蓉陈媛媛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凤凰网微信(ID:ifeng-news),请扫描二维码关注。

http://news.ifeng.com/a/20160524/48837606_0.shtml#p=1

西昌--昭觉--阿土勒尔村的位置关系图

360截图20160525003434339.jpg (254.79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5-25 00:34 上传



美姑河边悬崖上的阿土勒尔村

360截图20160525003905477.jpg (312.74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5-25 00:37 上传


360截图20160525003926570.jpg (297.12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5-25 00:37 上传


360截图20160525004016453.jpg (291.52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5-25 00:37 上传


360截图20160525004203733.jpg (299.57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5-25 00:38 上传



四川凉山“悬崖村庄”引关注 州委州政府:先建一钢筋梯道
2016年05月25日 02:09
新京报
847
111

2016年5月24日报道,四川,阿土勒尔村有15个6至15岁的孩子在山脚下的勒尔小学上学,平时住校,每月月[详细]

5月14日,15个孩子走崖壁,爬藤梯,大约用了2个小时,到达“悬崖村”。 本版摄影/新京报首席记者 陈杰
原标题:凉山“悬崖村庄”将建一钢筋梯道
昨日,新京报以《悬崖上的村庄》为题,报道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通向外界需要顺着悬崖断续攀爬17条藤梯一事,引起广泛关注。昨晚,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委书记林书成表示:先施工一条钢筋结构梯道,解决群众出行安全问题,接下来马上组织论证彻底解决方案。
昨晚,昭觉县委相关人员称,当地交通部门此前已有修路计划,正初步实施中,并多次前往阿土勒尔村查看天梯安全情况。“想将道路规划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在修建过程中尽量维持当地自然风貌”。
昭觉县委书记子克拉革表示,悬崖村此前已纳入县重点工程规划。他说,最近县乡干部和旅游扶贫帮扶单位正密集调研,也外聘了地质学家杨勇对旅游和道路规划进行科学评估,力求在保护好当地宝贵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制定道路开辟和旅游开发规划,带动当地脱贫。
他说,昨晚县领导已经带领工作组,攀爬天梯进入村子里开展工作。
据凉山州消息,目前该州已成立工作组,今日将带领施工、设计单位,进入“悬崖村”,应急解决天梯的道路安全问题,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此外,乡村干部和村民称,未发生学生死亡事件,为保障学生安全,乡里和学校都制定了护送方案,通常是村干部带队,和家长到山脚下,按预案带领孩子上山。
建议未来不单纯发展旅游
地质学家杨勇说,自2005年以来,他和团队考察发现,凉山深处仍隐藏着很多景观,如大峡谷、大裂缝、山顶平台等,有着广袤的原始森林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阿土勒尔村的悬崖由石灰岩、玄武岩、变质岩等构成,建设工程难度太大,一定程度上也会破坏自然景观”。杨勇说。
此外,凉山州的扶贫空间大、任务重,精准扶贫落地是未来的发展重点。除昭觉县外,比较贫困的几个县都有着高品质的资源,对旅游、康养度假产业有很大作用。
对于悬崖村庄的未来发展,杨勇建议,不单纯是发展旅游产业,还要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包括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和旅游产品等的发展,让彝族群众参与到旅游当中。此外,集体验、探索、公益、观光于一体,结合生态环境,推动彝族村寨新农村建设。
村民每周下山赶集一次
“悬崖村”从东到西长约一公里,宽数百米,东高西低,大概相差200米。
村庄通向外界,需要顺着悬崖爬17条藤梯:有些几乎垂直90度的藤梯里面嵌入钢筋焊接的钢梯,有些则是嵌入粗木桩。往下看就是悬崖,几乎没有任何遮挡。
村民陈古吉说,藤梯历史悠久,随着风吹雨淋日晒,加上上下攀爬,藤梯会不断损坏,哪儿坏了,就修哪儿。
村庄分布着数百亩田地和72户人家。房屋是土坯墙体,一部分屋顶是彩钢瓦,一部分是就地取材的木头屋顶。
村组长俄的长江家的情况相对较好。彩钢瓦屋顶,约40平米的屋内,地面是不怎么平整的土地,一个老式的带烟囱的锅台,两张床之间有个土坑,用来烧水和天冷烤火用。唯一的家具就是靠着一面墙的窄柜子,上面放个20多英寸的廉价液晶电视,也“很少打开看”。
村民进出村子,平时就是山下藤梯,一般每周下山赶集一次。种植的花椒和核桃丰收时,他们就背到离山脚几公里远的莫红小集镇交易。
“一些收购商知道我们是悬崖村的,断定我们不会再把东西背回山上,故意压低价格。”村民们说。
大件物品,村民是不会买的,因为无法上山。大多数赶集,是下山买些日用品,还有生产工具及肥料。
此外,村里养的牛、羊和猪,都没有办法运到山下交易,所以,都是自产自销。
村民生病是个麻烦事,年纪大的基本上都靠村里有医术的老人用土方解决。如果年轻人病重,尤其是女人,年轻力壮的男人就把她绑在身上,前后几个人协助背下山进医院治疗。
孩子为何需下山上学?
山上面积太小,修建学校不太现实
阿土勒尔村有15个6至15岁的孩子在山脚下的勒尔小学上学,每次上下山,家长们都会轮流接送。
孩子们背着书包,里面塞满了书和作业本,分量不轻。他们爬山动作娴熟,在家长的保护下,行动非常有节奏,一旦有掉队的,家长会控制队伍速度。有孩子累了,家长就安排其在相对安全的地方休整。
“孩子们就读的勒尔小学位于牛觉社,靠近公路,比山上的基础条件要好,起码能保证有水有电”。支尔莫乡党委书记阿皮几体告诉记者,孩子们一个月放两次假,需要家长下山接送。因为吃饭和住宿都在校园,每学期需交300元费用。
阿皮几体称,政府一直在努力,保证乡里学生都有学上。虽然阿土勒尔村孩子们上学路辛苦些,但除一名生病孩子及一名残障孩子外,都已入学。
昭觉县委办公室秘书吉克劲松表示,政府部门曾在山上建过学习点,但“山上面积太小,修建学校不现实,只能搬到山下”。
村民有无整体搬迁可能?
或失去生活来源,而城内生活成本高
吉克劲松介绍,若要对村庄进行整体搬迁,首先要说服老乡们离开自己成长、生活的地方,多数人是舍不得的。
“搬出去可能要失去自己的土地、甚至失去生活来源,村民搬到就近城市,也只能选择劳动型的苦力工作。”吉克劲松称,如若在城内收入不高,则很难面对高额的生活成本,一次性几万元的安置费也无法完全保证他们今后的生活。因此,搬迁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阿皮几体曾考虑过村子搬迁问题,但凉山可耕种土地本来就稀缺,安置的地方很难找,而且,“悬崖村”土地种植条件比较好,弃之可惜。
阿土勒尔村山上植被茂密,水土适宜,农作物产量高,村民能自给自足,且脱贫并不困难。“山上土壤适合种植青花椒和核桃,产量高、品质好”。吉克劲松说,2007年左右,当地政府想了很多办法,在附近的雷波县和金阳县引进优质的脐橙和花椒苗子,在河谷、公路旁边种植,产量可观。
温饱基本没有问题,但交通严重限制了村庄的发展。尽管丰产,但农作物输送不出去,全靠人工背下山。吉克劲松表示,同样是青花椒,但悬崖村的村民卖不到好价钱。购买者知道他们不可能再背回山上,“就压价,别人卖100元,可能只给他们三四十块。”
村里修路究竟难在哪儿?
地质结构复杂,打通需要五六千万
吉克劲松称,其他村庄能享受到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阿土勒尔村民无法享受。“以前路不通可规避战争和危险,但现在限制了村庄发展。”
修路难在哪里?吉克劲松介绍,悬崖村的道路规划最早上溯至上世纪90年代末,但由于缺口资金无法保障,只能把规划放到施工较好的地区。
此外,当地地质结构复杂,是导致收费高的一项原因。吉克劲松说,崖体结构为玄武岩等,在崖壁上面开凿道路难度很大。同时悬崖比较垂直,如果通路,要将附近的依沃阿觉村及树主村一起算进去开通,打通费用高达五六千万元。
高额的公路筹建费,村民自己筹钱不太现实,当地政府亦无法承担。阿皮几体表示,昭觉县的收入几乎都来自个体商店,然而县里商户并不算多,政府收入也不高。2004年、2007年都曾有过相关规划,但是县里能拿出来的修路款项也就20多万元。
“目前大家迫切需要解决交通问题,其次是整体发展规划,在旅游开发中寻找机遇,从长远的保护性、试探性地开发。”吉克劲松称。
本版采写/新京报首席记者陈杰记者李相蓉陈媛媛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凤凰网微信(ID:ifeng-news),请扫描二维码关注。
圣母们快去捐款!呵呵!
爱死病重灾区!只能搬迁移民。想靠发展旅游脱贫,二十年都见不了成效。
凉山彝族,呵呵!
还是该迁出来 就此扶贫 无底洞
这些地方不搬迁没啥希望。

修路要论千万,分到每个人头上都好几万块了。
这些地方不搬迁没啥希望。

修路要论千万,分到每个人头上都好几万块了。
国外大把撒钱,几百亿美元,呵呵
不是某些地方政府建了又拆吗?叫他们去去产能不是更好?
都忘了建了又拆只是为了领导的政绩和GDP不是为了发展~
鸟不拉屎的地方
索道修好了电都用不起,最后拆掉。路修好了,维护的起吗?再拆掉?
再也不能说少数民族,山区群众不爱学习,只知道生孩子了,这就是典型的例子,宁愿摔死也要去上学
这些地方不搬迁没啥希望。

修路要论千万,分到每个人头上都好几万块了。
上千万?修一公里吗?
羽彧由 发表于 2016-5-25 00:51
不是某些地方政府建了又拆吗?叫他们去去产能不是更好?
都忘了建了又拆只是为了领导的政绩和GDP不是为了 ...
瞎扯什么 让这些村民自己修路 他们会修? 让修路工人去这破地方修路 合着摔死了不是你丈夫/儿子/爸爸 可以随便摔死是吧?这破地方 修一公里路 钱花几千万 水泥没用掉两吨 能消化个屁产能?
羽彧由 发表于 2016-5-25 00:51
不是某些地方政府建了又拆吗?叫他们去去产能不是更好?
都忘了建了又拆只是为了领导的政绩和GDP不是为了 ...
然后花几百亿把路修好了 给不到1万人服务 让圣母跳出来说国家乱花钱?
这种地方还是搬迁吧,再多钱也扶不起来啊。
古语云:树挪死,人挪活。这恶劣的地方,为嘛不挪个窝?
搬迁吧,广西不是接受四川人计划么,顺道多接受几千人而已
有钱建绿教庙,没钱给修路桥,档的政策亚克西
试着搞一个电梯出来,悬崖那么平直,以后还能搞一个旅游点。
凉山某族即使穷到食不裹腹,我也不同情。大家可以去看看他们的百度贴吧,里面仇视和辱骂汉人的帖子不要太多,还莫名其妙的自恋,宣扬种族优越论,说它们有雅利安血统(高鼻深目,其实是长时期高海拔生活所致),绝不能和汉人通婚。
这种地方还是别住人了,迁出来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e8098 发表于 2016-5-25 05:55
古语云:树挪死,人挪活。这恶劣的地方,为嘛不挪个窝?
没有生存技能啊……
弄一个像《权力的游戏》黑城堡里面那个“人力升降梯”就行了。
下山,打工。。。。。。


怎么着也比住在山上强吧?
我认为他们应该搬家
凉山某族即使穷到食不裹腹,我也不同情。大家可以去看看他们的百度贴吧,里面仇视和辱骂汉人的帖子不要太多 ...
那些基本都是党国培养的民族精液,培养出来就是为了分裂中国多钱。真正的彝族忙着生活打工买牛娶老婆没几个有时间管什么独立血统这些玩意!根子得党国去找
古语云:树挪死,人挪活。这恶劣的地方,为嘛不挪个窝?
挪到你家去怎么样?
怎么那么多弱智说要把那些彝族搬出来?知道这些人走一路偷一路吗?知道这些人懒惰为全国之冠吗?知道这些人艾滋病发病率全国第一吗?知道这些人搬到哪里,哪里的汉族老百姓就背井离乡也要搬走吗?
在这里说要把这些垃圾人搬出来的圣母婊们,搬到你家去如何?
整体搬迁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凉山彝族,中国的吉普赛人。
从那些小孩的眼里,我发现,他们的眼神,和伊拉克,巴基斯坦,叙利亚儿童的眼神是完全一样的,看不到一点希望,完全是茫茫然,真是可悲。到底怎么办呢?我觉得,还是住在原地,自生自灭的比较好。
不要给我们汉人添麻烦!!
凉山某族即使穷到食不裹腹,我也不同情。大家可以去看看他们的百度贴吧,里面仇视和辱骂汉人的帖子不要太多 ...
花样作死啊

longxia 发表于 2016-5-25 03:02
然后花几百亿把路修好了 给不到1万人服务 让圣母跳出来说国家乱花钱?


大人可以需要严管但是小孩的教育再不管只会让那地方乱下去,之后成了三不管地带了~
最好蔓延的可是周边的各省各县~
longxia 发表于 2016-5-25 03:02
然后花几百亿把路修好了 给不到1万人服务 让圣母跳出来说国家乱花钱?


大人可以需要严管但是小孩的教育再不管只会让那地方乱下去,之后成了三不管地带了~
最好蔓延的可是周边的各省各县~
整体搬迁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毒品,艾滋,抢劫~搬出来只会更乱~
kun605 发表于 2016-5-25 00:29
还是该迁出来 就此扶贫 无底洞
人家得愿意让你迁才行。。。。。。。。。。。。。。
这样的   让它自已烂
e8098 发表于 2016-5-25 05:55
古语云:树挪死,人挪活。这恶劣的地方,为嘛不挪个窝?
你以为当地政府没试过,异地安置云南很多地方没少干,可惜人家觉得故土难离。
su-37 发表于 2016-5-25 09:58
你以为当地政府没试过,异地安置云南很多地方没少干,可惜人家觉得故土难离。
三峡移民咋样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