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诺奖级”科学家成名前每年经费3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9:28:14
韩春雨,理学博士,现任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0 年9 月开始攻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师从分子生物学专家 ...
  参考消息网5月24日报道 港媒称,在中国科研界,韩春雨博士是无名小卒,至少从科研资金的标准来看是这样。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19日报道,在十多年的学术生涯里,这位河北科技大学的副教授一共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获得30万元。这相当于每年三万元,还不如一个衬衫厂工人的年收入。

  报道称,尽管缺乏支持,韩春雨突然成为全球瞩目的人物。他和同事在石家庄那间朴素的实验室里开发出一项新技术,以史无前例的效率和精准编辑人类基因组,这项发现可能带来非传统性的方法以应对癌症和衰老。

  《自然》杂志网站称,这项研究5月初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很快成为阅读量最高的新文章之一。《自然·生物技术》杂志由《自然》杂志社出版。

  荷兰瓦赫宁恩大学的约翰·范德奥斯特教授说:“很出色的研究……看到这种方法行得通简直太棒了!”他曾于2014年预言这项技术在理论上的可能性。

  《细胞研究》杂志的科技主编王杰(音)说:“韩引起了轰动。所有人都在议论他,可是没人知道他是谁。”

  报道称,韩取得的意外成就可以归结为所谓的“溢出效应”。中国眼下大力投资于科技领域,高校源源不断地出产博士学位持有者,却没有足够的机构或学术岗位让他们担任显赫的工作。他们最后往往去到较差的大学,默默无闻地从事研究;但是,相比老一辈,他们有一项关键优势:互联网和网上的研究宝库。

  某些专家称,科学领域的下一轮突破可能将从韩这样资金不足、报酬过低的科学家当中产生。

  报道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研究出版物的主要贡献者。世界最大的科技论文出版机构爱思唯尔公司说,中国正在变成研究领域的超级大国。爱思唯尔驻新加坡全球通信区域负责人贾森·陈(音)说:“10年来,我们看到中国人发表的文章在全世界增长最快,中国成为学术文章第二大出产国,仅次于美国。”

  陈说,从2005至2014年,中国人发表的学术文章增加了两倍,全球专利中引用的中国人文章比例从5%增长到10%以上。

  报道称,这种繁荣的背后是全世界最大的研究者大军,北京正在利用资金吸引在海外工作的中国科技人才。《南华早报》4月报道,因为政府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巨额投资,中国正在出现一个新的百万富翁科研阶层。

  中央政府称,去年的研发投资超过1.4万亿元人民币,比2012年增长近40%。

  但是,多数科学家仍然就职于相对较小的大学或经费有限的研究机构。有些人甚至没有条件接触国际学术杂志或者合法下载研究论文。

  《科学》周刊4月发表的一篇研究报道显示,中国拥有最大的Sci-Hub用户群,Sci-Hub是世界最大的盗版论文数据库。但福州大学计算机学教授陈德旺说,这些“劣势者”将成为创新的新力量。

  陈说,韩虽然不在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工作,但他的博士学位却出自中国最优秀的研究机构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


  陈在科学网发表博客称:“随着全世界博士培养数量的快速增加和一流科研机构的职位有限,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普通大学有来自著名大学培养的博士任教已经是司空见惯,比比皆是。”

  他说,互联网已经帮助拉平了竞技场。他还说:“在科技扁平化时代,任何科研机构都有可能出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在科技扁平化时代,经常会有无名英雄的横空出世而名动江湖。在科技扁平化时代,经费、环境和名气不再是出一流成果的重要条件,好的想法,浓厚的兴趣,执着地追求,才是科技创新不竭的源泉。”

  陈的观点得到研究界同行的肯定。一位在上海工作的科学家告诉《南华早报》:“韩的成功或许标志劣势者在中国研究领域的崛起。”

  韩拒绝接受采访,但说希望自己的团队能从政府得到更多的资金。他说:“成名让我很不舒服。我们只迈出了一小步,面前的路还很长,很艰难。”(稿件来源:参考消息网)

http://news.sina.com.cn/s/wh/2016-05-24/doc-ifxsktkr5952720.shtml
看完报道,联想昨天“杂谈”的帖子,很有感触韩春雨,理学博士,现任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0 年9 月开始攻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师从分子生物学专家 ...
  参考消息网5月24日报道 港媒称,在中国科研界,韩春雨博士是无名小卒,至少从科研资金的标准来看是这样。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19日报道,在十多年的学术生涯里,这位河北科技大学的副教授一共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获得30万元。这相当于每年三万元,还不如一个衬衫厂工人的年收入。

  报道称,尽管缺乏支持,韩春雨突然成为全球瞩目的人物。他和同事在石家庄那间朴素的实验室里开发出一项新技术,以史无前例的效率和精准编辑人类基因组,这项发现可能带来非传统性的方法以应对癌症和衰老。

  《自然》杂志网站称,这项研究5月初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很快成为阅读量最高的新文章之一。《自然·生物技术》杂志由《自然》杂志社出版。

  荷兰瓦赫宁恩大学的约翰·范德奥斯特教授说:“很出色的研究……看到这种方法行得通简直太棒了!”他曾于2014年预言这项技术在理论上的可能性。

  《细胞研究》杂志的科技主编王杰(音)说:“韩引起了轰动。所有人都在议论他,可是没人知道他是谁。”

  报道称,韩取得的意外成就可以归结为所谓的“溢出效应”。中国眼下大力投资于科技领域,高校源源不断地出产博士学位持有者,却没有足够的机构或学术岗位让他们担任显赫的工作。他们最后往往去到较差的大学,默默无闻地从事研究;但是,相比老一辈,他们有一项关键优势:互联网和网上的研究宝库。

  某些专家称,科学领域的下一轮突破可能将从韩这样资金不足、报酬过低的科学家当中产生。

  报道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研究出版物的主要贡献者。世界最大的科技论文出版机构爱思唯尔公司说,中国正在变成研究领域的超级大国。爱思唯尔驻新加坡全球通信区域负责人贾森·陈(音)说:“10年来,我们看到中国人发表的文章在全世界增长最快,中国成为学术文章第二大出产国,仅次于美国。”

  陈说,从2005至2014年,中国人发表的学术文章增加了两倍,全球专利中引用的中国人文章比例从5%增长到10%以上。

  报道称,这种繁荣的背后是全世界最大的研究者大军,北京正在利用资金吸引在海外工作的中国科技人才。《南华早报》4月报道,因为政府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巨额投资,中国正在出现一个新的百万富翁科研阶层。

  中央政府称,去年的研发投资超过1.4万亿元人民币,比2012年增长近40%。

  但是,多数科学家仍然就职于相对较小的大学或经费有限的研究机构。有些人甚至没有条件接触国际学术杂志或者合法下载研究论文。

  《科学》周刊4月发表的一篇研究报道显示,中国拥有最大的Sci-Hub用户群,Sci-Hub是世界最大的盗版论文数据库。但福州大学计算机学教授陈德旺说,这些“劣势者”将成为创新的新力量。

  陈说,韩虽然不在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工作,但他的博士学位却出自中国最优秀的研究机构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


  陈在科学网发表博客称:“随着全世界博士培养数量的快速增加和一流科研机构的职位有限,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普通大学有来自著名大学培养的博士任教已经是司空见惯,比比皆是。”

  他说,互联网已经帮助拉平了竞技场。他还说:“在科技扁平化时代,任何科研机构都有可能出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在科技扁平化时代,经常会有无名英雄的横空出世而名动江湖。在科技扁平化时代,经费、环境和名气不再是出一流成果的重要条件,好的想法,浓厚的兴趣,执着地追求,才是科技创新不竭的源泉。”

  陈的观点得到研究界同行的肯定。一位在上海工作的科学家告诉《南华早报》:“韩的成功或许标志劣势者在中国研究领域的崛起。”

  韩拒绝接受采访,但说希望自己的团队能从政府得到更多的资金。他说:“成名让我很不舒服。我们只迈出了一小步,面前的路还很长,很艰难。”(稿件来源:参考消息网)

http://news.sina.com.cn/s/wh/2016-05-24/doc-ifxsktkr5952720.shtml
看完报道,联想昨天“杂谈”的帖子,很有感触


他这个成果绝对是诺贝尔级的



这个人的实验条件很艰苦
但是他弄出来的这种方法 好像是一种新的基因剪裁编辑方法 绝对是革命性的 可以对基因精细加工
会催生很多产业 产生很多GDP  只要没有偏见 我觉得诺贝尔奖级的 因为他这个东西马上可以出效益 不管是科研效益还是经济效益 都是全世界看的到的 诺奖很注重社会效益



他这个成果绝对是诺贝尔级的



这个人的实验条件很艰苦
但是他弄出来的这种方法 好像是一种新的基因剪裁编辑方法 绝对是革命性的 可以对基因精细加工
会催生很多产业 产生很多GDP  只要没有偏见 我觉得诺贝尔奖级的 因为他这个东西马上可以出效益 不管是科研效益还是经济效益 都是全世界看的到的 诺奖很注重社会效益

为什么不接受采访呢要,多说话,中国从来都是会哭的小孩有奶吃,没看见人家美国人一到要军费的时候,中国就成了超级大国了,美国要玩完了,只要军费到手,美军就是无敌了。
373630753 发表于 2016-5-24 09:22
为什么不接受采访呢要,多说话,中国从来都是会哭的小孩有奶吃,没看见人家美国人一到要军费的时候,中国就 ...
这个人非常低调 平时对外应酬都交给他一个同学
真正的科研人 而不是什么包装出来的“大师”
正因为他不太善于搞关系 所以混了这么多年 说实话混的不太好
他就是发明crispr 9技术的人吧
是金子到哪都发光
vv19801981 发表于 2016-5-24 09:24
这个人非常低调 平时对外应酬都交给他一个同学
真正的科研人 而不是什么包装出来的“大师”
正因为他不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啊.
他这个成果绝对是诺贝尔级的

其实我冒着风险也要指出 很多所谓知名大学的学者 教授 真的是在混饭吃 没有 ...

什么叫“如果中国第一个诺奖不是出现在985 ”
哪有如果,屠呦呦不是已经得过诺奖了么
vv19801981 发表于 2016-5-24 09:21
他这个成果绝对是诺贝尔级的

其实我冒着风险也要指出 很多所谓知名大学的学者 教授 真的是在混饭吃 没有 ...
现在的科研体制在去年已经被屠呦呦讽刺过一回了
去年的科技部,很觉得脸上无光
希望这个人不要被提拔去做领导,继续他的科研吧
其实这个哥们的状态,我很欣赏
我觉得做科研,不在于你的钱有多多
关键在于你的idea,和死党
一定要有一两个自己的死党
做事情的那种,可以是自己的硕士生,可以是年龄比自己小10岁以内的师弟
平常多去参加国内外同行的学术年会,回来后仔细讨论,甄别哪些是噱头,哪些是真正的方向,哪些是别人不愿意做的,为啥不愿意做,自己可以做否
然后和死党认准一个方向,做下去
说实话,目前国内的985高校,实验设备都不缺,只是不一定在你的院系,需要去跑腿
但是只要你愿意,多付一点检测费,都是可以做的
就看你愿意不愿意吃苦,愿意不愿意付出努力
很多学阀,他不愿意去这样做
他更愿意去跑项目,跑资金
沽名钓誉
其实,说实话,做科研是件苦差事
我们的很多牛人,都来做学术
其实不是来吃这个苦的,是来摘桃子的
他们看准了,做学术精英可以催生一个阶级
一个被国家捧着,被同行捧着,锦衣玉食
他们不是官僚,可以行官僚之实
他们不是科研人,他们是科研官僚
包括中科院的很多人,包括各大高校,各大附属医院的所谓学术牛人
怪不得韩春雨为了搞研究已经背负了30万债务,每年经费3万能做什么事?
vv19801981 发表于 2016-5-24 10:08
已改 其实第一个诺奖已经打脸了
但是也有西方恶搞我们的因素
但是如果连续几个诺奖都是边缘人得的 那 ...
我不觉得有啥打脸的,青蒿素还是几十年前旧有科研体制下的成果
诺奖评选有滞后性,随着我们成果越来越多,得奖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这个老师要被挖走人,
我是008 发表于 2016-5-24 10:09
其实这个哥们的状态,我很欣赏
我觉得做科研,不在于你的钱有多多
关键在于你的idea,和死党
现在比以前已经好多了,90年代我们在中石化搞DCS,开始一个车间用霍尼韦尔的花费国家资金100多万,我们自己来做只用了50万,给国家节省多少外汇?

结果上级部门发给1万元奖金,一层层发下来到我们手里人均还不到100元
靠记错了,尽然把CRISPR/Cpf1记成了crispr cas9 ,韩春雨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适合在人类细胞中基因组编辑,不同于已有最时兴的技术(CRISPR-Cas9)。后者通过RNA寻找替换序列,而新技术通过DNA作为介导寻找替换目标。
发现科研体质问题太严重,简直都僵化了

都是些骗子,搞政治的,表演艺术家,投机份子

这种失真的报道完全无视韩有800万的实验室设备,有200万的项目。
承担和完成纵横向科研项目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143:一个新的alpha-N Catenin 相互作用蛋白的鉴定及此项互作用的功能研究 (主持)34万元 。
2,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2009ZX08002-005B 抗蚜转基因小麦新品种培育任务一 抗蚜目的基因克隆及高效、特异转化体系的构建、改造及遗传转化 200万元(任务负责人)
这种失真的报道完全无视韩有800万的实验室设备,有200万的项目。
承担和完成纵横向科研项目情况
1,国家 ...

媒体嘛,没有矛盾创造矛盾也要写。不写点矛盾,怎么吸引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