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人士再谈中国经济:总体L型走势,一两年不会变(节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48:25
■那些本身没有行政干预、市场机制发挥较好的领域,就别再去指手画脚了
问:年初至今,去产能、去库存开始在一些地方初显成效,但行政干预在其中担当着重要角色,由此引发一些争论,甚至有舆论质疑“去产能”是“一刀切”“搞摊派”“计划经济老一套”。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行政手段是否必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当怎么摆?
权威人士:这里要厘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问题。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好决定性作用。但是靠什么手段能做到这一点?“解铃还须系铃人”,减少行政干预离不开政府自我革命。比如,减少对“僵尸企业”的补贴,不靠行政命令、单靠市场行吗?
当然,那些本身没有行政干预、市场机制发挥较好的领域,就别再去指手画脚了。比如,消费品领域市场化程度高、竞争相对充分,市场能够自动出清,他们去不去产能完全可以依靠市场调节。一句话,不管用哪种手段,最终都是为了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把握好的关键点。
完成“五大任务”,各级政府要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带头作为:
去产能,各地要明确具体任务和具体目标,加大环保、能耗、质量、标准、安全等各种门槛准入、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
去杠杆,要在宏观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观上有序打破刚性兑付,依法处置非法集资等乱象,切实规范市场秩序。
去库存,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进城的财税、土地等配套制度。
降成本,就要把整体税负降下来,把不合理的收费取消掉,把行政审批减下来。
补短板,就要注重脱贫攻坚的精准度,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的体制机制。
■短期内,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矛盾。处理好“稳”与“调”的关系,关键是把握好“度”,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把深化改革作为主要抓手
■依靠过剩产能支撑的短期经济增长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承受的痛苦比去掉这些产能要更大、痛的时间会更长
■要加减乘除并用。在去掉无效产能的同时,也要增加有效供给,培育新的发展动力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相当多的地区包括一些中西部地区,让人感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问:现在对去产能、去杠杆有些疑虑,认为与稳增长存在一定冲突,会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这个问题怎么看?市场出清了,后面能否接得住接得好?
权威人士: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处理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
从长期看,稳增长与调结构是一致的,结构调整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和保障,去产能、去杠杆有助于结构优化和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对这一点,大家有很强的共识。但在短期内,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矛盾。例如,去产能或许会影响一些地方的GDP和财政收入,去杠杆会使一些风险显性化。但如果不去,不要说长期稳不住,短期效果也越来越差,“僵尸企业”会越来越多,债务越积越重,加剧财政金融风险。处理好“稳”与“调”的关系,关键是把握好“度”,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把深化改革作为主要抓手。
必须明确,依靠过剩产能支撑的短期经济增长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承受的痛苦比去掉这些产能要更大、痛的时间会更长。比如,一些产能过剩领域的企业,亏损加大,拖欠的工资增多,银行很痛苦,职工也很痛苦,而且越拖越痛苦。怎么办?长痛不如短痛。对这些企业进行“清盘”,既可以释放出土地、信贷等稀缺资源,也使这些企业的职工在纳入社保、接受培训后走上新岗位,看到新希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减乘除并用。在去掉无效产能的同时,也要增加有效供给,培育新的发展动力。这既需要决心,也需要咬定青山的努力、实实在在的政策。实践证明,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相当多的地区包括一些中西部地区,在这轮发展中,孕育了一大批新动力,显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感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不过,个别地方旧的矛盾、历史负担较大,短期调整确实难以见效,但也得迈开步子,“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http://inews.ifeng.com/48724819_1_1/news.shtml■那些本身没有行政干预、市场机制发挥较好的领域,就别再去指手画脚了
问:年初至今,去产能、去库存开始在一些地方初显成效,但行政干预在其中担当着重要角色,由此引发一些争论,甚至有舆论质疑“去产能”是“一刀切”“搞摊派”“计划经济老一套”。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行政手段是否必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当怎么摆?
权威人士:这里要厘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问题。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好决定性作用。但是靠什么手段能做到这一点?“解铃还须系铃人”,减少行政干预离不开政府自我革命。比如,减少对“僵尸企业”的补贴,不靠行政命令、单靠市场行吗?
当然,那些本身没有行政干预、市场机制发挥较好的领域,就别再去指手画脚了。比如,消费品领域市场化程度高、竞争相对充分,市场能够自动出清,他们去不去产能完全可以依靠市场调节。一句话,不管用哪种手段,最终都是为了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把握好的关键点。
完成“五大任务”,各级政府要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带头作为:
去产能,各地要明确具体任务和具体目标,加大环保、能耗、质量、标准、安全等各种门槛准入、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
去杠杆,要在宏观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观上有序打破刚性兑付,依法处置非法集资等乱象,切实规范市场秩序。
去库存,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进城的财税、土地等配套制度。
降成本,就要把整体税负降下来,把不合理的收费取消掉,把行政审批减下来。
补短板,就要注重脱贫攻坚的精准度,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的体制机制。
■短期内,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矛盾。处理好“稳”与“调”的关系,关键是把握好“度”,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把深化改革作为主要抓手
■依靠过剩产能支撑的短期经济增长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承受的痛苦比去掉这些产能要更大、痛的时间会更长
■要加减乘除并用。在去掉无效产能的同时,也要增加有效供给,培育新的发展动力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相当多的地区包括一些中西部地区,让人感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问:现在对去产能、去杠杆有些疑虑,认为与稳增长存在一定冲突,会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这个问题怎么看?市场出清了,后面能否接得住接得好?
权威人士: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处理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
从长期看,稳增长与调结构是一致的,结构调整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和保障,去产能、去杠杆有助于结构优化和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对这一点,大家有很强的共识。但在短期内,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矛盾。例如,去产能或许会影响一些地方的GDP和财政收入,去杠杆会使一些风险显性化。但如果不去,不要说长期稳不住,短期效果也越来越差,“僵尸企业”会越来越多,债务越积越重,加剧财政金融风险。处理好“稳”与“调”的关系,关键是把握好“度”,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把深化改革作为主要抓手。
必须明确,依靠过剩产能支撑的短期经济增长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承受的痛苦比去掉这些产能要更大、痛的时间会更长。比如,一些产能过剩领域的企业,亏损加大,拖欠的工资增多,银行很痛苦,职工也很痛苦,而且越拖越痛苦。怎么办?长痛不如短痛。对这些企业进行“清盘”,既可以释放出土地、信贷等稀缺资源,也使这些企业的职工在纳入社保、接受培训后走上新岗位,看到新希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减乘除并用。在去掉无效产能的同时,也要增加有效供给,培育新的发展动力。这既需要决心,也需要咬定青山的努力、实实在在的政策。实践证明,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相当多的地区包括一些中西部地区,在这轮发展中,孕育了一大批新动力,显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感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不过,个别地方旧的矛盾、历史负担较大,短期调整确实难以见效,但也得迈开步子,“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http://inews.ifeng.com/48724819_1_1/news.shtml

不要去产能,要加大投资扩大产能

等熬死美帝,天下都是我们的,还怕产能用不上?


@冷眼旁观者
吹鼓手们也不敢说触底反弹了
这位权威人士已经在人民日报发表过三篇类似文章了,请问这位权威人士姓甚名谁?
吹鼓手们也不敢说触底反弹了
他们喜欢打炮,跟你不一样。


这权威人士不是习就是习身边那个经济人士,绝不是李。
L型这是要直线触底了吗
这刚几个月,政策又转向,朝令夕改的,这信用快被搓成擦屁股纸了。
这刚几个月,政策又转向,朝令夕改的,这信用快被搓成擦屁股纸了。
这话你说不厚道。

风君子 发表于 2016-5-9 08:18
这位权威人士已经在人民日报发表过三篇类似文章了,请问这位权威人士姓甚名谁?
刘鹤吧,习身边的经济首席智囊。
经济界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没怎么变过,但是决策层一直摇摆不定。
经济界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没怎么变过,但是决策层一直摇摆不定。
有人幻想美帝通融,有人憧憬美帝完蛋。


再加上计生后三千万光棍
L型这是要直线触底了吗
L几年,就是一个又一个L,阶梯式下滑。
其实从去年五月到今年五月,这一年可以用溃败来形容。。。
其实从去年五月到今年五月,这一年可以用溃败来形容。。。
装备制造业和高科技制造业大发展的溃败?
中中财财办办 猛批  国国务务院院。
这个打脸的层级比较高
不信基督傻乎乎 发表于 2016-5-9 10:55
有人幻想美帝通融,有人憧憬美帝完蛋。
传说中的习李分歧?有没有内幕?
传说中的习李分歧?有没有内幕?
没内幕,个人观察。

飞天太阳 发表于 2016-5-9 11:08
装备制造业和高科技制造业大发展的溃败?
不止,金融上,信心上,政策公信度上,人民币全球化上,外汇储备巨额流失上。。。

可以说原来准备长期好好调养,结果又进入抢救模式了。。。
这么直截了当地痛批,19大踢走小强的节奏
在人民日报上撕逼,够有档次。看看这文章写的,如此直白的打脸。习李矛盾得有多大啊!!!
L型?U型和V型起码有反弹,L型啥意思?悬崖式降落,然后起不来了?
权威人士会不会是黄奇帆?
leftsience 发表于 2016-5-9 11:21
这么直截了当地痛批,19大踢走小强的节奏
小强其实也不容易,这个摊子一塌糊涂。。
其实从去年五月到今年五月,这一年可以用溃败来形容。。。
为何??说话要有凭据
权威人士会不会是黄奇帆?
你的意思是太子逼宫?你这....
拉文纳 发表于 2016-5-9 12:01
你的意思是太子逼宫?你这....
我瞎猜的,不能当真
拉文纳 发表于 2016-5-9 12:00
为何??说话要有凭据
股市一溃千里,救世手忙脚乱,政策朝令夕改,中产阶级损失巨大,和美元汇率巨变,为了维持汇率造成七千亿美元外汇储备流失,从国际市场大量回购人民币导致人民币国际化一夜回到解放前。

最重要的是国内的信心,国外的信心,都大幅重挫,去年五月大家信心满满的“改革牛”荡然无存。。。
现任的位子是稳定的,关键是谁当586和木子的接班人。
ussniper 发表于 2016-5-9 11:59
小强其实也不容易,这个摊子一塌糊涂。。
老大是嫌他胡闹,p2p金融创新,松绑房地产,旧病不去新病又来了
有人幻想美帝通融,有人憧憬美帝完蛋。
我要是美帝,通融你个鬼。
leftsience 发表于 2016-5-9 12:05
老大是嫌他胡闹,p2p金融创新,松绑房地产,旧病不去新病又来了
我也感觉。。最后又走上水漫金山这样的刺激道路。对国家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
leftsience 发表于 2016-5-9 12:05
老大是嫌他胡闹,p2p金融创新,松绑房地产,旧病不去新病又来了
国家队紧急托市更是胡闹。
leftsience 发表于 2016-5-9 11:21
这么直截了当地痛批,19大踢走小强的节奏
哪来的消息,乱说查水表哦。
遥远7900 发表于 2016-5-9 12:14
国家队紧急托市更是胡闹。

托了一圈,还是两千八,用国库给大鳄解套
有点危言耸听。
风君子 发表于 2016-5-9 08:18
这位权威人士已经在人民日报发表过三篇类似文章了,请问这位权威人士姓甚名谁?
据说是刘鹤
gmgm201 发表于 2016-5-9 08:38
这权威人士不是习就是习身边那个经济人士,绝不是李。
老大老二其实我感觉他们在具体经济政策上,分歧没那么大,一个说要去产能让工人下岗,一个说要万众创新让工人自谋出路,一唱一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