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河南又掀公祭黄帝争夺战 民间呼吁国家下定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0:10:53
  4月4日,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举行。

  不过,5天后的4月9日,丙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又将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

  短短6天内,一边是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一边是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对黄帝的国家公祭究竟应在哪里?

  事实上,这个问题由来已久。陕西从1955年就开始由当地政府主持祭拜黄帝活动,而河南则是从2006年开始举行大规模祭拜。

  自2006年开始,陕西、河南两地的网友关于“该到哪里拜祭”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庙祭、陵祭成争议焦点

  2015年9月,陕西黄帝陵一方与河南新郑黄帝故里一方又因为祭拜黄帝的问题吵了起来。

  先是2015年9月7日,《光明日报》刊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河南省政协联合主办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与国家文化建设”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许嘉璐在发言时称,应该“把拜祭黄帝上升为国祭”,而“历代对黄帝对先祖是‘拜庙不拜陵’”,所以国祭黄帝的地点应该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

  随后,9月10日,现任西安市副市长、西北大学原校长、历史学者方光华在大公报陕西办事处网站“大公报西部商务网”上刊发的反驳文章《对黄帝的国家祭典到底应该在哪里》,称“历代对黄帝陵寝是祭拜的”,并且庙祭也不是在河南新郑,而是在“中央设立历代帝王庙并对其进行祭祀”。

  方光华在文中称,根据许嘉璐“历代对黄帝对先祖是‘拜庙不拜陵’”的观点,庙祭比陵祭重要,而陕西黄陵县只有黄帝的陵寝,没有黄帝的宗庙,在这里的拜祭就无关紧要了。但这个主张经不起历史事实的推敲。

  方光华在文中通过两个方面对许嘉璐的观点进行了质疑。

  首先,历代对黄帝陵寝真是不祭拜的吗?传说的不算,就历史记载的来看,历代对黄帝陵寝是祭拜的。方光华在文中援引了《史记》《册府元龟》《大清会典》等史料的相关记载。

  其次,对黄帝的庙祭是在河南新郑吗?中国有对于“有功烈于民”的先代帝王举行崇祀的传统。秦始皇巡游天下,曾经祭祀前代帝王。他到云梦,望祀虞舜于九嶷山,因为相传虞舜死后葬于九嶷。他到会稽,会稽有大禹陵墓,于是祭祀大禹。后来历代帝王出巡,多仿效秦皇祭祀先王。

  方光华在文中还提及,历史文献中找不到河南新郑曾经有黄帝宗庙的确切证据。从明到清,只发现中央政府在中央首府帝王庙和陕西黄帝陵对黄帝举行国家祭奠的记载,没有发现中央政府到新郑另外设立一个黄帝庙举行国家祭奠的做法。

  针对许嘉璐发言中提到的“炎黄二帝炎帝在前,文献上记载也是先说炎帝后说黄帝,只拜祭黄帝不拜祭炎帝也是个缺憾”,方光华反击道,“其实还有尧、舜、禹、汤、文王、武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等许多缺憾,作者似乎认为这就不必考虑了。”

  许嘉璐在发言稿中说:“(我国)缺乏整个民族文化公认的标记和符号。在国家层面,有塑造整个民族公认的标记和符号的需要,有把拜祭黄帝上升为国家祭祀的必要性。”

  方光华则认为,其实这个“整个民族文化公认的标记和符号”早就有了。

  方光华在文中解释说,“辛亥革命时期,当时的先进爱国者寻求民族文化的象征,一致认为黄帝就是民族的旗帜。抗日战争爆发前夕,1937年4月5日清明节,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宣示共同抗御外侮的坚强决心,毛泽东亲自撰写祭文。新中国成立以后,除1950-1954年、1962-1978年公祭活动有所中断以外,历年都有对黄帝陵的祭祀。1994年以来,黄帝陵祭典每年都有国家领导人出席,今天的黄帝陵祭典已经成为当代中华民族最高的祭典。”

  由此,方光华在文末称,“作者(许嘉璐)把中华民族已有的、公认的标识和符号弃之不顾,在新郑黄帝故里另造一个‘整个民族文化公认的标记和符号’,令人失望。”

  陕西、河南各推祭拜大典

  今年4月4日的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依然在陕西省黄陵县举行。

  据新华网报道,万余名海内外华夏儿女齐聚桥山黄帝陵,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在这次公祭典礼中,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家瑞、中国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谭天星与中国国民党原副主席詹春柏、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等人向轩辕黄帝敬献花篮。陕西省代省长胡和平恭读祭文。

  中新网报道称,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由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承办,以“慎终追远、传承文明”为主旨。

  相较于陕西的黄帝陵公祭,今年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政协河南省委员会、中国侨联等六部委联合主办,以弘扬根亲文化为主题。

  即将于4月9日在郑州市新郑黄帝故里景区举办的丙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请来了中国侨联主席林军,他将第三次担任大典主司仪。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河南日报》2016年3月25日的报道称,自2005年至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已成功举办了10年。2005年,大典由县级举办上升为由省政协主办、郑州市承办;自2006年起,大典逐步形成了由省政府、省政协、国务院台办、中国侨联、全国台联、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郑州市政府、郑州市政协、新郑市政府共同承办的格局;2007年,中央电视台三个频道对大典直播,影响力迅速扩大;2008年,大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大典被作为国家“保留举办”的节庆活动项目,不需逐年报批,可以每年举办;2015年大典当天,仅腾讯网对大典的点击量就突破10亿人次,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

  报道称,十年间,有近30位国家领导人参加大典,还有数十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黄帝故里,更有近十万人现场参加大典典礼、共襄盛举,数千万人通过各种媒体收视收听大典或网上参与大典。连续十年的成功举办,黄帝故里被越来越多的华人奉为“世界华人拜祖圣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2016年3月初,时任河南省长谢伏瞻公开表示,充分发挥河南根亲文化优势,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上升到国家层级。“举办大典增强了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巩固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文化基础发挥了独特作用。恳请全国政协给予支持,推动大典上升为更高层次的纪念活动定期举办。”

  需要指出的是,此前,两地争端最终以对“各自祭拜”的默认而平息,然而一旦上升到国家公祭层面,那么必定只有一个是正统。

  今年陕西的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前,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承办的“黄帝文化寻踪——杨官寨、石峁考古发现的启示”展览,于4月1日起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展南厅免费向公众开放。

  这被视作为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造势。

  相关报道称,近年陕西考古的两项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杨官寨、石峁,是距今5000年前后的两个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前者属于仰韶文化,发现了规模宏大的环壕聚落,出土了精美彩陶为代表的大量文物,显示出鸿蒙初开的社会景象;后者更因形制独特的恢弘石城、杀殉祭祀遗迹、殉人墓葬、精美玉器等发现,揭示了华夏文明的发展进程。

  这两个重要遗址分布在黄帝活动较多的陕西,年代正处在传说的黄帝时代前后。

  祭祀经济带热“认祖归宗”

  除去文化、政治方面的内涵,祭拜黄帝大典所带来的实际经济利益也是巨大的,而近年来,地方上对各种认祖归宗、历史文化名人争夺愈演愈烈。

  《北方新报》报道显示,陕西省的黄帝陵1980年恢复公祭典礼后,规模一年比一年大,祭祖程式一年比一年规范,景区建设一年比一年好,祭祀经济已经成为陕西省旅游的金字招牌。

  另据河南新郑市政府官网介绍,借助拜祖大典宣传效应,每年五一期间都是黄帝故里景区的旅游高峰。据统计,2013年,“五一”小长假三天共接待游客6.26万人次;2014年,三天共接待游客5.3万人次;2015年,三天共接待游客4.6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黄帝的争夺并不仅限于河南和陕西。

  澎湃新闻曾报道,除了陕西黄帝陵外,还有河南荆山黄帝陵、甘肃正宁县黄帝陵、河北涿鹿黄帝陵。而对于黄帝故里的“冠名权”,除了河南新郑,甘肃天水也不甘人后,比如《天水师范学报》就曾刊发文章《黄帝轩辕氏发祥地及祭祀略论》,论证黄帝故里应归属甘肃天水清水县。

  2016年全国两会上,也有全国人大代表指出黄帝祭祀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熊群力在建议中指出,近些年,黄帝祭祀乱象迭出。有的地方公然打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之旗号,以日益迫切的功利心,凭空创造历史,展开全方位争祭战,使一个本应表达对先祖感恩敬穆、凝聚振奋的民族盛典,变成了硝烟弥漫、“不庄不谐、失敬失诚”的乱象。

  他的建议包括“确立黄帝公祭的至高性:由省祭提升为国家公祭”、“确立黄帝公祭的唯一性:陵祭、桥山、清明”、“确立黄帝公祭的方向性:找根、溯源、寻魂、立基”等方面内容。

  不只陕西、河南,全国范围内还出现了更多“名人争夺战”。

  比如,河南周口与甘肃天水“瓜分”了伏羲;湖北竹山、河北邯郸、甘肃天水和山西万荣等地“共享”了女娲;河南焦作、湖南炎陵和山西高平“肢解”炎帝;湖南宁远跟山西运城一起“争夺”舜帝;同一个诸葛亮,山东临沂祭,湖北襄樊祭,陕西汉中祭,诞辰祭、逝世祭、出山祭,祭祀活动在不同的地方多次上演……“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的热闹局面不断涌现,甚至连盘古、西王母、孙悟空也都被抬了出来 。

  而这些公祭活动很多是来自地方政府的主导和推动。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以来,已经有数十个地方政府直接介入了类似的“公祭”活动。






http://china.huanqiu.com/article/2016-04/8799744.html?from=bdwz
4月4日,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举行。

  不过,5天后的4月9日,丙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又将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

  短短6天内,一边是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一边是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对黄帝的国家公祭究竟应在哪里?

  事实上,这个问题由来已久。陕西从1955年就开始由当地政府主持祭拜黄帝活动,而河南则是从2006年开始举行大规模祭拜。

  自2006年开始,陕西、河南两地的网友关于“该到哪里拜祭”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庙祭、陵祭成争议焦点

  2015年9月,陕西黄帝陵一方与河南新郑黄帝故里一方又因为祭拜黄帝的问题吵了起来。

  先是2015年9月7日,《光明日报》刊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河南省政协联合主办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与国家文化建设”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许嘉璐在发言时称,应该“把拜祭黄帝上升为国祭”,而“历代对黄帝对先祖是‘拜庙不拜陵’”,所以国祭黄帝的地点应该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

  随后,9月10日,现任西安市副市长、西北大学原校长、历史学者方光华在大公报陕西办事处网站“大公报西部商务网”上刊发的反驳文章《对黄帝的国家祭典到底应该在哪里》,称“历代对黄帝陵寝是祭拜的”,并且庙祭也不是在河南新郑,而是在“中央设立历代帝王庙并对其进行祭祀”。

  方光华在文中称,根据许嘉璐“历代对黄帝对先祖是‘拜庙不拜陵’”的观点,庙祭比陵祭重要,而陕西黄陵县只有黄帝的陵寝,没有黄帝的宗庙,在这里的拜祭就无关紧要了。但这个主张经不起历史事实的推敲。

  方光华在文中通过两个方面对许嘉璐的观点进行了质疑。

  首先,历代对黄帝陵寝真是不祭拜的吗?传说的不算,就历史记载的来看,历代对黄帝陵寝是祭拜的。方光华在文中援引了《史记》《册府元龟》《大清会典》等史料的相关记载。

  其次,对黄帝的庙祭是在河南新郑吗?中国有对于“有功烈于民”的先代帝王举行崇祀的传统。秦始皇巡游天下,曾经祭祀前代帝王。他到云梦,望祀虞舜于九嶷山,因为相传虞舜死后葬于九嶷。他到会稽,会稽有大禹陵墓,于是祭祀大禹。后来历代帝王出巡,多仿效秦皇祭祀先王。

  方光华在文中还提及,历史文献中找不到河南新郑曾经有黄帝宗庙的确切证据。从明到清,只发现中央政府在中央首府帝王庙和陕西黄帝陵对黄帝举行国家祭奠的记载,没有发现中央政府到新郑另外设立一个黄帝庙举行国家祭奠的做法。

  针对许嘉璐发言中提到的“炎黄二帝炎帝在前,文献上记载也是先说炎帝后说黄帝,只拜祭黄帝不拜祭炎帝也是个缺憾”,方光华反击道,“其实还有尧、舜、禹、汤、文王、武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等许多缺憾,作者似乎认为这就不必考虑了。”

  许嘉璐在发言稿中说:“(我国)缺乏整个民族文化公认的标记和符号。在国家层面,有塑造整个民族公认的标记和符号的需要,有把拜祭黄帝上升为国家祭祀的必要性。”

  方光华则认为,其实这个“整个民族文化公认的标记和符号”早就有了。

  方光华在文中解释说,“辛亥革命时期,当时的先进爱国者寻求民族文化的象征,一致认为黄帝就是民族的旗帜。抗日战争爆发前夕,1937年4月5日清明节,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宣示共同抗御外侮的坚强决心,毛泽东亲自撰写祭文。新中国成立以后,除1950-1954年、1962-1978年公祭活动有所中断以外,历年都有对黄帝陵的祭祀。1994年以来,黄帝陵祭典每年都有国家领导人出席,今天的黄帝陵祭典已经成为当代中华民族最高的祭典。”

  由此,方光华在文末称,“作者(许嘉璐)把中华民族已有的、公认的标识和符号弃之不顾,在新郑黄帝故里另造一个‘整个民族文化公认的标记和符号’,令人失望。”

  陕西、河南各推祭拜大典

  今年4月4日的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依然在陕西省黄陵县举行。

  据新华网报道,万余名海内外华夏儿女齐聚桥山黄帝陵,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在这次公祭典礼中,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家瑞、中国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谭天星与中国国民党原副主席詹春柏、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等人向轩辕黄帝敬献花篮。陕西省代省长胡和平恭读祭文。

  中新网报道称,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由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承办,以“慎终追远、传承文明”为主旨。

  相较于陕西的黄帝陵公祭,今年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政协河南省委员会、中国侨联等六部委联合主办,以弘扬根亲文化为主题。

  即将于4月9日在郑州市新郑黄帝故里景区举办的丙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请来了中国侨联主席林军,他将第三次担任大典主司仪。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河南日报》2016年3月25日的报道称,自2005年至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已成功举办了10年。2005年,大典由县级举办上升为由省政协主办、郑州市承办;自2006年起,大典逐步形成了由省政府、省政协、国务院台办、中国侨联、全国台联、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郑州市政府、郑州市政协、新郑市政府共同承办的格局;2007年,中央电视台三个频道对大典直播,影响力迅速扩大;2008年,大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大典被作为国家“保留举办”的节庆活动项目,不需逐年报批,可以每年举办;2015年大典当天,仅腾讯网对大典的点击量就突破10亿人次,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

  报道称,十年间,有近30位国家领导人参加大典,还有数十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黄帝故里,更有近十万人现场参加大典典礼、共襄盛举,数千万人通过各种媒体收视收听大典或网上参与大典。连续十年的成功举办,黄帝故里被越来越多的华人奉为“世界华人拜祖圣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2016年3月初,时任河南省长谢伏瞻公开表示,充分发挥河南根亲文化优势,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上升到国家层级。“举办大典增强了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巩固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文化基础发挥了独特作用。恳请全国政协给予支持,推动大典上升为更高层次的纪念活动定期举办。”

  需要指出的是,此前,两地争端最终以对“各自祭拜”的默认而平息,然而一旦上升到国家公祭层面,那么必定只有一个是正统。

  今年陕西的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前,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承办的“黄帝文化寻踪——杨官寨、石峁考古发现的启示”展览,于4月1日起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展南厅免费向公众开放。

  这被视作为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造势。

  相关报道称,近年陕西考古的两项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杨官寨、石峁,是距今5000年前后的两个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前者属于仰韶文化,发现了规模宏大的环壕聚落,出土了精美彩陶为代表的大量文物,显示出鸿蒙初开的社会景象;后者更因形制独特的恢弘石城、杀殉祭祀遗迹、殉人墓葬、精美玉器等发现,揭示了华夏文明的发展进程。

  这两个重要遗址分布在黄帝活动较多的陕西,年代正处在传说的黄帝时代前后。

  祭祀经济带热“认祖归宗”

  除去文化、政治方面的内涵,祭拜黄帝大典所带来的实际经济利益也是巨大的,而近年来,地方上对各种认祖归宗、历史文化名人争夺愈演愈烈。

  《北方新报》报道显示,陕西省的黄帝陵1980年恢复公祭典礼后,规模一年比一年大,祭祖程式一年比一年规范,景区建设一年比一年好,祭祀经济已经成为陕西省旅游的金字招牌。

  另据河南新郑市政府官网介绍,借助拜祖大典宣传效应,每年五一期间都是黄帝故里景区的旅游高峰。据统计,2013年,“五一”小长假三天共接待游客6.26万人次;2014年,三天共接待游客5.3万人次;2015年,三天共接待游客4.6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黄帝的争夺并不仅限于河南和陕西。

  澎湃新闻曾报道,除了陕西黄帝陵外,还有河南荆山黄帝陵、甘肃正宁县黄帝陵、河北涿鹿黄帝陵。而对于黄帝故里的“冠名权”,除了河南新郑,甘肃天水也不甘人后,比如《天水师范学报》就曾刊发文章《黄帝轩辕氏发祥地及祭祀略论》,论证黄帝故里应归属甘肃天水清水县。

  2016年全国两会上,也有全国人大代表指出黄帝祭祀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熊群力在建议中指出,近些年,黄帝祭祀乱象迭出。有的地方公然打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之旗号,以日益迫切的功利心,凭空创造历史,展开全方位争祭战,使一个本应表达对先祖感恩敬穆、凝聚振奋的民族盛典,变成了硝烟弥漫、“不庄不谐、失敬失诚”的乱象。

  他的建议包括“确立黄帝公祭的至高性:由省祭提升为国家公祭”、“确立黄帝公祭的唯一性:陵祭、桥山、清明”、“确立黄帝公祭的方向性:找根、溯源、寻魂、立基”等方面内容。

  不只陕西、河南,全国范围内还出现了更多“名人争夺战”。

  比如,河南周口与甘肃天水“瓜分”了伏羲;湖北竹山、河北邯郸、甘肃天水和山西万荣等地“共享”了女娲;河南焦作、湖南炎陵和山西高平“肢解”炎帝;湖南宁远跟山西运城一起“争夺”舜帝;同一个诸葛亮,山东临沂祭,湖北襄樊祭,陕西汉中祭,诞辰祭、逝世祭、出山祭,祭祀活动在不同的地方多次上演……“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的热闹局面不断涌现,甚至连盘古、西王母、孙悟空也都被抬了出来 。

  而这些公祭活动很多是来自地方政府的主导和推动。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以来,已经有数十个地方政府直接介入了类似的“公祭”活动。






http://china.huanqiu.com/article/2016-04/8799744.html?from=bdwz
种种迹象表明,汉民族意识强烈复兴。GCD一直以来得逆向民族主义政策小心引火烧身。
希望有个代表自己本民族利益的代表
飞翔的山鹰 发表于 2016-4-6 22:16
希望有个代表自己本民族利益的代表
各地都希望这个代表是“我们这个地方”的。
哪家将绿教治得贴贴服服,就哪家。这方法我觉得可行
哪家将绿教治得贴贴服服,就哪家。这方法我觉得可行
  近现代给打趴了打怕了,古人的大腿最好抱了,尤其是传说中的。估计以后还公祭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之类的
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
这纯粹就是为了旅游利益才挣得吧?
年前关于安阳曹操墓真伪爭吵其实也有旅游利益的因素推动。
重庆祭岳飞也有这个味道。
利益2字罢了,无他
各地都希望这个代表是“我们这个地方”的。
那不一样,希望代表出自本地那是自豪荣耀的意思,
这纯粹就是为了旅游利益才挣得吧?
没有需求哪里来的利益
飞翔的山鹰 发表于 2016-4-8 23:09
那不一样,希望代表出自本地那是自豪荣耀的意思,
所以历史家们很忙。
个人在家礼拜,不准聚集
各地都希望这个代表是“我们这个地方”的。
你理解错了我说的意思
飞翔的山鹰 发表于 2016-4-18 21:01
你理解错了我说的意思
我是来扶楼防歪的。
种种迹象表明,对地方政府来说,这都是门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