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国脑洞大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5:16:48
    前几天逛百度历史吧,看到一贴子谈到蜀汉大将姜维最后的经历,勾起了对这段历史的回顾。想诸葛孔明六出祁山、姜伯约九伐中原,皆无功而返。蜀汉灭亡后,姜维投靠对司马氏不满、图谋恢复曹家实权的魏国大将钟会,企图东山再起,终因兵变被杀,功败垂成。他们对蜀汉的忠心耿耿,是因为先主对孔明信赖有加、托孤于他;丞相对姜维另眼相看,着重培养。于是两人怀着士为知已者死的决心,鞠躬尽粹、死而后已。感叹之余,不禁脑洞大开,突发奇想:既然蜀汉北进屡次受挫,为何不转变思路,向南发展呢?
    当时的蜀汉地盘,除了四川外,还有云南。从云南向西翻越高黎贡山,就可进入缅甸。蜀汉存在的年代是公元221—263年,而缅甸直到公元十一世纪才有统一的国家,当时还处于原始部落时代,以蜀汉先进的文明、强悍的军队,征服那里应该是可以实现的。历史上这样的先例也不是没有的,如突厥汗国被唐朝联合回纥消灭后,突厥人向西迁徙,进入中亚、西亚和南亚,先后建立了黑汗王朝、加兹尼王朝、德里苏丹国、塞尔柱帝国等,比在中国时还要风光。16世纪贴木儿帝国末主巴布尔被乌兹别克人打败,屡次图谋恢复故土失败后,调转目光,向南进攻,征服南亚次大陆,建立了历时331年的莫卧儿帝国。也许会有人说,当时的人们对世界地理不甚了解,想不到这一点,这是个原因,但还有其他因素。古代的游牧民族,如古印欧人,同样也没有什么地理知识,但他们四处迁徙,向西进入欧洲,向南进入中亚、伊朗高原、印度、新疆等地,闹得风生水起。蜀汉政权没有向外发展,可能是源于农耕民族安土重迁的禀性:农耕定居人群一旦发现一块适合生存的土地,就会盘踞在那里苦心经营,收获成果,不再对未知的空间进行探索。农耕民族的人们,绝大部分一辈子生活在一个地区。一旦生存空间被别人夺去,他们就会想尽办法,拼尽全力夺回,很少有人会想到去寻找新的天地。而游牧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逐水草而居,四方飘泊,马走到哪里,家就在哪里。因而他们更具有冒险进取的精神。如西汉初年甘肃西部的月氏人,被匈奴打败后,就向新疆北部迁徙,后进入中亚和阿富汗建立贵霜帝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养成了各自的独特的文化,两者之间互相轻视,农耕定居社会有较发达的文明,蔑视地称游牧民族为野蛮人,而游牧人由于生产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决定了他们有强悍的体力,有大批战马,在冷兵器时代和农耕定居民族的战争往往占据上风,他们以胜利者的姿态看待定居的对手,看不起对方的生存方式。如成吉思汗制定的扎撒(法律)禁止蒙古人定居,要求他们永远保持游牧状态,这也是蒙古人没有象女真人那样汉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原地区的人们对周边地区和民族的心态有关,中原的自然条件好,很适合人类生存,又有先进的文明、发达的经济。而周边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落后,开化程度低,中原人看不起,称那里的人为蛮夷,既使知道有个新的生存空间也懒得花费力气和钱财去争,宁愿留在拥挤的中原。古今中外的人都是一样,只想往富裕地区跑,不想到穷山恶水去吃土。朱元彰就说过:“凡海外夷国,如安南、占城、高丽、暹罗、琉球、西洋、东洋及南蛮诸小国,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
    缅甸面积有67万平方公里,比云南和四川都大,气侯温和,雨量充沛,可耕地众多,资源丰富,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设想一下蜀汉如果占有缅甸,国土面积和人口猛增,再招募流民实行屯田,发展经济,编练军队,综合国力暴涨。此时再北上与魏国较量,鹿死谁手,也未可知。即使失败了,也可迁居海外,偏安一隅。事实上,几百年后的公元九世纪,云南南诏国就征服过缅甸,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留下来建立政权,只是劫掠一番就回去了,可能是本土遭受威胁吧,当时南诏夹在大唐和吐蕃两大强权之间,日子不太好过。据传南诏撤军后有一些人留了下来,为南诏镇守大后方,并开拓新的屯田基地,以保障南诏征战的后援。而这些留在伊洛瓦底河谷的南诏人从此变成了后来缅甸的主体民族——缅族。也有一种说法,说缅族是从遥远的青海和西藏迁徙到缅甸的,和藏族系出同源。不论那种说法是真的,缅人和中国有密切关系是不可否认的。当然,行军打仗这事,说说容易,实际做起来会遇到一些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如崎岖的地形、恶劣的地候、传染病、当地人顽强的抵抗等都会严重削弱军队的战斗力,蜀汉南征平叛时就是这样,但在丞相的指挥下,还是平定了云南。只是和南诏一样,没有驻扎军队,设置流官。诸葛亮认为如果这样做会消耗蜀汉的人力财力,在他心目中,匡服汉室是最重要的任务,云南这样的蛮荒之地并不放在眼里,缅甸更是瞧不上了。
   当时魏国面积291万平方公里,人口443万人;蜀国106万平方公里,人口108万人;吴国145万平方公里,人口256万人。蜀汉实力最弱,却屡次兴兵进攻强大的魏国,除了“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政治宗旨,还有以攻为守的军事考量。然而这样导致蜀汉承担了魏国主要的军事压力,经济也大受影响,最终先于吴国而亡。前后的两位主帅,诸葛亮擅长治国理政,行军打仗非其所长;姜维倒是能征惯战,智勇双全,但却碰到邓艾这个强劲的对手,难有大的作为。蜀汉的统治基础也是不稳固的,其执政势力来自荆州集团,本地精英宗族豪强长期遭受压制,曾掀起过叛乱。从东汉至三国两晋时期,士族长期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世代公卿,大批庶族人才埋没。曹操为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在选官制度改革问题上,实行“唯才是举”的措施,网罗大批人才,成就了霸业,受到庶族的欢迎。但这样也得罪了树大根深的士族。曹丕上台后,实行九品中正制,即由政府委任的中正官负责对各地的人才进行考察,根据其家世、品德和才干确定其品级,作为吏部选拨官员的依据。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曹魏设立九品中正制,是为了缓和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矛盾,以求得世家大族对曹丕代汉称帝的支持。对这样的政策,益州的豪强们心驰神往,早就起了异心。魏国大军攻入后,这些人毫无斗志,劝后主刘禅投降以保障他们的利益,当时蜀汉还有大片领土未沦陷,姜维有精兵数万,尚可放手一搏。而东吴不顾大局攻占荆州,导致两国联合抗曹的联盟破裂,蜀军反击后,为了减轻压力,主动向魏国称臣,魏帝曹丕征求属下意见,一位大臣说:吴、蜀翻脸,是他们自已找死,皇上应拒绝东吴的请求,派军夹攻,这样一来,东吴指日可灭,蜀汉独木难支,也撑不了多久。可笑曹丕这傻瓜竟然没有接受,而是摆出一付坐山观虎斗的姿态,错失良机,不然天下早就姓曹了,司马氏也难有因指挥抵抗蜀汉进攻从而掌控军队篡权的机会。
    姜维这个人本是魏国的军官,因为被上司怀疑,有家难回,不得已投降蜀汉,却意外地受到重用,像他这样没有根基的外来可疑人员,后来能够成为蜀汉的二把手,也算是个奇迹,这与他出众的才干和丞相慧眼识人是分不开的。诸葛亮称赞他:“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 “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姜维也没有辜负丞相的信任,多次进攻曹魏,颇有斩获,成为蜀汉后期的中流砥柱,只是内有昏君奸臣制约,外有强敌环伺,才未能得尝所愿。在蜀汉灭亡后,还能成功策反钟会发动叛乱,杀死宿敌邓艾,表现出惊人的胆略。罗贯中有诗赞曰:“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前几天逛百度历史吧,看到一贴子谈到蜀汉大将姜维最后的经历,勾起了对这段历史的回顾。想诸葛孔明六出祁山、姜伯约九伐中原,皆无功而返。蜀汉灭亡后,姜维投靠对司马氏不满、图谋恢复曹家实权的魏国大将钟会,企图东山再起,终因兵变被杀,功败垂成。他们对蜀汉的忠心耿耿,是因为先主对孔明信赖有加、托孤于他;丞相对姜维另眼相看,着重培养。于是两人怀着士为知已者死的决心,鞠躬尽粹、死而后已。感叹之余,不禁脑洞大开,突发奇想:既然蜀汉北进屡次受挫,为何不转变思路,向南发展呢?
    当时的蜀汉地盘,除了四川外,还有云南。从云南向西翻越高黎贡山,就可进入缅甸。蜀汉存在的年代是公元221—263年,而缅甸直到公元十一世纪才有统一的国家,当时还处于原始部落时代,以蜀汉先进的文明、强悍的军队,征服那里应该是可以实现的。历史上这样的先例也不是没有的,如突厥汗国被唐朝联合回纥消灭后,突厥人向西迁徙,进入中亚、西亚和南亚,先后建立了黑汗王朝、加兹尼王朝、德里苏丹国、塞尔柱帝国等,比在中国时还要风光。16世纪贴木儿帝国末主巴布尔被乌兹别克人打败,屡次图谋恢复故土失败后,调转目光,向南进攻,征服南亚次大陆,建立了历时331年的莫卧儿帝国。也许会有人说,当时的人们对世界地理不甚了解,想不到这一点,这是个原因,但还有其他因素。古代的游牧民族,如古印欧人,同样也没有什么地理知识,但他们四处迁徙,向西进入欧洲,向南进入中亚、伊朗高原、印度、新疆等地,闹得风生水起。蜀汉政权没有向外发展,可能是源于农耕民族安土重迁的禀性:农耕定居人群一旦发现一块适合生存的土地,就会盘踞在那里苦心经营,收获成果,不再对未知的空间进行探索。农耕民族的人们,绝大部分一辈子生活在一个地区。一旦生存空间被别人夺去,他们就会想尽办法,拼尽全力夺回,很少有人会想到去寻找新的天地。而游牧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逐水草而居,四方飘泊,马走到哪里,家就在哪里。因而他们更具有冒险进取的精神。如西汉初年甘肃西部的月氏人,被匈奴打败后,就向新疆北部迁徙,后进入中亚和阿富汗建立贵霜帝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养成了各自的独特的文化,两者之间互相轻视,农耕定居社会有较发达的文明,蔑视地称游牧民族为野蛮人,而游牧人由于生产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决定了他们有强悍的体力,有大批战马,在冷兵器时代和农耕定居民族的战争往往占据上风,他们以胜利者的姿态看待定居的对手,看不起对方的生存方式。如成吉思汗制定的扎撒(法律)禁止蒙古人定居,要求他们永远保持游牧状态,这也是蒙古人没有象女真人那样汉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原地区的人们对周边地区和民族的心态有关,中原的自然条件好,很适合人类生存,又有先进的文明、发达的经济。而周边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落后,开化程度低,中原人看不起,称那里的人为蛮夷,既使知道有个新的生存空间也懒得花费力气和钱财去争,宁愿留在拥挤的中原。古今中外的人都是一样,只想往富裕地区跑,不想到穷山恶水去吃土。朱元彰就说过:“凡海外夷国,如安南、占城、高丽、暹罗、琉球、西洋、东洋及南蛮诸小国,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
    缅甸面积有67万平方公里,比云南和四川都大,气侯温和,雨量充沛,可耕地众多,资源丰富,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设想一下蜀汉如果占有缅甸,国土面积和人口猛增,再招募流民实行屯田,发展经济,编练军队,综合国力暴涨。此时再北上与魏国较量,鹿死谁手,也未可知。即使失败了,也可迁居海外,偏安一隅。事实上,几百年后的公元九世纪,云南南诏国就征服过缅甸,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留下来建立政权,只是劫掠一番就回去了,可能是本土遭受威胁吧,当时南诏夹在大唐和吐蕃两大强权之间,日子不太好过。据传南诏撤军后有一些人留了下来,为南诏镇守大后方,并开拓新的屯田基地,以保障南诏征战的后援。而这些留在伊洛瓦底河谷的南诏人从此变成了后来缅甸的主体民族——缅族。也有一种说法,说缅族是从遥远的青海和西藏迁徙到缅甸的,和藏族系出同源。不论那种说法是真的,缅人和中国有密切关系是不可否认的。当然,行军打仗这事,说说容易,实际做起来会遇到一些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如崎岖的地形、恶劣的地候、传染病、当地人顽强的抵抗等都会严重削弱军队的战斗力,蜀汉南征平叛时就是这样,但在丞相的指挥下,还是平定了云南。只是和南诏一样,没有驻扎军队,设置流官。诸葛亮认为如果这样做会消耗蜀汉的人力财力,在他心目中,匡服汉室是最重要的任务,云南这样的蛮荒之地并不放在眼里,缅甸更是瞧不上了。
   当时魏国面积291万平方公里,人口443万人;蜀国106万平方公里,人口108万人;吴国145万平方公里,人口256万人。蜀汉实力最弱,却屡次兴兵进攻强大的魏国,除了“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政治宗旨,还有以攻为守的军事考量。然而这样导致蜀汉承担了魏国主要的军事压力,经济也大受影响,最终先于吴国而亡。前后的两位主帅,诸葛亮擅长治国理政,行军打仗非其所长;姜维倒是能征惯战,智勇双全,但却碰到邓艾这个强劲的对手,难有大的作为。蜀汉的统治基础也是不稳固的,其执政势力来自荆州集团,本地精英宗族豪强长期遭受压制,曾掀起过叛乱。从东汉至三国两晋时期,士族长期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世代公卿,大批庶族人才埋没。曹操为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在选官制度改革问题上,实行“唯才是举”的措施,网罗大批人才,成就了霸业,受到庶族的欢迎。但这样也得罪了树大根深的士族。曹丕上台后,实行九品中正制,即由政府委任的中正官负责对各地的人才进行考察,根据其家世、品德和才干确定其品级,作为吏部选拨官员的依据。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曹魏设立九品中正制,是为了缓和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矛盾,以求得世家大族对曹丕代汉称帝的支持。对这样的政策,益州的豪强们心驰神往,早就起了异心。魏国大军攻入后,这些人毫无斗志,劝后主刘禅投降以保障他们的利益,当时蜀汉还有大片领土未沦陷,姜维有精兵数万,尚可放手一搏。而东吴不顾大局攻占荆州,导致两国联合抗曹的联盟破裂,蜀军反击后,为了减轻压力,主动向魏国称臣,魏帝曹丕征求属下意见,一位大臣说:吴、蜀翻脸,是他们自已找死,皇上应拒绝东吴的请求,派军夹攻,这样一来,东吴指日可灭,蜀汉独木难支,也撑不了多久。可笑曹丕这傻瓜竟然没有接受,而是摆出一付坐山观虎斗的姿态,错失良机,不然天下早就姓曹了,司马氏也难有因指挥抵抗蜀汉进攻从而掌控军队篡权的机会。
    姜维这个人本是魏国的军官,因为被上司怀疑,有家难回,不得已投降蜀汉,却意外地受到重用,像他这样没有根基的外来可疑人员,后来能够成为蜀汉的二把手,也算是个奇迹,这与他出众的才干和丞相慧眼识人是分不开的。诸葛亮称赞他:“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 “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姜维也没有辜负丞相的信任,多次进攻曹魏,颇有斩获,成为蜀汉后期的中流砥柱,只是内有昏君奸臣制约,外有强敌环伺,才未能得尝所愿。在蜀汉灭亡后,还能成功策反钟会发动叛乱,杀死宿敌邓艾,表现出惊人的胆略。罗贯中有诗赞曰:“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为啥现在想进大城市的多,愿意扎根山区的少,一个道理。
要向西南扩展 就要夺取伊洛瓦底江的平原地带才有效  在云贵一带还未有效控制的情况下  根本不现实

汉代占领的很多地方 实际是靠水路沟通的 而印度洋一侧 明显不现实
你现在知道翻过横断山脉是缅甸平原了,你让诸葛亮怎么知道?看地球仪么?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是蜀的立国之本,是客籍新人的统治基础,不坚持就是自取灭亡。
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回来就告诉大家啦,那边不是人待的地方。


当时正式讨论过退守南中,谯周等四川本土派(益州派)不答应:
南中生活条件太差、承受不了大量人口居住,还会激发与当地土著的冲突,不如被统一算了,反正晋也是本族人。
其实坚持反攻中原、兴复汉室的荆州派从诸葛亮死后已经基本绝迹了,只剩下姜维独自支撑。

现在有抗生素和青蒿素救命、有海洛因换钱,缅北和金三角相对于成都也不是啥好地方。
当年没有这几样,去这些地方过日子等于作死。

至于更往南的缅甸腹地,需要穿越野人山,国民党的远征军都没活着过去多少人。

当时正式讨论过退守南中,谯周等四川本土派(益州派)不答应:
南中生活条件太差、承受不了大量人口居住,还会激发与当地土著的冲突,不如被统一算了,反正晋也是本族人。
其实坚持反攻中原、兴复汉室的荆州派从诸葛亮死后已经基本绝迹了,只剩下姜维独自支撑。

现在有抗生素和青蒿素救命、有海洛因换钱,缅北和金三角相对于成都也不是啥好地方。
当年没有这几样,去这些地方过日子等于作死。

至于更往南的缅甸腹地,需要穿越野人山,国民党的远征军都没活着过去多少人。
大道无形 发表于 2016-4-6 14:03
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回来就告诉大家啦,那边不是人待的地方。
正解,古代逐鹿中原,其实就是争夺农业用的土地,古代土地是第一生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