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农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4:40:57


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的加农炮,边发贴边学习。
加农炮是指炮管较长,发射仰角较小,弹道低平,可直瞄射击,炮弹膛口速度高的火炮,常用于前敌部队的攻坚战中。反坦克炮、坦克炮、高射炮、航空炮、舰炮和海岸炮也属加农炮类型。

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的加农炮,边发贴边学习。
加农炮是指炮管较长,发射仰角较小,弹道低平,可直瞄射击,炮弹膛口速度高的火炮,常用于前敌部队的攻坚战中。反坦克炮、坦克炮、高射炮、航空炮、舰炮和海岸炮也属加农炮类型。
2016-4-5 00:12 上传

俄罗斯军队仍在装备56式85毫米加农炮
  这是俄里海分舰队的第727独立海军步兵营最近的战术演习,隶属于俄海军步兵第77独立旅,驻守阿斯特拉罕,该营下辖两个海军陆战连,一个两栖突击连,一个自动榴弹排,一个反坦克炮排和一个诺娜自行迫击炮连,分别装备4门D44式85毫米加农炮和6辆120毫米自行迫榴炮。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俄军早已淘汰了85毫米加农炮,该炮最近出现的照片是在十几年前的车臣战争中。从这组照片看,俄军在二线部队仍然装备有大量的85毫米加农炮,很落后哇!
60式122毫米加农炮
60式122毫米加农炮是根据前苏联D-74式122毫米加农炮仿制而成,1960年生产定型,现仍有装备部队。
  火炮采用单筒身管,装双室冲击式炮口制退器;炮闩为半自动立楔式,开闩板为冲击式,抽筒子为凸轮式;制退机为液压节制杆式,带沟槽复进制动器,液体气压式复进机,制退机和复进机布置在炮身上方左右两侧,均采用筒后坐形式;摇架是筒形的,上架为短立轴拐脖式,下架是铸钢箱式,带有液压千斤顶和座盘,大架带有折叠式夏用驻锄、架尾滚轮和齿条式千斤顶,整体防盾;方向机为螺杆式,高低机为蜗杆自锁单齿弧外啮合式,并装有缓冲制动装置,平衡机为带有机械调整装置的低角注气前推气压式;瞄准装置由非独立机械瞄准具、58式周视瞄准镜、58式标定器、56式直接瞄准镜与照明具组成。
56式之前还有个54式76.2毫米加农炮,就是ZIS-3的仿制版
60式122毫米加农炮
1959式130毫米牵引加农炮
1959年,兵器工业部127厂按照原苏联M-46加农炮仿制成功59式130毫米加农炮。火炮采用单筒身管,装多孔式制退器;手动横楔式炮闩;变后坐制退机,液体气压式复进机,两机分别布置在炮身上、下部,均为杆后坐形式;炮架由摇架、上架、下架、大架和防盾组成,大架装有炮身推拉器,行军时,解脱反后坐装置,将炮身后拉,以缩短火炮行军长度;瞄准部分分为方向机、高低机、平衡机、瞄准装置组成,高低机为单齿弧外啮合式,平衡机为气压式,瞄准装置由瞄准具、周视瞄准镜、直接瞄准镜与照明具组成。
全重8.5吨,炮班8人,六轮卡车牵引,射速6-8发/分。最大射程27千米。此后结合了122毫米加农炮和152毫米加榴炮的炮架和结构设计,使得59式的全重减轻了2.1吨,射速提高到8-10发/分。命名为59-1式。
该炮在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表现出来的性能非常优越,火力猛、射程远、命中精度高、使用可靠,受到参战官兵的赞誉。进入80年代,我军又为130毫米加农炮研制了底排弹、底凹弹、子母弹等多种新弹种,最大射程增加到38千米。
中国130毫米加农炮传奇:中越南疆炮战多次重创越军
  据统计,二战期间,由火炮造成的伤亡超过战场全部伤亡的60%,火炮由此成为不折不扣的“头号杀手”,所以炮兵一向被人称为“战争之神”。在现代战争中,虽然空对地攻击能力不断强化,弹道导弹也已广泛使用,但火炮仍是陆军的主要武器装备。在中国陆军,炮兵是其中最大的兵种,火炮巨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使解放军对炮兵力量的建设从未停歇。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必须提及,那就是解放军空中力量相对薄弱,对地攻击能力不强,对陆军的火力支援有限,所以炮兵一直是解放军陆军最主要的火力支援和火力打击力量。仔细观察解放军现役炮兵队伍,有一款加农炮历经50多年的风云雄风依旧,并且在多场战争中扮演了出色的纵深打击能力,它就是59系列加农炮。

    急需“炮王”强化纵深打击能力

    解放军以步兵起家,最初的武器多为轻武器,火炮很少,更不要说是自行火炮了。1949年取得内战胜利时,解放军拥有的火炮数量仍然有限,而且口径小、性能差、型号杂,口径有20多个、型号70多种,来自9个国家,当时口径最大、性能最好的是美制Ml型155毫米榴弹炮,全军只有35门。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解放军决定大力发展炮兵武器。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从苏联大量进口火炮.到1953年底解放军半数火炮已改为苏制火炮。1955年底,中国进口和接收的苏制火炮达1,1万门。与此同时,中国开始培养自己的火炮生产能力,并得到苏联“老大哥”的大力支持,在很短时间内便仿制出一系列大中口径的地面火炮,品种多为弹道弯曲的榴弹炮,而弹道平直、射程更远的加农炮则只有59式一款。

    在59式火炮的开发过程中,苏联一款名炮-M-46加农炮是主要设计蓝本。说到M-46,不能不提到当年纳粹德国克虏伯公司发展的K44加农炮。据俄罗斯《武器》杂志披露,在苏德战争末期,为克制如潮水般涌来的苏军坦克和重炮群,纳粹德军急切需要一种兼顾反坦克和野战双重功能的加农炮,克虏伯公司为此研制出了128毫米口径的K44加农炮,其采用54.8倍口径身管,全长达7.023米,战斗全重10.16吨,最大炮口初速达920米/秒,用于反坦克用途时可贯穿1 000米处23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板,而进行间接射击时发射28.3千克的高爆炮弹,最大射程达24千米。由于采用可360度旋转的炮架,炮架具有轮车结构,射击时车轮能从地面升起,再加上炮架装有四个驻锄,使得炮架在射击时极为稳定,这些优点深深影响了战后的苏联火炮设计师,并陆续运用到海军和陆军用加农炮的开发中。1947年开始,位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今叶卡特琳堡)的苏联第9炮兵工厂全面量产M-46,配属给集团军所属炮兵师。该炮在1954年国际劳动节庆典上首次公开,用于取代过时的M-1931式122毫米火炮和100毫米BS-3野战/反坦克炮。




    上世纪50年代,包括苏、美在内的各大陆军强国均强调所谓“同级对等”原则,即要求己方不同编制部队所用火炮必须在打击能力上达到或超越对方同级火炮,这种意识是基于当时的战线都是有形的,双方前沿阵地之间的地带为缓冲带(或“非接触区”),缓冲带后面是一线,再后面还有二线乃至三线。就兵力部署而言,以师为基本单位作战的双方陆军在火炮配置上也必须考虑到不同战线上的作战纵深因素,“你配备的火炮要完成你的任务纵深的作战才算是合格的”。具体到“同级对等”原则的运用,苏军配备M-46加农炮的目的就是从集团军炮兵旅(编制48门)或方面军炮兵师(编制72门)所处的二线阵地直接打击敌方纵深区域的高价值目标,因此也更具威慑力。放眼中国,经历三年抗美援朝战争的铁血考验,中国军队对大中口径火炮的需求可谓“饥渴难耐”,作为中国实力最强的地面武器生产厂,原为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沈阳兵工厂炮所的兵器工业部下属齐齐哈尔第127厂被确定为发展军属火炮的定点厂家,全面负责苏联相关造炮技术的转移与定型生产。1954年,该厂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率先拿出师属54式122毫米榴弹炮。该炮系苏联M-30式榴弹炮的翻版,主要满足一线部队的火力压制需求,在后来的1958年金门炮战以及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崭露头角。当然,解放军并不满足于54式榴弹炮的成功,他们需要一种堪与苏联红军媲美的军属远程火炮来强化纵深打击能力。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后,出于赢得中国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上的支持,进一步加大了对华军事技术援助的力度与广度,并主动提出对华转让包括M-46加农炮、AK-47突击步枪在内的苏军现役装备生产技术。

    对于130毫米加农炮,中国军队早就领教过它们的威力。从1950年开始,中国海军陆续从驻旅顺苏军手中接收了一批130毫米M-36式岸防加农炮,它们的构造与M-46加农炮有相通之处,弹道颇为低伸,便于在海岸射击,不被遮挡,另外岸炮不用考虑配装和减重等问题(可以用支架等),所以炮架可以造得比较笨重,能使射击非常稳定,打击精度也比较有保障。在1958年爆发的金门炮战中,解放军通过鹰厦铁路向厦门前线调来了原先用于保卫北京门户的主力130毫米岸防铁道炮团,它们成为封锁国民党军通过料罗湾、金门码头进行补给的利器,被前线官兵赞誉为“炮王”。正所谓“实战出真知”,解放军对陆军用130毫米炮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传奇兵器的诞生

    1958年,兵器工业部正式向齐齐哈尔第127厂下达试制130毫米加农炮的任务。据该厂总工程师周燕生回忆,从原来制造122毫米师属榴弹炮到现在生产口径加大8毫米的军属130毫米加农炮,绝非口径放大那么简单,整个火炮结构、尺寸和重量数据均大幅增加,工厂在技术和设备能力上均需进行相应提高。周工程师举了一个例子,像130毫米加农炮的身管长度要从54式榴弹炮的2.67米增加到6.85米,而当时厂内所有机床设备如珩磨机、拉线机等的长度仅能达到加工54式榴弹炮管的尺寸,而从国外订购新机床根本来不及。但在以克别索夫为首的苏联专家组的帮助下,全厂上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愣是啃下一根根“技术硬骨头”。周燕生说,当年厂里的工人和技术员将机床上装有珩磨头、拉线刀等传动套件的床尾部分拉开一段距离,然后移装在地面上,土法改造成加长的“断腰机床”,从而满足加农炮超长身管的加工要求。当时的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朱德非常关注第127厂的试制工作,亲自协调鞍钢制造出130毫米炮所需的钢坯来,并安排北京工业学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配合第127厂试制。

    当年,中国兵工战线的科研和生产条件极为艰苦,在仿制130毫米加农炮的过程中,许多人每天要紧张工作到后半夜,像火炮总装车间的工程师和技工们总要在天亮前完成炮械总装,然后送往靶场试射,因为当时厂里严格遵循苏联模式,为了保密,火炮不准在白天运输。在冰天雪地的严冬,火炮做行军试验时,试验人员在大卡车上偎缩在老羊皮大衣里,目不转睛地观察火炮在田野上狂奔颠簸中的动作,不时跳下车来检查刹车等运动机构的情况;而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专家们站在烘烤难耐的炮位,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时刻监视火炮射击前后的状态。经过职工们的不懈努力,第127厂按计划于1959年8月成批生产出130毫米加农炮,并送到北京参加阅兵。此后,该炮被正式定型为59式加农炮。

    59式加农炮基本沿袭了M-46加农炮的总体构造。炮身是火炮的主要部分,它赋予弹丸给定的飞行方向,使其做前进和旋转运动(炮身内有膛线),59式加农炮采用单筒身管,装有手动横楔式炮闩,变后坐制退机和液体气压式复进机分别布置在炮身上下部,均为杆后坐形式。炮架由摇架、上架、下架、大架和防盾组成,大架上装有炮身推拉器,行军时,解脱反后坐装置,将炮管与复进机向后拉,以缩短火炮行军长度,炮尾架侧还有两支大型驻锄,也能起一定的反后坐作用。与M-46所装的俗称“胡椒瓶”的多孔式炮口制退器不同,59式采用了工艺更为简便的多室式炮口制退器,它通过抽取火药气体的能量来减少火炮后坐部分的后坐力。另外,59式加农炮的瞄准部分分为方向机、高低机、平衡机、瞄准装置。高低机为单齿弧外啮合式,平衡机为气压式,瞄准装置由瞄准具、周视瞄准镜、直接瞄准镜与照明具组成。59式加农炮的炮口初速达930米/秒(发射榴弹时),最大射程27.15千米,而在执行反坦克任务时,59式加农炮的直射距离约为l 100米,穿甲厚度达230毫米。该炮的方向射界为正负50度,高低射界为-2.5~+45度,最大射速5~6发/分,身管长7.6米,炮全长11.73米(行军状态),炮全重7.7~8.45吨(战斗/行军),编制炮手达9人,机动方式为履带及轮式车辆牵引。

    在整个上世纪60年代,59式加农炮成为解放军军属火炮里的“常青树”,其地位无与伦比。特别是随着中国基础加工工业能力的提升,研制成功了高强度薄壁钢材,从而增强了炮管强度并减轻了火炮重量,掌握了高膛压、高初速、远射程火炮的身管自紧技术,使炮管膛压提高近一倍,寿命延长数倍,使得后续生产的59式火炮的战术性能进一步提高。从1964年开始,中国承担起向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提供抗美斗争物资的国际义务,59式加农炮成为越南军民战斗的利器,它以突出的精确性和威力在越战期间成为美军和南越军队最惧怕的炮兵武器。尽管59式加农炮的射程比美国投入使用的175毫米M107自行加农炮少了5千米,但因为操作简单,文化程度很低的越南士兵和游击队员都能顺利操作。在1968年著名的溪山争夺战中,埋伏在老挝山洞阵地里的北越炮兵用59式加农炮封锁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老村高地,为此美国空军曾出动大批战机扫荡北越炮兵基地,由于美国人没想到对手有射程如此远的火炮,结果大部分炸弹都扔错了地方。

    不过,北越方面对59式加农炮也不是没有意见,他们希望中国方面能进一步降低火炮自重,以方便在丛林和山峦密布的“胡志明小道”上运输机动。与此同时,解放军自己也提出相似的看法,于是在1970年定型了59-1式加农炮,它改用国产60式122毫米加农炮的炮架,炮闩改为半自动立楔式,反后坐装置由上下配置改为在炮身上方左右配置,摇架则由框式改为筒式,增加射击支承座盘,取消炮身推拉器,使得加农炮的全重由8.45吨降到6.3吨,射速提高到8-10发/分,因此广受部队好评,第127厂还因此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荣获金质奖章,这是兵器工业系统所获的两个金奖之一。80年代后,中国又在59-1式加农炮的炮架前部加装了辅助推进装置(APU),它由一个中等功率发动机和液压传动系统组成,具有传动效率高、重量轻、体积小、运转可靠、操作维修方便等特点,最大时速达15千米/小时,最大爬坡度为18度,行军战斗转换时间仅需两分钟,有效提高了火炮的快速反应时间。与此同时,中国还为59-1式加农炮开发出9种弹药,其中杀伤爆破弹的最大射程27.5千米,杀伤半径26米;远程杀伤爆破弹采用枣形弹体,最大射程32千米;底部排气增程弹则采用底凹技术,最大射程增至38千米,甚至与当时最流行的45倍口径155毫米加榴炮不相上下;反坦克子母弹内有反装甲子弹药35颗,最大射程25千米,炮弹发射后飞抵目标上空预定高度时,弹体内的时间引信点燃抛射药将子弹药抛撒开,子弹药击中目标时引爆成形装药,产生高温高速金属流击穿装甲,同时子弹药弹体炸裂的高速破片还能杀伤有生力量,烟幕弹内装24颗黄磷发烟剂子弹药,最大射程26千米,当弹头飞至目标区上空后,在时间引信的作用下,黄磷发烟剂子弹药被抛射出母弹,呈锥形散布飞向目标,可产生200秒时间的大面积烟幕屏障。直到今天,59-1式加农炮仍然是中国炮兵的主力当家炮,装备炮兵师及各集团军属炮兵。




    有意思的是,正当130毫米加农炮家族“万千宠爱集一身”的时候,中国兵工战线还自主搞起了口径更大的152毫米加农炮。据专家回忆,中国发展152毫米加农炮的步伐并不比130毫米加农炮慢多少,但整个过程却几起几落,先后历经三次下马、四次上马,从上世纪50年代末起步,直至80年代末才定型83式152毫米加农炮。因定型时正赶上国内一边倒地开发155毫米口径加榴炮之风,结果仅有少量列装部队。虽然只是“流星划过”,但该炮所体现出的中国兵工人的创新精神却值得大力弘扬。该炮全重10吨左右,有赖于中国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如瑞典的钢包精炼炉成套设备、奥地利的1400吨精锻机等),83式加农炮的工艺水平提高了很大一个档次,其身管采用低镍合金钢,进行过自紧处理,装有单室冲击式炮口制退器;炮闩为半自动立楔式,并配有闩柄保险机构;采用气胎式车轮,座盘为分离式,行军时平放在大架尾部平面上,大架并架时自行紧固;采用独立轮转式前车机构及倒车杠杆。与59系列加农炮相比,83式加农炮的初速更高,达到955米/秒,这也是实现远射程的前提,该炮的最大射程达到30千米,这已经超出了中国以往火炮的射程。更重要的是,第127厂总设计师周燕生率先在83式加农炮身上引入炮身回转结构,炮身可回转180度进行牵引,使原炮近12米的长度降到9米,改善了机动性。据报道,83式加农炮曾小规模地投入到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以最大射程30千米、弹重48千克的威力迅速打哑了越军所有炮兵火力,获得广大官兵的热烈欢迎。
加农炮:前苏联M46式130毫米加农炮
这还有一款自行的。
2016-4-5 00:48 上传


  83式152毫米加农炮主要用来替代59-1式130毫米加农炮,1986年设计定型,投入批量生产。装备陆军集团军属炮兵师,用来压制和歼灭敌有生力量,通信联络系统和后方设施,击毁敌主战坦可、装甲车辆和自行火炮,破坏敌野战防御工事。作为海岸炮,可消灭敌水上目标。该炮全炮重10吨左右。
结构特点
该炮全炮重10吨左右。该炮身管采用低镍合金钢,进行自紧处理,装单室冲击式炮口制退器;炮闩为半自动立楔式,并配有闩柄保险机构;采用炮身回转结构,炮身可回转180度进行牵引,缩短行军长度;采用气胎式车轮;座盘为分离式,行军时平放在大架架尾部平面上,大架并架时自行紧固;采用独立轮转式前车机构及倒车杠杆。主要技术特点表现为:一、初速高,达到了每秒955米,这也是实现远射程的前提。二、射程远,最大射程达到30公里,这已经超出了中国以往火炮的射程。三、射速快,每分钟为 3~4发,在当时的大口径火炮中,这样的射速已是比较快的了。
使用情况
装备陆军集团军属炮兵师,用来压制和歼灭敌有生力量,通信联络系统和后方设施,击毁敌主战坦可、装甲车辆和自行火炮,破坏敌野战防御工事。作为海岸炮,可消灭敌水上目标。
该炮的高低射界为-2.5度~+45度,方向射界左24度,右26度,行军战斗转换时间3~4分钟,运动方式可以用汽车,也可以用履带车牵引。其运动速度在良好的公路上可达每小时60公里,越野条件下,为每小时15公里。用以装备集团军炮兵旅之加榴炮营或方面军独立加榴炮兵旅。每营炮12门,每旅36-48门。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炮身可回转180度以减少行军长度,改善机动性。
1983式152毫米加农炮
        83式152毫米加农炮主要用来替代59-1式130毫米加农炮,1986年设计定型,投入批量生产。装备陆军集团军属炮兵师,用来压制和歼灭敌有生力量,通信联络系统和后方设施,击毁敌主战坦可、装甲车辆和自行火炮,破坏敌野战防御工事。作为海岸炮,可消灭敌水上目标。
         该炮全炮重10吨左右。该炮身管采用低镍合金钢,进行自紧处理,装单室冲击式炮口制退器;炮闩为半自动立楔式,并配有闩柄保险机构;采用炮身回转结构,炮身可回转180度进行牵引,缩短行军长度;采用气胎式车轮;座盘为分离式,行军时平放在大架架尾部平面上,大架并架时自行紧固;采用独立轮转式前车机构及倒车杠杆。
       主要技术特点表现为:一、初速高,达到了每秒955米,这也是实现远射程的前提。二、射程远,最大射程达到30公里,这已经超出了中国以往火炮的射程。三、射速快,每分钟为3~4发,在当时的大口径火炮中,这样的射速已是比较快的了。此外,     该炮的高低射界为-2.5度~+45度,方向射界左24度,右26度,行军战斗转换时间3~4分钟,运动方式可以用汽车,也可以用履带车牵引。其运动速度在良好的公路上可达每小时60公里,越野条件下,为每小时15公里。用以装备集团军炮兵旅之加榴炮营或方面军独立加榴炮兵旅。每营炮12门,每旅36-48门。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炮身可回转180度以减少行军长度,改善机动性。这种良好的作战性能,不仅深受部队的欢迎,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作战部队炮兵的火力突击能力。





86式152毫米加农炮
 86式152毫米加农炮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种大口径远射程加农炮,1986年设计定型。主要性能方面与西方45倍口径155毫米榴弹炮相当,某些方面还稍强一些,在使用的可靠性及炮弹地面散布精度等方面均受到了用户的好评。而且该炮及弹药的成本只有西方155毫米榴弹炮的一半左右,称得上是物美价廉。
结构特点
86式152毫米加农炮主要装备陆军集团军军属炮兵,用来压制和歼灭敌有生力量、通信联络系统和后方设施,击毁敌主战坦克、装甲车辆和自行火炮,破坏敌野战防御工事等。也可以作为海岸炮使用,消灭敌水上目标。该炮战斗全重9.7吨,行军状态长9600毫米,火线高1480毫米,身管长8060毫米,高低射界为负3度~正45度,方向射界左24度、右26度,行军战斗转换时间4分钟,行军时可用汽车或履带车牵引。



86式152毫米加农炮
 86式152毫米加农炮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种大口径远射程加农炮,1986年设计定型。主要性能方面与西方45倍口径155毫米榴弹炮相当,某些方面还稍强一些,在使用的可靠性及炮弹地面散布精度等方面均受到了用户的好评。而且该炮及弹药的成本只有西方155毫米榴弹炮的一半左右,称得上是物美价廉。
结构特点
86式152毫米加农炮主要装备陆军集团军军属炮兵,用来压制和歼灭敌有生力量、通信联络系统和后方设施,击毁敌主战坦克、装甲车辆和自行火炮,破坏敌野战防御工事等。也可以作为海岸炮使用,消灭敌水上目标。该炮战斗全重9.7吨,行军状态长9600毫米,火线高1480毫米,身管长8060毫米,高低射界为负3度~正45度,方向射界左24度、右26度,行军战斗转换时间4分钟,行军时可用汽车或履带车牵引。

好贴,收藏之
一直觉得“发射角度较小”不太恰当,像舰炮和大口径炮的最大射角也挺大的。。。。。
施图卡俯冲 发表于 2016-4-5 00:24
60式122毫米加农炮
60式122毫米加农炮是根据前苏联D-74式122毫米加农炮仿制而成,1960年生产定型,现仍有 ...
应该淘汰了吧?总装厂都让合并到重庆大江厂了。
施图卡俯冲 发表于 2016-4-5 00:43
中国130毫米加农炮传奇:中越南疆炮战多次重创越军
  据统计,二战期间,由火炮造成的伤亡超过战场全部伤亡 ...
牵引车的研制成功和炮的减重成功后,59加农炮才大批量装备,估计80年度才开始大规模换装,替换了原先预备炮兵师和军炮团的122加农炮。
施图卡俯冲 发表于 2016-4-5 00:24
60式122毫米加农炮
60式122毫米加农炮是根据前苏联D-74式122毫米加农炮仿制而成,1960年生产定型,现仍有 ...
从这角度看,一个炮兵班10个人?比步兵班编制还大?
和卡车炮结合起来吧,整个凯撒那样的如何?


少了55式57加和59式152加
另60式122加早就退完了吧

少了55式57加和59式152加
另60式122加早就退完了吧
现役的加农跑有那些啊,哪位大神能说下
83式152加和86式152加没有大批量的进入我军服役吧
sunlibo1986 发表于 2016-4-5 10:28
少了55式57加和59式152加
另60式122加早就退完了吧
如果55式57毫米反坦克炮算的话,那这个加农炮的帖子就不仅仅是压制火炮了,所有广义上的加农炮,如高射炮,坦克炮,反坦克炮都应该算进来。
ybn187 发表于 2016-4-5 10:35
现役的加农跑有那些啊,哪位大神能说下
应该只有130加还在服役了
施图卡俯冲 发表于 2016-4-5 00:12
56式85毫米加农炮

  56式85毫米加农炮是前苏联D-44式85毫米加农炮的改进产品,1956年定型并投入批量生 ...
这货特点是射速快,用定装式炮弹可达18发/ 分。而且射程也较大,15.6公里。可以当压制火炮用。
海霸舰 发表于 2016-4-5 12:52
83式152加和86式152加没有大批量的进入我军服役吧
这是一种炮

研制出来中东战争已经末期了,很快停产没有装备部队。。。
ybn187 发表于 2016-4-5 10:35
现役的加农跑有那些啊,哪位大神能说下
炮兵纯加农炮就是130加,还有100滑、120滑

加上加榴炮还有152、155加榴。。。
楼主加农和加榴不分啊……
从这角度看,一个炮兵班10个人?比步兵班编制还大?
122加进阵地是人推的,一个班推一门。
没换炮架的130是全连4个班一起推一门。
感觉好像就是130加农炮还在现役吧,另外130加是不是定装的?炮兵这块我是小白嘿嘿   后面出来的两个那个没有进入现役部队
是主要的压制火炮之一。
第5机械化军 发表于 2016-4-5 19:56
122加进阵地是人推的,一个班推一门。
没换炮架的130是全连4个班一起推一门。
加农炮非常重,不然没法抗后坐力了。
MC_兔子 发表于 2016-4-5 21:02
感觉好像就是130加农炮还在现役吧,另外130加是不是定装的?炮兵这块我是小白嘿嘿   后面出来的两个那个没 ...
现在那些155都是加榴炮,身管比过去加农炮还长或者接近。用途比较广泛。加农炮主要追求射程和精度压制。榴弹炮打曲线的,现在这两种结合了,可以减少火炮种类和后勤压力。未来将逐渐转变为122和155两种吧。其它的基本就退休了。也可以留给预备役和民兵。
CVN超级航母 发表于 2016-4-5 21:42
现在那些155都是加榴炮,身管比过去加农炮还长或者接近。用途比较广泛。加农炮主要追求射程和精度压制。 ...
已经是这个趋势了。
施图卡俯冲 发表于 2016-4-5 00:33
1959式130毫米牵引加农炮
1959年,兵器工业部127厂按照原苏联M-46加农炮仿制成功59式130毫米加农炮。火炮 ...
是不是说60式性能全面落后于59式,在59式服役后就停产了?
wyjty 发表于 2016-4-5 23:26
是不是说60式性能全面落后于59式,在59式服役后就停产了?
59式比60式强多了,一直是70,80年代中国陆军主力炮。

56式85毫米加农炮56式85毫米加农炮是前苏联D-44式8
这就是t3485的炮?

这货特点是射速快,用定装式炮弹可达18发/分。而且射程也较大
可是威力小
不错,好文章
抗登陆,海岸要塞作战中还是由一点需要的。不过, 作用已经明显下降了。但是,加农炮的高糖鸭,大射程,高精度,穿甲能力将永远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