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4,不朽的人类伟大武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01:52
T-34成功将火力、机动、防御三个因素结合一起。它得到当时苏联军事委员会的认同和赞许。它外形极为优美、设计合理。它革命性地将车体前装甲设计成45度角。T-34成功将火力、机动、防御三个因素结合一起。它得到当时苏联军事委员会的认同和赞许。它外形极为优美、设计合理。它革命性地将车体前装甲设计成45度角。
它有极高的可靠性、可生产性、工序少、成本低。
坦克是不错,不过看不出哪优美;复位用榔头敲也看不出合理。
T-34是第一种将柴油机作为动力系统的坦克。
30年代、40年代初的德国自视很高、自尊心很强。当看到t34后,再看看自己。so,明白吗?得出结论:……噢,它是最好的……
caidd 发表于 2016-3-27 10:58
T-34是第一种将柴油机作为动力系统的坦克。
第一种柴油动力坦克是日本的89B,第二和第三是两种天生用柴油机的坦克:波兰的7TP和日本的95。

所以T-34连前3都排不上。

caidd 发表于 2016-3-27 10:58
T-34是第一种将柴油机作为动力系统的坦克。

T-34并不是第一种将柴油机作为动力系统的坦克。比它更早的有波兰的7TP,日本的89乙坦克。但它们的战斗质量和发动机马力远远小于T34。所以第一种批量使用大功率柴油机的坦克还是T34。
caidd 发表于 2016-3-27 10:58
T-34是第一种将柴油机作为动力系统的坦克。

T-34并不是第一种将柴油机作为动力系统的坦克。比它更早的有波兰的7TP,日本的89乙坦克。但它们的战斗质量和发动机马力远远小于T34。所以第一种批量使用大功率柴油机的坦克还是T34。
xbill 发表于 2016-3-27 11:09
第一种柴油动力坦克是日本的89B,第二和第三是两种天生用柴油机的坦克:波兰的7TP和日本的95。

所以T- ...
89B,7TP,什么95能算坦克吗?
caidd 发表于 2016-3-27 11:14
89B,7TP,什么95能算坦克吗?
地球人都说算,就你说不算,你说算不算
T34成败克里斯蒂
xbill 发表于 2016-3-27 11:16
地球人都说算,就你说不算,你说算不算
只能算装甲汽车。
上世纪20年代未,有一间美国生产农业机械公司设计了大直径路轮悬掛系统。并以公司老板名字,叫克里斯蒂安系统。它于当年巴黎世博会展出。
这个系统吸引了各国的目光。纷纷向他提出购买专利的申请。最后,苏联、阴蒂分別以一千八百美刀和一千五百美刀买了系统生产专利。
听说这货被改成拖拉机卖了很多
一千八百美刀在20年代、30年代初是一笔大money
拿到专利以后,它被用于BT系列坦克。但效果不太好。突出缺点是高速度时容易脱带。
时间很快到了30年代中。天才设计师柳京,年仅29岁毕业来到设计局,他担任改良BT坦克的任务。具体做法:为坦克再增加1个路轮。并将前方、后方、左右二边设计成45度、25度斜角。
新型坦克代号A20。它在40年代第一年已完成木制模型。并展示于苏联最高军事委员会全体成员面前。
A20原型车於当年年中完成。此时重病中的柳京坚持陪伴原型车路试。由列宁格勒前往莫斯科红场。
红场上,原型车给大统领留下深刻印象。并当面向柳京查询关键问题。也就是澄清坦克轮、履使用问题。据历史记载:柳京回答:个人分析,一般来说坦克很少使用轮子行走。这就排除了复杂性。也減轻工作负担。也解决了困扰大毛拉的问题。
原型车得到了最高军事委员会成员的赞许。并批准它进入少批量试产。而柳京也在此时去世了。他的长期副设计师克里莫夫开始担任总师的工作。
t34首次震撼登场是在白俄罗斯彭美安尼尼里,时间是1941年6月23日,入侵日第二天。
当天二辆t34从玉米田中扑出。隆隆冲向德军行军队伍。德军35炮立即开火、200米、100米、50米……全部弹滑落……结果正面压过来把炮压在轮下…………。第二辆直接迎向一辆3号……3号烧起来……。
黄昏的时侯,这二辆t34才扬长而去,留下血淋淋、乱成一团的战场……。
古德里安本人在入侵一星期后才收到报告。当时正在通讯指挥车内。有参谋前来报告:发现有新型坦克,以前没见过……。哦?在哪?参谋回答:在一片泥沼泽里,驾驶员跑了。可以去看看吗?参谋说可以。
古德里安于是前往现场实地观察……
一句话贴。。。刷屏好玩么。。。
48块买进石油股 发表于 2016-3-27 10:54
它有极高的可靠性、可生产性、工序少、成本低。
t34有极高的可靠性吗?可生产性、工序少、成本低?你没有逗我吧!t34是火力、机动性、防护当时最优的坦克,是开创一个时代的坦克,那个克里斯蒂悬挂结构复杂,占用过多的车内空间,这种悬挂的车可生产性差、工序多,成本高,之后没有那个坦克再用这种悬挂了,悬挂还是kv坦克的扭杆式最简单。
48块买进石油股 发表于 2016-3-27 10:54
它有极高的可靠性、可生产性、工序少、成本低。
t34有极高的可靠性吗?可生产性、工序少、成本低?你没有逗我吧!t34是火力、机动性、防护当时最优的坦克,是开创一个时代的坦克,那个克里斯蒂悬挂结构复杂,占用过多的车内空间,这种悬挂的车可生产性差、工序多,成本高,之后没有那个坦克再用这种悬挂了,悬挂还是kv坦克的扭杆式最简单。
89B,7TP,什么95能算坦克吗?
别来秀无知
蓝波斯菊 发表于 2016-3-27 15:29
别来秀无知
对不起,见笑了!
t34装一门76.2毫米炮。3号是主力。只要被打中一炮。就会起火。就over。3号打t34。要绕到后方打。有时t34直接撞击3号。
t34尺寸明显大于3号。毛子的东西一向傻、大、粗、黑。
德国的意识形态当时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斯拉夫人。从领袖到小兵。没人想认t34比自己优秀。
路上三人,必有我师。德军心里不愿意、但事实正面无法击穿t34。他自己被毛子击穿。
不要吹过头了。

caidd 发表于 2016-3-27 10:58
T-34是第一种将柴油机作为动力系统的坦克。
波兰日本都比苏联早

  尽管T-34坦克被认为是二战中最好的坦克,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是。存在的缺点是:
  ●尽管比“黑豹”矮180亳米,比Ⅲ型和Ⅳ型坦克分别矮50和100毫米,但车高仍然相对较高。导致车体较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尽管没有了传动轴,但由于弹药被布置在车体底甲板上,装填手占用的地面大大增加了,第二,V-2发动机的外廓高度很大:第三,像BT坦克一样布置在装甲车内的螺旋弹簧占用了相当多的车内空间,因而通过增大车高来增加车内容积。
  ●炮塔内的容积太小。该炮塔装配了1门76.2毫米的火炮,而一开始设计的是安装45毫米的火炮。
  ●战斗室没有炮塔吊篮旋转底板。
  ●没有采用分区装甲防护。车首装甲和车体侧装甲的厚度均为45毫米,因此,该坦克比同类型的Ⅲ型和Ⅳ型坦克要重20%~30%。

  传动装置后置布置方式的缺点是:
  ●由于在车体内布置有4个舱室,坦克的长度增大了,或者是车长不变,而战斗室的容积缩小了。
  ●由于车尾的动力传动舱占去了很大一部分的车长,装备重型炮塔的战斗室要往车首方向移动,结果导致车辆纵向载荷分配不均。
  ●在炮塔下的车体顶装甲板上没有留出位置乘布置驾驶员舱门,结果T-34坦克的驾驶员舱门被布置在了首上装甲板上,而各款IS坦克上则根本没有驾驶员舱门(驾驶员必须通过炮塔进出坦克)。
  ●长身管火炮大大超出了坦克的外廓尺寸,因而有火炮身管插入地面的危险,降低了坦克的通过性能。
  ●传动系操纵杆过长,操纵变得复杂,操纵装置拉杆实际上贯穿了坦克的整个车体。
“40多年来,B2柴油机在系列化生产方面形成了一个军用变型系列和一个民用变型系列,分别用于各种军用车辆和民用领域。
该柴油机在军用履逞车辆领域大致发展了20余种型号(包括直列6缸机型),用于40多种车型,在基本结构和体积大体不变的情况下,功率由368kW(500马力)提高到574kW(780马力),寿命由100h增加到700h。”

B-46是600-700h寿命

“与B-55柴油机相比,功率提高约1/3,而寿命还能延长20~40% ”,按这个来算,B-55寿命400-500h

最早的B2-34就是100h寿命了。
国内出过《B2柴油机结构演变与分析》一书,但年代久远,这里引用MF的说法:
“我国总结B-2系列的缺点主要有寿命较短,大量使用合金钢(有一些不必要),制造复杂,装配繁琐,成本很高。”

“《B2柴油机结构演变与分析》(国防工业1977,该书主要根据苏联方面的文献写成)记载B2的国家试验是100小时保险期,从故障很多的BD-2到B-2花了3年以上的时间(1936-1939)。”

近卫第一坦克集团军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中损失的坦克中44.5是因为技术故障,该集团军在持续8天的东波美拉尼亚战役中,非战斗原因损失的坦克占40%

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在东普鲁士战役中损失的坦克有53.6是因为技术原因

我们接着再看一下具体的数量,近卫坦克第一集团军因技术原因损失掉的坦克数量: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中是334辆,在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夫策战役中损失了263两,在维斯瓦-奥德河战役中损失了105辆,在东波美拉尼亚损失了40辆。

一、虽然 T-34的宽履带使其通行能力不错,但悬挂系统减震性能很有限,人在里面很颠簸,时间长点很疲劳,这个直接影响坦克的作战效能
二、由于动力装置全后置占用空间大,炮塔过于靠前,有种“前重、后重、中间轻”趋势,坦克的操纵性能较差,这个是苏联坦克驾驶员比较缴获的3号、4号得出的结论
三、观瞄系统落后,很多时候错失发现攻击敌坦的时机,反而先被打
柴油机减震技术不过关,导致500米外引擎怠速情况下静对静射击命中率极低;
悬挂系统减震效能差,车内没有降噪设备,行驶时乘员舒适性仍旧极差,并且柴油引擎的巨大噪音会使乘员听力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乘员的战时响应和判断力。


毛子的火炮散布精度和德国一个水平~之所以苏联坦克命中精度差可能有一下的原因:毛子坦克手训练少,经验和配合都不足


;毛子的柴油机震颤大,影响稳定性。


二战的坦克几乎没有火炮稳定器(除了谢尔曼),都不能进行间射击~还是以短停射击为主光学观瞄系统质量很重要,拿个蔡司的军用望远镜和路边摊上的货比较比较就知道差距了,光学镜片的工艺要求很高,这方面毛子本来就欠缺些,战时应陋就简、生产秩序打乱、加上要突击完成数量指标更难控制质量了,可以肯定战前、战后的T-34的观瞄镜要比战时的要好豹式坦克的底盘采用的是ZF公司生产的AK7-200机械式变速箱,共有7个前进档和1个倒挡,而除了倒挡以外其他各前进挡均采用了斜齿轮设计,因此,豹子的噪音很小,再加上变速箱内设有预选器,所以驾驶员在换挡的时候感觉非常的顺畅,这一切都体现出德制武器在设计上的人性化一面,尽力为每一位乘员提供良好的作战环境。而苏联在这方面做的就明显不如德国,T34的5挡变速箱不但噪音大而且由于是放置在车子的后部,操作拉杆长,又没有设预选器,所以换挡的时候显得非常吃力,好在T34的挡位不多,否则的话非把乘员累死不可。而豹式坦克的变速箱却是放置在车子的中前部,操作拉杆短,便于乘员调整,而且由于变速箱正好处在驾驶员的旁边,所以,乘员可以通过传动系统的杂音和振动及时发现故障。不会象T34那样,由于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全部后置,乘员很难了解到动力系统的工作状况,往往耽误了排除故障的时间。
T34服役初期也是毛病一堆,测试中的中型T34坦克在行使343公里之后,损坏无法修理了。原因是柴油发动机上使用了质量很差的空气滤清器造成大量灰尘进入发动机,严重磨损了活塞和气缸,导致停车。最终造成发动机无法修复。车身 最主要的问题是在车辆涉水的时候,车身下部渗水。另外车身上部,在下雨的情况下也进水。在下大雨的时候,水会沿车体缝隙涌入(这一点记得俄爹的坦克兵也提到过),使得车辆上的电器系统甚至弹药都无法使用。炮塔 主要问题是里面空间非常紧凑。美国人难以理解苏联坦克手如何能够在冬天穿着羊皮夹克的挤在里面。让炮塔旋转的机电设备非常糟糕,马达功率不够,严重过载,而且火星四射。结果就是控制炮塔旋转的调节器被烧坏,钝齿轮的齿被磨掉。 美国人的建议是换装以液压驱动或者简单的手动炮塔美国人在和自己比较轻的履带对比之后,认为苏联履带不够坚固,他们经常被小口径炮弹和迫击炮弹所摧毁,履带销没有经历过很好的热处理工艺,钢的材质也很糟糕。结果履带销很快磨损,履带折断。:悬挂装置 T34悬挂装置很糟糕,T34使用的克里斯蒂悬挂装置,在美国测试了很长时间最终还是被无条件拒绝了,由于T34的悬挂弹簧使用的钢材质量不高,从而导致垂直行程很短。KV坦克的悬挂装置很好。空气滤清器肯本无法清除所有被发动机吸入的空气。 --空气滤清器即使引擎处于怠速状态,也无法提供足够数量的空气。结果是引擎无法达到满负荷状态。灰尘进入汽缸导致汽缸很快磨损,压缩下降,和引擎出力下降。从机械角度来看,滤清器滤芯系手工粗制滥造而成:比如某些地方的点焊点烧穿了整片金属,导致漏油。KV坦克滤清器滤芯工艺稍好,但是也无法保证向发动机提供充足干净的空气。另外这两种发动机的启动装置质量都不好,不够有力质量也不可靠。传送装置 毫无质疑,很差。KV坦克的传动装置经常被卡住,好像这些设备没有工作12-15年了。另外苏联工厂的一些做法也很成问题,他们送过来的技术档案是当年美国A-23传送装置的资料。每个人都很惊奇,这些资料被拷贝完之后又传回给美国人。
看了一个T34驾驶员的回忆录说T34非常的坑爹
战前造的那一批还算精品,战时造的那一批简直是坑爹货,舱盖都没有橡胶密封圈的(橡胶资源在战时非常吃紧),外面下大雨,车里就下小雨,外面刮风的话,风全部从舱盖的缝隙中吹进来,苏联冬天零下几十度的温度相当折磨人。

驾驶员的板凳就是一块钢板,坐上去别提多难受了,高速移动的时候蛋都快颠散了,所以限制T34车速的不是路面和发动机,而是驾驶员屁股的承受力。

而且这车设计也不科学,内部空间狭小,炮塔没有吊篮,以至于除了驾驶员外,行军时其他人都是坐在车外的,因为没人能忍受车内的环境。而驾驶员前面的观察窗非常的不好用,以至于驾驶员不得不在战斗时将舱盖微微打开一条缝才看得清路。而且这车的弹药非常容易殉爆,经常炮塔被掀开。
看了一个T34驾驶员的回忆录说T34非常的坑爹
后来回忆录的作者改开美援M4,感觉远远没有传说中坑爹,甚至感觉良好。M4的座椅上有皮革软垫,履带和负重轮上都有橡胶包裹,行动的时候相当的平稳,在公路上走的时候就跟开小汽车一样舒服,长时间驾驶也不会感觉痛苦。而令人诟病的发动机容易起火实际上并没有传说中那么严重,一次作者的车辆被击中,发动机被点燃,但是因为设计合理,火势仅仅影响到动力舱,乘员有着足够的逃离时间,所以车组里所有人都安然无恙,而弹药架的防护也很好,并不容易被打爆,这点比T34强多了。

最后,美国车的炮弹是保存在纸筒里的,可以直接取出来使用,而T34的炮弹则是被抹上一层油放在箱子里,使用前需要把脏兮兮的油污擦干净才行。  
  Q:谢尔曼坦克的内部设施很不错,这一点被认为值得注意,这是真的吗?

A:这是真的,这可不是胡说!非常漂亮!那时候对我们而言,就像他们现在所说的“欧洲修缮”那样,是某种欧洲品质的写照!首先,谢尔曼座舱内油漆得非常漂亮。其次,舱内的座椅很舒适,上面包裹着某种特殊材质的人造革。如果一辆谢尔曼被击中或损坏,要是不派人看守的话,不要几分钟,步兵们就会把这些座椅洗劫一空。这可是很棒的战利品啊,太漂亮了!
5楼
战争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试图解决一个疑问。如果一辆T-34坦克起火燃烧,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离它远些,尽管这种做法是被禁止的。车上的弹药会爆炸。曾经有一段时间,大概是六个星期,我在斯摩棱斯克附近指挥一辆T-34,一名连长的座车被击中后,车组成员跳离了坦克,但他们无法跑远,因为德国人的机枪火力将他们牢牢地压制住。他们趴在一片麦地里,这辆坦克起火燃烧后爆炸了。晚上,战斗减弱后,我们赶了过去。我看见那名连长躺在地上,一大块弹片穿透了他的头颅。可当谢尔曼坦克起火燃烧时,舱内的炮弹却并不爆炸,这是为什么呢?

这种事情还有一次发生在乌克兰。我们的坦克被击中了。我们跳离了坦克,但德国人的迫击炮弹不停地在我们四周落下,我们不得不趴在起火燃烧的坦克下。我们在那里躲了很长时间,因为根本无路可逃。德国人的机枪火力和迫击炮弹覆盖了坦克四周的空地。我们就躺在那儿。我背上的军装已经被燃烧的坦克烤热了。我们觉得这次肯定完蛋了!我们将听见一声巨响,然后一切都会结束!我们就此死在一起!我们听见炮塔内传来许多巨大的撞击声,这是穿甲弹受热后脱出了弹壳。接下来,火焰会烧到舱内的高爆弹,然后,地狱之门就将敞开。但什么也没发生。为什么没发生爆炸呢?为什么我们的高爆弹会爆炸而美国人的则不会呢?我认为这是因为美制弹药填装的炸药更加精确,我们的某些弹药增加了一倍至一倍半的爆炸力,弹药发生爆炸的危险也增加了相同的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