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警惕“心理感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9 05:50:06
春季警惕“心理感冒”
2016-03-11 08:53:00 来源: 钱江晚报(杭州)
分享到:
0
(原标题:春季警惕“心理感冒”)
春季警惕“心理感冒”

袁天懿 /武警嘉兴医院心理科

春暖花开、万物生长的季节再一次如约登上了四季的舞台,和暖的春风仿佛带来了无限的希望。然而,春光虽然明媚,忽高忽低的气温变化也让流感成了这一时期“大名鼎鼎”的不速之客。但在这里,我要提醒您的是,这个春天,身体保健的同时也别忽视了心理健康。

调查显示,春季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可能性相较其他季节要高出20%-30%。剧烈的气象变化会引起人体中体温调节中枢及生理、生化状态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譬如,初春时节,人的精神容易感到疲惫、思维迟钝,情绪也会不自觉地陷入烦躁不安的状态。如果天气变得阴沉,人的精神也会转为不知所措、沮丧或抑郁。同时,春季光照时间开始延长、强度日渐加大,脑内的松果体褪黑激素分泌将受到抑制,因而,人的情绪和性腺功能相对活跃。这就是为什么春天人们患上“心理感冒”的几率会大大增加的原因。

根据我的临床经验,春天,常见的精神、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抑郁症:表现为平日里沉默、寡言少语,不愿与人交往。少外出而多卧床,喜欢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时常哭泣。如果发现原本性格开朗的人突然显得情绪低落,应引起高度重视,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

精神分裂症:表现为突然的失眠、多梦、心烦以及身体不适;情绪易激动,无缘无故发脾气,遇小事纠缠不休;敏感多疑;孤僻、不与人交往,对亲友冷淡;生活懒散、不讲卫生;思想混乱,甚至出现幻听、幻视;工作能力下降等。

节后综合征:春节长假过后,因为又要面对繁复的工作和生活,人们的心理不免会有落差。一些人由于难以完成身体及心理的调整,而出现失眠多梦或睡不醒、精神萎靡不振、周身不适、压抑郁闷、食欲下降、烦躁不安、爱发脾气、不想上班等症状。

考试焦虑:学生面对的中高考、成人面对的职称考,这些决定前途命运的考试一般都在春夏,因此,这一时期的心理压力、精神紧张和过度用脑就不言而喻。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不足、烦躁易怒,一些人甚至产生放弃学习和考试的情绪。

基于上述常见病情,我认为,预防春季精神、心理问题主要要注意劳逸结合,尽量减少外界对精神的刺激;与此同时,保证睡眠质量也非常重要。总的来说,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 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平常心去面对学习、生活、工作,遇事要理性分析,做事无需苛求完美。挫折、压力在所难免,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是关键。

2. 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途径:根据自己的情绪变化,选择大喊、唱歌、交流、户外运动等适合自己的方式宣泄情绪、排解压力,尽量减少悲观情绪的累积。


3. 制定合理目标:适当降低期望值。在制定目标之后,可以将大目标分割成几个小目标,再去一一实现。

4. 保持规律的生活: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等,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调整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5. 有精神病史的患者,在这段时间务必谨慎用药,必须遵医嘱,切不可随意减药、停药或者改换药品。

如果在运用以上方法调节后,症状仍得不到有效缓解,或病情有进一步加重趋势,建议尽早前往综合性医院心理科或精神专科医院对症治疗,避免症状恶化与意外发生。
http://news.163.com/16/0311/08/BHS6GHO700014AED.html春季警惕“心理感冒”
2016-03-11 08:53:00 来源: 钱江晚报(杭州)
分享到:
0
(原标题:春季警惕“心理感冒”)
春季警惕“心理感冒”

袁天懿 /武警嘉兴医院心理科

春暖花开、万物生长的季节再一次如约登上了四季的舞台,和暖的春风仿佛带来了无限的希望。然而,春光虽然明媚,忽高忽低的气温变化也让流感成了这一时期“大名鼎鼎”的不速之客。但在这里,我要提醒您的是,这个春天,身体保健的同时也别忽视了心理健康。

调查显示,春季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可能性相较其他季节要高出20%-30%。剧烈的气象变化会引起人体中体温调节中枢及生理、生化状态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譬如,初春时节,人的精神容易感到疲惫、思维迟钝,情绪也会不自觉地陷入烦躁不安的状态。如果天气变得阴沉,人的精神也会转为不知所措、沮丧或抑郁。同时,春季光照时间开始延长、强度日渐加大,脑内的松果体褪黑激素分泌将受到抑制,因而,人的情绪和性腺功能相对活跃。这就是为什么春天人们患上“心理感冒”的几率会大大增加的原因。

根据我的临床经验,春天,常见的精神、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抑郁症:表现为平日里沉默、寡言少语,不愿与人交往。少外出而多卧床,喜欢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时常哭泣。如果发现原本性格开朗的人突然显得情绪低落,应引起高度重视,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

精神分裂症:表现为突然的失眠、多梦、心烦以及身体不适;情绪易激动,无缘无故发脾气,遇小事纠缠不休;敏感多疑;孤僻、不与人交往,对亲友冷淡;生活懒散、不讲卫生;思想混乱,甚至出现幻听、幻视;工作能力下降等。

节后综合征:春节长假过后,因为又要面对繁复的工作和生活,人们的心理不免会有落差。一些人由于难以完成身体及心理的调整,而出现失眠多梦或睡不醒、精神萎靡不振、周身不适、压抑郁闷、食欲下降、烦躁不安、爱发脾气、不想上班等症状。

考试焦虑:学生面对的中高考、成人面对的职称考,这些决定前途命运的考试一般都在春夏,因此,这一时期的心理压力、精神紧张和过度用脑就不言而喻。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不足、烦躁易怒,一些人甚至产生放弃学习和考试的情绪。

基于上述常见病情,我认为,预防春季精神、心理问题主要要注意劳逸结合,尽量减少外界对精神的刺激;与此同时,保证睡眠质量也非常重要。总的来说,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 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平常心去面对学习、生活、工作,遇事要理性分析,做事无需苛求完美。挫折、压力在所难免,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是关键。

2. 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途径:根据自己的情绪变化,选择大喊、唱歌、交流、户外运动等适合自己的方式宣泄情绪、排解压力,尽量减少悲观情绪的累积。


3. 制定合理目标:适当降低期望值。在制定目标之后,可以将大目标分割成几个小目标,再去一一实现。

4. 保持规律的生活: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等,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调整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5. 有精神病史的患者,在这段时间务必谨慎用药,必须遵医嘱,切不可随意减药、停药或者改换药品。

如果在运用以上方法调节后,症状仍得不到有效缓解,或病情有进一步加重趋势,建议尽早前往综合性医院心理科或精神专科医院对症治疗,避免症状恶化与意外发生。
http://news.163.com/16/0311/08/BHS6GHO700014AED.html
学习了,多谢楼主!
zwtl 发表于 2016-3-13 20:12
学习了,多谢楼主!
学习心得交出来
春季是精神分裂症高发期
http://health.sina.com.cn/d/2016-03-29/doc-ifxqswxk9748017.shtml
春季是精神分裂症高发期
2016年03月29日 06:30 金陵晚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南京脑科医院精神科孙静

  春季是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季节,但也是精神分裂症的高发期。所谓“菜花黄,痴子忙”,这是民间一种流行的说法,并非没有科学依据。能够及早认识和发现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是预防精神分裂症发病或复发的有效措施。

  据统计数据表明,精神分裂症终身患病率约为1%,男女大致比率相当。90%的精神分裂症起病于15-55岁,发病高峰年龄段男性为10-25岁,女性为25-35岁,其中3%-10%的女性起病于40岁以后。

  目前认为精神分裂与以下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神经发育异常、神经生化改变、环境中的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因素等。

  如果发现亲人有以下行为,应当尽早到精神专科医院咨询。

  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可能出现生活较前懒散、性格变得和以前不一样,如常常独处,不爱理人,远离亲戚朋友,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工作能力下降,偶然可 发现有一两句话不可理解或“牛头不对马嘴”,或有时有点奇怪的行为,如突然发怒摔烂东西,或为一点小事执拗与人纠缠不休,无理取闹,莫名其妙地伤心落泪或 欣喜等。此时常易被误会为“思想问题”或性格改变。

  鉴于春季精神分裂症的高复发风险,早期应对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3月至5月对这些患者应加 强关注,做到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多维度的联合。如您身边亲友出现情绪障碍、睡眠障碍、思维紊乱、猜疑等症状时,可建议他们及时到精神专科医院咨 询,以尽早控制症状。徐晓蓉 整理

标签: 精神分裂症心理
时沮丧 时躁狂 他“抑郁”了吗?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6/0330/c21471-28237643.html
时沮丧 时躁狂 他“抑郁”了吗?
2016年03月30日09:12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原标题:时沮丧 时躁狂 他“抑郁”了吗?
小心!患者十有八九是“双相障碍”,临床近四成患者被误诊为抑郁

今天是“世界双相障碍日”。据说这种疾病是困扰诸多名人的“天才病”——梵高用《向日葵》、《星月夜》等巨作展现了他对色彩天才般的运用,但他割下“左耳”的行为让人难以理解;丘吉尔在二战期间叱咤风云,在赢得对德战争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他的“种族有贵贱之分”、“支持使用生化武器”等观点使他备受争议;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堪称经典之作,但他却无法照顾自己的生活……其实,这些名人都患有共同的疾病——双相障碍。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副会长、双相及相关障碍工作委员会主委、深圳市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刘铁榜教授介绍,双相障碍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低诊断率和低治疗率的“三高两低”特点,并且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近四成患者被误诊为抑郁症,而一旦被误诊为抑郁症,使用抗抑郁药物又会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加重病情。

发病:

抑郁和躁狂交替发作

双相障碍在全球的发病率约为1%~2%,最高可能达到5%,是排名第六的精神类疾病。双相障碍的危险因素十分多样,其中遗传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双相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属于多基因遗传。

双相障碍中的“相”是指“状态”,顾名思义,患者一般会有抑郁和躁狂两种状态交替存在,或混合存在。躁狂发作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增多;而抑郁发作时则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症状。患双相障碍的艺术家往往都在躁狂发作时是创作高峰期,而抑郁发作时则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在发作高峰期还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性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相当长时间(躁狂发作持续1周以上,抑郁发作持续2周以上),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

危害:

自杀率是常人10倍

一位双相障碍的患者这样描述自己的心理:“当我生气时,任何人最好不要和我争吵,每一件看似平凡的小事都可能激怒我,会有种毁灭全世界的冲动。我开始变得悲观和仇恨,并想用成为大众焦点的方式自杀。”

刘铁榜指出,自杀是双相障碍最大的威胁之一。据国外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双相障碍患者中25%~50%曾有过自杀行为,而11%~19%自杀身亡。

诊断:

近四成患者被误诊为抑郁

双相障碍的误诊率很高。资料显示,约有37%的双相障碍被误诊为抑郁症,患者从首次发病到确诊平均要10年左右的时间。刘铁榜详细解释说,双相障碍被误诊为抑郁的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绝大多数双相障碍患者首发是抑郁状态,而且患者约70%的发作时间都表现为抑郁,真正处于躁狂的时间很短,短暂的诊断时间使医生很难观察到这些。

第二,患者很少意识到自己有躁狂的表现。患者如果处在轻躁狂状态下,会觉得情绪较高,思维敏捷,精力充沛,他们往往认为这是情绪最好的时期,一般不会主动就医。而到了抑郁发作时,又会忽略之前的躁狂症状。

第三,很多患者在就诊之前,往往去过很多医院诊治,医生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既然前面的医生诊断为抑郁症,就自然忽略或忘记询问患者有没有躁狂的状态。

双相障碍患者误诊为单纯的抑郁症不仅会延误治疗,而且使用抗抑郁剂还有可能导致患者从抑郁发作转向躁狂发作。刘铁榜提醒,了解双相障碍和抑郁症的不同之处很有必要。比如越早得的抑郁症,越可能是双相障碍的抑郁症。因为双相障碍最常见的起病年龄是15~19岁。第二是遗传因素,如果亲戚中有人得过双相障碍,患者若有抑郁的表现,可能会是双相障碍的抑郁表现。第三,如果患者得病之前处于一种情感旺盛、精力充沛的状态下患病,也有可能是双相障碍。另外,当被误诊为抑郁后,服用抗抑郁的药物后,几天后就转成了躁狂,可能是双相障碍,同时要考虑改变诊断方向和治疗方法。

治疗:

需遵循三大原则

双相障碍患者的生活就像“阴晴不定”的天气,他们的人生呈现“双面性”,两种极端的状态交替出现或纠缠在一起,让患者身心俱疲。正确的治疗方式,能够引导患者回到正常生活和工作。

但遗憾的是,双相障碍的治疗如今仍面临着严峻挑战,疾病复发性和两极性的特点成为治疗的难题。刘铁榜介绍,患者治疗需要注重“三大原则”:综合原则,长期原则,以及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 综合原则是指采取多重手段,如精神药物、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等措施,综合运用以提高疗效和改善依从性;长期原则是指患者需要遵从医嘱长期治疗,实现与病共存,提高生活质量;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即鼓励家人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帮助患者提高依从性,减少复发。目前,药物治疗(包括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仍是治疗双相障碍的主要方法,而心境稳定剂是国际公认的主要治疗药物,是从急性期到巩固和维持期的主要选择。

一位双相障碍患者恢复正常后这样说道:“我不再会失眠;也不会没事就胡思乱想,并开始培养自己的兴趣,比如画画;不再紧张,可以和陌生人自然地聊天;不再因为鸡毛蒜皮的事就发脾气,也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激动无比,情绪比以前稳定多了;好似重生。”

刘铁榜强调:“双相障碍是一种持续终生的疾病,但只要遵从医嘱,症状控制好了,患者就能正常生活。”(记者冯冯)
专家提醒:别随便把“抑郁”当抑郁症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6-04/06/c_128867133.htm
专家提醒:别随便把“抑郁”当抑郁症
我要评论
2016年04月06日 08:27:22  来源: 新华网
评论0
打印
字大
字小
     新华网北京4月6日电(孙慧)抑郁≠抑郁症,在所有的精神疾病中,抑郁症很容易被误解。在理解的偏差上,又造成了公众谈“抑郁”色变,因为病耻感而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工作带来严重影响。所以了解抑郁症,科学对待抑郁症,是抑郁症治疗和康复的前提。近日,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辉瑞中国支持的“抑路同行”四方论坛在京举行,旨在凝聚各方智慧、群策群力,共同探索行之有效的抑郁症大众健康教育方式,让更多公众进一步知晓抑郁症、科学对待抑郁症、知道如何寻求帮助。



    抑郁和抑郁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上班的时候被老板骂,郁闷;丢了钱包,难过等,这一系列问题而伴随的情绪常常被大家理解为抑郁症,其实这是正常人出现的短暂异常现象为抑郁。抑郁是一种负性情绪,是许多人都体验过的情绪,也是一种正常而自然的心理现象。抑郁不可怕,人生中总会碰到一些不顺意的事情,不能把偶尔的情绪低落划归为抑郁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季建林教授在会上表示,身体的(硬件)会生病,身体的软件(大脑的精神活动)也会生病,抑郁症是大脑的功能性障碍,是心-身的相互影响,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包括情感、认识和身体状况,不能望文生义。

    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杨凤池教授也呼吁,公众对抑郁症认识上的一大误区就是容易混淆“抑郁”和“抑郁症”。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加快,人群的抑郁情绪有增加的趋势。但是有抑郁情绪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得了抑郁症。抑郁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遗传因素,性格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不是造成抑郁症的必然因素。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抑郁症,大幅度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普及心理健康科学知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抑郁症治疗中心主任王刚教授指出,作为普通大众,如果发现身边的人或自己可能有情绪方面的问题,最需要做的不是冒然做出判断或诊断,而是鼓励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家来做。这一点很重要。

    抑郁症可以治疗 患者需要好的依从性

    季建林表示,抑郁症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三高两低”:高患病率(中国情感障碍的月患病率6.2%),高复发率(90%的患者在抑郁首次发作以后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复发,约75-85%的患者五年内会复发);高自杀率(抑郁症终生自杀死亡风险是10%左右,大概有1/10的抑郁症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有自杀、死亡的风险)。与“三高”相对的是:低识别率和低治疗率。目前对于抑郁症的认别和治疗均不足10%。

    “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所以抑郁症患者不要拒绝帮助,要及时求医。”季建林表示,约2/3—3/4的抑郁症抗抑郁治疗是有效的,其中近一半患者可达临床治愈(症状缓解)。约70%的治疗患者是抗抑郁药物治疗,抗抑郁药品仍是目前最常用和首选的有效抗抑郁治疗方法。“接受全病程治疗(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治疗),复燃率和复发率会明显降低,因此患者的依从性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季建林说。

    资深媒体人张进结合自身的经验谈到:抑郁症患者要打消病耻感,勇于求治。很多患者患病后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认为自己可能有了心理问题,觉得自己意志不坚定。其实,抑郁症往往不是单一因素所致,不要靠想当然地自己给自己“诊断”、“对症”下药,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千万不要因怕丢脸而拒绝积极就医,不要害怕吃药,疾病不是耻辱,治疗才是出路。同时,坚持全程治疗,不能把它仅仅理解为心理“感冒”,如果发现迟迟不见效,心理会受到很大的打击,所以需要做到长期心理准备,积极勇敢面对。

    勇气和信心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也是重要一环。张进谈到,没有信心就没有了一切。信心来自于科学治疗,自我的信念,以及其他的方法,比如说运动、心理治疗,各个方面一起配合可有有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在谈及身边有人出现抑郁症倾向,作为家属朋友应该怎么办时,王刚提到寻求社会支持的重要性。通过找到一个正确的社会支持系统,不管是来自亲人还是朋友,有一个倾诉的对象,谈出心里的困惑,周围人给予理解帮助,坚强的社会支持系统对应对抑郁症是非常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