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之瑜:台海风平浪静是靠模糊语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56:38
● 石之瑜
  为了派遣出席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非正式高峰会的代表,最近台北把早先入会时与各国达成的默契,解释成只限于外长会议。这当然引起争执。这个争执很好解决,但背后反映出了北京对台政策的一些深层瓶颈,那就是采纳模糊文字的求同存异战术。
  为了掌握战略机遇期,长久以来两岸均诉诸一种表面的文字管理策略,好像只要能在言语上将两岸的差异加以模糊,就可以创造某种维持现状的良好感觉。也就是,北京只求在口舌上压制台独领导势力使用“独立”两个字,台北方面则力图在文件上保留自己不属于中国的解释空间,大家就算看似成功处理两岸关系。
  这导致两岸关系的管理,一直局限在文字的模糊使用上,以如何描述当前现状为核心。由于出了文字就失去求同存异的可能性,以致实际两岸关系倒挂在文字下。
风平浪静就是好?
  
  因此要问,近半年风平浪静的两岸关系意味着什么?是双方对于彼此的差异有所宽忍呢?还是对彼此的差异暂时采取遮掩?如果是宽忍,则时间或许将逐步销融政治上的对立。但如果只是遮掩,其下所累积与压抑的冲突能量,不但不会化解之前的对立,反而将形成之后两岸良性互动的重大牵制。
  十余年两岸政治关系每况愈下,就涉及到这种文字管理策略无法处理渐行渐远的政治意识。
  对台独而言,他们无法直接使用“台独”字眼的悲愤,其实反而孕育了各种文化台独手段,成功地阻绝了“统一”在台湾的正当性。而由于文化台独不在两岸之间的公共领域里出现,也不抵触北京的对台政策,所以双方看似皆大欢喜,两岸互动看似有效管理,然而既未求同,也未存异,所累积扩大的差异心态,日行千里,恐怕不是当前以文字为核心的两岸政治关系所能测量。
  即使现阶段北京已经开始重视到民间的交往,但是在政治上,其效果能否理解为养成对统一的向心,早就为识者所一再质疑。
  不过,北京盱衡局势,显然认为稍纵即逝的发展战略机遇,比追求统一更重要。以致于当前经过无论如何包装的两岸民间活动,从北京看来,都脱离不了以牵制台独为出发点的政治考量,这样的政治考量所反映的,就是不打算处理台独问题,而要采取拖延的战略。
  有两种心态让这样的战略听起来极为合理而安全。
两心态促成文字政治
  一种是自始将台湾视为发展的外在限制,而不是参与发展的内在成员。因此在发展是硬道理的前提下,稳住台海成为理所当然的最先选择。
  既然有优势的阶层都得利于发展,甚至得利于与台湾的交易,那么为了发展而暂时容忍台独在私底下扩张,隐然成为共识。而要避免台独影响发展,文字管理计算起来是短期物质成本最小的方式。这种台湾是在战略机遇外面,而不在里面的心态,让台独在台湾政治上的快速增长,看起来不是一种对既有家产的损失,只是外在敌人力量的增强,因此心里感受不强。反而若是在文字上透露台独意图,变成才是对既有家产的剥夺,引起最强的感受。
  第二种心态是稳定压倒一切,则被视为在外面的台湾,其政治上会引起大陆社会动荡可能的各种奇谈怪说,自然变成没有必要的负面价值。这样想的话,两岸政治解决必然总是显得早熟,故无须将大陆开放给不可预测的台湾政治。
  为了证明稳定的可期,因此大陆媒体特别喜欢报道台湾政治人物主张维持现状的讲话,让自己所追求的稳定,能在表面上坚定而巩固,就好像台独势力在台湾真的只是居于相对少数,从而不重视统一势力早已在台湾式微的状态。
  事实是,台独势力对两岸之间看似达成过的文字或语言默契,每次都能提出与北京迥然不同的解释。
  除了当前APEC的争执外,自各自表述一个中国的说法开始,一向大家都是靠着模糊差异,渡过难关,但其实各有打算。尤其是台北方面,往往早就想好如何在事后采取另解,以摆脱拘束,且经常以此自得。北京震怒之余,似乎尚未反省到,这就是以语言为核心管理两岸政策的结果。而这种对语言文字的偏执,其源头的态度就是,把台湾看成是战略机遇的外在条件,与把台湾看成是对稳定的威胁。
  要对两岸政治关系产生积极的作用,依赖文字管理适得其反。要跳脱表面文字束缚,则需要调整对台的政策心态。因此,开放大陆社会与台湾全方位交往,使不限于那些容易进行统战的社会文化交流,并规划台湾在战略机遇中的积极参与机制,促成各界从思想上反省两岸既有的定位方式,才是销融两岸政治对立的长远之计。
·作者是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 石之瑜
  为了派遣出席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非正式高峰会的代表,最近台北把早先入会时与各国达成的默契,解释成只限于外长会议。这当然引起争执。这个争执很好解决,但背后反映出了北京对台政策的一些深层瓶颈,那就是采纳模糊文字的求同存异战术。
  为了掌握战略机遇期,长久以来两岸均诉诸一种表面的文字管理策略,好像只要能在言语上将两岸的差异加以模糊,就可以创造某种维持现状的良好感觉。也就是,北京只求在口舌上压制台独领导势力使用“独立”两个字,台北方面则力图在文件上保留自己不属于中国的解释空间,大家就算看似成功处理两岸关系。
  这导致两岸关系的管理,一直局限在文字的模糊使用上,以如何描述当前现状为核心。由于出了文字就失去求同存异的可能性,以致实际两岸关系倒挂在文字下。
风平浪静就是好?
  
  因此要问,近半年风平浪静的两岸关系意味着什么?是双方对于彼此的差异有所宽忍呢?还是对彼此的差异暂时采取遮掩?如果是宽忍,则时间或许将逐步销融政治上的对立。但如果只是遮掩,其下所累积与压抑的冲突能量,不但不会化解之前的对立,反而将形成之后两岸良性互动的重大牵制。
  十余年两岸政治关系每况愈下,就涉及到这种文字管理策略无法处理渐行渐远的政治意识。
  对台独而言,他们无法直接使用“台独”字眼的悲愤,其实反而孕育了各种文化台独手段,成功地阻绝了“统一”在台湾的正当性。而由于文化台独不在两岸之间的公共领域里出现,也不抵触北京的对台政策,所以双方看似皆大欢喜,两岸互动看似有效管理,然而既未求同,也未存异,所累积扩大的差异心态,日行千里,恐怕不是当前以文字为核心的两岸政治关系所能测量。
  即使现阶段北京已经开始重视到民间的交往,但是在政治上,其效果能否理解为养成对统一的向心,早就为识者所一再质疑。
  不过,北京盱衡局势,显然认为稍纵即逝的发展战略机遇,比追求统一更重要。以致于当前经过无论如何包装的两岸民间活动,从北京看来,都脱离不了以牵制台独为出发点的政治考量,这样的政治考量所反映的,就是不打算处理台独问题,而要采取拖延的战略。
  有两种心态让这样的战略听起来极为合理而安全。
两心态促成文字政治
  一种是自始将台湾视为发展的外在限制,而不是参与发展的内在成员。因此在发展是硬道理的前提下,稳住台海成为理所当然的最先选择。
  既然有优势的阶层都得利于发展,甚至得利于与台湾的交易,那么为了发展而暂时容忍台独在私底下扩张,隐然成为共识。而要避免台独影响发展,文字管理计算起来是短期物质成本最小的方式。这种台湾是在战略机遇外面,而不在里面的心态,让台独在台湾政治上的快速增长,看起来不是一种对既有家产的损失,只是外在敌人力量的增强,因此心里感受不强。反而若是在文字上透露台独意图,变成才是对既有家产的剥夺,引起最强的感受。
  第二种心态是稳定压倒一切,则被视为在外面的台湾,其政治上会引起大陆社会动荡可能的各种奇谈怪说,自然变成没有必要的负面价值。这样想的话,两岸政治解决必然总是显得早熟,故无须将大陆开放给不可预测的台湾政治。
  为了证明稳定的可期,因此大陆媒体特别喜欢报道台湾政治人物主张维持现状的讲话,让自己所追求的稳定,能在表面上坚定而巩固,就好像台独势力在台湾真的只是居于相对少数,从而不重视统一势力早已在台湾式微的状态。
  事实是,台独势力对两岸之间看似达成过的文字或语言默契,每次都能提出与北京迥然不同的解释。
  除了当前APEC的争执外,自各自表述一个中国的说法开始,一向大家都是靠着模糊差异,渡过难关,但其实各有打算。尤其是台北方面,往往早就想好如何在事后采取另解,以摆脱拘束,且经常以此自得。北京震怒之余,似乎尚未反省到,这就是以语言为核心管理两岸政策的结果。而这种对语言文字的偏执,其源头的态度就是,把台湾看成是战略机遇的外在条件,与把台湾看成是对稳定的威胁。
  要对两岸政治关系产生积极的作用,依赖文字管理适得其反。要跳脱表面文字束缚,则需要调整对台的政策心态。因此,开放大陆社会与台湾全方位交往,使不限于那些容易进行统战的社会文化交流,并规划台湾在战略机遇中的积极参与机制,促成各界从思想上反省两岸既有的定位方式,才是销融两岸政治对立的长远之计。
·作者是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
关系到世界范围的力量重组,岂能是这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口头上的问题如果也能改变台湾背后的美国日本的想法也太天真了吧,大陆官方对于台湾的言论有多少是对台湾说的呢
想法是好的,但是没有现实性。
现在解决只有武力一途,大陆显然还没有准备好
台湾不过是个棋子,哪能自抬身价冒充下棋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1 15:30:1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