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普通话才是另类——东亚诸语部分词汇发音比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5:37:43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500118/


http://www.guokr.com/post/469210/












http://i.youku.com/u/UMjE0ODAwOTg4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500118/


http://www.guokr.com/post/469210/












http://i.youku.com/u/UMjE0ODAwOTg4
这个不好说,隔壁条村的口音都有变化的
中国北方胡化严重,现在的普通话,实际上混杂了太多的胡音。发音较接近古汉语的,粤语和闽南话,甚至越南话里也有一些古汉语的影子。


欧洲语言数词1~10对比



古音《关雎》



上古汉语 采薇



上古音 吟唱 《蒹葭》 (自作曲)



詩經•子衿



《有女同車》上古漢語朗讀



百家姓 中古漢語朗讀



《學而時習之》上古漢語朗讀






欧洲语言数词1~10对比



古音《关雎》



上古汉语 采薇



上古音 吟唱 《蒹葭》 (自作曲)



詩經•子衿



《有女同車》上古漢語朗讀



百家姓 中古漢語朗讀



《學而時習之》上古漢語朗讀




  唐诗里有不少诗押韵的地方按现在的普通话发音已经不押韵了,这个早就知道了
南方从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就是纯粹的汉族人聚居地,南方发音应该是古汉语的传承!但是现在讨论这种话题已经没意义了,标准普通话普及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凤翔千仞 发表于 2016-2-25 12:33
中国北方胡化严重,现在的普通话,实际上混杂了太多的胡音。发音较接近古汉语的,粤语和闽南话,甚至越南话 ...
古汉语的发音我们现在人是怎么知道的?毕竟那时没有录音机,用谐音法或反切法吗?
十五从军征 发表于 2016-2-25 20:57
古汉语的发音我们现在人是怎么知道的?毕竟那时没有录音机,用谐音法或反切法吗?
至少粤语、闽语和越南语还保留有部分古汉语的发音
zmic777 发表于 2016-2-25 22:29
至少粤语、闽语和越南语还保留有部分古汉语的发音
是怎么确定粤语它们保留有部分古汉语发音的?是利用古诗词的平仄和韵脚吗?
十五从军征 发表于 2016-2-25 22:52
是怎么确定粤语它们保留有部分古汉语发音的?是利用古诗词的平仄和韵脚吗?
大概是这样吧,音韵学很早就有了,古时是用反切。你可以看一下平水韵十三部,有些韵字的照现代的发音已经不押韵了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6-2-25 20:54
南方从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就是纯粹的汉族人聚居地,南方发音应该是古汉语的传承!但是现在讨论这种话题已经 ...
  这话说得太满了,试问白话里的“鸡公“”鸡姆“”怎么解释?
   如果不是国家强制推普,很多地方还有方言的媒体
zmic777 发表于 2016-2-25 23:00
这话说得太满了,试问白话里的“鸡公“”鸡姆“”怎么解释?
   如果不是国家强制推普,很多地方还有 ...

你仔细看我的发言,哪点说错了?不是跟你的观点一样吗?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6-2-26 03:33
你仔细看我的发言,哪点说错了?不是跟你的观点一样吗?


  请问何为定语后置??何为定语前置?从文言文到现代白话文,是定语前置还是后置?
  白话的底层包含有壮侗语的成分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6-2-26 03:33
你仔细看我的发言,哪点说错了?不是跟你的观点一样吗?


  请问何为定语后置??何为定语前置?从文言文到现代白话文,是定语前置还是后置?
  白话的底层包含有壮侗语的成分
这话说得太满了,试问白话里的“鸡公“”鸡姆“”怎么解释?
   如果不是国家强制推普,很多地方还有 ...
南方卫视发来贺电。
zmic777 发表于 2016-2-26 08:21
请问何为定语后置??何为定语前置?从文言文到现代白话文,是定语前置还是后置?
  白话的底层包含 ...
真心无语了,我说南方是方言有古汉语的传承,但是现在国家已经开始普通话,我这说法那点不和你口味了?你两次回复我和我说的有什么关联吗?


第一,中古汉语是对上古汉语的反动,  所谓唐音放到两汉就是异端,把韩愈放到西周更是显然无法交流的。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凝聚力和支撑力永远来自当时当世的核心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建设的立足基础也是一百五十年来列强逼迫下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全体成员,我们由近代来,不是从古代穿越而来。

第二,辽金元以来,北方人口流动广泛,辽金通过陆路与世界其他各国的联系并不比南宋与中东的联系更弱,契丹甚至还是很多语言中中国的代称。朝鲜的汉语教材真实记录了金元时期中国的标准口音,只是比现在儿化略多而已。

第三,南方诸语,除了客家确实从衣冠南渡中保持了更多的原始性,其他种类没有资格妄称继承古汉语正统。无论攀比对象是中古汉语还是上古汉语,那些方言被地方土著语言侵蚀的痕迹不说远大于对当时官话的继承性,至少也是对半的。北方话大家都懂,所以其继承性被忽略,人们不以为意,南方诸语掺杂更多“古外语”成分,天然带有神秘色彩,其与普通话的差异更容易引起注意,与中古汉语的联系被别有用心的人不断强化而已。

第四,日本语系孤立,保留一小部分中古语音是正常现象,还有些参考价值。东南亚诸国本身就是被驱逐出去的百越杂民,比南中国走音更严重,参考价值意义不大。

第一,中古汉语是对上古汉语的反动,  所谓唐音放到两汉就是异端,把韩愈放到西周更是显然无法交流的。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凝聚力和支撑力永远来自当时当世的核心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建设的立足基础也是一百五十年来列强逼迫下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全体成员,我们由近代来,不是从古代穿越而来。

第二,辽金元以来,北方人口流动广泛,辽金通过陆路与世界其他各国的联系并不比南宋与中东的联系更弱,契丹甚至还是很多语言中中国的代称。朝鲜的汉语教材真实记录了金元时期中国的标准口音,只是比现在儿化略多而已。

第三,南方诸语,除了客家确实从衣冠南渡中保持了更多的原始性,其他种类没有资格妄称继承古汉语正统。无论攀比对象是中古汉语还是上古汉语,那些方言被地方土著语言侵蚀的痕迹不说远大于对当时官话的继承性,至少也是对半的。北方话大家都懂,所以其继承性被忽略,人们不以为意,南方诸语掺杂更多“古外语”成分,天然带有神秘色彩,其与普通话的差异更容易引起注意,与中古汉语的联系被别有用心的人不断强化而已。

第四,日本语系孤立,保留一小部分中古语音是正常现象,还有些参考价值。东南亚诸国本身就是被驱逐出去的百越杂民,比南中国走音更严重,参考价值意义不大。
颜射 发表于 2016-2-25 20:15
欧洲语言数词1~10对比
这些发音准不准啊?里面的嘟噜、咕噜有听俄语的感觉。
凤翔千仞 发表于 2016-2-25 12:33
中国北方胡化严重,现在的普通话,实际上混杂了太多的胡音。发音较接近古汉语的,粤语和闽南话,甚至越南话 ...
口胡  !   牧野之后无华夏
jakepoulking 发表于 2016-2-26 22:58
口胡  !   牧野之后无华夏
东亚黄种人开始可能分为四个大集团:北亚人群、黄河上游人群、黄河下游人群、中南半岛人群。

北亚人群代表了阿尔泰语系的民族,由于生活在气候寒冷地区,无法种植农作物,其他人群都无法涉足,所以很难取代他们。

黄河上游集团代表了古代汉藏语系民族(先羌,标志性基因O3—M122),黄河下游集团也是一个古老人群,他们特有的是O1—M119。大约在6~5千年前,古代汉藏语系先民开始分化,一支向西、向南发展,成为了藏缅语族、另一支向东发展,就是汉语族。汉语族部落并击败了黄河下游的古老居民,这些具有M119的民族失败后开始分化为两支,北支M119进入了辽河流域,并深深影响了西伯利亚和北亚居民的基因构成,成为阿尔泰语系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基因,南支M119向南发展,成为后来的“百越”。从此,M119基因从黄河流域消失,取代他的是带有M122的先羌人(汉语族部落)。

这段部族迁徙史,也许就是我们民间口口相传的著名的黄帝战胜蚩尤的历史传说!虽然我们找不到当年的战争遗迹,但我们完全可以找到吻合的考古和基因的证据:考古上,山东的大汶口文化从此消失了,取代它的正是从陕西河南来的龙山文化,此后山东存在的文化就是山东龙山文化!在基因上,证据更加明显,山东、河北两省的汉族人中M122和M119的比例接近50:1,超过95%人以上都是随黄帝东来者(先羌部落,M122类型)的后代。

经过这次原始的部落战争,汉语族的各部族控制了整个黄河流域,他们建立了数量众多的方国,这种状态持续了大约近2000年。大概在距今3100年前,一支小部落从甘肃天水迁徙到了陕西周原,就是周族人。他们在周武王的带领下,周族人消灭了商朝。灭商后,周武王率领300辆战车和5000虎贲,用了三年时间,消灭了99个方国,征服了652个方国,俘虏了410万战俘《逸周书·世俘解第四十》。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间,西周分封了大量诸侯国,周族也随着分封扩散到了全国。

周族人称自己国家是“有夏”,此后各诸侯国都自称“有夏”,对外统称自己“诸夏”,夏者,本意是区域广大。周族自称自己的本民族为“华”,称外族为“夷”(异),此后凡是与周族有同源关系的血亲部族都开始自称“华胄”,称外族为“非类”“夷(异)人”,意思是非华族类,华者,本意就是高贵壮丽。从此,“华夏”也就成了这些诸侯国的统称,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中华”两字的来历。周族人的语言叫“雅语”(夏语),在全国通行,孔子讲学,学生来自不同的诸侯国,但孔子的话他们都听得懂,因为孔子说的是当时的普通话——“雅语”,这在《论语》里有:“子所雅言”的话,不说“雅语”就是被称为“野言”“非文”,由于有着交流需要和文学推进,“雅语”最终成为了全国通用的语言,也就是后来我们说的汉语。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最终将这些互相强烈认同的割据国家统一起来,后来又经过汉朝的统一和强盛,华夏族终于发展成为汉族。

先秦的发展,使得汉语族各支系语言全部统一到周族的“雅语”下,经过长期的融合,不断的人口迁徙,到今天,长江以北的汉族人,各地之间差异已经非常小了,从山东到甘肃,都没什么差异。

秦汉以后,中原王朝开始了对长江以南地区的军事和政治控制,大量的汉族移民开始迁往南方,今天,南北汉族在Y染色体上差异很小,90%的相似性,也就是南北方汉族父系都是同源的。南北汉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mtDNA上,也就是母系来源上。

简单的说,南方汉族基本可以表示为=父系(北方汉族Y染色体)+母系(北方汉族线粒体mtDNA+溶入的南方很多的民族的线粒体mtDNA),南方汉族不但和北方汉族在mtDNA上有差异,其实他们之间也不同,湖南的汉族和福建的汉族mtDNA就不同,甚至同是广东人,广府人和客家人在mtDNA上也不同。

怎么解释11亿南北汉族人在父系上全部同源而母系上差异明显呢?其实也很简单,看看50年代时内地人迁往拉萨的情况,当时的规定,进藏只有部队团级以上干部、地方处级以上干部才可以带家属,那些年青战士和青年工人由于无法带家属,他们娶的都是当地的藏族女青年,今天拉萨、日喀则等地有大量汉藏混血儿,他们青一色都是父汉母藏,就是由于这个原因。

这在汉族南迁的历史也是类似的,迁往南方的汉族主要是由于服兵役、逃避战乱、因罪流放等因素,这些人基本都是男性,带家属的情况不多,所以他们肯定是娶了当地的女性,就造成了南方汉族有着和北方汉族相同的父系祖先,却有不同的母系祖先。(其实总体来看,在南方,来自北方汉族母系的mtDNA还是占多数,也就是一半以上的南方汉族其母系祖先也是来自中原地区的,但个别地区这个比例很少,而南方当地女性的mtDNA部分地区却可以达到85%,如广东的一些地区)。
zmic777 发表于 2016-2-25 22:29
至少粤语、闽语和越南语还保留有部分古汉语的发音
你分别用普通话、粤语、闽南语和越南语 读古诗词歌赋看哪个更押韵不就知道了。
zmic777 发表于 2016-2-25 22:55
大概是这样吧,音韵学很早就有了,古时是用反切。你可以看一下平水韵十三部,有些韵字的照现代的发音已 ...
但现在普通话还有更多发音是和韵的,怎么解释啊


江西话里面保留的古汉语(以江西某县话为例):
普通话     江西话
穿衣服     着衣裳
哥哥         兄
姐姐         阿姊
父母         爷娘
躺椅         眠椅
学校         书院
惹祸         撞祸
做饭         备饭
走路         行路
跳下来     纵
站立         企
那             伊
台阶         岭
翅膀         翼
抚养         供
水稻         禾
砍             斫
说             话  
脸             面  
蒸锅         鼎
蒸饭桶     甑
筷子         箸

江西话里面保留的古汉语(以江西某县话为例):
普通话     江西话
穿衣服     着衣裳
哥哥         兄
姐姐         阿姊
父母         爷娘
躺椅         眠椅
学校         书院
惹祸         撞祸
做饭         备饭
走路         行路
跳下来     纵
站立         企
那             伊
台阶         岭
翅膀         翼
抚养         供
水稻         禾
砍             斫
说             话  
脸             面  
蒸锅         鼎
蒸饭桶     甑
筷子         箸


南方方言腔多,调也多。
普通话只有三十九个韵母,闽南话却有七十五个,比普通话多一倍;粤语也有五十一个。当然,它们的声母要少一些,但发音却极难。

声调呢?
普通话四个,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吴语八个,平、上、去、入各分阴阳;
赣语六个,平声和去声分阴阳,上声和入声不分;客家话也是六个,平声和入声分阴阳,上声和去声不分;
闽语七个,只有上声阴阳不分;
粤语声调最多,不但平、上、去、入各分阴阳,而且阴入还分上下(上阴入和下阴入),一共九个,有的地方还有十个。

南方方言中的词汇往往也很典雅古朴。比如

面——脸
目——眼
食——吃
饮——喝
行——走
曝——晒
索——绳子
翼——翅膀

有些词汇或说法,简直就跟“出土文物”似的。比如

          “锅”——“鼎”
   “一瓶酒”——“一樽酒”
“一窝老鼠”——“一窦老鼠”

这些古色古香的语言主要出现在闽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中

闽南话中,不少字都有三种读音,一种是秦汉音,一种是南朝音,一种是唐宋音。
这三种读音,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却又都存在于闽南话当中。

结果石头的石不等于石砚的石,它们也都不等于石破天惊的石;草席的席不等于筵席的席,它们也都不等于席卷全球的席。
福州话也是,高悬的悬不等于悬落的悬,它们也都不等于悬空的悬。这就有点像日语,一个当用汉字,好几种读音,谁记得住弄得清?

闽南语:

    黑——乌
图章——印
房子——厝
棉袄——裘
喝过粥没有——食糜未
   在不在家——有伫无


————易中天《大话方言》



伊——(吴语、闽语)
渠——(赣语、粤语、客家话)
伲、其——(吴语)


侬——(吴语)
汝——(闽语)

祖母
娘娘——(温州)
婆婆——(南昌)
妈仔——(厦门)
阿嬷——(广州)
依嬷——(福州)
细爹——(岳阳)
娭毑——(长沙)


南方方言腔多,调也多。
普通话只有三十九个韵母,闽南话却有七十五个,比普通话多一倍;粤语也有五十一个。当然,它们的声母要少一些,但发音却极难。

声调呢?
普通话四个,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吴语八个,平、上、去、入各分阴阳;
赣语六个,平声和去声分阴阳,上声和入声不分;客家话也是六个,平声和入声分阴阳,上声和去声不分;
闽语七个,只有上声阴阳不分;
粤语声调最多,不但平、上、去、入各分阴阳,而且阴入还分上下(上阴入和下阴入),一共九个,有的地方还有十个。

南方方言中的词汇往往也很典雅古朴。比如

面——脸
目——眼
食——吃
饮——喝
行——走
曝——晒
索——绳子
翼——翅膀

有些词汇或说法,简直就跟“出土文物”似的。比如

          “锅”——“鼎”
   “一瓶酒”——“一樽酒”
“一窝老鼠”——“一窦老鼠”

这些古色古香的语言主要出现在闽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中

闽南话中,不少字都有三种读音,一种是秦汉音,一种是南朝音,一种是唐宋音。
这三种读音,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却又都存在于闽南话当中。

结果石头的石不等于石砚的石,它们也都不等于石破天惊的石;草席的席不等于筵席的席,它们也都不等于席卷全球的席。
福州话也是,高悬的悬不等于悬落的悬,它们也都不等于悬空的悬。这就有点像日语,一个当用汉字,好几种读音,谁记得住弄得清?

闽南语:

    黑——乌
图章——印
房子——厝
棉袄——裘
喝过粥没有——食糜未
   在不在家——有伫无


————易中天《大话方言》



伊——(吴语、闽语)
渠——(赣语、粤语、客家话)
伲、其——(吴语)


侬——(吴语)
汝——(闽语)

祖母
娘娘——(温州)
婆婆——(南昌)
妈仔——(厦门)
阿嬷——(广州)
依嬷——(福州)
细爹——(岳阳)
娭毑——(长沙)
chenke2000@yeah 发表于 2016-2-27 01:31
但现在普通话还有更多发音是和韵的,怎么解释啊
普通话有入声吗?请解释解释


"东亚诸语"的大部分词汇,都是来自古汉语,所以开栏的是自己证明自己,说明不了什么。

至于现代所谓"普通话"的演变,其实是语言里很自然的现象,就是向减少声调发展。古汉语的声调太多,不利普及,所以其他非母语的人学的时候,很自然的会简化发音,减少声调。你现在听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差别,就是这样的,美式英语音调要平的多,这是所有语言发展的趋势。

"东亚诸语"的大部分词汇,都是来自古汉语,所以开栏的是自己证明自己,说明不了什么。

至于现代所谓"普通话"的演变,其实是语言里很自然的现象,就是向减少声调发展。古汉语的声调太多,不利普及,所以其他非母语的人学的时候,很自然的会简化发音,减少声调。你现在听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差别,就是这样的,美式英语音调要平的多,这是所有语言发展的趋势。
我就奇了怪,难道古汉语就只有一种标准发音?现在都还没消灭方言,古代反倒统一发音了?

古代都城历经变迁,就是历朝官话都不是一种发音,就算是一个朝代,读书人天南地北,虽然可能都会学习当时的官话,但母语肯定本地方言,官话也不见得有多标准,写诗作词押韵压的当时官话的韵还是方言的韵根本就无从考证

用古诗词押韵不押韵来对比现在那种方言接近古语,根本就不靠谱。。。

这话说得太满了,试问白话里的“鸡公“”鸡姆“”怎么解释?
   如果不是国家强制推普,很多地方还有 ...
广东多的是粤语台
zmic777 发表于 2016-2-27 09:06
普通话有入声吗?请解释解释
你说的太专业了,不懂。我只知道用粤语或闽南语念唐诗三百首不是那个味
我就奇了怪,难道古汉语就只有一种标准发音?现在都还没消灭方言,古代反倒统一发音了?

古代都城历经变 ...
说实话,我觉得网络上很多人说这个就是因为普通话不是他家乡话的音,心里不平衡罢了
日,韩的发音靠近闽南,吴语,面越南语则接近粤语,这与地理位置有关
上古汉语<<采薇>>简直就是在听俄语
如何判断上古汉语就是这样发音的?这么拗口,像说俄语似的,上面视频中用"上古汊语"读文章的时间是用现在普通话的三倍,如果的能穿越回到商周时期,岂不是无法沟通?
ZhiPengHe78 发表于 2016-2-28 21:53
上古汉语简直就是在听俄语
这玩意是脑补的
zmic777 发表于 2016-2-25 22:55
大概是这样吧,音韵学很早就有了,古时是用反切。你可以看一下平水韵十三部,有些韵字的照现代的发音已 ...
读书时读到杜牧的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做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总觉得不押韵。后来用上海话念,很押韵。说明吴语的音比国语更接近古汉语。
chenke2000@yeah 发表于 2016-2-27 20:00
你说的太专业了,不懂。我只知道用粤语或闽南语念唐诗三百首不是那个味
吴语有。

如“独立寒秋”用吴语一读就听出前两字入声,后两字平声。

吴语(还有一些方言)还有尖团音。甚至京剧的念白都分尖团音。这些都是古音的痕迹。国语没有,一律团音。所以“尖兼不分,千牵不分,先掀不分”。

yuppppp 发表于 2016-2-28 22:35
读书时读到杜牧的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做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拟明官话《纱窗外》
yuppppp 发表于 2016-2-28 22:35
读书时读到杜牧的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做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99847ae2bd8d8f2a9849.jpg (146.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28 23:17 上传





拟明官话《纱窗外》
霏菲飞 发表于 2016-2-27 12:39
我就奇了怪,难道古汉语就只有一种标准发音?现在都还没消灭方言,古代反倒统一发音了?

古代都城历经变 ...
  请去了解下什么是官韵,平水韵十三部
ZhiPengHe78 发表于 2016-2-28 22:05
如何判断上古汉语就是这样发音的?这么拗口,像说俄语似的,上面视频中用"上古汊语"读文章的时间是用现在普通 ...
  看来兄台连视频的字幕都不看,明明写着粤语、日语和吴语等
yuppppp 发表于 2016-2-28 22:55
吴语有。

如“独立寒秋”用吴语一读就听出前两字入声,后两字平声。
你说的哪些出啊入的我不懂,反正我还没听到过哪个南方人用粤语、闽南语或客家语把唐诗三百首念出味道的。理论都是苍白的,对我这种粗人来说就知道好听的就对,不好听的就不对。

chenke2000@yeah 发表于 2016-2-29 00:42
你说的哪些出啊入的我不懂,反正我还没听到过哪个南方人用粤语、闽南语或客家语把唐诗三百首念出味道的。 ...


吴语朗诵 山行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 ... zXzEwMDAwMV8wMV8wMQ

吴语朗诵 将进酒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 ... zXzEwMDAwMV8wMV8wMQ

《清明》(吴语·嘉定话)
http://v.ku6.com/show/am8cjsXYIeXCnUKRkEb4ZA...html

吴语朗诵 满江红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 ... zXzEwMDAwMV8wMV8wMQ

吴语朗诵《钗头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8234a960102v43a.html

吴语《水调歌头》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9973957/
chenke2000@yeah 发表于 2016-2-29 00:42
你说的哪些出啊入的我不懂,反正我还没听到过哪个南方人用粤语、闽南语或客家语把唐诗三百首念出味道的。 ...


吴语朗诵 山行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 ... zXzEwMDAwMV8wMV8wMQ

吴语朗诵 将进酒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 ... zXzEwMDAwMV8wMV8wMQ

《清明》(吴语·嘉定话)
http://v.ku6.com/show/am8cjsXYIeXCnUKRkEb4ZA...html

吴语朗诵 满江红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 ... zXzEwMDAwMV8wMV8wMQ

吴语朗诵《钗头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8234a960102v43a.html

吴语《水调歌头》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997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