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攜手反對美國主導互聯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09:31:14
亞洲時報在線Seema Sirohi撰文/一場爭奪互聯網控制權的高風險鬥爭正在激烈進行。要知道,互聯網是全球最強大的通訊工具,也可以說是全球化的一個重要推動力量。


當然,並非美國,而是世界其他國家要求獲得互聯網的控制權。上周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高級會談沒能解決這個爭端,因為歐盟不支持美國政府,反而與巴西、中國和伊朗一道要求結束華盛頓長期壟斷互聯網控制權的狀況。

雖然許多國家要求“政權更替”,但其他國家則要求美國應該言行一致,在互聯網的管理過程中逐漸採取一些民主措施。

如果下一輪會議仍不能打破僵局,下月在突尼斯舉行的世界資訊社會峰會(World Sum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將毫無意義。到時峰會將宣佈互聯網的未來,但目前存在的分歧可能會妨礙其他問題,如擴大線民數量和打擊垃圾郵件的解決。如果各方不能通過和平方式達成妥協,最大輸家將是使用互聯網的10億線民。

最糟糕的情況是出現網路專家戲稱的“核裂變”,原本聯為一體的互聯網可能分裂成互不相容的若干網路。這無疑是虛擬世界的巴爾幹化。整個網路將會癱瘓,兩台電腦根據相同的網址可能會登陸上不同的網站。

巴西、伊朗、古巴和中國希望成立一個新國際機構管理互聯網。這個新機構可以設在聯合國內部,也可以作為獨立的組織。美國人甚至一聽到聯合國就非常反感,強烈反對把這個強大工具的控制權交給聯合國。聯合國內的很多官僚肯定都在華盛頓的黑名單上。

巧合的是,當前正令美國感到頭痛的伊朗在日內瓦積極反對任何“單一國家”控制互聯網。巴西同樣也強烈反對,它毫不避諱地發表聲明說:“就互聯網的管理而言,概括起來就5個字:缺乏合法性。在我們的數碼世界裏,就一個國家說了算。”

歐盟,作為美國的傳統盟友,在所有重要問題上都給予華盛頓大力支持。不過,如今甚至連該組織也決定不再支援美國壟斷互聯網的控制權,而是與其他國家一起呼籲成立一個更大的國際組織監管互聯網。

不過,美國政府似乎也鐵了心抓住互聯網的控制權不放。美國政府的行政和立法部門團結一致,決心把互聯網的管理權牢牢控制在華盛頓手中。

眾議院能源和商務委員會主席喬·巴頓(Joe Barton)致信給美國首席談判代表大衛·格羅斯(David Gross)說,美國必須繼續扮演管理互聯網和行使“強大監督權”的“歷史性角色”。鑒於巴頓發出這樣的命令,格羅斯在日內瓦說出“我們不感興趣的......是建立一個管理互聯網的新國際機構”這樣的話也就不足為奇了。美方的強硬態度使各方難以達成妥協,這反過來導致歐盟脫離美國陣營。

歐盟網路管理專員衛維恩·雷玎(Viviane Reding)說,美國“完全被孤立,這是非常危險的”。她預計會爆發一場可怕的網路戰爭,因此要求人們想像一下其嚴重後果:巴西或中國建立他們自己的互聯網。“那意味著國際互聯網的終結。”

專家警告說,當今的確存在要求控制資訊自由流通的趨勢。瑞典前首相卡爾·比爾特(Carl Bildt)撰文說,“有關建立一個由各國政府控制的國際機制接管互聯網控制權的倡議,就目前來說,是非常危險的。這不僅會使那些一心想限制互聯網所帶來的自由的政權陰謀得逞,還會窒息革新的動力。”

那美國是如何控制互聯網的呢?美國商務部(US Commerce Department)能有效監督互聯網交通,是因為它允許修改互聯網的“根檔”(root zone files)或主功能變數名稱。換句話說,美國政府擁有否決權,理論上可以拒絕訪問。

美國控制互聯網的理由是,互聯網的創建得益於美國國防部的一個計畫。這個得到美國國務院資助的計畫旨在給五花八門的電腦網路建立聯繫。為了管理互聯網,商務部在加利福尼亞州成立了互聯網名稱與數字位址分配機構(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ICANN)。

互聯網名稱與數字位址分配機構是美國商務部當初根據一份合同成立的,該部曾承諾,等到該機構滿足一定條件就將放棄自己的否決權,美國放棄對根伺服器最終控制權的時限原定在2006年。不過,布什總統今年7月說,為保持“安全與穩定”,美國會“繼續扮演這一歷史角色”。

布什的聲明遭來世界各國的嚴厲批評。因互聯網具有突破警方限制和向個人傳達資訊的巨大能力,這些國家對互聯網可謂愛恨交加,不過,許多國家也擔心,美國可能看誰不支持華盛頓,就隨意拒絕誰修改檔的要求。迄今為止,這種情況還沒有出現過,不過外交官並不希望將來有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

毫無疑問,正是地緣政治引發了這場爭奪互聯網控制權的鬥爭。自從伊拉克戰爭之後,歐盟、巴西、俄羅斯和中國已經受夠了美國對待世界事務的“單邊態度”。它們想發出一個信號:美國不可以單獨控制數碼世界。

至於發展中國家,它們也很是不滿,認為美歐控制了絕大部分IP位址,使得世界其他國家只能使用數量有限的位址。

當然,美國不想這個強大工具的控制權落入中國等國家手中,要知道這些國家很快會成為挑戰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的潛在競爭對手。美國也很擔心恐怖分子使用互聯網。如果實行多國共同管理,互聯網就更容易被濫用,因為監管工作更難開展。

不過,美國似乎孤立無援。歐洲正試圖達成妥協:開設一個可供其他國家討論它們的擔憂的國際論壇,而互聯網名稱與數位位址分配機構將繼續充當技術管理員。

一些分析家指出,好戰的布什政府也許不是維護公民自由的最好典範,但如果讓共產黨統治的中國、神權統治的伊朗或原教旨主義國家沙特決定自由的互聯網的命運,結果可能更糟。亞洲時報在線Seema Sirohi撰文/一場爭奪互聯網控制權的高風險鬥爭正在激烈進行。要知道,互聯網是全球最強大的通訊工具,也可以說是全球化的一個重要推動力量。


當然,並非美國,而是世界其他國家要求獲得互聯網的控制權。上周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高級會談沒能解決這個爭端,因為歐盟不支持美國政府,反而與巴西、中國和伊朗一道要求結束華盛頓長期壟斷互聯網控制權的狀況。

雖然許多國家要求“政權更替”,但其他國家則要求美國應該言行一致,在互聯網的管理過程中逐漸採取一些民主措施。

如果下一輪會議仍不能打破僵局,下月在突尼斯舉行的世界資訊社會峰會(World Sum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將毫無意義。到時峰會將宣佈互聯網的未來,但目前存在的分歧可能會妨礙其他問題,如擴大線民數量和打擊垃圾郵件的解決。如果各方不能通過和平方式達成妥協,最大輸家將是使用互聯網的10億線民。

最糟糕的情況是出現網路專家戲稱的“核裂變”,原本聯為一體的互聯網可能分裂成互不相容的若干網路。這無疑是虛擬世界的巴爾幹化。整個網路將會癱瘓,兩台電腦根據相同的網址可能會登陸上不同的網站。

巴西、伊朗、古巴和中國希望成立一個新國際機構管理互聯網。這個新機構可以設在聯合國內部,也可以作為獨立的組織。美國人甚至一聽到聯合國就非常反感,強烈反對把這個強大工具的控制權交給聯合國。聯合國內的很多官僚肯定都在華盛頓的黑名單上。

巧合的是,當前正令美國感到頭痛的伊朗在日內瓦積極反對任何“單一國家”控制互聯網。巴西同樣也強烈反對,它毫不避諱地發表聲明說:“就互聯網的管理而言,概括起來就5個字:缺乏合法性。在我們的數碼世界裏,就一個國家說了算。”

歐盟,作為美國的傳統盟友,在所有重要問題上都給予華盛頓大力支持。不過,如今甚至連該組織也決定不再支援美國壟斷互聯網的控制權,而是與其他國家一起呼籲成立一個更大的國際組織監管互聯網。

不過,美國政府似乎也鐵了心抓住互聯網的控制權不放。美國政府的行政和立法部門團結一致,決心把互聯網的管理權牢牢控制在華盛頓手中。

眾議院能源和商務委員會主席喬·巴頓(Joe Barton)致信給美國首席談判代表大衛·格羅斯(David Gross)說,美國必須繼續扮演管理互聯網和行使“強大監督權”的“歷史性角色”。鑒於巴頓發出這樣的命令,格羅斯在日內瓦說出“我們不感興趣的......是建立一個管理互聯網的新國際機構”這樣的話也就不足為奇了。美方的強硬態度使各方難以達成妥協,這反過來導致歐盟脫離美國陣營。

歐盟網路管理專員衛維恩·雷玎(Viviane Reding)說,美國“完全被孤立,這是非常危險的”。她預計會爆發一場可怕的網路戰爭,因此要求人們想像一下其嚴重後果:巴西或中國建立他們自己的互聯網。“那意味著國際互聯網的終結。”

專家警告說,當今的確存在要求控制資訊自由流通的趨勢。瑞典前首相卡爾·比爾特(Carl Bildt)撰文說,“有關建立一個由各國政府控制的國際機制接管互聯網控制權的倡議,就目前來說,是非常危險的。這不僅會使那些一心想限制互聯網所帶來的自由的政權陰謀得逞,還會窒息革新的動力。”

那美國是如何控制互聯網的呢?美國商務部(US Commerce Department)能有效監督互聯網交通,是因為它允許修改互聯網的“根檔”(root zone files)或主功能變數名稱。換句話說,美國政府擁有否決權,理論上可以拒絕訪問。

美國控制互聯網的理由是,互聯網的創建得益於美國國防部的一個計畫。這個得到美國國務院資助的計畫旨在給五花八門的電腦網路建立聯繫。為了管理互聯網,商務部在加利福尼亞州成立了互聯網名稱與數字位址分配機構(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ICANN)。

互聯網名稱與數字位址分配機構是美國商務部當初根據一份合同成立的,該部曾承諾,等到該機構滿足一定條件就將放棄自己的否決權,美國放棄對根伺服器最終控制權的時限原定在2006年。不過,布什總統今年7月說,為保持“安全與穩定”,美國會“繼續扮演這一歷史角色”。

布什的聲明遭來世界各國的嚴厲批評。因互聯網具有突破警方限制和向個人傳達資訊的巨大能力,這些國家對互聯網可謂愛恨交加,不過,許多國家也擔心,美國可能看誰不支持華盛頓,就隨意拒絕誰修改檔的要求。迄今為止,這種情況還沒有出現過,不過外交官並不希望將來有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

毫無疑問,正是地緣政治引發了這場爭奪互聯網控制權的鬥爭。自從伊拉克戰爭之後,歐盟、巴西、俄羅斯和中國已經受夠了美國對待世界事務的“單邊態度”。它們想發出一個信號:美國不可以單獨控制數碼世界。

至於發展中國家,它們也很是不滿,認為美歐控制了絕大部分IP位址,使得世界其他國家只能使用數量有限的位址。

當然,美國不想這個強大工具的控制權落入中國等國家手中,要知道這些國家很快會成為挑戰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的潛在競爭對手。美國也很擔心恐怖分子使用互聯網。如果實行多國共同管理,互聯網就更容易被濫用,因為監管工作更難開展。

不過,美國似乎孤立無援。歐洲正試圖達成妥協:開設一個可供其他國家討論它們的擔憂的國際論壇,而互聯網名稱與數位位址分配機構將繼續充當技術管理員。

一些分析家指出,好戰的布什政府也許不是維護公民自由的最好典範,但如果讓共產黨統治的中國、神權統治的伊朗或原教旨主義國家沙特決定自由的互聯網的命運,結果可能更糟。
这个嘛弄成多中心甚至无中心网络好了,谁也别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