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人民币贬值就换成美元?那就上当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20:19:56


人民币自2005年汇改升值以来,对美元首次连续贬值,从2014年初的最高点6.05贬到了2015年底的6.49,贬值幅度“高达”7%,引发了一场人民币贬值的舆论炒作。近十年来,西方媒体一直在是说人民币“不公平”地低估,要求人民币继续大幅升值,现在论调全变了,改而“预测”人民币会贬到什么位置去。典型的说法是2016年底贬到7“悬念不大”。这个前后矛盾说明,西方想通过舆论炒作影响人民币汇率。本文将介绍人民币的功能,讨论决定人民币汇率的逻辑,并预测汇率走势。

人民币的功能是什么?
货币的功能一是交易,本国实体经济、国际贸易、股票房产等资产的交易,都需要以货币为媒介。二是作为财富,就是价值储蓄功能,家庭有100万人民币存着觉得有钱安心。第一种功能的特征是动态流通,第二种功能的特征是静态储存,两者很不相同。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是废话吗,哪国的钱不是这样?还真不是。一般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主要就是交易功能,要过日子不得不用当地货币。如果连交易功能都没有,那就是津巴布韦了,本国人都只信外币。即使交易功能正常,一般发展中国家货币的财富功能是很小的。当地人都清楚,历史证明也确实如此。拿着100万纸币或者银行存款,想把它当笔大钱觉得“安心”绝对是搞笑。

印度人有一个说法,当你手里拿着一张纸币的一头,要想着另一头着了火在慢慢烧过来,很快会把整张钱烧光,得赶快用出去。这个火就是通货膨胀。这个道理的核心数据是“通胀率”,发展中国家普遍远高于发达国家,这着急上火的程度自然也就不一样。印度每年的通胀率在发展中国家中其实不算差,高就是10%,低就是5%,并没有特别高,都觉得钱被烧了。不少发展中国家每年20%的通胀率很常见,比起美国日本等国常年通胀率0-2%,对货币的感觉确实不一样。长年累月高通胀率之下,指数增长的感觉是很可怕的。中华民国的超级通胀,人们拿了工钱立即跑到米铺换米,就是货币没有财富储蓄功能的极端写照。

是不是发达国家货币的财富功能就靠得住?这也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众,也不习惯存储货币当财富。发达国家也会有通货膨胀,有个说法,现在的100美元,只相当于40年前的5美元。在这样的情况下,积累纸币或者存款当然就很难叫“理财”。银行理财经理对客户第一句话,就会把存钱当反面典型。民众有点钱还是会搞搞投资,所以西方国家资本市场发达,货币总量倒不是太多。
广义货币M2余额基本能代表银行体系里的货币财富规模,中国的数值全球最高。2015年9月末,中国M2余额为136万亿人民币,而美国M2不超过10万亿美元,只有中国的一半。但是美国的金融衍生市场规模很大,大到M3数值都不报告了。之前一个热门新闻是,美国财经网站GOBankingRates进行了一项调查,21%的美国人根本没有储蓄账户,50%的美国人虽然有储蓄账户但存款不足1000美元。这些人不见得都是“穷光蛋”,一般养老金等投资账户里还是有些资产,只是不存现金。

那人民币是怎么回事?人民币交易功能是很好的,现在还通过加入SDR等动作,不断深入到国际贸易里。这方面显然还要大发展,也没有人去“唱衰”。人民币尤其独特的是,有巨大的财富功能。根据2013年IMF的报告,中国的国民储蓄总额占到了GDP的一半以上,国民储蓄率全球第三,仅低于科威特和卡塔尔。2012年中国当时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中国储蓄率已达52%,而同期美国的储蓄率却只有4%左右。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说,亚洲金融风暴前,我国的储蓄率在37%-39%,之后10年,我国储蓄率持续增长,目前达到约50%。
有些人说,人民币要变废纸,以后北京房价80万一平等等。但这种说法毕竟不是常识,还是有很多中国人的财富生活就是存钱、存钱、存钱。2015年9月末,住户存款余额54.2万亿元,同比增长8.8%。相信本国货币财富功能的人,中国特别多。我认为从比例上看,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民众,也高于发达国家民众。你可以说这些人理财意识太差,可现状就是如此。
认真而论,改革开放初期存人民币确实就是烧钱。80年代存1万元是笔巨款,现在啥也不是了,一些人忽悠以后“人民币变废纸”就是这个逻辑。但这事民众其实印象不深,当初有万元存款的没几个,而且后来挣的钱越来越多,损失不大,谁还在乎这事。要像不少发展中国家那样,工资不涨,物价狂涨,事情就麻烦了。
就近十来年的感觉来说,人民币通货膨胀的情况比较复杂。是有些价格暴涨的,主要是房价和一些食品的价格。但是也有不少商品价格反而大降了,比如汽车、家电、手机。人民群众对于商品价格是比较放心的,并没有席卷全国的抢购风潮,说起来都是过剩。国际上人民币此前又不断对所有货币升值,这就和发展中国家货币很不一样。

总的来说,中国人对人民币的信心相对是比较高的,证据就是世界最高的住户银行存款。50多万亿就这么放着,也没见着什么大的动静。2015年12月证券保证金日均余额仅2万多亿,年中最火的时候才有几个月超过3万亿,在股市活动的钱相比之下很少。时不时有些买房热潮,但规模显然不够,现在还把房地产去库存当一个特麻烦的事。人们是越来越习惯于去买些理财产品,但是存钱还没有成为笑话,折腾各类理财也没有成为主流意识。一般人即使理财,还是有回到存款状态算收益的心态,并不是说变成存款就混身不舒服。
这一切的根源是中国生产力的大发展。产能过剩让不少商品白菜价了,生产商苦不堪言,中央时不时要开会商量怎么办。但是也有好处,至少人们对商品供应有绝对的信心,从而对人民币的交易功能有绝对的信心,甚至麻木地接受了人民币的财富功能。
现在不少人忽悠说要换美元,说得活灵活现,但其实对于广大公众并没有造成“灵魂”冲击,就算听了一耳朵也是将信将疑。可以预期,就算“换美元”的舆论宣传做到天上去,中国民众对人民币的信心也不会受多大影响。说到底,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和美元无关,你想有关自己折腾美元去。只要人民币有强大生产力支持,国际货币走势再动荡也不会直接影响普通人对人民币的切身感受。

有些“美元党”的狂想是,官方允许一人换5万美元,1亿人换就是5万亿美元,也只有30多万亿人民币,而M2有130万亿。随便一换,中国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光了,所以人民币贬值压力太大了,这是人民币印太多造成的。这种狂想的根源就是太把自己的逻辑当回事了。任何国家如果发生这种“全民换汇”运动,外汇储备都顶不住。中国让居民随便换5万美元,已经是非常有信心的表现了。但问题在于,凭什么要拿人民币换美元?别忘了,不久前舆论还在担心“外储过多”。2014年9月,李克强在达沃斯论坛说,过多的外汇储备对中国是一种负担。不少专家学者也论述了外储过多的种种弊端。
美元党再怎么忽悠,也只是一个小圈子里的舆论,民众其实不关心。就算2016年底汇率变7了,换美元也就能挣个10%。这点忽悠能力,比起股市差太远了。股市风潮一起,那声势可以直接盖过美元党。可就算股市上半年这么火,证券保证金余额也没有超过4万亿。
其实这种换汇运动有没有影响,最简单就是看外汇黑市。黑市汇率和官方汇率差价大,就说明民众换汇让官方害怕了。像中国这样,让民众随便换不小的额度,额度不够到黑市换,汇率也和官方汇率一样,就说明民众换汇影响不大。总体来说中国民众换汇倾向是波动的,有时是人民币换成外汇,有时又拿外汇换人民币。现在美元党活跃一些,过阵子可能又是换人民币的多。而且一般群众也不关心这事。

人民币汇率走势
要谈论人民币的大跌,首先要明白汇率是怎么来的。汇率的数值,可以是官方汇率、黑市汇率、交易所汇率,有时由单方面决定,有时由双方讨价还价决定,有时由多方出价市场决定,或者像中国这样官方“指导”市场交易混合决定。但不管哪种,根本还是由前面说的货币的交易功能与财富功能决定。其原理是,货币的交易功能与财富功能越强,货币汇率就越强。
人民币的交易功能,现在连IMF都不得不承认。放人民币加入SDR的一个说法,就是承认人民币可以“自由使用”了。另一个说法是国家贸易份额够大,这个中国早就够了,2014全年中国出口占全球份额为12.2%,排第一。如果IMF不承认,美欧不承认,中国完全可以另起炉灶,直接让世界承认。目前只有人民币在扩大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其它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都没有异军突起,基本还是像以前那样不断贬值。
从交易功能来看,人民币显然有继续升值的动力。目前国际贸易主流货币还是美元、欧元,人民币份额不断增长是确定无疑的事,空间还很大,只是增长到什么份额才会停下来的问题。2015年8月份,人民币首次超越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市场份额升至2.79%,创历史新高。排名前三的美元、欧元、英镑所占份额分别为44.8%、27.2%、8.5%。要按长期的“野望”,能取代美元,占据50%的份额当然最好,就算搞到20%、30%也是伟大的成就。

可以肯定,中国政府是铁了心要扩大份额,会抓住一切机会猛推,即使吃小亏也不在乎,因为长远的利益非常可观:自己不需要维持外汇储备,还能从其他国家“收铸币税”。国际经济经常动荡,有求于人的国家非常多。以前只能求老牌发达国家,现在中国有实力了,提供了更为公平的选择。中国人民银行已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总额3.1万亿元。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机会是很大的。
像英国这样历史上观察风向比较老道的国家,已经作好了判断。英国在西方阵营里率先加入亚投行,给中国撑场子十分卖力,很大一个动机就是想把伦敦弄成人民币的交易中心。人民币扩大国际份额的瓶颈不在于经济,主要是一些操作性的问题,需要人才,需要政治军事斗争。
人民币在本国的交易功能就更不用说,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早就不是发展中国家了。人民币比任何发展中国家货币都要强得多,未来也会如此。因为这个基本面,可以乐观预计,广大发展中国家迟早会把人民币当成国际主流货币。现阶段主要是推进在和伙伴国的双边贸易中使用人民币。以后人民币会作为第三方,在另外两个国家的贸易往来中使用,这样的例子迟早会出现。

有可靠的交易功能作为基础,汇率就不会太离谱,只要能用以换取实物,不论怎么贬值心里也有底。任何攻击唱衰人民币的,都一味危言耸听,跳跃性地给个“崩盘”结论。
交易功能决定了人民币在汇率上,对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可以平等对话。发展中国家货币没有这个地位,事情来了有求于人,自己的货币不管用,只好大幅贬值。中国也有这样的阶段,以前黑市汇率远高于官方汇率,想在国际上买什么东西外汇远远不够,所以把出口创汇当成天大的业绩。想一想,我们有多少年没听到“出口创汇”这个词了?
现在就算不考虑外汇储备,每年顺差也是4000多亿美元,连一些发达国家也有求于中国。以前唱衰中国的时候,一些人说中国会出现大额逆差,遭遇国际支付危机而崩溃,就像现在不少危机国家一样。这种“忧国忧民”的论调在加入WTO前后最为高涨。好在连年大额顺差,没有人再拿贸易逆差说事了。

没法在贸易上找问题,唱衰人民币的就是拿“美元加息”编故事。其实自从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从来都是世界最强货币,让人找不到攻击的调门。从2005年到2014年,对美元升值了约30%。只有2015年对美元总体是贬值,相对2014年初的顶部下降7%。但人民币也只是对美元贬,对其它货币基本是升,因为其它货币贬得更多。发展中国家汇率经常一天就跌掉30%、40%。如2015年12月17日美国宣布加息,当天阿根廷比索就暴跌30%。2015年8月20日,哈萨克斯坦本币坚戈兑美元暴跌30%。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的波动幅度远小于其他国际主要货币之间的波动。美元对欧元曾经从2000年的0.82贬到2008年的1.6,又升到2015年的1.1。日元对美元从2012到2013年,半年贬掉近50%。这次人民币的小贬,让“唱衰”者久旱逢甘露。其实在国际上这只是个很小的波动,就算人民币再贬到7,也不过是国际货币走势里不起眼的一个小事。

欧元对美元历史走势1999-2015

美元对日元历史走势1986-2015
之所以闹出了不小的动静,主要还是人民币的财富功能比较奇怪。要是人民币没有财富功能,只有交易功能,就没这出戏了。你要买中国货就换人民币,中国要买外国货就用外汇。中国外汇富余,享有巨额顺差,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大方向是没有疑问的。在原理上,顺差就是币值低估的表现,何况还是长期巨额顺差。中国还不肯承认低估,因为有些出口产业叫苦,要贬值托一下。只论交易功能,人民币会长期升值。2005年以来确实也是如此表现的,对全球所有货币都升值。在此过程中,由于某些出口产业的需要,停止升值或者小贬一下也是一种手段。2014年初兑美元汇率就曾经从6.05贬至6.26,后来又升回6.15。更早在2012年,也曾经从6.26贬到6.38。这次人民币贬值,很大程度也是中国政府有这样的考虑,托一下某些产业。情况好一些,就可以答应美国人升一下,这年答应升5%,年底就精确控制成5%。

让事情变得复杂的是,中国有巨额的外汇储备,也有巨量的人民币存款。中国已经不是艰难地出口导向挣外汇的时代了,而是在讨论“共同富裕”。富人已经很富,国际上成了灾,还在想办法让穷人变富。普通中国人拥有的人民币资产都不是小数了,一家拿个几万出来不算大事,出国旅游够转好几个国家。
可是不巧,这钱让唱衰党、美元党盯上了。他们为什么不忽悠别的国家?因为别国的货币没有多少财富功能,能换的早换了,没钱也就没有忽悠的价值。中国人民有钱了,总量还特别高。唱衰的不说这钱是中国巨大的发展成就,非要说成是衰落的标志。还设想了一种“崩溃路径”:一起换美元。中国钱多?好,都来换美元,外汇储备挡不住了吧?那为什么要换美元?这就是人家的“战略忽悠”专业了。
逻辑是这样的:美国要加息,说两年了,虽然慢了点,2015年底总算加了。后面还要再加,美元指数破过100了,会继续冲。先换,后面人民币汇率跌到7了就挣了,后面还可能跌到8。中国政府花外汇储备想挡住,但是花掉5000亿美元也没挡住,只好弃守了,已经贬到6.5了。至于最后会怎么样,你自己想象了,人民币印这么多,汇率变20也是可能的。
在这种“换美元”的财富逻辑下,人民币汇率看来注定会大幅下跌。意思是,人民币不叫财富,美元才叫财富,换成美元才能安心。至于美国人自己存不存美元,那是另一回事,反正你得换美元。

然而这只是一种“嘴炮”攻击,我们可以预测它搞不出什么实质动作,最终也会成为浮云。这个大忽悠的命门在于,在中国,人民币存款是一种人民群众认可的财富,而在美国甚至国际社会上,美元反而没有这种地位。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大部分是“美元资产”,但并非“美元现金”。美元现金应付交易与支付就够了,哪国的外汇储备都不会全存美元现金,多了一定会搞主权投资基金。例如中国的外汇储备据推测六成多是美元资产,其中持有美国国债1.25万亿美元,和两房债券4000多亿美元。这些债券都有远高于银行存款的利息。中国当然也有不小的美元现金储备,但目的不可能是增值,而是应对各种日常支付需求,以及一些国际战略投资。
美元的地位,主要是在国际贸易结算里的交易价值。尤其是某些国家出现支付危机时,需要美元应急。过去两年美元指数急升,和不少国家的经济危机互为因果。美元资产的流动性相对较好,所以也受到各国外汇储备的追捧,这是一种历史地位,或者说暂时无奈的选择。这绝不是说持有美元现金是一种靠谱的理财方式,美国人自己都不信。

美元党利用中国群众对发达国家社会财富的不了解以及美元在国际交易中的强势地位,忽悠说美元也可以作为货币财富存储起来,这是彻头彻尾的欺骗。要真上当换了美元,就得考虑去搞美元投资了。那就说不清了,人生地不熟的“全球投资”,说不定是上了贼船。中国富豪有专家帮忙还不一定行,经常吃大亏,例如洪晃几乎被外资银行“理财”理成无产阶级,一般人就更是盲人骑瞎马。
美国加息,是它自己的考虑,不是为了攻击中国。不是不想,而是靠这点小动作攻击不动中国。美国加息后美元是不是强势,还真不一定。美国加息后,美元指数反而很大可能会大跌。其实美元欧元这些货币在期货市场上炒来炒去,就是在那赌,你输了我就胜了。波段到了就会回头,美元指数已经升了很多,继续涨下去,谁出钱炒高?12月初,欧盟开QE会议之前,高盛警告说欧元有大跌300点的风险,实际走势是大涨300点。这种事不是拿嘴忽悠决定的,真金白银在那拼,风险很高。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力量,不是美元党的嘴炮忽悠,而是中国政府的判断。政府可能认为人民币汇率小贬一下,对整体经济更为有利,毕竟一直单边升值也不好,如给热钱提供无风险套利的机会。从下图可以看出,2015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的下跌,是央行主动决定的,短期内迅速跌了4%,这之前黑市汇率并没有提前跌,还是差不多的。这绝不是什么“弃守”。阿根廷和哈萨克斯坦本币官方汇率一天大跌30%之前,黑市汇率早就低于官方汇率30%不短时间了。

而外汇储备的减少,也是中国政府为了获取更大利益的主动选择。2015年11月末外汇储备3.43万亿美元,相距2014年6月末的3.99万亿美元高点,下降了5000多亿美元,但仍然接近于2013年6月末的3.5万亿美元,那时说中国外储过多的呼声已经非常高了。中国政府判断储备多了无用,完全应该花出去做大事。收购境外资产、一带一路、亚投行,都要花不少外汇。
对于外储数值下降,政府提出的另一个原因是,一些企业留存外汇不结算。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外汇早就不像以前那么宝贵了,不再强制结汇,企业自己看情况处理。如果人民币不像以前那样单边升值,企业留着美元完全正常。
另外还有一个统计因素,中国储备的欧元日元资产相对美元贬值。外储下降,主要就是这三个原因。

有一些个人换了美元,但其规模还远没有到令政府紧张的程度。这个数值很容易监控,真要是受不了,政府动起手来招数太多了,别忘了现在外汇还是管制的,不能随意进出。
这次外储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和2000年那阵子类似。那时说贸易顺差FDI都几百亿美元,为什么外储增加不多?肯定是“外逃”了。算出来的各种数据都有,硬是能算出来几千亿外逃,意思就是中国肯定完蛋了,比现在要形象得多。那时外储才2000亿美元不到,看着是吓人。其实就是有些个人和企业手里拿着美元不结汇,还在中国,没有逃出去。等过几年看着形势不错,又换回来了,弄得外汇储备超常增长。
中国政府现在显然是因为外汇储备够多,所以没有什么大动作。要真铁了心想让外储增长,一年有四五千亿美元顺差,少在外面投点资,保管巨幅增长。只是这实在没意义。预计不久后中国外汇储备的数据就会稳定下来,因为政府可能也要有一定的规模来镇住场子,这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

中国政府主导了本次人民币汇改以来最迅速的贬值,引发了人民币贬值预期。这个预期确实是值得认真对待的,管理不好会有一些麻烦,已经有这样的舆论,说央行的行动有欠考虑。至少对企业来说,如果认为央行会继续推进人民币贬值,确实就更愿意持有美元不结汇。估计中国政府会观察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市场情绪的影响,升值与贬值的控制将更有章法。
可以肯定的是,人民币汇率还是由中国政府主导的。而这是不少美元党卖力否定的,总说政府撑不住汇率。但是再卖力的美元党也不敢用大杠杆做空人民币,如果这样做,很容易就会被央行随手一个动作打爆仓。唱空人民币的最大凭据就是2015年央行主动贬值的动作,而这是很容易逆转的。除此之外的种种唱空理由都是不成立的,其实也忽悠不到多少人,人民群众还是不为所动。

预计未来形势会这样发展:随着美国进一步加息,国际上美元强势告一段落,美元党声势下降。中国有可能根据贸易形势和总体经济的需要,贬到某一目标位为止,如6.8。但是这种波动幅度不大,加上换外汇的麻烦,更不要说外逃的麻烦,对一般人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最终并没有多大动静。中国外汇储备不再大幅下降,也不再巨幅上升,而是小幅升升降降,让大多数人失去看热闹的兴趣。再之后,随着中国与国际经济形势更加稳定,人民币会对美元重上升途,创出新高,从长远看走向贸易上的均衡汇率。

http://m.guancha.cn/chenjing/2016_01_11_347598.shtml

人民币自2005年汇改升值以来,对美元首次连续贬值,从2014年初的最高点6.05贬到了2015年底的6.49,贬值幅度“高达”7%,引发了一场人民币贬值的舆论炒作。近十年来,西方媒体一直在是说人民币“不公平”地低估,要求人民币继续大幅升值,现在论调全变了,改而“预测”人民币会贬到什么位置去。典型的说法是2016年底贬到7“悬念不大”。这个前后矛盾说明,西方想通过舆论炒作影响人民币汇率。本文将介绍人民币的功能,讨论决定人民币汇率的逻辑,并预测汇率走势。

人民币的功能是什么?
货币的功能一是交易,本国实体经济、国际贸易、股票房产等资产的交易,都需要以货币为媒介。二是作为财富,就是价值储蓄功能,家庭有100万人民币存着觉得有钱安心。第一种功能的特征是动态流通,第二种功能的特征是静态储存,两者很不相同。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是废话吗,哪国的钱不是这样?还真不是。一般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主要就是交易功能,要过日子不得不用当地货币。如果连交易功能都没有,那就是津巴布韦了,本国人都只信外币。即使交易功能正常,一般发展中国家货币的财富功能是很小的。当地人都清楚,历史证明也确实如此。拿着100万纸币或者银行存款,想把它当笔大钱觉得“安心”绝对是搞笑。

印度人有一个说法,当你手里拿着一张纸币的一头,要想着另一头着了火在慢慢烧过来,很快会把整张钱烧光,得赶快用出去。这个火就是通货膨胀。这个道理的核心数据是“通胀率”,发展中国家普遍远高于发达国家,这着急上火的程度自然也就不一样。印度每年的通胀率在发展中国家中其实不算差,高就是10%,低就是5%,并没有特别高,都觉得钱被烧了。不少发展中国家每年20%的通胀率很常见,比起美国日本等国常年通胀率0-2%,对货币的感觉确实不一样。长年累月高通胀率之下,指数增长的感觉是很可怕的。中华民国的超级通胀,人们拿了工钱立即跑到米铺换米,就是货币没有财富储蓄功能的极端写照。

是不是发达国家货币的财富功能就靠得住?这也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众,也不习惯存储货币当财富。发达国家也会有通货膨胀,有个说法,现在的100美元,只相当于40年前的5美元。在这样的情况下,积累纸币或者存款当然就很难叫“理财”。银行理财经理对客户第一句话,就会把存钱当反面典型。民众有点钱还是会搞搞投资,所以西方国家资本市场发达,货币总量倒不是太多。
广义货币M2余额基本能代表银行体系里的货币财富规模,中国的数值全球最高。2015年9月末,中国M2余额为136万亿人民币,而美国M2不超过10万亿美元,只有中国的一半。但是美国的金融衍生市场规模很大,大到M3数值都不报告了。之前一个热门新闻是,美国财经网站GOBankingRates进行了一项调查,21%的美国人根本没有储蓄账户,50%的美国人虽然有储蓄账户但存款不足1000美元。这些人不见得都是“穷光蛋”,一般养老金等投资账户里还是有些资产,只是不存现金。

那人民币是怎么回事?人民币交易功能是很好的,现在还通过加入SDR等动作,不断深入到国际贸易里。这方面显然还要大发展,也没有人去“唱衰”。人民币尤其独特的是,有巨大的财富功能。根据2013年IMF的报告,中国的国民储蓄总额占到了GDP的一半以上,国民储蓄率全球第三,仅低于科威特和卡塔尔。2012年中国当时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中国储蓄率已达52%,而同期美国的储蓄率却只有4%左右。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说,亚洲金融风暴前,我国的储蓄率在37%-39%,之后10年,我国储蓄率持续增长,目前达到约50%。
有些人说,人民币要变废纸,以后北京房价80万一平等等。但这种说法毕竟不是常识,还是有很多中国人的财富生活就是存钱、存钱、存钱。2015年9月末,住户存款余额54.2万亿元,同比增长8.8%。相信本国货币财富功能的人,中国特别多。我认为从比例上看,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民众,也高于发达国家民众。你可以说这些人理财意识太差,可现状就是如此。
认真而论,改革开放初期存人民币确实就是烧钱。80年代存1万元是笔巨款,现在啥也不是了,一些人忽悠以后“人民币变废纸”就是这个逻辑。但这事民众其实印象不深,当初有万元存款的没几个,而且后来挣的钱越来越多,损失不大,谁还在乎这事。要像不少发展中国家那样,工资不涨,物价狂涨,事情就麻烦了。
就近十来年的感觉来说,人民币通货膨胀的情况比较复杂。是有些价格暴涨的,主要是房价和一些食品的价格。但是也有不少商品价格反而大降了,比如汽车、家电、手机。人民群众对于商品价格是比较放心的,并没有席卷全国的抢购风潮,说起来都是过剩。国际上人民币此前又不断对所有货币升值,这就和发展中国家货币很不一样。

总的来说,中国人对人民币的信心相对是比较高的,证据就是世界最高的住户银行存款。50多万亿就这么放着,也没见着什么大的动静。2015年12月证券保证金日均余额仅2万多亿,年中最火的时候才有几个月超过3万亿,在股市活动的钱相比之下很少。时不时有些买房热潮,但规模显然不够,现在还把房地产去库存当一个特麻烦的事。人们是越来越习惯于去买些理财产品,但是存钱还没有成为笑话,折腾各类理财也没有成为主流意识。一般人即使理财,还是有回到存款状态算收益的心态,并不是说变成存款就混身不舒服。
这一切的根源是中国生产力的大发展。产能过剩让不少商品白菜价了,生产商苦不堪言,中央时不时要开会商量怎么办。但是也有好处,至少人们对商品供应有绝对的信心,从而对人民币的交易功能有绝对的信心,甚至麻木地接受了人民币的财富功能。
现在不少人忽悠说要换美元,说得活灵活现,但其实对于广大公众并没有造成“灵魂”冲击,就算听了一耳朵也是将信将疑。可以预期,就算“换美元”的舆论宣传做到天上去,中国民众对人民币的信心也不会受多大影响。说到底,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和美元无关,你想有关自己折腾美元去。只要人民币有强大生产力支持,国际货币走势再动荡也不会直接影响普通人对人民币的切身感受。

有些“美元党”的狂想是,官方允许一人换5万美元,1亿人换就是5万亿美元,也只有30多万亿人民币,而M2有130万亿。随便一换,中国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光了,所以人民币贬值压力太大了,这是人民币印太多造成的。这种狂想的根源就是太把自己的逻辑当回事了。任何国家如果发生这种“全民换汇”运动,外汇储备都顶不住。中国让居民随便换5万美元,已经是非常有信心的表现了。但问题在于,凭什么要拿人民币换美元?别忘了,不久前舆论还在担心“外储过多”。2014年9月,李克强在达沃斯论坛说,过多的外汇储备对中国是一种负担。不少专家学者也论述了外储过多的种种弊端。
美元党再怎么忽悠,也只是一个小圈子里的舆论,民众其实不关心。就算2016年底汇率变7了,换美元也就能挣个10%。这点忽悠能力,比起股市差太远了。股市风潮一起,那声势可以直接盖过美元党。可就算股市上半年这么火,证券保证金余额也没有超过4万亿。
其实这种换汇运动有没有影响,最简单就是看外汇黑市。黑市汇率和官方汇率差价大,就说明民众换汇让官方害怕了。像中国这样,让民众随便换不小的额度,额度不够到黑市换,汇率也和官方汇率一样,就说明民众换汇影响不大。总体来说中国民众换汇倾向是波动的,有时是人民币换成外汇,有时又拿外汇换人民币。现在美元党活跃一些,过阵子可能又是换人民币的多。而且一般群众也不关心这事。

人民币汇率走势
要谈论人民币的大跌,首先要明白汇率是怎么来的。汇率的数值,可以是官方汇率、黑市汇率、交易所汇率,有时由单方面决定,有时由双方讨价还价决定,有时由多方出价市场决定,或者像中国这样官方“指导”市场交易混合决定。但不管哪种,根本还是由前面说的货币的交易功能与财富功能决定。其原理是,货币的交易功能与财富功能越强,货币汇率就越强。
人民币的交易功能,现在连IMF都不得不承认。放人民币加入SDR的一个说法,就是承认人民币可以“自由使用”了。另一个说法是国家贸易份额够大,这个中国早就够了,2014全年中国出口占全球份额为12.2%,排第一。如果IMF不承认,美欧不承认,中国完全可以另起炉灶,直接让世界承认。目前只有人民币在扩大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其它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都没有异军突起,基本还是像以前那样不断贬值。
从交易功能来看,人民币显然有继续升值的动力。目前国际贸易主流货币还是美元、欧元,人民币份额不断增长是确定无疑的事,空间还很大,只是增长到什么份额才会停下来的问题。2015年8月份,人民币首次超越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市场份额升至2.79%,创历史新高。排名前三的美元、欧元、英镑所占份额分别为44.8%、27.2%、8.5%。要按长期的“野望”,能取代美元,占据50%的份额当然最好,就算搞到20%、30%也是伟大的成就。

可以肯定,中国政府是铁了心要扩大份额,会抓住一切机会猛推,即使吃小亏也不在乎,因为长远的利益非常可观:自己不需要维持外汇储备,还能从其他国家“收铸币税”。国际经济经常动荡,有求于人的国家非常多。以前只能求老牌发达国家,现在中国有实力了,提供了更为公平的选择。中国人民银行已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总额3.1万亿元。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机会是很大的。
像英国这样历史上观察风向比较老道的国家,已经作好了判断。英国在西方阵营里率先加入亚投行,给中国撑场子十分卖力,很大一个动机就是想把伦敦弄成人民币的交易中心。人民币扩大国际份额的瓶颈不在于经济,主要是一些操作性的问题,需要人才,需要政治军事斗争。
人民币在本国的交易功能就更不用说,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早就不是发展中国家了。人民币比任何发展中国家货币都要强得多,未来也会如此。因为这个基本面,可以乐观预计,广大发展中国家迟早会把人民币当成国际主流货币。现阶段主要是推进在和伙伴国的双边贸易中使用人民币。以后人民币会作为第三方,在另外两个国家的贸易往来中使用,这样的例子迟早会出现。

有可靠的交易功能作为基础,汇率就不会太离谱,只要能用以换取实物,不论怎么贬值心里也有底。任何攻击唱衰人民币的,都一味危言耸听,跳跃性地给个“崩盘”结论。
交易功能决定了人民币在汇率上,对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可以平等对话。发展中国家货币没有这个地位,事情来了有求于人,自己的货币不管用,只好大幅贬值。中国也有这样的阶段,以前黑市汇率远高于官方汇率,想在国际上买什么东西外汇远远不够,所以把出口创汇当成天大的业绩。想一想,我们有多少年没听到“出口创汇”这个词了?
现在就算不考虑外汇储备,每年顺差也是4000多亿美元,连一些发达国家也有求于中国。以前唱衰中国的时候,一些人说中国会出现大额逆差,遭遇国际支付危机而崩溃,就像现在不少危机国家一样。这种“忧国忧民”的论调在加入WTO前后最为高涨。好在连年大额顺差,没有人再拿贸易逆差说事了。

没法在贸易上找问题,唱衰人民币的就是拿“美元加息”编故事。其实自从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从来都是世界最强货币,让人找不到攻击的调门。从2005年到2014年,对美元升值了约30%。只有2015年对美元总体是贬值,相对2014年初的顶部下降7%。但人民币也只是对美元贬,对其它货币基本是升,因为其它货币贬得更多。发展中国家汇率经常一天就跌掉30%、40%。如2015年12月17日美国宣布加息,当天阿根廷比索就暴跌30%。2015年8月20日,哈萨克斯坦本币坚戈兑美元暴跌30%。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的波动幅度远小于其他国际主要货币之间的波动。美元对欧元曾经从2000年的0.82贬到2008年的1.6,又升到2015年的1.1。日元对美元从2012到2013年,半年贬掉近50%。这次人民币的小贬,让“唱衰”者久旱逢甘露。其实在国际上这只是个很小的波动,就算人民币再贬到7,也不过是国际货币走势里不起眼的一个小事。

欧元对美元历史走势1999-2015

美元对日元历史走势1986-2015
之所以闹出了不小的动静,主要还是人民币的财富功能比较奇怪。要是人民币没有财富功能,只有交易功能,就没这出戏了。你要买中国货就换人民币,中国要买外国货就用外汇。中国外汇富余,享有巨额顺差,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大方向是没有疑问的。在原理上,顺差就是币值低估的表现,何况还是长期巨额顺差。中国还不肯承认低估,因为有些出口产业叫苦,要贬值托一下。只论交易功能,人民币会长期升值。2005年以来确实也是如此表现的,对全球所有货币都升值。在此过程中,由于某些出口产业的需要,停止升值或者小贬一下也是一种手段。2014年初兑美元汇率就曾经从6.05贬至6.26,后来又升回6.15。更早在2012年,也曾经从6.26贬到6.38。这次人民币贬值,很大程度也是中国政府有这样的考虑,托一下某些产业。情况好一些,就可以答应美国人升一下,这年答应升5%,年底就精确控制成5%。

让事情变得复杂的是,中国有巨额的外汇储备,也有巨量的人民币存款。中国已经不是艰难地出口导向挣外汇的时代了,而是在讨论“共同富裕”。富人已经很富,国际上成了灾,还在想办法让穷人变富。普通中国人拥有的人民币资产都不是小数了,一家拿个几万出来不算大事,出国旅游够转好几个国家。
可是不巧,这钱让唱衰党、美元党盯上了。他们为什么不忽悠别的国家?因为别国的货币没有多少财富功能,能换的早换了,没钱也就没有忽悠的价值。中国人民有钱了,总量还特别高。唱衰的不说这钱是中国巨大的发展成就,非要说成是衰落的标志。还设想了一种“崩溃路径”:一起换美元。中国钱多?好,都来换美元,外汇储备挡不住了吧?那为什么要换美元?这就是人家的“战略忽悠”专业了。
逻辑是这样的:美国要加息,说两年了,虽然慢了点,2015年底总算加了。后面还要再加,美元指数破过100了,会继续冲。先换,后面人民币汇率跌到7了就挣了,后面还可能跌到8。中国政府花外汇储备想挡住,但是花掉5000亿美元也没挡住,只好弃守了,已经贬到6.5了。至于最后会怎么样,你自己想象了,人民币印这么多,汇率变20也是可能的。
在这种“换美元”的财富逻辑下,人民币汇率看来注定会大幅下跌。意思是,人民币不叫财富,美元才叫财富,换成美元才能安心。至于美国人自己存不存美元,那是另一回事,反正你得换美元。

然而这只是一种“嘴炮”攻击,我们可以预测它搞不出什么实质动作,最终也会成为浮云。这个大忽悠的命门在于,在中国,人民币存款是一种人民群众认可的财富,而在美国甚至国际社会上,美元反而没有这种地位。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大部分是“美元资产”,但并非“美元现金”。美元现金应付交易与支付就够了,哪国的外汇储备都不会全存美元现金,多了一定会搞主权投资基金。例如中国的外汇储备据推测六成多是美元资产,其中持有美国国债1.25万亿美元,和两房债券4000多亿美元。这些债券都有远高于银行存款的利息。中国当然也有不小的美元现金储备,但目的不可能是增值,而是应对各种日常支付需求,以及一些国际战略投资。
美元的地位,主要是在国际贸易结算里的交易价值。尤其是某些国家出现支付危机时,需要美元应急。过去两年美元指数急升,和不少国家的经济危机互为因果。美元资产的流动性相对较好,所以也受到各国外汇储备的追捧,这是一种历史地位,或者说暂时无奈的选择。这绝不是说持有美元现金是一种靠谱的理财方式,美国人自己都不信。

美元党利用中国群众对发达国家社会财富的不了解以及美元在国际交易中的强势地位,忽悠说美元也可以作为货币财富存储起来,这是彻头彻尾的欺骗。要真上当换了美元,就得考虑去搞美元投资了。那就说不清了,人生地不熟的“全球投资”,说不定是上了贼船。中国富豪有专家帮忙还不一定行,经常吃大亏,例如洪晃几乎被外资银行“理财”理成无产阶级,一般人就更是盲人骑瞎马。
美国加息,是它自己的考虑,不是为了攻击中国。不是不想,而是靠这点小动作攻击不动中国。美国加息后美元是不是强势,还真不一定。美国加息后,美元指数反而很大可能会大跌。其实美元欧元这些货币在期货市场上炒来炒去,就是在那赌,你输了我就胜了。波段到了就会回头,美元指数已经升了很多,继续涨下去,谁出钱炒高?12月初,欧盟开QE会议之前,高盛警告说欧元有大跌300点的风险,实际走势是大涨300点。这种事不是拿嘴忽悠决定的,真金白银在那拼,风险很高。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力量,不是美元党的嘴炮忽悠,而是中国政府的判断。政府可能认为人民币汇率小贬一下,对整体经济更为有利,毕竟一直单边升值也不好,如给热钱提供无风险套利的机会。从下图可以看出,2015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的下跌,是央行主动决定的,短期内迅速跌了4%,这之前黑市汇率并没有提前跌,还是差不多的。这绝不是什么“弃守”。阿根廷和哈萨克斯坦本币官方汇率一天大跌30%之前,黑市汇率早就低于官方汇率30%不短时间了。

而外汇储备的减少,也是中国政府为了获取更大利益的主动选择。2015年11月末外汇储备3.43万亿美元,相距2014年6月末的3.99万亿美元高点,下降了5000多亿美元,但仍然接近于2013年6月末的3.5万亿美元,那时说中国外储过多的呼声已经非常高了。中国政府判断储备多了无用,完全应该花出去做大事。收购境外资产、一带一路、亚投行,都要花不少外汇。
对于外储数值下降,政府提出的另一个原因是,一些企业留存外汇不结算。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外汇早就不像以前那么宝贵了,不再强制结汇,企业自己看情况处理。如果人民币不像以前那样单边升值,企业留着美元完全正常。
另外还有一个统计因素,中国储备的欧元日元资产相对美元贬值。外储下降,主要就是这三个原因。

有一些个人换了美元,但其规模还远没有到令政府紧张的程度。这个数值很容易监控,真要是受不了,政府动起手来招数太多了,别忘了现在外汇还是管制的,不能随意进出。
这次外储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和2000年那阵子类似。那时说贸易顺差FDI都几百亿美元,为什么外储增加不多?肯定是“外逃”了。算出来的各种数据都有,硬是能算出来几千亿外逃,意思就是中国肯定完蛋了,比现在要形象得多。那时外储才2000亿美元不到,看着是吓人。其实就是有些个人和企业手里拿着美元不结汇,还在中国,没有逃出去。等过几年看着形势不错,又换回来了,弄得外汇储备超常增长。
中国政府现在显然是因为外汇储备够多,所以没有什么大动作。要真铁了心想让外储增长,一年有四五千亿美元顺差,少在外面投点资,保管巨幅增长。只是这实在没意义。预计不久后中国外汇储备的数据就会稳定下来,因为政府可能也要有一定的规模来镇住场子,这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

中国政府主导了本次人民币汇改以来最迅速的贬值,引发了人民币贬值预期。这个预期确实是值得认真对待的,管理不好会有一些麻烦,已经有这样的舆论,说央行的行动有欠考虑。至少对企业来说,如果认为央行会继续推进人民币贬值,确实就更愿意持有美元不结汇。估计中国政府会观察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市场情绪的影响,升值与贬值的控制将更有章法。
可以肯定的是,人民币汇率还是由中国政府主导的。而这是不少美元党卖力否定的,总说政府撑不住汇率。但是再卖力的美元党也不敢用大杠杆做空人民币,如果这样做,很容易就会被央行随手一个动作打爆仓。唱空人民币的最大凭据就是2015年央行主动贬值的动作,而这是很容易逆转的。除此之外的种种唱空理由都是不成立的,其实也忽悠不到多少人,人民群众还是不为所动。

预计未来形势会这样发展:随着美国进一步加息,国际上美元强势告一段落,美元党声势下降。中国有可能根据贸易形势和总体经济的需要,贬到某一目标位为止,如6.8。但是这种波动幅度不大,加上换外汇的麻烦,更不要说外逃的麻烦,对一般人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最终并没有多大动静。中国外汇储备不再大幅下降,也不再巨幅上升,而是小幅升升降降,让大多数人失去看热闹的兴趣。再之后,随着中国与国际经济形势更加稳定,人民币会对美元重上升途,创出新高,从长远看走向贸易上的均衡汇率。

http://m.guancha.cn/chenjing/2016_01_11_347598.shtml
哦已兑换10万$的路过。等RMB恢复设置立马换回人民币 。现在先等下
那就上当了  好着急呀 已经上当了 这可怎么办 用报警吗  换得有点少 警察可能不会管  再换点去
据统计,大部分即使兑换成外币还是存在大陆银行账户的,藏汇于民罢了,现在问题是有投机在大陆的热钱想套利跑。
moverzkkkk 发表于 2016-1-11 15:48
据统计,大部分即使兑换成外币还是存在大陆银行账户的,藏汇于民罢了,现在问题是有投机在大陆的热钱想套利 ...
6.2进来6.7出去,得!两年的利息白忙活了。

中国人就是钱多,几十万亿的存款理财产品,但政府很困难啊,经济也不景气,税收增幅也减缓,以前的来钱道无非几条1,通胀(现在供应过剩,这CPI总也上不去)2,卖土地(房地产也过剩,土地也不好买)3,股市(也供应过剩,吓的老百姓都不敢进了)。

这咋整呢,对,拿外汇储备倒腾吧,6.8卖给你,你还抢不少,每人5万10万刀,过两年你拿着也无处放,不长利息,没辙了,还得过日子,咱们再换回来吧,好吧,给你5.5一美刀,两年20%利润就被政府拿走了。

有些人总以为自己聪明,必然和庄家斗股票,和开发商斗房事,拿P2P去斗通胀,这回不例外,对象变了,直接斗周小川,用美元斗他。
根在中国,资产还是在中国增值
一句话,别追涨杀跌呗,估计不少韭菜听不进去,给股市贡献完了,再去汇市贡献一把
谁是傻子。现在国内用人民币换美元,再想法转移到香港,再在香港换成人民币。
再把人民币运回国内,继续换美元。

利差在1-1.5% 利润在0.5-1% ,1天到2、3天利润0.5-1% 。
1-2万美元倒腾,就有几百美元净入。难吗?!
以为都可以在深圳蚂蚁搬家吗?
据统计,大部分即使兑换成外币还是存在大陆银行账户的,藏汇于民罢了,现在问题是有投机在大陆的热钱想套利 ...
换成港币,去香港旅游花着方便。
陈经的思路还是靠谱
a110003184255 发表于 2016-1-11 16:06
一句话,别追涨杀跌呗,估计不少韭菜听不进去,给股市贡献完了,再去汇市贡献一把
这就是一种必须付的学费,假如国家坚决禁止个人来炒卖外汇,老百姓的好奇性就越来越高,你越禁止,他还越不满意.中国的百姓们还对这个东西没试过,非要试一试,既然交学费的热情非常高,那就试试呗.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时,国内就有了期汇交易,不少是马来西亚等国的外商开的,其在伦敦有席位....国内刚上手的感觉非常过瘾,1:100的杠杆,比赌博那是过瘾多了,后来不知怎么搞得,就消失了,不少人赔了钱.当时流传一个故事,说印尼央行行长不听美国警告,结果把该国外汇储备输了一半.

倒腾货币这种事情,就是赌博,庄家深不可测,大国央行一句话,就让你倾家荡产了,所以没人敢和中美这样的央行作对的,什么花美元托市这种是听听就好,赌场筹码都是人家发行的,你敢和人家赌?
斯蒂格利茨并没有因此看空中国经济。他认为,资本市场很多时候并不能够反映经济基本面的问题。他反倒是对美国经济看法悲观,认为美国经济不会重回健康。
至于中国要靠“竞争性贬值”来解决出口问题?
“美国QE才是,只是我们不这么叫它而已。”这位诺奖得主平静地答道。
中国人“拿走”了熔断机制,却没真正把它吃透
据美国媒体彭博社11日消息,近期斯蒂格利茨在接受电视采访时,也对时下热议的A股熔断机制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1月4日至1月7日,中国A股市场在4个交易日内连续触发了4次熔断,证监会于7日晚间紧急叫停了这一机制。证监会还坦承,就目前实行情况来看,熔断机制弊大于利。
斯蒂格利茨表示,熔断机制的存在很重要,但5%与7%两档熔断的距离实在过短,结果引发了投资者纷纷出逃;中国监管部门虽然从美国借用了这一机制,但却没有真正把这一机制吃透。

斯蒂格利茨接受彭博社电视采访
不过,斯蒂格利茨并不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能够反映中国经济的基本面。
“资本市场的情况很多时候与经济的真实情况并不一致。尽管2015年美国经济很糟糕,但美国的资本市场却异常活跃。”
只重视供给侧却忽视需求侧,问题也会很严重
在业界不少人都认为2016将成为世界经济触底反弹的一年,可斯蒂格利茨却表现出了不同态度。
“很多人都说2015年是最糟糕的一年。伴随2015年的结束,2016年会变好吗?我认为不是的,可以说许多经济层面基础性的东西并没有改变。”
尽管不少媒体都在很大程度上将世界经济放缓归咎于中国,但他指出,中国经济的放缓却并不是一个突发性的事件,而是一种逐渐放缓的过程。
他还特地谈及中国目前热度非凡的“供给侧改革”。
斯蒂格利茨对此强烈建议,千万不能单纯地注重“供给侧”的问题,而应当认识到全球经济整体大环境所存在的问题。
“如果有人单纯重视‘供给侧’改革政策,那么他并没有认清目前在全球经济中真正发生的事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恰恰是需求侧的下滑。中国已经把自己深深地扎根于全球经济之中。中国国内确实存在一些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但倘若中国人在需求侧没有足够政策选择的话,经济还会进一步下滑。”

斯蒂格利茨提醒中国,供给侧改革也得与需求侧并重
人民币要竞争性贬值?“美国QE才是,只是我们不这么叫它”
随着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美元走强的趋势已势不可挡。而随着去年8月人民币“新汇改”的实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制度在一些外媒看来,有汇率操纵之嫌。甚至有人认为,中国政府放任人民币贬值以便为中国出口企业脱困。
不过,斯蒂格利茨认为,对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而言,事情却永远都没有这么简单。他表示,即便中国有意操纵汇率,但一定会从世界其他经济体那里获得反馈;世界上没有一个经济体能够单独决定自己的汇率。
至于如何看待新兴国家,特别是亚太国家都开始选择“竞争性贬值”政策?
“金融危机之后,当美国开始货币宽松(QE)政策,这才是竞争性贬值,只是我们不这么称呼QE而已。当然,恰恰是QE带来的竞争性贬值,才让我们的经济复苏比起欧洲来更为强劲。你不可能把汇率政策与利率政策彻底分开,那种认为‘汇率’纯粹由市场决定的观点是极其愚蠢的。汇率很大程度受利率影响,而控制利率的又是谁呢?是中央银行!”

斯蒂格利茨不讳言QE就是“竞争性贬值”;但他也承认,客观上,QE助推了美国的强劲复苏
“美国经济不会重回健康”
虽然金融危机以后多轮货币宽松使得美国经济获得强劲复苏,但斯蒂格利茨却对美国经济的未来表现悲观。他直言,美国经济不会重回健康。
他指出,虽然2015年里,美国全年的就业数据表现强劲,但必须看到的是累积失业人口仍然十分庞大;因此,整体看来,美国的就业情况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2016年,让床破当总统,还是让希拉里当总统,(其结果)对美国经济影响有什么区别吗?”记者问道。
“美国政治很无聊啊(笑)。美国两党的实际情况是如此接近,可美国政治却又是如此得极端化。我相信,特朗普政府与克林顿政府肯定在经济政策上大相径庭。也难怪人们会对此十分担忧。”
换成港币,去香港旅游花着方便。
那地方值得去吗?连点情怀都没有。
谁是傻子。现在国内用人民币换美元,再想法转移到香港,再在香港换成人民币。
再把人民币运回国内,继续换 ...
每天能换5万美元吗?
每天能换5万美元吗?
正规途径每年个人只有5万美金,换现金银行每天还有限制。
陈经去年那篇扒所谓美中制造业成本皮的文章让某些人恨透啦
ausquery 发表于 2016-1-11 21:16
换成港币,去香港旅游花着方便。
  不去,我怕挨揍。
lvchunyou 发表于 2016-1-11 21:41
这就是一种必须付的学费,假如国家坚决禁止个人来炒卖外汇,老百姓的好奇性就越来越高,你越禁止,他还越不满 ...
那要是现在6.57买的,到时美元涨到7了再换回来,岂不是赚了些啊
每天能换5万美元吗?

租身份证,租厂工和厂妹的
或者直接用他们的身份证办卡
lvchunyou 发表于 2016-1-11 16:02
6.2进来6.7出去,得!两年的利息白忙活了。

中国人就是钱多,几十万亿的存款理财产品,但政府很困难啊 ...
小老百姓现在换美元肯定是为了将来重新换成人民币的,大家都看跌,将来能换回来更多。5.5:1刀估计不可能。中国经济短期内没有继续升值的基础。
那要是现在6.57买的,到时美元涨到7了再换回来,岂不是赚了些啊
那要是回到6.2呢?这跟股市一样~
血罗刹 发表于 2016-1-12 10:43
那要是回到6.2呢?这跟股市一样~
楼上不是说可以去香港玩套利的么,好像过程不是说得那么轻松哦
马利奥 发表于 2016-1-12 10:29
那要是现在6.57买的,到时美元涨到7了再换回来,岂不是赚了些啊
你个人少量投资这种外汇本币之间的操作,没有任何杠杠,买入价卖出价又被严重剥皮,中间又损失了本币远高于外汇的利息收益所得,基本就是白忙活。

某些人看到阿根廷土耳其或巴西毛子等货币的贬值情况,想保值押宝人民币暴跌,这种情况其实忽略了人民币和这些国家货币的根本区别,也是陈经文章中提到的区别。想想那些国家贬值时是甚么情况?外汇储备短缺仅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是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基本都超过两位数了。而中国还在为CIP过低犯愁,本币购买了不但没弱,反而在加强。这种货币怎么会巨幅贬值呢?当然如果中美之间真有货币战,人民币主动发起攻击,但这种时机一般散户怎么能抓的住呢?来回一折腾,没准还亏了钱。

谁是傻子。现在国内用人民币换美元,再想法转移到香港,再在香港换成人民币。
再把人民币运回国内,继续换 ...
你这么干了?你怎么逃过外汇管制限额的?手续费是多少?
阮文绍 发表于 2016-1-12 10:38
小老百姓现在换美元肯定是为了将来重新换成人民币的,大家都看跌,将来能换回来更多。5.5:1刀估计不可能 ...
老百姓换美元根源在于美元崇拜,你应该很少听说德国人英国人日本日去抢购美元。如果欧元日元英镑在两年内对美元升值了20%,你会觉得这习以为常,事实上这次中国推出货币指数和最近的和美元摘勾,就是让人民币变成一种贸易货币,这一篮子货币的分配是以对中贸易量来配额的,还不排除人民币对这一篮子货币的升或贬。人民币正变成欧元日元一样的国际货币,那么升值贬值20%,以后都会变得稀松平常的。
lvchunyou 发表于 2016-1-12 12:51
老百姓换美元根源在于美元崇拜,你应该很少听说德国人英国人日本日去抢购美元。如果欧元日元英镑在两年内 ...
欧美个人直接投资股票外汇的人不多,甚至个人储蓄都不多,大部分人都依赖保险和基金投资。所以才有你说的老百姓对汇率淡定。但其实欧美的机构投资者照样追逐汇率波动的市场机会。以前日元就是主要的投机货币。无他,78:1刀的汇率到头了,都看跌,那就做空呗。
阮文绍 发表于 2016-1-12 13:18
欧美个人直接投资股票外汇的人不多,甚至个人储蓄都不多,大部分人都依赖保险和基金投资。所以才有你说的 ...
年前推出的人民币指数就是为下一步这个指数将作为交易对象的准备,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可以在这个指数上做空做多,让市场去发现人民币的合理汇率的。如果你怕人民币贬值,你也可以在人民币指数期货上对冲风险的。

shaftstop 发表于 2016-1-12 10:11
陈经去年那篇扒所谓美中制造业成本皮的文章让某些人恨透啦


我十年看他的中国官办经济文章,过了五六年之后,发现这文在超大被转贴,被膜拜。也算是神人了,也看出超大网友的可笑。
shaftstop 发表于 2016-1-12 10:11
陈经去年那篇扒所谓美中制造业成本皮的文章让某些人恨透啦


我十年看他的中国官办经济文章,过了五六年之后,发现这文在超大被转贴,被膜拜。也算是神人了,也看出超大网友的可笑。
lvchunyou 发表于 2016-1-12 12:51
老百姓换美元根源在于美元崇拜,你应该很少听说德国人英国人日本日去抢购美元。如果欧元日元英镑在两年内 ...
渡边夫人们可是做空日元的主力
红袖添香夜读书 发表于 2016-1-12 14:39
渡边夫人们可是做空日元的主力
这种操作比渡边夫人差远了,人家是利用杠杆低成本日元去国际市场套利,中国有这个条件的大妈太少了,再说人民币成本可是有名的高,真发展到那个地步,政府绝对会干预的,无它,因为受益者不是政府而是国际炒家,肥水流入外人田。

现在这种换法,就跟炒股和通胀薅毛差不多,都进了政府腰包,所以新华社人民日报干紧制造紧张气氛。他们知道自己现在是反向指标了。
《纽约时报》中文网11日刊发报道《中国大宗商品需求锐减刺痛全球》,文章称,中国经济增速正在放缓,随着利率的上升,美国公司偿还债务的压力增大,必须不停地生产。这一切所导致的过剩进一步压低了价格,伤害了依赖大宗商品的国家,不论是像巴西和委内瑞拉这样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还是诸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


智利一家铜矿精炼厂的工人
智利正在扩建该国北部沙漠下面的最大露天铜矿,以把矿石挖掘量增加17亿吨,虽然全球范围内的金属价格正在大幅下降。
印度正在修建穿越国家的纵横交错的铁路网,以把未得到充分利用的煤矿与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连接起来,同时威胁着让更多的资源抛售到一个已经供过于求的市场。
澳大利亚正在扩大天然气的生产,产量在未来的四年中将大约增长150%,同时能源公司正在建造六个出口终端港,尽管需求在日益减少。
跨越整个大宗商品风景线的这种令人担忧的不匹配景象大都可追溯到同一根源:中国。
多年来,随着其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中国以极大的胃口消耗着各种各样的金属、农作物和燃料。其他国家和企业靠廉价贷款积极扩大自己的业务,他们押赌中国的胃口会只增不减。

现在,一切都改变了。
中国的经济正在走下坡路。随着利率的上升,美国公司偿还债务的压力增大,必须不停地生产。这一切所导致的过剩进一步压低了价格,伤害了依赖大宗商品的国家,不论是像巴西和委内瑞拉这样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还是诸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
这种转变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后果已经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最近几天有所加剧,中国经济的疲软触发了一轮全球股票抛售。
大宗商品过剩是这十年繁荣的一个阴暗面,这个问题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多年前做出的数十亿美元的大项目投资决定,比如加拿大的油砂田和西非铁矿石等项目,才刚刚开始运行。面对巨大的成本投入,企业不可能简单地把项目停掉。因此过剩的产能也许需要好几年才能消化掉。

商品价格正受到原材料大潮的冲击,这将导致一次痛苦的洗牌。石油公司在世界各地已裁掉了大约25万名工人。阿尔法自然资源(Alpha Natural Resources)及其他美国煤矿公司也已申请了破产保护。
沙特阿拉伯是一个以出口能源为主的巨大经济体,随着其财政储备的减少,不得不求助于信贷市场。石油资源丰富的委内瑞拉曾大手大脚地花钱,而今年却面临着偿还一笔100亿美元债务的困难,因为委内瑞拉95%的出口收入依赖于原油。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能源专家迈克尔·莱维(Michael Levi)把大宗商品供求关系的逆转比作久旱后的降雨,虽然雨水一开始缓解了干旱,但持续的降雨却引发了洪水。“生产商反而成了自己最大的敌人,”他说。“没人担心他们会过多地产生,但这正是所发生的事情,这让他们陷入了目前的状况。”
较低的能源和材料价格往往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能源过剩已经让美国家庭在一年中省下了数百美元的汽油和取暖油钱。
但经济学家担心,大宗商品问题是全球经济疲软的反映,这将导致世界各地贸易值的减少,甚至会把一些国家推入日本经历过的那种通货紧缩漩涡,通货紧缩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数十年的停滞不前。去年夏天从中国开始的全球经济动荡,迫使美国推迟其加息计划,直到去年年底才开始实施。
“油价下跌并未被证明具有以前的经济理论所认为的那种刺激作用,”咨询公司IHS的副董事长、能源历史学家丹尼尔·耶尔金(Daniel Yergin)说。“问题是,大宗商品价格疲软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这是过去的投资过度呢?还是意味着全球经济的未来发展放缓?我本人的感觉是,答案是两者兼而有之。”

大宗商品从来都受繁荣和萧条的影响,与全球经济同起同落。但是,中国以及廉价贷款已在某种程度改变了供求关系的方程。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原油消费的直线上升,从2003年的每天550万桶,到2007年的每天750万桶。中国目前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其他大宗商品的情况也基本上类似。
需求的增加推动了价格的飙升。在截至2007年的五年期间,铜的价格涨了200%,锌的价格翻了一番。美国人和欧洲人发现,在从汽油到咖啡的各种各样的产品上,他们实际上是在打竞购战。
后来,金融危机在2008年发生了。虽然全球经济受到重创,但中国经济却仍在持续增长,中国从发展中国家购买的商品越来越多。这些国家的经济由于中国注入的现金也得到了相应的蓬勃发展。

秘鲁的铜和其他金属资源非常丰富,利用这些新发现的宝藏扩大了中产阶级规模,首都利马矗立起一座座购物中心和公寓楼。得益于高企的油价,尼日利亚拉各斯也经历了同样的繁荣。
危机之后的极低利率助长了这些繁荣。巴西能源公司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累计债务已达1280亿美元,其借贷成本在过去三年增加了一倍。
然后,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下滑,大宗商品的形势开始发生变化。

2015年是自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来,大宗商品价格表现最糟糕的一年。镍、铁矿石、钯、铂,铜全线下降了25%或更多。过去18个月里,油价已经下跌逾60%。就连玉米、燕麦和小麦的价格都遭受重挫。
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滑趋势延续到了今年。油价跌至十年未见的低水平,每桶才30美元出头。

随着美联储改变政策,提高利率,公司遭受的冲击更加严重。它们利用低成本贷款来提高产量,现在却陷入了难以偿付的大笔债务。
自由港迈克墨伦铜金矿公司(Freeport-McMoRan)投资46亿美元,扩建了秘鲁赛洛维德的铜矿,目前正在进行收尾工作。扩建后的铜矿产量将提高两倍。该项目非常巨大,将消耗秘鲁全国近10%的电力。
铜价跌至七年来的最低水平,自由港迈克墨伦公司第三季度录得38亿美元的亏损。去年,该公司的股价跌幅逾70%。在董事会的要求下,执行主席詹姆斯·R·莫菲特(James R. Moffett)于2015年底下台,公司还不确定下一步该怎么走。

尽管这些公司正在削减开支,项目却不能完全放弃。例如,很多新矿的设计决定了必须满负荷运转才能达到高效率。而要偿付项目兴建时欠下的债务,就得销售产品。
风险特别大的是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方的煤矿。除了中国的需求减少,日益突显的环境问题也令它们前景堪忧。
“原材料生产商是根据现有价格来进行投资的,没有意识到这种价格可能会对未来的需求产生怎样的影响,”战略能源和经济研究公司(Strategic Energy and Economic Research)总裁迈克尔·C·林奇(Michael C. Lynch)说。“由于价格高企,目前需求正在下降,公司产能过大,而产能一旦建立起来,就回不去了。”
lvchunyou 发表于 2016-1-12 10:45
你个人少量投资这种外汇本币之间的操作,没有任何杠杠,买入价卖出价又被严重剥皮,中间又损失了本币远高 ...
主要是食品类上长

可是其他的大宗商品是跌哈


汽车,电气,房产是跌哈

所以,人民币是很有购买力的哈


kkdidi 发表于 2016-1-12 14:53
主要是食品类上长

可是其他的大宗商品是跌哈
食品类上涨和油价不跌一样,都是政府行为,保护种植户养殖户。如果按国际粮价,跌的也是一塌糊涂。

我就纳闷了,这巴西土耳其的通胀是怎么来的呢?把中国都愁坏了。。。。
lvchunyou 发表于 2016-1-12 14:48
这种操作比渡边夫人差远了,人家是利用杠杆低成本日元去国际市场套利,中国有这个条件的大妈太少了,再说 ...

人民币此波下跌可以算一个压力测试,市场反应激烈程度可以说超出业内决大数人想象

股市流动性好,跌成啥样

如果贬值时间跨度再延长,幅度扩大,楼市会是个什么情况?

央妈现在怂的很,今年偶估计都不敢破新低了

回头看看一月外储流出情况吧。
红袖添香夜读书 发表于 2016-1-12 15:00
人民币此波下跌可以算一个压力测试,市场反应激烈程度可以说超出业内决大数人想象

股市流动 ...
这是我在另一个帖子中的回帖:
现在的局面上中美同时紧缩银根,才导致市场上美元和人民币的拆款利率节节攀升,和人民币贬值升值没啥关系。

从旁观察貌似中美的步调还算一致,这可能也是习奥会的决定之一,加上12月份美国没有再派军舰进入南海岛屿附近挑衅,这个判断大体不离谱。

从11月份开始,美联储已经收回了大约5000亿美元的QE资金,从中国撤出了7000亿,应该有2000亿还在路上。这也是全球股市能源金属材料大跌的主要原因。

这种转移能不能持续到QE到中国近1.7万亿都回去,美联储干不干全部收回把债券放出来,取决于美国金融市场尤其是债市保持稳定,美国总要找到中国抛售的一万亿美元国债的接盘者,这也需要美元啊。。。

重新做人的态度挺好,但戒毒过程中能不能保住生命,这要看毒瘾有多深了。如果中间突然哪天又听到QE4,大家也不要奇怪啊
红袖添香夜读书 发表于 2016-1-12 15:00
人民币此波下跌可以算一个压力测试,市场反应激烈程度可以说超出业内决大数人想象

股市流动 ...
总出清时刻到了,别谈啥价格了,你看油价都啥样了。

出去的美元没什么,既来了就要走,这再正常不过,该降准了,不然股市跌幅太大。
lvchunyou 发表于 2016-1-12 15:00
食品类上涨和油价不跌一样,都是政府行为,保护种植户养殖户。如果按国际粮价,跌的也是一塌糊涂。

我 ...
那两个国家是工业不行吧

就一中国中等省份的规模


还有资源类下跌

国内的工业品不还,就是这结果哈


到是,老毛子,去年就跌了个底朝天

今年,不跌了

罗思义:中国供给侧改革应吸取“里根经济学”的灾难性教训

但我看到中国一些人提出 “中国‘供给侧改革’应以‘里根经济学’为模板”的建议时,深感吃惊,因为里根的政策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永久性损害,它所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直接导致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大萧条以来最大的经济灾难的发生。
引人注目的是,提出“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应以‘里根经济学’为模板”说法的人,并没有提供严谨的美国经济数据以验证其结论。因此,下文将用数据阐明里根治下的美国经济趋势,以及里根开启美国经济衰退之路的原因,以揭示这种说法的错误本质。数据源自本人即将出版的新书《大超越:中美经济实力的最后博弈》。
从数据得出的结论显而易见:从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地缘政治层面来看,“里根经济学”是成功的;但从美国经济表现来看,“里根经济学”则是一场灾难,而且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仍在延续——从美国目前的总统选举来看,其所引发的社会紧张局势仍在持续。

简言之,“里根经济学”恰恰是“供给侧改革”的一种最糟糕的模式,并不适用于中国。
美国经济竞争力下降
里根时期美国经济的最大特点,是美国国际竞争力大幅下降。如图1所示,1980年里根当选总统前,尽管受到1973年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但美国国际收支(一国对外经济往来的货币记录,分为经常帐和资本帐,理想状态是收入与支出相抵,是一国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大体平衡——1977年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占GDP比重为0.7% 。
相反,里根当选总统后,美国国际收支平衡急剧恶化,即美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大幅下降。到1987年(里根任期的倒数第二年),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占GDP比重达到3.3%,显示二战后美国竞争力出现前现未有的恶化。
图1

鉴于美国国际收支平衡严重恶化,与随之而来的美元外流导致贸易逆差扩大,唯有借助大规模的外国借贷,才能避免美元汇率大幅下滑。
事实上,从图1可以看出,“里根经济学”仅能体现的真正的经济能力,是成功借入大量外债。下文将分析由此带来的后果。
毫无疑问,就地缘政治层面而言,里根取得了重大成功——利用无能并屈从于外国利益的戈尔巴乔夫摧毁了苏联和苏共(也许支持“里根经济学”的某些人是希望中国也产生同样的地缘政治结果?)。但就经济层面而言,里根治下的美国竞争力遭遇严重下滑。正如下文将要分析到的,里根的经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长期影响更大。
里根经济政策导致美国借入大量国际外债,就像另一种形式的“信用卡狂潮”。当信用卡账单持续飙升时,持卡人会因为他们花了很多而感觉良好。但当信用卡债务当还款期到来时,信用卡拥有者会感受到巨额债务所带来的巨大的破坏性影响——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正是拜当时的巨额赤字所赐,日积月累而触发危机的。
但里根经济学对美国经济的最直接伤害,是美国国际竞争力退化,从而对美国国内经济结构造成最持久而深远的伤害。2008年的美国经济灾难是“里根经济学”的直接体现。
美国经济放缓
要了解里根经济学对美国国内经济结构的损害程度,就有必要了解美国经济发展趋势:正如图2所示,二战后美国经济表现的基本特征是长期稳步放缓,特别是1980年后经济恶化明显减速。
图2

以能消除短期波动影响的20年移动平均线计算:
        1967年,美国年均增长率为4.1%;
        1977年,美国年均增长率降为3.7%;
        1987年,美国年均增长率降为仅3.2%;
        2014年,美国年均增长率降为2.5%。
由此可以看出,过去四十多年,美国经济增长呈放缓趋势。
美国经济减速的原因
美国经济增长逐渐放缓,特别是1980年后明显减速的的原因显而易见,也与增长核算方法所论述的基本的宏观经济分析相吻合。美国经济逐渐且持续放缓,是由两个相互关联的过程所决定:
        二战后,美国经济对国际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即更多地参与国际劳动分工。因为劳动分工,包括国际劳动分工,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因此美国经济继续开放确保其免遭1929年那样的骤然崩溃。
        但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第二重要的杠杆——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减速——起初是逐渐放缓,1980年里根当选总统后则加剧放缓。尤其如图3所示,1979年美国固定投资净额(新的固定投资额减去折旧)占 GDP比重从1979年的10.3%,降至1988年的7.5%。里根下台后,美国固定投资净额继续下降,2013年其占GDP比重降至仅3.6%。
因为固定投资是仅次于劳动分工的第二重要的增长动力,因此净投资下降必然会导致美国经济增长减速。
投资水平下降
里根时期经济恶化直接导致美国固定投资下降。正如表3所示,二战后初期,里根就任总统前,资本存量(净投资)占美国经济比重增速下降,主要是因为美国新增投资(固定投资总额)增长水平,跟不上现代经济中资本快速贬值的速度——美国固定资本消耗占GDP比重从1950年的11%升至2014年的16%。
图3

资本消耗增速加快与固定资本形成总值水平相对稳定,必然会导致美国投资率下降。1980年里根当选总统后,这种形势明显进一步恶化。
因为美国固定投资总额本身变得不稳定,然后其占GDP比重明显下降: 1979年美国固定投资总额占GDP比重为24%, 1988年这一比重则降至22%。里根下台后,这种趋势仍在继续, 2013年这一比重已降至19%。美国固定投资水平下降,必然导致美国经济放缓。
由于“里根经济学”造成固定投资放缓,导致美国经济长期减速,并持续到现在。经济增长放缓必然导致社会紧张局势加剧,正如当前正在进行的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出现的政治纷争一样,这使得特朗普(Trump)等边缘化或者表现差强人意的总统候选人的影响力上升。
美国储蓄水平下降
美国固定投资水平下降的原因显而易见。投资必须由等额的储蓄提供资金,但如图4所示,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美国储蓄总额开始急剧下降。特别要指出的是,总储蓄并不仅仅指居民储蓄,而是指企业储蓄+居民储蓄+政府储蓄或负债。里根时期,这种趋势明显恶化。
图4

首先以里根时期为例,美国储蓄总额占GDP比重从1979年(里根当选总统的前一年)的23%,降至1988年(里根执政的最后一年)的21%。同期美国储蓄净额降幅更大,其占GDP比重从9.2% 降至5.7% 。
里根执政前,美国国内经济结构并没有恶化,因此是里根的经济政策恶化了这种趋势。这导致美国2008年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二战后的总体趋势如下:
        美国储蓄总额占GDP比重从1965年的25%降至2013 年的18%,即下降7%;
        同期美国固定资本消耗占GDP比重从12%升至16%;
        由于受到储蓄总额下降与资本消耗增长的综合影响,美国储蓄净额占GDP比重从1965年的13%大幅下降至2013年的2%。
因此,截至2013年,美国资本形成净额 (net capital creation,等于资本形成总额减去折旧)占GDP比重已大幅下降。即便如此,2013年数据还是较2008-2010年水平有所提高。2008-2010年间,美国资本消耗增速快于资本形成的增速。也即是说,美国的资本形成净额为负。与此相矛盾的是,美国是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图5

美国上一次资本形成净额为负的记录,还要追溯到1931-1934年的大萧条时期。图5所示的是美国资本形成净额的长期趋势:从大萧条时期的负水平上升至二战期间的峰值水平,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保持较高水平,然后开始下降,并在2008-2010年再次降至负水平。
美国对外国资本投资的依赖程度提高所带来的危机
美国储蓄稳步下降,造成固定投资与经济增速放缓,并在1980年后恶化,导致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美国,尤其阻碍美国经济增长再次加速。这种趋势从里根执政后开始并继续恶化,直接导政2008年的经济与金融灾难。
如图6所示,截至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内储蓄总额一直呈下降趋势,到2008年时其降幅甚至大大超过美国固定资产投资的降幅水平。
图6

截止2008年,美国固定投资占GDP比重为21%,但美国储蓄总额占GDP比重仅为15%——两者相差六个百分点。也即是说,2008年美国国内储蓄不足以为美国国内投资提供资金,这必然意味着美国资本形成额增加的缺口只能借助国外融资(见图7)。
从2002年开始,美国储蓄以外的其他资金来源已经占到美国净投资的一半以上,到2008年,非美国储蓄来源的资金甚至超过美国净投资总额。也即是说,2002年的大部分及2008年的所有美国资本形成净额,均源于非美国储蓄融资(见图7)。
图7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从数据显然可以看出,“里根经济学”直接导致美国发生2008年国际经济灾难。从资本积累融资的基本角度看,2008年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战略造成致命性影响,并进一步减缓其经济增速。
国际金融危机促使资本流动性重新分配,并且流动性趋紧,尤其是作为美国潜在国际融资来源的中国,其国际收支顺差占GDP比重,从2008年的10.1%降至2012年的 2.3%。
由于全球资本流动性出现新变化,美国外债规模必然大幅下降:非美国来源的美国投资融资占GDP比重从2008年的6%降至2013年的1%。
为清楚地说明这一过程,笔者已在上文指出,2008年美国固定投资占GDP比重为21%,但美国储蓄总额占GDP比重仅为15%。也即是说,美国固定投资总额的逾四分之一(GDP的 6%),是源自非美国储蓄融资。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种来自海外的流动性在2008年后大幅减少,导致美国外国借贷亦随之下降。因此,美国别无选择,只能借助如下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要么选其中一种解决方法,要么两者兼而有之:
        提高美国国内储蓄;
        削减美国投资。
面对这一无法回避的过程,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8-2013年间,美国储蓄与固定投资占GDP比重的差距从5.6%降至0.8%,即缩减了4.8%。但这种差距的缩小依赖于:
        美国国内储蓄占GDP比重增加2.6%;
        固定投资占美国GDP比重下降2.1%。
2013年,美国固定投资总额占GDP比重已从之前的21.0%年降至18.9%,固定资产投资净额占GDP比重则降至3.2%。
美国国内储蓄与固定投资的差距缩小一半以上,是源于美国国内储蓄有所提高。因为美国从国外获得的融资,已经不可能再达到从前的规模,因此美国固定投资占GDP比重必然下降。
正如上文所述,固定投资是仅次于劳动分工的的第二重要的增长来源,因此美国增速会进一步下降。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反过来会加剧社会紧张局势。
结论:“里根经济学”不应是中国供给侧改革模板
“里根经济学”政策具有如下总体特征:
        “里根经济学”得益于戈尔巴乔夫的助力,在同苏共的地缘政治斗争中取得了重大成功,导致苏联解体的地缘政治灾难。但从经济角度来看,里根经济学从根本上损害了美国利益;
        “里根经济学”削弱了美国国际竞争地位;
        “里根经济学”造成美国国内经济结构严重恶化,导致储蓄与投资水平严重下滑;
        美国国际地位恶化与国内储蓄下降,需要借入大量的外国债务,来弥补投资缺口。停止借入外债时必然引发危机,正如2008年所发生的一样;
        这些趋势导致美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
        美国经济放缓反过来引发社会动荡,2016年总统选举体现了这一特征。
综上所述,可以明显看出,“里根经济学”不应是中国的“供给侧改革”的模板。相反,从政治和经济角度看,里根经济学是最恶劣的政策之一。

——————————————

          供给学派的基本原理是错误的
        面对中国经济这几年的增速持续下行,一些经济学者提出了供给学派理论。指出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需要的不是刺激需求——这个我不反对;而是增加供给——这个我也不笼统的反对。可是供给学派的基本原理是从萨伊的“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的原理出发的。这个原理是违背事实与逻辑的,是错误的。      
         供给来自于人类对于所需要的资源的生产。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人类的生产必然是以满足消费需求为目的——没有人要的东西,谁会去生产呢?在经济社会里,生产出来的东西没有人要,就不可能在市场上实现其想要的价值,生产者就会破产,供给也就会消失。所以,供给只能是被需求所引发的。没有人类的需求,就不会有生产活动,也就不存在供给。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也是不可逆的逻辑关系。      
      现代供给学派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这个没错,但是:
         第一,这说的是【生产的增长】,不是说的生产的目的。人类的行为是有目的的。没有目的的行为就不叫生产。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为了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而力图通过合理分配资源,实现生产的增长。还是需求引发供给,而不是供给创造需求;      
      第二,生产的增长与经济的增长不是一回事。生产增长会导致资源的增加,却不一定会导致经济的增长。因为经济的增长必须以产品的价值实现为条件。而产品的价值实现必须以市场的有效需求为条件。因此,还只能是需求引发供给,而不是供给创造需求。     
        从这个分析来看,供给学派是把生产的目的与手段混淆了;同时也把社会再生产与经济混淆了。后一个混淆是当今各个经济理论派别的共同错误,包括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内。
     现代供给学派还有一个著名观点,【就全部经济看,购买力永远等于生产力;经济具有足够的能力购买它的全部产品,不可能由于需求不足而发生产品过剩】。这又是一个把社会再生产与经济混淆了而产生的错误判断。从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分析,社会产品的总价值与全部的社会产品是完全对应的,这个没错。可是在经济社会里,产品总价值被以财富形态在社会成员之间不平等的分布着。于是有财富的人购买力过剩;没有财富的人就没有购买力。过剩的购买力不会被用于购买产品。于是市场的有效需求就必然地小于供给总量,形成(有效)需求不足现象,从而必然地发生产品过剩。      
      供给学派的基本原理错误,上面已经分析过了。其实当代经济理论的各个派别都有基本原理错误的现象。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各自也会有一些正确的技术分析。那么供给学派现在的技术分析是否正确呢?        
        我前面说过了,供给学派反对刺激需求的观点,我就认为不错。因为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问题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世界总需求下降,导致产品销售困难——不是因为中国的供给出了问题,导致了世界的需求变化;而是因为世界的需求变化,导致了中国的供给不适应;二是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仍然有一些市场需要的资源,我们生产不出来,或者生产成本太高,不具备财富效应——从这个角度上说,用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方式,增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供给,确实是解决当前经济困难的方法。所以从技术分析角度,我是赞成一些供给学派者主张增加投资的观点的。      
       但是供给学派主张通过减税降低经营成本的方式,引导人们增加投资的主张是错误的。因为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不是供给不足,而是因为市场有效需求变化,导致供给结构应该提升。这里用供给概念十分拗口。用生产力水平比较能够顺畅的解释问题:现在需要的是提高生产力水平,把不能生产的产品生产出来;把能够生产的产品的成本降下去。
        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实现生产力的进步,而不是减税。因为经济发展的根本条件在于生产力进步。用减税的方式降低经营成本,直接的效果就是给了生产者以降低产品价格的空间。资本的唯一目的就是利润。既然不用提高生产效率也能够获得利润,企业就不会把资源用于先进生产力的投资。同时由于减税降低了市场门槛,会引发更多的竞争者进入市场,于是过度竞争会很快把减税增加的利润空间吞噬掉。于是经济很快又会进入因为价格降低而成本上升,按照供给学派的逻辑,应该减税的环境。可是这样循环的结果,即使税率为零,也不免经济困境的再现。
       如果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世界顶尖,而科技创新又一时不能实现规模性突破,从而出现生产力进步遇到暂时性瓶颈,在这样的情况下,经济萎缩又导致就业问题严重,减税或许就是必要的暂时性措施。  
        可是今天的中国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还可以通过大量引进世界既有的先进科技改造中国的生产力结构,促进中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加强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同时,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速下滑并没有引发严重的就业危机,应该做的就不是减税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而是通过加大投资,建设先进生产力,淘汰掉落后的产能,实现生产力结构的升级,让生产能力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
        所以,供给学派现在针对中国经济局势做出的分析、解释与判断和主张,都是错误的。
lvchunyou 发表于 2016-1-12 15:00
食品类上涨和油价不跌一样,都是政府行为,保护种植户养殖户。如果按国际粮价,跌的也是一塌糊涂。

我 ...
还有


资源类下跌


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工业国的工业生产是绝对在降的...

而且下降的厉害...


生活的消耗量不变

应该是这个原因

但是发达国家也有统计数字造假的搞法

TG的工业生产也在降,没有他们那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