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监察部网站的文章《官员都在坐等出事》,看前面真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7:00:16
官员都在坐等出事:“癸酉之变”与嘉庆帝的反思

  一想起1813年秋天那件事,嘉庆皇帝就感到窝囊:他差一点儿就当了大清的末代君主,并且,各级官员早就知道要出事,却都像请客一样,把问题迎进了紫禁城。
  1812年一个宁静的仲夏夜,台湾知府汪楠,被淡水同知查廷华扰了美梦。

  原来,查廷华他们抓了一个传教的人,此人不吃打,供出了一个惊人情报:明年中秋节,天理教徒要攻打紫禁城,目标是干掉嘉庆皇帝,建立新王朝。头子叫林清,突击队长名叫祝现……

  汪楠稍作思考说:

  “犯人为了保命,什么胡话都会说。你知道谎报的后果吗?快把那家伙宰了,免得出去瞎说,给我们惹事。”

  1813年初夏的一天,豫亲王裕丰的管家祝现有事请假,祝现的堂弟祝富庆偷偷来访,一是举报自己的堂兄谋反,二是举报林清在宣武门租房子卖鹌鹑,其实是在打造枪械。

  毕竟是皇室宗亲,豫亲王一听就跳了起来:

  “有这事?我这就进宫禀报!”

  仆人备好了轿子,豫亲王却摆了摆手,沉吟半晌,低声劝导举报人:


  “做事要动脑子啊!谋反是灭九族的大罪,你想害整个祝氏家族吗?此事到此为止,千万别再提了。”

  8月以来,京城卫戍司令吉伦将军连续接报,说天理教徒很快就要攻打皇宫。吉伦十分淡定:

  “紫禁城内又不归我管,我操这个闲心干啥?我九门提督的职责范围是九个城门,加强巡逻就是了。”

  9月底,嘉庆帝结束休假,离开木兰围场回京,下一站行在是蓟县的白涧。为大老板服务的机会来了,吉伦立即率大队人马前往迎驾。

  刚上路,一个参谋骑快马狂追上来,气喘吁吁地报告:不好了,不好了,天理教徒混进城了,请大人即刻处理!

  吉伦火了:

  “你们有完没完?想立功受奖想疯了?滚开滚开!”


  参谋不依不饶,一把拽住吉伦的马缰绳,苦苦哀求:“大人……大人!您真的不能走啊,要出大事啊!”

  吉伦大为恼火:

  “我大清正是太平盛世,国泰民安,天下归心,你竟敢造谣惑众,等我办完大事再来收拾你!”说罢,一脚踢翻可怜的参谋,拨马呼啸而去。

  10月7日中午,兵部尚书兼顺天府尹刘镮之,正与客人觥筹交错。宛平县令和卢沟桥巡检破门而入,附耳低语:昨夜、今晨,家住宋家庄的林清等人,骗过岗哨,经卢沟桥进了城,明天午后攻打皇宫,情况十万火急!

  刘镮之早已进入酒酣耳热状态,哈哈大笑起来:
  “幼稚、幼稚!你以为吉伦大人的部队是聋子的耳朵?皇帝老子家是大栅栏,谁想进就能进?别没事找事了,陪我喝酒。”

  第二天,1813年10月8日下午3时整,天理教徒200余人装扮成卖柿子的、送货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由东华门、西华门攻入皇宫。两天一夜之间,皇帝家中刀光剑影,箭矢乱飞。警卫部队惊慌失措,死伤过百,假如外援及时跟进,林清他们肯定会把大清皇宫连锅端!

  凑巧,嘉庆帝的二儿子,也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平时最爱摆弄冷兵器时代最吓人的玩意儿——火枪,这次派上了用场。几声枪响,竟然稳住了军心,逆转了形势。在禁军的围剿下,天理教徒寡不敌众,起义失败。

  而远在河南滑县的另一支天理教队伍,稍早前已经起义,剑指北京。清政府用尽九牛二虎之力,耗时三个月,才勉强平息事态。

  这件事发生于夏历癸酉年,史称“癸酉之变”,是清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是大清重复历史周期律的不祥之兆。

  二


  “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嘉庆皇帝如此表达了他的震惊和愤懑。他发明了“因循疲玩”这个新词,指责汪楠等人不负责任,言下之意,如果他们干活稍微认真点儿,灾祸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至少不会闹这么大。

  嘉庆皇帝想错了。触发癸酉之变的,不单是个别人的工作作风问题,而是整个官场出了问题。


  清朝的吏治腐败很有特点:官员们除了“贪”,还特别“懒”,没人想做事,讨厌担责任,整天无精打采,敷衍了事。从乾隆中期开始,官场就如一潭死水,不作为是主旋律,国家统治机器锈蚀得无法运转,社会治理问题按下葫芦起来瓢。

  人人麻木不仁,个个“炸雷都打不醒”,根子在于官员追求狭隘的人生目标:升官发财!目标明确了,办法就有了。


  一是不犯错误才能升官。“多磕头,少说话!”三朝元老曹振镛的名言,诠释了官场成功秘诀:做事越多,错误越多,不干活最保险。所以大家遇到事情习惯绕道走,踢皮球,把犯错误的机会留给别人。汪楠杀人灭口,无非是怕给自己惹麻烦。

  白莲教起义失败后,林清等人利用大饥荒,在华北农村轰轰烈烈地传播天理教。早在起事八年前,他就制定了先占皇宫、再取全国的奇特战略。“要想白面贱,除非林清坐大殿”,如此直白的民谣家喻户晓,而在中国历史上,民谣一贯具有政治风向标的意义。林清完全没有保密意识,他们的一举一动在社会上是尽人皆知。对此,官员们个个睁一眼闭一眼,假装不知道。


  二是上司满意才能升官。在清朝官场,官运不靠业绩靠上司。天大的事吉伦都不用心,唯独接驾很积极,就是这个道理。

  把“唯上”发挥到了极致的,是咸丰帝的军机大臣王文韶,人称“溜溜球”。每当需要表态的时候,他的听力就急剧下降;事情如果足够大,干脆就彻底聋了。他是故意让领导说了算。

  对于躲不掉、踢不走的皮球,官员们就稍稍糊弄一下,一旦领导追究起来,比较好解释。天理教徒都进了城里,吉伦的应对措施还是“加强巡逻”,显然是做样子、走形式。

  某天,嘉庆皇帝咨询刘墉:“你看某某人当知府怎么样?”刘墉支支吾吾了老半天,末了就挤出两个字:“尚可。”嘉庆帝苦笑说:这么大的官也在混日子,工作根本不用心,怎么得了!

  官员们如此唯唯诺诺,真是又安全、又省劲;不但把责任推给了上司,上司还高兴,何乐而不为?

  三是报喜不报忧才能升官。豫亲王为什么突然改变主意?头年去京南游玩,他通过祝现认识了林清,受到热情接待,酒喝多了,就住林家大院了,临走还没少拿。要是皇上知道了,一切都完了!于是,国家利益自然让位给个人利益。对这种现象,费正清分析得入木三分:报喜不报忧符合清朝官员的利益。
  同豫亲王一样,在洪秀全起义之初,地方官也是使劲捂盖子,巴不得长毛快去别人地盘上闹。直到太平军攻克了十几座城池,朝廷才知道出了大麻烦。

  魏源这样概括大清官场风气:“不担责任是成熟稳重,会踢皮球是聪明智慧,得过且过是办事得体!”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价值观,谁信谁弱智。

  正当整个官场鼾声一片时,国情和世情发生了巨大变化,清朝进入加速下坠通道,灾祸接踵而至,且无不带有癸酉之变的影子: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军队只有4000人,根本没打算赢;太平军成气候,源于地方官帮忙;大清的海军吨位号称亚洲第一,却迎来甲午惨败;北京守城正规军达15万之众,被不到二万人的八国联军轻松拿下;甚至连辛亥革命枪响,仅是士兵无意中走火……

  完全可以说,早在癸酉之变时期,清朝深陷历史周期律的命运已经注定;帝国大厦由摇晃走向垮塌,癸酉之变只是第一步——费正清找到了原因:官员们都在坐等出事!

  三

  癸酉之变已经过去200年了。当年一支飞舞的箭镞,至今还深嵌在故宫隆宗门的牌匾上,好像仍在回味着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王岐山同志指出:“学历史最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来源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新闻报道《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王岐山瞻仰中央监察委员会旧址》——编者注)
  无论是政权性质,还是立国宗旨,清朝与共产党没有可比性。但是,任何政权的正常运转和执政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广大公务人员的动员组织;公务人员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直接影响施政质量和效果,关系政权的兴衰成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进行了两大意义深远的战略部署,深得党心民心:一是绘制了中国梦的绚丽蓝图,制定了改革发展时间表和路线图;二是开展作风建设大扫除,正风肃纪,扶正祛邪。
  这两大战略部署齐头并进,蕴含了严密的逻辑联系、深远的战略意图。

  优良作风是事业成功的保证,这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经验。当年,无论是斯诺、史沫特莱,还是陈嘉庚、黄炎培,在目睹了根据地军民的勃勃生气后,一致认定“延安作风”必胜,“西安作风”必败,中国的希望在共产党。9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把党的作风视作生命,把不良作风视为大敌,终于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历史前进的引领者。这是何等宝贵的政治经验和精神财富!

  作风是一个变量,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不但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必要时还须下猛药。在党带领人民开始新的长征的关键时刻,“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横亘在我们的面前。只有牢记理想宗旨,心系国家人民,彻底扫除作风上的污垢,才能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延续昨日的光荣。

  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发端,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跟进,定点清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及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触动和净化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灵魂,干部作风和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坚决拥护。

  作风体现党的性质,代表党的形象,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最终决定我们能否走出历史周期律的怪圈。新一届党中央开展的,就是这样一项意义深远的伟大工程,在中华民族复兴历史上,将会浓墨重彩地记录这一页!

  历史终将证明,一代一代共产党人总是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一切为了人民,全无一己之私,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完成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也开辟了长期执政的成功道路。


来源: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作者:习骅
官员都在坐等出事:“癸酉之变”与嘉庆帝的反思

  一想起1813年秋天那件事,嘉庆皇帝就感到窝囊:他差一点儿就当了大清的末代君主,并且,各级官员早就知道要出事,却都像请客一样,把问题迎进了紫禁城。
  1812年一个宁静的仲夏夜,台湾知府汪楠,被淡水同知查廷华扰了美梦。

  原来,查廷华他们抓了一个传教的人,此人不吃打,供出了一个惊人情报:明年中秋节,天理教徒要攻打紫禁城,目标是干掉嘉庆皇帝,建立新王朝。头子叫林清,突击队长名叫祝现……

  汪楠稍作思考说:

  “犯人为了保命,什么胡话都会说。你知道谎报的后果吗?快把那家伙宰了,免得出去瞎说,给我们惹事。”

  1813年初夏的一天,豫亲王裕丰的管家祝现有事请假,祝现的堂弟祝富庆偷偷来访,一是举报自己的堂兄谋反,二是举报林清在宣武门租房子卖鹌鹑,其实是在打造枪械。

  毕竟是皇室宗亲,豫亲王一听就跳了起来:

  “有这事?我这就进宫禀报!”

  仆人备好了轿子,豫亲王却摆了摆手,沉吟半晌,低声劝导举报人:


  “做事要动脑子啊!谋反是灭九族的大罪,你想害整个祝氏家族吗?此事到此为止,千万别再提了。”

  8月以来,京城卫戍司令吉伦将军连续接报,说天理教徒很快就要攻打皇宫。吉伦十分淡定:

  “紫禁城内又不归我管,我操这个闲心干啥?我九门提督的职责范围是九个城门,加强巡逻就是了。”

  9月底,嘉庆帝结束休假,离开木兰围场回京,下一站行在是蓟县的白涧。为大老板服务的机会来了,吉伦立即率大队人马前往迎驾。

  刚上路,一个参谋骑快马狂追上来,气喘吁吁地报告:不好了,不好了,天理教徒混进城了,请大人即刻处理!

  吉伦火了:

  “你们有完没完?想立功受奖想疯了?滚开滚开!”


  参谋不依不饶,一把拽住吉伦的马缰绳,苦苦哀求:“大人……大人!您真的不能走啊,要出大事啊!”

  吉伦大为恼火:

  “我大清正是太平盛世,国泰民安,天下归心,你竟敢造谣惑众,等我办完大事再来收拾你!”说罢,一脚踢翻可怜的参谋,拨马呼啸而去。

  10月7日中午,兵部尚书兼顺天府尹刘镮之,正与客人觥筹交错。宛平县令和卢沟桥巡检破门而入,附耳低语:昨夜、今晨,家住宋家庄的林清等人,骗过岗哨,经卢沟桥进了城,明天午后攻打皇宫,情况十万火急!

  刘镮之早已进入酒酣耳热状态,哈哈大笑起来:
  “幼稚、幼稚!你以为吉伦大人的部队是聋子的耳朵?皇帝老子家是大栅栏,谁想进就能进?别没事找事了,陪我喝酒。”

  第二天,1813年10月8日下午3时整,天理教徒200余人装扮成卖柿子的、送货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由东华门、西华门攻入皇宫。两天一夜之间,皇帝家中刀光剑影,箭矢乱飞。警卫部队惊慌失措,死伤过百,假如外援及时跟进,林清他们肯定会把大清皇宫连锅端!

  凑巧,嘉庆帝的二儿子,也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平时最爱摆弄冷兵器时代最吓人的玩意儿——火枪,这次派上了用场。几声枪响,竟然稳住了军心,逆转了形势。在禁军的围剿下,天理教徒寡不敌众,起义失败。

  而远在河南滑县的另一支天理教队伍,稍早前已经起义,剑指北京。清政府用尽九牛二虎之力,耗时三个月,才勉强平息事态。

  这件事发生于夏历癸酉年,史称“癸酉之变”,是清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是大清重复历史周期律的不祥之兆。

  二


  “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嘉庆皇帝如此表达了他的震惊和愤懑。他发明了“因循疲玩”这个新词,指责汪楠等人不负责任,言下之意,如果他们干活稍微认真点儿,灾祸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至少不会闹这么大。

  嘉庆皇帝想错了。触发癸酉之变的,不单是个别人的工作作风问题,而是整个官场出了问题。


  清朝的吏治腐败很有特点:官员们除了“贪”,还特别“懒”,没人想做事,讨厌担责任,整天无精打采,敷衍了事。从乾隆中期开始,官场就如一潭死水,不作为是主旋律,国家统治机器锈蚀得无法运转,社会治理问题按下葫芦起来瓢。

  人人麻木不仁,个个“炸雷都打不醒”,根子在于官员追求狭隘的人生目标:升官发财!目标明确了,办法就有了。


  一是不犯错误才能升官。“多磕头,少说话!”三朝元老曹振镛的名言,诠释了官场成功秘诀:做事越多,错误越多,不干活最保险。所以大家遇到事情习惯绕道走,踢皮球,把犯错误的机会留给别人。汪楠杀人灭口,无非是怕给自己惹麻烦。

  白莲教起义失败后,林清等人利用大饥荒,在华北农村轰轰烈烈地传播天理教。早在起事八年前,他就制定了先占皇宫、再取全国的奇特战略。“要想白面贱,除非林清坐大殿”,如此直白的民谣家喻户晓,而在中国历史上,民谣一贯具有政治风向标的意义。林清完全没有保密意识,他们的一举一动在社会上是尽人皆知。对此,官员们个个睁一眼闭一眼,假装不知道。


  二是上司满意才能升官。在清朝官场,官运不靠业绩靠上司。天大的事吉伦都不用心,唯独接驾很积极,就是这个道理。

  把“唯上”发挥到了极致的,是咸丰帝的军机大臣王文韶,人称“溜溜球”。每当需要表态的时候,他的听力就急剧下降;事情如果足够大,干脆就彻底聋了。他是故意让领导说了算。

  对于躲不掉、踢不走的皮球,官员们就稍稍糊弄一下,一旦领导追究起来,比较好解释。天理教徒都进了城里,吉伦的应对措施还是“加强巡逻”,显然是做样子、走形式。

  某天,嘉庆皇帝咨询刘墉:“你看某某人当知府怎么样?”刘墉支支吾吾了老半天,末了就挤出两个字:“尚可。”嘉庆帝苦笑说:这么大的官也在混日子,工作根本不用心,怎么得了!

  官员们如此唯唯诺诺,真是又安全、又省劲;不但把责任推给了上司,上司还高兴,何乐而不为?

  三是报喜不报忧才能升官。豫亲王为什么突然改变主意?头年去京南游玩,他通过祝现认识了林清,受到热情接待,酒喝多了,就住林家大院了,临走还没少拿。要是皇上知道了,一切都完了!于是,国家利益自然让位给个人利益。对这种现象,费正清分析得入木三分:报喜不报忧符合清朝官员的利益。
  同豫亲王一样,在洪秀全起义之初,地方官也是使劲捂盖子,巴不得长毛快去别人地盘上闹。直到太平军攻克了十几座城池,朝廷才知道出了大麻烦。

  魏源这样概括大清官场风气:“不担责任是成熟稳重,会踢皮球是聪明智慧,得过且过是办事得体!”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价值观,谁信谁弱智。

  正当整个官场鼾声一片时,国情和世情发生了巨大变化,清朝进入加速下坠通道,灾祸接踵而至,且无不带有癸酉之变的影子: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军队只有4000人,根本没打算赢;太平军成气候,源于地方官帮忙;大清的海军吨位号称亚洲第一,却迎来甲午惨败;北京守城正规军达15万之众,被不到二万人的八国联军轻松拿下;甚至连辛亥革命枪响,仅是士兵无意中走火……

  完全可以说,早在癸酉之变时期,清朝深陷历史周期律的命运已经注定;帝国大厦由摇晃走向垮塌,癸酉之变只是第一步——费正清找到了原因:官员们都在坐等出事!

  三

  癸酉之变已经过去200年了。当年一支飞舞的箭镞,至今还深嵌在故宫隆宗门的牌匾上,好像仍在回味着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王岐山同志指出:“学历史最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来源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新闻报道《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王岐山瞻仰中央监察委员会旧址》——编者注)
  无论是政权性质,还是立国宗旨,清朝与共产党没有可比性。但是,任何政权的正常运转和执政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广大公务人员的动员组织;公务人员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直接影响施政质量和效果,关系政权的兴衰成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进行了两大意义深远的战略部署,深得党心民心:一是绘制了中国梦的绚丽蓝图,制定了改革发展时间表和路线图;二是开展作风建设大扫除,正风肃纪,扶正祛邪。
  这两大战略部署齐头并进,蕴含了严密的逻辑联系、深远的战略意图。

  优良作风是事业成功的保证,这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经验。当年,无论是斯诺、史沫特莱,还是陈嘉庚、黄炎培,在目睹了根据地军民的勃勃生气后,一致认定“延安作风”必胜,“西安作风”必败,中国的希望在共产党。9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把党的作风视作生命,把不良作风视为大敌,终于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历史前进的引领者。这是何等宝贵的政治经验和精神财富!

  作风是一个变量,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不但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必要时还须下猛药。在党带领人民开始新的长征的关键时刻,“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横亘在我们的面前。只有牢记理想宗旨,心系国家人民,彻底扫除作风上的污垢,才能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延续昨日的光荣。

  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发端,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跟进,定点清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及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触动和净化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灵魂,干部作风和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坚决拥护。

  作风体现党的性质,代表党的形象,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最终决定我们能否走出历史周期律的怪圈。新一届党中央开展的,就是这样一项意义深远的伟大工程,在中华民族复兴历史上,将会浓墨重彩地记录这一页!

  历史终将证明,一代一代共产党人总是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一切为了人民,全无一己之私,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完成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也开辟了长期执政的成功道路。


来源: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作者:习骅
还真的很有现实意义。
这怕啥?有朝阳群众在,没事。
满清没有大臣,只有奴才,奴才需要有自己的意志吗?
官员选拔制度就那样,什么样的人选什么样的下属,风气肯定变一致了,异端不是被排挤掉就是自己退出了。
这怕啥?有朝阳群众在,没事。
你都没看内容,前清的朝阳,举报了多次了
然并卵
不改官员的负责制度,习总下去还是老样子
gmgm201 发表于 2015-12-24 18:54
不改官员的负责制度,习总下去还是老样子
这是俩层面的事情

负责的人,不一定就很清廉
清廉的人,难道就一定是在为国为民?

就算你清廉、你正派,一心谋事业,你敢保证你的所作所为你的决策有利于这个地区、行业的发展?
这个社会什么样,难道没人知道吗?

掩耳盗铃,自说自话,故作清高,南辕北辙
这就是我对当今的基本评价
不要把干部群体污名化
作者第一眼看成习胖了。。。
这是俩层面的事情

负责的人,不一定就很清廉

这篇文章说的是官员的担当精神。
都在坐等出事》?

这个都字意味深长哦。
都在坐等出事》。
甲申三百年记也要好好读一读
官出于上还是出于下
——这是个问题
官出于上还是出于下
——这是个问题
目前嘛,除了出于上还能是啥!
为毛我一下子就想到这段台词?“ 大清的心头之患不在外面,而是在朝廷……咱们这烂一点,大清国就烂一片。你们要是全烂了,大清国各地就会揭竿而起,让咱们死无葬身之地呀!想想吧,崇祯皇帝朱由俭,吊死在煤山上才几年呢,忘啦?!那棵老歪脖子树还站在皇宫后边,天天地盯着你们呐!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为毛我一下子就想到这段台词?“ 大清的心头之患不在外面,而是在朝廷……咱们这烂一点,大清国就烂一片。 ...
康熙王朝……
后几段都是扯淡
刘志军如何?
面瘫如何?

前面id说“负责的人,不一定就很清廉
清廉的人,难道就一定是在为国为民?

就算你清廉、你正派,一心谋事业,你敢保证你的所作所为你的决策有利于这个地区、行业的发展?
这个社会什么样,难道没人知道吗?

掩耳盗铃,自说自话,故作清高,南辕北辙
这就是我对当今的基本评价”

还真有些影子呢。
这不是骂不折腾的和谐时代吗。
前两段真是好文章啊,懒政,唯上,刷政绩,个个说到点上。
妥妥的体制问题
中华文化几千年,核心就是官僚文化
做官做久了都痴呆了,官僚主义就是这个样子
隆宗门上现在还有那箭头,我去故宫特意去看了。
官员的心态很正常,又不是我的天下,管我屁事,捞钱要紧


现在的官员选拔和晋升制度和当年的其实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

现在的官员选拔和晋升制度和当年的其实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
现在也差不多
   现在还不是一样向上负责不是向民负责
这说的就是各地绿教扩张呀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军队只有4000人,根本没打算赢,这话说的,不能赢不远万里来干嘛?
很现实啊!
没有链接……
现在的官员选拔和晋升制度和当年的其实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
明明是一模一样
wxever 发表于 2015-12-25 13:18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军队只有4000人,根本没打算赢,这话说的,不能赢不远万里来干嘛?
第一次鸦片战争刚开战,英国远征舰队总人数1万多,其中陆军4000人,不过随后从印度还补充过,不止4000人了
不民主,独裁的官僚体系就是这样。
为毛我一下子就想到这段台词?“ 大清的心头之患不在外面,而是在朝廷……咱们这烂一点,大清国就烂一片。 ...
现在可以当裸官,跑到海外,所以后清的官比前清更无底线。
wxever 发表于 2015-12-25 13:18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军队只有4000人,根本没打算赢,这话说的,不能赢不远万里来干嘛?
是呀
赵本山缺席座谈 发表于 2015-12-24 18:14
满清没有大臣,只有奴才,奴才需要有自己的意志吗?
没错,如果事事表态负责,早就被逆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