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宗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9:20:05
氏族神信仰
在日本人的信仰生活中,祭祀祖先占有很大的比例。日本的宗教活动都
直接或间接地与崇拜祖先有关,而氏族神信仰又是其中的典型。在日本佛教
寺院与日本人的联系多半是通过供养祖先的途径建立的。祭祀的对象包括一
族的始祖、祖先以及已去世的近亲。但是最近几年去世的近亲并不包括在内。
日本人每年都要对死者进行年祭。年祭持续的时间各不相同,有17 年、
33 年、49 年、50 年。日本全国各地都根据本地的风俗习惯在某年、某月中
止对死者的年忘。尽管在信奉净土宗的村子里,名义上100 年乃至150 年仍
以个人为对象进行年忌,但能够真正实行的并不多。
按照日本人的风俗,在为死者举行最后一个年忌之后,家人要为他建一
座塔。在日本的四国、中国地区一般使用四角形的木棒代替塔。在日本东部
地区,塔上还要插一根活树枝,这种塔被称为“付叶塔”。日本人认为以最
后的年忌为界限,被供养的故人已洗净污秽,成为神或祖先。日本东北地区
的人们在这一天往往要举行仪式,将故人的牌位投入河中,让它漂走。日本
南部的大分县人这一天要把故人的墓石打破。冲绳人则将故人牌位上的名字
刮掉,将牌位改送御神棚内供奉。由于这时了解故人的人已为数不多,个人
的灵魂已失去个性,变成祖先之灵,汇入世代相传的祖先灵体之中。这种祖
先的融合体往往以一对男女的形象出现,称“祖灵”,人们相信他们永远保
卫着自己的子孙和乡土。
日本人相信成为祖灵的祖先之灵,每年定时访问后代的家庭。盂兰盆节
就是最好的证明。日本人真诚地认为祖先之灵化为大山保护子孙。与此同时
祖神也是农耕之神。正月里的年神也是祖先的化身。卯月八日送田神、新年
挂门松迎神以及举行许多与山有关的祭祀活动等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日
本人祖先信仰的特点。此外,大多数日本人不同意日本佛教关于西方净土的
教诲。他们不承认死者在遥远的天国,而坚信祖先就在身边保护自己。以前
日本人家中的佛坛或者灵庙摆放祖先的灵位、牌位,平日随时供养,每逢“御
灵祭祀”时还要举行隆重的仪式。除平日的供养以外,日本人还要举行迎送
祖先之灵的活动。每年旧历七月一日至七日,人们从村子附近的山顶上开始
割草开路,一直开到村子里,俗称“开盆道”、“开灵路”,为的是迎接祖
先进村。每年7 月11 日至13 日,日本人还要举行“迎盆花”的仪式。人们
采摘野花、桔梗、千屈花、粟花等装饰神棚,传说祖先之灵这时随花来子孙
家访问。人们主要采摘自家附近的野花,但也有个别人采摘山上的野花。有
关祖先之灵寄宿在植物之中的信仰还表现在卯月八日的仪式之中。7 月13 日
夜晚,日本全国各地都举行“迎火会”,欢迎祖先回家访问。人们首先扫墓,
然后在墓边燃烧麻秆、麦秆、桦树皮。这天晚上人们在河边、土丘、山上到
处焚火,一起参加仪式。这种活动是全国性的,俗称“大火祭”(还有由寺
院、神社组织的,不定期的“小火祭”,目的是为了照亮祭场)。7 月14 日、
15 日两天,祖先之灵接受后代供养。7 月15 日夜晚至16 日举行“送盆”仪
式。这时各家门口焚起“送火”,人们将供品、装饰品带到海边、河边,让
它们与放着神灵的船和灯笼一道随流而去。尽管从表面看上去从山上迎来的
祖先之灵,从海上、河上送走似乎有些矛盾。然而在日本人看来海与山是相
通的。
日本的正月仪式与盂兰盆仪式有许多相似之处。盂兰盆时,除佛坛外,
各家还要另建一处“盆棚”。正月则除神棚外,各家还要另建一处“年棚”。
按照传统,年棚必须面对本年吉庆的方角(惠方)。“迎松”仪式一般在前
一年的12 月28 日举行。松树是从山上采来的,是祖先附身之物。如今日本
人过年时挂在大门口的门松,过去是立在屋内的。直到今天,日本中部地区
农村还保留着在松树底下摆放供品的习惯。日本东北地区长野县、静岡县一
带年三十晚上要做“御灵饭团子”供在佛坛上,每只圆形的饭团子都插着一
根筷子,这与盂兰盆的形式基本相同。大年三十夜晚,日本人还要烹制正月
年饭,参加正月祭神活动,祭祀活动结束后,全家人坐在一起分食正月年饭。
过去,日本人还要举行“年祭”、“开门红”仪式。元旦早晨各家主人到本
家去,本家主人开门时,各家主人说些“天亮了”、“开门红”之类的吉利
话。古时候庆祝正月的仪式一般在1 月15 日满月之时举行,随着历法改革及
信仰变化,正月祭祖先的感觉逐渐淡薄化。尽管如此,每年1 月16 日日本不
少地区仍要举行“正月佛”仪式,供养祖先。
除盂兰盆、正月以外,每年春分、秋分之际,日本全国各地也要举行祭
祀祖先的活动。活动一般在春分、秋分前后七日间举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
和印度都没有春分、秋分参诣寺院、墓地,祭祀祖先的风俗习惯。日本人的
根据是:春分、秋分时节太阳从正西处落下,这时太阳便与极乐净土结合在
一起。这种根据出自日本人的净土信仰。
日本的氏神是指守护氏族之神。然而今天日本人所持氏神概念则与古时
不尽相同。根据柳田国男的理论大致可分为三类:村氏神、宅地氏神、族氏
神。
柳田国男在他的《氏神与氏子》中从七个方面介绍了村氏神。一、祭祀
均在统一的季节内举行,如春季的2 月至4 月。秋季的9 月至11 月。这就是
说日本民族的季节感很强,每年两次种稻时都必须祭神。二、各家选的祭场
或在山口、或在地边,彼此比较接近,没有固定的神社、神殿。三、参加祭
祀活动的人越多,人们越感到自豪。如果本家、亲戚不参加,人们便感到脸
上无光。四、原来应该由村内长者主持的仪式,随着时代的变化,改为由神
职人员主持。五、对祭神认识上的变化。过去人们认为,人辞世若干年后,
其灵魂变为神。后来由于佛教的影响,日本人家内设立了佛坛,以另一种形
式供佛。因此,氏神与氏子(祭氏神的人)之间的关系逐渐淡薄。加之社会
上流行从大神社请佛来本地的习惯,村氏神的地位不断退化。六、为了使人
们分享祭祀的快乐,招集知己好友,进行社交活动。共同祭祀可节约一笔费
用。七、痛切地感到村子的统一,村民的团结必须通过祭祀活动才能达到。
一般说来,村氏神就是土地之神和镇守之神。它除了作为守护自己的和
自己所属的乡土、社会的神以外,即使这里的人迁移到别处,也仍然相信村
氏神保护着自己。日本人称在土地神保佑之下出生的婴儿为“产生”,孩子
生下30~100 日之间,必须去神社参拜。随着时代的变化。氏族结合已经崩
溃。所以今天的日本人实际上已把氏神与镇守神完全混同起来了。
日本人祭神时,神体往往由一根插入地中的活树桩代替。除了这种形式
以外,日本人还有立柱祭神的习惯。长野县诹访大社每隔七年举行一次的“御
柱祭”便是其中的代表。举行祭祀的那一天,神殿四周均竖起从山上弄来的
高木桩。传说伊势神宫正殿正中地下埋着一根呈垂直状的,人腰粗的木桩,
埋木桩的地面上祭着一面神镜。另外出云大社,群马县贯前神社正殿中心竖
立的忌柱受到人们特别的重视。在日本人看来,这些木桩就是神灵附身之物。
除立柱、立桩祭神以外,日本人还有插种植物祭神的习惯。大分县宇佑八幡
宫每年旧历二月、十一月的初卯之日都要举行大祭。在大祭前七天的西日早
上2 时,举行“插柴”仪式。斋柴共42 根,分别插在正殿和其他殿堂的入口
处。和歌山县岩出大宫每逢8 月,每日清晨在神域境内种植杨桐。喜界岛、
奄美大岛、加计吕麻岛每逢农历八月祭祀祖先之日,人们总要在家门、墓地
插上芒草。冲绳中部地区每年8 月、11 月也要举行同样的仪式。可见将桑枝、
芒草插在家门口和房屋四周、每逢传统节日在家门口插柊树(刺叶桂花)、
榧树枝,五月节在屋顶铺菖蒲,都同日本人的氏族神信仰有一定的关系。
日本人举行村祭时广泛使用长条旗。每当举行仪式时,村内及氏子(祭
氏神的人)区域内各主要地点均挂起这种旗子。除了挂长旗以外,有时旗杆
上还挂杨桐枝。在这里长条旗绝不是一般的装饰,而是迎神的标志。长野县
的男山神社每年7 月10 日都要广插长条旗直至山顶,以便迎神入神社。山口
县下关市忌宫神社组织的“数万庭”神事,要求许多举着长条旗和灯笼的人
踩着鼓点跳舞。攀登秋田县太平山、保吕羽山、关东的富士山的游山拜佛团
体,参拜登山时必备大型的长条旗。除以上涉及的迎神方式以外,日本人还
有手持杖、弓、剑、杵、竹、鱼漂迎神的习惯。
祭氏神时的斋戒属于祭祀的准备阶段。也就是说在举行祭祀前的几天
内,神职人员和信徒尽量使自己从精神上、肉体上达到能与神接触的最佳状
态。脱离世俗社会,回避与外界的接触,过一种清雅的生活。从日本律令时
代开始,回避守斋就已经出现。当时分“散斋”(一般的守斋)和“致斋”
(举行祭祀前必须严格遵守的斋戒)两种形式。根据祭祀规模大小,斋戒的
天数也各不相同。例如天皇即位仪式“大尝祭”就规定散斋一月,致斋三日。
可以说斋戒除了作为一种为祭祀而进行的身心准备之外,同时斋戒本身也是
一种祭祀活动。日本古时的祭祀方式是:早晨举行迎神仪式,同神一道进食,
然后守在神的身旁,为神服务。晚上点上灯,小心谨慎地守夜。由于古代日
本人守夜时点灯宠,所以日语称斋戒为“(灯)笼”。现在日本的神社仍袭
用斋戒的方法举行祭祀。过去日本人称前一天日落至第二天日落为一天。今
天日本仍然称祭祀的第一天为“宵宫”。秋天收获季节的斋戒称“感恩祭”。
“雨斋戒”,则是由神社出面组织的祈雨仪式。房总半岛的出海斋戒是为求
神保佑出海打渔的男子而举行的仪式。
除斋戒以外,日本还有不少地区有禁忌的习俗。隐岐岛的都万村每年3
月、11 月的巳日都要举办年祭祀仪式。这一天禁止人们大声讲话,尽量避免
器物互相碰撞发出声响。出云大社和佐太神社的禁忌在旧历十月十一日至十
七日进行。佐太神社的禁忌在公历11 月20—25 日举行。所以禁止民间搞音
乐、建筑、裁缝、理发、剪指甲、读经等活动,人们必须在肃静之中渡过这
几天。禁忌的最后一天人们要举行送神仪式。
日本京都南部地区的禁忌最为有名。山城町的禁忌从正月第二个午日开
始执行,连办三日。人们白天睡觉,夜晚起身,尽量避免发出任何响声。过
去人们这几天不打水,不穿鞋。祭典在禁忌的最后一日举行。兵库县插摩东
部地区,每年从一月的亥日亥刻开始至巳日巳刻为止,尽量避免干日常工作,
安安静静地过日子。过去这几天禁止人们洗澡、梳头、不许拿带刃之物,如
果破斋戒,深夜遇到神时要受到惩罚。
日本人斋戒、素食的时候十分重视火、食物和水。他们认为祭神时必须
使用洁净之火。根据传统日本人非常忌讳将死尸或带血之物带进神圣之地—
—祭场。妇人月经及产后是严禁接近祭场的。依照严格的规定,神职人员和
头人不能与家人、俗人同时食用普通的火烹制出的食物。他们在举行禁忌的
前一天或者前几天必须进入称“斋馆”或者“素食屋”的场所守斋。食用特
殊的火烧制的食物。为了烹制供品和调制甜酒(供酒),以伊势神宫为首的
不少神社大年三十夜晚向人们赠送新的火种。人们用草绳将圣火引回家中,
用它引燃灶火作年夜饭,点燃神棚上的供火。
佛教禁止食肉。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人几乎没有食肉的习惯,特别
是不食用家畜。吃猪肉、熊肉等必须在屋外进行。斋戒期间日本人慎食包括
鱼类在内的所有肉食,同时禁食诸如荞头、大蒜等气味很重的食物。佛教将
香作为洁净之物,而日本人却以水为洁净之物。今天日本人入神社拜神之前
要用水冲手的习惯是过去日本人在接近神之前用水冲洗身体的习惯的延伸。
从日本的濑户内海到九州地区,许多地方都有用海水洁身的风俗习惯。每天
早晨或者每月1 日、15 日、28 日涨潮之际,人们有先在海水中净身,然后再
去参拜神社的习惯。这时还需将室内、室外彻底打扫干净。
祭神摆供品(神馔)是东亚及东南亚地区人民的传统习惯。日本自然也
不例外。古时日本人将烹制好的熟馔插上筷子,由参加祭祀的人捧至神前,
然后在同一场合与神同时吃同样的东西,据说这样可以触动神灵,受到神的
保护。直到今天一些旧式神社和传统观念较强的人家祭神时仍使用熟食。然
而今天的大多数日本神社却改用生食供佛,随着这种微妙的变化,提供神馔
由原来应酬神灵改为感谢神灵保佑一家人吃饭不愁而向神表示谢意的一种方
式。每逢神社大祭时提供的正式神馔有和稻(糙米)、原稻(谷)、酒、粘
糕、河鱼、海鱼、野鸟、水鸟、海菜(海藻)、蔬菜、水果、盐、水共13
种。一般说来神社忌讳将兽肉作为神馔供神。这种习惯一部分出于佛教的影
响,同时更多地出于日本人的民族感情,即十分忌讳将带血之物带入神圣的
地方。只有一个十分例外的例子,长野县诹访大社和奈良春日大社举行若宫
祭时,向神献上鹿、兔、猪等祭品。但这些与其说是神馔,倒不如说是从事
狩猎职业的人为感谢神灵献上的币帛。
神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稻米。古时候日本人习惯将初生的嫩稻穗剪下来
供神或者将它们悬挂在神垣上。用米粉作成卵形生粘糕,这很可能是古时日
本人食稻米的一种方法。上供用的米饭称为“高盛饭”,将米饭盛得多多的
让其冒尖,然后经调整使其呈三角状。粘糕是日本人的传统食品,上供用的
粘糕称“镜粘糕”,以示神圣之意。上供酒为传统的白酒、黑酒。日本平安
时代初期,日本人称“甜酒”(一夜酒)为白酒,称加入草木灰的酒为黑酒。
除神社为举行祭祀而制的供品以外,日本人为家庭祭祀准备的祭品食物种类
繁多,只要看一看祭祀名称便可知其一二。如“田螺祭”、“棒鳕祭”、“蚌
祭”、“磨芋糕祭”、“煮芋祭”氏族神信仰
在日本人的信仰生活中,祭祀祖先占有很大的比例。日本的宗教活动都
直接或间接地与崇拜祖先有关,而氏族神信仰又是其中的典型。在日本佛教
寺院与日本人的联系多半是通过供养祖先的途径建立的。祭祀的对象包括一
族的始祖、祖先以及已去世的近亲。但是最近几年去世的近亲并不包括在内。
日本人每年都要对死者进行年祭。年祭持续的时间各不相同,有17 年、
33 年、49 年、50 年。日本全国各地都根据本地的风俗习惯在某年、某月中
止对死者的年忘。尽管在信奉净土宗的村子里,名义上100 年乃至150 年仍
以个人为对象进行年忌,但能够真正实行的并不多。
按照日本人的风俗,在为死者举行最后一个年忌之后,家人要为他建一
座塔。在日本的四国、中国地区一般使用四角形的木棒代替塔。在日本东部
地区,塔上还要插一根活树枝,这种塔被称为“付叶塔”。日本人认为以最
后的年忌为界限,被供养的故人已洗净污秽,成为神或祖先。日本东北地区
的人们在这一天往往要举行仪式,将故人的牌位投入河中,让它漂走。日本
南部的大分县人这一天要把故人的墓石打破。冲绳人则将故人牌位上的名字
刮掉,将牌位改送御神棚内供奉。由于这时了解故人的人已为数不多,个人
的灵魂已失去个性,变成祖先之灵,汇入世代相传的祖先灵体之中。这种祖
先的融合体往往以一对男女的形象出现,称“祖灵”,人们相信他们永远保
卫着自己的子孙和乡土。
日本人相信成为祖灵的祖先之灵,每年定时访问后代的家庭。盂兰盆节
就是最好的证明。日本人真诚地认为祖先之灵化为大山保护子孙。与此同时
祖神也是农耕之神。正月里的年神也是祖先的化身。卯月八日送田神、新年
挂门松迎神以及举行许多与山有关的祭祀活动等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日
本人祖先信仰的特点。此外,大多数日本人不同意日本佛教关于西方净土的
教诲。他们不承认死者在遥远的天国,而坚信祖先就在身边保护自己。以前
日本人家中的佛坛或者灵庙摆放祖先的灵位、牌位,平日随时供养,每逢“御
灵祭祀”时还要举行隆重的仪式。除平日的供养以外,日本人还要举行迎送
祖先之灵的活动。每年旧历七月一日至七日,人们从村子附近的山顶上开始
割草开路,一直开到村子里,俗称“开盆道”、“开灵路”,为的是迎接祖
先进村。每年7 月11 日至13 日,日本人还要举行“迎盆花”的仪式。人们
采摘野花、桔梗、千屈花、粟花等装饰神棚,传说祖先之灵这时随花来子孙
家访问。人们主要采摘自家附近的野花,但也有个别人采摘山上的野花。有
关祖先之灵寄宿在植物之中的信仰还表现在卯月八日的仪式之中。7 月13 日
夜晚,日本全国各地都举行“迎火会”,欢迎祖先回家访问。人们首先扫墓,
然后在墓边燃烧麻秆、麦秆、桦树皮。这天晚上人们在河边、土丘、山上到
处焚火,一起参加仪式。这种活动是全国性的,俗称“大火祭”(还有由寺
院、神社组织的,不定期的“小火祭”,目的是为了照亮祭场)。7 月14 日、
15 日两天,祖先之灵接受后代供养。7 月15 日夜晚至16 日举行“送盆”仪
式。这时各家门口焚起“送火”,人们将供品、装饰品带到海边、河边,让
它们与放着神灵的船和灯笼一道随流而去。尽管从表面看上去从山上迎来的
祖先之灵,从海上、河上送走似乎有些矛盾。然而在日本人看来海与山是相
通的。
日本的正月仪式与盂兰盆仪式有许多相似之处。盂兰盆时,除佛坛外,
各家还要另建一处“盆棚”。正月则除神棚外,各家还要另建一处“年棚”。
按照传统,年棚必须面对本年吉庆的方角(惠方)。“迎松”仪式一般在前
一年的12 月28 日举行。松树是从山上采来的,是祖先附身之物。如今日本
人过年时挂在大门口的门松,过去是立在屋内的。直到今天,日本中部地区
农村还保留着在松树底下摆放供品的习惯。日本东北地区长野县、静岡县一
带年三十晚上要做“御灵饭团子”供在佛坛上,每只圆形的饭团子都插着一
根筷子,这与盂兰盆的形式基本相同。大年三十夜晚,日本人还要烹制正月
年饭,参加正月祭神活动,祭祀活动结束后,全家人坐在一起分食正月年饭。
过去,日本人还要举行“年祭”、“开门红”仪式。元旦早晨各家主人到本
家去,本家主人开门时,各家主人说些“天亮了”、“开门红”之类的吉利
话。古时候庆祝正月的仪式一般在1 月15 日满月之时举行,随着历法改革及
信仰变化,正月祭祖先的感觉逐渐淡薄化。尽管如此,每年1 月16 日日本不
少地区仍要举行“正月佛”仪式,供养祖先。
除盂兰盆、正月以外,每年春分、秋分之际,日本全国各地也要举行祭
祀祖先的活动。活动一般在春分、秋分前后七日间举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
和印度都没有春分、秋分参诣寺院、墓地,祭祀祖先的风俗习惯。日本人的
根据是:春分、秋分时节太阳从正西处落下,这时太阳便与极乐净土结合在
一起。这种根据出自日本人的净土信仰。
日本的氏神是指守护氏族之神。然而今天日本人所持氏神概念则与古时
不尽相同。根据柳田国男的理论大致可分为三类:村氏神、宅地氏神、族氏
神。
柳田国男在他的《氏神与氏子》中从七个方面介绍了村氏神。一、祭祀
均在统一的季节内举行,如春季的2 月至4 月。秋季的9 月至11 月。这就是
说日本民族的季节感很强,每年两次种稻时都必须祭神。二、各家选的祭场
或在山口、或在地边,彼此比较接近,没有固定的神社、神殿。三、参加祭
祀活动的人越多,人们越感到自豪。如果本家、亲戚不参加,人们便感到脸
上无光。四、原来应该由村内长者主持的仪式,随着时代的变化,改为由神
职人员主持。五、对祭神认识上的变化。过去人们认为,人辞世若干年后,
其灵魂变为神。后来由于佛教的影响,日本人家内设立了佛坛,以另一种形
式供佛。因此,氏神与氏子(祭氏神的人)之间的关系逐渐淡薄。加之社会
上流行从大神社请佛来本地的习惯,村氏神的地位不断退化。六、为了使人
们分享祭祀的快乐,招集知己好友,进行社交活动。共同祭祀可节约一笔费
用。七、痛切地感到村子的统一,村民的团结必须通过祭祀活动才能达到。
一般说来,村氏神就是土地之神和镇守之神。它除了作为守护自己的和
自己所属的乡土、社会的神以外,即使这里的人迁移到别处,也仍然相信村
氏神保护着自己。日本人称在土地神保佑之下出生的婴儿为“产生”,孩子
生下30~100 日之间,必须去神社参拜。随着时代的变化。氏族结合已经崩
溃。所以今天的日本人实际上已把氏神与镇守神完全混同起来了。
日本人祭神时,神体往往由一根插入地中的活树桩代替。除了这种形式
以外,日本人还有立柱祭神的习惯。长野县诹访大社每隔七年举行一次的“御
柱祭”便是其中的代表。举行祭祀的那一天,神殿四周均竖起从山上弄来的
高木桩。传说伊势神宫正殿正中地下埋着一根呈垂直状的,人腰粗的木桩,
埋木桩的地面上祭着一面神镜。另外出云大社,群马县贯前神社正殿中心竖
立的忌柱受到人们特别的重视。在日本人看来,这些木桩就是神灵附身之物。
除立柱、立桩祭神以外,日本人还有插种植物祭神的习惯。大分县宇佑八幡
宫每年旧历二月、十一月的初卯之日都要举行大祭。在大祭前七天的西日早
上2 时,举行“插柴”仪式。斋柴共42 根,分别插在正殿和其他殿堂的入口
处。和歌山县岩出大宫每逢8 月,每日清晨在神域境内种植杨桐。喜界岛、
奄美大岛、加计吕麻岛每逢农历八月祭祀祖先之日,人们总要在家门、墓地
插上芒草。冲绳中部地区每年8 月、11 月也要举行同样的仪式。可见将桑枝、
芒草插在家门口和房屋四周、每逢传统节日在家门口插柊树(刺叶桂花)、
榧树枝,五月节在屋顶铺菖蒲,都同日本人的氏族神信仰有一定的关系。
日本人举行村祭时广泛使用长条旗。每当举行仪式时,村内及氏子(祭
氏神的人)区域内各主要地点均挂起这种旗子。除了挂长旗以外,有时旗杆
上还挂杨桐枝。在这里长条旗绝不是一般的装饰,而是迎神的标志。长野县
的男山神社每年7 月10 日都要广插长条旗直至山顶,以便迎神入神社。山口
县下关市忌宫神社组织的“数万庭”神事,要求许多举着长条旗和灯笼的人
踩着鼓点跳舞。攀登秋田县太平山、保吕羽山、关东的富士山的游山拜佛团
体,参拜登山时必备大型的长条旗。除以上涉及的迎神方式以外,日本人还
有手持杖、弓、剑、杵、竹、鱼漂迎神的习惯。
祭氏神时的斋戒属于祭祀的准备阶段。也就是说在举行祭祀前的几天
内,神职人员和信徒尽量使自己从精神上、肉体上达到能与神接触的最佳状
态。脱离世俗社会,回避与外界的接触,过一种清雅的生活。从日本律令时
代开始,回避守斋就已经出现。当时分“散斋”(一般的守斋)和“致斋”
(举行祭祀前必须严格遵守的斋戒)两种形式。根据祭祀规模大小,斋戒的
天数也各不相同。例如天皇即位仪式“大尝祭”就规定散斋一月,致斋三日。
可以说斋戒除了作为一种为祭祀而进行的身心准备之外,同时斋戒本身也是
一种祭祀活动。日本古时的祭祀方式是:早晨举行迎神仪式,同神一道进食,
然后守在神的身旁,为神服务。晚上点上灯,小心谨慎地守夜。由于古代日
本人守夜时点灯宠,所以日语称斋戒为“(灯)笼”。现在日本的神社仍袭
用斋戒的方法举行祭祀。过去日本人称前一天日落至第二天日落为一天。今
天日本仍然称祭祀的第一天为“宵宫”。秋天收获季节的斋戒称“感恩祭”。
“雨斋戒”,则是由神社出面组织的祈雨仪式。房总半岛的出海斋戒是为求
神保佑出海打渔的男子而举行的仪式。
除斋戒以外,日本还有不少地区有禁忌的习俗。隐岐岛的都万村每年3
月、11 月的巳日都要举办年祭祀仪式。这一天禁止人们大声讲话,尽量避免
器物互相碰撞发出声响。出云大社和佐太神社的禁忌在旧历十月十一日至十
七日进行。佐太神社的禁忌在公历11 月20—25 日举行。所以禁止民间搞音
乐、建筑、裁缝、理发、剪指甲、读经等活动,人们必须在肃静之中渡过这
几天。禁忌的最后一天人们要举行送神仪式。
日本京都南部地区的禁忌最为有名。山城町的禁忌从正月第二个午日开
始执行,连办三日。人们白天睡觉,夜晚起身,尽量避免发出任何响声。过
去人们这几天不打水,不穿鞋。祭典在禁忌的最后一日举行。兵库县插摩东
部地区,每年从一月的亥日亥刻开始至巳日巳刻为止,尽量避免干日常工作,
安安静静地过日子。过去这几天禁止人们洗澡、梳头、不许拿带刃之物,如
果破斋戒,深夜遇到神时要受到惩罚。
日本人斋戒、素食的时候十分重视火、食物和水。他们认为祭神时必须
使用洁净之火。根据传统日本人非常忌讳将死尸或带血之物带进神圣之地—
—祭场。妇人月经及产后是严禁接近祭场的。依照严格的规定,神职人员和
头人不能与家人、俗人同时食用普通的火烹制出的食物。他们在举行禁忌的
前一天或者前几天必须进入称“斋馆”或者“素食屋”的场所守斋。食用特
殊的火烧制的食物。为了烹制供品和调制甜酒(供酒),以伊势神宫为首的
不少神社大年三十夜晚向人们赠送新的火种。人们用草绳将圣火引回家中,
用它引燃灶火作年夜饭,点燃神棚上的供火。
佛教禁止食肉。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人几乎没有食肉的习惯,特别
是不食用家畜。吃猪肉、熊肉等必须在屋外进行。斋戒期间日本人慎食包括
鱼类在内的所有肉食,同时禁食诸如荞头、大蒜等气味很重的食物。佛教将
香作为洁净之物,而日本人却以水为洁净之物。今天日本人入神社拜神之前
要用水冲手的习惯是过去日本人在接近神之前用水冲洗身体的习惯的延伸。
从日本的濑户内海到九州地区,许多地方都有用海水洁身的风俗习惯。每天
早晨或者每月1 日、15 日、28 日涨潮之际,人们有先在海水中净身,然后再
去参拜神社的习惯。这时还需将室内、室外彻底打扫干净。
祭神摆供品(神馔)是东亚及东南亚地区人民的传统习惯。日本自然也
不例外。古时日本人将烹制好的熟馔插上筷子,由参加祭祀的人捧至神前,
然后在同一场合与神同时吃同样的东西,据说这样可以触动神灵,受到神的
保护。直到今天一些旧式神社和传统观念较强的人家祭神时仍使用熟食。然
而今天的大多数日本神社却改用生食供佛,随着这种微妙的变化,提供神馔
由原来应酬神灵改为感谢神灵保佑一家人吃饭不愁而向神表示谢意的一种方
式。每逢神社大祭时提供的正式神馔有和稻(糙米)、原稻(谷)、酒、粘
糕、河鱼、海鱼、野鸟、水鸟、海菜(海藻)、蔬菜、水果、盐、水共13
种。一般说来神社忌讳将兽肉作为神馔供神。这种习惯一部分出于佛教的影
响,同时更多地出于日本人的民族感情,即十分忌讳将带血之物带入神圣的
地方。只有一个十分例外的例子,长野县诹访大社和奈良春日大社举行若宫
祭时,向神献上鹿、兔、猪等祭品。但这些与其说是神馔,倒不如说是从事
狩猎职业的人为感谢神灵献上的币帛。
神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稻米。古时候日本人习惯将初生的嫩稻穗剪下来
供神或者将它们悬挂在神垣上。用米粉作成卵形生粘糕,这很可能是古时日
本人食稻米的一种方法。上供用的米饭称为“高盛饭”,将米饭盛得多多的
让其冒尖,然后经调整使其呈三角状。粘糕是日本人的传统食品,上供用的
粘糕称“镜粘糕”,以示神圣之意。上供酒为传统的白酒、黑酒。日本平安
时代初期,日本人称“甜酒”(一夜酒)为白酒,称加入草木灰的酒为黑酒。
除神社为举行祭祀而制的供品以外,日本人为家庭祭祀准备的祭品食物种类
繁多,只要看一看祭祀名称便可知其一二。如“田螺祭”、“棒鳕祭”、“蚌
祭”、“磨芋糕祭”、“煮芋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1 22:55:42编辑过]
神道信仰
民族文化与民族宗教的关系往往很深,从本质上来说,它们之间有许多
相同的成份。不少日本人认为日本是一个佛教国家,但只需回顾一下日本佛
教的历史就会发现,日本的佛只是日本的佛。使佛教日本化的力量实际上就
是民族文化。可以说日本民族文化就是广意的神道。亚洲各国本土的宗教信
仰各有特点。中国为道教,印度为印度教,朝鲜为巫教,日本为神道。
从古代到现代,神道一直是日本文化的中心。古神道往往同古神话有着
不解之缘。日本的神话比较发达,体系完整,其中蕴藏着许多深刻的哲理。
日本著名的学者本居宣长曾经说过,通过古神话、古传说可以了解日本人的
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探求日本人精神文化的本质和源泉。作为外国人,我
们往往注意日本民族的特点以及长处、短处等,对本质性的东西却了解甚少,
所以对日本的评价往往是印象式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有必要探讨日
本精神文化的中心——神道。
根据日本古神道的理论,宇宙由三个世界组成,“上天”即天国,是诸
神居住的地方。是一片光明的世界。“地下”即阴间,是恶魔们居住的黑暗
世界。处于两者之间的“地上”即人间是光明与黑暗、夜与昼、善与恶相互
交替存在的世界。
天国是诸神的世界,对于古代日本人来说,那里是超越时间的世界,是
天神永久居住的地方。诸神不会消亡,五谷是从神体上生长出来的。天国是
光明世界,诸神的本质是善的。日本人将人的世界与神的世界断然分开,主
张人始终是人,神始终是神。
广意而言,日本人认为介于天国和阴间之间的广阔世界为人间。这个世
界包括陆地和海洋。古代日本人认为人间是由一些岛屿组成的,总称八大洲。
具体地说八大洲包括日本的本州、四国、九州及附近岛屿。
日本人认为天神生下日本诸岛屿,并且生下统治人间的诸神,如风神、
海神、港神、树神、草神、山野神等。这些主宰自然现象的神的出现,说明
日本人开始发现各种自然现象。日本古神道世界观的中心是地上万物必须遵
循神的意志,由神主宰。
日本民间神话“天孙降临”将天国与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太阳神—
—天照大神的子孙,手持神圣的稻穗降临人间。天孙降临的神话始自稻种起
源论。直至今天,日本的许多插秧歌、民间艺术仍歌颂这一主题。
昔日信仰神道的日本人一边祭神,一边农耕。他们认为种子是神圣的,
播种即召唤神的到来。田乐是插秧季节专为神准备的音乐。插秧歌实际上就
是神的赞歌。日本人认为诸神都具备农业守护神的性质。今天许多日本农村
春天仍要举行“祈年祭”,秋天仍要举行“尝新祭”。
一年当中每逢传统节日或者祭祀活动,日本人总是怀着神圣的心情认真
对待。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日本伊豆的御藏岛人至今仍保留着“明神信仰”。每年1 月21 日明神从
岛屿南端登陆,五天之内明神从南开始访问各个村落。由于明神每天的行程
有一定的规定,人们在这几天内不能超过明神当日的里程进行交往。24 日夜
里,神社需敞开大门,村民们静悄悄地躲进家中,传说这天晚上明神要访问
各村,天明时乘红帆船离去。
正月里访问各户的神名“年神”。正月里日本人忙着迎年神。这种习惯
至今仍很盛行。除夕守岁是为了祭神。提前作好年饭是为了过年期间避开炊
事。不扫房间是为了尽量不出声音。年底打扫灰尘是为了迎神保持清洁。过
年挂稻草绳是证明家内已打扫干净的标志。挂门松的习惯已普及全日本。门
松是神的替身。日本民族仍维持着两千年来的古代祭祀活动。
在古代日本人看来,诸神皆有血统关系,通过这种统一观念维持秩序。
也就是说宇宙万物都是由同一血统的神统治。统治天堂的是天照大神,统治
人间的是皇孙命,统治阴间的是荒神。统治大海和平原的是稻冰命,传说稻
冰命是日本神武天皇的兄长。日本民间有关带着稻种的天照大神的子孙与水
神的公主们结婚的传说,充分反映了稻作民族真切的愿望。神圣的稻种得到
太阳神子孙的保护。水田耕作与水有很深的联系。可以说这就是稻作民族的
生活寄托。
自古以来日本人就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并不考虑未来,也不相信转世、
来世的说法。他们认为没有必要考虑比现世更美好的世界及生活。这种思想
经过古代、中世纪直至今天,仍是日本人的主要世界观。
不考虑来世,并不等于日本人不关心死后的生活。古代日本人认为,尸
体是污秽的,埋入土中可使灵魂得到净化。灵魂仍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
生活的人间也是灵魂居住的地方。日本战后确定了两墓制民间习俗,即埋死
尸的坟墓与供养死者骨灰的坟墓并存。可以说这就是很好的证明。
日本人根本就不考虑死后上天堂或者进地狱的问题。不上天,不入地,
墓就是永久的居住地。日本人十分重视墓的建造。前方后圆坟就是日本民族
独一无二的创造。据说这种坟的前部为祭场。尽管日本大化革新时一再强调
薄葬制,但厚葬之风有增无减,并且贫富之差日益悬殊。
直到最近几年,日本农村的墓地还多以全村共同墓地为多。今天日本人
仍严格遵守7 月中元节举行盂兰盆佛事的习惯。人们要割草开道,家家建起
佛事棚。当天各家门前高挂灯笼,门外焚明火照明,为祖先来访照明道路。
这种祭祀说明,日本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仍居住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每年他
们要访问自己的子孙后代,并同他们一起会餐。
日本是世界上最讲究忌讳的民族。日本人最忌讳的是死,其次是血。传
说办葬事的人去哪一家访问,污秽之物便可移至被访问家。这种忌讳甚至包
括畜类的死。由于忌讳范围太广,后来公布法令宣布鸡不包括在内。根据《日
本中右记》记载,12 世纪日本未永二年十一月,下野的守护名叫国明的人去
美浓国途中,因有人闹事他斩杀三个人的人头。回京后,国明参拜各处寺社
时引起骚动,人称“秽气满天下”。结果,这一年五个传统节日及诸神社的
祭祀全部停止。杀人的犯忌时间为30 天。
血的忌讳也不容忽视。日本《延喜式》规定:宫女怀孕,须在散斋之前
退去,有月事(月经)者祭祀前一日退至宿卢,不得上殿。日本偏远地区在
住房外设产房、月经房的风俗是根据忌讳血秽的信仰派生出来的。日本的部
分祭祀及山岳不让妇女介入、进入,可见鄙视妇女的观念十分顽固。
日本的伊势神宫、贺茂斋除及天皇的大尝会严格规定忌讳的语言。死称
“复原”。病称“休息”。血称“汗”。打称“抚摸”。肉块称“菌”。墓
称“壤”。这是避讳信仰的表现。今天日本人狩猎时使用的山地语言也属于
这一类。
古代日本人忌讳死、血。崇尚明、净、直、真等道德规范。这是一种朴
素、明朗的道德观。
日本人认为神居住在伊势神宫、出云大社等古建筑物中。后世的神社多
由大殿、拜殿、神乐殿组成。日本还有诸如大和的大神神社、诹访的上社神
社那样的,只有拜殿,而没有大殿的神社。这些神社往往以山为背景,将山
作为神体进行礼拜。日本神奈川县的大山亦称降雨山。大殿内祭祀的是一块
巨大的天然岩石。
神体除自然的山川以外,还有岩石。熊野的那智神社的那智瀑布传说是
飞龙显灵所至。热田神宫、大和的石上神宫、关东的鹿岛神宫均以剑为神体,
当然最多的还是神镜。
日本的佛教世界观中吸收了神道观念。日本人认为,神是佛的化身。京
都石清水八幡的神就是阿弥陀佛。伯耆的大山之神是地藏菩萨。日本人在神
前诵经、大神社内建造神宫寺、僧侣兼任神官、民间佛神一体的思想都说明
了这个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僧侣们掌握着体系完整的学问。
当时的书籍都宣传佛为本,神为末的思想。但日本人并没有完全接受这种思
想。奈良兴福寺僧兵到京都强行上诉时,抬着春日神社的神舆。比叡山的民
众到京都造反时也带着日吉神社的神木。这说明无论是僧还是民,都对神社
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
到了日本鎌仓时代,广泛开展了对神道教教理的研究。出现了度会氏创
造的伊势神道(度会神道)。根据真言宗创造的御流神道(两部习合神道)
和京都吉田神社卜部家创造的吉田神道(唯一神道)。新神道站在神官的立
场,明确提出“神本佛末”的思想。
这以前的神道学说是以阴阳五行论为根据,遵照佛教教义而建立的,缺
乏神道的独立性。在吉野朝廷任职的北畠亲房写过一部《神皇正统记》。该
书全面探讨了日本的传统和精神文化,提出系统的神道理论。中世纪日本各
大神社的下级神职人员、御师到全国各地建分支神社,并使参拜、祓禊等活
动系统化。日本民间很快产生了“一生当中,一定要参拜一次伊势神宫”的
想法。近代日本民间终于出现了称为“讲”的游山拜庙社团体。
江户幕府时期,儒教作为国家学说被日本政府所采纳。当时“神儒一致”
的思想根深蒂固。水户藩厌恶佛教,采取排佛的政策,与此同时却鼓吹崇敬
皇室的思想。水户学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基础之一。其中心理论是排佛
的日本中心主义。
一生致力于《古事记》研究的本居宣长提出“日本古道论”。这种学说
亦被人称为“复古神道”。本居宣长死后,他的学生平田笃胤继承了他的理
论思想。当时日本神社名流神祇伯白川家和吉田神道的吉田家都委托平田推
广神职教育。由于平田的努力,日本幕府末期的神职学问均被古学神道统一
起来。今天日本的神社神道之所以迷信成份较少,这同平田笃胤将日本国学
理论溶于神职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江户后期,托福祭祀即参拜伊势神宫之风大兴。每天都有几万日本人涌
向伊势,沿途新出现了不少接待站和茶水摊,参拜的人不用担心经济问题。
直到今天,店铺的小伙计未经店主许可只穿着工作服就加入参拜伊势神宫的
行列中去屡见不鲜。人们称他们为“逃跑参拜”。当时几乎所有的日本人家
都去伊势神宫讨护身符,插白色羽毛箭。这种习俗又促进了参拜伊势神宫的
运动。日本全国出现了空前的宗教高潮。
日本伊势神宫本来只是祭祀天皇祖先皇祖神的地方。天皇的女儿按规定
要在斋宫服务。到了日本鎌仓时代濑源朝立神马祭神受到庶民们的欢迎。濑
源朝规定僧侣拜神只能遥拜,不得进入神域内。江户时代日本又出现了狂热
的宗教热。
为明治维新创造理论根据的水户学、国学学者们和明治政府重视神道。
由于日本的国学者大肆宣传国学,促使明治政府推行神佛分离政策,日本国
内出现过激的排佛毁释运动。日本的佛教面临着危机。一时间神宫寺被毁,
本地佛被抛出门外,神社及神道完全抛弃了所有的佛教色彩。
明治初期神道教派还屈指可数,其中修成教、大成教、神习教、神理教、
神道本局继承古学神道的思想。教义理论相当系统。以上教派作为一个教派
团体,在日本国内拥有很大的势力。以富士山信仰为对象的扶桑教、实行教、
以拜山为目的的登山教是以山岳信仰为基础,在游山拜庙团体的基础上发展
而来的。
禊教、黑柱教、金光教、天理教被称为“教主神道团体”。这种神道团
体组织大量狂热的信徒,阵容不断扩大,可谓日本幕府末期的大型教团。金
光教的教祖是生活在冈山县海岸边的农民,几乎目不识丁。他利用历法中居
统治方位的金神,宣传“金光大神之道是子孙繁昌家运繁昌之道”。并改名
“金光大阵”。天理教则是由奈良县农民的山岳信仰团体组成的。这两种教
派均为平民性质。禊教由上州馆林的安藤正铁开创。黑柱教由出生在备前的
神职人员家庭的黑柱宗忠开创。可见这两个教派均由知识分子开创。可以说
神社神道比古学派神道更具宗教色彩。
今天的日本神道可分为神社神道与宗派神道两种。神社神道接受国学传
统,注意保护学问的纯粹性。而宗派神道则以广大群众为基础,在民间广泛
流传。由于教义比较怪癖,所以经常遭到指责或者弹劾。与众不同的游山拜
庙团体更多地倾向于民间习俗。
佛教信仰
公元6 世纪佛教经印度、中国、朝鲜传入日本。根据《日本书纪》记载,
当时正值公元552 年。公元6 世纪末佛教正式被日本接受。日本推古朝的圣
德太子十七条宪法承认了佛教思想。随后佛教通过神佛习合的方法,与日本
民间固有信仰相结合,在日本广泛传播开来。日本奈良朝时期是佛教的鼎盛
时期。平城京成为全国有名的佛教城市。日本平安时代,皇都迁至平安京(京
都)。这一时期山岳寺院取代都市寺院迅速发展起来。比叡山的天台宗、高
野山的真言宗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两宗分为与国家、贵族相结合的贵族佛
教和适应庶民信仰的民间佛教。佛教思想很快渗透于日本人的精神生活之
中。
日本鎌仓时代是庶民佛教的全盛时期。念佛信仰由净土宗、净土真宗、
时宗组成。融通念佛、大念佛在日本全国范围内展开。禅宗的临济宗被中央
贵族、上层武士所接受。禅宗的曹洞宗则在各地庶民中间推广。此外,天台
宗的法华经信仰,以日莲宗的形式出现,成为拥有广大信徒的宗教派别。经
过日本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动乱,佛教与民众进一步结合,便自己有了更大的
发展。日本室町时期民间寺院的数量不断增加。时宗是这一时期最受欢迎的
佛教派别。由于莲如的出现,净土真宗也有了很大发展。与此同时,因贵族
保护以金阁(鹿苑寺)、银阁(慈照寺)为代表的禅宗文化,使茶道、花道、
造园、能乐等禅式日本文化大大发展了一步。
1549 年基督教传入日本。由于织田信长烧讨比叡山,德川家康分割东西
本愿寺,日本佛教终于失去了昔日的权威。加之思想界内儒学者、国学者权
力排斥佛学,终于导致了1867 年激烈的排佛毁释运动。当时佛教大有在日本
本土消失之势。1868 年佛教又奇迹般地得以恢复,随着近代佛教研究及以佛
教主义为主的学校教育的发展,日本佛教得到日本人的信赖,一直保留到今
天。
所谓日本的佛教宗派有的属于保持同一信仰的集团。有的则属于研究同
一教理、教学的集团。日本的南都六宗就属于后一种性质。南都六宗一般指
三论宗、法相宗、成实宗、俱舍宗、华严宗、律宗。主攻三论学、兼攻成实
论的集团主要集中在大安寺、兴元寺。主攻法相学(唯识论)、兼攻俱舍论
的集团主要集中在药师寺、元兴寺、法隆寺。元兴寺同时也是研究三论、法
相的场所。华严学在东大寺,律则在东大寺、大安寺。鉴真和尚赴日以后所
建唐招提寺也成为佛学研究基地。可以说日本南部六宗属于一个学派,而南
都七大寺则是名符其实的佛教大学。
集信仰、学术为一体的佛教宗派是天台宗、真言宗。天台宗是由日本传
教大师最澄在比叡山开创的学派,这里成为华严经的信仰、研究中心。真言
宗是由弘法大师空海以高雄神护寺(神护国祚真言寺)、东寺(教王护国寺)
为基地开创的。主要从事密教经典的研究,推广大日如来信仰及实践修法。
日本平安时代曾是两宗的全盛时期。
日本平安末期至鎌仓时代出现了反对真言、天台伽蓝佛教的新佛教。新
佛教实际上就是庶民佛教(净土宗、净土真言、时宗、日莲宗)与外来佛教
(临济宗、曹洞宗)的结合物。中世纪日本佛教的特点是:它们属于持同一
种信仰的人的集团。也就是说日本佛教从奈良时代学者集团的宗派、平安时
代学者与信仰相结合的宗派向信徒集团宗派发展。这些以信仰者为中心的宗
派分派活动十分频繁。净土真宗分为10 派,日莲分为9 派,临济宗分为14
派。
近代日本佛教完全置于江户幕府统治之下。由于实行了施主制,经济上
比较安定,分派活动明显减少,信仰固定化。结果各宗派纷纷将主力投入教
理研究,随着宗派权威的建立,失去了昔日的活跃气氛。
天台宗:公元806 年日本传教大师最澄以比叡山延历寺为中心创立的佛
教宗派。始称“天台法华宗”。天台宗最初是由中国隋代天台大师智■开创
的。天台宗以法华经的信仰、研究为第一需要,与止观(坐禅)、密教、戒
律相结合,注重实践。后来又与念佛宗相结合。由于多层次的信仰结构,天
台宗内部又相继派生于禅宗、净土宗、净土真实、日莲宗等平民佛教宗派。
最澄去世以后不久,天台宗便很快分派。主张法华经与密教(台密)并
立的慈觉大师丹仁与主张密教比法华经更为出色的智证大师丹珍严重对立。
前者为以比叡山为中心的山门派,后者为以三井寺(圆城寺)为中心的寺门
派。到了日本室町时期,又出现了主张天台宗念佛的真盛。真盛不久创立了
西教寺派(真盛派)。至此,天台宗便由三派组成。三派当中的山门派在日
本全国拥有三千余下院,主要以大伽蓝为主,处于优势的地位。寺门派拥有
下院四百余座,主要分布在伊贺、伊势、越前等地区。
日本天台宗的中心思想出自法华经诸法实相,一念三千及一心三观等教
理。总之,它将世间诸现象分为善与恶、美与丑、真与伪。认为真理并不存
在于诸现象背后,而这种复杂多变的现象本身就是真理。觉悟到这一点就是
佛。
日本天台宗创立之时曾是针对南都六宗的进步派。戒律称“大乘菩萨戒”
极为简单。但是受戒之后“十二年的笼山”则是十分严峻的。正式的天台僧
12 年不许离开比叡山一步,后世仍能遵照执行的人极为稀少。
日本江户时代,由于受到幕府将军德川家族的崇信,天台宗在日本佛教
界处于主导地位。由于江户(东京)修建了东叡山宽永寺、天台宗的中心移
至日本关东地区。出羽三山、立山、伯耆大山、鞍马山、立石寺等之所以能
够保留至今,均与天台宗东移有关。此外,日光轮王寺、浅草寺、善光寺(大
劝进)等也是日本天台宗的主要寺院。
真言宗:日本真言宗的开山祖是弘法大师空海。公元823 年日本朝廷赐
空海大师东寺,并由朝廷出资招聘50 名僧侣在寺内任职。真言宗就是在这一
时期出现的。真言宗主要从教理的角度研究“大日经”与“金刚顶经”等密
教经典,同时实践加持祈祷。密教起源于印度,称为真言、陀罗尼,附加咒
文的称“加持祈祷”。使咒术带佛教色彩则是密教经典一真言宗的教理。日
本的真言宗具有双重结构,既使用印度的经典和文字(梵文),同时又使它
具备日本民族独有的信仰内容。也就是说真言宗并不是空海大师个人的独
创。
日本真言宗的本寺是东寺(教王护国寺)。空海大师生活起居之寺则是
高雄神护寺,修行主要在高野山金刚峰寺。公元10 世纪初真言宗在贵族中间
广泛传播开来,不久便分为以仁和寺为中心的洛西的广泽流派和以醍醐寺为
中心的洛东的小野流派。特别是仁和寺,由于历代皇族都曾来寺,所以亦称
“总法务官”。真言宗在日本佛教界处于统帅地位。
本来佛教认为成佛是人修行的结果。而日本人认为死者将生活在佛的世
界里,与佛处于同等的地位。真言宗则主张“生者成佛”即“即身成佛”的
思想。真言宗认为无论是佛,还是人,都是由“五大”构成的。“五大”即
地、水、火、风、空。人的身体与佛是完全同等的。为达到成佛的目的,必
须手(身)结印,口念真言(陀罗尼),头脑悟出诸佛的意境,统称“三密”。
三密成为人可以即身成佛的根本原理。真言宗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三密”,
使人(信徒)成为“大日如来”,并利用大日如来的威力进行加持祈祷。
日本真言宗大致可分为“古义真言宗”和“新义真言宗”两类。古义真
言宗主要由高野山真言宗(金刚峰寺)、醍醐派(醍醐寺)、东寺派(现已
无本寺)、泉涌寺派(泉涌寺)、善通寺真言宗(善通寺)、山阶派(勤修
寺)、御室派(仁和寺)、大觉寺派(大觉寺)构成。新义真言宗主要由智
山派(智积院)、丰山派(长谷寺)构成。战后,日本真言宗已拥有38 个派
别。
净土宗:净土宗的本尊是阿弥陀如来。正依经典为《阿弥陀经》、《大
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三部净土经。念佛要求诵颂“南无阿弥陀佛”
十次即“十念”即可。净土宗仅要求信徒口头念佛。由于其他佛教宗派提倡
“观想念佛”,所以要求信徒具有相当程度的佛教经典知识和庄严的设施。
而这些对于庶民们来说很难达到。净土宗则表现为不论何时何地,任何人都
可以实现的专修念佛。法然引用佛学经典论释论证了阿弥陀如来加念佛,可
获得往生的思想。他写了一部《选择本愿念佛集》。净土宗将该书作为教理
的根本。
日本净土宗主要由关东三派和京都三派组成。关东三派为“名越流派”
(良办)、“白旗流派”(良晓)、“藤田流派”(圣真)。京都三派为“木
幡流派”(良空)、“一条流派”(然空)、“三条流派”(了惠)。由于
镇西的白旗派内出现了小石川,他通过传通院的开基,统一了净土教义、理
论,加之其弟子营建了“增上寺”,使镇西白旗派一直占主导地位,直至今
日。
今天日本净土宗的大本营为知恩院。这里曾是法然的寺庙,原为百万遍
知恩寺的别院。日本江户幕府时代的统治者德川家族的宗旨是保护、扶植净
土宗,由幕府出面修建了增上寺,净土宗受到幕府的特别保护,知恩院的势
力不断扩大。今天的净土宗以这两大寺和金戒光明寺、百万遍知恩寺的净土
宗为中心,以西山禅林寺派、西山光明寺派、西山深草派的净土宗为傍系,
组成一个完整的日本净土宗体系。
临济宗:日本临济宗是由修建建仁寺的荣西开创的佛教宗派。日本的临
济宗极为复杂。荣西将我国的临济禅移至日本,兼修天台、真言两宗。荣西
的后继人庄严房,退耕行勇等在高野山建金刚三昧院,兼修天台、真言两宗。
他们的弟子地心觉心(法灯国师)则兼修密教和念佛。地心觉心成为日本高
野圣与萱堂圣的始祖。荣西的高徒荣朝在上野的世良田建长乐寺。长乐寺成
为密教与禅的道场。后人将行勇、荣朝的禅称为“黄龙派”。
荣朝的弟子中出一奇才,他便是圣一国师圆尔办圆。圆尔办圆曾赴宋,
嗣法佛鉴禅师、无准师范。归国后建东福寺。圆尔办圆兼修天台、真言、戒
律,同时参加东大寺举行的大型劝诱信佛行善的活动。当时借助临济宗的威
力,临济禅渗入日本贵族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心地觉心的法
灯派在日本各地普及。法师兼修密教和念佛,受到庶民的欢迎。此外,将普
化宗传入日本的也是法灯派僧侣。
从日本鎌仓末期开始,日本的天皇、上皇十分重视禅僧。公卿、武士争
相保护禅僧、崇拜禅宗。14 世纪初日本实行五山十刹制,即禅苑作为官寺受
到国家的保护。日本南北朝时代,梦窗疏石建天龙寺。从那时起,临济宗再
度兼修密教,迎来了日本“五山文学”时代。五山文学使禅世俗化,对于一
种宗教来说意味着堕落,但是贵族、武士们却十分欣赏。五山文学的代表之
一便是水墨禅画。
在这种形势下,大德寺的宗峰妙超(大灯国师)与妙心寺的关山慧玄严
守纯粹的禅,因此到了日本江户时代,大德寺、妙心寺异常兴旺。大德寺出
身的泽庵受幕府统治者之托,兴建了东海寺。白隐复兴了临济禅正宗。今天
的临济宗仍为白隐的法系。然而,禅的流派的独立性很强。据说大的派别就
有15 个,他们是天龙寺派、相国寺派、建仁寺派、南派、永源寺派、方广寺
派、佛通寺派、国泰寺派、向岳寺派、兴圣寺派等。从寺院占有数字来看,
妙心寺最多,共3434 寺,约占临济宗寺院的半数以上,而兴圣寺只有9 个,
国泰寺有35 个。
曹洞宗:道元的“只管打坐”同兼修禅——荣西的临济禅的不纯性与妥
协性进行挑战。日本永平寺时代,道元怀奘作为一种佛教宗派得到很大的发
展。曹洞宗的初期教团因怀奘的去世面临分裂的危机。当时主张继承道元的
闭锁禅和主张向外发展的彻通义介之间展开激烈的争论。结果彻通失败,他
不得不离开永平寺,移至加贺的大乘寺。彻通的弟子莹山绍瑾去能登地区建
永光寺、总持寺。从此曹洞宗一分为二,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日本江户时代。
继承莹山事业的是峨山韶硕。日本南北朝时期韶硕接近北朝。他从日本
的九州、中国到关东、东海、奥羽地区开辟了曹洞宗的新领域。当时,日本
民间有一种说法即“临济将军曹洞民”。临济宗受到将军的保护,曹洞宗得
到民间的支持。曹洞宗受到各地土豪、武士的庇护,在各地修建了不少禅刹。
对于文化程度很低的武士、农民来说,很难理解道元的“只管打坐”。如果
不加入密教的加持祈祷、葬仪等,他们是不会接受曹洞宗的教理的,这也是
曹洞宗作为一个宗派大教团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
1899 年曹洞宗的大本营能登的总持寺遭火灾被焚毁。从此大本营移建横
滨市鹤见。永平寺作为僧堂,成为培养僧侣的道场。新建的总持寺则以宗务
传道教育等为主要对象。
黄蘗宗:在日本宇治的万福寺内,有一个以纯中国风格著称的佛教宗派
——黄蘗宗。在日本黄蘗宗是一个拥有500 个下属寺院的小教团组织。黄蘗
宗的开山祖是日本熟知的中国僧人隐元。我国唐代禅宗中有临济义玄和同一
系统的黄蘗希运两僧。隐元继承的并不是黄蘗的法系,而是临济的法系。只
是隐元在中国时,住在福建省洪州的黄蘗山万福寺内。去日本后便使用了黄
蘗宗名。
隐元名隆琦,1654 年为躲避明末战乱东渡日本。去日本后受到幕府统治
者家纲的赏识和水尾上皇的尊崇。日本宽文三年日本朝廷在宇治修建万福
寺、由隐元担任主持。隐元要求寺院佛像、建筑物、寺制清规等统统按照中
国方式建制。结果使一种与日本临济宗风格完全不同的禅风格在日本出现
了。隐元创立了黄蘗宗,培养了众多的弟子。直到今天,日本人仍然认为进
了黄蘗山就如同进入异国他乡。
隐元之后,日本相继邀请明朝、清朝的僧侣来寺。当时已成惯例。同隐
元一起去日本的木庵、即非、慧林、毒湛、独吼等也住在僧院内。黄蘗宗第
二世由木庵、第三世由慧林、第四世由毒湛嗣任。1695 年第五世高泉圆寂后,
中国僧侣人数逐渐减少。日本幕府拨“请唐僧资银一万两”给万福寺,却一
直未见中国僧侣来寺,从此山规大乱。1740 年日本僧龙统任主持,此后,虽
有两三位清朝僧侣任过主持,但至今仍多以日本僧嗣法。
黄蘗宗传入日本之时,正值日本江户时代的文艺复兴时期。社会上儒学
大兴。当时整个日本正处于崇拜中国文化的风潮之中。日本的文人墨客对中
国式禅苑的异国风情很感兴趣。因此,与其说是禅的风格,倒不如说是隐元、
木庵、即非等人的书法、诗文更受朝野各界的欢迎。
木庵的弟子铁眼道光是大阪瑞龙寺(铁眼寺)的开山祖。后来他又去江
户创建了青山的海藏寺。此后又因铁眼道光在肥后受到藩王细川氏的保护,
得以修建三宝寺。铁眼道光打破以往中国僧侣固守万福寺、专念黄蘗山经营
的惯例,开展了广泛的社会教化工作。
木庵的另一个弟子铁牛建瑞圣寺,使黄蘗宗影响到日本关东地区。此外,
铁牛的同门潮音也在上野的馆林建立广济寺。由于这种原因,黄蘗宗的寺院
多集中在日本群马地区,另外,大阪、兵库、福岡、山口等县也有分布。
日莲宗:由日莲开创的日本日莲宗不仅分派较多,而且战后又不断分
裂、组合,新设许多宗教法人。日莲宗拥有正式下属寺院三千七百余座。除
有本寺为延山久远寺的日莲宗以外,还有本寺为大石寺的日莲正宗,日本创
价学会就属于日莲正宗。日莲宗的本门法华宗战后分裂为法华宗本门派(光
长寺、鹫山寺、本兴寺、本能寺)、法华宗阵门派(本成寺)及本门法华宗
(妙莲寺)。此外,日莲宗还有一个极为特殊的“不受不施派”。至今经登
记的日莲新兴分派组织就达三十余个。其中包括本门佛立游山拜庙(宥清
寺)、日本山妙法寺大僧伽、灵友会和立正佼成会。
日莲圆寂后,日莲宗分为六派,即日昭派、日朗派、日兴派、日向派、
日顷派、日持派,人称六老僧(弟子)派。此外,还有“直弟”派。围绕法
华经本门与佛门一致及优劣问题,圣众(极乐净土的众菩萨)说法(用说法、
祈祷的力量使人折服)之争,拜神祇与不拜神祇之争,日莲宗至今仍未能实
现本宗的大团结。日兴派亦称“富士派”。日兴圆寂后第二年即公元1334
年,由于在大石寺上莲房进行辩论,日兴与日仙、日代发生对立。此外,围
绕大石寺的后继者的人选,日道与日乡发生矛盾。
日朗派中有九位才智出众的弟子。他们中间的日像在京都扩大日莲宗的
影响。日像的洛内弘教是以“说教折服法”(通过说教、祈祷使人折服)为
主要手段的。所以经常受到外力的迫害。由于三次被黜,三次被赦免,人仍
称它为“日像三黜三赦法厄”。公元1334 年修建妙显寺,宗教宗旨也得到朝
廷认可,从此日莲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教。以后日莲宗在京都富商、工匠、职
人及艺人中发展了大量信徒。相继修建了京都的妙觉寺、妙本寺、本应寺、
本能寺、立本寺和备中高松的本隆寺、尾道的妙宣寺、牛窗的本莲寺、巑岐
宇各津的本妙寺。
尽管日莲宗内部的斗争十分激烈,但是对外却改变了“不受不施”的政
策。“不受不施”有严格的规定,绝不接受“谤法者”(不接受法华经者)
的布施,拒绝向“谤法者”提供布施、供养。此外,绝不参拜谤法寺院。“不
受不施”也不允许家庭内谤法者的存在。如果丈夫信奉法华经,妻子却不接
受的话,就得命其离婚。结果出现了大量的一族一门信法华,一村一乡皆法
华的局面,形成了众多的共同信仰者集团。日本创价学会的根本动力就在于
此。京都日莲宗的极盛时期是在日本应仁之乱以后的町民勃兴时期。当时日
莲宗在洛中已拥有21 个本寺,直接威胁临济五山和天台、真言寺院。同时日
莲自称“自卫”,组织了武装集团,出现了“法华暴动”。僧兵们攻入山科
本愿寺,将寺院全部焚毁,并肆意掠夺。公元1532 年日本发生了“一向一揆”
农民起义。法华宗信徒三好氏为讨伐农民起义,组织了“法华暴动”。此后,
法华兵又相继镇压了摄津、河内、和泉的农民起义,其战斗力主要来自法华
信徒及町人的财力,一时竟动员起三四万农民。可以看出,日莲宗与工商业
者结合起来的力量。1536 年法华兵进攻比叡山遭大败,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的
“法华之乱”。日莲宗的21 个本寺退至京都,其中15 个本寺得到恢复。
日本江户时代禁止“不受不施”法门的存在。日莲宗实现了暂时的统一。
本门寺成为池上派的本寺。法华寺成为中山派的本寺。越后的本寺成为本成
寺派的本寺。日莲宗的总本寺则设在身延山久远寺。但是,政治压力一旦消
失、战后日莲宗又出现了频繁的分派活动。
时宗:日本的时宗是一种行脚时宗教团,由僧时众、尼时众组成。外围
组织有获得“阿弥”号的俗人及“喜拾结缘”的结缘众,他们不属于时宗教
团的成员。时宗成为一个教团则是从第二世他阿真教开始的。他阿真教圆寂
后,时宗教团一分为二。由于第三世智得的弟子内阿智光占领当麻道场,这
一派便称“当麻派”。第四世有阿吞海建立藤泽净光寺,所以另一派称“藤
泽派”(行脚派)。两派的对立直到日本明治时代仍未解消。当麻派不主张
行脚。藤泽派却以京都七条道场金光寺为基地继续行脚。除以上两派外,时
宗另有十派,统称时宗“十二派”。
十二派中比较有势力的是“六条派”、“四条派”、“灵山派”、“市
屋派”、“御影堂派”。六条派开创“阿弥圣戒”,以六条欢喜光寺为本寺。
日本有名的《一遍圣绘》中的圣戒词书就是法眼圆伊添的绘画。《一遍圣绘》
亦称《六条缘起》,无论其书法,还是绘画都十分出色。四条派由第二世僧
祖他阿真教的弟子净阿开创以京都四条道场金莲寺为本寺。净阿原是律僧,
遇真教后加入时宗。四条道场在京都的东京极,前来参加佛事活动的多为官
僚、贵族、上层武士。现在本愿寺已移至洛北鹰峰。
灵山派由国阿开创,本寺设在京都东山灵山正法寺。这一派与伊势神宫
的关系十分密切。传说国阿在伊势神宫得到神喻,公开打出“参宫无难”的
护身符。日本室町初期,灵山派还经营澡堂,并为洗澡人提供点心。
市屋派由一遍开创,属于时宗宗派,因僧人一遍带众僧进入京都城内,
在市屋道场连作数日佛事而得名。日本幕府将军丰臣秀吉将六条堀川的寺地
交给本愿寺时,市屋道场移至五条市姬通,现称“金光寺”,与市姬神社同
居一处。
御影堂派因嵯峨天皇的皇子成为一遍的弟子,号“王阿”,并任五条善
光寺的主持,所以这一派亦称“王阿派”。由于五条善光寺内摆设着一遍的
御影,所以亦称“御影堂派”。这一派的特点是跳动念佛与尼僧同栖。
时宗的一向派由一向俊圣开创,以近江的马场莲华寺为本寺。日本明治
以后改以出羽的天童佛向寺为本寺。从日本南北朝时代至室町中期,日本时
宗一直是比较有影响的佛教宗派。莲如以后,被净土真宗吸收,现有附属寺
院44 个,本寺为藤泽清净光寺。
法相宗:日本南都六宗之一。曾是日本奈良时代十分繁荣的宗派。现在
仅存于京都、奈良。战前法相宗以药师寺、兴福寺、法隆寺为中心,是一个
由41 个寺院构成的宗教团体。
法相宗亦称“唯识宗”,是以研究印度佛教主流一人的意识的学派,以
印度《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为教化的主要教材。飞鸟时代的日本人
称其为“摄论宗”。公元645 年日本元兴寺僧道昭入唐,学习《玄奘三藏》,
公元661 年回到日本。道昭所在的元兴寺被称为“元兴寺法相”。由于道昭
的弟子道贺、行基住在法隆寺、药师寺。所以法隆寺、药师寺均具有系统的
法相学派体制。
作为南部六宗与法相宗同时繁荣起来的还有三论宗,无论是法相宗还是
三论,与其说是一个佛教宗派,倒不如说是佛教学派。其主要目的不过是研
究佛教烦琐哲学而已。因此它们并不属于以信仰、宗教活动为目的的宗教集
团。
华严宗:华严寺总寺设在日本的东大寺内,下属寺院54 个。华严宗的
主要经典是《华严经》。东大寺内的大佛就是《华严经》中提到的毗庐舍那
佛。根据《华严经》的说法,毗庐舍那佛就像太阳一样,是完整无缺的调合
的佛,无量多的分身佛构成宇宙。华严宗的“统一与调合”的原理得到专制
君主圣武天皇的赏识。东大寺和诸国国分寺将圣武天皇比作毗庐舍那佛。百
官、人民为分身佛、共同组成统一国家。
华严宗的历史就是东大寺的历史。东大寺有许多有名的佛教仪式。每年
4 月24 日举行华严知识供。在祭祀开山祖良办僧正的开山堂,悬挂华严55
所图,朗诵华严讲式,也有人称东大寺开山堂为“四月堂”。另外法华堂每
年3 月还要举行法华会,亦称“樱会”,是一种大型宗教仪式,也有人称法
华堂为“三月堂”的。每年2 月举行的取水会称“二月堂”,这也是东大寺
的重要法会。然而这些佛教仪式并不是一家的法会。
律宗:南都六宗之一的律宗总本寺为唐招提寺。现有末寺21 个。除律
宗外还有真言律宗,总本寺为西大寺,有末寺89 个。
所谓律宗是指僧侣、佛教信徒的生活规范,亦称“戒律”。尽管任何佛
教宗派都有自己的戒律。而律宗则是专门研究和实践戒律的专门宗派。
正如佛教有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一样,戒律也分大乘戒和小乘戒。大乘
佛教往往不重视戒律,它是一种以劝善为主要目的的精神主义。小乘佛教则
要求一举一动严格按照戒律执行,可以说是一种形式主义。律宗以实践形式
主义的戒律四分律为主要目的。四分律亦称“具足戒”,包括比丘的二百五
十戒、比丘五百戒。
律宗的创始人是我国唐代南山律师道宣,亦称“南山宗”。日本奈良前
期的道光、天平时期的道融曾将部分律宗传入日本,但将律宗教理全盘传给
日本的则是鉴真。鉴真和尚接受日本的邀请,五次东渡日本连连受阻,漂流
中双目失明,终于在公元753 年东渡成功,成为日本律宗的创始人。鉴真所
在的唐招提寺成为律宗的本寺。由于鉴真开始居住在东大寺,所以在那里开
辟东大寺戒坛。东大寺戒坛与下野药师寺戒坛、筑紫观音戒坛寺一道堪称日
本三大戒坛。在日本凡属正式僧侣必须在三戒坛受戒。
鉴真赴日本后移居唐招提寺,五年后圆寂。鉴真和尚持戒严格,道心坚
固的一生,可以从唐招提寺开山堂鉴真和尚像上感觉到。随鉴真一道赴日本
的17 名弟子致力于律宗的发展和戒律的普及。但到了日本平安时代,传教大
师在比叡山开辟大乘戒坛,宣传“梵纲菩萨戒”,加之日本密教的兴起,小
乘戒律逐渐衰落下去。
日本平安末期至鎌仓初期,净土宗、临济宗、曹洞宗等新佛教宗派兴起,
南都佛教、天台、真言等旧佛教制也相应地进行宗教改革。改革运动的中心
就是恢复律制。这场运动的先驱者包括栂尾的明惠、笠置的贞庆以及中川的
实范等。特别是觉盛振兴了唐招提寺、恢复四分律。与此同时叡尊重振西大
寺,恢复了真言律。鉴于两人的功劳,觉盛被赐“大悲菩萨”、叡尊被赐“兴
正菩萨”菩萨号。两人均成为日本鎌仓时代代表旧佛教的高僧。
修验道:修验道是日本国有的宗教。以山岳崇拜为中心。日本奈良时代
以前与佛教相结合,得到很快的发展。特别是与天台宗相结合的修验道,平
安时代以三井寺、圆城寺为中心,鎌仓时代则以圣护院为中心组织自己的教
团组织。日本人称它为“本山派修验”。本山派与当山派以吉野至熊野的大
山为修行场,所以亦统称“大峰修验”。
日本各地也有许多修验组织,如出羽三山(月山、汤殿山、羽黑山)的
羽黑修验。以四周石鎚山为行场的石铁修验,以九州英彦山为行场的彦山修
验。它们与大峰修验加在一起称为“四个本山”。除此以外,还有“立山修
验”、“白山修验”、“岛海修验”、“伯耆大山修验”、“阿苏修验”、
“后山修验”、“儿岛五流修验”、“相模大山修验”、“木曾御岳修验”、
“日光修验”、“熊野修验”等为数众多的修验团体。公元1873 年日本政府
发布了太政官第273 号命令,禁止修验宗活动。自日本明治时代以后,修验
道几乎停止全部宗教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出现了信仰自由的局面。残存的吉野、熊野、
羽黑等分别组成独立的宗派。天台宗圣护院又称“本山修验宗”。吉野称“金
峰山修验本宗”。羽黑称“羽黑山修验本宗”。木曾御岳也成为木曾御岳本
教、御岳教修正派、御岳验宗等神道色彩十分浓厚的修验道。石鎚山的神社
称石鎚本教。寺院称真言宗石铁派。此外,真言宗当山派、英彦山修验道、
山岳宗饭道寺修验也作为宗教法人找到了立足之地。
修验道的宗教活动以山岳修行为主,鼓励信徒们登山,通过山间苦行得
到幸福健康的身体。此外,各山岳神社、寺院本尊还在各自的修道场发放护
身符,预测疾病、凶事。修验道保留了日本原始宗教中的咒术、巫术并使它
们民间信仰化。
传说日本修验道的开山祖是役小角。修验道的原型十分古老。在日本奈
良时代至平安时代由于它与佛教、密教结合起来,势力得到很大发展。使修
验道出现巨大转折的是醍醐三宝院的圣宝,因此修验道称圣宝为“中兴之
祖”。此外修验道本尊为藏王佛化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