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苏北淮安参加大胡庄战斗的部队现在在哪?(新四军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29:43
1941年苏北淮安参加大胡庄战斗的部队现在在哪?82名烈士殉国,(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四团一营二连),这支部队现在在哪?1941年苏北淮安参加大胡庄战斗的部队现在在哪?82名烈士殉国,(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四团一营二连),这支部队现在在哪?
1941年4月26日拂晓,从涟水县城出发的200多名日军和500多名伪军,突然包围淮安县大胡庄。驻大胡庄的新四军第3师第8旅第24团第2连迅速展开,利用院墙、猪圈和房屋顽强抗击,连续打退敌三次冲锋。敌人施放毒气,并利用烟雾发起冲锋。第2连指战员用刺刀、大刀、枪托和敌人进行肉搏,打退了敌第四次冲锋。敌人又放火烧屋。第2连指战员在烈焰中反复冲杀,共毙伤日伪军100余人。但因众寡悬殊,副营长巩殿坤、连长晋志云以下82人牺牲,只有1名重伤员幸存。
1941年春天,在江苏省淮安县的茭陵大胡庄发生了一场气吞山河的战斗。参战的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四团一营二连的83名指战员,在突然遭到日、伪军袭击下,面对敌人六至八倍于我的悬殊兵力,为了完成师团前哨和掩护淮安县委机关的安全转移两大任务,全连指战员团结一心,浴血奋战,顽强坚守阵地6个多小时。最后除个别同志负伤幸存外,全部壮烈殉国。当年的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同志生前曾认为,这场战斗应和淮阴刘老庄战斗一样齐名。他在八十年代就要求中央党史部门查清这场战斗始末,为英烈们树碑立传。在这以前,由于历史的原因,大胡庄战斗的烈士们一直鲜为人知,直到事情已过去半个多世纪,英烈们的牺牲地才竖碑铭记。
  大胡庄战斗烈士纪念碑是1987年由淮安市民政局拨款2万余元在茭陵大胡村原小西场战斗的旧址北侧建造的。碑高六米多,坐北朝南,为砖石水泥结构。碑基约一百余平方米,基台四周植有常青黄杨、球松等,四季青翠。这些松柏象征着为国牺牲的英烈们万古长青。上下直书的碑文:“大胡庄战斗八十二烈士永垂不朽”由当年新四军三师八旅政治部主任,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的吴信泉题写,笔力遒劲。碑文寄托着我们民族和人民对英烈们的深切怀念。碑的西侧为五十年代开挖的乌沙东干渠;废黄河大堤横卧于碑的西北侧;六十年代营建的601号公路从碑的北侧通过。碑的东、南两面是旧貌换新颜的大胡庄。建造此碑前,当地政府,通过调查寻找到了当年烈士忠骸的掩埋处,并得遗骨若干,在先烈们的长眠之所建造了这座庄严肃穆的纪念碑,以告慰当年为国捐躯的英灵。
  自八十年代以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辽宁省党史工委主办的《党史纵横》和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主办的《战争年代》等先后载文,介绍了大胡庄战斗的经过;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淮阴市档案馆,淮安烈士陵园等单位收藏或展出了大胡庄战斗烈士纪念碑的照片及有关资料,以彰昭英烈们为了捍卫民族尊严而不畏强敌的凛然正气。1995年,大胡庄战斗烈士纪念碑被公布为淮安市十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来自:关于超级大本营
一营一部在大胡庄战斗后主力地方化,整编为建阳县大队(现盐城建湖县),不知道后来怎么了
三师八旅后来成为东北民主联军二纵,8旅改为4师,然后二纵改为39军,4师改为115师。现驻辽阳。
24团现在是345团
八旅二十四团一营比较曲折,大胡庄后地方化组建建阳县大队,后来又升级为建阳县总队、建阳县独立团、盐阜独立二团。1945年新四军第三师进军东北前,盐阜区几个独立团的骨干连队大部分编组进新建的八旅二十三团,其余分编入八旅其他团队。115旅为荣耀继承者是合适的。

白色鱼芒 发表于 2015-10-22 09:01
一营一部在大胡庄战斗后主力地方化,整编为建阳县大队(现盐城建湖县),不知道后来怎么了


我三爷是新四军三师七旅21团团直的参谋,1942年冬天和地方武装合并为建阳县大队的是三师八旅的24团,但是1943年七旅的二十一团的团直和三营与建阳县大队合并为建阳县总队。后来建阳县总队又升格为建阳独立团,1945年9月建阳独立团恢复为三师七旅21团,北上东北。我三爷是苏北人,根据组织决定留在地方武装坚持原地斗争,从此离开了三师建制。老人家已经在去年春天去世,没有等到9.3大阅兵的这一天。
白色鱼芒 发表于 2015-10-22 09:01
一营一部在大胡庄战斗后主力地方化,整编为建阳县大队(现盐城建湖县),不知道后来怎么了


我三爷是新四军三师七旅21团团直的参谋,1942年冬天和地方武装合并为建阳县大队的是三师八旅的24团,但是1943年七旅的二十一团的团直和三营与建阳县大队合并为建阳县总队。后来建阳县总队又升格为建阳独立团,1945年9月建阳独立团恢复为三师七旅21团,北上东北。我三爷是苏北人,根据组织决定留在地方武装坚持原地斗争,从此离开了三师建制。老人家已经在去年春天去世,没有等到9.3大阅兵的这一天。
新四军三师七旅的21团到东北后组建了东野6纵第16师,后来成为现在著名的一二七师。
这次战斗由于日军施放毒气,大部分烈士是在中毒失去战斗力的情况下被日军杀害的······
新四军三师共三万七千余人,在1945年底进军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