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区、战区ABC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02:42


德国的军区制与苏联军区制的区别在于,前者只是一个军事征募、补给、训练和后方支援单位,后者是军事部队的管理、训练和作战指挥单位。因此,苏联的军区制是军事动员区和战区的合并体。考虑到苏联国土广袤而通信交通体系的困难,这种战备动员与作战指挥合一的军区制度有其合理性。特别是在面临大规模外敌入侵风险时,合一制的军区体系更能够适应反击作战的需要。而单一制的军区制度比较适应远征或攻势作战的需要,所以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的军区或类似的军事动员区都只起到后方力量整备的作用,真正的战区和部队是要到别国领土上作战的。

近年来俄罗斯取消了执行上千年的军区制度。在2008年俄格战争期间,军区无法充分动员海军舰队和空军集团军参战,因为这些部队由海军司令部和空军司令部负责管理。很大程度上俄军的军区是陆军军区,因此在需要快速编成联合部队对境外之敌实施联合打击时,军区的反应速度是有限的。对于这个问题,苏联时代就已经考虑使用“战区”来统辖若干军区和海空部队,从而编成类似美国的战区体系,但是很快就被军队内保守力量所抵制。此外,在多个军区上设立战区的做法加重了苏联军事体系的负担,使其机关规模和作战指挥层次变得更为复杂。

人民解放军的军区制度直接继承自苏联的军事传统,但是也有若干重要的不同。解放军不像苏联那样,一开始就分为红陆军和红海军两支独立军种,而是单一的陆军军种。解放军在各个战略区域设立了大军区、省军区、军分区,然后设立了相应的军区海军、军区空军;在解放军总部之下,设立有军委海军和军委空军。到1960年代,军区海军纷纷改编为海军舰队,成为军委海军在各个战略区设立的作战编制,不再是军区的海上支队;军区空军一直没有像苏联那样改编为空军集团军,而是留在大军区体制内。二炮部队从一开始就是“军委第二炮兵”,是核反击的拳头力量,不可能归入军区。虽然1990年代曾有少量导弹旅划归南京军区,被人们称为“小二炮”,但是很快回归到了二炮编制内。从历史沿革来看,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是解放军的海上、空中和远程打击支队,而陆军才是主干。解放军总部直接负责陆军的建设和作战指挥,各大军区负责所辖陆军部队的建设和指挥,而军区海军(海军舰队)、军区空军、军委海军(海军总部)、军委空军(空军总部)、军委二炮(二炮总部)是大军区和军委领导军兵种部队工作的专业机关。因此,军兵种部队从一开始就是要围绕陆军的作战而服务,以陆军的胜利为胜利。在编制体制上,解放军天然就是“联合的”,只是这种联合的代价是让海空二炮变成了陆军海战队、空战队和远程打击队。

解放军的军区是战备、作战合一的军事建制。在反击外敌侵略的战略部署下,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它不但负责区域内的战场建设、军事动员、人员征募、部队训练、院校教育、后勤补给,还要负责所属部队的作战指挥。在解放战争时期,陆军部队曾经短暂的编组为若干野战军,由中央军委直辖指挥作战。但是解放后这几个野战军很快被解散,所属野战部队划入各个大军区。大军区扮演了方面军的角色,而且是平战结合型的方面军。只是海军和二炮部队已经由军委海军和军委二炮负责建设,需要在战时由总部下放给军区进行指挥,而军区空军就在大军区之内。从这一点来讲,我国比起苏联的军区制度的合成度要更高一些。

但是,为了体现平时的军区与战时联合状态下的军区的不同,现在一般称之为“战区”。战区这个概念最早是南京军区在1991年进行车辆、器材保障改革时使用的,把陆海空三军部队结合起来,对部队车辆和器材进行维修保障。1996年台湾海峡三军联合演习后,战区这个概念用的越来越多,现在我们可以认为军区就是平时的管理建设单位,战区是战时进行三军联合作战的指挥单位——当然,军区和战区是一体的,其总部机关可能也是一体的,只是在战时由中央加强一定的海军和二炮部队,甚至包括总部直属部队。这比起苏联在几个军区的基础上层屋叠放的设置战区要好的多。

假如未来战争是在我国国土上发生的反侵略战争,那么合一制的军区就有相当的合理性,它可以把军事准备和作战指挥结合在一起,可以就地反击外敌大规模入侵。在反侵略战争中,收复国土是胜利的标志,因此陆军的胜利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当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的样态也在不断进化当中。即便是以军区作为骨干,它所建设的陆军部队的编制模式,联合部队的组成,战区指挥机构的设置也是可以进行大规模改革的。如果是要在国土之外进行战争,那么就要考虑到在国土以外设立战区的可能性,这不但对三军的战略机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涉及到一系列法律和政策的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的国防体系还是积极防御性质的,而非全球扩张性质的。因此仍然要立足于国内建设战场体系,那么军区与战区应当做到合一,军事准备与作战指挥应当做到合一。比较现实的选择是,军区空军改组为空军集团军,实现直辖于空军总部;大军区除了管理陆军集团军外,把预备役部队集中为预备集团军,把边海防部队集中为边海防独立旅;在总参下设战略打击司令部、反导防御司令部、特种作战司令部、网络防御司令部、联合部队司令部,其中联合部队司令部负责组建各类联合部队,下放给战区使用。

德国的军区制与苏联军区制的区别在于,前者只是一个军事征募、补给、训练和后方支援单位,后者是军事部队的管理、训练和作战指挥单位。因此,苏联的军区制是军事动员区和战区的合并体。考虑到苏联国土广袤而通信交通体系的困难,这种战备动员与作战指挥合一的军区制度有其合理性。特别是在面临大规模外敌入侵风险时,合一制的军区体系更能够适应反击作战的需要。而单一制的军区制度比较适应远征或攻势作战的需要,所以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的军区或类似的军事动员区都只起到后方力量整备的作用,真正的战区和部队是要到别国领土上作战的。

近年来俄罗斯取消了执行上千年的军区制度。在2008年俄格战争期间,军区无法充分动员海军舰队和空军集团军参战,因为这些部队由海军司令部和空军司令部负责管理。很大程度上俄军的军区是陆军军区,因此在需要快速编成联合部队对境外之敌实施联合打击时,军区的反应速度是有限的。对于这个问题,苏联时代就已经考虑使用“战区”来统辖若干军区和海空部队,从而编成类似美国的战区体系,但是很快就被军队内保守力量所抵制。此外,在多个军区上设立战区的做法加重了苏联军事体系的负担,使其机关规模和作战指挥层次变得更为复杂。

人民解放军的军区制度直接继承自苏联的军事传统,但是也有若干重要的不同。解放军不像苏联那样,一开始就分为红陆军和红海军两支独立军种,而是单一的陆军军种。解放军在各个战略区域设立了大军区、省军区、军分区,然后设立了相应的军区海军、军区空军;在解放军总部之下,设立有军委海军和军委空军。到1960年代,军区海军纷纷改编为海军舰队,成为军委海军在各个战略区设立的作战编制,不再是军区的海上支队;军区空军一直没有像苏联那样改编为空军集团军,而是留在大军区体制内。二炮部队从一开始就是“军委第二炮兵”,是核反击的拳头力量,不可能归入军区。虽然1990年代曾有少量导弹旅划归南京军区,被人们称为“小二炮”,但是很快回归到了二炮编制内。从历史沿革来看,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是解放军的海上、空中和远程打击支队,而陆军才是主干。解放军总部直接负责陆军的建设和作战指挥,各大军区负责所辖陆军部队的建设和指挥,而军区海军(海军舰队)、军区空军、军委海军(海军总部)、军委空军(空军总部)、军委二炮(二炮总部)是大军区和军委领导军兵种部队工作的专业机关。因此,军兵种部队从一开始就是要围绕陆军的作战而服务,以陆军的胜利为胜利。在编制体制上,解放军天然就是“联合的”,只是这种联合的代价是让海空二炮变成了陆军海战队、空战队和远程打击队。

解放军的军区是战备、作战合一的军事建制。在反击外敌侵略的战略部署下,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它不但负责区域内的战场建设、军事动员、人员征募、部队训练、院校教育、后勤补给,还要负责所属部队的作战指挥。在解放战争时期,陆军部队曾经短暂的编组为若干野战军,由中央军委直辖指挥作战。但是解放后这几个野战军很快被解散,所属野战部队划入各个大军区。大军区扮演了方面军的角色,而且是平战结合型的方面军。只是海军和二炮部队已经由军委海军和军委二炮负责建设,需要在战时由总部下放给军区进行指挥,而军区空军就在大军区之内。从这一点来讲,我国比起苏联的军区制度的合成度要更高一些。

但是,为了体现平时的军区与战时联合状态下的军区的不同,现在一般称之为“战区”。战区这个概念最早是南京军区在1991年进行车辆、器材保障改革时使用的,把陆海空三军部队结合起来,对部队车辆和器材进行维修保障。1996年台湾海峡三军联合演习后,战区这个概念用的越来越多,现在我们可以认为军区就是平时的管理建设单位,战区是战时进行三军联合作战的指挥单位——当然,军区和战区是一体的,其总部机关可能也是一体的,只是在战时由中央加强一定的海军和二炮部队,甚至包括总部直属部队。这比起苏联在几个军区的基础上层屋叠放的设置战区要好的多。

假如未来战争是在我国国土上发生的反侵略战争,那么合一制的军区就有相当的合理性,它可以把军事准备和作战指挥结合在一起,可以就地反击外敌大规模入侵。在反侵略战争中,收复国土是胜利的标志,因此陆军的胜利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当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的样态也在不断进化当中。即便是以军区作为骨干,它所建设的陆军部队的编制模式,联合部队的组成,战区指挥机构的设置也是可以进行大规模改革的。如果是要在国土之外进行战争,那么就要考虑到在国土以外设立战区的可能性,这不但对三军的战略机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涉及到一系列法律和政策的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的国防体系还是积极防御性质的,而非全球扩张性质的。因此仍然要立足于国内建设战场体系,那么军区与战区应当做到合一,军事准备与作战指挥应当做到合一。比较现实的选择是,军区空军改组为空军集团军,实现直辖于空军总部;大军区除了管理陆军集团军外,把预备役部队集中为预备集团军,把边海防部队集中为边海防独立旅;在总参下设战略打击司令部、反导防御司令部、特种作战司令部、网络防御司令部、联合部队司令部,其中联合部队司令部负责组建各类联合部队,下放给战区使用。
俄罗斯有上千年的军区历史?楼主睡迷糊了吧,连俄罗斯本身都没有千年历史,千年之前只有基辅罗斯和金帐汗国。
俄罗斯有上千年的军区历史?楼主睡迷糊了吧,连俄罗斯本身都没有千年历史,千年之前只有基辅罗斯和金帐汗国 ...
那个是俄媒自己吹嘘从拜占庭直接继承的军区制,其实是扯淡。拜占庭1453灭亡,军区制在这之前几百年就消亡。俄罗斯设立军区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米柳金改革。
其实现在很多人叫嚣的改革,只是因为战区比军区听起来更拉风。
三展区司令长官部
战区这个词民国就有了,抗战有5个战区
军区本来就是为了打内战用的,早改砍了,
改革方案很快就出来了,大家拭目以待
战备、作战合一的军事建制在反击外敌侵略的战略部署下,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军区,又称为军管区,是一个兵役(兵籍)管理和动员机构。

如果实施义务兵役制的陆军每年从国民中征集/退伍30万新兵,5年内就能储备150万经过训练的退伍军人,他们作为第一类预备役人员,在战时优先被征召用于补充那些平时不满编的部队,以及充当补充兵使用。而军区就是一个对退伍军人进行管理和动员的行政机关。第二类预备役人员要服预备役到35岁,总人员高达数百万。

军区不仅是一个兵籍管理和征集机关,还得是一个训练机关(拥有训练基地、训练器材和武器储备、教导队),同时还担负有乡土防御职能(拥有一些成建制的现役或预备役战斗部队)。

军区制度,是适应普遍义务兵役制的要求设立的,适合在很短的时间内动员出数百万人的庞大国民军(主要由退伍军人组成)。受重武器采购-战备库存数量的限制,今日的陆军已经难以像一二战一样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充规模。
==========================
基干民兵和28岁以下经过预备役登记的退伍士兵、地方专业技术人员为第一类士兵预备役;

普通民兵和经过预备役登记的29~35岁的退伍士兵及其他男性公民为第二类士兵预备役;


冷战时期的法国陆军,编为4个陆军军(野战机动部队)和6个军区(国土防御部队、地方部队)

野战部队的四个军
法国第1军:下辖第1装甲师、第7装甲师、第12轻装甲师、第14轻装甲师、军直属部队;
法国第2军:下辖第3装甲师、第5装甲师、第15步兵师(机械化)、军直属部队;
法国第3军:下辖第2装甲师、第10装甲师、第8步兵师(机械化)、军直属部队;
快速反应部队军:下辖第4空中机动师、第6轻装甲师、第9海军陆战师、第11空降师、第27山地师;

地方部队的六个军区
第1军区 - 巴黎:1个旅,下辖1个装甲侦察团和2个摩托化步兵团及1个战斗工兵营
第2军区 - 里尔:1个旅,下辖1个装甲侦察团和2个摩托化步兵团及1个战斗工兵营
第3军区 - 雷恩:1个旅,下辖1个装甲侦察团和2个摩托化步兵团及1个战斗工兵营
第4军区 - 波尔多:1个旅,下辖1个装甲侦察团和2个摩托化步兵团及1个战斗工兵营
第5军区 - 里昂:1个旅,下辖1个装甲侦察团和2个摩托化步兵团及1个战斗工兵营,还有第152步兵师 - 蒙彼利埃,法国 (标准的步兵师编制——用于保护核设施)。
第6军区 - 梅斯:2个旅,每个下辖1个装甲侦察团和2个摩托化步兵团及1个战斗工兵营
还是用军区的称谓好,国土内称战区,给人以国土沦陷正在奋力抗战(如抗日战争时期)或国家进入动乱的感觉,以TG今天的实力及今后的发展,战区应该在境外,如国内成为战区是国家的耻辱。
叫军区正常,叫战区是有其特殊性即意味战争。在不想发动战争的时候把军区改叫战区除了口头威胁外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