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反舰导弹的射程是怎么来的,兼谈反舰弹道导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0:01:59


反舰导弹射程的计算是很符合木桶原理的,反舰导弹的射程,是由平台探测距离,导弹本身射程,导引头探测距离等综合效果决定的,且受限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婴儿期的反舰导弹,比如纳粹HS293型导弹,属于无线电指令制导,其射程,取决于载机的目视视线距离,如果超出了目视范围,则这种导弹就不能使用了。

60年代以后,随着苏联领风气之先,反舰导弹开始了大发展,此时的导弹,有两个大类的指导方式:以苏联为代表的惯性制导+末端雷达/红外制导,以及以以色列为代表的半主动雷达制导。

先说以色列的非主流制导方式,迦百列1型导弹采用的是半主动雷达制导,这种制导方式,需要火控雷达对目标实施持续照射,导弹以接受目标舰的反射信号来进行制导,显然,这种制导方式下导弹的射程不可能超过本舰的雷达照射范围,因而也被导弹限制在地平线以内,大致是40公里左右的范围。

而苏联采用的惯性制导+末端雷达/红外制导方式,可以说更有前瞻性,事实上,这种制导方式也是鱼叉等反舰导弹的制导方式,导弹飞行的前期,依靠惯性制导,向目标飞去,当飞抵目标附近后,导弹上的导引头开机,捕捉目标,然后自行向目标飞行。

这种导引方式,其射程主要取决于:1、惯性制导系统的精度;2、目标的速度;3、导引头捕捉目标的距离。综合讲,就是说当惯性制导系统将导弹带领到目标附近时,惯性制导系统误差距离加上目标在导弹飞行期间移动的距离,必须小于导引头捕捉目标的距离,才能形成有效的攻击,否则导弹的导引头将不能捕捉到目标。

当然,在早期,数据链不发达的时期,提供目标参数也必须依靠本舰的火控雷达,因此早期这种制导方式和半主动雷达制导方式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不过随着数据链技术和定位技术的发展,惯性制导+末端雷达/红外制导可以突破地平线,而半主动雷达制导不行。采用了惯性制导+末端雷达/红外制导方式的反舰导弹射程可以拓展到200公里左右。

随着导弹本身射程的增加,惯性制导+末端雷达/红外制导也逐渐不能适应更远射程的反舰导弹,因为更远的射程意味着更多累积误差,目标更远的移动距离,而导引头的探测距离并不能按照比例增加。因此当导弹射程进一步增加,则必须实施中段航向修正,即根据目标运动方向的最新信息,来修正导弹的航向。

中断修正技术的实施并不容易,因为导弹必须装备有双向数据链才能够完成,而且必须有平台能够持续跟踪目标舰,这已经不是单一作战平台能够完成的,而是涉及到作战体系。
对于美军,他们可以依靠预警机以及大量的巡逻机来完成中段修正的指示,对于苏联,苏联发展了大量的专用巡逻机作为反航母作战体系的一部分来完成这个任务。当然还有传说中的“导弹领弹”技术,不过我本人对这种技术的存在与否持怀疑态度。

冷战时期,已经苏联大量使用卫星作为侦察工具来跟踪美军的舰队,但是据我所知,苏联并没有发展出直接使用卫星作为制导的反舰武器。卫星制导反舰导弹,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果采用同步卫星,卫星必须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上,距离比较远,卫星的分辨率不足以引导导弹。而采用低轨道卫星的话,卫星飞过某一区域的时间是可以预测的,美军就会采用相应的措施来伪装(比如,采用巡洋舰发射类似航母的电磁辐射信号来伪装成航母,以及通过云层等天气条件来躲避光学侦察)。如果要实现火控意义的侦察数据,就需要依靠大量低轨道卫星采用接力的方法来引导,成本较大。

说完这些,可以说一下反舰弹道导弹。我国最近公开了DF21D/DF26反舰弹道导弹。不过这些弹道导弹也不可能违背一般的物理规律来运行。因而,我判断,这两型导弹也是使用低轨道卫星来提供火控数据的,我们可以大致计算一下,假如反舰弹道导弹射程2000公里,飞行时间按照15分钟估算,这段时间内航母以30节的速度航行,可以航行7.5海里,约合14公里,因此导弹的导引头必须拥有14公里以上的探测距离(尚未考虑惯性累积误差),才能完成导引。且我认为弹道导弹整个飞行期间,建立有效数据链的可能性很低,尤其是再入大气层以后,不太可能再进行航向修正,必须完全依靠弹头自身的引导。考虑到其他误差因素,我推断反舰弹道导弹的导引头探测距离在20公里以上,才能完成反航母的任务。



反舰导弹射程的计算是很符合木桶原理的,反舰导弹的射程,是由平台探测距离,导弹本身射程,导引头探测距离等综合效果决定的,且受限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婴儿期的反舰导弹,比如纳粹HS293型导弹,属于无线电指令制导,其射程,取决于载机的目视视线距离,如果超出了目视范围,则这种导弹就不能使用了。

60年代以后,随着苏联领风气之先,反舰导弹开始了大发展,此时的导弹,有两个大类的指导方式:以苏联为代表的惯性制导+末端雷达/红外制导,以及以以色列为代表的半主动雷达制导。

先说以色列的非主流制导方式,迦百列1型导弹采用的是半主动雷达制导,这种制导方式,需要火控雷达对目标实施持续照射,导弹以接受目标舰的反射信号来进行制导,显然,这种制导方式下导弹的射程不可能超过本舰的雷达照射范围,因而也被导弹限制在地平线以内,大致是40公里左右的范围。

而苏联采用的惯性制导+末端雷达/红外制导方式,可以说更有前瞻性,事实上,这种制导方式也是鱼叉等反舰导弹的制导方式,导弹飞行的前期,依靠惯性制导,向目标飞去,当飞抵目标附近后,导弹上的导引头开机,捕捉目标,然后自行向目标飞行。

这种导引方式,其射程主要取决于:1、惯性制导系统的精度;2、目标的速度;3、导引头捕捉目标的距离。综合讲,就是说当惯性制导系统将导弹带领到目标附近时,惯性制导系统误差距离加上目标在导弹飞行期间移动的距离,必须小于导引头捕捉目标的距离,才能形成有效的攻击,否则导弹的导引头将不能捕捉到目标。

当然,在早期,数据链不发达的时期,提供目标参数也必须依靠本舰的火控雷达,因此早期这种制导方式和半主动雷达制导方式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不过随着数据链技术和定位技术的发展,惯性制导+末端雷达/红外制导可以突破地平线,而半主动雷达制导不行。采用了惯性制导+末端雷达/红外制导方式的反舰导弹射程可以拓展到200公里左右。

随着导弹本身射程的增加,惯性制导+末端雷达/红外制导也逐渐不能适应更远射程的反舰导弹,因为更远的射程意味着更多累积误差,目标更远的移动距离,而导引头的探测距离并不能按照比例增加。因此当导弹射程进一步增加,则必须实施中段航向修正,即根据目标运动方向的最新信息,来修正导弹的航向。

中断修正技术的实施并不容易,因为导弹必须装备有双向数据链才能够完成,而且必须有平台能够持续跟踪目标舰,这已经不是单一作战平台能够完成的,而是涉及到作战体系。
对于美军,他们可以依靠预警机以及大量的巡逻机来完成中段修正的指示,对于苏联,苏联发展了大量的专用巡逻机作为反航母作战体系的一部分来完成这个任务。当然还有传说中的“导弹领弹”技术,不过我本人对这种技术的存在与否持怀疑态度。

冷战时期,已经苏联大量使用卫星作为侦察工具来跟踪美军的舰队,但是据我所知,苏联并没有发展出直接使用卫星作为制导的反舰武器。卫星制导反舰导弹,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果采用同步卫星,卫星必须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上,距离比较远,卫星的分辨率不足以引导导弹。而采用低轨道卫星的话,卫星飞过某一区域的时间是可以预测的,美军就会采用相应的措施来伪装(比如,采用巡洋舰发射类似航母的电磁辐射信号来伪装成航母,以及通过云层等天气条件来躲避光学侦察)。如果要实现火控意义的侦察数据,就需要依靠大量低轨道卫星采用接力的方法来引导,成本较大。

说完这些,可以说一下反舰弹道导弹。我国最近公开了DF21D/DF26反舰弹道导弹。不过这些弹道导弹也不可能违背一般的物理规律来运行。因而,我判断,这两型导弹也是使用低轨道卫星来提供火控数据的,我们可以大致计算一下,假如反舰弹道导弹射程2000公里,飞行时间按照15分钟估算,这段时间内航母以30节的速度航行,可以航行7.5海里,约合14公里,因此导弹的导引头必须拥有14公里以上的探测距离(尚未考虑惯性累积误差),才能完成导引。且我认为弹道导弹整个飞行期间,建立有效数据链的可能性很低,尤其是再入大气层以后,不太可能再进行航向修正,必须完全依靠弹头自身的引导。考虑到其他误差因素,我推断反舰弹道导弹的导引头探测距离在20公里以上,才能完成反航母的任务。

顺便有个问题就此咨询下,关于导弹的动力射程,比如说鱼叉之类,最大射程200公里,是否都属于动力射程?还是动力射程仅仅一百多公里,燃料耗尽后依靠惯性再------?
SOARMAN 发表于 2015-9-14 15:21
顺便有个问题就此咨询下,关于导弹的动力射程,比如说鱼叉之类,最大射程200公里,是否都属于动力射程?还 ...
巡航导弹如果失去动力,很快就会栽下来,所以一定都是动力射程。
顺便有个问题就此咨询下,关于导弹的动力射程,比如说鱼叉之类,最大射程200公里,是否都属于动力射程?还 ...
鱼叉在超低空巡航,如果失去动力就会减速,减速了升级就不能平衡重力了,马上掉海里。
巡航导弹如果失去动力,很快就会栽下来,所以一定都是动力射程。
高空可以滑翔一段距离。都是用最赖皮的高空计算的。
小吕飞刀 发表于 2015-9-14 15:35
鱼叉在超低空巡航,如果失去动力就会减速,减速了升级就不能平衡重力了,马上掉海里。
那日炙这种低空三马赫狂奔,失去动力还能维持个几十公里射程不?如果超音速反舰导弹弹道较高呢?
SOARMAN 发表于 2015-9-14 15:40
那日炙这种低空三马赫狂奔,失去动力还能维持个几十公里射程不?如果超音速反舰导弹弹道较高呢?
据我了解日炙不会这么使用。
首先要清楚花岗岩的“高弹道”是怎么回事,上一代玄武岩是高空巡航俯冲突防的,但花岗岩的“高弹道”不同,它是高空巡航到进入远程防空导弹射程前降低高度,最后超低空进入地平线,其实是个“高-低”弹道,“高弹道”只是相对于全程超低空的低弹道来说的。
花岗岩的引导头探测距离70千米,末端制导前是超低空飞行的,会浪费一半探测距离。领弹就是提前冒出地平线的那枚导弹,帮助其他导弹提前小半分钟分配目标。
所谓侦察机一样的领弹,却是无良写手笔下的东西了
小吕飞刀 发表于 2015-9-14 16:07
首先要清楚花岗岩的“高弹道”是怎么回事,上一代玄武岩是高空巡航俯冲突防的,但花岗岩的“高弹道”不同, ...
      就你说的第一枚冒出地平线的作为领弹,给后续分配目标,这个也已经属于天顶星,在当前技术下都怀疑能否实现
      想当年第一次在舰船还是兵器杂志上看到毛子花岗岩领航弹介绍,惊呼‘乌拉“毛子不可战胜
库兹涅佐夫上将 发表于 2015-9-14 15:54
据我了解日炙不会这么使用。
那有点奇怪,空空弹,相对最大射程其实注水很多,响尾蛇好像火箭发动机就工作七八秒,AIM120也就是十几秒不超过二三十秒吧,后面一大段都是无动力惯性射程,----------------介个有点让人费解
那日炙这种低空三马赫狂奔,失去动力还能维持个几十公里射程不?如果超音速反舰导弹弹道较高呢?
首先要清楚SS-N-19/22等导弹的“高弹道”是怎么回事,原来的SS-N-12是高空巡航俯冲突防的,但80年代的反舰导弹不同,它们的“高弹道”是高空巡航到进入远程防空导弹射程前降低高度,最后超低空进入地平线,其实是个“高-低”弹道,“高弹道”只是相对于全程超低空的低弹道来说的。
激波阻力这么大,失去动力马上减速。
就你说的第一枚冒出地平线的作为领弹,给后续分配目标,这个也已经属于天顶星,在当前技术下都怀疑 ...
不信毛国资料的话,你可以问笑脸男人要美军的资料,反正美军是相信领弹的。
就你说的第一枚冒出地平线的作为领弹,给后续分配目标,这个也已经属于天顶星,在当前技术下都怀疑 ...
缟玛瑙和布拉莫斯都有领弹,某届莫斯科航展有视频的。这两款导弹的引导头探测距离是50千米,纯掠海突防就太对不起引导头了。
那有点奇怪,空空弹,相对最大射程其实注水很多,响尾蛇好像火箭发动机就工作七八秒,AIM120也就是十几秒 ...
中距空空导弹在中高空使用,空气阻力小。反舰导弹在低空甚至超低空,阻力大。
SOARMAN 发表于 2015-9-14 15:21
顺便有个问题就此咨询下,关于导弹的动力射程,比如说鱼叉之类,最大射程200公里,是否都属于动力射程?还 ...
最大射程各国定义不一样。有的国家是最大有效射程,就是弹头惯性威力有效的时候的最大射程。有的是导弹最后到达的那个点的射程。
现在是非单一节点中继制导,也就是层层接力棒,不停修正确保精度来有效打击。
举个例子,现在用来安保的监控摄像头用来执行连续监控,完全可以通过数据链及通讯端组成的网络对目标做到跨区域监视,目标从a到b在同一个监控室就可做到不停调动各摄像头(跨区域的)达到连续监控的目的。

SOARMAN 发表于 2015-9-14 16:16
那有点奇怪,空空弹,相对最大射程其实注水很多,响尾蛇好像火箭发动机就工作七八秒,AIM120也就是十几秒 ...


七八秒?

想得倒美!
号称“中距弹”的“麻雀”才3.2秒!!!

SOARMAN 发表于 2015-9-14 16:16
那有点奇怪,空空弹,相对最大射程其实注水很多,响尾蛇好像火箭发动机就工作七八秒,AIM120也就是十几秒 ...


七八秒?

想得倒美!
号称“中距弹”的“麻雀”才3.2秒!!!
七八秒?

想得倒美!

那目前的主流空空弹呢,总该有些进步吧,例如双推力?
SOARMAN 发表于 2015-9-27 18:03
那目前的主流空空弹呢,总该有些进步吧,例如双推力?
进步肯定有,“流星”的动力射程就远多了;
冲压发动机成为潮流也是因为射程比同质量火箭发动机远。
库兹涅佐夫上将 发表于 2015-9-14 15:23
巡航导弹如果失去动力,很快就会栽下来,所以一定都是动力射程。
21D本身就是一个高智能的导弹,其自身拥有对目标较强的跟踪和锁定能力,理论上临空误差只要不超过50公里就能完成攻击任务。不要把远程高速打击武器攻击航母,看得有多难,有多高大上。美俄主要是因为战略需要和相关条约限制,在当下人家没有发展罢了。
绿林好汉 发表于 2015-9-27 19:32
进步肯定有,“流星”的动力射程就远多了;
冲压发动机成为潮流也是因为射程比同质量火箭发动机远。
单论火箭动力的呢,比如AIM120D或者毛子那个什么77来着,火箭发动机能工作多少秒,动力射程多少,比起半主动的麻雀之类早期中距弹能进步多少

小吕飞刀 发表于 2015-9-14 16:07
首先要清楚花岗岩的“高弹道”是怎么回事,上一代玄武岩是高空巡航俯冲突防的,但花岗岩的“高弹道”不同, ...


所谓领弹,只怕是当初的翻译者没搞明白反舰导弹信标模式,而自己脑补意淫出来的。
小吕飞刀 发表于 2015-9-14 16:07
首先要清楚花岗岩的“高弹道”是怎么回事,上一代玄武岩是高空巡航俯冲突防的,但花岗岩的“高弹道”不同, ...


所谓领弹,只怕是当初的翻译者没搞明白反舰导弹信标模式,而自己脑补意淫出来的。

papop 发表于 2015-9-28 09:26
所谓领弹,只怕是当初的翻译者没搞明白反舰导弹信标模式,而自己脑补意淫出来的。


看过毛子的原文吗?不信俄文,你也可以找笑脸男人要北约关于花岗岩领弹的资料。区区几个中国军迷脑补一下就能把领弹脑补没了?
papop 发表于 2015-9-28 09:26
所谓领弹,只怕是当初的翻译者没搞明白反舰导弹信标模式,而自己脑补意淫出来的。


看过毛子的原文吗?不信俄文,你也可以找笑脸男人要北约关于花岗岩领弹的资料。区区几个中国军迷脑补一下就能把领弹脑补没了?
小吕飞刀 发表于 2015-9-28 09:32
看过毛子的原文吗?不信俄文,你也可以找笑脸男人要北约关于花岗岩领弹的资料。区区几个中国军迷一否认就 ...
北约的资料就算了吧,铁幕没拉开时北约对前苏的装备发展一半都是靠猜的。。。这东西还是毛子自己的资料才靠谱,你有吗?
北约的资料就算了吧,铁幕没拉开时北约对前苏的装备发展一半都是靠猜的。。。这东西还是毛子自己的资料才 ...
俄舰网的1144那部分提到过花岗岩如何作战,不过没有抛出“领弹”的概念,倒是笑脸男人以前发过一个英文资料的截图提到过“领弹”,具体是什么词组不记得了。

小吕飞刀 发表于 2015-9-28 09:32
看过毛子的原文吗?不信俄文,你也可以找笑脸男人要北约关于花岗岩领弹的资料。区区几个中国军迷脑补一 ...


呵呵!论坛内找了一下。

搞半天,笑脸男人说的领弹就是我说的反舰导弹的信标模式,和你说的所谓还能分配目标数据的所谓领弹模式,根本就是两码子事:

http://lt.cjdby.net/thread-1829324-1-1.html

俄罗斯厂商在1996年的欧洲海军防务展(Euronava)上开过发布会,介绍过SS-N-19和领弹方案:
一个批次的导弹齐射,最先捕获目标(可能是依靠被动雷达通过截获目标电子信号的方式探测目标)的导弹就自动打开信标,信标是一个按编码发信的无线电发射机,后面的导弹只要捕获这个信标位置,然后把雷达调向信标飞行方向搜索,这个信标信号只对后半球发射,敌方很难截获
根据一些早期的线索,这套系统在2001年被正式部署,宝石导弹有配备同样的系统

小吕飞刀 发表于 2015-9-28 09:32
看过毛子的原文吗?不信俄文,你也可以找笑脸男人要北约关于花岗岩领弹的资料。区区几个中国军迷脑补一 ...


呵呵!论坛内找了一下。

搞半天,笑脸男人说的领弹就是我说的反舰导弹的信标模式,和你说的所谓还能分配目标数据的所谓领弹模式,根本就是两码子事:

http://lt.cjdby.net/thread-1829324-1-1.html

俄罗斯厂商在1996年的欧洲海军防务展(Euronava)上开过发布会,介绍过SS-N-19和领弹方案:
一个批次的导弹齐射,最先捕获目标(可能是依靠被动雷达通过截获目标电子信号的方式探测目标)的导弹就自动打开信标,信标是一个按编码发信的无线电发射机,后面的导弹只要捕获这个信标位置,然后把雷达调向信标飞行方向搜索,这个信标信号只对后半球发射,敌方很难截获
根据一些早期的线索,这套系统在2001年被正式部署,宝石导弹有配备同样的系统
自动打开信标,信标是一个按编码发信的无线电发射机,后面的导弹只要捕获这个信标位置,然后把雷达调向信标飞行方向搜索,这个信标信号只对后半球发射,敌方很难截获
根据一些早期的线索,这套系统在2001年被正式部署,宝石导弹有配备同样的系统
呵呵!论坛内找了一下。

搞半天,笑脸男人说的领弹就是我说的反舰导弹的信标模式,和你说的所谓还能分 ...
宝石有分配目标的视频

小吕飞刀 发表于 2015-9-28 10:00
宝石有分配目标的视频


但一直被鼓吹“领弹”“领弹”领得最凶的SS-N-19”花岗岩“可没有!

其实,你自己想想也知道,在前苏电子技术水平一直落后的情况下,以前苏上世纪70年代的电子技术水平,居然能搞定领弹这种对当时的电子技术有天顶星要求的东西,你就一点都不奇怪?

而且就笑脸男人提供的这个资料:

仅仅只是这个信标模式,也拖倒2001年才被正式部署。。。

而且你说宝石上有,问题是同样笑脸男人提供的这个资料,可是说宝石上有的也只是信标模式而已。。。

——————————————————————————————————

俄罗斯厂商在1996年的欧洲海军防务展(Euronava)上开过发布会,介绍过SS-N-19和领弹方案:
一个批次的导弹齐射,最先捕获目标(可能是依靠被动雷达通过截获目标电子信号的方式探测目标)的导弹就自动打开信标,信标是一个按编码发信的无线电发射机,后面的导弹只要捕获这个信标位置,然后把雷达调向信标飞行方向搜索,这个信标信号只对后半球发射,敌方很难截获
根据一些早期的线索,这套系统在2001年被正式部署宝石导弹有配备同样的系统

小吕飞刀 发表于 2015-9-28 10:00
宝石有分配目标的视频


但一直被鼓吹“领弹”“领弹”领得最凶的SS-N-19”花岗岩“可没有!

其实,你自己想想也知道,在前苏电子技术水平一直落后的情况下,以前苏上世纪70年代的电子技术水平,居然能搞定领弹这种对当时的电子技术有天顶星要求的东西,你就一点都不奇怪?

而且就笑脸男人提供的这个资料:

仅仅只是这个信标模式,也拖倒2001年才被正式部署。。。

而且你说宝石上有,问题是同样笑脸男人提供的这个资料,可是说宝石上有的也只是信标模式而已。。。

——————————————————————————————————

俄罗斯厂商在1996年的欧洲海军防务展(Euronava)上开过发布会,介绍过SS-N-19和领弹方案:
一个批次的导弹齐射,最先捕获目标(可能是依靠被动雷达通过截获目标电子信号的方式探测目标)的导弹就自动打开信标,信标是一个按编码发信的无线电发射机,后面的导弹只要捕获这个信标位置,然后把雷达调向信标飞行方向搜索,这个信标信号只对后半球发射,敌方很难截获
根据一些早期的线索,这套系统在2001年被正式部署宝石导弹有配备同样的系统
SOARMAN 发表于 2015-9-14 15:21
顺便有个问题就此咨询下,关于导弹的动力射程,比如说鱼叉之类,最大射程200公里,是否都属于动力射程?还 ...
鱼叉之类的是动力射程
papop 发表于 2015-9-28 10:06
但一直被鼓吹“领弹”“领弹”领得最凶的SS-N-19”花岗岩“可没有!

其实,你自己想想也知道,在前 ...
这种信标模式听着还靠谱些,但绝不信什么领弹能给后续弹弹分配打击目标
emellzzq 发表于 2015-9-28 10:54
鱼叉之类的是动力射程
多谢了,那AIM120D或者毛子那个什么77来着,火箭发动机能工作多少秒,动力射程多少,有数据么
SOARMAN 发表于 2015-9-28 11:14
多谢了,那AIM120D或者毛子那个什么77来着,火箭发动机能工作多少秒,动力射程多少,有数据么
不记得了,这些空空弹的有效射程都大于动力射程。你说这两种中程弹我没印象了。但所以型号的响尾蛇的工作时间都没到10秒。
emellzzq 发表于 2015-9-28 12:39
不记得了,这些空空弹的有效射程都大于动力射程。你说这两种中程弹我没印象了。但所以型号的响尾蛇的工作 ...
http://lt.cjdby.net/thread-924625-1-1.html
大致搜了下前贴,近程弹都是不超过10秒,中距例如AIM120,有贵宾说十几秒的,也有贵宾说二十秒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