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光膀子合影拍了近30年 不少网友被感动(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8:42:21
父子光膀子合影拍了近30年 不少网友被感动(图)


2015年08月31日  来源:扬子晚报



  1986

  1992

  2013

  2015

  父亲田军在办公室里。

  一篇名为《光膀子的正确方式》的帖子近日在微信上疯转,本报曾刊登过帖子中的部分照片。那是一对父子始于1986年的黑白系列合照——画面中,儿子从婴儿长大成了男人,而父亲由青年变成中年人,他们都以光膀子造型出镜。不少网友被这组照片感动,他们说照片中的情怀和光阴实在太动人。其实不光是照片,照片后的故事同样有意思。

  照片中的他们是什么人?

  镜头里的父亲,名叫田军,是一名画家,也是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院长。照片中的儿子叫田里,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现在在北京从事影视导演和编剧的工作。网友们纷纷转发、点赞和留言,以表达对这组照片的喜爱。但是对田军和田里来讲,一年一张光膀子照片,不知不觉坚持了下来,迄今都没想过有什么意义。

  坐在办公室里,田军讲起这事很自然:“我们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拍照片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依然在继续。”

  怎么想到光膀子拍照?

  1986年,原本在夏天也依然凉爽的贵阳,异常的炎热。就在这个火热的天气里,田里出生了。从初中起就喜欢摄影的田军很激动,想要拍几张照做纪念。正巧,已在贵州师范大学工作的他,和几个同事轮流保管着公家的日本理光单反相机。他掏了30元买了胶卷,等儿子从医院抱回家,就赶紧拍了起来。因为“天热得不得了”,田军没有穿上衣,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就站在家门口走廊光线不错的位置上,背对着白墙,由田里母亲拍摄下了当时的爷俩。

  胶卷每卷必须全部拍完才能去冲洗,等到整卷照片洗出来,田军把田里的个人照都放进了为他准备的成长相册里,而这张双人合照,则不知道该放哪了,也就是这种突兀,让田军发现这合影“有点儿意思”。到了第二年田里生日,依然是个反常的酷暑,田军觉得不穿衣服比较统一,而白墙的背景要求不高比较好找,于是他抱着也打赤膊的儿子,在家门口再次拍下了合影。于是,多摄于夏天的光膀子系列照,也自此正式开始了。小时候的田里是全裸出镜,到了会害羞以后,这个小男孩,坚定地穿上了裤子。但是对裸露上半身却并不反感,一直很配合。

  事实上,每年父子俩在同一个场景的光膀子照不止一张,微信帖子所登出的,是田里从中挑选出来的。而田里为了视觉效果的统一,将一些原本是彩色的照片统一调整成了黑白,并且剪裁掉了多余背景。

  乍一看“光膀子”是高度一致的系列摄影,其实除了父子俩悄然改变的身形容貌,每一年相片前后的细节,也都在变化。从地点上来看,白墙背景的照片(包括墙上有小广告的),都是在贵阳一幢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梯两户的五层老式公寓——也就是田里从小居住的爷爷奶奶家门前的走道里拍摄的。

  为什么有一年没拍?

  虽然过了30年,这组摄影里面却只有29张照片——2014年没有拍。原来,这一年春节一过,电影专业出身的田里,就带着同专业的妻子,前往美国学习好莱坞的电影,这一去就是近一年,于是也错过了和父亲的“一年一约”。不过,他们回国时,带回了新降生的儿子田牧。于是今年6月,全家人约好一起回到贵阳老宅,在当年的墙前,田里和父亲田军一起抱着田牧,完成了田家三代男人的光膀子合影。

  这几十年的时光里,拍照的设备一直在换——从理光单反机,变成胶片相机、傻瓜机,再到数码相机和手机,今年用的则是一台单反。拍照的日子都不是特意选的,而为父子俩按下快门的,从亲友到保姆都有——“谁在现场谁拍,前后就几秒钟的事情”。在现场的除了人,还有特别喜欢小动物的田里养的猫狗,于是有一年,一只小狗也被抱着入镜。

  而以海边为背景的那张,则是田军到广西工作后,与田里在北部湾的海边玩耍时所摄。“当时在游泳,田里已经有意识每年要拍这个照片,催促着我拍,于是就拍了。”田军回忆道。

  照片走红后他们打算怎么办?

  田里在为儿子所建的微信号“帝摩西的时光之旅”上发帖时,并没有想过这组照片会那么受欢迎。事实上,选择公众号发布,也是因为他不想太明显地“晒”,引起他人反感。但读者留言和媒体采访都纷至沓来。而已“升级”为爷爷的田军,则不太用这些新时代的事物,平时连办公室文件都还在手写,是朋友看到他的照片,他才知道田里发布了这些照片。这些照片多数还是前年去世的田里爷爷、同为画家和摄影爱好者的田宇高去冲洗的,他挑选了家附近最好的相馆,洗成那时候最普遍的五寸照;洗出来后,都放在相册里,搁在家中书架上保存。

  田里是田家唯一一个拥有这样跨越年代的连贯系列照的人,其他家庭成员都没有。田里的妹妹田申苗之前不在意,但当这组照片在网络上走红后,刚满10岁的她,向父亲提出抗议:“我也要参加!”曾经担任过这个系列临时摄影师的亲友们,有些已经在国外,看到帖子后,不少都开始“认领”自己帮这对父子记录下的瞬间。

  田里决心要将这个系列继续下去。父亲田军的态度则很随意:“我退出也行,有其他家庭成员,也可以加入进来。但是女孩子,是不好光膀子的,得穿件衣服。”不过,在艺术家田军的眼里,最美的就是人体,最好连下半身的裤子都可以裁剪掉,给人全裸的错觉。田军想着如果拍到五十年,就做个展览。但“光膀子”发源地老宅,撑不了那么久,迟早会面临拆迁。不过田军觉得只要光线满足条件,有白墙,或者挂块白布,哪里都能拍,换个地点,哪怕换个城市,都不是问题,人凑齐了就好。

  拍这样的一组照片有啥意义?

  曾获得过世界黑白摄影金奖的观念摄影师马良,在2012年带着一个六人的团队,耗时10个月,行走过全国35个城市,为1600多人免费拍照,记录下这些人们当时的瞬间。当他看到这组朋友圈里他人转发的父子30年光膀子的照片时,非常感动。之前并不知道照片里父亲田军艺术家身份的他,一眼就通过这件作品,看出了创始者的文艺造诣非常深:“上一代的人,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有机会随时接触文艺。创立了这个拍法的爷爷(指田军),特别有魅力。选择光膀子,不是一般人会做的,不要错会为普通的行为。”马良指出这种造型,虽然可能是季节所致,却很有内涵,去除掉了世俗的辨识物,更贴近生命本质,也就自此不拘泥于个人,而是指向了全人类,很美好,很有价值,它所记录下的生命的接替与传承,其实也是人类的传承。

  据《都市快报》



http://www.chinanews.com/life/2015/08-31/7497837.shtml



父子光膀子合影拍了近30年 不少网友被感动(图)


2015年08月31日  来源:扬子晚报



  1986

  1992

  2013

  2015

  父亲田军在办公室里。

  一篇名为《光膀子的正确方式》的帖子近日在微信上疯转,本报曾刊登过帖子中的部分照片。那是一对父子始于1986年的黑白系列合照——画面中,儿子从婴儿长大成了男人,而父亲由青年变成中年人,他们都以光膀子造型出镜。不少网友被这组照片感动,他们说照片中的情怀和光阴实在太动人。其实不光是照片,照片后的故事同样有意思。

  照片中的他们是什么人?

  镜头里的父亲,名叫田军,是一名画家,也是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院长。照片中的儿子叫田里,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现在在北京从事影视导演和编剧的工作。网友们纷纷转发、点赞和留言,以表达对这组照片的喜爱。但是对田军和田里来讲,一年一张光膀子照片,不知不觉坚持了下来,迄今都没想过有什么意义。

  坐在办公室里,田军讲起这事很自然:“我们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拍照片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依然在继续。”

  怎么想到光膀子拍照?

  1986年,原本在夏天也依然凉爽的贵阳,异常的炎热。就在这个火热的天气里,田里出生了。从初中起就喜欢摄影的田军很激动,想要拍几张照做纪念。正巧,已在贵州师范大学工作的他,和几个同事轮流保管着公家的日本理光单反相机。他掏了30元买了胶卷,等儿子从医院抱回家,就赶紧拍了起来。因为“天热得不得了”,田军没有穿上衣,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就站在家门口走廊光线不错的位置上,背对着白墙,由田里母亲拍摄下了当时的爷俩。

  胶卷每卷必须全部拍完才能去冲洗,等到整卷照片洗出来,田军把田里的个人照都放进了为他准备的成长相册里,而这张双人合照,则不知道该放哪了,也就是这种突兀,让田军发现这合影“有点儿意思”。到了第二年田里生日,依然是个反常的酷暑,田军觉得不穿衣服比较统一,而白墙的背景要求不高比较好找,于是他抱着也打赤膊的儿子,在家门口再次拍下了合影。于是,多摄于夏天的光膀子系列照,也自此正式开始了。小时候的田里是全裸出镜,到了会害羞以后,这个小男孩,坚定地穿上了裤子。但是对裸露上半身却并不反感,一直很配合。

  事实上,每年父子俩在同一个场景的光膀子照不止一张,微信帖子所登出的,是田里从中挑选出来的。而田里为了视觉效果的统一,将一些原本是彩色的照片统一调整成了黑白,并且剪裁掉了多余背景。

  乍一看“光膀子”是高度一致的系列摄影,其实除了父子俩悄然改变的身形容貌,每一年相片前后的细节,也都在变化。从地点上来看,白墙背景的照片(包括墙上有小广告的),都是在贵阳一幢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梯两户的五层老式公寓——也就是田里从小居住的爷爷奶奶家门前的走道里拍摄的。

  为什么有一年没拍?

  虽然过了30年,这组摄影里面却只有29张照片——2014年没有拍。原来,这一年春节一过,电影专业出身的田里,就带着同专业的妻子,前往美国学习好莱坞的电影,这一去就是近一年,于是也错过了和父亲的“一年一约”。不过,他们回国时,带回了新降生的儿子田牧。于是今年6月,全家人约好一起回到贵阳老宅,在当年的墙前,田里和父亲田军一起抱着田牧,完成了田家三代男人的光膀子合影。

  这几十年的时光里,拍照的设备一直在换——从理光单反机,变成胶片相机、傻瓜机,再到数码相机和手机,今年用的则是一台单反。拍照的日子都不是特意选的,而为父子俩按下快门的,从亲友到保姆都有——“谁在现场谁拍,前后就几秒钟的事情”。在现场的除了人,还有特别喜欢小动物的田里养的猫狗,于是有一年,一只小狗也被抱着入镜。

  而以海边为背景的那张,则是田军到广西工作后,与田里在北部湾的海边玩耍时所摄。“当时在游泳,田里已经有意识每年要拍这个照片,催促着我拍,于是就拍了。”田军回忆道。

  照片走红后他们打算怎么办?

  田里在为儿子所建的微信号“帝摩西的时光之旅”上发帖时,并没有想过这组照片会那么受欢迎。事实上,选择公众号发布,也是因为他不想太明显地“晒”,引起他人反感。但读者留言和媒体采访都纷至沓来。而已“升级”为爷爷的田军,则不太用这些新时代的事物,平时连办公室文件都还在手写,是朋友看到他的照片,他才知道田里发布了这些照片。这些照片多数还是前年去世的田里爷爷、同为画家和摄影爱好者的田宇高去冲洗的,他挑选了家附近最好的相馆,洗成那时候最普遍的五寸照;洗出来后,都放在相册里,搁在家中书架上保存。

  田里是田家唯一一个拥有这样跨越年代的连贯系列照的人,其他家庭成员都没有。田里的妹妹田申苗之前不在意,但当这组照片在网络上走红后,刚满10岁的她,向父亲提出抗议:“我也要参加!”曾经担任过这个系列临时摄影师的亲友们,有些已经在国外,看到帖子后,不少都开始“认领”自己帮这对父子记录下的瞬间。

  田里决心要将这个系列继续下去。父亲田军的态度则很随意:“我退出也行,有其他家庭成员,也可以加入进来。但是女孩子,是不好光膀子的,得穿件衣服。”不过,在艺术家田军的眼里,最美的就是人体,最好连下半身的裤子都可以裁剪掉,给人全裸的错觉。田军想着如果拍到五十年,就做个展览。但“光膀子”发源地老宅,撑不了那么久,迟早会面临拆迁。不过田军觉得只要光线满足条件,有白墙,或者挂块白布,哪里都能拍,换个地点,哪怕换个城市,都不是问题,人凑齐了就好。

  拍这样的一组照片有啥意义?

  曾获得过世界黑白摄影金奖的观念摄影师马良,在2012年带着一个六人的团队,耗时10个月,行走过全国35个城市,为1600多人免费拍照,记录下这些人们当时的瞬间。当他看到这组朋友圈里他人转发的父子30年光膀子的照片时,非常感动。之前并不知道照片里父亲田军艺术家身份的他,一眼就通过这件作品,看出了创始者的文艺造诣非常深:“上一代的人,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有机会随时接触文艺。创立了这个拍法的爷爷(指田军),特别有魅力。选择光膀子,不是一般人会做的,不要错会为普通的行为。”马良指出这种造型,虽然可能是季节所致,却很有内涵,去除掉了世俗的辨识物,更贴近生命本质,也就自此不拘泥于个人,而是指向了全人类,很美好,很有价值,它所记录下的生命的接替与传承,其实也是人类的传承。

  据《都市快报》



http://www.chinanews.com/life/2015/08-31/7497837.shtml


外国人喜欢干这事,而且照片的姿势和背景都是一样的,这个还是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