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报告:为什么“阵风”被叫做全能战斗机?—空军之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3:45:35
http://www.afwing.com/aircraft/test-dassault-rafale-fighter.html

原著:Peter Collins

  现代化国家的空军现在都装备了第四代战斗机,一般来说四代机有如下特点:线传飞控、高度放宽静稳定性、高度敏捷性、网络中心战能力、可挂载多种武器执行多种任务。

  这些西方战斗机包括波音公司的F/A-18E/F“超级大黄蜂”、“阵风”、欧洲战斗机“台风”和萨伯“鹰狮”NG。由于波音F-15E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16设计较老,没有被列入,但其最新改型也具有类似的多任务能力。在上述战斗机中,只有“超级大黄蜂”和“阵风”M是舰载机。

  随着第四代战斗机的武器、传感器系统和网络中心战能力的日趋成熟,这些经过了实战验证的武器系统在出口市场上也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

  2009年,我代表《国际飞行》成为了第一位评估“阵风”F3的英国试飞员,也就是“阵风”在产的最新批次。

全能战斗机

  达索把“阵风”宣传为全能战斗机而不是多用途战斗机,这是因为该机可以挂载种类繁多的空空和空地武器,以及传感器吊舱和副油箱组合,而且机体的制造材料和结构都经过了优化,是一种全权限数字飞行控制系统(DFCS)操纵下的高敏捷平台。

 数字飞控系统也使飞机重心能大范围移动,允许挂载重量和尺寸相差巨大的任务载荷组合,比如纵向和横向挂载的非对称重型载荷。

全能战斗机的其他特点还包括为“阵风”研制的一系列智能分立传感器,传感器阵列收集的信息经过强大中央计算机的“数据融合”后显示在下视、水平(HLD)和平视显示器(HUD)上,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负荷。

  “阵风”专为昼夜隐蔽低空穿透任务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多可挂载9.5吨外部载荷,与F-15E重型战斗机相当。该机的基本空重是10.3吨,内油4.7吨,最大起飞重量24.5吨,计入内油重量后,“阵风”可承受相当于自身空重140%的载荷投入战斗。

  除了这些飞机设计上的“主动”元素外,“阵风”还具有很多“被动”安全功能,能通过多种方式保护飞行员。其中包括了能实现无忧虑操纵和防止机身过载的数字飞控系统、提供视觉和音频警告的低速警告系统、提供拉起音频和平显警告的低空“表面感知/地面检测”系统、在飞行员遭遇空间定向障碍时能从抬头或低头姿态中自动恢复的按钮,除此之外达索公司还计划引入自动“G-LOC”(大过载意识丧失)改平功能。

  “阵风”在一开始就被设计成可执行任何任务(空战、对地、侦察和打击),即使在飞行中作战需求发生了变化,也能快速灵活地切换任务。达索称这个概念为“只管作战”,也就是说“阵风"飞行员把精力集中在战术态势和武器投放上,飞机会始终照看着他/她的后背。

  “阵风”F3的航电还包括了泰雷兹RBE2雷达,雷达具有多目标空空跟踪、海面目标跟踪、地形跟踪(TFR)和合成孔径导航模式,目前RBE2正升级为有源相控阵天线。

 “阵风”的全内置Spectra电子对抗系统包括了雷达告警接收机(RWR)、有源干扰机、导弹逼近红外告警器,激光探测告警器和箔条/曳光弹发射器,Spectra的数据经过数据融合后显示在水平显示器上。一线部队的地勤可对该系统进行快速重编程,在阿富汗作战的“阵风”已经证明了这点。

“阵风”机鼻的前扇区光电(FSO)套件包括了用于单目标识别的高倍率电视传感器,以及用于多目标探测的球型红外搜索和跟踪传感器。泰雷兹“达摩克利斯”吊舱除了可以用激光瞄准目标外,也能把生成的前视红外影像显示在平显上。“阵风”还可以在机腹中线挂载RECO NG/Areos侦察吊舱进行昼夜远程光学/红外侦察,并通过数据链把数据传输到地面站,当然飞行员也能在座舱里查看侦察视频。

 “阵风”的数据链包括有北约标准的Link-16数据链,近距空中支援(CAS)M模式数据链(用于传输图像)、CAS ROVER(远程作战视频增强接收器)数据链(用于传输视频)。“阵风”飞行员可指定左右下视显示器或中央水平显示器来显示图像或视频,可以选择显示来自任何传感器的图像或视频,也可以把该图像或视频发送给前进空中管制员,而不用像其他飞机那样被局限于单一传感器吊舱生成的单一影像格式。

灵活的有效载荷

  “阵风”的主要空空武器是MBDA公司的“米卡”红外或雷达制导导弹,同一家公司研制的“流星”远程空空导弹将在2016年开始装备“阵风”。“阵风”的内部武器是一门备弹125发的30mm机炮。

对于遮断任务,“阵风”的远程武器有ASMP-A导弹和MBDA公司的Scalp-EG模块化导弹。该机的主要反舰武器是MBDA公司的AM39“飞鱼”。

 对于对地攻击任务,“阵风”可挂GBU-12/22/24激光制导炸弹。此外该机还可挂载萨基姆公司的113千克AASM炸弹,该弹相当于美国波音公司的JDAM炸弹,不过具有用于增加射程的尾部火箭助推器,AASM可用GPS或红外引导头进行末端制导。“阵风”的翼下挂架可以同时挂3枚AASM,在投掷多枚炸弹时,每一枚都能通过预编程攻击各自的目标。在阿富汗,法国大兵称AASM为“魔术炸弹”。

“阵风”有五个可挂副油箱的“湿”挂架,每个都可挂1250升的超音速副油箱,其中内侧三个可挂更大型的2000升油箱,这种油箱的速度限制为M0.95。“阵风”还可以在机腹中线挂一个伙伴加油吊舱。

 “阵风”的座舱完全兼容夜视镜,达索可根据客户的需要提供头盔显示器和直接语音输入功能。

 “阵风”是近耦鸭翼设计,有两片鸭翼、4段前缘缝翼和4段后缘升降副翼,在气动设计上实现了优化升阻比和在所有飞行状态下减少侧滑的目标。该机液压系统的飞控操作压力超过了345bar(5000psi)。“阵风”的数字飞控系统是达索公司自行研制的,是“幻影”2000模拟飞控的进一步发展。数字飞控不仅能更好地匹配飞机的飞行包线,而且使“阵风”的飞行品质比“幻影”2000有所提高。这套数字飞控系统有三个独立的数字通道以及一个备用的模拟通道。

  这套数字飞控系统基于过载指令需求,空空模式的限制为+9.0g/29°迎角,空地模式的轻载和重载(ST1/ST2)模式都限制在+5.5g/20°迎角,以应付重心的前后移动。“阵风”在飞行中会不断监测外挂载荷的变化做出自动调整,不过飞控模式的最终选择权在于飞行员。在上述所有模式中,飞控的最小过载限制都是-3.2g。

  “阵风”安装两台斯奈克玛M88-2E4发动机,军用推力共10205千克,加力推力共15422千克。在任何高度时,发动机从慢车到全加力状态仅耗时4秒。该机具有固定式空中加油管,鸭翼和副翼可以作为减速板交联操作,减轻了重量。“阵风”的最大速度为M1.8/750节(1390公里/时),升限16800米,中等重量(15吨)和16°迎角下的典型进近速度是125节(231公里/时)。

“阵风”强大的碳刹车使降落滑跑距离短至450米,所以无需配备减速伞。

  这次我要评估的飞机是“阵风”B双座机B301,该机是第一架交付的“阵风”生产型,被达索保留用于测试。B301的座舱已经升级到F3标准,只是在座舱前方增加了额外的小型测试控制面板(用于遥测)。我们是从马赛附近的伊斯特尔起飞的。

我这次没有时间进行任何模拟器、航电台架或地面训练学校训练,只是在评估前一天到达索伊斯特尔工厂的一架“阵风”上做了1.5小时的座舱熟悉。在这次飞行中,我在前座独立完成了整个评估,由于座舱成功的易用性设计,我完全能驾驭这架性能强悍的战斗机,这也体现出了达索“只管作战”的设计理念。

测试目标

  我的评估目标有三个:“阵风”在机载传感器探测距离和武器射程方面能称得上是“全能战斗机”吗?“阵风”在性能上能称得上四代机吗?对于我这样的新手,“阵风”的安全功能能在飞行评估中保证我的安全吗?

  我的安全飞行员是达索“阵风”项目试飞员奥利维尔·“厄尔尼诺”·费雷尔,他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前法国海军战斗机飞行员,飞过沃特F-8“十字军”和达索“超军旗”。这次飞行还有一架伴飞的“幻影”2000用于密集编队,空空中加油和尾追评估,该机的飞行员是另一名达索项目试飞员——菲利普·迪沙托。

我用一台普通的商用笔记本电脑进行任务规划,规划程序是保密的,而且受到笔记本USB接口上加密狗的保护。把任务计划数据下载到军用规格固态存储卡后,然后把卡插入座舱左侧面板上插槽,我就能把数据上传到机载计算机了。

  我觉得这种简单直观的规划系统的设计非常棒,尤其是当飞机部署在偏远基地作战时。

  我穿上法国空军标准飞行服,以及救生设备和抗荷服。由于“阵风”的马丁-贝克MK16弹射座椅向后倾斜近30度,法国人发现没有必要让飞行员穿上抗荷背心。进出“阵风”B/C的座舱需要爬上地勤放置的登机梯,“阵风”M则自备内置登机梯。“阵风”的座舱是经典的战斗机“贴身”式样,座椅高度和方向舵踏板都可电控调整,飞行所需的所有开关都在身体3-9线之前,使用起来就像带着手套般自如。

“阵风”的单油门杆和侧杆上集成了34个独立开关,能完成多种操控,减速板、无线电通信、自动驾驶和自动油门这类关键开关的外形“矮胖”,用手指很容易区分。

左右下视显示器是触摸屏的,只配备了用于指定和控制显示模式的实体旋钮和按键。在未来“阵风”完成直接语音输入升级后,能降低飞行员触摸下视显示器的频率,有助于提高任务效率。

  用于显示战术态势视图的广角座舱水平显示器的焦点被设置在无穷远处,这样飞行员把视线从平显快速移到水平显示器上时就无需调整眼球了。随着显示器技术的进步,这个水平显示器在不久后能做得更扁以释放座舱空间。

 广角(30°×20°)衍射平显显示的符号整洁锐利,你在设计眼点位置时无需摆动头部就能看清全部字符。
电动侧开座舱盖(侧开的好处是拆装弹射座椅时无需拆除座舱盖)关闭后,我打开辅助动力单元(APU)完成发动机快速启动,发动机稳定运转约90秒后,我们准备好滑出了。

  “阵风”的滑行速度很容易控制,因为在滑行时,油门杆设置在了“慢车”的“最小油门”位置,从而限制了残余地面推力,直到起飞前才会移到“正常”位置。该机的地面转向操纵精度很高且反应灵敏,刹车平顺有效。

全加力

  我们的起飞重量是16.1吨(10.8吨基本重量和5.3吨燃油),只挂了一个中线超音速副油箱。我松开刹车全加力滑跑,到125节(231公里/时)拉起时仅耗时9秒。飞机一升空我就收了起落架,在速度增加到250节(463公里/时)时关闭了加力。

我马上就感觉到“阵风”飞控的灵敏性能符合我的全部要求,我觉得这架飞机在我手中活了起来,我之前从未飞过对操纵杆输入的响应是如此迅速有力的飞机。我以为“幻影”2000电传飞控的操纵品质已经够好的了,但“阵风”的数字飞控系统在每个方面都更胜“幻影”一筹。

  我开全加力以350节(648公里/时)和35°抬头姿态爬升到4500米进入测试空域,我把飞控设置在空地ST1(外挂物位置1)模式,在以350节和4吨燃油状态做+4.5g转弯时遭遇轻微抖振。我在全军推收敛转弯中发现飞机仅仅以10°迎角就能在350节的速度下实现+5.0g的过载。

  在飞行后期燃油减少到2吨时,我加速到500节(926公里/时)并把飞控设置在空空模式,能迅速且毫不费力地拉到+9g,并且在很大速度范围内保持这个过载。在最后的全加力水平加速评估中,我在1500米高度/1.8吨燃油状态下从200节(370公里/时)加速到500节,整个过程只能以“野蛮”来形容,速度每秒能增加约30节(56公里/时),加速度把我推向弹射座椅的椅背,硌疼了我的脊椎。

  “阵风”在350节时的稳定滚转速率为270°/秒,进入滚转的感觉迅速但舒适。飞机在450节(833公里/时)达到了同样的稳定滚转速率,滚转起始速率就很惊人,我从来没飞过滚转启停都如此迅速的战斗机。

安全功能

  为了评估飞机的低速警告系统,我在4500米以200节(370公里/时)的速度进入35°角爬升,然后关闭油门。当我们的速度降到100节(185公里/时)并开始下坠时,平显显示了“低速”视觉警告,座舱里也响起了“改出”的音频警告。

  “阵风”的座舱里的确有一个“抗尾旋”开关,但迄今为止还没人在实际操作中使用过。尾旋测试表明“阵风”甚至在平显指示空速(录像中所示)跌至50节(93公里/时)时也没有进入尾旋。

我们又对自动恢复按钮进行了评估,分别在机头下俯和上仰姿态中按下了按钮,按下后自动驾驶仪和自动油门立即介入,非常积极地滚转和拉起飞机(如有必要),最后建立起350节(648公里/时)的5°爬升姿态。当飞行员遭遇空间定向障碍时,这个按钮绝度能救命。

  我重新爬升到7600米,进入浅俯冲加速到M1.2,然后突然关闭油门做一个4g转弯并减速到M0.8。这个操作没有遇到任何问题,鸭翼/副翼虚拟减速板的减速能力也很强大。

  我们和“幻影”2000开始尾追评估,我首先在55公里开外用RBE2锁定了“幻影”2000,然后用前扇区光电套件的电视摄像机进行目视识别,电视视频呈现在右侧下视显示器上。

  在密集编队评估中,一开始我觉得“阵风”在俯仰轴上过度敏感了,但地面人员通过遥测系统告诉我是我握杆位置太高了,调整手掌位置后,我就能保持在编队位置中了。这个问题也说明了这架飞机是多么敏捷。

  我飞在“幻影”2000后面,打开数字飞控系统的“RFL”(加油)开关模拟空中加油作业,这个开关能降低操纵灵敏度,从而获得更稳定和更常规操纵响应,就像我在BAE“鹰”式教练机上感觉到的那样。“RFL”开关的确有助于帮助飞行员完成空中加油。

我重新设置了数字飞控系统的模式,在警告系统的监视下把模式从ST1改成空空。我继续跟在“幻影”后面,把距离拉近到500米左右进行近距咬尾,再次确定了“阵风”的推力和操控的精确性。这架飞机的飞控系统可在各轴间的做“砰砰”操纵,而无需你频繁做滚转拉杆,“阵风”的确是一架优秀的近距狗斗战斗机。

  最后一个操控评估机动是全加力低速筋斗,我以170节(315公里/时)的速度进入,保持16°迎角,筋斗飞起来很简单也很容易操纵,完成高度刚超过610米,你千万别在“狂风”战斗机上尝试这个动作。达索表示可能会重新评估平显俯仰标尺格式,以提高在高俯仰速率操纵中标尺的可读性。

  我无法对“阵风”的无忧虑操控或任何状态下的油门响应进行挑刺,我记得此次飞行的唯一限制是收起落架速度限制(230节,426公里/时)。“阵风”飞起来具纯粹的快感,飞机响应令人难以置信。

低空飞行

  我从中等高度下降到低空,打开自动驾驶仪和自动油门进入隐蔽地形跟踪模式,以450节(833公里/时)/150米(用于降低飞机噪音)状态沿着预先计划的任务航线飞行。我们先飞过海面,然后飞入阿尔勒西南方的崎岖地形。

  隐蔽飞行模式会使用到GPS数据库,也可以用地形跟踪雷达高度表或RBE2雷达的TFR(地形跟踪雷达)模式作为备份手段。在猛烈西北风的吹袭下,“阵风”的低空飞行表现仍然优秀,在半山区地形中进行着精确的地形跟踪飞行,其中包括了冲向急剧抬升的断崖。该机的地面监视系统在平显上不断更新着规避动作的底部高度。尼诺在自动地形跟踪飞行中向我讲解了战术水平显示器上的一些“数据融合”符号,他还改变了飞行计划航线和飞临目标的时间,接下来的事情交给自动驾驶仪和自动油门的速度模式了。

在我们完全依赖地形跟踪自动驾驶仪飞行时,尼诺用电视摄像机锁定并识别出我们上方3000米的几架客机,然后用Spectra雷达告警器指示电视摄像机锁定了一架正在低空飞行的过路“幻影”2000。

接近目标时,水平显示器上出现了代表AASM炸弹投射包线的“泡泡”,平显也出现了“SHOOT”提示表示我已进入AASM包线,我无须关注投弹轨迹,只需按下投弹按钮就行了。5枚模拟的预编程AASM在0.5秒内被投掷了出去,分别击中了各自的目标。

  模拟攻击结束后,我返回伊斯特尔飞了三次降落航线。前两次类似于航母转弯,我用自动油门模式在四转弯前后保持住16°迎角,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棒的功能,能显著降低舰载机飞行员的工作负荷。降落拉平时的姿态大约是18°迎角,由于座椅后倾达30°,这让我有点不习惯,因为触地比我预料的早。

  我在第三次降落中用手动油门在低空飞行得更激进,降落后大力刹车,滑跑距离约为500米,“阵风”平显的进近符号和发动机非常快速的响应使降落变得很容易。我关闭发动机时距起飞已经过去了1小时25分钟,此时还剩余470千克燃油。

明显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洛克希德F-22“猛禽”和F-35联合打击战斗机这样的隐身第五代战斗机不仅非常昂贵,而且为了维持隐身特性,内部武器舱只能挂载数量有限的弹药。

  因此,大多数国家在当前经济形势,国防预算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仍会选择第四代战机。

  而且,“阵风”是欧洲唯一的在产舰载战斗机,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明显的优势,潜在客户可以用“阵风”来同时满足自己国家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装备需求。

  就我这次的评估来看,虽然我仅仅接触了“阵风”传感器和武器性能的一些皮毛,但该机也的确称得上是“全能战斗机”。“阵风”作为第四代战斗机的典型代表,具有难以置信的性能表现,当然这次飞行仅仅是常规评估,并没有涉及高度复杂的科目。我在座舱中感觉很自如,而且保持着完整的态势感知能力。既然“阵风”能保障我的飞行安全,那么也就能保障首次参战的年轻飞行员们的安全。

  传统的战斗机定义并不适合“阵风”,该机作为一种“战争战斗机”可以成为欧洲的力量倍增器,“阵风”的作战部署可以证明这一点。如果我不得不去战斗,对于任何任务,对于任何目标,毫无疑问,我会选择“阵风”。

http://www.afwing.com/aircraft/test-dassault-rafale-fighter.html

原著:Peter Collins

  现代化国家的空军现在都装备了第四代战斗机,一般来说四代机有如下特点:线传飞控、高度放宽静稳定性、高度敏捷性、网络中心战能力、可挂载多种武器执行多种任务。

  这些西方战斗机包括波音公司的F/A-18E/F“超级大黄蜂”、“阵风”、欧洲战斗机“台风”和萨伯“鹰狮”NG。由于波音F-15E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16设计较老,没有被列入,但其最新改型也具有类似的多任务能力。在上述战斗机中,只有“超级大黄蜂”和“阵风”M是舰载机。

  随着第四代战斗机的武器、传感器系统和网络中心战能力的日趋成熟,这些经过了实战验证的武器系统在出口市场上也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

  2009年,我代表《国际飞行》成为了第一位评估“阵风”F3的英国试飞员,也就是“阵风”在产的最新批次。

全能战斗机

  达索把“阵风”宣传为全能战斗机而不是多用途战斗机,这是因为该机可以挂载种类繁多的空空和空地武器,以及传感器吊舱和副油箱组合,而且机体的制造材料和结构都经过了优化,是一种全权限数字飞行控制系统(DFCS)操纵下的高敏捷平台。

 数字飞控系统也使飞机重心能大范围移动,允许挂载重量和尺寸相差巨大的任务载荷组合,比如纵向和横向挂载的非对称重型载荷。

全能战斗机的其他特点还包括为“阵风”研制的一系列智能分立传感器,传感器阵列收集的信息经过强大中央计算机的“数据融合”后显示在下视、水平(HLD)和平视显示器(HUD)上,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负荷。

  “阵风”专为昼夜隐蔽低空穿透任务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多可挂载9.5吨外部载荷,与F-15E重型战斗机相当。该机的基本空重是10.3吨,内油4.7吨,最大起飞重量24.5吨,计入内油重量后,“阵风”可承受相当于自身空重140%的载荷投入战斗。

  除了这些飞机设计上的“主动”元素外,“阵风”还具有很多“被动”安全功能,能通过多种方式保护飞行员。其中包括了能实现无忧虑操纵和防止机身过载的数字飞控系统、提供视觉和音频警告的低速警告系统、提供拉起音频和平显警告的低空“表面感知/地面检测”系统、在飞行员遭遇空间定向障碍时能从抬头或低头姿态中自动恢复的按钮,除此之外达索公司还计划引入自动“G-LOC”(大过载意识丧失)改平功能。

  “阵风”在一开始就被设计成可执行任何任务(空战、对地、侦察和打击),即使在飞行中作战需求发生了变化,也能快速灵活地切换任务。达索称这个概念为“只管作战”,也就是说“阵风"飞行员把精力集中在战术态势和武器投放上,飞机会始终照看着他/她的后背。

  “阵风”F3的航电还包括了泰雷兹RBE2雷达,雷达具有多目标空空跟踪、海面目标跟踪、地形跟踪(TFR)和合成孔径导航模式,目前RBE2正升级为有源相控阵天线。

 “阵风”的全内置Spectra电子对抗系统包括了雷达告警接收机(RWR)、有源干扰机、导弹逼近红外告警器,激光探测告警器和箔条/曳光弹发射器,Spectra的数据经过数据融合后显示在水平显示器上。一线部队的地勤可对该系统进行快速重编程,在阿富汗作战的“阵风”已经证明了这点。

“阵风”机鼻的前扇区光电(FSO)套件包括了用于单目标识别的高倍率电视传感器,以及用于多目标探测的球型红外搜索和跟踪传感器。泰雷兹“达摩克利斯”吊舱除了可以用激光瞄准目标外,也能把生成的前视红外影像显示在平显上。“阵风”还可以在机腹中线挂载RECO NG/Areos侦察吊舱进行昼夜远程光学/红外侦察,并通过数据链把数据传输到地面站,当然飞行员也能在座舱里查看侦察视频。

 “阵风”的数据链包括有北约标准的Link-16数据链,近距空中支援(CAS)M模式数据链(用于传输图像)、CAS ROVER(远程作战视频增强接收器)数据链(用于传输视频)。“阵风”飞行员可指定左右下视显示器或中央水平显示器来显示图像或视频,可以选择显示来自任何传感器的图像或视频,也可以把该图像或视频发送给前进空中管制员,而不用像其他飞机那样被局限于单一传感器吊舱生成的单一影像格式。

灵活的有效载荷

  “阵风”的主要空空武器是MBDA公司的“米卡”红外或雷达制导导弹,同一家公司研制的“流星”远程空空导弹将在2016年开始装备“阵风”。“阵风”的内部武器是一门备弹125发的30mm机炮。

对于遮断任务,“阵风”的远程武器有ASMP-A导弹和MBDA公司的Scalp-EG模块化导弹。该机的主要反舰武器是MBDA公司的AM39“飞鱼”。

 对于对地攻击任务,“阵风”可挂GBU-12/22/24激光制导炸弹。此外该机还可挂载萨基姆公司的113千克AASM炸弹,该弹相当于美国波音公司的JDAM炸弹,不过具有用于增加射程的尾部火箭助推器,AASM可用GPS或红外引导头进行末端制导。“阵风”的翼下挂架可以同时挂3枚AASM,在投掷多枚炸弹时,每一枚都能通过预编程攻击各自的目标。在阿富汗,法国大兵称AASM为“魔术炸弹”。

“阵风”有五个可挂副油箱的“湿”挂架,每个都可挂1250升的超音速副油箱,其中内侧三个可挂更大型的2000升油箱,这种油箱的速度限制为M0.95。“阵风”还可以在机腹中线挂一个伙伴加油吊舱。

 “阵风”的座舱完全兼容夜视镜,达索可根据客户的需要提供头盔显示器和直接语音输入功能。

 “阵风”是近耦鸭翼设计,有两片鸭翼、4段前缘缝翼和4段后缘升降副翼,在气动设计上实现了优化升阻比和在所有飞行状态下减少侧滑的目标。该机液压系统的飞控操作压力超过了345bar(5000psi)。“阵风”的数字飞控系统是达索公司自行研制的,是“幻影”2000模拟飞控的进一步发展。数字飞控不仅能更好地匹配飞机的飞行包线,而且使“阵风”的飞行品质比“幻影”2000有所提高。这套数字飞控系统有三个独立的数字通道以及一个备用的模拟通道。

  这套数字飞控系统基于过载指令需求,空空模式的限制为+9.0g/29°迎角,空地模式的轻载和重载(ST1/ST2)模式都限制在+5.5g/20°迎角,以应付重心的前后移动。“阵风”在飞行中会不断监测外挂载荷的变化做出自动调整,不过飞控模式的最终选择权在于飞行员。在上述所有模式中,飞控的最小过载限制都是-3.2g。

  “阵风”安装两台斯奈克玛M88-2E4发动机,军用推力共10205千克,加力推力共15422千克。在任何高度时,发动机从慢车到全加力状态仅耗时4秒。该机具有固定式空中加油管,鸭翼和副翼可以作为减速板交联操作,减轻了重量。“阵风”的最大速度为M1.8/750节(1390公里/时),升限16800米,中等重量(15吨)和16°迎角下的典型进近速度是125节(231公里/时)。

“阵风”强大的碳刹车使降落滑跑距离短至450米,所以无需配备减速伞。

  这次我要评估的飞机是“阵风”B双座机B301,该机是第一架交付的“阵风”生产型,被达索保留用于测试。B301的座舱已经升级到F3标准,只是在座舱前方增加了额外的小型测试控制面板(用于遥测)。我们是从马赛附近的伊斯特尔起飞的。

我这次没有时间进行任何模拟器、航电台架或地面训练学校训练,只是在评估前一天到达索伊斯特尔工厂的一架“阵风”上做了1.5小时的座舱熟悉。在这次飞行中,我在前座独立完成了整个评估,由于座舱成功的易用性设计,我完全能驾驭这架性能强悍的战斗机,这也体现出了达索“只管作战”的设计理念。

测试目标

  我的评估目标有三个:“阵风”在机载传感器探测距离和武器射程方面能称得上是“全能战斗机”吗?“阵风”在性能上能称得上四代机吗?对于我这样的新手,“阵风”的安全功能能在飞行评估中保证我的安全吗?

  我的安全飞行员是达索“阵风”项目试飞员奥利维尔·“厄尔尼诺”·费雷尔,他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前法国海军战斗机飞行员,飞过沃特F-8“十字军”和达索“超军旗”。这次飞行还有一架伴飞的“幻影”2000用于密集编队,空空中加油和尾追评估,该机的飞行员是另一名达索项目试飞员——菲利普·迪沙托。

我用一台普通的商用笔记本电脑进行任务规划,规划程序是保密的,而且受到笔记本USB接口上加密狗的保护。把任务计划数据下载到军用规格固态存储卡后,然后把卡插入座舱左侧面板上插槽,我就能把数据上传到机载计算机了。

  我觉得这种简单直观的规划系统的设计非常棒,尤其是当飞机部署在偏远基地作战时。

  我穿上法国空军标准飞行服,以及救生设备和抗荷服。由于“阵风”的马丁-贝克MK16弹射座椅向后倾斜近30度,法国人发现没有必要让飞行员穿上抗荷背心。进出“阵风”B/C的座舱需要爬上地勤放置的登机梯,“阵风”M则自备内置登机梯。“阵风”的座舱是经典的战斗机“贴身”式样,座椅高度和方向舵踏板都可电控调整,飞行所需的所有开关都在身体3-9线之前,使用起来就像带着手套般自如。

“阵风”的单油门杆和侧杆上集成了34个独立开关,能完成多种操控,减速板、无线电通信、自动驾驶和自动油门这类关键开关的外形“矮胖”,用手指很容易区分。

左右下视显示器是触摸屏的,只配备了用于指定和控制显示模式的实体旋钮和按键。在未来“阵风”完成直接语音输入升级后,能降低飞行员触摸下视显示器的频率,有助于提高任务效率。

  用于显示战术态势视图的广角座舱水平显示器的焦点被设置在无穷远处,这样飞行员把视线从平显快速移到水平显示器上时就无需调整眼球了。随着显示器技术的进步,这个水平显示器在不久后能做得更扁以释放座舱空间。

 广角(30°×20°)衍射平显显示的符号整洁锐利,你在设计眼点位置时无需摆动头部就能看清全部字符。
电动侧开座舱盖(侧开的好处是拆装弹射座椅时无需拆除座舱盖)关闭后,我打开辅助动力单元(APU)完成发动机快速启动,发动机稳定运转约90秒后,我们准备好滑出了。

  “阵风”的滑行速度很容易控制,因为在滑行时,油门杆设置在了“慢车”的“最小油门”位置,从而限制了残余地面推力,直到起飞前才会移到“正常”位置。该机的地面转向操纵精度很高且反应灵敏,刹车平顺有效。

全加力

  我们的起飞重量是16.1吨(10.8吨基本重量和5.3吨燃油),只挂了一个中线超音速副油箱。我松开刹车全加力滑跑,到125节(231公里/时)拉起时仅耗时9秒。飞机一升空我就收了起落架,在速度增加到250节(463公里/时)时关闭了加力。

我马上就感觉到“阵风”飞控的灵敏性能符合我的全部要求,我觉得这架飞机在我手中活了起来,我之前从未飞过对操纵杆输入的响应是如此迅速有力的飞机。我以为“幻影”2000电传飞控的操纵品质已经够好的了,但“阵风”的数字飞控系统在每个方面都更胜“幻影”一筹。

  我开全加力以350节(648公里/时)和35°抬头姿态爬升到4500米进入测试空域,我把飞控设置在空地ST1(外挂物位置1)模式,在以350节和4吨燃油状态做+4.5g转弯时遭遇轻微抖振。我在全军推收敛转弯中发现飞机仅仅以10°迎角就能在350节的速度下实现+5.0g的过载。

  在飞行后期燃油减少到2吨时,我加速到500节(926公里/时)并把飞控设置在空空模式,能迅速且毫不费力地拉到+9g,并且在很大速度范围内保持这个过载。在最后的全加力水平加速评估中,我在1500米高度/1.8吨燃油状态下从200节(370公里/时)加速到500节,整个过程只能以“野蛮”来形容,速度每秒能增加约30节(56公里/时),加速度把我推向弹射座椅的椅背,硌疼了我的脊椎。

  “阵风”在350节时的稳定滚转速率为270°/秒,进入滚转的感觉迅速但舒适。飞机在450节(833公里/时)达到了同样的稳定滚转速率,滚转起始速率就很惊人,我从来没飞过滚转启停都如此迅速的战斗机。

安全功能

  为了评估飞机的低速警告系统,我在4500米以200节(370公里/时)的速度进入35°角爬升,然后关闭油门。当我们的速度降到100节(185公里/时)并开始下坠时,平显显示了“低速”视觉警告,座舱里也响起了“改出”的音频警告。

  “阵风”的座舱里的确有一个“抗尾旋”开关,但迄今为止还没人在实际操作中使用过。尾旋测试表明“阵风”甚至在平显指示空速(录像中所示)跌至50节(93公里/时)时也没有进入尾旋。

我们又对自动恢复按钮进行了评估,分别在机头下俯和上仰姿态中按下了按钮,按下后自动驾驶仪和自动油门立即介入,非常积极地滚转和拉起飞机(如有必要),最后建立起350节(648公里/时)的5°爬升姿态。当飞行员遭遇空间定向障碍时,这个按钮绝度能救命。

  我重新爬升到7600米,进入浅俯冲加速到M1.2,然后突然关闭油门做一个4g转弯并减速到M0.8。这个操作没有遇到任何问题,鸭翼/副翼虚拟减速板的减速能力也很强大。

  我们和“幻影”2000开始尾追评估,我首先在55公里开外用RBE2锁定了“幻影”2000,然后用前扇区光电套件的电视摄像机进行目视识别,电视视频呈现在右侧下视显示器上。

  在密集编队评估中,一开始我觉得“阵风”在俯仰轴上过度敏感了,但地面人员通过遥测系统告诉我是我握杆位置太高了,调整手掌位置后,我就能保持在编队位置中了。这个问题也说明了这架飞机是多么敏捷。

  我飞在“幻影”2000后面,打开数字飞控系统的“RFL”(加油)开关模拟空中加油作业,这个开关能降低操纵灵敏度,从而获得更稳定和更常规操纵响应,就像我在BAE“鹰”式教练机上感觉到的那样。“RFL”开关的确有助于帮助飞行员完成空中加油。

我重新设置了数字飞控系统的模式,在警告系统的监视下把模式从ST1改成空空。我继续跟在“幻影”后面,把距离拉近到500米左右进行近距咬尾,再次确定了“阵风”的推力和操控的精确性。这架飞机的飞控系统可在各轴间的做“砰砰”操纵,而无需你频繁做滚转拉杆,“阵风”的确是一架优秀的近距狗斗战斗机。

  最后一个操控评估机动是全加力低速筋斗,我以170节(315公里/时)的速度进入,保持16°迎角,筋斗飞起来很简单也很容易操纵,完成高度刚超过610米,你千万别在“狂风”战斗机上尝试这个动作。达索表示可能会重新评估平显俯仰标尺格式,以提高在高俯仰速率操纵中标尺的可读性。

  我无法对“阵风”的无忧虑操控或任何状态下的油门响应进行挑刺,我记得此次飞行的唯一限制是收起落架速度限制(230节,426公里/时)。“阵风”飞起来具纯粹的快感,飞机响应令人难以置信。

低空飞行

  我从中等高度下降到低空,打开自动驾驶仪和自动油门进入隐蔽地形跟踪模式,以450节(833公里/时)/150米(用于降低飞机噪音)状态沿着预先计划的任务航线飞行。我们先飞过海面,然后飞入阿尔勒西南方的崎岖地形。

  隐蔽飞行模式会使用到GPS数据库,也可以用地形跟踪雷达高度表或RBE2雷达的TFR(地形跟踪雷达)模式作为备份手段。在猛烈西北风的吹袭下,“阵风”的低空飞行表现仍然优秀,在半山区地形中进行着精确的地形跟踪飞行,其中包括了冲向急剧抬升的断崖。该机的地面监视系统在平显上不断更新着规避动作的底部高度。尼诺在自动地形跟踪飞行中向我讲解了战术水平显示器上的一些“数据融合”符号,他还改变了飞行计划航线和飞临目标的时间,接下来的事情交给自动驾驶仪和自动油门的速度模式了。

在我们完全依赖地形跟踪自动驾驶仪飞行时,尼诺用电视摄像机锁定并识别出我们上方3000米的几架客机,然后用Spectra雷达告警器指示电视摄像机锁定了一架正在低空飞行的过路“幻影”2000。

接近目标时,水平显示器上出现了代表AASM炸弹投射包线的“泡泡”,平显也出现了“SHOOT”提示表示我已进入AASM包线,我无须关注投弹轨迹,只需按下投弹按钮就行了。5枚模拟的预编程AASM在0.5秒内被投掷了出去,分别击中了各自的目标。

  模拟攻击结束后,我返回伊斯特尔飞了三次降落航线。前两次类似于航母转弯,我用自动油门模式在四转弯前后保持住16°迎角,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棒的功能,能显著降低舰载机飞行员的工作负荷。降落拉平时的姿态大约是18°迎角,由于座椅后倾达30°,这让我有点不习惯,因为触地比我预料的早。

  我在第三次降落中用手动油门在低空飞行得更激进,降落后大力刹车,滑跑距离约为500米,“阵风”平显的进近符号和发动机非常快速的响应使降落变得很容易。我关闭发动机时距起飞已经过去了1小时25分钟,此时还剩余470千克燃油。

明显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洛克希德F-22“猛禽”和F-35联合打击战斗机这样的隐身第五代战斗机不仅非常昂贵,而且为了维持隐身特性,内部武器舱只能挂载数量有限的弹药。

  因此,大多数国家在当前经济形势,国防预算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仍会选择第四代战机。

  而且,“阵风”是欧洲唯一的在产舰载战斗机,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明显的优势,潜在客户可以用“阵风”来同时满足自己国家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装备需求。

  就我这次的评估来看,虽然我仅仅接触了“阵风”传感器和武器性能的一些皮毛,但该机也的确称得上是“全能战斗机”。“阵风”作为第四代战斗机的典型代表,具有难以置信的性能表现,当然这次飞行仅仅是常规评估,并没有涉及高度复杂的科目。我在座舱中感觉很自如,而且保持着完整的态势感知能力。既然“阵风”能保障我的飞行安全,那么也就能保障首次参战的年轻飞行员们的安全。

  传统的战斗机定义并不适合“阵风”,该机作为一种“战争战斗机”可以成为欧洲的力量倍增器,“阵风”的作战部署可以证明这一点。如果我不得不去战斗,对于任何任务,对于任何目标,毫无疑问,我会选择“阵风”。

你这是在转发小广告?
键盘设计师们表示不服:门门通,门门松
小国无奈的选择

五代机服役前,四代机最后的疯狂!之后欧洲的战机产业将走向凋零。。。。
阵风的确不错 特别是电子设备和人机工程   ,但此文有一股浓浓的推销味
按照阵风的说法,配备减速伞是个错误的做法。这样连J-20都错了。
最近空军之翼发了好几篇这种广告文

Bearcat 发表于 2015-8-25 11:56
按照阵风的说法,配备减速伞是个错误的做法。这样连J-20都错了。


阵风也有减速伞,见剖视图项114

台风也有

Bearcat 发表于 2015-8-25 11:56
按照阵风的说法,配备减速伞是个错误的做法。这样连J-20都错了。


阵风也有减速伞,见剖视图项114

54f61c2e334f907d8ed400c90968895e.gif (920.17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8-25 20:08 上传


台风也有

main-qimg-b3d5733908ddb988b6372442a1fdc5da.jpg (54.95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8-25 20:09 上传

样样精通,样样稀松······
嘛嘛~~~~毕竟是翻译文~~~~

空军之翼的更新很慢的,一些有深度的文章要么有敏感信息,要么就是需要大量资料,很不好写的。

毕竟不是想超大这样的帖子和铁血那种啥都敢说的网站。

哪有翻译现成的文章好弄。
大打广告。
阵风真心不错,法国出品,必是精品,但是价格嘛~法国和英国的航空产品由于后发优势,那是相当精致,机体结构的技术水平确实不是苏俄能比的,但是论打击能力,攻击鹰能顶它俩
没用的,阵风这种垃圾,在CD就是被喷到死的货,别问我为什么,我只要告诉你,在这里:

不隐身——垃圾
不超巡——垃圾
没有TVC——垃圾
非重型——垃圾
没有8吨+内油——垃圾
双中推——垃圾
没AESA——垃圾
用鸭翼——垃圾
没有高空高速双22——垃圾
太贵了——垃圾
法国货——落寞公鸡的冷艳,垃圾
没人买——垃圾
破米卡——垃圾

这就是传说中的:垃圾中的战斗机!

大家还需要补充么?
汪洋大盗游击队 发表于 2015-8-25 12:05
最近空军之翼发了好几篇这种广告文
是啊,发广告文给你看,指望你去达索4S店买一架?这种广告文,空军之翼不知道有没有钱收的啊~~
阵风的性能还是很不错的,是目前综合性能最好的舰载战斗机
没办法。当今世界除了兔子还有实力单独搞原教旨视距内狗斗机以外,别的国家都没得选择往多用途化邪教上发展。。。
没用的,阵风这种垃圾,在CD就是被喷到死的货,别问我为什么,我只要告诉你,在这里:

不隐身——垃圾

鸭翼不是应该加分吗?
汉奸小宝贝 发表于 2015-8-25 19:19
鸭翼不是应该加分吗?
哈哈别闹,在这个论坛鸭翼是原罪,各种弊端已经被诸多“大神”喷出翔来了,最好的鸭翼是装在敌人战斗机上的这是好多人的口头禅。
如果中国空军的司令有得挑的话,会立刻用“阵风”换掉所有的J-10和飞豹。
哈哈别闹,在这个论坛鸭翼是原罪,各种弊端已经被诸多“大神”喷出翔来了,最好的鸭翼是装在敌人战斗机上 ...
鸭翼神教的hkc更多吧!
人厂家当然只发好的给客户看啊
15和16已经不算在內了,好大的口气啊
汉奸小宝贝 发表于 2015-8-25 19:31
鸭翼神教的hkc更多吧!
那你可以发个“鸭翼神教的HKC”帖试试,看看谁多。
如果中国空军的司令有得挑的话,会立刻用“阵风”换掉所有的J-10和飞豹。
是啊,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嘛。
没有内置弹仓,不能隐形,大方向都搞错了。细节做得再好,也改变不了被边缘化的命运。还没有退货F35,改采购阵风的。
这软文写的不错,SF学着点
没用的,阵风这种垃圾,在CD就是被喷到死的货,别问我为什么,我只要告诉你,在这里:

不隐身——垃圾

小发动机,小雷达
如果中国空军的司令有得挑的话,会立刻用“阵风”换掉所有的J-10和飞豹。
我要是空军司令,就等两年用粽子换
彩色沙林 发表于 2015-8-25 20:12
没有内置弹仓,不能隐形,大方向都搞错了。细节做得再好,也改变不了被边缘化的命运。还没有退货F35,改采 ...
《从双风粽子看“路线错误的致命性”》

未来的战争从高处开始,战争的胜负也由高处决定
所谓高处目前就是卫星+飞机

目前正处于由三代机向四代机过渡阶段,过渡的时候往往比较乱,会有各种方案,不过谁把握了发展的方向,谁就能领先一步,掌握主动
比如当年的机枪,坦克,闪击战,和谐蛋

未来战机向隐身方向发展是必然的,隐身对非隐身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以粽子和双风对比
假定价钱差不多,机身材料涂料类似,粽子的气动,发动机,雷达,导弹都比双风差一点
那么这样的两种飞机PK(支持系统,飞飞水平相同),结果会怎么样呢?结果会是粽子以高交换比领先!

粽子赢的很简单,很清楚,就是赢在隐身概念
靠一个概念就拉平了双方子系统的诸多差距

再看国内,假定粽子价格是棍B,筷子的两倍,那么空战实际交换比会是多少?虽然没比过,不过个人认为最少也在4:1以上

并且粽子走在了正确的方向上,将来技术资金允许时可以换装更好的子系统,性能更强,而武器外挂的飞机则没有这样的优势,对飞机来说最麻烦的就是改气动

窃以为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大量生产购买三代机是不明智的

http://lt.cjdby.net/thread-1663296-1-1.html
写的不错的软文。
台风多用途
阵风全角色

欧洲双风 就是这么定位的  说白了都是一机多用

颜射 发表于 2015-8-25 20:27
《从双风粽子看“路线错误的致命性”》

未来的战争从高处开始,战争的胜负也由高处决定


如果中国的隐形飞机大规模服役,那么西方的反隐身装备也会很快普及。

不要以为西方不明白中俄探测F-22的方法,也不要以为J-20/J-31的隐身是牢不可破的。目前除了B-2,其他所谓隐形飞机的隐身能力都是可以被打败的。如果对方有反隐身的预警机或者地面雷达配合,什么J-20/J-31并不比双风有优势。三代半的飞机通过数据链引导导弹,照样可以有效攻击隐形飞机。
颜射 发表于 2015-8-25 20:27
《从双风粽子看“路线错误的致命性”》

未来的战争从高处开始,战争的胜负也由高处决定


如果中国的隐形飞机大规模服役,那么西方的反隐身装备也会很快普及。

不要以为西方不明白中俄探测F-22的方法,也不要以为J-20/J-31的隐身是牢不可破的。目前除了B-2,其他所谓隐形飞机的隐身能力都是可以被打败的。如果对方有反隐身的预警机或者地面雷达配合,什么J-20/J-31并不比双风有优势。三代半的飞机通过数据链引导导弹,照样可以有效攻击隐形飞机。
如果中国的隐形飞机大规模服役,那么西方的反隐身装备也会很快普及。

不要以为西方不明白中俄探测F-22 ...
不管反隐身装备普及到什么程度
隐身机相对于外挂机的优势是死的
小鸡的东西本身是不错的,问题出在价格和法国人的靠不住。 没人愿意花了高价之后注定被下绊子的东西,阿根廷人的眼泪够多了。
卷发千金 发表于 2015-8-25 20:46
台风多用途
阵风全角色
台风目前不算多用途战机 .... 目前很多对地的攻击未完成测试,也不能对海的攻击

颜射 发表于 2015-8-25 20:48
不管反隐身装备普及到什么程度
隐身机相对于外挂机的优势是死的


未必。单一隐形飞机难以与一整个体系对抗。

除了隐身,J-31的各项飞行性能很可能都不如双风。借助反隐身的预警机或者地面雷达,双风利用数据链完全可能首先发现J-31并抢先开火,而数据链同样可以用来引导导弹攻击J-31。
颜射 发表于 2015-8-25 20:48
不管反隐身装备普及到什么程度
隐身机相对于外挂机的优势是死的


未必。单一隐形飞机难以与一整个体系对抗。

除了隐身,J-31的各项飞行性能很可能都不如双风。借助反隐身的预警机或者地面雷达,双风利用数据链完全可能首先发现J-31并抢先开火,而数据链同样可以用来引导导弹攻击J-31。
Bearcat 发表于 2015-8-25 19:30
如果中国空军的司令有得挑的话,会立刻用“阵风”换掉所有的J-10和飞豹。
应该这么说,如果土鳖能造阵风的话,早吹上天了

Bearcat 发表于 2015-8-25 21:01
未必。单一隐形飞机难以与一整个体系对抗。

除了隐身,J-31的各项飞行性能很可能都不如双风。借助 ...


谁告诉你说用单一隐身机去冲对手体系的,有隐身机的一方会没体系?
如果有隐身机还搞不定对手,那么双风这样的外挂机会死的更难看

按照你的战法,八爷更合适
Bearcat 发表于 2015-8-25 21:01
未必。单一隐形飞机难以与一整个体系对抗。

除了隐身,J-31的各项飞行性能很可能都不如双风。借助 ...


谁告诉你说用单一隐身机去冲对手体系的,有隐身机的一方会没体系?
如果有隐身机还搞不定对手,那么双风这样的外挂机会死的更难看

按照你的战法,八爷更合适
颜射 发表于 2015-8-25 21:14
谁告诉你说用单一隐身机去冲对手体系的,有隐身机的一方会没体系?
如果有隐身机还搞不定对手,那么双 ...
隐身机为了隐身和弹舱,额外增加那么多结构重量,这难道不是相对于外挂机的劣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