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生活动荡”影响生育信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35:21
俄罗斯:“生活动荡”影响生育信心

2015-07-29 07:01:00环球时报 汪嘉波 分享 参与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汪嘉波】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人口问题一直是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尽管俄人口已连续两年实现自然增长——俄劳动社会保障部长托皮林称,俄年新生儿数量已连续3年达190万,去年新生儿数量差点儿创下200万的新高。但国际舆论并不买账。对俄罗斯这样一个地域广袤、志向远大的国家而言,每年出生200万个孩子算多吗?
  在表示俄生育状况改善的同时,托皮林不忘强调说,堕胎现象越来越严重,每年堕胎约100万例,显示出很多适龄妇女没有要孩子的愿望。有统计称,俄罗斯的总生育率为1.53,远低于更替水平2.1。
  38岁的基里尔是记者在莫斯科的同行,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按他的说法,俄罗斯人天性喜欢多子多孙,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他们是很喜欢“造人”的。事实上,在记者的俄罗斯朋友中,有两三个孩子的人还是蛮多的。但基里尔同时承认,俄罗斯的中产阶层并不富裕,养育两个以上的子女对他们来说负担过于沉重,而更多低收入家庭则更难把“超生超育”列入家庭计划。

  在俄罗斯,至少是在大城市里,年轻人喜欢同居,不愿意担负婚姻的责任。有人认为,这显然是受欧洲发达国家文化的影响。但俄人口学家认为,俄近20年来生育率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生活动荡”导致人们对传统的生活方式缺乏信心。俄罗斯人至今难以从苏联解体的困窘中挣脱出来,“对未来的恐惧和迷茫”锁住了人们建设大家庭的欲望和美梦。
  美国《外交》杂志本月上旬的一篇文章则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的生育模式和生活方式出现渗透性深入改变,这种改变被学者们称作“家庭凋零”。俄妇女强烈趋向“不超过一个孩子”或者“一个就足够了”的想法。当然,婚姻状态,如不结婚者多了、离婚率翻倍、同居者多了等也影响生育方式。
  客观而言,为解决“人的危机”,俄政府近些年做了很大努力,普京一直“用物质刺激方式”鼓励国民多生孩子。但俄生育率问题是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的复杂难题,它的根子其实在于不断增长的死亡率,以至于新生儿数量远远赶不上死亡人口数量。不乐观的是,根据俄国家经济和公共管理学院的预测,未来十年俄20岁到29岁之间的人口数量会快速减少50%,与此伴随的将是生育率的快速下降。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5-07/7129112.html俄罗斯:“生活动荡”影响生育信心

2015-07-29 07:01:00环球时报 汪嘉波 分享 参与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汪嘉波】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人口问题一直是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尽管俄人口已连续两年实现自然增长——俄劳动社会保障部长托皮林称,俄年新生儿数量已连续3年达190万,去年新生儿数量差点儿创下200万的新高。但国际舆论并不买账。对俄罗斯这样一个地域广袤、志向远大的国家而言,每年出生200万个孩子算多吗?
  在表示俄生育状况改善的同时,托皮林不忘强调说,堕胎现象越来越严重,每年堕胎约100万例,显示出很多适龄妇女没有要孩子的愿望。有统计称,俄罗斯的总生育率为1.53,远低于更替水平2.1。
  38岁的基里尔是记者在莫斯科的同行,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按他的说法,俄罗斯人天性喜欢多子多孙,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他们是很喜欢“造人”的。事实上,在记者的俄罗斯朋友中,有两三个孩子的人还是蛮多的。但基里尔同时承认,俄罗斯的中产阶层并不富裕,养育两个以上的子女对他们来说负担过于沉重,而更多低收入家庭则更难把“超生超育”列入家庭计划。

  在俄罗斯,至少是在大城市里,年轻人喜欢同居,不愿意担负婚姻的责任。有人认为,这显然是受欧洲发达国家文化的影响。但俄人口学家认为,俄近20年来生育率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生活动荡”导致人们对传统的生活方式缺乏信心。俄罗斯人至今难以从苏联解体的困窘中挣脱出来,“对未来的恐惧和迷茫”锁住了人们建设大家庭的欲望和美梦。
  美国《外交》杂志本月上旬的一篇文章则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的生育模式和生活方式出现渗透性深入改变,这种改变被学者们称作“家庭凋零”。俄妇女强烈趋向“不超过一个孩子”或者“一个就足够了”的想法。当然,婚姻状态,如不结婚者多了、离婚率翻倍、同居者多了等也影响生育方式。
  客观而言,为解决“人的危机”,俄政府近些年做了很大努力,普京一直“用物质刺激方式”鼓励国民多生孩子。但俄生育率问题是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的复杂难题,它的根子其实在于不断增长的死亡率,以至于新生儿数量远远赶不上死亡人口数量。不乐观的是,根据俄国家经济和公共管理学院的预测,未来十年俄20岁到29岁之间的人口数量会快速减少50%,与此伴随的将是生育率的快速下降。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5-07/7129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