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杂志创刊:弘扬雷锋精神 点赞当代雷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04:31
光明网北京7月24日电(记者张薇)记者24日获悉,一本名为《雷锋》的杂志在京创刊,旨在弘扬雷锋精神、传播雷锋文化,填补学雷锋活动开展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公开发行的传播雷锋精神杂志的空白。

  该刊由人民出版社主管,人民出版社、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共同主办,全国公开发行。

7月24日,《雷锋》杂志出版座谈会在人民出版社举行,宣布《雷锋》杂志创刊。

  杂志特点:温暖、权威、鲜活、融合

  雷锋,作为新中国盛开半个世纪之久的道德之花,是承继中华优秀文化长成的典范,是中国百姓认可度最高的道德符号。

  在24日举行的《雷锋》杂志创刊出版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雷锋》杂志编委会主任李东东介绍,创办《雷锋》杂志,“就是为学雷锋常态化梳理经验、总结规律、探索科学的组织设计提供一个平台,搭建一个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影响的阵地”。

  “温暖、权威、鲜活、融合。”《雷锋》杂志编委会常务副主任、总编辑陶克用八个字形容这本刊物的气质。

  《雷锋》杂志不仅开辟“好人家园”栏目,讲述新时代雷锋故事,而且搭建平台做温暖活动,比如与“雷锋班”建立公益联盟,开展为贫困山区学校建立“爱心书屋”等微公益活动。

  当下,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空间充斥了一些抹黑诋毁雷锋及其他共和国英雄的帖子。对此,陶克表示,“《雷锋》杂志坚守不跟网络比报道速度,要跟网络比思想速度”,让人们在杂志里获得最为真实、科学、规范、权威的解读。

  弘扬正能量 叙事语言“接地气、跟潮流”

  作为一项立意高、内涵深的宏大叙事,要吸引读者的深度关注,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用什么方式吸引读者第一眼的注意力。

  翻阅创刊号记者发现,该刊推出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雷锋的重要论述摘要》《红船论“志”》《百岁老红军王定国的传奇人生》《擎起父辈的旗帜》《捍卫英雄,捍卫我们的现在和未来》等一组稿件,既有宏观论述,又有感人故事,还有社会调查,符合读者多种阅读口味需求。

  “作为一本以‘好人家园,传递温暖’为主旨弘扬正能量的杂志,《雷锋》杂志在栏目设计、叙事语言上力求创新,接得上地气、跟得上潮流。”陶克说。 他介绍,在栏目设计上,《雷锋》杂志打破陈旧的铺摆,创立了鲜活灵动的栏目,比如“悦读圈•雷锋书院”“雷锋林•好人家园”“善行场•互助平台”“多维窗•聚焦社会话题”等,并在叙事语言上“潮表达”,多用动词与素描,如“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雷锋”“一本杂志,一个时代的体温”等大型策划,获得了众多好评。
  “作为雷锋生前战友,特别高兴和激动。杂志的创刊圆了我们的一个梦。”在创刊座谈会上,雷锋生前战友、邓州编外雷锋团团长宋清梅动情地说,并表示,将动员大家积极为杂志投稿。 借助融合力量 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

  办一本《雷锋》杂志,是众多有雷锋情怀的社团和读者半个多世纪的期待。

  “总共开了12次座谈会,进行了三次投票。”陶克介绍,经过各方努力,《雷锋》作为刊物命名,不仅反映了相关部门的高瞻远瞩,也基于当下一个重要的事实:学雷锋活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沉淀,已经衍化为一种文化现象,“雷锋”两个字也已开始脱离个体身份识别和称谓意义。

  尽管如此,如何在新媒体时代站稳脚跟并发展,仍是《雷锋》杂志亟需探索的主题。

  要借助融合的力量。“《雷锋》杂志作为集军民融合、跨行业融合、雷锋社团与新闻媒体融合、刊网融合于一体的新型文化融合体,是对现有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李东东表示。

  要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雷锋》杂志正积极走出去,与多家单位和团队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比如与中国文明网、‘雷锋班’、知名高校等合作,打造月份‘中国好人榜’,开展微公益活动等。”陶克说。

  “坚定叫响‘我是《雷锋》杂志人,我要当雷锋’的口号。”座谈会上,众人纷纷表示,《雷锋》杂志承载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定办好杂志,不负期望。

  另据了解,随着杂志创刊,全国“雷锋”门户网站、“好人雷锋”微信公众号及客户端等,也将逐步推出。返回光明网首页

[责任编辑:廖慧]
http://politics.gmw.cn/2015-07/24/content_16415395.htm
光明网北京7月24日电(记者张薇)记者24日获悉,一本名为《雷锋》的杂志在京创刊,旨在弘扬雷锋精神、传播雷锋文化,填补学雷锋活动开展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公开发行的传播雷锋精神杂志的空白。

  该刊由人民出版社主管,人民出版社、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共同主办,全国公开发行。

7月24日,《雷锋》杂志出版座谈会在人民出版社举行,宣布《雷锋》杂志创刊。

  杂志特点:温暖、权威、鲜活、融合

  雷锋,作为新中国盛开半个世纪之久的道德之花,是承继中华优秀文化长成的典范,是中国百姓认可度最高的道德符号。

  在24日举行的《雷锋》杂志创刊出版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雷锋》杂志编委会主任李东东介绍,创办《雷锋》杂志,“就是为学雷锋常态化梳理经验、总结规律、探索科学的组织设计提供一个平台,搭建一个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影响的阵地”。

  “温暖、权威、鲜活、融合。”《雷锋》杂志编委会常务副主任、总编辑陶克用八个字形容这本刊物的气质。

  《雷锋》杂志不仅开辟“好人家园”栏目,讲述新时代雷锋故事,而且搭建平台做温暖活动,比如与“雷锋班”建立公益联盟,开展为贫困山区学校建立“爱心书屋”等微公益活动。

  当下,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空间充斥了一些抹黑诋毁雷锋及其他共和国英雄的帖子。对此,陶克表示,“《雷锋》杂志坚守不跟网络比报道速度,要跟网络比思想速度”,让人们在杂志里获得最为真实、科学、规范、权威的解读。

  弘扬正能量 叙事语言“接地气、跟潮流”

  作为一项立意高、内涵深的宏大叙事,要吸引读者的深度关注,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用什么方式吸引读者第一眼的注意力。

  翻阅创刊号记者发现,该刊推出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雷锋的重要论述摘要》《红船论“志”》《百岁老红军王定国的传奇人生》《擎起父辈的旗帜》《捍卫英雄,捍卫我们的现在和未来》等一组稿件,既有宏观论述,又有感人故事,还有社会调查,符合读者多种阅读口味需求。

  “作为一本以‘好人家园,传递温暖’为主旨弘扬正能量的杂志,《雷锋》杂志在栏目设计、叙事语言上力求创新,接得上地气、跟得上潮流。”陶克说。 他介绍,在栏目设计上,《雷锋》杂志打破陈旧的铺摆,创立了鲜活灵动的栏目,比如“悦读圈•雷锋书院”“雷锋林•好人家园”“善行场•互助平台”“多维窗•聚焦社会话题”等,并在叙事语言上“潮表达”,多用动词与素描,如“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雷锋”“一本杂志,一个时代的体温”等大型策划,获得了众多好评。
  “作为雷锋生前战友,特别高兴和激动。杂志的创刊圆了我们的一个梦。”在创刊座谈会上,雷锋生前战友、邓州编外雷锋团团长宋清梅动情地说,并表示,将动员大家积极为杂志投稿。 借助融合力量 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

  办一本《雷锋》杂志,是众多有雷锋情怀的社团和读者半个多世纪的期待。

  “总共开了12次座谈会,进行了三次投票。”陶克介绍,经过各方努力,《雷锋》作为刊物命名,不仅反映了相关部门的高瞻远瞩,也基于当下一个重要的事实:学雷锋活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沉淀,已经衍化为一种文化现象,“雷锋”两个字也已开始脱离个体身份识别和称谓意义。

  尽管如此,如何在新媒体时代站稳脚跟并发展,仍是《雷锋》杂志亟需探索的主题。

  要借助融合的力量。“《雷锋》杂志作为集军民融合、跨行业融合、雷锋社团与新闻媒体融合、刊网融合于一体的新型文化融合体,是对现有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李东东表示。

  要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雷锋》杂志正积极走出去,与多家单位和团队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比如与中国文明网、‘雷锋班’、知名高校等合作,打造月份‘中国好人榜’,开展微公益活动等。”陶克说。

  “坚定叫响‘我是《雷锋》杂志人,我要当雷锋’的口号。”座谈会上,众人纷纷表示,《雷锋》杂志承载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定办好杂志,不负期望。

  另据了解,随着杂志创刊,全国“雷锋”门户网站、“好人雷锋”微信公众号及客户端等,也将逐步推出。返回光明网首页

[责任编辑:廖慧]
http://politics.gmw.cn/2015-07/24/content_16415395.htm
这本杂志每期发行量多少?打算卖给谁?基本可以断定,如果没有行政摊派强制订阅,哪个集体和个人会掏钱去买这本杂志?
好,甚好,杂志以后专门登做好事不留名全记日记里的那个日记?
这本杂志每期发行量多少?打算卖给谁?基本可以断定,如果没有行政摊派强制订阅,哪个集体和个人会掏钱去买 ...
你放心,要是杂志卖不动,铁定会被柳建伟这样的吃党饭砸党锅的作家拿来证明人民崇洋媚外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