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宝兴麻风村:全村仅剩9人与山为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00:20
http://news.163.com/15/0711/05/AU7JC2Q300014AED.html

四川雅安宝兴麻风村:全村仅剩9人与山为伴(图)

2015-07-11 05:47:18 来源: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民政局工作人员王良海(后排右一)和健康村村民在一起。


由于少有外人到来,村里的狗也十分惧怕外人。

雅安宝兴茫茫群山深处,隐藏着一个9个人的村落——

这可能是全四川人口最少的一个村,现仅剩9人。健康村隐藏在四川雅安宝兴县茫茫群山深处,几座大山环抱,几乎不为外人所知。

7月2日,跟随送生活物资的宝兴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华西都市报记者第一次走进密林深处的特殊村落。淅淅细雨中,偶有惊恐的小松鼠跑进湿湿的草丛,耳边的猴啼虫鸣,眼前的一切,就像隐秘世界的“桃花源”。

60多年前,当地发现麻风病例,一群人为了大众的健康,来到这个群山环抱的沟里扎根繁衍。几十年过去了,健康村已发展到第三代,更多的人已经走出大山。或许,再过十年,“麻风村民”这个群体就会消失。

定居

种种田发发呆

这里乍看 如世外桃源

“以前进山都靠走,但现在通了条水泥路,省力多了。”宝兴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王良海告诉记者说。

王良海是对口联系健康村工作人员,已和村民打交道整整15年。“走到山口,我闭眼都能走进去。”王良海说,村子坐落在原始森林中的一个山沟里,人迹罕至,没有他带路,外人几乎是不可能找到这个村子。

该村位于永富乡木爪沟,当地人几十年来都习惯叫“麻风村”,一般不去那里。

宝兴县城开车到沟口,只有30公里,去的路狭窄、颠簸,越野车开了1个半小时。到沟口后,一个陡坡直上,就是进村的唯一通道。小水泥路没修好之前,王良海等人每次进村,都只有徒步爬山,要1个小时。

穿过树林,翻上一个高坎,地势豁然开朗,在一块四面环山的空地上,出现了几间房子。

高山、流水、竹林、菜地,形成一幅绝美的田园图画,让这里隐居的人越发显得神秘。王良海说,自己都喜欢来这里,看上去就像世外桃源。

为健康而建村

垒石定居 最多时百人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村,它的形成历史有些特殊。

上世纪50年代,宝兴发现了麻风病例。由于该病具有传染性,而当时的医疗条件简陋,防治手段缺乏,一旦发现就将病人送去偏远深山,用地理隔离的办法保证更多人的健康。

据宝兴县《县志》记载:1951年在县内发现麻风病人后,政府先把患病人员隔离起来,并让他们安心养病。

于是,几乎与世隔绝的木爪沟迎来了一个个特殊的村民,在政府相关的帮助下,在这里生存繁衍。80多岁的周银秀是目前村里最年长的,她是村里第一代,上世纪50年代就到了这里。当年,他们就地取材,用石头垒起房子,开垦坡地。这个村最热闹的时候,全村人口100多人。

50多年过去了,这里早已解除隔离,尤其是第二代和第三代已经完全健康,不少人都走了出去。随着老人一个个过世,村里的人丁一年年减少,如今仅仅剩下9位村民。

相处

贫困疾病 媳妇不辞而别

这个9人的小型群体,有3位太婆、1位大爷、3位中年人和2个女孩,女孩分别是22岁和14岁,家庭格局是“2+3+4”。

46岁的第二代杨光能,是周应秀的儿子。他和50多岁的彭邦荣、30多岁的彭业,组成了村子的核心劳动力,砍柴之类重活由三人来干。杨光能还有一辆摩托车和手机,由他负责和外边的王良海联系,告知下次需要带哪些必需品。

王真香和儿子彭永强带着彭佳(化名)组成一家,彭佳是村里目前唯一的第三代。1998年,彭永强外出打工与一女孩结婚,但一直不敢带回家,直到生小孩的那个月,将媳妇带回家。因为健康村的贫困和疾病,后来媳妇不辞而别。

虽然几十年过去,这个麻风病村早已走向了健康,但一种歧视仍真实存在。

而在村里,内部歧视也存在,健康的人嫌弃身体有残疾的第一代。

有一次,王良海进村后,看到杨光能的父亲在大声骂赖德兴(已过世)是“梭老二”(四川方言,蛇)。因为杨父可以正常走路,而赖因病留下残疾,只能爬着走。站着走的骂爬着走的是蛇,王良海当场发怒了:“你说话注意点!你们自己人不能歧视自己人!”

出走

外出打工 几个月挣百元

如何让他们走出大山,回归普通社会,这是王良海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因为几十年封闭原始的大山生活,健康村除了送出去读书的第三代,几乎都不识字。几位壮劳力外出打工遇挫折后,干脆现在留在村里“啃”王大哥了。

村民每天的生活重复和单调:坐在屋前,发呆,看大山,偶尔遛遛弯,下雨的时候在屋里看电视。同行的摄影记者说:坐在村里时,感觉时间是停滞的。

杨光能没有技能,又不识字,就到雅安城里踏三轮车,他是第一个走出村子去谋生的人。

没几个月,他就回来了,只挣了100多块钱。“人太老实,几乎不知道外面世界啥样子。人家踏三轮车从西门到彩虹桥收3块钱,而他跑一趟,乘客给1块钱,他也拉,老被人欺负。”王良海叹息着说。

彭业在民政部门的帮助下,在灵关镇打小工,干了一年却没拿到工钱。老板算计他说,吃住都要钱,一天工钱5元,吃和住扣掉4块5,就剩5毛一天了。没拿到钱,他就老老实实回村子了。记者问他们俩想不想再出去,彭业连连摇头:“不想去了,坏人太多了。”

不过,也有成功走出深山的,杨光能的弟弟已在外面安家,逢年过节还会来看看父亲和哥哥。

相比之下,第三代基本都已成功融入外面世界。在当地民政部门努力下,村里最后一个第三代、14岁的彭佳也被送到宝兴县某乡读初中,接受了正规教育。但她告诉家里人,自己来自哪里是保密的,同学们都不知道。

“一旦走出这个村,就都不愿意再回来了。”就在记者来的前一天,彭佳还打过一次电话回村里,她告诉家人,自己马上要放暑假了,但不回家,准备留在外边打工。

消失

回归社会村落或消失

每过一两周,王良海都要进村一次。这次和以前一样,他给村民带来大米、肉、油、盐等生活必需品。村民们都有几分地,在地里种上喜欢的蔬菜,屋前后还圈养了鸡和羊,高坡上还放了十几箱蜜蜂酿蜜。

王良海的父亲以前也是联系该村的民政局工作人员。15年前,父亲退休后,他接过棒。

经过多年的努力,健康村已一步步改善生活水准。政府之前划拨出了专项经费,给全村人盖了砖瓦房12套,后来村子陆续通了水、电,又修通小水泥路。

王良海告诉记者,下一步将给村里修建垃圾池,进一步改善村民的卫生生活条件。

王良海说,几十年前他们为了多数人的健康而来到这片森林,在这里生存下来。如今老人一个个过世了,村里的人越来越少,现在是9个,接着就是8个、7个……最终,这个特殊的村子人口或许会归零,最后恢复为一片宁静的原始森林。

麻风病治愈率提高

麻风病俗称“癞子”,是一种古老的慢性传染病。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一些地方通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有效提高了麻风病治愈率,将病人隔离于麻风村内的治疗管理,转变为病人回到家庭内,由社区治疗管理,并全面开展畸残预防与康复项目。

疾控部门介绍,曾患有麻风病且已治愈的麻风病康复者不再是病人,完全不具有传染性,也不会把麻风病遗传给下一代。

中国麻风病控制中心严良斌来安化县调研麻风防治工作

红网安化站3月12日讯(通讯员 刘志辉 高斯娜)3月11日,中国疾控麻风病控制中心麻研室主任严良斌,湖南省疾控中心皮麻科科长旷燕飞在益阳市疾控中心主任唐益华,安化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慎之的陪同下到益阳市大福皮肤病防治所考察调研麻风病防治工作。
调研麻风病防治和麻风村建设情况

日前,中国麻风防治协会会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国成教授一行在省皮肤病研究所相关领导的陪同下,来我区视察麻风病防治工作和麻风村建设情况。据介绍,区卫生局十分重视麻风病防治管理,每年年初就制订《全区麻风病防治工作任务书》,对全区麻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并按照省、绍兴市关于麻风防治项目管理等若干工作要求,通过防治目标管理、经费落实、考核评价等,有效实施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与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原则,努力搞好麻风病防治和麻风村各项管理工作。
济南市举行2015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慰问活动暨山东省现症·重症麻风医疗救治中心授牌仪式

(记者 姜延珍 通讯员 丁娜) 2015年1月25日是第62个“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也是中国第28个麻风节。今年麻风节的主题是“加速行动,消除麻风危害”。为体现党和政府对麻风病人的关怀,在麻风节来临之际,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济南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济南市民政局、济南市残疾人联合会和济南市红十字会等部门领导来到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麻风住院部看望正在这里休养治疗的病人,并给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山东省现症·重症麻风医疗救治中心授牌仪式同日举行。
麻风病和麻风币(组图)


  1954年,法国慈善家佛勒豪律师为唤起人们宽容地对待麻风病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由,鼓励和帮助他们得到与其他病人一样的治疗和生活,在巴黎发起设立“国际麻风节”(每年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1987年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决定,自1988年起“国际麻风节”也作为“中国麻风节”。
国际麻风联盟称全球麻风病新案例半数在印度

【环球时报记者 候涛】国际麻风联盟28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尽管印度在5年前已宣布根除了麻风病,但在2010年,全世界新的麻风病感染病例中,印度人占到了56%。据澳大利亚《先驱太阳报》29日报道,国际麻风病协http://news.163.com/15/0711/05/AU7JC2Q300014AED.html

四川雅安宝兴麻风村:全村仅剩9人与山为伴(图)

2015-07-11 05:47:18 来源: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民政局工作人员王良海(后排右一)和健康村村民在一起。


由于少有外人到来,村里的狗也十分惧怕外人。

雅安宝兴茫茫群山深处,隐藏着一个9个人的村落——

这可能是全四川人口最少的一个村,现仅剩9人。健康村隐藏在四川雅安宝兴县茫茫群山深处,几座大山环抱,几乎不为外人所知。

7月2日,跟随送生活物资的宝兴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华西都市报记者第一次走进密林深处的特殊村落。淅淅细雨中,偶有惊恐的小松鼠跑进湿湿的草丛,耳边的猴啼虫鸣,眼前的一切,就像隐秘世界的“桃花源”。

60多年前,当地发现麻风病例,一群人为了大众的健康,来到这个群山环抱的沟里扎根繁衍。几十年过去了,健康村已发展到第三代,更多的人已经走出大山。或许,再过十年,“麻风村民”这个群体就会消失。

定居

种种田发发呆

这里乍看 如世外桃源

“以前进山都靠走,但现在通了条水泥路,省力多了。”宝兴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王良海告诉记者说。

王良海是对口联系健康村工作人员,已和村民打交道整整15年。“走到山口,我闭眼都能走进去。”王良海说,村子坐落在原始森林中的一个山沟里,人迹罕至,没有他带路,外人几乎是不可能找到这个村子。

该村位于永富乡木爪沟,当地人几十年来都习惯叫“麻风村”,一般不去那里。

宝兴县城开车到沟口,只有30公里,去的路狭窄、颠簸,越野车开了1个半小时。到沟口后,一个陡坡直上,就是进村的唯一通道。小水泥路没修好之前,王良海等人每次进村,都只有徒步爬山,要1个小时。

穿过树林,翻上一个高坎,地势豁然开朗,在一块四面环山的空地上,出现了几间房子。

高山、流水、竹林、菜地,形成一幅绝美的田园图画,让这里隐居的人越发显得神秘。王良海说,自己都喜欢来这里,看上去就像世外桃源。

为健康而建村

垒石定居 最多时百人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村,它的形成历史有些特殊。

上世纪50年代,宝兴发现了麻风病例。由于该病具有传染性,而当时的医疗条件简陋,防治手段缺乏,一旦发现就将病人送去偏远深山,用地理隔离的办法保证更多人的健康。

据宝兴县《县志》记载:1951年在县内发现麻风病人后,政府先把患病人员隔离起来,并让他们安心养病。

于是,几乎与世隔绝的木爪沟迎来了一个个特殊的村民,在政府相关的帮助下,在这里生存繁衍。80多岁的周银秀是目前村里最年长的,她是村里第一代,上世纪50年代就到了这里。当年,他们就地取材,用石头垒起房子,开垦坡地。这个村最热闹的时候,全村人口100多人。

50多年过去了,这里早已解除隔离,尤其是第二代和第三代已经完全健康,不少人都走了出去。随着老人一个个过世,村里的人丁一年年减少,如今仅仅剩下9位村民。

相处

贫困疾病 媳妇不辞而别

这个9人的小型群体,有3位太婆、1位大爷、3位中年人和2个女孩,女孩分别是22岁和14岁,家庭格局是“2+3+4”。

46岁的第二代杨光能,是周应秀的儿子。他和50多岁的彭邦荣、30多岁的彭业,组成了村子的核心劳动力,砍柴之类重活由三人来干。杨光能还有一辆摩托车和手机,由他负责和外边的王良海联系,告知下次需要带哪些必需品。

王真香和儿子彭永强带着彭佳(化名)组成一家,彭佳是村里目前唯一的第三代。1998年,彭永强外出打工与一女孩结婚,但一直不敢带回家,直到生小孩的那个月,将媳妇带回家。因为健康村的贫困和疾病,后来媳妇不辞而别。

虽然几十年过去,这个麻风病村早已走向了健康,但一种歧视仍真实存在。

而在村里,内部歧视也存在,健康的人嫌弃身体有残疾的第一代。

有一次,王良海进村后,看到杨光能的父亲在大声骂赖德兴(已过世)是“梭老二”(四川方言,蛇)。因为杨父可以正常走路,而赖因病留下残疾,只能爬着走。站着走的骂爬着走的是蛇,王良海当场发怒了:“你说话注意点!你们自己人不能歧视自己人!”

出走

外出打工 几个月挣百元

如何让他们走出大山,回归普通社会,这是王良海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因为几十年封闭原始的大山生活,健康村除了送出去读书的第三代,几乎都不识字。几位壮劳力外出打工遇挫折后,干脆现在留在村里“啃”王大哥了。

村民每天的生活重复和单调:坐在屋前,发呆,看大山,偶尔遛遛弯,下雨的时候在屋里看电视。同行的摄影记者说:坐在村里时,感觉时间是停滞的。

杨光能没有技能,又不识字,就到雅安城里踏三轮车,他是第一个走出村子去谋生的人。

没几个月,他就回来了,只挣了100多块钱。“人太老实,几乎不知道外面世界啥样子。人家踏三轮车从西门到彩虹桥收3块钱,而他跑一趟,乘客给1块钱,他也拉,老被人欺负。”王良海叹息着说。

彭业在民政部门的帮助下,在灵关镇打小工,干了一年却没拿到工钱。老板算计他说,吃住都要钱,一天工钱5元,吃和住扣掉4块5,就剩5毛一天了。没拿到钱,他就老老实实回村子了。记者问他们俩想不想再出去,彭业连连摇头:“不想去了,坏人太多了。”

不过,也有成功走出深山的,杨光能的弟弟已在外面安家,逢年过节还会来看看父亲和哥哥。

相比之下,第三代基本都已成功融入外面世界。在当地民政部门努力下,村里最后一个第三代、14岁的彭佳也被送到宝兴县某乡读初中,接受了正规教育。但她告诉家里人,自己来自哪里是保密的,同学们都不知道。

“一旦走出这个村,就都不愿意再回来了。”就在记者来的前一天,彭佳还打过一次电话回村里,她告诉家人,自己马上要放暑假了,但不回家,准备留在外边打工。

消失

回归社会村落或消失

每过一两周,王良海都要进村一次。这次和以前一样,他给村民带来大米、肉、油、盐等生活必需品。村民们都有几分地,在地里种上喜欢的蔬菜,屋前后还圈养了鸡和羊,高坡上还放了十几箱蜜蜂酿蜜。

王良海的父亲以前也是联系该村的民政局工作人员。15年前,父亲退休后,他接过棒。

经过多年的努力,健康村已一步步改善生活水准。政府之前划拨出了专项经费,给全村人盖了砖瓦房12套,后来村子陆续通了水、电,又修通小水泥路。

王良海告诉记者,下一步将给村里修建垃圾池,进一步改善村民的卫生生活条件。

王良海说,几十年前他们为了多数人的健康而来到这片森林,在这里生存下来。如今老人一个个过世了,村里的人越来越少,现在是9个,接着就是8个、7个……最终,这个特殊的村子人口或许会归零,最后恢复为一片宁静的原始森林。

麻风病治愈率提高

麻风病俗称“癞子”,是一种古老的慢性传染病。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一些地方通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有效提高了麻风病治愈率,将病人隔离于麻风村内的治疗管理,转变为病人回到家庭内,由社区治疗管理,并全面开展畸残预防与康复项目。

疾控部门介绍,曾患有麻风病且已治愈的麻风病康复者不再是病人,完全不具有传染性,也不会把麻风病遗传给下一代。

中国麻风病控制中心严良斌来安化县调研麻风防治工作

红网安化站3月12日讯(通讯员 刘志辉 高斯娜)3月11日,中国疾控麻风病控制中心麻研室主任严良斌,湖南省疾控中心皮麻科科长旷燕飞在益阳市疾控中心主任唐益华,安化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慎之的陪同下到益阳市大福皮肤病防治所考察调研麻风病防治工作。
调研麻风病防治和麻风村建设情况

日前,中国麻风防治协会会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国成教授一行在省皮肤病研究所相关领导的陪同下,来我区视察麻风病防治工作和麻风村建设情况。据介绍,区卫生局十分重视麻风病防治管理,每年年初就制订《全区麻风病防治工作任务书》,对全区麻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并按照省、绍兴市关于麻风防治项目管理等若干工作要求,通过防治目标管理、经费落实、考核评价等,有效实施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与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原则,努力搞好麻风病防治和麻风村各项管理工作。
济南市举行2015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慰问活动暨山东省现症·重症麻风医疗救治中心授牌仪式

(记者 姜延珍 通讯员 丁娜) 2015年1月25日是第62个“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也是中国第28个麻风节。今年麻风节的主题是“加速行动,消除麻风危害”。为体现党和政府对麻风病人的关怀,在麻风节来临之际,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济南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济南市民政局、济南市残疾人联合会和济南市红十字会等部门领导来到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麻风住院部看望正在这里休养治疗的病人,并给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山东省现症·重症麻风医疗救治中心授牌仪式同日举行。
麻风病和麻风币(组图)


  1954年,法国慈善家佛勒豪律师为唤起人们宽容地对待麻风病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由,鼓励和帮助他们得到与其他病人一样的治疗和生活,在巴黎发起设立“国际麻风节”(每年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1987年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决定,自1988年起“国际麻风节”也作为“中国麻风节”。
国际麻风联盟称全球麻风病新案例半数在印度

【环球时报记者 候涛】国际麻风联盟28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尽管印度在5年前已宣布根除了麻风病,但在2010年,全世界新的麻风病感染病例中,印度人占到了56%。据澳大利亚《先驱太阳报》29日报道,国际麻风病协
那些人也是,怎么欺负老实人。老板黑心也罢,乘客也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