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央行货币政策“七种武器”亮相 确保资金流向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22:19:08
抵押补充贷款(PSL)周二正式在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栏目中亮相,令央行可操作工具从传统的四种增加至七种。恰如古龙笔下令人叹为观止的七种武器,这七种不同工具所承担的作用各不相同,预示着中国货币政策转型期的框架已基本搭建完成。
6月2日晚,央行微博证实,5月末,PSL资金余额为6459亿元,其中1~5月新增2628亿元,其中利率降至3.1%,比去年的4.5%低了很多。
对于该消息,结合上周央行针对大行的定向正回购的传闻,业内认为,央行正在进行“收短放长”的扭曲操作,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一方面是由于外汇占款收缩,基础缺口亟需补充。另外也有配合新一轮地方债置换的考虑。记者了解到,6月1日江苏省发行首批定向地方政府债,标志着地方政府定向发行正式启动。与此同时,有消息称财政部正考虑释放第二批额度为5000亿~10000亿元的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如果消息属实,则将进一步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民生证券宏观研报指出,PSL属长线资金,一方面可以补充外汇占款留下的基础货币缺口,另一方面可降低特定领域(过去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融资成本。定向正回购并非货币政策转向,PSL开启扭曲版操作序曲。定向正回购是因为部分机构超储太高,主动向央行申请。央行收短放长,优化银行负债结构,存量上对接债务置换,增量上对接基建稳增长。
目前,央行列入货币政策“七种武器”的工具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利率政策、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

央行行长周小川
同样的基础货币,不同的信用创造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同样表现为央行负债方的基础货币,但外汇占款创造、新型创设工具创造所对应的货币流通路径却完全不同,其间所面临的复杂经济环境、银行中介角色的轻重、央行货币政策调整的力度,可谓不尽相同。
说到底,外汇占款形成货币投放的时期,更容易产生通胀;而创新型工具,却必须有信用扩张政策保驾护航。而后者天然具有货币乘数下降的特点。而基于这种情况的不同,市场人士建议,长期的、稳定的、可预期的货币宽松环境,可能将是央行目前必须要选择的政策。
外汇占款是指央行购入美元而投放的基础货币,但从路径上说,因企业在银行间市场结汇(把美元卖给商业银行)的行为早已产生,故尽管名义上是央行投放基础货币,但其早已是居民企业帐户的存款。
所以,在外汇占款创造基础货币的典型时期(2004年-2013年),加之中国经济处在上升期,信用创造能力也相当的强劲,导致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速始终超出央行设定的目标。
但自去年以来,外汇占款日趋萎缩,尽管新型的创设工具同样也能创造出相同数量的基础货币,但由于信用创造功能衰退,货币乘数明显下降,M2的增速始终达不到央行的目标。
有央行关人士也对此表示,外汇占款形成的基础货币,其实钱都在居民企业的银行帐户里了;而央行创新工具创造的基础货币,只是停留在银行的超储里,必需通过信用投放才能扩张为M2,这是中国货币政策转型期最大的特点。
“可以说,以前外汇占款形成的基础货币相当于从居民到央行,已经在居民的帐上;而现在,如果没有信用扩张,基础货币只会堆积在央行,很难形成M2。”上述央行人士也对此表示。
央行七种武器
古龙的七种武器在使用上各不相同,快慢缓急、冷热刚柔、各具特色,而央行的七种工具在中国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也承担着不同的重任。
--公开市场:在多数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中国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根据货币调控的需要,2013年央行在公开市场创设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以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
--存款准备金:该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在中国顺差高企时期,央行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回收过多的流动性。
--中央银行贷款: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简称再贷款,是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渠道之一。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贷款的总量及利率,吞吐基础货币,促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
--利率政策:货币政策的价格工具。通过调整法定利率的升降来引导相应的经济、金融活动。利率市场化一直是中国央行近年来推动的主要金融改革举措。
--SLF:2013年初创设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LendingFacility)。该工具是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SLF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MLF:2014年9月创设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是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采取质押方式发放,金融机构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
--PLS:2014年4月创设抵押补充贷款(Pledged Supplemental Lending,PSL)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改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来源。抵押补充贷款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事业发展而对金融机构提供的期限较长的大额融资。抵押补充贷款采取质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等级债券资产和优质信贷资产。
综合路透中文网、中国经济网消息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5_06_04_322093.shtml抵押补充贷款(PSL)周二正式在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栏目中亮相,令央行可操作工具从传统的四种增加至七种。恰如古龙笔下令人叹为观止的七种武器,这七种不同工具所承担的作用各不相同,预示着中国货币政策转型期的框架已基本搭建完成。
6月2日晚,央行微博证实,5月末,PSL资金余额为6459亿元,其中1~5月新增2628亿元,其中利率降至3.1%,比去年的4.5%低了很多。
对于该消息,结合上周央行针对大行的定向正回购的传闻,业内认为,央行正在进行“收短放长”的扭曲操作,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一方面是由于外汇占款收缩,基础缺口亟需补充。另外也有配合新一轮地方债置换的考虑。记者了解到,6月1日江苏省发行首批定向地方政府债,标志着地方政府定向发行正式启动。与此同时,有消息称财政部正考虑释放第二批额度为5000亿~10000亿元的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如果消息属实,则将进一步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民生证券宏观研报指出,PSL属长线资金,一方面可以补充外汇占款留下的基础货币缺口,另一方面可降低特定领域(过去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融资成本。定向正回购并非货币政策转向,PSL开启扭曲版操作序曲。定向正回购是因为部分机构超储太高,主动向央行申请。央行收短放长,优化银行负债结构,存量上对接债务置换,增量上对接基建稳增长。
目前,央行列入货币政策“七种武器”的工具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利率政策、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

央行行长周小川
同样的基础货币,不同的信用创造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同样表现为央行负债方的基础货币,但外汇占款创造、新型创设工具创造所对应的货币流通路径却完全不同,其间所面临的复杂经济环境、银行中介角色的轻重、央行货币政策调整的力度,可谓不尽相同。
说到底,外汇占款形成货币投放的时期,更容易产生通胀;而创新型工具,却必须有信用扩张政策保驾护航。而后者天然具有货币乘数下降的特点。而基于这种情况的不同,市场人士建议,长期的、稳定的、可预期的货币宽松环境,可能将是央行目前必须要选择的政策。
外汇占款是指央行购入美元而投放的基础货币,但从路径上说,因企业在银行间市场结汇(把美元卖给商业银行)的行为早已产生,故尽管名义上是央行投放基础货币,但其早已是居民企业帐户的存款。
所以,在外汇占款创造基础货币的典型时期(2004年-2013年),加之中国经济处在上升期,信用创造能力也相当的强劲,导致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速始终超出央行设定的目标。
但自去年以来,外汇占款日趋萎缩,尽管新型的创设工具同样也能创造出相同数量的基础货币,但由于信用创造功能衰退,货币乘数明显下降,M2的增速始终达不到央行的目标。
有央行关人士也对此表示,外汇占款形成的基础货币,其实钱都在居民企业的银行帐户里了;而央行创新工具创造的基础货币,只是停留在银行的超储里,必需通过信用投放才能扩张为M2,这是中国货币政策转型期最大的特点。
“可以说,以前外汇占款形成的基础货币相当于从居民到央行,已经在居民的帐上;而现在,如果没有信用扩张,基础货币只会堆积在央行,很难形成M2。”上述央行人士也对此表示。
央行七种武器
古龙的七种武器在使用上各不相同,快慢缓急、冷热刚柔、各具特色,而央行的七种工具在中国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也承担着不同的重任。
--公开市场:在多数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中国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根据货币调控的需要,2013年央行在公开市场创设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以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
--存款准备金:该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在中国顺差高企时期,央行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回收过多的流动性。
--中央银行贷款: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简称再贷款,是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渠道之一。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贷款的总量及利率,吞吐基础货币,促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
--利率政策:货币政策的价格工具。通过调整法定利率的升降来引导相应的经济、金融活动。利率市场化一直是中国央行近年来推动的主要金融改革举措。
--SLF:2013年初创设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LendingFacility)。该工具是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SLF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MLF:2014年9月创设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是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采取质押方式发放,金融机构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
--PLS:2014年4月创设抵押补充贷款(Pledged Supplemental Lending,PSL)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改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来源。抵押补充贷款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事业发展而对金融机构提供的期限较长的大额融资。抵押补充贷款采取质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等级债券资产和优质信贷资产。
综合路透中文网、中国经济网消息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5_06_04_3220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