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自杀QQ群:年轻网友聚集 充满厌世氛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3:01:35
暗访自杀QQ群:年轻网友聚集 充满厌世氛围



2015年05月29日  来源:东南网 







  核心提示
  5月27日来自泉港和南平的两名年轻女孩,通过自杀QQ群结识后,相约来到泉州市区泉秀街一家酒店烧炭自杀。自杀QQ群,已然成为个别厌世轻生年轻人的聚集地。这些QQ群,究竟是如何误导个别轻生者,尤其是厌世青年人加入的,它的存在对于社会有着什么样的负面效应和危害,如何通过法律与社会手段切断这一负面通道,并严厉打击自杀QQ群的开设者?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现象篇
  网络相约自杀 悲剧屡有发生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利用网络与他人交流自杀方式,相互鼓动并策划集体自杀的事件屡有发生。这种在很多人看来无比荒诞的事情,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2015年5月18日,4名互不相识的“90后”从外地赶赴山东济南一出租屋内自杀,因一人后悔报警获救;
  2015年4月21日晚,山东济南一女孩到江苏无锡见网友相约自杀,并将照片上传网络。其家人报警求助,江苏警方迅速展开营救,幸运的是,救援成功;
  2015年3月18日,陕西咸阳市渭城一宾馆,服务员在打扫房间时,发现电视柜上放着安眠药,卫生间内,21岁的四川男子和20岁的陕西女子,自杀死亡;
  2014年12月29日,河南一男子通过网络与辽宁一女子相约,在辽宁兴城一旅馆自杀,女子身亡,男子被救活。
  调查篇
  搜索轻生QQ群 能够轻易加入
  自杀QQ群真的存在吗?27日和28日,记者通过QQ查找,搜索一些相约轻生的QQ群,结果让人大吃一惊,竟然有不少的轻生QQ群活跃着。
  记者通过“自杀”等字眼查找,系统显示这类群已被屏蔽。通过比较隐晦的字眼,如“一起走”、“轻生”、“求死”、“割腕”等查找,结果,这样的QQ群不少。这其中,也有一些群名字有“生”“死”,但与轻生无关的。但有一些群,群名直接点明轻生、离开人世,有一些群成员超过百人,有的群可容纳500人,竟有400多人加入。
  记者随机申请加入几个QQ群,并且很轻易地通过验证,加入“轻生者聚集地”、“轻生莫别离”、“相约轻生”、“一起死吧”、“2015,我们一起走”等QQ群。
  年轻网友聚集 充满厌世氛围
  “轻生者聚集地”非常活跃,里面有几十名网友在聊天,聊天内容触目惊心。查看这些人的资料,大多是20多岁的年轻人。
  跳楼、吃安眠药、烧炭、跳海、割腕、水银、氰化钾……在这些网友的聊天中,结束生命的方式被随意地化成聊天字眼映入眼帘。前不久两名年轻女孩在泉州市区泉秀街一家酒店烧炭自杀也成为他们关注的“例子”。网友“非常幸运”说:“前两天泉州有两个女的一起烧炭了,死了。”其他网友有的附和说“烧炭不错”,有的则称“有没有新鲜花样”。聊到激动处时,有网友播发语音聊天,一边唱歌,一边哭啕。
  一名网名为“一个人”的网友,一直在“轻生者聚集地”中聊天。其自称是泉州人,一直在邀请其他网友“一起走”。新加入群的一名广东网友“Q”和其聊得火热,两人甚至相约到广东还是福建见面。
  在“轻生莫别离”群里,有上百名网友在聊天。网友“活跃”说,他邀请了6个人准备到北京烧炭自杀。
  网友直播自残 有人忙着劝阻
  在“轻生莫别离”群里,对新加入的网友“这个群死过人吗”的提问,资深网友回答称,“死过几个”。
  在“轻生者聚集地”群里,网友“加尔佩林”显得很活跃,他称,自己跑到卫生间割腕,想直播,最后被管理员提醒可能被T(踢)而作罢。一个多小时后,“加尔佩林”回归聊天称,他割了几道口子,血流得很爽。“加尔佩林”声称要割腕时,有“烟花易冷”等几名网友表示想追随。
  据记者观察,在这些群里,也不全是真正想自杀的人,有一些可能是因为心情不好、郁闷,或者是纯粹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加入的。当然,也不乏一些劝导者。“加尔佩林”声称要割腕时,有网友提醒他,“有想过你的父母吗,你的爱人”、“虽然不认识你,可我想你是一个年轻人,年轻不要有这样的想法”。
  在“轻生莫别离”群里,网友“黑夜里的期待”不厌其烦地说,“都有父母,想想他们啊。都走了,他们不白生养我们了”,“执著求死,不如执著活着好啊”。
  要负法律责任 管理者“无所谓”
  一个轻生群显示有5名管理员。一名资料显示为辽宁沈阳的管理员“妸喁、芣妸莍”好意提醒说:“群内信息请谨慎对待,这里也有不怀好意的人。”“妸喁、芣妸莍”解释,有些骗子通过一些厌世者对金钱看得开的想法进行诈骗,比如卖药或者要求他们汇钱等。
  记者与“妸喁、芣妸莍”私聊,“真的要自杀的不劝阻吗?”
  “妸喁、芣妸莍”说,能劝阻的也是要劝阻的,劝阻不了的,那也没办法。记者表示开设自杀QQ群如果真有网友因此自杀,管理者或许要负法律责任。“无所谓。”“妸喁、芣妸莍”直接了当地说:“这里什么样的人都有。只要不是刷屏、打黄图、打广告和辱骂,我都不会管。”
  分析篇
  相约轻生有因 或抑郁或悲观
  什么样的人会走进这样的轻生QQ群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海鹰说,加入这种QQ群的人一般都是有着较强悲观情绪的人。这些设群者、加入者,在社会上可能缺少归属感,性格较为内向。当然,加入这样的QQ群,也不一定代表会真的想轻生。
  她说,这些年轻人因为现实生活中工作、恋情、家庭、学业的不如意或身体疾病等原因,想通过虚拟网络找心理解脱、找“共同语言”。而一旦轻生成为几个人的共同想法后,那些轻生念头坚决的人,就很有可能真的实施相约轻生的行为。
  有网络相约自杀倾向的人本身有着强烈的自卑感。他们轻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逃避现实、找不到活下来的意义或者受到外界重大刺激。可以说,网络相约轻生与传统的轻生在起因上并无二致,产生轻生心理基础或是有严重的抑郁情绪或是有悲观绝望的心理活动,对人活世间的意义和价值有着全面否定。
  对策篇
  问责: 发起者未死亡或涉嫌故意杀人
  就网络相约自杀发起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记者咨询福建温陵律师事务所主任肖志云律师。他认为,QQ群自杀发起人在寻找同伴、相约轻生时,没有任何教唆、唆使他人的行为,发起者的法律责任问题就只有在相约自杀的同伴自杀死亡,而发起者未死的情况下才会存在。而一旦发起者未死亡或者帮助相约同伴自杀后放弃轻生念头或自杀未遂,则可能面临故意杀人罪的指控。
  除了教唆者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外,针对之前本报报道的消息,读者郭先生发表评论:应该追问“连带责任”。他认为,对于这类危害社会的自杀QQ群,网络运营商是不是也要负有连带责任?为了加强网络管理,目前已实施了网号注册实名制。对于运营商来说,有责任监管好依附于自己技术终端的QQ群。在这方面,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是不存在障碍的。运营商只需要借助网络技术,就能做到最好的监控,发现问题,要报警,并且永久关闭这样的群。
  干预:关闭轻生QQ群切断负效应通道
  对于相约自杀的行为,张海鹰认为,网络上相约自杀的发起者和追随者未必都抱着最后的决心。通过网络交流,自杀危险因素加大,如抑郁的情绪等,容易在这个人群中共鸣、放大,使得轻生意念增强。
  几名法律界人士也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及时关闭那些鼓动和发起自杀行为的QQ群,切断有自杀意念的人之间传递负效应的通道。对于违法者,应通过法律手段予以严惩。另外,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密切关注讨论自杀的论坛和社交群,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发现和甄别自杀高危的网络使用者,并给予心理疏导。干预及时、得当的话,那些还没有下定决心轻生者就很可能放弃轻生念头。
  此前,泉州警方人士也表示,市民一旦发现辖区内有类似的QQ群可以及时向辖区公安机关举报,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查处、解散。 □记者 廖培煌 文/图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5/05-29/7310020.shtml


暗访自杀QQ群:年轻网友聚集 充满厌世氛围



2015年05月29日  来源:东南网 







  核心提示  5月27日来自泉港和南平的两名年轻女孩,通过自杀QQ群结识后,相约来到泉州市区泉秀街一家酒店烧炭自杀。自杀QQ群,已然成为个别厌世轻生年轻人的聚集地。这些QQ群,究竟是如何误导个别轻生者,尤其是厌世青年人加入的,它的存在对于社会有着什么样的负面效应和危害,如何通过法律与社会手段切断这一负面通道,并严厉打击自杀QQ群的开设者?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现象篇  网络相约自杀 悲剧屡有发生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利用网络与他人交流自杀方式,相互鼓动并策划集体自杀的事件屡有发生。这种在很多人看来无比荒诞的事情,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2015年5月18日,4名互不相识的“90后”从外地赶赴山东济南一出租屋内自杀,因一人后悔报警获救;  2015年4月21日晚,山东济南一女孩到江苏无锡见网友相约自杀,并将照片上传网络。其家人报警求助,江苏警方迅速展开营救,幸运的是,救援成功;  2015年3月18日,陕西咸阳市渭城一宾馆,服务员在打扫房间时,发现电视柜上放着安眠药,卫生间内,21岁的四川男子和20岁的陕西女子,自杀死亡;  2014年12月29日,河南一男子通过网络与辽宁一女子相约,在辽宁兴城一旅馆自杀,女子身亡,男子被救活。  调查篇  搜索轻生QQ群 能够轻易加入  自杀QQ群真的存在吗?27日和28日,记者通过QQ查找,搜索一些相约轻生的QQ群,结果让人大吃一惊,竟然有不少的轻生QQ群活跃着。  记者通过“自杀”等字眼查找,系统显示这类群已被屏蔽。通过比较隐晦的字眼,如“一起走”、“轻生”、“求死”、“割腕”等查找,结果,这样的QQ群不少。这其中,也有一些群名字有“生”“死”,但与轻生无关的。但有一些群,群名直接点明轻生、离开人世,有一些群成员超过百人,有的群可容纳500人,竟有400多人加入。  记者随机申请加入几个QQ群,并且很轻易地通过验证,加入“轻生者聚集地”、“轻生莫别离”、“相约轻生”、“一起死吧”、“2015,我们一起走”等QQ群。  年轻网友聚集 充满厌世氛围  “轻生者聚集地”非常活跃,里面有几十名网友在聊天,聊天内容触目惊心。查看这些人的资料,大多是20多岁的年轻人。  跳楼、吃安眠药、烧炭、跳海、割腕、水银、氰化钾……在这些网友的聊天中,结束生命的方式被随意地化成聊天字眼映入眼帘。前不久两名年轻女孩在泉州市区泉秀街一家酒店烧炭自杀也成为他们关注的“例子”。网友“非常幸运”说:“前两天泉州有两个女的一起烧炭了,死了。”其他网友有的附和说“烧炭不错”,有的则称“有没有新鲜花样”。聊到激动处时,有网友播发语音聊天,一边唱歌,一边哭啕。  一名网名为“一个人”的网友,一直在“轻生者聚集地”中聊天。其自称是泉州人,一直在邀请其他网友“一起走”。新加入群的一名广东网友“Q”和其聊得火热,两人甚至相约到广东还是福建见面。  在“轻生莫别离”群里,有上百名网友在聊天。网友“活跃”说,他邀请了6个人准备到北京烧炭自杀。  网友直播自残 有人忙着劝阻  在“轻生莫别离”群里,对新加入的网友“这个群死过人吗”的提问,资深网友回答称,“死过几个”。  在“轻生者聚集地”群里,网友“加尔佩林”显得很活跃,他称,自己跑到卫生间割腕,想直播,最后被管理员提醒可能被T(踢)而作罢。一个多小时后,“加尔佩林”回归聊天称,他割了几道口子,血流得很爽。“加尔佩林”声称要割腕时,有“烟花易冷”等几名网友表示想追随。  据记者观察,在这些群里,也不全是真正想自杀的人,有一些可能是因为心情不好、郁闷,或者是纯粹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加入的。当然,也不乏一些劝导者。“加尔佩林”声称要割腕时,有网友提醒他,“有想过你的父母吗,你的爱人”、“虽然不认识你,可我想你是一个年轻人,年轻不要有这样的想法”。  在“轻生莫别离”群里,网友“黑夜里的期待”不厌其烦地说,“都有父母,想想他们啊。都走了,他们不白生养我们了”,“执著求死,不如执著活着好啊”。  要负法律责任 管理者“无所谓”  一个轻生群显示有5名管理员。一名资料显示为辽宁沈阳的管理员“妸喁、芣妸莍”好意提醒说:“群内信息请谨慎对待,这里也有不怀好意的人。”“妸喁、芣妸莍”解释,有些骗子通过一些厌世者对金钱看得开的想法进行诈骗,比如卖药或者要求他们汇钱等。  记者与“妸喁、芣妸莍”私聊,“真的要自杀的不劝阻吗?”  “妸喁、芣妸莍”说,能劝阻的也是要劝阻的,劝阻不了的,那也没办法。记者表示开设自杀QQ群如果真有网友因此自杀,管理者或许要负法律责任。“无所谓。”“妸喁、芣妸莍”直接了当地说:“这里什么样的人都有。只要不是刷屏、打黄图、打广告和辱骂,我都不会管。”  分析篇  相约轻生有因 或抑郁或悲观  什么样的人会走进这样的轻生QQ群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海鹰说,加入这种QQ群的人一般都是有着较强悲观情绪的人。这些设群者、加入者,在社会上可能缺少归属感,性格较为内向。当然,加入这样的QQ群,也不一定代表会真的想轻生。  她说,这些年轻人因为现实生活中工作、恋情、家庭、学业的不如意或身体疾病等原因,想通过虚拟网络找心理解脱、找“共同语言”。而一旦轻生成为几个人的共同想法后,那些轻生念头坚决的人,就很有可能真的实施相约轻生的行为。  有网络相约自杀倾向的人本身有着强烈的自卑感。他们轻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逃避现实、找不到活下来的意义或者受到外界重大刺激。可以说,网络相约轻生与传统的轻生在起因上并无二致,产生轻生心理基础或是有严重的抑郁情绪或是有悲观绝望的心理活动,对人活世间的意义和价值有着全面否定。  对策篇  问责: 发起者未死亡或涉嫌故意杀人  就网络相约自杀发起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记者咨询福建温陵律师事务所主任肖志云律师。他认为,QQ群自杀发起人在寻找同伴、相约轻生时,没有任何教唆、唆使他人的行为,发起者的法律责任问题就只有在相约自杀的同伴自杀死亡,而发起者未死的情况下才会存在。而一旦发起者未死亡或者帮助相约同伴自杀后放弃轻生念头或自杀未遂,则可能面临故意杀人罪的指控。  除了教唆者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外,针对之前本报报道的消息,读者郭先生发表评论:应该追问“连带责任”。他认为,对于这类危害社会的自杀QQ群,网络运营商是不是也要负有连带责任?为了加强网络管理,目前已实施了网号注册实名制。对于运营商来说,有责任监管好依附于自己技术终端的QQ群。在这方面,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是不存在障碍的。运营商只需要借助网络技术,就能做到最好的监控,发现问题,要报警,并且永久关闭这样的群。  干预:关闭轻生QQ群切断负效应通道  对于相约自杀的行为,张海鹰认为,网络上相约自杀的发起者和追随者未必都抱着最后的决心。通过网络交流,自杀危险因素加大,如抑郁的情绪等,容易在这个人群中共鸣、放大,使得轻生意念增强。  几名法律界人士也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及时关闭那些鼓动和发起自杀行为的QQ群,切断有自杀意念的人之间传递负效应的通道。对于违法者,应通过法律手段予以严惩。另外,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密切关注讨论自杀的论坛和社交群,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发现和甄别自杀高危的网络使用者,并给予心理疏导。干预及时、得当的话,那些还没有下定决心轻生者就很可能放弃轻生念头。  此前,泉州警方人士也表示,市民一旦发现辖区内有类似的QQ群可以及时向辖区公安机关举报,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查处、解散。 □记者 廖培煌 文/图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5/05-29/7310020.shtml


太闲了才有时间叽叽歪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