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T与战争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4:58:36
       望版主勿删或转移,不是游戏分析,而是战争分析,说错大家轻拍。
    今日WOT效率上涨(仍很低),但感觉与一线大流氓仍差距很大,遂观其录像,得一些心得,总所周知,天朝猎虎和众大神喜欢黑枪,游戏上于是跟风黑枪的也不少,但效率却总徘徊在1100到1300之间,我发现众人只是有个理论上的概念,但却没有学会大神的思维模式,就此我来分析下大神的作战模式,以此延伸,到现实历史上的兵家模式进行分析。
    猎虎大神首先极少单野,为什么?第一,每个车都有各自特点,有的车炮好,装甲薄,有的车炮差装甲厚,有的速度快,有的眼睛看的远,有的俯角好,但没有一辆车是把上面的所有优点占全了的,因此必须几辆不同的车组队,形成作用互补,大神喜欢黑枪,因此喜欢选择速度快,炮威力精度都好,看得远,车身低隐蔽好的车,纵观WOT系列,只有豹一之列具有此特点,而猎虎的队友则通常选择查涤纶和苏系三兄弟,无他,作用互补尔,你很少看到猎虎选择豹1,而大神的队友选择E100或者重炮厚甲慢车。而平时我们组队的时候基本乱选车。
    其次走位,大神的豹一很少缩在最后打黑枪,你也基本看不到大神和队友挤在一起(除了抢肉吃的时候,狗哥不是白叫的),大神的基本走法是不窝在低洼地带打黑枪,尽量选择高地从上往下打,第一,在高地视野开阔,第二,从上往下打可以抵消部分倾斜装甲,第三,在高地容易摆姿势克服俯角劣势。但是,在高地也有很多缺点,第一,容易被亮。第二,容易被集火。第三,容易招火炮。因此大神的高地选择很有讲究,第一,高地位置不在第一线(通常在队友峰线后300米左右(斜距),且在队友横向方向上,这个后面解释),第二,高地上必有遮蔽物,大神通常选择草丛甚于石块,因为第一在队友峰线后300米外加豹1的低矮车身,基本对面是先被点亮 ,无需担心自己被亮。第三,高地周围通道多,必要时被对方主力强攻的时候容易撤,也容易发起进攻,而且离队友的进攻主线也不能太远。当队友进攻时,通常表示队友进攻轴线上的敌人已经成崩溃之势,这时候猎虎的正面之敌人通常会撤走支援弱点,而这时候猎虎大神开始冒险前进,抢占射击阵位,横向攻击队友面对的敌人。
    第三,就是基本功,猎虎大神的精确瞄准那是练的出神入化,颇有当年德国王牌车组的风范,提前量,夹缝射击那明显是经过专门训练的,而且选车也讲究,豹一在十级房的穿深基本上不打金币单也能在大神的精确瞄准下打穿绝大多数坦克的车体。但该用金币单的时候也不吝啬。总的来说,大神的技术和意识基本达到二战后期从头打到尾的老兵的程度。有时候感觉就是直觉和经验达到如此的杀伤,猎虎自己也说过在日本上学,估计要练成这样的水平得25000场左右,也只有学生能有这么大把得时间来玩游戏了。
   好了,说了这么多游戏的事情,和现实有什么联系呢?我要说的是,猎虎已经找到他的模式来打游戏,而现实中各国军队也应该找到自己的模式来进行战争。
   以二战苏德战场为例,德国军队在战前的反思中吸取教训,广泛搜集一战后的各家的战略思想和战术思维,最终选择了大规模装甲集群和空中力量相结合的装甲突击的方式,并且起了个闪电战的名称,这种与德国兵源素质,德国整体工业体系,德国军队整体组织能力相适应的战役思想在战争初期发挥了巨大的威力,面积中等并且工业能力不强的国家在当时根本无法抵御这种战争模式,而且德国人的战略思维并不局限,并不是一个一个国家的去征服,而是把整个西欧当做一个整体来啃,因此出现了很多奇迹般的战例,比如打法国的时候,直接从比利时绕道,这是法国人绝对没想到的,如果德国人执意先一个一个国家的打,必须正面硬撼马奇诺防线。闪电战的威力反而发挥不出来。
    因此我总结闪电战的模式首先要看地形,第一,战场必须有足够大的战线,如果战线不够大,敌人就很容易在某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点将你的装甲集群挡住,有劲使不上。德国人对此也有准备,专门研发了几种超级大炮,在塞瓦斯托波尔等几个要塞大发神威。第二,对方领土面积必须足够短,像苏联那样的宽广面积,(俄罗斯大到啥程度大家很少有直观的概念,其实看看地图就知道了,从德国边境到西伯利亚,就是没有抵抗,用坦克全力开,我估计至少要一个月才能走到远东,中间还有不计其数的阻碍)其战略纵深太大,德国人的车又是汽油发动机,基本上进攻个40-80公里就得停下来进行进行补给和加油,哈图切夫斯基元帅的大纵深防御其实就是克制闪电战的法宝,因为你一个防线的相隔如果能正好卡住德国人坦克的行程,则德国人的进攻节奏就不得不停下来,甚至如果掐的正好,德国人的坦克则不得不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进行补给加油,但初期的苏联人没见过德国人的战争模式,一味地一线防守或进攻,德国人亲亲松松突破第一道防线后立马进行补给,然后大踏步行军。实际上如果能判断德国人的进攻路线(德国人得靠铁路和公路来机动),事先做好伏击战场的布置,则可以打德国人的伏击。苏联人总是把分兵合进的德国人看成一个整体,其实应该分开处理,德国人总喜欢分2路或者3路进攻,可以留2路进行抵抗迟滞,剩下的一路进行预伏战场打歼灭战。更有可能采取小群多路的方式打翻边战术,德国人进攻的时候也从德国人的边上打过去,寻找敌人的后勤补给打,而不是和对方的装甲力量对撼,则德国人不得不停下来进行横向的机动,这时德国人的侧面就会露出来。当然这种战役思想必须由极为细心也很有冒险性的军官才能指挥。(貌似在苏联电影里战争早期就有一个这样的军官,但只是个步兵师长,官太小)。
   苏联人早期极为不适应这种闪电战模式,但苏联人有个优点,只要给足够的时间,他就能很快的学会你的模式,并且反过来改进后对付你,后期的苏联人看破了德国人的这种模式并且反过来改进成大纵深装甲突击,德国人反而不适应了,在苏联人的大规模的反攻下,只有在极少数比较狭长的地带能进行比较好的防御,曼斯坦因还算比较聪明的,采用主动退让拉长苏军的补给线然后打防守反击的战术也能打出不少胜仗。但是一旦遇到大平原,苏联人简直就是蒙古骑兵再世,装甲战反而成了他最拿手的绝活。缓过劲来的苏联人利用装甲力量使用柴油机行程大的特点,装甲力量数量多的热点,采用多路大战线多头进攻,使德国人疲于奔命的防守,而且采用超长距离装甲机动(得益于苏联车的性能),采取连续追击的方式大规模的歼灭德军。可谓是酣畅淋漓。(斯大林:小样的希特勒,你不知道我祖上是跟蒙古人混的么?跟我玩远距离突袭,你这是关公面前耍大刀)。
  所以,苏德战场老是被西方国家忽视甚至贬低,但其实德国人的陆军绝大部分都是损失在苏联境内,要是没有苏联的拖住德国人的后退,西欧战场胜负可就很难说了(毕竟诺曼底登陆是在苏联开始大反攻之后)。好了,废话说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现在美国人已经在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上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模式,想要克制这种模式,我们可以学习这种模式来克制它(这种模式适不适合中国国情难说),另外就是发展出我们自己的新模式来淘汰美国人的模式,不是有句老话么?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胡言乱语一大通,希望版主们手下留情,大家积极讨论。       望版主勿删或转移,不是游戏分析,而是战争分析,说错大家轻拍。
    今日WOT效率上涨(仍很低),但感觉与一线大流氓仍差距很大,遂观其录像,得一些心得,总所周知,天朝猎虎和众大神喜欢黑枪,游戏上于是跟风黑枪的也不少,但效率却总徘徊在1100到1300之间,我发现众人只是有个理论上的概念,但却没有学会大神的思维模式,就此我来分析下大神的作战模式,以此延伸,到现实历史上的兵家模式进行分析。
    猎虎大神首先极少单野,为什么?第一,每个车都有各自特点,有的车炮好,装甲薄,有的车炮差装甲厚,有的速度快,有的眼睛看的远,有的俯角好,但没有一辆车是把上面的所有优点占全了的,因此必须几辆不同的车组队,形成作用互补,大神喜欢黑枪,因此喜欢选择速度快,炮威力精度都好,看得远,车身低隐蔽好的车,纵观WOT系列,只有豹一之列具有此特点,而猎虎的队友则通常选择查涤纶和苏系三兄弟,无他,作用互补尔,你很少看到猎虎选择豹1,而大神的队友选择E100或者重炮厚甲慢车。而平时我们组队的时候基本乱选车。
    其次走位,大神的豹一很少缩在最后打黑枪,你也基本看不到大神和队友挤在一起(除了抢肉吃的时候,狗哥不是白叫的),大神的基本走法是不窝在低洼地带打黑枪,尽量选择高地从上往下打,第一,在高地视野开阔,第二,从上往下打可以抵消部分倾斜装甲,第三,在高地容易摆姿势克服俯角劣势。但是,在高地也有很多缺点,第一,容易被亮。第二,容易被集火。第三,容易招火炮。因此大神的高地选择很有讲究,第一,高地位置不在第一线(通常在队友峰线后300米左右(斜距),且在队友横向方向上,这个后面解释),第二,高地上必有遮蔽物,大神通常选择草丛甚于石块,因为第一在队友峰线后300米外加豹1的低矮车身,基本对面是先被点亮 ,无需担心自己被亮。第三,高地周围通道多,必要时被对方主力强攻的时候容易撤,也容易发起进攻,而且离队友的进攻主线也不能太远。当队友进攻时,通常表示队友进攻轴线上的敌人已经成崩溃之势,这时候猎虎的正面之敌人通常会撤走支援弱点,而这时候猎虎大神开始冒险前进,抢占射击阵位,横向攻击队友面对的敌人。
    第三,就是基本功,猎虎大神的精确瞄准那是练的出神入化,颇有当年德国王牌车组的风范,提前量,夹缝射击那明显是经过专门训练的,而且选车也讲究,豹一在十级房的穿深基本上不打金币单也能在大神的精确瞄准下打穿绝大多数坦克的车体。但该用金币单的时候也不吝啬。总的来说,大神的技术和意识基本达到二战后期从头打到尾的老兵的程度。有时候感觉就是直觉和经验达到如此的杀伤,猎虎自己也说过在日本上学,估计要练成这样的水平得25000场左右,也只有学生能有这么大把得时间来玩游戏了。
   好了,说了这么多游戏的事情,和现实有什么联系呢?我要说的是,猎虎已经找到他的模式来打游戏,而现实中各国军队也应该找到自己的模式来进行战争。
   以二战苏德战场为例,德国军队在战前的反思中吸取教训,广泛搜集一战后的各家的战略思想和战术思维,最终选择了大规模装甲集群和空中力量相结合的装甲突击的方式,并且起了个闪电战的名称,这种与德国兵源素质,德国整体工业体系,德国军队整体组织能力相适应的战役思想在战争初期发挥了巨大的威力,面积中等并且工业能力不强的国家在当时根本无法抵御这种战争模式,而且德国人的战略思维并不局限,并不是一个一个国家的去征服,而是把整个西欧当做一个整体来啃,因此出现了很多奇迹般的战例,比如打法国的时候,直接从比利时绕道,这是法国人绝对没想到的,如果德国人执意先一个一个国家的打,必须正面硬撼马奇诺防线。闪电战的威力反而发挥不出来。
    因此我总结闪电战的模式首先要看地形,第一,战场必须有足够大的战线,如果战线不够大,敌人就很容易在某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点将你的装甲集群挡住,有劲使不上。德国人对此也有准备,专门研发了几种超级大炮,在塞瓦斯托波尔等几个要塞大发神威。第二,对方领土面积必须足够短,像苏联那样的宽广面积,(俄罗斯大到啥程度大家很少有直观的概念,其实看看地图就知道了,从德国边境到西伯利亚,就是没有抵抗,用坦克全力开,我估计至少要一个月才能走到远东,中间还有不计其数的阻碍)其战略纵深太大,德国人的车又是汽油发动机,基本上进攻个40-80公里就得停下来进行进行补给和加油,哈图切夫斯基元帅的大纵深防御其实就是克制闪电战的法宝,因为你一个防线的相隔如果能正好卡住德国人坦克的行程,则德国人的进攻节奏就不得不停下来,甚至如果掐的正好,德国人的坦克则不得不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进行补给加油,但初期的苏联人没见过德国人的战争模式,一味地一线防守或进攻,德国人亲亲松松突破第一道防线后立马进行补给,然后大踏步行军。实际上如果能判断德国人的进攻路线(德国人得靠铁路和公路来机动),事先做好伏击战场的布置,则可以打德国人的伏击。苏联人总是把分兵合进的德国人看成一个整体,其实应该分开处理,德国人总喜欢分2路或者3路进攻,可以留2路进行抵抗迟滞,剩下的一路进行预伏战场打歼灭战。更有可能采取小群多路的方式打翻边战术,德国人进攻的时候也从德国人的边上打过去,寻找敌人的后勤补给打,而不是和对方的装甲力量对撼,则德国人不得不停下来进行横向的机动,这时德国人的侧面就会露出来。当然这种战役思想必须由极为细心也很有冒险性的军官才能指挥。(貌似在苏联电影里战争早期就有一个这样的军官,但只是个步兵师长,官太小)。
   苏联人早期极为不适应这种闪电战模式,但苏联人有个优点,只要给足够的时间,他就能很快的学会你的模式,并且反过来改进后对付你,后期的苏联人看破了德国人的这种模式并且反过来改进成大纵深装甲突击,德国人反而不适应了,在苏联人的大规模的反攻下,只有在极少数比较狭长的地带能进行比较好的防御,曼斯坦因还算比较聪明的,采用主动退让拉长苏军的补给线然后打防守反击的战术也能打出不少胜仗。但是一旦遇到大平原,苏联人简直就是蒙古骑兵再世,装甲战反而成了他最拿手的绝活。缓过劲来的苏联人利用装甲力量使用柴油机行程大的特点,装甲力量数量多的热点,采用多路大战线多头进攻,使德国人疲于奔命的防守,而且采用超长距离装甲机动(得益于苏联车的性能),采取连续追击的方式大规模的歼灭德军。可谓是酣畅淋漓。(斯大林:小样的希特勒,你不知道我祖上是跟蒙古人混的么?跟我玩远距离突袭,你这是关公面前耍大刀)。
  所以,苏德战场老是被西方国家忽视甚至贬低,但其实德国人的陆军绝大部分都是损失在苏联境内,要是没有苏联的拖住德国人的后退,西欧战场胜负可就很难说了(毕竟诺曼底登陆是在苏联开始大反攻之后)。好了,废话说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现在美国人已经在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上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模式,想要克制这种模式,我们可以学习这种模式来克制它(这种模式适不适合中国国情难说),另外就是发展出我们自己的新模式来淘汰美国人的模式,不是有句老话么?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胡言乱语一大通,希望版主们手下留情,大家积极讨论。
其实是坑爹网控制胜率
无语,这么严肃的话题居然被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