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走近果敢华人战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2:52:24


3月1日,田朋与肖方两位中国记者进入了缅北前线,见证了战火纷飞中同盟军的那些刚毅面孔。

  果敢同盟军的那些面孔
  撰文/肖方

  3月初的一天,缅甸果敢某处山头上,突然轰隆一声闷响。“卧倒……”一名果敢同盟军的士兵马上大喊,一起巡山的其他士兵随即躲到最近的大石头后面。惊慌初定,他们才发觉响声不是来自政府军的炮弹,而是地震。喊话的士兵有点尴尬地冲其他人笑了笑,其他人则大松了口气,他们都是20岁左右的稚嫩小伙。
  那几天,云南临沧地区先后发生数起地震,果敢也有明显的震感。虽然距离2月9日同盟军与政府军开战已将近一个月,战况依旧胶着。这种高度戒备的日子,对许多同盟军士兵来说,还不太适应。

  今年年初,这支缅北华人武装的领导人彭家声告诉媒体,他的部队刚刚恢复到14个营的规模,有2000多人,其中大多数是20岁左右、没有实战经验的年轻人。这些背景、初衷不尽相同的人陆续聚集到军队,接受短暂训练,或者只学习怎么使用枪支,便匆匆上了战场。

  曾是中国工厂的“黑工”
  在同盟军占据的一处山头,17岁的李小东身着墨绿色的军服,扛着一把仿制的56式步枪,穿过一处野草丛生的山坡去查看新炮坑。他徒手从炮坑里掏几分钟,挖出了一把弹片。政府军的炮弹和飞机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飞过来,没有驻守任务的李小东不敢在外逗留太久,带了些弹片便赶回营部。
  这个身材瘦小的年轻人,去年8月才刚加入同盟军,在此之前,他在山东烟台一家渔场打“黑工”,每月拿着两三千块的工资。
  “我没读过书,也不识字,只会写自己的名字,”李小东说,他13岁就离家打工,先是在果敢老街,后来辗转去到中国多个城市。在烟台的那份工作,是他做得最久的,大约有一年多。“我的两个弟弟现在还在那边打工,”李小东至今还和烟台那边的人保持着联系。
  和李小东类似,22岁的警卫员罗家志去年参加同盟军之前,是福州一家洗浴中心的服务员。“那家浴场有住宿、桑拿、按摩等服务,收费在福州也算最贵的那一档。”罗家志对他在福州的工作仍记忆犹新。
  更早之前,他还去过深圳、东莞电子厂的干活,也到泉州当过鞋厂工人,每一份工作都做不长久。由于没有合法的身份,他入职时要借中国朋友的身份证“登记一下”,入职后,也尽量不要被当地公安发现,否则会被遣返回果敢。
  在同盟军内部,不少年轻士兵都有过在中国打“黑工”经历。虽然他们在果敢也能找到两三千元的工作,但大多都是在赌场上班,内容单一,有的人还是更愿意跑到中国“见见世面”。
  这些同盟军士兵从军之前的人生轨迹,就像中国国内的许多农民工,从偏僻的山村来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大中城市,做着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或许,今天扛着机枪逡巡在丛林里的武装人员,数个月以前,正是某个与你在北上广街头擦肩而过的打工仔。

  毒品的阴影之下
  果敢曾经是一个盛产毒品的地方,虽然近十多年来禁毒已是当地的主流,但仍然和毒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对于同盟军里的人来说,毒品也不是陌生的事物。
  28岁的彭老三加入同盟军某营时,介绍他参军的士兵专门向教导员提到,他情况有些特殊,因为“是个吸毒的”。教导员稍微思索了一下,便同意士兵将带彭老三过来。
  那天。教导员见到彭老三后,拉来两张椅子,两人面对面在院子内坐下。
  “我们军队里面是不准吸毒的,”教导员开门见山地告诉彭老三,必须把毒瘾戒掉,随后又是一顿教诲,“既然拿起枪了,就不要吸毒,不要做下等人,不要让人看不起……”整个过程只持续了三五分钟,期间彭老三只是点头应和,除了被问到自己的情况,他没有说更多的话。
  彭老三体格健硕,从外表很难看出是一个吸毒者。对于自己的毒瘾,彭老三只说“没吸多久”。他已经结婚好几年,有两个女儿,一个两岁,一个两个月大,都随着他妻子带到中国去避难去了。
  相比彭老三不愿多提自己吸毒一事,营部的文书董贵中则大方坦诚,他曾经就是一个海洛因上瘾者。
  24岁的董贵中家乡在果敢江西,曾在缅甸腊戍读完高中,是军队里为数不多的高学历,主要工作是登记营队新兵和撰写战斗报告,而且他待人客气礼貌,如果不是主动说出,陌生人很难将他和毒品联系到一起。
  董贵中说,他是来到军队后才戒毒的,他的毒瘾不深,主要靠隔离戒断,当时被关在一户农家院子里,毒瘾发作全身燥热难受时,就往身上冲冷水。也有一起戒毒的人实在忍受不了,只好找部队里的医生,拿点药物减轻戒断症状。
  不过,对于彭老三在军队彻底戒掉毒瘾一事,教导员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按他估计,营里大约有60%的人曾经吸过毒,他不敢保证每个人都彻底戒掉,“可能还是有人偷偷在吸,但现在战事紧张,我们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再次卷入战争的老兵
  自从果敢同盟军与缅甸政府军开战以来,陆陆续续有果敢人加入同盟军。与大部分前来参军的年轻人不同,张国伟和四个老战友到军营报到时,最大的已经62岁,最小的也有51岁。他们十七八岁时相继加入缅共军队,曾一同打过仗,身上都背着年轻时受过的伤。
  59岁的张国伟身上有两处伤口,痛楚不时还会发作。“25岁那年,后背被炮弹炸伤,弹片至今还没取出来,”说完,他又撩起胸前的衣服,指着右侧胸口的一处伤疤说,“恢复过来后,26岁那年,又被一颗子弹打中右边的胸口,在床上躺了四个多月,捡回一条命。”
  对于这些年过半百的老人,战争并不陌生,只是在这样的年纪还要走上战场,未必在他们的意料之内。
  上世纪80年代末,果敢与缅甸政府签署和平协议,当年30多岁的张国伟,和许多战友一样解甲归田。今年军事冲突爆发之前,他和大多数果敢农民一样,已经种了好多年的甘蔗、玉米。而如今,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已逃到中国的难民营,以往平静的生活短期内也不会恢复。
  年近花甲的张国伟或许已准备孤注一掷,但一些果敢的年轻士兵不免对未来心有彷徨。一位在后方工作的同盟军士兵说,他很希望打赢这场仗,或者以其它满意的方式结束,但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失败后的命运,“如果输了,以后果敢我也很难再呆下去。”他想去一个长久安定的地方,因为不希望张国伟这些老兵的故事,未来还在他们身上重演。

  链接:果敢同盟军概况
  果敢同盟军,正式名称为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英文缩写MNDAA,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的武装组织。
  前身为缅甸共产党在缅甸北部山区武装割据部队的一支,其领导人彭家声于1989年宣布脱离缅共,与政府签署停火协议,改组为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并实际控制果敢地区。
  2009年“8·8”事件之后,缅甸政府和军队力量进驻果敢,同盟军失去对果敢的控制。2015年2月9日,果敢同盟军与缅甸政府军爆发军事冲突,试图夺回对该地区的控制。目前双方的战事仍在持续。

  【完】
http://bbs.dzwww.com/thread-46392040-1-1.html

3月1日,田朋与肖方两位中国记者进入了缅北前线,见证了战火纷飞中同盟军的那些刚毅面孔。

  果敢同盟军的那些面孔
  撰文/肖方

  3月初的一天,缅甸果敢某处山头上,突然轰隆一声闷响。“卧倒……”一名果敢同盟军的士兵马上大喊,一起巡山的其他士兵随即躲到最近的大石头后面。惊慌初定,他们才发觉响声不是来自政府军的炮弹,而是地震。喊话的士兵有点尴尬地冲其他人笑了笑,其他人则大松了口气,他们都是20岁左右的稚嫩小伙。
  那几天,云南临沧地区先后发生数起地震,果敢也有明显的震感。虽然距离2月9日同盟军与政府军开战已将近一个月,战况依旧胶着。这种高度戒备的日子,对许多同盟军士兵来说,还不太适应。

  今年年初,这支缅北华人武装的领导人彭家声告诉媒体,他的部队刚刚恢复到14个营的规模,有2000多人,其中大多数是20岁左右、没有实战经验的年轻人。这些背景、初衷不尽相同的人陆续聚集到军队,接受短暂训练,或者只学习怎么使用枪支,便匆匆上了战场。

  曾是中国工厂的“黑工”
  在同盟军占据的一处山头,17岁的李小东身着墨绿色的军服,扛着一把仿制的56式步枪,穿过一处野草丛生的山坡去查看新炮坑。他徒手从炮坑里掏几分钟,挖出了一把弹片。政府军的炮弹和飞机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飞过来,没有驻守任务的李小东不敢在外逗留太久,带了些弹片便赶回营部。
  这个身材瘦小的年轻人,去年8月才刚加入同盟军,在此之前,他在山东烟台一家渔场打“黑工”,每月拿着两三千块的工资。
  “我没读过书,也不识字,只会写自己的名字,”李小东说,他13岁就离家打工,先是在果敢老街,后来辗转去到中国多个城市。在烟台的那份工作,是他做得最久的,大约有一年多。“我的两个弟弟现在还在那边打工,”李小东至今还和烟台那边的人保持着联系。
  和李小东类似,22岁的警卫员罗家志去年参加同盟军之前,是福州一家洗浴中心的服务员。“那家浴场有住宿、桑拿、按摩等服务,收费在福州也算最贵的那一档。”罗家志对他在福州的工作仍记忆犹新。
  更早之前,他还去过深圳、东莞电子厂的干活,也到泉州当过鞋厂工人,每一份工作都做不长久。由于没有合法的身份,他入职时要借中国朋友的身份证“登记一下”,入职后,也尽量不要被当地公安发现,否则会被遣返回果敢。
  在同盟军内部,不少年轻士兵都有过在中国打“黑工”经历。虽然他们在果敢也能找到两三千元的工作,但大多都是在赌场上班,内容单一,有的人还是更愿意跑到中国“见见世面”。
  这些同盟军士兵从军之前的人生轨迹,就像中国国内的许多农民工,从偏僻的山村来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大中城市,做着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或许,今天扛着机枪逡巡在丛林里的武装人员,数个月以前,正是某个与你在北上广街头擦肩而过的打工仔。

  毒品的阴影之下
  果敢曾经是一个盛产毒品的地方,虽然近十多年来禁毒已是当地的主流,但仍然和毒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对于同盟军里的人来说,毒品也不是陌生的事物。
  28岁的彭老三加入同盟军某营时,介绍他参军的士兵专门向教导员提到,他情况有些特殊,因为“是个吸毒的”。教导员稍微思索了一下,便同意士兵将带彭老三过来。
  那天。教导员见到彭老三后,拉来两张椅子,两人面对面在院子内坐下。
  “我们军队里面是不准吸毒的,”教导员开门见山地告诉彭老三,必须把毒瘾戒掉,随后又是一顿教诲,“既然拿起枪了,就不要吸毒,不要做下等人,不要让人看不起……”整个过程只持续了三五分钟,期间彭老三只是点头应和,除了被问到自己的情况,他没有说更多的话。
  彭老三体格健硕,从外表很难看出是一个吸毒者。对于自己的毒瘾,彭老三只说“没吸多久”。他已经结婚好几年,有两个女儿,一个两岁,一个两个月大,都随着他妻子带到中国去避难去了。
  相比彭老三不愿多提自己吸毒一事,营部的文书董贵中则大方坦诚,他曾经就是一个海洛因上瘾者。
  24岁的董贵中家乡在果敢江西,曾在缅甸腊戍读完高中,是军队里为数不多的高学历,主要工作是登记营队新兵和撰写战斗报告,而且他待人客气礼貌,如果不是主动说出,陌生人很难将他和毒品联系到一起。
  董贵中说,他是来到军队后才戒毒的,他的毒瘾不深,主要靠隔离戒断,当时被关在一户农家院子里,毒瘾发作全身燥热难受时,就往身上冲冷水。也有一起戒毒的人实在忍受不了,只好找部队里的医生,拿点药物减轻戒断症状。
  不过,对于彭老三在军队彻底戒掉毒瘾一事,教导员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按他估计,营里大约有60%的人曾经吸过毒,他不敢保证每个人都彻底戒掉,“可能还是有人偷偷在吸,但现在战事紧张,我们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再次卷入战争的老兵
  自从果敢同盟军与缅甸政府军开战以来,陆陆续续有果敢人加入同盟军。与大部分前来参军的年轻人不同,张国伟和四个老战友到军营报到时,最大的已经62岁,最小的也有51岁。他们十七八岁时相继加入缅共军队,曾一同打过仗,身上都背着年轻时受过的伤。
  59岁的张国伟身上有两处伤口,痛楚不时还会发作。“25岁那年,后背被炮弹炸伤,弹片至今还没取出来,”说完,他又撩起胸前的衣服,指着右侧胸口的一处伤疤说,“恢复过来后,26岁那年,又被一颗子弹打中右边的胸口,在床上躺了四个多月,捡回一条命。”
  对于这些年过半百的老人,战争并不陌生,只是在这样的年纪还要走上战场,未必在他们的意料之内。
  上世纪80年代末,果敢与缅甸政府签署和平协议,当年30多岁的张国伟,和许多战友一样解甲归田。今年军事冲突爆发之前,他和大多数果敢农民一样,已经种了好多年的甘蔗、玉米。而如今,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已逃到中国的难民营,以往平静的生活短期内也不会恢复。
  年近花甲的张国伟或许已准备孤注一掷,但一些果敢的年轻士兵不免对未来心有彷徨。一位在后方工作的同盟军士兵说,他很希望打赢这场仗,或者以其它满意的方式结束,但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失败后的命运,“如果输了,以后果敢我也很难再呆下去。”他想去一个长久安定的地方,因为不希望张国伟这些老兵的故事,未来还在他们身上重演。

  链接:果敢同盟军概况
  果敢同盟军,正式名称为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英文缩写MNDAA,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的武装组织。
  前身为缅甸共产党在缅甸北部山区武装割据部队的一支,其领导人彭家声于1989年宣布脱离缅共,与政府签署停火协议,改组为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并实际控制果敢地区。
  2009年“8·8”事件之后,缅甸政府和军队力量进驻果敢,同盟军失去对果敢的控制。2015年2月9日,果敢同盟军与缅甸政府军爆发军事冲突,试图夺回对该地区的控制。目前双方的战事仍在持续。

  【完】
http://bbs.dzwww.com/thread-46392040-1-1.html
01.jpg
01b.jpg
军营里的教官在教新兵唱军歌。这些新兵有老有小,大多都是华人,他们当中的大部分或许几个月前还是人们大街上随时都有可能擦肩而过的打工者,从偏僻的山村来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大中城市,做着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缅北开战近一个月时间,同盟军某部接收了100多名新兵。
02.jpg
3月2日,5名果敢老兵来到同盟军的据点,请求加入军队。他们最老的62岁,最小的也有52岁。这几位老人十七八岁时相识于缅共军队,曾经在丛林里并肩战斗,果敢与缅政府停火后,又各自卸甲归田。他们身上还留着当年枪炮留下的伤痕,他们的记忆里仍忘不掉受伤时的痛楚。然而故土烽烟又起,逼着这些头发花白的老人再次走上战场。
03.jpg
59岁的张国伟身上有两处伤口,痛楚不时还会发作。“25岁那年,后背被炮弹炸伤,弹片至今还没取出来,”说完,他又撩起胸前的衣服,指着右侧胸口的一处伤疤说,“恢复过来后,26岁那年,又被一颗子弹打中右边的胸口,在床上躺了四个多月,捡回一条命。”
04.jpg
前线的一名士兵在整理“住所”,为了躲避迫击炮和轰炸机,士兵们都睡在狭小的岩石缝隙间。
05.jpg
穿梭在山路上,士兵除了要在皮卡车上站稳,还得架稳几十斤的重机枪。而早在几个月前,还有许多士兵连枪都不会用。
06.jpg
战坑里面蹲守的同盟军士兵。 今年年初,这支缅北华人武装的领导人彭家声告诉媒体,他的部队刚刚恢复到14个营的规模,有2000多人,其中大多数是20岁左右、没有实战经验的年轻人。
07.jpg
前线作战有的时候持续十几个小时,士兵很多时候顾不上吃饭,他们将吃剩的饭菜用塑料袋包好,挂在树枝上,晚上饿的时候再拿出来吃。
08.jpg
太阳即将下山,连长在山头对峙点观察敌方动向。对峙点的山下就是缅甸政府军的战壕,控制着到果敢老街的交通要道。
09.jpg
同盟军最前线,守夜的士兵钻进紧挨着一块大石头的帐篷里,青涩的面庞下,却透着刚毅的目光。
10.jpg
星辰漫天的夜空下,前线战场的一名士兵爬到制高点的石头上搜寻信号,给难民营里的家属报个平安。
11.jpg
晚上村子里突然冒起一团火,同盟军士兵下山到村里查看情况。
12.jpg
同盟军士兵来到国门附近的村子里,见到同盟军来,附近躲难的难民上前交谈。许多同盟军士兵的亲人,也都散落在各个难民营避难。
13.jpg
国门附近聚集一些躲难的难民,一旦战争打过来,他们好往中国这一边逃难。一旁的窗门上贴着欢迎同盟军回来的红榜。
14.jpg
几名战士在部队的临时医院接受治疗,战火中医疗条件简陋,很多事情都只能尽力而为。
15.jpg
一名在营部守卫的同盟军士兵,一旁红榜写道“民族危难时刻,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16.jpg
同盟军士兵从炮坑里挖出的迫击炮碎片,炮坑方圆约3米范围的野草都已绝迹。
竟然在俺们烟台打工
看到那么大年纪的人又拿起了枪感觉有点心酸啊
17.jpg
村子里还有些留守看房的老人,一到夜晚,他们都会前来和士兵谈天。
说真的,TG在这件事上被媒体绑着走,有很多原因也是自找的。
不管彭家声是什么居心,血浓于水这点是不会变的。
默许缅军在肉体上消灭同盟军,不管在利益面前多么的划算。在民族大义面前仍然是微不足道的
至少在大众面前就是微不足道的,不能指望大多数百姓都是政客或战略家。

现在最好的方法就是和稀泥,借势拉偏架。把果敢难民安置好,让缅甸落实对果敢恢复高度自治,以彭家声下台为前题,想办法把同盟军“缴械”了,再主导个政治谈判,以后桥归桥,路归路。估计那是最好的结局。

18.jpg
23岁的桑连长和士兵在一个隐蔽的地方生火取暖,讨论作战计划。5年前,17岁的他就开始跟随彭家声。
19.jpg
营部里,给士兵发放100元生活费,这里的士兵每月可以领到600元左右的工资。如果他们没有参军,偷渡到中国打黑工,每个月或许能挣上2、3000块钱。
20.jpg
巡逻士兵穿过一片油菜花地。果敢的大山里随处可见漫山遍野的花海,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一颗炮弹丢下了来。战争的时间正在不断拉长,如果输了,这些士兵在果敢未必能继续待下去,这次战役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或许是一次孤注一掷的尝试。
23楼看到了100元啊......
有时候历史确实让人很无奈,希望果敢能出现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带领普通百姓脱离战争和贫穷......
票子是红的~
问下,毒贩子的钱哪里来的
不喜欢他们,但是也觉得缅甸搞笑。做主体民族做到这份上,做到四境皆叛,做到所到之处边民皆避,也是搞笑了。
彭怎么样先不讨论,感觉果敢人是不甘心被缅甸统治的,不然为什么同盟军打回来,老的少的,都回来拿起枪战斗了呢?
大家回想起当年抗日战争,是不是就有类似的感觉?
一定要把彭和普通果敢人区别对待,难道除了彭就没有另外一个果敢人出来领导争取民族生存的战争吗?
彭怎么样先不讨论,感觉果敢人是不甘心被缅甸统治的,不然为什么同盟军打回来,老的少的,都回来拿起枪战斗了呢?
大家回想起当年抗日战争,是不是就有类似的感觉?
一定要把彭和普通果敢人区别对待,难道除了彭就没有另外一个果敢人出来领导争取民族生存的战争吗?
希望战争能早点结束。。。老百姓是很不幸的
舆论从来都不是理智的,哎,看TG怎么处理这个烂摊子吧。


xlarge_kbaG_35cc0000269d125f.jpg

果敢难民:http://news.163.com/photoview/3R ... #p=AKSPFC9B3R710001



xlarge_kbaG_35cc0000269d125f.jpg

果敢难民:http://news.163.com/photoview/3R ... #p=AKSPFC9B3R710001

问下,毒贩子的钱哪里来的
不管你受了多少宣传,你的良知呢
坐等喷子来喷
canterbury 发表于 2015-3-17 21:55
同盟军士兵来到国门附近的村子里,见到同盟军来,附近躲难的难民上前交谈。许多同盟军士兵的亲人,也都散 ...
14楼,看起来比较新的56冲
不管你受了多少宣传,你的良知呢
我的良知告诉我,沾上毒品不好。。。2014年,缅北的毒品产量创造高峰
战争太残酷了。
百姓无辜。
塔克西丝之翼 发表于 2015-3-17 22:57
我的良知告诉我,沾上毒品不好。。。2014年,缅北的毒品产量创造高峰
我绝对支持土共剿灭所有缅甸毒贩。果敢面积和人口都只有缅甸的百分之几而已。但缅甸七省七邦里有10个省邦都种植贩卖毒品。是不是也吧种植贩卖毒品的政府军也剿灭啊。2014缅北毒品产量高峰,果敢都被缅军控制几年了怎么毒品产量增加啊。

剿灭毒贩我坚决支持,随便画个时间段,之后种植和贩毒的一律枪毙我支持。死的最多的绝不是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