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有机会歼灭秦军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3:15:59
据说是由于安排的援军未能突破秦军防线,才导致赵括兵败身亡,说来秦军的战力确实强,阻击援军那一战如果换作其它国的军队估计是挡不住的,到时候谁围歼谁还真说不定据说是由于安排的援军未能突破秦军防线,才导致赵括兵败身亡,说来秦军的战力确实强,阻击援军那一战如果换作其它国的军队估计是挡不住的,到时候谁围歼谁还真说不定
没有机会。
白起的战役部署很明确,就是主力吸引赵军离开坚固工事出击,两翼部队夺取赵军工事利用战场地形关门打狗包饺子。要注意的是古代战役并不像评书或小说说的那样在一个小地方拉开阵势一刀一枪开干,怎么怎么用计。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本质上没什么区别,都是前指做部署,各军将领遵照部署行动。如果说攻击指示怪赵王不怪赵括,赵括二就二在临阵全面换将却不给将领整训熟悉军队的机会,在极可能被包饺子的地形攻击前进居然没留足够的战役预备队和纵深配置。特别是出击的要塞区留守部队数量又少质量又差,将领还是韩国过来的客将,好像吃准了秦国不敢迂回包抄似的,就是蒋公都知道要在锦州修要塞配个副司令放上十多万人啊。
而且阻击援军是“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也就是说担当阻击任务的是新进领地河内郡的动员兵,而不是所谓的秦国全国十五岁以上丁壮。
是年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王暴薨,安国君为公族所刺,国内无主,陷入混乱,国人推疏族柄为王,杀国相应侯范睢,新君遣使召武安君,武安君亡楚。秦军遂乱,赵人趁之,遂大败。追奔五百里,伏尺遍野,流血飘橹。秦新君元年夏四月,赵、魏、韩、燕、楚五国伐秦,秦人缩于函谷关而不出,秦王许归历年侵诸国之地以请成,并割咸阳东二百里秦地。诸国许之,遂退军。明年六月,诸国与秦订约于渑。自此,秦国始不振。
拿去改编剧本吧。
赵国首先是政治上失败,没有想秦国那样建立成熟的官僚体系,还是世卿制和官僚制的混合,行政效率低。第二是外交失败,没有组成合纵,造成自己单独和秦国决战。最后是选将,赵括对白起。SO,赵国的失败是必然的。悬念只有时间和损失的程度。
善战者制人而不制于人,赵括一举一动都被白起牵着鼻子走,焉能不败?
应该是有机会,但是历史不存在假设!
@军事赵括              哈哈来自: Android客户端
一代名将廉颇也只能深沟壁垒防御,赵括的机会是零。
第一点太虚,后两点到是实在的
连1500轻兵都奈何不了的家伙还全歼秦军????歼自己吧。
左将军 发表于 2015-1-31 13:04
赵国首先是政治上失败,没有想秦国那样建立成熟的官僚体系,还是世卿制和官僚制的混合,行政效率低。第二是 ...
你这个是典型的成王败寇论,白起如果输了,也会遗臭万年的!
如果赵王令廉颇守长平,赵恬另率领北方精骑下河内如何?
一针无血 发表于 2015-2-1 20:43
你这个是典型的成王败寇论,白起如果输了,也会遗臭万年的!
孙子云,经以五事而索其情,吾从此知胜负矣。在政治外交全面失败的情况下,就算赵国能依靠军事赢得胜利,代价同样也是难以消受的。李牧为将,也不是没有战胜过秦军,最后失败的还是赵国。秦国也不是没有经历过惨痛的失败,长平之后的邯郸之战,就是场让秦国安静了二十年的战役,但笑到最后还是秦国。政治水平的差距不是一场战役可以弥补的。
左将军 发表于 2015-2-1 22:51
孙子云,经以五事而索其情,吾从此知胜负矣。在政治外交全面失败的情况下,就算赵国能依靠军事赢得胜利, ...
嗯, 此论甚正,吾颇喜之!大秦以严刑竣法约束全民,再加上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军功授爵制极大的激发了屁民改变命运的欲望,又有险关防备诸侯,进可攻,退可守,输得起!
是年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王暴薨,安国君为公族所刺,国内无主,陷入混乱,国人推疏族柄为王,杀国相应侯范睢 ...
商鞅改革创造了军工贵族,他们是当时制度的既得利益者,是政局稳定器

在秦国三天死两王,五年换四王的时候旧贵族也没能反扑

秦昭襄王(前306—前251年)
秦孝文王(前250年)
秦庄襄王(前250—前247年)
秦始皇帝(前246—前210年)
商鞅改革创造了军工贵族,他们是当时制度的既得利益者,是政局稳定器

在秦国三天死两王,五年换四王的 ...
现在流行架空嘛!那么认真干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