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看看TG发动机的发展历程,最大的问题就是见异思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35:34
太行现在终于在用了,过去的经历也算结出一些果实了。但是现在回顾TG航空发动机的历史,就会看出一些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发动机很少有那种一脉相承的感觉,不是全新仿制的,就是全新研制的,与过去的型号基本没有什么关系。
然而看看相应的国外产品,就知道我们这种狗熊掰棒子的做法丢掉了多少机会。

一:从WP5到WP6.一下子就从离心结构走到了轴流结构。嗯,轴流式确实好,易于串联,综合下来比离心式强……但是就在现在,我们的K8教练机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还是选装以离心式结构为主体的TFE731发动机。而这台发动机还衍生出了军用加力式涡扇发动机TFE1042,装在对岸的飞机上面。

二:从WP6到WP7.单转子变成了双转子。双转子解决了压气机匹配的问题不假,但是叶尖速度其实也可以用直径来匹配的啊……最后的涡喷发动机里面,有一小半都是单转子。J79、J85、AL21,都是装在主力战机上面大卖特卖的产品。其中J85的推重比甚至达到了7.3

三:WS6.一上手就选取了较大涵道比,同时还混排、加力!最终造成了进度拖延,下马。而WS6之后的项目同样都是直接就上了混排加力……
    但是在这之前,明明可以选取两个更为简易的路线的。其一是分排的大涵道比民用发动机;其二就是漏气涡喷。

    其实要我说,我们的发动机发展不起来反而不是被制裁的结果……而是屡屡有作业可抄的结果。因为直接知道了“轴流式”的答案,所以没去仔细体会离心的困难与其它解决方法;因为直接知道了“双转子”的答案,所以没去仔细研究一个转子怎样把压缩效果提高到极致;因为知道了“混排”的答案,所以没来得及去在独立排放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规律。
    不是因为资料不够,而是因为放弃太快。每当有新事物出现的时候,注意力立马就被转移过去了。这个情况,我暂且归罪于对“革命”的崇拜。新生事物总是被认为具有革命性的效果,导致旧路线被轻易放弃。但是正如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TG一样,一旦转入完全的自主研发,比如WS6,立马就尝到了基础不足的可怕之处。而在这个时候,压气机规律摸索不透彻、涵道分配匹配无经验……种种问题交织在一起,比当初各个击破要困难的多……困难到往往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加之过于紧急的型号任务,发动机的型号被放弃,甚至比前面所述的结构被放弃更快。换句话说,这个问题本身就被放弃了,遗留了下来。

如今,我们的发动机研究似乎终于是进入了一个相对有一些路线脉络可言的过程了:先搞核心机,再匹配其它部分,把问题分解开来解决。但是就在这个过程中,每解决一项问题并不能立竿见影地产生一个可供使用的型号。这就对TG解决问题的决心,产生了更大的考验。或者不如说,我们现在就应该做一些调整。

举例来说,岷山。岷山发动机自打出现在航展上,就是以较小涵道比加力涡扇的面目出现的。但是其实比这个更加简易的,TG却非常需要的一个型号,完全可以当做岷山发动机的跳板。那就是涵道比稍大却不带加力的型号。这个型号就不牵涉内外涵道匹配的问题,可以先装在K8或者民用公务机上面先使用。从中获得的经费以及经验就可以用在岷山发动机下一步的发展中了。而现在这样眼冒绿光地盯着军用加力涡扇,那是期望跳过简单的问题直面最难的问题……

同样的问题并不仅限于发动机。飞机整机本身也是。一上手就奔着大客去了,ARJ21其实也挺大的,无异于没学会跑就要去飞。
别说大客了,脱离货运原型机而单独研制客运机,就十几座这种规模的东西,TG以前做过么?
有人嘲笑本田Jet这架飞机水平如何不行……没错,本田是头一趟碰飞机。但是性能以外至少本田有件事比TG做的正确许多,那就是先从容易的事情开始做。把本田做好了,自然就可以做庞巴迪;庞巴迪做强了,自然就变成了波音空客。

…………………………………………………………………………………………………………………………………………
好了吐槽完成了,现在我们来朋克一下,如果按照我所叙述的发展路径,TG会搞出怎么些发动机来。
1:WP5,从这里开始。
2:在1基础上在前方串联轴流段。还是单转子。摸索轴流式压气机的匹配规律逐渐提高压缩比。
3:在2基础上加一个输出转子,形成涡轴发动机,用于船用。摸索低压涡轮的输出特性以及燃气能量衰减规律。
4:在2基础上加一个2级小风扇转子,形成漏气涡喷。摸索风扇(低压压气机)匹配的特性。因为不混排其实风扇不匹配也没关系。
5:在3基础上为输出轴装上大直径风扇,形成民航发动机。比照对象,TFE731.
6:利用前面摸索的风扇、涡轮规律形成混排加力发动机。比照对象TFE1042.

这样的路线会不会顺利许多?太行现在终于在用了,过去的经历也算结出一些果实了。但是现在回顾TG航空发动机的历史,就会看出一些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发动机很少有那种一脉相承的感觉,不是全新仿制的,就是全新研制的,与过去的型号基本没有什么关系。
然而看看相应的国外产品,就知道我们这种狗熊掰棒子的做法丢掉了多少机会。

一:从WP5到WP6.一下子就从离心结构走到了轴流结构。嗯,轴流式确实好,易于串联,综合下来比离心式强……但是就在现在,我们的K8教练机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还是选装以离心式结构为主体的TFE731发动机。而这台发动机还衍生出了军用加力式涡扇发动机TFE1042,装在对岸的飞机上面。

二:从WP6到WP7.单转子变成了双转子。双转子解决了压气机匹配的问题不假,但是叶尖速度其实也可以用直径来匹配的啊……最后的涡喷发动机里面,有一小半都是单转子。J79、J85、AL21,都是装在主力战机上面大卖特卖的产品。其中J85的推重比甚至达到了7.3

三:WS6.一上手就选取了较大涵道比,同时还混排、加力!最终造成了进度拖延,下马。而WS6之后的项目同样都是直接就上了混排加力……
    但是在这之前,明明可以选取两个更为简易的路线的。其一是分排的大涵道比民用发动机;其二就是漏气涡喷。

    其实要我说,我们的发动机发展不起来反而不是被制裁的结果……而是屡屡有作业可抄的结果。因为直接知道了“轴流式”的答案,所以没去仔细体会离心的困难与其它解决方法;因为直接知道了“双转子”的答案,所以没去仔细研究一个转子怎样把压缩效果提高到极致;因为知道了“混排”的答案,所以没来得及去在独立排放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规律。
    不是因为资料不够,而是因为放弃太快。每当有新事物出现的时候,注意力立马就被转移过去了。这个情况,我暂且归罪于对“革命”的崇拜。新生事物总是被认为具有革命性的效果,导致旧路线被轻易放弃。但是正如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TG一样,一旦转入完全的自主研发,比如WS6,立马就尝到了基础不足的可怕之处。而在这个时候,压气机规律摸索不透彻、涵道分配匹配无经验……种种问题交织在一起,比当初各个击破要困难的多……困难到往往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加之过于紧急的型号任务,发动机的型号被放弃,甚至比前面所述的结构被放弃更快。换句话说,这个问题本身就被放弃了,遗留了下来。

如今,我们的发动机研究似乎终于是进入了一个相对有一些路线脉络可言的过程了:先搞核心机,再匹配其它部分,把问题分解开来解决。但是就在这个过程中,每解决一项问题并不能立竿见影地产生一个可供使用的型号。这就对TG解决问题的决心,产生了更大的考验。或者不如说,我们现在就应该做一些调整。

举例来说,岷山。岷山发动机自打出现在航展上,就是以较小涵道比加力涡扇的面目出现的。但是其实比这个更加简易的,TG却非常需要的一个型号,完全可以当做岷山发动机的跳板。那就是涵道比稍大却不带加力的型号。这个型号就不牵涉内外涵道匹配的问题,可以先装在K8或者民用公务机上面先使用。从中获得的经费以及经验就可以用在岷山发动机下一步的发展中了。而现在这样眼冒绿光地盯着军用加力涡扇,那是期望跳过简单的问题直面最难的问题……

同样的问题并不仅限于发动机。飞机整机本身也是。一上手就奔着大客去了,ARJ21其实也挺大的,无异于没学会跑就要去飞。
别说大客了,脱离货运原型机而单独研制客运机,就十几座这种规模的东西,TG以前做过么?
有人嘲笑本田Jet这架飞机水平如何不行……没错,本田是头一趟碰飞机。但是性能以外至少本田有件事比TG做的正确许多,那就是先从容易的事情开始做。把本田做好了,自然就可以做庞巴迪;庞巴迪做强了,自然就变成了波音空客。

…………………………………………………………………………………………………………………………………………
好了吐槽完成了,现在我们来朋克一下,如果按照我所叙述的发展路径,TG会搞出怎么些发动机来。
1:WP5,从这里开始。
2:在1基础上在前方串联轴流段。还是单转子。摸索轴流式压气机的匹配规律逐渐提高压缩比。
3:在2基础上加一个输出转子,形成涡轴发动机,用于船用。摸索低压涡轮的输出特性以及燃气能量衰减规律。
4:在2基础上加一个2级小风扇转子,形成漏气涡喷。摸索风扇(低压压气机)匹配的特性。因为不混排其实风扇不匹配也没关系。
5:在3基础上为输出轴装上大直径风扇,形成民航发动机。比照对象,TFE731.
6:利用前面摸索的风扇、涡轮规律形成混排加力发动机。比照对象TFE1042.

这样的路线会不会顺利许多?
有道理!土鳖不懂发动机的科学规律,
你这种说法让我想起了中国足球,学德国,学巴西
daiyuren 发表于 2015-1-15 16:42
你这种说法让我想起了中国足球,学德国,学巴西
学德国,学巴西,请洋帅,就是不愿面对自己的问题……

骨子里面满满地都是自卑……
楼主说的有道理,这就是总想一口吃成胖子的心态。
原因是我们的航空技术太差了,就是按节点研制出来也落后世界先进水平太多,所以才有中途改设计改指标的事,我认为这是交学费的一个过程,因为一个人不吃点亏的话对教训是记不牢的


楼主完全弄错了

中国发动机都是跟着飞机才能立项的,飞机下马,发动机就下马
即便是现在也仍然是这样
ws15立项是因为要上四代机
一航搞ws13是为了fc
立项无加力ws13是为了利剑等无人机
中航搞四代中推是因为中航立项了中四

这种情况下当然是飞机变,发动机就只能跟着变

楼主完全弄错了

中国发动机都是跟着飞机才能立项的,飞机下马,发动机就下马
即便是现在也仍然是这样
ws15立项是因为要上四代机
一航搞ws13是为了fc
立项无加力ws13是为了利剑等无人机
中航搞四代中推是因为中航立项了中四

这种情况下当然是飞机变,发动机就只能跟着变
我个人觉得非常有道理。
其实不仅仅是发动机,在其他需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领域也都如此,典型如核电站。先是自己搞秦山,诚然秦山的技术是比较落后了,没关系,引进M310~废了好大力气刚开始吃透,看见别人又出AP1000了,于是又去引进~
好高骛远却又缺乏原创和专研,总想走捷径,最终发现自己怎么都是被别人带着走。
问题是现实中没有时间也没有这么多资源等你仔细弄明白。。。

就像你跟真人玩rts,你开始玩得的时候,人家已经有四五级建筑,你根本就不可能有时间慢慢挖矿慢慢发展把全部科技树都点一遍,唯一幸运的是不是1V1。。。
什么时候出个发动机界的于敏啊!
发动机必须有继承,我朝这种搞法,没前途,现在终于好多了,


不过楼主关于离心式用于军用机,这个保留意见,对岸也是么办法才选的这个,军机还是轴流式好点
没有形成完整的技术线是大忌啊
民航对发动机安全性经济型要求极高,全新发动机初期的价格和风险对民航是灾难性的,必须要有军方投资抗过初期投资才成
另外一切东西都是经济做基础,以前能维持团队存在就阿弥陀佛,真的系统发展时间也就是近一些年,不能用现在的眼光看过去
这个位面能爬完整科技树等就是美帝,楼主说等一点意义都没有。
你不知道岷江吗?无语
你不知道岷江吗?无语
岷山实机测试了,岷江样品都没得。
这个位面能爬完整科技树等就是美帝,楼主说等一点意义都没有。
美帝是多线点完,tg现在是多线起手,我的建议是单线点完。
岷山实机测试了,岷江样品都没得。
岷江跟岷山同一年立项进入工程验证机制造
萬萬不能再把發動機當作飛機的子系統了...得獨立出來發展
楼主完全弄错了

中国发动机都是跟着飞机才能立项的,飞机下马,发动机就下马

这种情况为什么几十年如一日的改变不了?
特别是近几年
楼主完全弄错了

中国发动机都是跟着飞机才能立项的,飞机下马,发动机就下马

这种研发模式才是最要命,最失败的!
根本原因就是官本位、瞎指挥,可是为什么会这样?更深层次是我们没有真正的市场,我们有军用航空,有官用航空,但是没有真正的民用航空。没有民用航空,就没有低端需求,搞低成本发动机给谁用?军用航空需要的都是高大上的玩意,官用航空都是从国外买高大上的玩意,立足本土的市场生态根本没有,这才是根本问题。如果国内能向民间开放低端航空,发动机与飞机厂商就能立足国内从底层技术设计开始发展,进行技术积累和升级,同时培养竞争力和市场意识。这才是循序渐进的健康持久的发展模式。
楼主和各位可以多看几本航空发动机的书再来讨论吧。
新发动机不是都以几款新核心机为基础开发的吗?
GCXYJ 发表于 2015-1-15 17:00
原因是我们的航空技术太差了,就是按节点研制出来也落后世界先进水平太多,所以才有中途改设计改指标的事, ...
绕的弯路有点多了。。真的
不懂,难入门,万事开头难。尤其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正常的。
606和624哪个水平高?
LZ是大牛,怎么胡吹一气都可以。1、关于离心还是轴流涡喷,等我兔开始搞涡喷的时候,飞机已经进入超音速时代,超音速除了大功率就是缩小迎风面积,而轴流式无疑是当时缩小迎风面积的唯一途径。2、关于单转子还是双转子,我兔当年有RD-9B/WP6D改进型红旗发动机(10级压气机),但是面对推力等各方面性能比不上涡喷7的双转子,最后只好让路。说白了一方面中国不是一个工业国造成了观念的落后,另一方面有钱就是任性不是今天才有的,一分钱摆成两半花的思维不是今天的我们可以深切理解的。


屁话,按照LZ的思路,现在tg连走路都不会了!LZ的想法永远落后于别人,跟别人屁股走,更惨,失败没有什么,没有创新就呵呵了!一句话,基础研究不行,材料不行就行了,跟系统没有太大的关系!

屁话,按照LZ的思路,现在tg连走路都不会了!LZ的想法永远落后于别人,跟别人屁股走,更惨,失败没有什么,没有创新就呵呵了!一句话,基础研究不行,材料不行就行了,跟系统没有太大的关系!

有人嘲笑本田Jet这架飞机水平如何不行……没错,本田是头一趟碰飞机。但是性能以外至少本田有件事比TG做的正确许多,那就是先从容易的事情开始做。把本田做好了,自然就可以做庞巴迪;庞巴迪做强了,自然就变成了波音空客。
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技不如人只能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跑
没有师傅教,完全摸索,太容易走弯路了
什么时候出个发动机界的于敏啊!
光是出一个于敏式的大牛也不会使整个行业产生质的改观,还需要数以百计顶级工程师、数以千计的高级技师、数以万计的优秀产业工人……
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以型号为主,不重视预研的结果,而且更严重的是,以型号为主也行,还总被高指标给坑,要不就是时间紧,任务重之类的给坑
fhlx 发表于 2015-1-16 08:13
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以型号为主,不重视预研的结果,而且更严重的是,以型号为主也行,还总被高指标给坑,要不 ...
急功近利可以做事;深谋远虑也可以做事。
但是急功近利的同时还要好高骛远……这就是最杯具的地方吧……
LZ是大牛,怎么胡吹一气都可以。1、关于离心还是轴流涡喷,等我兔开始搞涡喷的时候,飞机已经进入超 ...

你说的全是客观原因,难道一点主观原因都没有。成功也是有捷径的,那就是极致的专注,极致的勤奋。德国大众的DSG干式双离合变速箱问题一大堆,但大众就是坚持使用,不断改进,在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学习。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请教大神们,离心式和单转子能用在涡轴上吗?
帝都修车人 发表于 2015-1-16 08:50
请教大神们,离心式和单转子能用在涡轴上吗?
离心式可以,单转子好像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