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担心中日东海冲突 牵线举行中美日对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35:39
【凤凰网】
  [B]凤凰卫视7月20日消息 据青年参考综合报道,7月14日,日本授权“帝国石油公司”在中日有争议的海域开采油气。两天后媒体披露,日本政府已给这些油气田起了名字。对此,中国外交部紧急约见日本新任驻华公使,并提出强烈抗议。
  就在此时,美国官员透露,由中美日三方重量级智库人士参加的安全对话会议即将举行,地点在北京。
  中美日智囊团北京对话
  7月15日,美联社、法新社等媒体,引述美国官方渠道的消息称,中日关系持续紧张,已引起华盛顿的“高度关切”。在美国的“居中牵线”下,一场由中美日三方智库人士参与的安全对话会议,“下周将在北京举行”,重点讨论东海、能源及台海问题。届时,三国主管战略的官员可能列席会议。
  北京消息人士也证实,这一对话已中断多年。在中日关系紧张之际,此次会议颇有为中日关系“破冰”的味道。
  据透露,日方将派出与首相府关系密切的人士与会。美方与会者更有来头,其中包括前副国家安全顾问史坦伯格、前国防部主管亚太事务的副助理部长坎贝尔,以及前国安会官员贝德。[/B]
早前报道:
  中美日智库下周聚北京 料难获实质性成果

  凤凰卫视7月19日消息 香港大公报记者吴斌北京十八日电 中美日三方智库会谈下周将在北京召开。但北京多位国际问题专家表示,在目前形势下,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据悉,此次中美日三方智库会谈,是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牵头组织的。此前也曾举办过多期,因效果不佳而暂停。
  接受采访的国际问题专家认为,此次虽然重启会谈,但“相关的国与国关系,近期内很难有大的改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日关系处于低潮,有着深层次的“结构性”原因,当然小泉个人也要负很大的责任。在目前的形势下,一两次会议,很难使中日关系发生根本性改变。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王逸舟指出,“越是困难时期,就越能体现会谈的价值”,中美日之间有着复杂的三角关系,中日间缺少像中美间那样的交流平台,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
  据悉,下周中美日三方智库会谈,各方都将有多位重量级智库人物出场,议题主要集中在东海、能源以及台海等安全战略等,三国主管战略官员可能列席。
  [B]美国对此次会议高度重视。以贝德为例,他曾任美国国务院、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高级官员,今年4月11日刚刚就任对华盛顿决策层有重要影响的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项目的第一主任。布鲁金斯学会在宣布这一任命时表示:“贝德担任过美国政府几乎所有涉华部门的重要职务。布鲁金斯学会希望在他的领导下,成为中国和美国决策者相互理解的平台。”

  那么,美国为何要牵线召开安全对话会议?又为何如此重视此次会议?据消息人士透露,白宫和五角大楼决策层越来越意识到,近期中日在东海问题上的纠纷日趋严重,若事态继续恶化,两国发生军事冲突的危险随时可能出现,从而危及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战略利益。

  中日爆发冲突的危险在增加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7月14日下午,日本经济产业相中川昭一紧急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授予日本“帝国石油公司”对东海“中间线”以东、中日之间有争议的3处油气田的试采权。同日,“帝国石油公司”的发言人称,他们将在东海总面积为415平方公里的3个区域内开采石油。不过这名发言人也表示,鉴于目前的国际舆论和安全等因素,他们不会立即赴东海采取行动。[/B]【凤凰网】
  [B]凤凰卫视7月20日消息 据青年参考综合报道,7月14日,日本授权“帝国石油公司”在中日有争议的海域开采油气。两天后媒体披露,日本政府已给这些油气田起了名字。对此,中国外交部紧急约见日本新任驻华公使,并提出强烈抗议。
  就在此时,美国官员透露,由中美日三方重量级智库人士参加的安全对话会议即将举行,地点在北京。
  中美日智囊团北京对话
  7月15日,美联社、法新社等媒体,引述美国官方渠道的消息称,中日关系持续紧张,已引起华盛顿的“高度关切”。在美国的“居中牵线”下,一场由中美日三方智库人士参与的安全对话会议,“下周将在北京举行”,重点讨论东海、能源及台海问题。届时,三国主管战略的官员可能列席会议。
  北京消息人士也证实,这一对话已中断多年。在中日关系紧张之际,此次会议颇有为中日关系“破冰”的味道。
  据透露,日方将派出与首相府关系密切的人士与会。美方与会者更有来头,其中包括前副国家安全顾问史坦伯格、前国防部主管亚太事务的副助理部长坎贝尔,以及前国安会官员贝德。[/B]
早前报道:
  中美日智库下周聚北京 料难获实质性成果

  凤凰卫视7月19日消息 香港大公报记者吴斌北京十八日电 中美日三方智库会谈下周将在北京召开。但北京多位国际问题专家表示,在目前形势下,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据悉,此次中美日三方智库会谈,是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牵头组织的。此前也曾举办过多期,因效果不佳而暂停。
  接受采访的国际问题专家认为,此次虽然重启会谈,但“相关的国与国关系,近期内很难有大的改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日关系处于低潮,有着深层次的“结构性”原因,当然小泉个人也要负很大的责任。在目前的形势下,一两次会议,很难使中日关系发生根本性改变。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王逸舟指出,“越是困难时期,就越能体现会谈的价值”,中美日之间有着复杂的三角关系,中日间缺少像中美间那样的交流平台,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
  据悉,下周中美日三方智库会谈,各方都将有多位重量级智库人物出场,议题主要集中在东海、能源以及台海等安全战略等,三国主管战略官员可能列席。
  [B]美国对此次会议高度重视。以贝德为例,他曾任美国国务院、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高级官员,今年4月11日刚刚就任对华盛顿决策层有重要影响的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项目的第一主任。布鲁金斯学会在宣布这一任命时表示:“贝德担任过美国政府几乎所有涉华部门的重要职务。布鲁金斯学会希望在他的领导下,成为中国和美国决策者相互理解的平台。”

  那么,美国为何要牵线召开安全对话会议?又为何如此重视此次会议?据消息人士透露,白宫和五角大楼决策层越来越意识到,近期中日在东海问题上的纠纷日趋严重,若事态继续恶化,两国发生军事冲突的危险随时可能出现,从而危及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战略利益。

  中日爆发冲突的危险在增加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7月14日下午,日本经济产业相中川昭一紧急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授予日本“帝国石油公司”对东海“中间线”以东、中日之间有争议的3处油气田的试采权。同日,“帝国石油公司”的发言人称,他们将在东海总面积为415平方公里的3个区域内开采石油。不过这名发言人也表示,鉴于目前的国际舆论和安全等因素,他们不会立即赴东海采取行动。[/B]
(东海争议背景
  凤凰卫视4月13日消息(周燕珊 综合报道)日本政府13日宣布,将准许日本企业在与中国有主权争议的东海地区勘探天然气,再次成为了中日关系一个摩擦点。事实上,中国和日本一直都对东海专属经济区的界线划分存在争议,当中涉及存在巨大利益的油田和钓鱼岛主权谁属的问题。

  日本驻华使馆在1982年向中国交通部递交一份地图,首次明确提出在东海地区中日海域以中间线原则划分,根据该原则,一直存在主权争议的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属日本拥有。

  不过,中国坚持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的规定,依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床和底土,所以包含钓鱼岛所处海床在内的东海大陆架自然属于中国。而中国在东海进行的开采活动,全属合法。

  在去年年中,中国决定开采春晓油田,引发激烈争论。日本认为,春晓油气田在中间线中国一侧约五公里海域,开采有可能涉及日本海底资源。之后,日本拨出30亿日元,对当地的海底资源进行调查。

  中方曾提出共同开发的提案,和平解决争端,但不获接纳。今年2月,日本再次要求中方暂停当地两个油田的勘探,指油田位处日本专属海域。)

  获得东海油气田试采权的日本帝国石油公司当天发表声明说,从1969年开始申请,经过35年终于如愿以偿。申请的三个矿区进行最后注册估计要在一个月以后。
  该公司称将花约一个月跟经济产业省讨论,一旦跟中国船只对峙如何确保公司员工安全。但该公司拒绝作进一步说明。
  尽管日本向民间企业授予了试采权,不过真正开始试采,还需要政府批准。分析称预计日本政府将在考虑中日关系的情况下,慎重加以判断。
  另据日本经产省透露,日中有关东海问题协商原定本月中旬举行,目前正同中方调整具体日期。
  专家:中日冲突在所难免
  「这个区域是日本政府越过冲绳海槽的强制性开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张文木对此表示,日本缺油不是今天的新问题,经过长期经营,日本已获得丰富油气供应渠道,目前不至缺少东海钓鱼岛边上这一点「莫须有」的油气资源,「日本之所以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不顾,单方面采取行动、强行开发东海油气资源,看似为经济利益而争,实际上包含了日本想永久窃据中国钓鱼台列屿的野心」。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许森安也认为,如果日本的试探举动,一直发展至钓鱼台列屿,并在此区域正式开采油气资源,那么,就意味着日本对钓鱼台列屿的窃据,由形式化转变为永久化和合法化。
  许森安表示,现在虽然还不能预测双方的冲突方式和冲突程度,但是中日冲突在所难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接受电话访问时则指出,在目前中日关系紧张下,任何一个争议点都会引发进一步紧张,不排除日本政府这次单方面行动,会引发中国民间另一波反日浪潮。
  中方可能有三种「反应」
  对于中国将会采取何种措施因应,许森安分析,「进一步的反应权力至少包括三种。」除了此前中国政府一直适用的外交交涉的途径外,在日本企业正式进入东海油气区域时,中国政府可能动用海洋执法船,对强行进入的日本人采取喊话直至驱赶;如果日本配备护航军舰进入,中方将采取对等行动,派遣军舰开展海上军事对峙。
  他说,海洋执法船不附设武装,而驱动军舰属于军事行动。我们完全不希望中日双方剑拔弩张。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诉诸国际法庭,按照国际海洋法,最后输官司的必然是日本,「但是,一场国际诉讼时间跨度,动则四五年,这之间的损失可以想象」。

  海巡31号正在东海春晓气田等区域巡航
  中国海巡船东海巡航
  7月12日,在东海海区执行正常巡航任务的「海巡31」船上的海事执法人员,对「春晓」气田作业区的韩国施工船是否超越施工作业区、施工警戒情况、施工信号悬挂和油污水处理等有关内容实施监管。
  据介绍,「海巡31」船已先后对南海、东海和黄海水域的毗邻区和专属经济区海域的国际航线、海上施工作业区、油气平台及海上过驳作业等进行了巡航监管。
  人民日报指出,这标志着中国已将毗邻区和专属经济区海域纳入正常海事巡航范围,实现了2005年中国海事「将把100海里内的国际航线和海上设施等纳入监管范围」的目标。
早前报道:
  日擅自改名东海气田 专家称有武装冲突可能

  凤凰卫视7月17日消息 据香港媒体报道,据中新网16日电:日本《产经新闻》16日报道称,日本政府继本月14日向本国企业—日本「帝国石油」公司授予与中国有争议的东海三处天然气田的试开采权后,还给这些气田起了日本名称。
  来自韩国联合通讯社引述的报道称,日本经济产业省将在其主张的所谓「专属经济区」对华警戒线附近的由中国开发的「春晓气田」命名为「白桦」,而将「断桥」和「冷泉」分别命名为「楠」和「桔梗」。
  中方对日批准日本石油公司试采东海油气资源有关事态发展表示严重的关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14日说,我们强烈敦促日方不要采取不利于东海稳定和中日关系大局的行动。有关争议应通过谈判加以妥善解决。如日方一意孤行,将构成对中方主权权益的严重损害,并使东海形势更加复杂。
  专家:不排除武装冲突可能
 
  针对近日的东海油事件,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亚太室主任田中青分析说,日本政府批准「帝国石油」公司对东海「中间线」以东油气的试采权,其中的动机包括:
  政治上——右翼分子在中国开采「春晓气田」的问题上煽动反华情绪,这是蓄意散布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的一部分。
  经济上——东海地区的石油蕴藏量非常丰富,日本又是一个贫油国,对这个地区觊觎已久。另外,日本也想通过这种方式使它对钓鱼岛的占有合法化。
  还有最重要的是近几年中国和平崛起,综合国力越来越强,这使得日本的右翼势力非常疑惧和恐惧。所以要趁现在台湾问题还没有解决,日本和美国的关系又十分密切的情况下先发制人,来对付中国。
  田中青强调指出,日本政府的这一举动使中日关系将埋下发生具体冲突的苗子,甚至不排除爆发武装冲突的可能性。
--------------------
  日本擅自开采东海油气田 中国拟派舰船抗议
  凤凰卫视7月18日消息,综合报道,据新华网专稿:继日本经济产业省上周批准帝国石油公司在东海海域的中国专属经济区试开采石油天然气之后,该省和帝国石油公司日前又给东海油气田确定了日本名称;将中方冠名的“春晓”、“断桥”和“冷泉”油气田分别命名为“白桦”、“楠”和“桔梗”。日方向中国主权的挑衅和试图单方面开采东海油气资源的行动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中国外交部指责日方的上述行为是对中国主权权益的严重挑衅和侵犯,也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并向日方提出了强烈抗议。分析家们认为,鉴于当前中日之间业已十分紧张的双边关系,以及考虑到与日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朝核问题和联合国改革等问题,日本似不会在东海资源问题上贸然恶化事态。
  垂涎东海资源由来已久
  东海最宽处仅为360海里,如若中日划定各自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时无法避免地出现重叠,因而东海属于有争议的海域。
  日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向我明确提出中日之间海域应当依据“中间线”原则划分。但中方一贯主张,东海海底的地形和地貌结构决定了中日间专属经济区的划分应该遵循“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大陆架”的定义做了明确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不到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按照这一定义确定的“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这个大陆架原本就是中国大陆的水下自然延伸部分,理应属于中国。
  日方则认为,当石油或天然气资源横跨多国时,应该按照各自蕴藏资源的体积比例来分配。为了抢占更多的专属经济区,至今日方在东海的海洋调查只局限于地质构造的基础调查,想跟中国谈“按比例分配”,却又拿不出来具体数据。
  据日本媒体披露,自民党“海洋权益工作小组”的32名国会议员曾召集内阁官房、外务省、防卫厅和资源能源厅相关官员讨论东海油气资源的开发问题。议员们责问与会的相关部门的官员:“中国10年前就开始调查,你们为何毫无动作?”“资源被中国拿走了,你们就无动于衷?”“到底由哪个部门牵头,你们想清楚没有?”
  中方立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中方考虑到中日双方对东海划界存在争议,为了维护两国关系,一直没有在存在争议的海域进行资源开采活动。对于东海划界问题上的争议,中方一贯主张双方应该通过谈判加以解决,多次强调,“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解决东海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
  日本经济产业相中川昭一在15日内阁会议后召开的记者会上表示:“希望双方能心怀诚意地进行对话,进一步交换意见。希望能把争议之海转变为友谊之海。”
  此前,中日外长在日本京都会谈后,同意组成研究两国历史纷争的联合小组,并决定在本月较后时间举行东海问题会谈。分析家们认为,组建联合小组实际上建立了一种比外交磋商更灵活、更深入的沟通途径,而东海问题会谈要在两国划界问题上取得共识虽然有一定困难,但可以在制订共同开发方案上谋求突破。
  日本似不敢在东海贸然行事
  日本媒体批评当局批准帝国石油公司在东海海域的中国专属经济区试开采石油天然气是“埋下祸根”。共同社还披露,围绕着是否批准民间企业东海油气田试开采权问题,日本政府内部的意见未必完全一致。针对执意推进批准手续的日本经济产业省,有很多人指出考虑到日中关系,有必要考虑中方在此事上的态度。
  一位政府人士强调“日本方面若真的开始试采,估计中国可能会派遣舰船至附近海域进行示威”,并表示届时日方将在继续试开采问题上“被迫作出重大选择”,批评“经产省是否就这些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后才批准进行试开采,值得怀疑”。
  针对日方单方面采取的上述行动,日本《读卖新闻》认为,日本此举,是想通过表明确保海洋权益的姿态来牵制中国;日本政府计划以国家委托事业的形式推进帝国石油公司的勘探工作。而今后是否真正进行勘探,政府还将和帝国石油进行慎重商议。
  据悉,日本政府内有人指出:“如果日本不通过勘探得到独自的数据资料,就不能与中国进行对等谈判。”不过,对于实际的勘探,以外务省为中心,许多人持慎重态度,因为外务省不得不考虑此举对业已十分严峻的中日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
  观察家们认为,朝鲜的核问题是日本外务省重视与中国对话路线的背景。本月底,将在北京恢复六方会谈。外务省的想法是,为迫使朝鲜放弃核武器,与朝鲜以外的5国的合作必不可少,因此应该避免中日关系进一步恶化。
  《读卖新闻》的报道说,日中两国目前正在协调日程,准备在本月下旬于老挝举行“东盟+3”外长会议期间举行外长会谈。町村外相打算在会谈中再次要求中国停止在东海开发天然气,同时也将提议更加深入讨论联合开发的问题。
分析评论:
  日民企开采东海:转移政治视线欲窃取钓鱼岛

  日本眼见我国“春晓”油气田即将投产,自然会想到要分一杯羹。对于日本政府授予帝国石油公司东海油气试采权,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对外关系室吴怀中博士首先把它看作能源匮乏的日本与中国争夺能源的一部分。
  但问题又不仅仅如此,吴怀中博士认为,从国内政治的角度考虑,小泉在日本国内一直倡导改革,最近小泉谋划多年的邮政民营化相关法案仅以5票的微弱优势在国会众议院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这说明,小泉的“强权”执政手法已在执政党内引起公开对抗。为了巩固政治根基,将国内矛盾转向国际问题,从而塑造自己一向强硬的政治作派,这是小泉常用的政治“转移视线”的手腕。
  吴怀中博士还表示,如果根据日本的“日中中间线”的划分,钓鱼岛被划入日本经济专署区内。一直以来中日两国就围绕钓鱼岛归属问题摩擦不断。而此次东海试开采很有可能是日本试图将“日中中间线”合理化、事实化,并以此永久窃取钓鱼岛的策略之一。
  而对于帝国石油公司是否会在东海进行实际开采,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日本研究室主任吴寄南认为可能性不强。首先,从政治上看,日本外交处于失衡状态:日本和中国保持着紧密的经贸关系,而在对待历史问题时却不顾及中国人民的感情。一旦帝国石油公司正式开采,中国必将采取相应措施。在这种局势下,帝国石油公司要想在东海有争议海域开采石油将承担极大的政治风险。
  其次,单从商业利益的角度考虑,日本的这个决定欠理智。和中国相比,日本打算开采的油气田距离日本本土较远,中间还有2900米深的冲绳海槽的阻隔,且没有输气管道,如果要把开采的石油天然气运回国,就需建造造价极高的海上液化厂。而且,东海海域并不一定储存着极大的石油量,因此如果帝国石油公司执意开采,最终结果很可能是一家私营企业为政府的政治行为“埋单”。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此次的举动很有可能只是一场政治“秀”,而不会有进一步的行动。
  吴怀中博士向记者介绍,作为日本石油的“活化石”——日本帝国石油公司有很深的“官”方色彩。二战期间,日本政府根据《帝国石油株式会社法》,将各公司的石油矿业部门进行整合,成立了一家半官半民的所谓的“国策企业”———帝国石油公司,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日本战时陆海空三军的“能源命脉”,二战后才以“民营”企业的身份出现。从该公司历史来看,此次能够在众多的东海油气勘探申请中脱颖而出,很可能不是从商业利益的角度出发,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官制开发”色彩。第一财经日报 实习记者王晴发自北京
-----------------
  中日政治关系暂难缓和

  文/特约撰稿员  黄章晋
  最近一段时间龃龉不断的中日关系牵动了人们太多关注。吴仪访日本之前的势头,一度看上去日中两国有可能暂时缓和政治矛盾,然而形势再次急转直下—中日两国要改善政治关系实在太难了。
  从中国角度看,日本在两国政治关系近年进入低潮上负有不可推卸责任,但另一方面,中日两国政府均不乐见目前僵局的态度倒是可以肯定的—尽管两国都认为对方在两国政治关系上越来越咄咄逼人,但在两国国民看,本国政府在牵涉对方敏感问题的处理上都持小心翼翼的态度。
  为何在经贸关系和文化交流远胜以往的今天,中日两国关系反不如从前?对比中日蜜月期的两国关系,可以举出一系列明显变化:无论是经贸往来还是文化交流,尽管从绝对数字上较过去有了几何级数增长,但对中国来说,日本的重要性逐渐流失,相反,中国对日本的重要性在迅速增强,另一方面,日本逐渐政治活跃,开始从温和的“经济动物”向“正常国家”靠拢,而中国则利用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在国际上采取越发积极灵活的务实态度。这些都会促使两国在处理与对方关系时不断重新调整立场定位。
  然而,最重要的直接因素是两国丧失了蜜月时期的共同战略利益。当年中日两国作为东亚大国共同面临着苏联强大的军事威胁,即使没有成规模的经贸往来,两国依然可以保持密切的政治关系。
  丧失共同战略利益,再加上各自都面临着积极调整国际角色的任务,中日政治关系不可能再恢复到过去年代的特殊关系,即使找到了共同的战略利益亦然,因为各自扮演的世界角色在发生变化,而且伴随着必然的利益冲突。事实上,中日两国政治关系最重要的问题不在诸如教科书、靖国神社等历史问题上,这只是牵涉到国民感情而非影响深远的实际利益问题,真正重要的问题是,两国面临越来越多的现实利益冲突,比如领土问题,能源问题等等。
  随着两国注意力越发投向到周边地区,这种不可预期的利益矛盾会越来越多。譬如,如果是在15年前,中日两国根本不会在东海石油问题上发生矛盾,钓鱼岛问题也不会像今天一样因此而变得越来越具有刺激性。而那时,更不会预计到中日两国会在遥远的冲之鸟礁上发生争议,当时日本要在冲之鸟礁有所动作,根本不会引起中国在意。同样,当时根本无法预见中国会与日本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发生输油管线的利益争端—事实上,日本在1970年代就开始努力尝试与苏联合作,试图在今日安纳线一线建立新的石油通道。
  我们不难设想,仅在石油问题上,如果按照两国目前关系的势头,也许中日两国还会在中南半岛开辟新石油通道等问题上出现更多竞争。
  在日本看,中国随着经济起飞突然成为一个在能源等问题上与日本激烈竞争的对手。但在中国看,日本坚定的“正常国家”奋斗目标,则是周围突然少了一个政治温和的经济大国,多了一个越来越咄咄逼人的政治大国。双方都感到,对方正在发生的剧烈变化开始与自身利益发生挤压冲撞,不难设想,这种互不适的症状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中日两国尽管存在不断出现的利益冲突,但谁都不愿自己家门口的强大邻居是不友好的,像今天这种两国元首级会谈数年中断的局面,怎么说也不是正常现象。按中日两国各自的发展方向和态势,两国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政治困难需要解决。从根本上说,不愿看到中日关系继续恶化的两国政府,修复当前焦点矛盾带来的伤害只是一方面的工作,真正需要用心解决的问题,是学会如何适应、处理与强大邻国的利益冲突,这对两国来说都是必须面对的全新课题,而且没有任何历史经验可以依循。

  如果追溯历史,从整个东亚地区进入近代以来,就从来不曾出现过两个强国同时和平共处的历史,包括中日曾经的特殊蜜月期。日本过去不是作为一个侵略成性的军国主义国家就是作为一个受阉割的国家;而中国,不是一个被动挨打的弱国就是个以强烈意识形态处理外交事务的贫弱的人口大国。这与今天的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历史背景完全不同。
  从后一个意义上说,中日两国学会解决双方的利益冲突,就带有双重意义的性质。
  无疑,在今天的日中关系中寻找到大量的共同利益所在并非难事,但这都是局部性的共同利益,甚至任何两个国家都可找到,何况中日两个相邻的大国。但要找出共同的战略利益还有待两国关系自身的演进—因为两国均处于国际角色迅速调整中的状态。
这种演进须是在两国开始互相适应的良性演进,从今天两国关系中矛盾冲突是更为显性一面的状态来看,良性演进的路径和方向并不明朗,毕竟两国还在许多意志追求上是矛盾冲突的,譬如在日本联合国入常问题上。
  从两个大国一定会理性处理两国关系的角度看,最终形成类似法德那种有牢固共同战略利益基础上的稳定关系是可期的,但是,毕竟中日关系与法德关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有相当差距,到底将来稳定的中日关系会是一种什么状态,这就要看两国在努力控制利益冲突的同时政治博弈的结果了。
大死小日本们!
一旦爆发冲突
美国对于东亚的控制将更进一步
但若冲突超出美国可预测的范围
很可能对美国的基本利益造成最重大损害
个人认为
中国目前把对日关系问题同台湾问题,朝鲜问题捆绑在一起,等于告诉美国,若不能一并合理处理这三个问题,轻则丧失东亚地区发言权,重则共同毁灭,所以美国人才会有"担心"之说
对日本绝对不可软弱!
没有什么好谈的,特别是在美国的主持下。
有什么好谈的,对日本我们就是谈多了,以后我们都必须采取强硬政策,拿着大棒和他们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