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行不是梦:科学家发现登陆火星之“捷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0:16:14
2014-12-26 09:08: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nlj
核心提示:目前前往火星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燃料消耗过大,成本过高,二是需要等待火星运行到特定的地点,这样每隔26个月才能飞行一次。
中新网12月26日电 据外媒25日报道,科学家通过计算发现一条前往火星的捷径,人类登陆火星将会变得更容易、也更便宜。
目前前往火星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燃料消耗过大,成本过高,二是需要等待火星运行到特定的地点,这样每隔26个月才能飞行一次。
一直以来,科学家都在通过“霍曼转移”的方法把探测器发往火星,这种方法用于在两个高度不同的轨道间转移,消耗的能量最小。
但米兰理工大学的科学家弗朗西斯科与美国宇航局的专家爱德华通过数学计算发现一条前往火星的新路线,先将宇宙飞船部署在类火星轨道上,再通过火星的引力让其逐渐减速,“漂移”到火星轨道上,而不是使用自身携带的助推器来减速。
不需要助推器之后,就可以大大减少燃料的消耗,但所需的时间会更长一些。旧的路线需要6个月的时间。
【延伸阅读】外媒:人类有望登陆火星 《星际迷航》场景成真
参考消息网11月19日报道 外媒称,当我们刚刚把一个洗衣机大小的机器人送上一颗彗星时,美国航天局(NASA)首席科学家埃伦·斯托凡正在与一名记者深度交流,一名顾问抑制不住自己,高举着手机欢天喜地地脱口喊道:“罗塞塔——上去了!”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网站11月17日报道,斯托凡高兴地说:“太棒了!”伦敦大学学院某个阶梯教室里,记者席一片兴奋的躁动。
这个探测器刚刚登上距地球约5亿公里的一颗彗星,科学界的这位重要人物就已开始探讨人类的下一个宇宙里程碑了。
斯托凡希望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把人类送上火星。这位53岁的地质学家说:“在某种意义上,走出这个星球是我们命中注定的,火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那是一个人类可以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不是说可以直接入住工作,只是不需要经过太彻底的改造。”
实际上,到“红色星球”上生活恐怕不仅仅停留在科幻小说中。
斯托凡说:“火星是我们在太阳系中非常有可能发现生命演化的天体。所以,未来能在火星上建造实验室,能维持人类在火星上的某种长期存在,这对科学而言至关重要。”
科幻小说在NASA的实验室中变成现实。《星球大战》中悬浮的球体——粉丝们会记得,就是卢克·天行者在光剑训练中用到的那个东西——启发了科研人员对国际空间站上实际装置的设计。
斯托凡说:“想一想,大家过去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科幻装置,比如《星际迷航》中的通讯器,怎么说呢,我们实际上已经创造出来了。太空探索让我们不得不说,‘这正是我们所想象的,但我们能把它变成现实’。”
斯托凡说,把人类送上火星可以激励新一代科学家——自从45年前的“阿波罗”计划后我们再也没有看到类似的太空任务。
“这是人类一项伟大的国际事业,世界各国纷纷走出地球,探索新的星球、新的世界。”
(2014-11-19 10:09:59)
http://science.cankaoxiaoxi.com/2014/1226/609818.shtml2014-12-26 09:08: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nlj
核心提示:目前前往火星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燃料消耗过大,成本过高,二是需要等待火星运行到特定的地点,这样每隔26个月才能飞行一次。
中新网12月26日电 据外媒25日报道,科学家通过计算发现一条前往火星的捷径,人类登陆火星将会变得更容易、也更便宜。
目前前往火星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燃料消耗过大,成本过高,二是需要等待火星运行到特定的地点,这样每隔26个月才能飞行一次。
一直以来,科学家都在通过“霍曼转移”的方法把探测器发往火星,这种方法用于在两个高度不同的轨道间转移,消耗的能量最小。
但米兰理工大学的科学家弗朗西斯科与美国宇航局的专家爱德华通过数学计算发现一条前往火星的新路线,先将宇宙飞船部署在类火星轨道上,再通过火星的引力让其逐渐减速,“漂移”到火星轨道上,而不是使用自身携带的助推器来减速。
不需要助推器之后,就可以大大减少燃料的消耗,但所需的时间会更长一些。旧的路线需要6个月的时间。
【延伸阅读】外媒:人类有望登陆火星 《星际迷航》场景成真
参考消息网11月19日报道 外媒称,当我们刚刚把一个洗衣机大小的机器人送上一颗彗星时,美国航天局(NASA)首席科学家埃伦·斯托凡正在与一名记者深度交流,一名顾问抑制不住自己,高举着手机欢天喜地地脱口喊道:“罗塞塔——上去了!”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网站11月17日报道,斯托凡高兴地说:“太棒了!”伦敦大学学院某个阶梯教室里,记者席一片兴奋的躁动。
这个探测器刚刚登上距地球约5亿公里的一颗彗星,科学界的这位重要人物就已开始探讨人类的下一个宇宙里程碑了。
斯托凡希望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把人类送上火星。这位53岁的地质学家说:“在某种意义上,走出这个星球是我们命中注定的,火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那是一个人类可以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不是说可以直接入住工作,只是不需要经过太彻底的改造。”
实际上,到“红色星球”上生活恐怕不仅仅停留在科幻小说中。
斯托凡说:“火星是我们在太阳系中非常有可能发现生命演化的天体。所以,未来能在火星上建造实验室,能维持人类在火星上的某种长期存在,这对科学而言至关重要。”
科幻小说在NASA的实验室中变成现实。《星球大战》中悬浮的球体——粉丝们会记得,就是卢克·天行者在光剑训练中用到的那个东西——启发了科研人员对国际空间站上实际装置的设计。
斯托凡说:“想一想,大家过去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科幻装置,比如《星际迷航》中的通讯器,怎么说呢,我们实际上已经创造出来了。太空探索让我们不得不说,‘这正是我们所想象的,但我们能把它变成现实’。”
斯托凡说,把人类送上火星可以激励新一代科学家——自从45年前的“阿波罗”计划后我们再也没有看到类似的太空任务。
“这是人类一项伟大的国际事业,世界各国纷纷走出地球,探索新的星球、新的世界。”
(2014-11-19 10:09:59)
http://science.cankaoxiaoxi.com/2014/1226/609818.shtml
标题忽悠而已。

实际上,化学推进悲催的效率是不可能改变悲催的局面的,不论怎么折腾。
很讨厌一堆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