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个彝族孩子过年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47:22

马路遥是康老师学校事情的第一个报道者。得知孩子们急切想回家过年的愿望后,在腾讯公益平台发起了乐捐,帮助孩子筹集路费和过冬需要棉衣等。11月16日早晨,93个彝族孩子已经乘坐火车返回大凉山。孩子们走在特木里村的小道上,装扮和身边其他孩子不太一样。他们上学的地点在距离家乡1750公里外的武汉市爱乐音乐学校的民办中专里。
http://gongyi.qq.com/original/exist/SpringFestivalDream.html

通常情况下,这些深山里的孩子绝不会出现在千里之外的湖北,但一位64岁的老人让一切发生了改变。2014年2月,武汉爱乐音乐学校校长康丽前往四川大凉山布拖县,将67个山区孩子(绝大多数是孤儿或者单孤)带到了武汉,免费为他们提供教学和食宿,如今人数已经增长到93人。这所全日制中专音乐院校如今像是一个公益福利院,孩子们都叫她“康奶妈”。

康丽所创办的学校曾经十分辉煌,但她的事业在1999年遭遇重创,其用全部资金购买的土地遭到强占,导致她的校舍被毁,走上了搬迁办学的艰难道路。康丽已经搬迁6次,这导致她的学校难以招收可以支付正常学费的孩子。之所以还不放弃,是因为她不能丢下身边这些孩子。2008年,她第一次前往地震灾区,被眼前场景震撼,从那时起,就和四川的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年轻时,康丽曾经是一名体操运动员,后来改跳芭蕾。64岁的她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很多,每天踩着超过15公分的高跟鞋,按照她的话说,自己走不了“平路”,这是职业病。在学校里,她雇文化课老师教孩子学习汉族文化,自己教孩子舞蹈歌唱,让身边这些来自凉山的孩子,境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11岁的特觉么有扎是爱乐音乐学校里的一名普通学生,康校长给可爱的她起了个绰号,名叫“小布丁”。“小布丁”母亲在她3岁时就因病过世,父亲在天津打工,家中常年无人。在爱乐,她成为了合唱团的一员。

在家中,除了过彝族年期间,当地人每日几乎以土豆和地瓜充饥。在武汉,孩子们每日有米有肉,在他们眼中,这是“天堂般的生活”。

孩子们之前非常想回家过彝族年,然而很多孩子在回家后仅仅3天,就希望返校。在布拖县绝大多数山村里,都是土砌成的房子,漏雨漏风。当地人会把猪圈安在房内,牛粪堆在院口,味道刺鼻,整个家中找不到让人坐下的位置。“小布丁”家的“二楼”堆放了很多干柴,阁楼就是储藏间,摇摇欲坠,几乎撑不住两个人的重量。

在“小布丁”家的墙上,歪歪扭扭写着一些字,读上去不太通顺。小布丁的哥哥告诉我,他想写的是: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小布丁的哥哥今年17岁,在外做搬运过,一个月收入2000元左右。在教育非常贫乏的当地,他的言论算是让人眼前一亮。对于妹妹去武汉读书,他非常欣慰:“希望她能够上大学,圆我一个梦。”

在凉山的村子里,6岁的孩子就需要背着几个月大的弟弟妹妹开始做农活,当地卫生环境糟糕,食物更是匮乏。

吉伍么色格和她的妹妹吉伍么日格居住在洛子村,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她们父母双亡,问她们父母怎么过世,都说“不太清楚”。在凉山自治州很多地方,由于吸毒、艾滋、车祸以及生孩子贩卖等原因,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死亡,导致孩子、老人无人照看。

色格的家中一贫如洗,甚至没有一张像样的床铺。

“阁楼”上同样堆放着柴火和一些已经剥了的玉米棒,玉米棒是用来喂马的,玉米粒被剥掉送去县城贩卖。从县城到洛子村,当地人要来回走5个多小时。

过年期间,很多在外打工的当地人都会回家。今年14岁的孤儿吉伍土哈也早早加入了打工的队伍,家中只有奶奶,没有上过一天学。土哈在乌鲁木齐帮农场主摘棉花,一天赚上40-60元。彝族童工问题早已不是新鲜事,每年都有包工头来当地村里征召劳力。听色格讲述在武汉的故事,他觉得是天堂。

色格和之前讲到的色扎是表姐妹,她们回家最开心的事情是在家后面的“小河”嬉戏。当地温差很大,即使是11月底,中午热起来人可以穿件短袖。小河是当地的生命泉,喂马喂牛,日常洗衣,都在这条河里。

11月29日当地刮起大风,色扎爷爷奶奶家的土房子摇摇欲坠。当地村民连夜将两位老人从房中接出,并把已经快要倒塌的房屋铲掉,两位老人在隔壁邻居家的储物间里坐了一晚。两位老人没有能力重新盖建一套住房,因为家中没有钱,也没有年轻劳动力。色格和色扎就帮老人把土填平。至于后面怎么打算,她们只能说“不知道”。

12月1日是康校长在布拖县接孩子们回武汉的日子,能够让孩子们回武汉是两位老人的心愿。面对我们,色扎的奶奶鼓起了掌,嘴里说着彝族话“康沙沙”,意思是“谢谢”。虽然一辈子没有走出过深山,但老人十分清楚,色格色扎这次回来的改变。

经过三日行程,孩子们从深山里坐上了成都开往武汉的Z124次列车。第一批反汉的孩子共69名。在媒体力量的推动下,布拖县教育局决定和康老师的学校合作,为在武汉读书的孩子提供补助,并邀请在盛夏的时候,康老师能够将孩子带回布托,在当地教学。能够回武汉,色格色扎脸上洋溢着幸福。

从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只是小牛一毛,却让人看到希望。和在当地山里走不出的孩子相比,色格、色扎、“小布丁”们是幸运的。或许只有看到这里,人们才能理解,64岁的康丽用她的老年时光带出这批孩子,显得多么可贵。截至14年12月9日,腾讯公益1680位爱心网友共同捐出的72188.66元钱帮助他们温暖过冬。由于康老师的学校还极度缺乏物资,因此我们的筹款还将继续。
最新进展

在度过近20天的假期后,12月3日-4日,腾讯大楚网、湖北影视频道、武汉送子鸟医院组成的9人志愿者团队,从西昌布拖,将第一批共69名孩子送上返回武汉的火车。孩子们在西昌三和客运集团、蜀捷客运公司以及成都铁路局、武汉铁路局的热心帮助下,安全坐上Z124次列,于5日早晨6点40分抵达武昌站。
孩子们 想回家过年

2014年10月28日,我和志愿者们再一次来到这个熟悉而温暖的大家庭----武汉爱乐音乐学校,与93个彝族孩子一起愉快的唱歌跳舞。
自腾讯·大楚网《楚镜》栏目首发对康奶妈的爱乐音乐学校报道后,原本贫困潦倒的学校,在起居饮食上有了较大的改善。

在与康奶妈聊天的时候,一个小女孩问,“康校,我们下个月真的可以回家过年吗?”
我这才知道:每年的农历10月,是大凉山彝族庄稼收割完毕的季节,也是彝族传统的新年,彝语称为“库斯”。
彝族人民非常重视彝族年,就如同我们对待春节一样。
所以,虽然这群孩子大部分父母双亡或只有单亲,但身处异乡的他们仍然期待在“库斯”前赶回那个心灵的归属地。

故事 原本是这样的

2014年2月,已经63岁的武汉爱乐音乐学院校长康丽前往四川大凉山,将67个山区孩子带到武汉,免费为他们提供教学和食宿,如今人数已经达到93。
这所原本的全日制中专音乐院校,如今像是一个公益福利院,孩子们都叫她“康奶妈” 。

丽所创办的武汉爱乐音乐学校曾经十分辉煌,但因土地遭到强占,过上了搬迁办学的艰难道路,学校运营业陷入停滞。
之所以还不放弃,是因为她不能丢下身边这些从四川带来的孩子,她希望将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培养成人。
面对笔者,她拿出了自己得意门生刚刚发来的短信,这个她曾经的学生已经被上海歌剧院录取。

但学校80%的孩子都是不缴纳一分钱在她这里学习吃住,开支很大。幸得一些企业长期捐助金钱、蔬菜,才能勉强维持至今。
康奶妈也一直希望启动助养行动,来解决学校的开支问题,但每走一步仍然十分困难。
而此时,还有93个彝族孩子急切盼望着即将到来的“库斯”。

康奶妈和老伴告诉我们,他们无惧带着93个孩子坐2天一夜的火车和半天长途汽车的奔波,只是孩子们的路费现在还没着落。
两人省了又省,东拼西凑,也只凑足了5个孩子的来回路费。他们也曾想过放弃,但是一看到孩子们要回家过年时渴望眼神,康奶妈和老伴实在不忍拒绝。

当我们离开音乐学院时,看到站立在路边向我们不断挥手的孩子们,同行的伙伴不禁湿润了眼眶:
是什么时候,回家过年都成了奢望?
真心希望广大爱心同胞一起帮帮这对花甲老人,帮这些大凉山的孩子回家过年。

“城市力量”由腾讯网地方站与腾讯公益联合推出,旨在通过腾讯网地方站打造区域化公益全平台,凝聚区域公益力量、传递城市正能量,让城市更温暖。此次项目由腾讯·大楚网报道,将跟进报道和善款使用并监督。
腾讯大楚网、湖北影视频道、武汉送子鸟医院联合湖北省青基会,以“艺术第一课”活动的名义,联合发起此次项目,希望为这93名来自大凉山的孩子募集到回家过年的路费、御寒衣物以及一些食物。

学生往返老家每个人需要近400元的火车费:先从武汉乘火车坐硬座到成都,再从成都乘火车坐硬座到西昌,最后再坐上回布托的长途大巴车。
孩子们缺少厚衣服厚鞋子,每个人需要300元。
另外学校已经急缺肉类和食用油,希望孩子们能够吃得饱、穿得暖回家过年。
路费 4万元
棉衣棉鞋 3万元
食用油和肉类 3万元
总计:10万元
联系我们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将为捐款金额100元(含)以上的乐捐网友开具个人捐赠票据。希望爱心用户按需申请。(需要捐赠收据的必须将交易单号、QQ号、发票抬头、金额、捐赠渠道、捐赠日期、联系电话、地址、邮编等信息发至yanglan@csaf.org.cn,经确认后我会会尽快回邮捐赠收据)。
http://gongyi.qq.com/succor/detail.htm?id=1486

马路遥是康老师学校事情的第一个报道者。得知孩子们急切想回家过年的愿望后,在腾讯公益平台发起了乐捐,帮助孩子筹集路费和过冬需要棉衣等。11月16日早晨,93个彝族孩子已经乘坐火车返回大凉山。孩子们走在特木里村的小道上,装扮和身边其他孩子不太一样。他们上学的地点在距离家乡1750公里外的武汉市爱乐音乐学校的民办中专里。
http://gongyi.qq.com/original/exist/SpringFestivalDream.html

通常情况下,这些深山里的孩子绝不会出现在千里之外的湖北,但一位64岁的老人让一切发生了改变。2014年2月,武汉爱乐音乐学校校长康丽前往四川大凉山布拖县,将67个山区孩子(绝大多数是孤儿或者单孤)带到了武汉,免费为他们提供教学和食宿,如今人数已经增长到93人。这所全日制中专音乐院校如今像是一个公益福利院,孩子们都叫她“康奶妈”。

康丽所创办的学校曾经十分辉煌,但她的事业在1999年遭遇重创,其用全部资金购买的土地遭到强占,导致她的校舍被毁,走上了搬迁办学的艰难道路。康丽已经搬迁6次,这导致她的学校难以招收可以支付正常学费的孩子。之所以还不放弃,是因为她不能丢下身边这些孩子。2008年,她第一次前往地震灾区,被眼前场景震撼,从那时起,就和四川的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年轻时,康丽曾经是一名体操运动员,后来改跳芭蕾。64岁的她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很多,每天踩着超过15公分的高跟鞋,按照她的话说,自己走不了“平路”,这是职业病。在学校里,她雇文化课老师教孩子学习汉族文化,自己教孩子舞蹈歌唱,让身边这些来自凉山的孩子,境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11岁的特觉么有扎是爱乐音乐学校里的一名普通学生,康校长给可爱的她起了个绰号,名叫“小布丁”。“小布丁”母亲在她3岁时就因病过世,父亲在天津打工,家中常年无人。在爱乐,她成为了合唱团的一员。

在家中,除了过彝族年期间,当地人每日几乎以土豆和地瓜充饥。在武汉,孩子们每日有米有肉,在他们眼中,这是“天堂般的生活”。

孩子们之前非常想回家过彝族年,然而很多孩子在回家后仅仅3天,就希望返校。在布拖县绝大多数山村里,都是土砌成的房子,漏雨漏风。当地人会把猪圈安在房内,牛粪堆在院口,味道刺鼻,整个家中找不到让人坐下的位置。“小布丁”家的“二楼”堆放了很多干柴,阁楼就是储藏间,摇摇欲坠,几乎撑不住两个人的重量。

在“小布丁”家的墙上,歪歪扭扭写着一些字,读上去不太通顺。小布丁的哥哥告诉我,他想写的是: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小布丁的哥哥今年17岁,在外做搬运过,一个月收入2000元左右。在教育非常贫乏的当地,他的言论算是让人眼前一亮。对于妹妹去武汉读书,他非常欣慰:“希望她能够上大学,圆我一个梦。”

在凉山的村子里,6岁的孩子就需要背着几个月大的弟弟妹妹开始做农活,当地卫生环境糟糕,食物更是匮乏。

吉伍么色格和她的妹妹吉伍么日格居住在洛子村,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她们父母双亡,问她们父母怎么过世,都说“不太清楚”。在凉山自治州很多地方,由于吸毒、艾滋、车祸以及生孩子贩卖等原因,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死亡,导致孩子、老人无人照看。

色格的家中一贫如洗,甚至没有一张像样的床铺。

“阁楼”上同样堆放着柴火和一些已经剥了的玉米棒,玉米棒是用来喂马的,玉米粒被剥掉送去县城贩卖。从县城到洛子村,当地人要来回走5个多小时。

过年期间,很多在外打工的当地人都会回家。今年14岁的孤儿吉伍土哈也早早加入了打工的队伍,家中只有奶奶,没有上过一天学。土哈在乌鲁木齐帮农场主摘棉花,一天赚上40-60元。彝族童工问题早已不是新鲜事,每年都有包工头来当地村里征召劳力。听色格讲述在武汉的故事,他觉得是天堂。

色格和之前讲到的色扎是表姐妹,她们回家最开心的事情是在家后面的“小河”嬉戏。当地温差很大,即使是11月底,中午热起来人可以穿件短袖。小河是当地的生命泉,喂马喂牛,日常洗衣,都在这条河里。

11月29日当地刮起大风,色扎爷爷奶奶家的土房子摇摇欲坠。当地村民连夜将两位老人从房中接出,并把已经快要倒塌的房屋铲掉,两位老人在隔壁邻居家的储物间里坐了一晚。两位老人没有能力重新盖建一套住房,因为家中没有钱,也没有年轻劳动力。色格和色扎就帮老人把土填平。至于后面怎么打算,她们只能说“不知道”。

12月1日是康校长在布拖县接孩子们回武汉的日子,能够让孩子们回武汉是两位老人的心愿。面对我们,色扎的奶奶鼓起了掌,嘴里说着彝族话“康沙沙”,意思是“谢谢”。虽然一辈子没有走出过深山,但老人十分清楚,色格色扎这次回来的改变。

经过三日行程,孩子们从深山里坐上了成都开往武汉的Z124次列车。第一批反汉的孩子共69名。在媒体力量的推动下,布拖县教育局决定和康老师的学校合作,为在武汉读书的孩子提供补助,并邀请在盛夏的时候,康老师能够将孩子带回布托,在当地教学。能够回武汉,色格色扎脸上洋溢着幸福。

从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只是小牛一毛,却让人看到希望。和在当地山里走不出的孩子相比,色格、色扎、“小布丁”们是幸运的。或许只有看到这里,人们才能理解,64岁的康丽用她的老年时光带出这批孩子,显得多么可贵。截至14年12月9日,腾讯公益1680位爱心网友共同捐出的72188.66元钱帮助他们温暖过冬。由于康老师的学校还极度缺乏物资,因此我们的筹款还将继续。
最新进展

在度过近20天的假期后,12月3日-4日,腾讯大楚网、湖北影视频道、武汉送子鸟医院组成的9人志愿者团队,从西昌布拖,将第一批共69名孩子送上返回武汉的火车。孩子们在西昌三和客运集团、蜀捷客运公司以及成都铁路局、武汉铁路局的热心帮助下,安全坐上Z124次列,于5日早晨6点40分抵达武昌站。
孩子们 想回家过年

2014年10月28日,我和志愿者们再一次来到这个熟悉而温暖的大家庭----武汉爱乐音乐学校,与93个彝族孩子一起愉快的唱歌跳舞。
自腾讯·大楚网《楚镜》栏目首发对康奶妈的爱乐音乐学校报道后,原本贫困潦倒的学校,在起居饮食上有了较大的改善。

在与康奶妈聊天的时候,一个小女孩问,“康校,我们下个月真的可以回家过年吗?”
我这才知道:每年的农历10月,是大凉山彝族庄稼收割完毕的季节,也是彝族传统的新年,彝语称为“库斯”。
彝族人民非常重视彝族年,就如同我们对待春节一样。
所以,虽然这群孩子大部分父母双亡或只有单亲,但身处异乡的他们仍然期待在“库斯”前赶回那个心灵的归属地。

故事 原本是这样的

2014年2月,已经63岁的武汉爱乐音乐学院校长康丽前往四川大凉山,将67个山区孩子带到武汉,免费为他们提供教学和食宿,如今人数已经达到93。
这所原本的全日制中专音乐院校,如今像是一个公益福利院,孩子们都叫她“康奶妈” 。

丽所创办的武汉爱乐音乐学校曾经十分辉煌,但因土地遭到强占,过上了搬迁办学的艰难道路,学校运营业陷入停滞。
之所以还不放弃,是因为她不能丢下身边这些从四川带来的孩子,她希望将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培养成人。
面对笔者,她拿出了自己得意门生刚刚发来的短信,这个她曾经的学生已经被上海歌剧院录取。

但学校80%的孩子都是不缴纳一分钱在她这里学习吃住,开支很大。幸得一些企业长期捐助金钱、蔬菜,才能勉强维持至今。
康奶妈也一直希望启动助养行动,来解决学校的开支问题,但每走一步仍然十分困难。
而此时,还有93个彝族孩子急切盼望着即将到来的“库斯”。

康奶妈和老伴告诉我们,他们无惧带着93个孩子坐2天一夜的火车和半天长途汽车的奔波,只是孩子们的路费现在还没着落。
两人省了又省,东拼西凑,也只凑足了5个孩子的来回路费。他们也曾想过放弃,但是一看到孩子们要回家过年时渴望眼神,康奶妈和老伴实在不忍拒绝。

当我们离开音乐学院时,看到站立在路边向我们不断挥手的孩子们,同行的伙伴不禁湿润了眼眶:
是什么时候,回家过年都成了奢望?
真心希望广大爱心同胞一起帮帮这对花甲老人,帮这些大凉山的孩子回家过年。

“城市力量”由腾讯网地方站与腾讯公益联合推出,旨在通过腾讯网地方站打造区域化公益全平台,凝聚区域公益力量、传递城市正能量,让城市更温暖。此次项目由腾讯·大楚网报道,将跟进报道和善款使用并监督。
腾讯大楚网、湖北影视频道、武汉送子鸟医院联合湖北省青基会,以“艺术第一课”活动的名义,联合发起此次项目,希望为这93名来自大凉山的孩子募集到回家过年的路费、御寒衣物以及一些食物。

学生往返老家每个人需要近400元的火车费:先从武汉乘火车坐硬座到成都,再从成都乘火车坐硬座到西昌,最后再坐上回布托的长途大巴车。
孩子们缺少厚衣服厚鞋子,每个人需要300元。
另外学校已经急缺肉类和食用油,希望孩子们能够吃得饱、穿得暖回家过年。
路费 4万元
棉衣棉鞋 3万元
食用油和肉类 3万元
总计:10万元
联系我们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将为捐款金额100元(含)以上的乐捐网友开具个人捐赠票据。希望爱心用户按需申请。(需要捐赠收据的必须将交易单号、QQ号、发票抬头、金额、捐赠渠道、捐赠日期、联系电话、地址、邮编等信息发至yanglan@csaf.org.cn,经确认后我会会尽快回邮捐赠收据)。
http://gongyi.qq.com/succor/detail.htm?id=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