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退伍老兵坚守环卫岗位14载 苦中作乐展“军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3:51:12
越战退伍老兵坚守环卫岗位14载 苦中作乐展“军姿”


2014-12-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凌晨2点,李四平推着三轮车,带着工具来到了马路上,开始了一天辛苦的劳动。 崔涛 摄

清晨,李四平和他的“战友们”对马路开始保洁。 崔涛 摄


  中新网石家庄12月8日电(记者 崔涛 肖光明)12月7日迎来了2014年的倒数第二个节气——大雪。严冬时节,凌晨2时,石家庄51岁的环卫工人李四平穿上环卫服,骑着三轮车,像往常一样,赶往第二十三中学附近,开始了一天辛苦的清扫工作。上世纪80年代,他是一名解放军战士,经历了中越边境冲突,参加过著名的“两山轮战”,蹲过“猫耳洞”。30年后,生活的压力时刻困扰着他,但他却没什么怨言。在他看来,虽然工作辛苦,但这也是一种“坚守”,就像当年坚守在阵地上。他说,看着干净整洁的街道,心里就很“舒服”。


  14年“苦”守岗位 兼职“安保”
  凌晨2时的石家庄是安静的,这座城市正处于“美梦”之中。室外气温已经接近零下5℃。李四平从三轮车上拿下清扫工具,开始清扫马路上的垃圾。似乎怕吵醒这个城市,他扫的很仔细,也很安静。寂静的马路上偶尔开过一辆汽车,剩下的就是扫把划过马路发出“沙沙”的声音。
  李四平先用铁锹将大堆的垃圾铲到三轮车上,再用扫把将马路上的垃圾扫成堆,最后用簸箕将垃圾收进三轮车里。
  李四平是石家庄市平山县人,1987年退伍后,他干过很多工作。他开过书店,干过建筑工人。2000年,他来到了石家庄,成为一名环卫工人。
  “每天都是2点开始工作,一直干到中午11点,以前清扫两个路段,下午6点以后才能回家休息。”这样的作息习惯,李四平已经坚持了14年。“每天晚上就睡4、5个小时,中午有时稍微休息一会儿,下午继续清扫街道。”
  无论春夏秋冬,李四平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他和他的“战友们”一直坚守在街道上。在李四平看来,他每天的工作很充实,哪块地段扫不干净,他心里就不舒服,必须把马路清扫干净才安心。在马路上,他挥舞扫把的身影更像一种独特的“军姿”。
  据李四平介绍,秋冬季节的环卫工作最辛苦。“今年秋天,树叶落满街道,每天需要清扫三、四车。冬天下了雪就更麻烦了,积雪不易溶化,堆到下水道处,都堆成了山,雪化了在路面上结成了冰,冻得结结实实的,铲都铲不动。”
  在寒冷的街道上,李四平只戴了一顶绒线帽子,双手和耳朵都裸露在空气中。“每年都冻手、冻脚、冻耳朵,不过习惯了,也不当回事。”
  尽管工作辛苦,但李四平并不觉得累。“将马路扫干净,城市保持清洁,对我来说,也能锻炼锻炼身体。”
  李四平平时除了清扫街道,还兼职街道的“安保”工作。他介绍说,“附近有居民区,有建筑工地,小偷就爱‘光顾’这些地方。”然而,偷电动车的、偷建筑材料的、入室盗窃的,都逃不过李四平这一关,久而久之,李四平和110警察也都熟悉了,俨然成为一名“编外警察”。
  有一次,李四平捡到一个钱包,钱包里有现金、银行卡和身份证,他把钱包交给了街道上的综合警务服务站。第二天,他发现钱包还没找到失主,他立刻就着急了,“有身份证,你们警察肯定能查出失主电话,失主丢了钱包多着急啊。”
  在14年的工作中,李四平乐观、勤劳、热情,几乎每年都被评为卫生队的先进个人。“老李这个人挺随和的,也挺乐观,他跟同事们相处得很融洽,在工作上,他干一行爱一行。”环卫工人曹文儒是班长,谈起李四平她这样评价。
  行动诠释“坚守”不失军人本色
  在李四平看来,他的很多习惯都是在军队养成的,戍守边疆是一种“坚守”,而环卫工作同样也是一种“坚守”,只不过换了一个岗位。
  1984年,刚刚20岁的李四平参军来到广西,驻守在者阴山一带。1979年,中国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后,中越双方在老山和者阴山等地区进行对峙。从1984年开始,中国军队开始收复越军控制的老山和者阴山众多据点,因为在1984到1989年间抽调各军区部队轮番上阵,被成为“两山轮战”。
  据李四平回忆,在者阴山的时候,他住的是“猫耳洞”,温度高,湿度大。但是在他看来,同野外生活相比,猫耳洞“条件优越”。
  “我们是侦察兵,经常在野外生活。”据李四平介绍,在野外侦查的时候,他潜伏在草丛里4个小时,被手指肚大小的蚂蚁咬得全身都是红点。在野外行军中,经常遇到毒蛇,被咬过很多次,幸亏随身携带着解毒血清,才幸免于难。
  “在野外不能生火,生火会暴露目标。没有干粮的时候,就吃野果、老鼠肉、蛇肉,只能吃生肉。我就将生肉切成片,蘸着盐吃。”李四平说。
  在战场上,几乎时刻处于危险当中。据李四平介绍,他给自己开过四、五次追悼会。“好几次觉得自己上了战场就回不来了,全连的战士都开追悼会,牺牲了也不会有遗憾。”战争中,李四平见惯了流血牺牲。他亲眼看到,战友被地雷炸死,弹片穿颅而过。相邻的哨所被敌人摸上来了,一个哨所的战士全部阵亡。
  李四平在部队中是班长,多次带领战士出色完成侦查任务,被评为“优秀班长”。
  退伍后,李四平成为一名环卫工人。他每月领2400多元工资,妻子没有工作,心脏不好。他自己有胃病,还经常头疼,都是当年在战场上落下的病根,每年光医药费就会花费2万多元。儿子刚刚退伍,暂时也没有工作。为了养家糊口,多挣一份工资,李四平经常干两个工人的活,但是还是生活困难。李四平在工作之余,再打些零工,补贴家用。
  “干环卫工人不容易,脏点、累点我们都不怕,就是觉得缺乏理解和尊重,有些人在我们面前随意倾倒垃圾,认为我们清扫垃圾是应该的,这是对我们的不尊重。”李四平说。
  当记者问他,从一名参加过越战的士兵到现在当环卫工人,是否有些不适应。李四平笑着说:“我也没什么别的本事,干别的也干不好,只能干些力气活,干环卫工人时间长了,我感觉很快乐,既锻炼了身体,又保持了城市的干净整洁,如果社会上能给环卫工人更多的关注和尊重,我就满足了。”(完)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4/12-08/6856577.shtml

越战退伍老兵坚守环卫岗位14载 苦中作乐展“军姿”


2014-12-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凌晨2点,李四平推着三轮车,带着工具来到了马路上,开始了一天辛苦的劳动。 崔涛 摄

清晨,李四平和他的“战友们”对马路开始保洁。 崔涛 摄

  中新网石家庄12月8日电(记者 崔涛 肖光明)12月7日迎来了2014年的倒数第二个节气——大雪。严冬时节,凌晨2时,石家庄51岁的环卫工人李四平穿上环卫服,骑着三轮车,像往常一样,赶往第二十三中学附近,开始了一天辛苦的清扫工作。上世纪80年代,他是一名解放军战士,经历了中越边境冲突,参加过著名的“两山轮战”,蹲过“猫耳洞”。30年后,生活的压力时刻困扰着他,但他却没什么怨言。在他看来,虽然工作辛苦,但这也是一种“坚守”,就像当年坚守在阵地上。他说,看着干净整洁的街道,心里就很“舒服”。

  14年“苦”守岗位 兼职“安保”
  凌晨2时的石家庄是安静的,这座城市正处于“美梦”之中。室外气温已经接近零下5℃。李四平从三轮车上拿下清扫工具,开始清扫马路上的垃圾。似乎怕吵醒这个城市,他扫的很仔细,也很安静。寂静的马路上偶尔开过一辆汽车,剩下的就是扫把划过马路发出“沙沙”的声音。
  李四平先用铁锹将大堆的垃圾铲到三轮车上,再用扫把将马路上的垃圾扫成堆,最后用簸箕将垃圾收进三轮车里。
  李四平是石家庄市平山县人,1987年退伍后,他干过很多工作。他开过书店,干过建筑工人。2000年,他来到了石家庄,成为一名环卫工人。
  “每天都是2点开始工作,一直干到中午11点,以前清扫两个路段,下午6点以后才能回家休息。”这样的作息习惯,李四平已经坚持了14年。“每天晚上就睡4、5个小时,中午有时稍微休息一会儿,下午继续清扫街道。”
  无论春夏秋冬,李四平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他和他的“战友们”一直坚守在街道上。在李四平看来,他每天的工作很充实,哪块地段扫不干净,他心里就不舒服,必须把马路清扫干净才安心。在马路上,他挥舞扫把的身影更像一种独特的“军姿”。
  据李四平介绍,秋冬季节的环卫工作最辛苦。“今年秋天,树叶落满街道,每天需要清扫三、四车。冬天下了雪就更麻烦了,积雪不易溶化,堆到下水道处,都堆成了山,雪化了在路面上结成了冰,冻得结结实实的,铲都铲不动。”
  在寒冷的街道上,李四平只戴了一顶绒线帽子,双手和耳朵都裸露在空气中。“每年都冻手、冻脚、冻耳朵,不过习惯了,也不当回事。”
  尽管工作辛苦,但李四平并不觉得累。“将马路扫干净,城市保持清洁,对我来说,也能锻炼锻炼身体。”
  李四平平时除了清扫街道,还兼职街道的“安保”工作。他介绍说,“附近有居民区,有建筑工地,小偷就爱‘光顾’这些地方。”然而,偷电动车的、偷建筑材料的、入室盗窃的,都逃不过李四平这一关,久而久之,李四平和110警察也都熟悉了,俨然成为一名“编外警察”。
  有一次,李四平捡到一个钱包,钱包里有现金、银行卡和身份证,他把钱包交给了街道上的综合警务服务站。第二天,他发现钱包还没找到失主,他立刻就着急了,“有身份证,你们警察肯定能查出失主电话,失主丢了钱包多着急啊。”
  在14年的工作中,李四平乐观、勤劳、热情,几乎每年都被评为卫生队的先进个人。“老李这个人挺随和的,也挺乐观,他跟同事们相处得很融洽,在工作上,他干一行爱一行。”环卫工人曹文儒是班长,谈起李四平她这样评价。
  行动诠释“坚守”不失军人本色
  在李四平看来,他的很多习惯都是在军队养成的,戍守边疆是一种“坚守”,而环卫工作同样也是一种“坚守”,只不过换了一个岗位。
  1984年,刚刚20岁的李四平参军来到广西,驻守在者阴山一带。1979年,中国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后,中越双方在老山和者阴山等地区进行对峙。从1984年开始,中国军队开始收复越军控制的老山和者阴山众多据点,因为在1984到1989年间抽调各军区部队轮番上阵,被成为“两山轮战”。
  据李四平回忆,在者阴山的时候,他住的是“猫耳洞”,温度高,湿度大。但是在他看来,同野外生活相比,猫耳洞“条件优越”。
  “我们是侦察兵,经常在野外生活。”据李四平介绍,在野外侦查的时候,他潜伏在草丛里4个小时,被手指肚大小的蚂蚁咬得全身都是红点。在野外行军中,经常遇到毒蛇,被咬过很多次,幸亏随身携带着解毒血清,才幸免于难。
  “在野外不能生火,生火会暴露目标。没有干粮的时候,就吃野果、老鼠肉、蛇肉,只能吃生肉。我就将生肉切成片,蘸着盐吃。”李四平说。
  在战场上,几乎时刻处于危险当中。据李四平介绍,他给自己开过四、五次追悼会。“好几次觉得自己上了战场就回不来了,全连的战士都开追悼会,牺牲了也不会有遗憾。”战争中,李四平见惯了流血牺牲。他亲眼看到,战友被地雷炸死,弹片穿颅而过。相邻的哨所被敌人摸上来了,一个哨所的战士全部阵亡。
  李四平在部队中是班长,多次带领战士出色完成侦查任务,被评为“优秀班长”。
  退伍后,李四平成为一名环卫工人。他每月领2400多元工资,妻子没有工作,心脏不好。他自己有胃病,还经常头疼,都是当年在战场上落下的病根,每年光医药费就会花费2万多元。儿子刚刚退伍,暂时也没有工作。为了养家糊口,多挣一份工资,李四平经常干两个工人的活,但是还是生活困难。李四平在工作之余,再打些零工,补贴家用。
  “干环卫工人不容易,脏点、累点我们都不怕,就是觉得缺乏理解和尊重,有些人在我们面前随意倾倒垃圾,认为我们清扫垃圾是应该的,这是对我们的不尊重。”李四平说。
  当记者问他,从一名参加过越战的士兵到现在当环卫工人,是否有些不适应。李四平笑着说:“我也没什么别的本事,干别的也干不好,只能干些力气活,干环卫工人时间长了,我感觉很快乐,既锻炼了身体,又保持了城市的干净整洁,如果社会上能给环卫工人更多的关注和尊重,我就满足了。”(完)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4/12-08/6856577.shtml

"当记者问他,从一名参加过越战的士兵到现在当环卫工人,是否有些不适应"

==========================================

干嘛不行?  记者这么问,  还有这篇文章所透露出来的味道,  显然带着一种对环卫工作的歧视.  

youfenyu1 发表于 2014-12-8 19:42
"当记者问他,从一名参加过越战的士兵到现在当环卫工人,是否有些不适应"

============================ ...
好像是意指 越战士兵 的老年生活 受到不公平待遇
但,国家有条件的话,应该保障为国征战过的老兵们,过上好点的生活。
鱼缸养龙 发表于 2014-12-8 20:01
但,国家有条件的话,应该保障为国征战过的老兵们,过上好点的生活。
同意!
希望能让老兵过的好一点,不要让他们寒心。
越战……  
下次二次战役是不是简称二战了……
youfenyu1 发表于 2014-12-8 19:42
"当记者问他,从一名参加过越战的士兵到现在当环卫工人,是否有些不适应"

============================ ...
环卫工人在大多数人眼里就是没有地位。
kyha321 发表于 2014-12-9 10:18
环卫工人在大多数人眼里就是没有地位。
所以记者报道下, 继续加深歧视环卫工人,  事吧?
youfenyu1 发表于 2014-12-9 20:55
所以记者报道下, 继续加深歧视环卫工人,  事吧?
把事实说成歧视 ,才是深度歧视
kyha321 发表于 2014-12-9 21:01
把事实说成歧视 ,才是深度歧视
社会上某些人歧视环卫人员,  这是负能量.
记者的报道本来很好, 可惜最后一句画蛇添足------"当记者问他,从一名参加过越战的士兵到现在当环卫工人,是否有些不适应。"

记者内心, 其实也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