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玮这号货色居然还在当教授,TG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5:43:16
如此货色,说他是当代汪帅哥都太小瞧他了,为什么这货还过的这么滋润?TG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 ... -91.4.18-1.1-1-2-17如此货色,说他是当代汪帅哥都太小瞧他了,为什么这货还过的这么滋润?TG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 ... -91.4.18-1.1-1-2-17
什么问题?不就是前三排咯,20年了,部分权贵们又一次想在中国重现苏联解体式的瓜分大餐,把手上拿着的肥肉吃进肚里去
冯先生在网络上很多发言是和网友辩论中的过激讲话,俗话说吵架无好话,不一定要苛责。至于他对共产党的态度,这是这些人一贯的,只要是共产党的必然就是坏的错的,国军丢了大陆一是共军狡猾国军忠厚老实,二是共军先接受了200万日军装备,又接受了几十万日军当兵,甚至怀疑高达奥特曼等均参战了。
对他还是要一份为二看,毒水很多,但好料也有。相信广大群众有分辨能力。
彰显言论自由?
换了蒋光头早无声无息地暗杀掉
他说的有些是客观的东西,要辩证的看。压制他只能让民众无觉醒之心
如同凤姐一般,不语出惊人,不标新立异,不与众不同,不与主流价值观相背,不凡事唱反调,不众人皆醉我独醒,不为反对而反对,怎么会有关注度、点击率,怎么拿得到民主基金会的津贴!可叹的是居然还拿纳税人的钱养着他,不如去补贴养猪业,至少丰富一下菜篮子!
蓝色经典 发表于 2014-11-29 18:56
换了蒋光头早无声无息地暗杀掉
所以说比蒋光头民主的多啊...
不应该让他死,但也不应该让他这么便宜地活着
他的影响力有多大啊?貌似只能影响知识阶层,知识阶层恰恰是相对最不容易被忽悠的
如果天朝有谁能成规模地忽悠农民,那第二天这人就能吃上免费快餐
他的影响力有多大啊?貌似只能影响知识阶层,知识阶层恰恰是相对最不容易被忽悠的
如果天朝有谁能成规模地忽悠农民,那第二天这人就能吃上免费快餐
这个好吧我也不护短。我上学学的文科还是夕阳专业历史学,在高校文科里面这样的教师多得是,人文社科看了几本书的教师的一贯风格么——冯玮不过是比较出名的一个就是了。类似人物杨奎松杨天石高华雷颐马勇沈志华师永刚秦晖哪个不是这种货色……
好喝二锅头 发表于 2014-12-5 15:20
这个好吧我也不护短。我上学学的文科还是夕阳专业历史学,在高校文科里面这样的教师多得是,人文社科看了几 ...
读历史应该更清楚啊 民国是什么货?  那可是每年都有大饥荒的 再碰上47 48年的超级通货膨胀 。。。。
朱自清有名吧  家里都揭不开锅了
根子总是在前三排。
冯有什么光辉事迹,值得撸主这么咬牙切齿?
姜大虎 发表于 2014-12-5 15:41
读历史应该更清楚啊 民国是什么货?  那可是每年都有大饥荒的 再碰上47 48年的超级通货膨胀 。。。。
朱 ...
朱自清家里都揭不开锅了?

Are you sure?
冯有什么光辉事迹,值得撸主这么咬牙切齿?
毛左们围攻他很多次了.。。

朱自清家里都揭不开锅了?

Are you sure?
我去    居然有疑问
朱自清家里都揭不开锅了?

Are you sure?
自己百度   朱自清拒领美国救济面粉
网上口舌之争而已,就是斗气不是什么原则问题吧
他研究日本还是有些料的
网上辩论,尽量不要上纲上线,就事论事比较好
姜大虎 发表于 2014-12-6 01:10
自己百度   朱自清拒领美国救济面粉

关于朱自清的死,一般的说法是:朱自清在饥饿的状态下、拒绝领受当时美国援助给中国人民的面粉,并因此饿死。



这种说法其实有待商榷。



首先要弄清楚这种“饿死”的说法,出处在哪里?



笔者能找到的出处,是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政论文《别了司徒雷登》,该文中是这样说的:“…… 朱自清 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 美国 的救济粮……”



研究近代史,贵在兼听则明。



国民党官方史家郭廷以在民国编年史《中华民国史事日志》中有以下的记录:“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病卒”。由此可见,国民党官方的历史,不认为朱自清是饿死的,而认为朱自清是病死的。



也许读者会说:国民党历史学家的文字,你也信?



别急,贵在多方印证。



依据朱自清之子的同窗陆祖德在其回忆文章《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事迹》里面的回忆,朱自清患有胃病,而且病情极其严重。



陆祖德的这篇回忆文章,出处是《北京文史资料 》第6辑第100页。


不但如此,红色历史学家、朱自清的老朋友吴晗,写过一篇名叫《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文章,在文中,吴晗是这样回忆的:



“……这时候,他(朱自清)的胃病已经很沉重了,只能吃很少的东西,多一点就要吐。面庞消瘦,说话声音低沉。他有大大小小七个孩子,日子比谁过得都困难。但是,他一看了稿子,毫不迟疑,立刻签了名。他向来写字是规规矩矩的,这次,他还是用颤动的手,一笔不苟地签上他的名字……”



吴晗的这篇回忆文章的出处是《人民日报》1960年11月20日版。



梳理吴晗的证言,可得出以下的要点:



1、朱自清在拒绝领受美国救济面粉之前,已经患有严重的胃病;

2、因为严重胃病的缘故,朱自清无法正常进食;

3、由于无法正常进食,朱自清已经变得很消瘦,连说话都有气无力;

4、由于身体虚弱,朱自清双手不断发抖。



以上迹象表明:



1、由于胃病的缘故,无论领不领美国面粉,朱自清都无法正常进食;

2、由于胃病的缘故,朱自清的健康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



读者读到这里,只要您的逻辑思维是正常的,您都能厘清:因为朱自清已经失去了基本的进食能力,因此,从逻辑上而言,无论朱自清有没有领受美国面粉,他的死亡的主因,都不是“拒领面粉”,而是“胃病”。理由十分简单:他吃不下。无论领了美国面粉没有,反正他都是吃不下的,结局都是一样:挨饿。



朱自清死于胃病。这才是真相。



那么,既然真相是如此,朱自清因胃病致死一案,为何会与“拒领美国面粉”这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儿给联系上了呢?其实,那是因为在1948年6月18日,朱自清在一份当时的公共知识分子发起的《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面签了字,朱自清这个签字行为,让外界人士作出了以下“想当然”的推断:



1、因为朱自清签了这个字,所以他一定没有领面粉;

2、因为没有领面粉,所以朱自清必然断粮;

3、因为断粮,所以朱自清必然饿死。



有点理智的读者都能明白:这个逻辑,从第一环就错了,朱自清虽然签了字,但是实际上有没有领美国面粉,天知道。何况不领美国面粉,也不意味着必然断粮,朱自清家中米缸有没有粮食,天知道。



就是这样的生拼硬造,造就了“朱自清拒领美国面粉、壮烈饿死”的神话。



关于朱自清的死,一般的说法是:朱自清在饥饿的状态下、拒绝领受当时美国援助给中国人民的面粉,并因此 ...
呵呵,没跟你争论朱是不是饿死的                 但朱自清家过得很窘迫   这是没争议的                        
P民不是前三排,操的哪门的心?
网上口舌之争而已,就是斗气不是什么原则问题吧
他研究日本还是有些料的
网上辩论,尽量不要上纲上线,就 ...

站在日本立场上研究出来的料?
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
姜大虎 发表于 2014-12-6 12:02
呵呵,没跟你争论朱是不是饿死的                 但朱自清家过得很窘迫   这是没争议的                  ...
清华教授,过得很窘迫?还没有争议?

只有两种可能:
1.整天吃喝嫖赌抽。
2.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把薪水全部捐给贫苦少年和失足妇女。
清华教授,过得很窘迫?还没有争议?

只有两种可能:

那场超级通货膨胀  你清华教授那点薪水够干什么      你以为是北洋时期                 
姜大虎 发表于 2014-12-6 12:21
那场超级通货膨胀  你清华教授那点薪水够干什么      你以为是北洋时期
看出来了,你那可怜的历史知识也就只有初中程度了,嘿嘿。

要是在北京的清华教授都过很窘迫,北京的普通市民不得啃树皮?符合常识吗?

多读点书吧,骚年
看出来了,你那可怜的历史知识也就只有初中程度了,嘿嘿。

要是在北京的清华教授都过很窘迫,北京的普 ...
可怜的文科生  读再多的书也是废物一个   还跪舔民国                          装13    那你讲讲那场超级通货膨胀   美国人的救济面粉呗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不就是說的1948年的北平文化圈吗,每篇开头都是叶圣陶当年的日记,其中第六篇朱自清逝世前后就是专篇讨论整件事

開始是自發的悼念。正像吳組緗先生在他的追念文章中所說:“近年來心情常在焦躁沉郁之中,做人也不知不覺的格外簡淡起來。因為無善可陳,話也不知從何說起,許多師和友,久已音書斷絕,雖然心里總是懷念著他們。”/38/現在,朱自清光生逝世,而且是貧困交加之中的“慘死”,就給這些郁積的情感提供了一個發泄的噴口:人們真誠地哀悼著朱自清,更痛心疾首地哭訴著自己的、知識者的,以至整個時代、民族的不幸。最初的悼文都集中于對“人”的朱自清與“知識分子(學者。文人廣的朱自清的追思,人們贊揚他“蓄道德,能文章”(俞平伯),是“最有良心的好人與學者”(鄭振鋒),“有至情,愛真理,有風趣”,具有“最完整的人格”(李廣田),“凡事平易而近人情,拙誠中有嫵媚,外隨和而內耿介”,近于“歷史中所稱許的純粹君子”(沈從文),是“中國新文藝”的“最公正的扶持人”,“一個腳踏實地的精神工作者”(馮至),“一個穩健而堅定的教育家”(李長之),哀嘆他活得“太累”(沈從文),“致命”于“太認真”(余冠英),說他“不應當死’(川島),“死不得”(聞家駟),等等。/39/透過這一聲聲泣血的哀哭,人們看到了一代知識者的苦苦掙扎:在這混亂的時代,身處風雨飄搖之中,他們卻始終渴望著堅守住自己的精神陣地,堅守住自己的道德、情操、人格與價值。朱自清的死,使他成為這種知識群體的意志與愿望的代表。

能用贫困交加重惨死的说法,而且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说明肯定生活是当不上一个好字的,不过49年太祖的那篇文章呢,又确实是过于拔高了
叫地地不灵 发表于 2014-12-6 12:28
看出来了,你那可怜的历史知识也就只有初中程度了,嘿嘿。

要是在北京的清华教授都过很窘迫,北京的普 ...
要是在北京的清华教授都过很窘迫,北京的普通市民不得啃树皮?符合常识吗?--------------------------------------------------------
这很奇怪吗  你少蔑视老百姓的生存技能能力  离开了体制的庇护 最先俄死的肯定是你们这些百无一用的文科生
百无一用是书生   老祖宗真是慧眼呐
人家复旦大学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如果楼主觉得自己水平更高,大可也去复旦甚至更好的大学混个教授
人家复旦大学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如果楼主觉得自己水平更高,大可也去复旦甚至更好的大学混个教授
叫地地不灵 发表于 2014-12-6 12:28
看出来了,你那可怜的历史知识也就只有初中程度了,嘿嘿。

要是在北京的清华教授都过很窘迫,北京的普 ...
你那点可怜的知识不就是粘贴来的么 谁他妈不会啊  不然我为什么会说文科生是废物呢  百度一下啥都有  要你们何用
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1898一1948)当时害了严重胃病,却无钱治疗,因为那时物价飞涨,他那点薪水,仅够买三袋面粉,全家十二口人吃都不够,那有钱去治病呢?他看着吴晗,问道:“签什么名啊?”   吴路展开折叠的大纸,只见抬头有一行醒目的大字: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朱自清只着了一眼,便用颤抖的子拿起笔来。吴晗看见朱自清太贫困了,便凑过来说:“这次您……”   “宁可贫病而死,也不领取这种侮辱性的施舍。”朱自清推开吴晗的手,在宣言上一丝不苟地签上了名字。   吴晗走后,朱自清在《日记》中写道:“此事每月须损失六百万法市,影响家中甚大,但余决定签名,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应直接由已身做起。”   决不吃美国救济粮   走进风景如画的清华大学校园,在绿树成荫的池塘边,有一座小亭子, 人们叫它"自清亭",来纪念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原名朱白林,出生于江苏东海县.他幼年读书十分刻苦.一九一七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在大学期间,由于家里穷,他在校的生活十分艰苦,冬天只有一床破棉   被.为了勉励自己在困难中不丧失志气,不心灰意懒,他改名叫"自清",   意思是要保持高尚的气节.   朱自清从大学毕业以后,到清华大学担任了中国文学系的教授.这个时候,正是我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年代,朱自清参加了这场斗争, 表现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正义感.   一九二六年三月,日本帝国主义的军舰,开进了中国的海港,遭到了我国守军的还击.日本政府便联合了其它帝国主义国家,蛮横地要求中国政府撤除守军.日本帝国主义的无礼要求,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   三月十八日,北平(今天的北京)的大学生和很多的市民,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抗议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朱自清也积极参加了集会和游行.当游行队伍走到反动派的政府门前时,反动军警竟向手无寸铁的学生和市民开枪,制造了历史上有名的"三 一八"惨案.   朱自清亲身经历了这一惨案,极为气愤.事后,他奋笔疾书,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沉痛悼念被害学生,一篇无情地揭露了反动派的罪行,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抗日战争时期,朱自清虽然生活十分困苦,但仍然关注着祖国的命运.他坚持写文章,热情地歌颂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九四五年,朱自清在家中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兴奋异常,他走上街头,同人们一起,欢庆这喜悦的日子.   一九四六年,朱自清回到了北京,投入了北平人民反对国民党黑暗统治,争取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去.   一九四七年初,国民党以查户口为名,在北京逮捕了两千多人.朱自清对此非常气愤,他毅然签名,抗议国民党任意逮捕人民.   朱自清的行为,受到了反动派的仇恨,他们通过报纸,造谣诬蔑朱自清. 国民党特务还多次到他家闹事.但是,这些都没使朱自清动摇,他以更大的勇气投入了新的战斗.   由于长期的困苦生活和劳累的工作,使朱自清得了严重的胃病.一九四八年初,朱自清的病情加重了.这时,人民解放战争也已进入了最后阶段.朱自清不顾病痛,更加忘我地投入到斗争中去. 美国政府为了自己的利益,千方百计地支持国民党反动派,阻挠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一九四八年六月,北平学生为了反对美国政府的无耻行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   朱自清虽然重病缠身,又没有钱医治,但是他断然拒绝美国提供的一切物资.他在拒绝购买美国物品的宣言上签了字.他又让自己的孩子把美国面粉的供给证退了回去.   八月初,朱自清病情更加严重了,被送进了医院,但是,因为治疗无效, 不幸于十二日与世长辞了.在临终前,朱自清用微弱的声音叮嘱家里人:"有   件事要记住:我们家绝不能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朱自清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崇高的民族气节,将永远留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吴晗回忆: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99页)。   ??我对这件事特别感到亲切、悲愤。事隔十几年了,现在读到这几句话,当时情景还历历在目。   ??所谓“救济粮”是这么一回事:1948年6月间,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法币像大江东下一样,时时刻刻在贬值,买一包纸烟要几万块钱。教授的薪水月月在涨,但法币贬值更快,物价涨得更快,原来生活比较优越的教授们,此时也和广大人民一样难以生活下去。特别是家口众多的人,生活更为困难。国民党政府也知道人民的怨恨,特别是高等学校知识分子,他们更是对这种情况忍受不下去。于是便耍了一个手法,发了一种配购证,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到“美援的面粉”。也正当这个时候,美国政府积极扶助日本,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发出诬蔑和侮辱的叫嚣。一面是廉价收买,一面是扶植日本,侮辱中国人民。我们一些人商量了一下,要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声明是这样的:   ??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与的。下列同人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特此声明。   ??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也和往常一样,决定每人负责联系若干人,年纪大一点的教授多半是归我跑腿的。我拿着稿子去找朱自清先生。当时,他的胃病已很重了,只能吃很少的东西,多吃一点就要吐,且面庞瘦削,说话声音低沉。他有许多孩子,日子过得比谁都困难。但他一看完稿子,便立刻毫不迟疑地签了名。他向来写字是规规矩矩的。这次,他还是用颤动的手,一笔不苟地签上了他的名字。于此,也应该交代一笔,1946年从昆明回到清华园以后,他的态度有了显著的改变,不再沉默了。他反对内战,讨厌国民党。对共产党的看法也开始改变了,他曾在公开集会上朗诵解放区的诗歌,有时候还和学生们一起化装扭秧歌,弄得满头是汗。在反对美国反对国民党的一些宣言、通电、声明等等的斗争中,我总是找他。他一看见我,也就明白来意,“是签名的吧?”看了稿子,就写上自己的名字。就我记忆所及,大概十次中有八九次他是签名的。也有不签的时候,原因是文字的火气大了一些。这次,我也曾找了另外一些教授,都是平时比较熟的,或是住在附近的,大多数签了名,但也碰过钉子。有个教授只有三个孩子,但他的答复很乾脆:“不!我还要活!”朱自清的胃病是饿出来的,家里人口多,要他养活。在昆明的后期,有人算过帐,我们这类人的薪水折合战前的银元仅约十几元钱。   ??朱自清对政治是关心的,但不大发表意见,可说是温文尔雅,没有火气。抗战时期,消息被国民党封锁了,对于国民党对日本帝国主义消极抗战,对共产党却积极摩擦,掀起几次反共高潮的真实情况,大后方的人们是不清楚的。他认为只要抵抗,生活过得苦一些也应该,很少发牢骚。昆明的许多政治活动,他虽然同情,但很少参加。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暗杀了闻一多,他感到极大愤慨。复员回到北平以后,又看到美帝国主义帮助国民党发动内战,大打特打,他的态度变了,在美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除了很少几次 的例外,他参加到我们的行列里来了。有几件事值得提出,一件是他对编纂《闻一多全集》的努力,我在全集的跋文中曾指出: 佩弦先生是一多十几年来的老友和同事,为了这部书,他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搜集遗文,编缀校正。拟定了目录……一句话,没有佩 弦先生的努力,这集子是不可能编辑的。   ??在当时,编印一多全集这一举动,就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抗议和 谴责。相反,和有些人相比,这些人曾经是一多的同班或者旧时同学,有二三十年的交谊,但在一多死后,却从来没有关心过这件事,也没有写一篇纪念的文字。另一件是他对青年学生的爱护。举一个例子,有一回他系里的两个学生打架,一个是民主青年同盟的,一个是国民党三青团的。打架的原因当然是政治性的,两人都到老师面前告状。   ??自清先生怕民青这位同学吃亏,背地里劝他让一点。我在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便写一封信提出意见,请他要考虑政治上谁对谁不对,大概措辞的口气尖锐了一些。第二天他就到我家里来了,非常认真严肃地说明他的用意,春秋责备贤者,他说了进步的学生几句,目的是为了保护他,免遭三青团的报复,同时,他也同意我的意见是正确的。事后我把这情况告诉了民青的同学,这个同学也很感动。他对国民党特务统治的反对,虽然没有大声疾呼,却也可以从我亲身接触的一件事看出来。这时候,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挽救濒于死亡的命运,加强了对高等学校的特务控制。为了抗议,我写了一篇学术论文《明初的学校》,说的是明初,骂的是国民党反动派,送给学校刊物《清华学报》发表。学报的编辑有些是国民党员,他们当然不肯发表,认为这不算学术性文章。我和自清先生谈起,他也是学报的编辑委员,写信给主编,极力主张发表,终于发表了这篇文章。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由于他被胃病长期折磨,身体过度衰弱,但他也明白天快亮了,乌云就要过去了,好日子要来到了。他感到欣慰,在自己的书桌上玻璃板下,写了两句诗:“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是从唐人李商隐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套来翻案的。这两句诗十分贴切地表达了他当时的心情。   ??7月23日,在清华大学工字厅举行“知识分子今天的任务”的座谈会,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的政治活动。我亲自到他家请他,和他一起漫步从北院走到工字厅。他走一会儿,停一会儿,断断续续地对我说:“你们是对的,道路走对了。不过,像我这样的人,还不大习惯,要 教育我们,得慢慢地来。这样就跟上你们了。”开会时他也发了言, 主要一段话也还是这个意思,他说:“知识分子的道路有两条:一条 是帮凶帮闲,向上爬的,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有这种人。一条 是向下的。知识分子是可上可下的,所以是一个阶层而不是一个阶级。要许多知识分子都丢开既得利益,是不容易的事。现在我们过群众生 活还过不来。这也不是理性上不愿意接受,理性是知道应该接受的,是习惯上变不过来。”   ??自清先生在理性上知道要丢开既得利益,要过群众生活,他又进了一步了,这是大踏步前进的一步。他拒绝购买美援面粉,在签了名以后,这天的日记记了这件事:6月18日,此事每月须损失600万法币,影响家中甚大,但余仍定签名。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应直接由己身做起。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决心。   ??不止如此,在逝世前一天,他还告诉他夫人:“有一件事得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自清先生是旧时代知识分子中的典型人物,他曾经是自由主义者,他不大喜欢参加政治活动,特别是比较激烈、斗争性较强的政治活动。但是,他具有正义感,随着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奴役、压迫的加强,和向中国人民的武装挑衅、屠杀、镇压,他毕竟忍受不住了。他说话了,行动了,通过文化生活、朗诵诗歌和扭秧歌,表明了他的态度。   ??另一方面,他坚决不走中间路线,第三条道路,当时有人要他参加国民党办的中间路线刊物《新路》,他坚决地拒绝了。但是他却带病参加了我们的座谈会。   ??他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在衰病的晚年,终于有了明确的立场,抬起头来,挺起脊梁,宁肯饿死,坚决拒绝敌人的“救济”,这种品德,这种气节,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毛泽东选集》第4卷,1499页)毛泽东同志赞扬了闻一多、朱自清的骨气,说“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这是我们未死者,特别是一多先生和自清先生生前战友的责任。这种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颂歌,还有待于未来
叫地地不灵 发表于 2014-12-6 12:28
看出来了,你那可怜的历史知识也就只有初中程度了,嘿嘿。

要是在北京的清华教授都过很窘迫,北京的普 ...
呵呵呵   
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1898一1948)当时害了严重胃病,却无钱治疗,因为那时物价飞涨,他那点薪水,仅够买三袋面粉,全家十二口人吃都不够,那有钱去治病呢?他看着吴晗,问道:“签什么名啊?”   吴路展开折叠的大纸,只见抬头有一行醒目的大字: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朱自清只着了一眼,便用颤抖的子拿起笔来。吴晗看见朱自清太贫困了,便凑过来说:“这次您……”   “宁可贫病而死,也不领取这种侮辱性的施舍。”朱自清推开吴晗的手,在宣言上一丝不苟地签上了名字。   吴晗走后,朱自清在《日记》中写道:“此事每月须损失六百万法市,影响家中甚大,但余决定签名,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应直接由已身做起。”   决不吃美国救济粮   走进风景如画的清华大学校园,在绿树成荫的池塘边,有一座小亭子, 人们叫它"自清亭",来纪念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原名朱白林,出生于江苏东海县.他幼年读书十分刻苦.一九一七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在大学期间,由于家里穷,他在校的生活十分艰苦,冬天只有一床破棉   被.为了勉励自己在困难中不丧失志气,不心灰意懒,他改名叫"自清",   意思是要保持高尚的气节.   朱自清从大学毕业以后,到清华大学担任了中国文学系的教授.这个时候,正是我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年代,朱自清参加了这场斗争, 表现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正义感.   一九二六年三月,日本帝国主义的军舰,开进了中国的海港,遭到了我国守军的还击.日本政府便联合了其它帝国主义国家,蛮横地要求中国政府撤除守军.日本帝国主义的无礼要求,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   三月十八日,北平(今天的北京)的大学生和很多的市民,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抗议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朱自清也积极参加了集会和游行.当游行队伍走到反动派的政府门前时,反动军警竟向手无寸铁的学生和市民开枪,制造了历史上有名的"三 一八"惨案.   朱自清亲身经历了这一惨案,极为气愤.事后,他奋笔疾书,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沉痛悼念被害学生,一篇无情地揭露了反动派的罪行,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抗日战争时期,朱自清虽然生活十分困苦,但仍然关注着祖国的命运.他坚持写文章,热情地歌颂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九四五年,朱自清在家中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兴奋异常,他走上街头,同人们一起,欢庆这喜悦的日子.   一九四六年,朱自清回到了北京,投入了北平人民反对国民党黑暗统治,争取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去.   一九四七年初,国民党以查户口为名,在北京逮捕了两千多人.朱自清对此非常气愤,他毅然签名,抗议国民党任意逮捕人民.   朱自清的行为,受到了反动派的仇恨,他们通过报纸,造谣诬蔑朱自清. 国民党特务还多次到他家闹事.但是,这些都没使朱自清动摇,他以更大的勇气投入了新的战斗.   由于长期的困苦生活和劳累的工作,使朱自清得了严重的胃病.一九四八年初,朱自清的病情加重了.这时,人民解放战争也已进入了最后阶段.朱自清不顾病痛,更加忘我地投入到斗争中去. 美国政府为了自己的利益,千方百计地支持国民党反动派,阻挠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一九四八年六月,北平学生为了反对美国政府的无耻行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   朱自清虽然重病缠身,又没有钱医治,但是他断然拒绝美国提供的一切物资.他在拒绝购买美国物品的宣言上签了字.他又让自己的孩子把美国面粉的供给证退了回去.   八月初,朱自清病情更加严重了,被送进了医院,但是,因为治疗无效, 不幸于十二日与世长辞了.在临终前,朱自清用微弱的声音叮嘱家里人:"有   件事要记住:我们家绝不能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朱自清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崇高的民族气节,将永远留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吴晗回忆: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99页)。   ??我对这件事特别感到亲切、悲愤。事隔十几年了,现在读到这几句话,当时情景还历历在目。   ??所谓“救济粮”是这么一回事:1948年6月间,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法币像大江东下一样,时时刻刻在贬值,买一包纸烟要几万块钱。教授的薪水月月在涨,但法币贬值更快,物价涨得更快,原来生活比较优越的教授们,此时也和广大人民一样难以生活下去。特别是家口众多的人,生活更为困难。国民党政府也知道人民的怨恨,特别是高等学校知识分子,他们更是对这种情况忍受不下去。于是便耍了一个手法,发了一种配购证,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到“美援的面粉”。也正当这个时候,美国政府积极扶助日本,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发出诬蔑和侮辱的叫嚣。一面是廉价收买,一面是扶植日本,侮辱中国人民。我们一些人商量了一下,要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声明是这样的:   ??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与的。下列同人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特此声明。   ??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也和往常一样,决定每人负责联系若干人,年纪大一点的教授多半是归我跑腿的。我拿着稿子去找朱自清先生。当时,他的胃病已很重了,只能吃很少的东西,多吃一点就要吐,且面庞瘦削,说话声音低沉。他有许多孩子,日子过得比谁都困难。但他一看完稿子,便立刻毫不迟疑地签了名。他向来写字是规规矩矩的。这次,他还是用颤动的手,一笔不苟地签上了他的名字。于此,也应该交代一笔,1946年从昆明回到清华园以后,他的态度有了显著的改变,不再沉默了。他反对内战,讨厌国民党。对共产党的看法也开始改变了,他曾在公开集会上朗诵解放区的诗歌,有时候还和学生们一起化装扭秧歌,弄得满头是汗。在反对美国反对国民党的一些宣言、通电、声明等等的斗争中,我总是找他。他一看见我,也就明白来意,“是签名的吧?”看了稿子,就写上自己的名字。就我记忆所及,大概十次中有八九次他是签名的。也有不签的时候,原因是文字的火气大了一些。这次,我也曾找了另外一些教授,都是平时比较熟的,或是住在附近的,大多数签了名,但也碰过钉子。有个教授只有三个孩子,但他的答复很乾脆:“不!我还要活!”朱自清的胃病是饿出来的,家里人口多,要他养活。在昆明的后期,有人算过帐,我们这类人的薪水折合战前的银元仅约十几元钱。   ??朱自清对政治是关心的,但不大发表意见,可说是温文尔雅,没有火气。抗战时期,消息被国民党封锁了,对于国民党对日本帝国主义消极抗战,对共产党却积极摩擦,掀起几次反共高潮的真实情况,大后方的人们是不清楚的。他认为只要抵抗,生活过得苦一些也应该,很少发牢骚。昆明的许多政治活动,他虽然同情,但很少参加。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暗杀了闻一多,他感到极大愤慨。复员回到北平以后,又看到美帝国主义帮助国民党发动内战,大打特打,他的态度变了,在美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除了很少几次 的例外,他参加到我们的行列里来了。有几件事值得提出,一件是他对编纂《闻一多全集》的努力,我在全集的跋文中曾指出: 佩弦先生是一多十几年来的老友和同事,为了这部书,他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搜集遗文,编缀校正。拟定了目录……一句话,没有佩 弦先生的努力,这集子是不可能编辑的。   ??在当时,编印一多全集这一举动,就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抗议和 谴责。相反,和有些人相比,这些人曾经是一多的同班或者旧时同学,有二三十年的交谊,但在一多死后,却从来没有关心过这件事,也没有写一篇纪念的文字。另一件是他对青年学生的爱护。举一个例子,有一回他系里的两个学生打架,一个是民主青年同盟的,一个是国民党三青团的。打架的原因当然是政治性的,两人都到老师面前告状。   ??自清先生怕民青这位同学吃亏,背地里劝他让一点。我在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便写一封信提出意见,请他要考虑政治上谁对谁不对,大概措辞的口气尖锐了一些。第二天他就到我家里来了,非常认真严肃地说明他的用意,春秋责备贤者,他说了进步的学生几句,目的是为了保护他,免遭三青团的报复,同时,他也同意我的意见是正确的。事后我把这情况告诉了民青的同学,这个同学也很感动。他对国民党特务统治的反对,虽然没有大声疾呼,却也可以从我亲身接触的一件事看出来。这时候,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挽救濒于死亡的命运,加强了对高等学校的特务控制。为了抗议,我写了一篇学术论文《明初的学校》,说的是明初,骂的是国民党反动派,送给学校刊物《清华学报》发表。学报的编辑有些是国民党员,他们当然不肯发表,认为这不算学术性文章。我和自清先生谈起,他也是学报的编辑委员,写信给主编,极力主张发表,终于发表了这篇文章。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由于他被胃病长期折磨,身体过度衰弱,但他也明白天快亮了,乌云就要过去了,好日子要来到了。他感到欣慰,在自己的书桌上玻璃板下,写了两句诗:“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是从唐人李商隐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套来翻案的。这两句诗十分贴切地表达了他当时的心情。   ??7月23日,在清华大学工字厅举行“知识分子今天的任务”的座谈会,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的政治活动。我亲自到他家请他,和他一起漫步从北院走到工字厅。他走一会儿,停一会儿,断断续续地对我说:“你们是对的,道路走对了。不过,像我这样的人,还不大习惯,要 教育我们,得慢慢地来。这样就跟上你们了。”开会时他也发了言, 主要一段话也还是这个意思,他说:“知识分子的道路有两条:一条 是帮凶帮闲,向上爬的,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有这种人。一条 是向下的。知识分子是可上可下的,所以是一个阶层而不是一个阶级。要许多知识分子都丢开既得利益,是不容易的事。现在我们过群众生 活还过不来。这也不是理性上不愿意接受,理性是知道应该接受的,是习惯上变不过来。”   ??自清先生在理性上知道要丢开既得利益,要过群众生活,他又进了一步了,这是大踏步前进的一步。他拒绝购买美援面粉,在签了名以后,这天的日记记了这件事:6月18日,此事每月须损失600万法币,影响家中甚大,但余仍定签名。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应直接由己身做起。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决心。   ??不止如此,在逝世前一天,他还告诉他夫人:“有一件事得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自清先生是旧时代知识分子中的典型人物,他曾经是自由主义者,他不大喜欢参加政治活动,特别是比较激烈、斗争性较强的政治活动。但是,他具有正义感,随着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奴役、压迫的加强,和向中国人民的武装挑衅、屠杀、镇压,他毕竟忍受不住了。他说话了,行动了,通过文化生活、朗诵诗歌和扭秧歌,表明了他的态度。   ??另一方面,他坚决不走中间路线,第三条道路,当时有人要他参加国民党办的中间路线刊物《新路》,他坚决地拒绝了。但是他却带病参加了我们的座谈会。   ??他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在衰病的晚年,终于有了明确的立场,抬起头来,挺起脊梁,宁肯饿死,坚决拒绝敌人的“救济”,这种品德,这种气节,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毛泽东选集》第4卷,1499页)毛泽东同志赞扬了闻一多、朱自清的骨气,说“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这是我们未死者,特别是一多先生和自清先生生前战友的责任。这种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颂歌,还有待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