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海域碧海行动全面展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9:23:51
重点海域碧海行动全面展开

http://www.cenews.com.cn/news/2005-06-29/46743.php

    中国环境报2005年6月29日讯  国家环保总局6月28日向新闻界通报2004年“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开展“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碧海行动计划”的有关情况。总局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渤海、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珠江口及其毗邻海域这3个重点海域的碧海行动计划工作已全面展开。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说,总局组织环渤海4省市对截至2004年年底的“渤海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十五”期间,环渤海4省市“渤海计划”拟建设各类项目265个,需总投资约276.6亿元。截至2004年年底,已完成投资163.9亿元,占总投资的59.3%;其中国家投入29.1亿元,占已完成投资的17.7%,山东、辽宁、天津、河北完成投资占该省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分别为75%、38%、55%、84%;已完成各类项目125个,在建项目87个,尚有53个项目处于前期阶段,分别占总数的47.2%、32.8%和20%。
  
    这位负责人说,环渤海的陆源污染物主要通过入海河流携带入海,通过河口进入渤海的污染物约占陆源污染物入海量的80%左右。重点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有所削减,但未达到要求。2004年环渤海4省市陆源COD入渤海总量与2000年相比,削减量在7万吨以上,约完成COD削减任务的60%以上;磷和石油类的排放总量有所削减,削减幅度大约在20~30%;但氮排放总量基本与2000年持平或略有削减。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说,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在环渤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人口增加的情况下,渤海近岸水质不断恶化的势头得到初步控制。环境监测表明,2004年渤海近岸Ⅰ、Ⅱ类海水的比例比2001年上升了两个百分点,Ⅳ类和劣于Ⅳ类海水的比例上升了0.5个百分点。但天津、辽宁营口等海域水质污染问题仍然突出。按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情况评价,2004年辽宁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78.5%,河北省为84.2%,天津市为57.1%,山东省为54.5%,海域超标的主要因子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影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受入海河流的影响。
  
    这位负责人说,目前总局正在组织江苏、浙江、上海3省(市)编制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海洋环境保护规划,该规划项目被命名为“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碧海行动计划”,主要内容为编制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碧海行动计划,制订3省市的污染物排海控制总量,提出共同防治区域性环境污染的措施。项目将开展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环境污染调查评价,掌握陆域和水域生态环境状况,测算该区域的环境容量,在此基础上,提出苏、浙、沪3省市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研究制订跨区域的环境污染防治机制和措施,制订碧海行动计划。整个项目计划在2006年8月底前全部完成,报国务院批复实施。通过计划的实施,将降低主要污染物入海总量,降低东海赤潮发生频次与范围,改善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近几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长江口、杭州湾及附近海域是我国近岸海域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河口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超标,营养盐比例失衡,赤潮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降低,渔业资源衰退,传统的渔场已经很难形成渔汛。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将会严重影响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碧海行动计划,系统地实施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措施,对保护和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这位负责人还说,目前珠江口及毗邻海域的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工作也在抓紧编制中。
  
    国家环保总局还发布了由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中国海事局共同编写的《2004年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公报显示:2004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一、二类海水比例占49.6%,与2003年持平;三类海水占15.4%,比上年下降4.4%;四类、劣四类海水占35.0%,比上年上升5%。去年我国海洋渔业水域总体状况良好,局部渔业水域污染比较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石油类和铜等;去年我国海域共发生0.1吨以上船舶污染事故28起,总泄漏量约3817吨,其中泄漏量10吨以上的事故15起,50吨以上事故3起。重点海域碧海行动全面展开

http://www.cenews.com.cn/news/2005-06-29/46743.php

    中国环境报2005年6月29日讯  国家环保总局6月28日向新闻界通报2004年“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开展“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碧海行动计划”的有关情况。总局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渤海、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珠江口及其毗邻海域这3个重点海域的碧海行动计划工作已全面展开。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说,总局组织环渤海4省市对截至2004年年底的“渤海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十五”期间,环渤海4省市“渤海计划”拟建设各类项目265个,需总投资约276.6亿元。截至2004年年底,已完成投资163.9亿元,占总投资的59.3%;其中国家投入29.1亿元,占已完成投资的17.7%,山东、辽宁、天津、河北完成投资占该省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分别为75%、38%、55%、84%;已完成各类项目125个,在建项目87个,尚有53个项目处于前期阶段,分别占总数的47.2%、32.8%和20%。
  
    这位负责人说,环渤海的陆源污染物主要通过入海河流携带入海,通过河口进入渤海的污染物约占陆源污染物入海量的80%左右。重点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有所削减,但未达到要求。2004年环渤海4省市陆源COD入渤海总量与2000年相比,削减量在7万吨以上,约完成COD削减任务的60%以上;磷和石油类的排放总量有所削减,削减幅度大约在20~30%;但氮排放总量基本与2000年持平或略有削减。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说,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在环渤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人口增加的情况下,渤海近岸水质不断恶化的势头得到初步控制。环境监测表明,2004年渤海近岸Ⅰ、Ⅱ类海水的比例比2001年上升了两个百分点,Ⅳ类和劣于Ⅳ类海水的比例上升了0.5个百分点。但天津、辽宁营口等海域水质污染问题仍然突出。按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情况评价,2004年辽宁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78.5%,河北省为84.2%,天津市为57.1%,山东省为54.5%,海域超标的主要因子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影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受入海河流的影响。
  
    这位负责人说,目前总局正在组织江苏、浙江、上海3省(市)编制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海洋环境保护规划,该规划项目被命名为“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碧海行动计划”,主要内容为编制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碧海行动计划,制订3省市的污染物排海控制总量,提出共同防治区域性环境污染的措施。项目将开展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环境污染调查评价,掌握陆域和水域生态环境状况,测算该区域的环境容量,在此基础上,提出苏、浙、沪3省市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研究制订跨区域的环境污染防治机制和措施,制订碧海行动计划。整个项目计划在2006年8月底前全部完成,报国务院批复实施。通过计划的实施,将降低主要污染物入海总量,降低东海赤潮发生频次与范围,改善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近几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长江口、杭州湾及附近海域是我国近岸海域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河口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超标,营养盐比例失衡,赤潮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降低,渔业资源衰退,传统的渔场已经很难形成渔汛。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将会严重影响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碧海行动计划,系统地实施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措施,对保护和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这位负责人还说,目前珠江口及毗邻海域的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工作也在抓紧编制中。
  
    国家环保总局还发布了由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中国海事局共同编写的《2004年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公报显示:2004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一、二类海水比例占49.6%,与2003年持平;三类海水占15.4%,比上年下降4.4%;四类、劣四类海水占35.0%,比上年上升5%。去年我国海洋渔业水域总体状况良好,局部渔业水域污染比较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石油类和铜等;去年我国海域共发生0.1吨以上船舶污染事故28起,总泄漏量约3817吨,其中泄漏量10吨以上的事故15起,50吨以上事故3起。
海洋污染早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时候了
要保护环境,要为我们子孙后代着想
力度还需要加大!!!!!!!!!
中校先生说的对啊,我支持你,你是我的首长啊,呵呵
但愿不要像治理淮河污染一样久治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