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箭12应该是世界上第一个现役的非制冷式红外焦平面导引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40:21


美国标枪反坦克导弹的是64×64单元的汞镉碲,汞镉碲焦平面好像没有不用制冷的

非制冷式红外焦平面成像引导头应该是氧化钒的
161036epwwrcscc57g5szr.jpg.thumb.jpg
俄文разрешение应该是分辨率的意思,氧化钒焦平面分辨率784 X479,估计这么高分辨率就是为了弥补没有制冷的不足


美国标枪反坦克导弹的是64×64单元的汞镉碲,汞镉碲焦平面好像没有不用制冷的

非制冷式红外焦平面成像引导头应该是氧化钒的
161036epwwrcscc57g5szr.jpg.thumb.jpg
俄文разрешение应该是分辨率的意思,氧化钒焦平面分辨率784 X479,估计这么高分辨率就是为了弥补没有制冷的不足
784X479那个是指上面图片的像素尺寸,不是引导头焦平面阵列像元数。
反坦克导弹用这么高像元的阵列完全是浪费。目前军用一般导瞄热成像焦平面阵列最高分辨率也就是640X480左右。
按照简氏说的红箭12夜间射程2Km,这个数据和标枪是一样的,估计引导头像元不会比标枪多多少。
非制冷热像仪用的微测热辐射计焦平面阵除了氧化钒的还有非晶硅。
标枪的确实是致冷的,其实从开发年代就能知道了,当时非制冷还没进入实用阶段。如果换非制冷,标枪的引导头分辨率,整系统重量都还能改善。
看不懂,有没有入门教材学习学习?
陆军这是要变天的节奏吗?最后几块短板之一补上,世界最强指日可待。
红色盒子 发表于 2014-7-12 03:41
陆军这是要变天的节奏吗?最后几块短板之一补上,世界最强指日可待。
短板只有一个:钱


从描述上感觉红箭12更像长钉MR,不知道有没有人在回路的功能。以前看到说标枪的64x64限制了导弹射程,现在已经有128x128的了,这样可以获得超4000米的射程。希望红箭12未来也能爆出射程超4000米的红外弹头。


从描述上感觉红箭12更像长钉MR,不知道有没有人在回路的功能。以前看到说标枪的64x64限制了导弹射程,现在已经有128x128的了,这样可以获得超4000米的射程。希望红箭12未来也能爆出射程超4000米的红外弹头。
制冷还是致冷
这个好像很重,不知道标枪重量多少
红外焦平面技术门槛并不算高,国内安防行业发展,导致红外材料的发展也很快,成本低。
终于的兔版标枪了,每次看到120火,或HJ73/8就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784X479那个是指上面图片的像素尺寸,不是引导头焦平面阵列像元数。
反坦克导弹用这么高像元的阵列完全是 ...
那是不是说红箭12比标枪先进?
dengcalvin 发表于 2014-7-12 07:07
红外焦平面技术门槛并不算高,国内安防行业发展,导致红外材料的发展也很快,成本低。
红外焦平面门槛很高,国外也没多少家能生产高分辨率的非制冷。在军用方面中国一直重视红外发展,并不是安防这块的推动。军队需求比安防更大,也更迫切。
sendu 发表于 2014-7-12 12:18
那是不是说红箭12比标枪先进?
这是应该的,标枪那引导头毕竟是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
dengcalvin 发表于 2014-7-12 07:07
红外焦平面技术门槛并不算高,国内安防行业发展,导致红外材料的发展也很快,成本低。
最近几年国内才突破实用化量产的技术。
民用市场上各种牌子基本都是购买美国法国的现成元件然后回来做成产品,实际成本其实没有优势。
军用的早些年也靠进口元件。这就是为什么小型化的热成像设备最近几年才开始在军队中逐步实用。
红外焦平面技术门槛并不算高,国内安防行业发展,导致红外材料的发展也很快,成本低。
是非制冷红外焦平面,制冷型的门槛很高。
那是不是说红箭12比标枪先进?
如果标枪用的是制冷型的红外探测器,那就导引头来说12就己经低一个档次了。
这是应该的,标枪那引导头毕竟是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典型NETD是50mk,制冷型的典型值是8-11mk,这个指标越小越好,决定了导引头的作用距离,你说单从导引头来看哪个技术更先进?
楼主不常上网啊。。。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红色盒子 发表于 2014-7-12 03:41
陆军这是要变天的节奏吗?最后几块短板之一补上,世界最强指日可待。
陆军最大的短板是直升机吧,重型直升机不知何时才能面世。
太强大了吧,坦克的恶梦啊
他们说能攻顶,可是百度了半天也翻不到相关资料啊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典型NETD是50mk,制冷型的典型值是8-11mk,这个指标越小越好,决定了导引头的作用距离, ...
VOX氧化钒具有潜在的低灵敏度特性,基于微桥绝热结构的微测辐射热计焦平面能够实现
潜在最大的热灵敏度,其NETD 极限低于5 m K,还大有改进空间
如果标枪用的是制冷型的红外探测器,那就导引头来说12就己经低一个档次了。
非制冷同样性能的成本是制冷型的1/10到1/100,因此非制冷才适合大规模使用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典型NETD是50mk,制冷型的典型值是8-11mk,这个指标越小越好,决定了导引头的作用距离, ...
错了吧,NTED值只是一个重要参数,导引头的作用距离和很多参数相关,并且非制冷焦平面报道的最大发现距离为70公里,虽然与太空中卫星红外预警的制冷焦平面几千公里有差距,但普通战术应用应该足够了
wjgg 发表于 2014-7-12 06:39
制冷还是致冷
准确地说是致冷。

ab209 发表于 2014-7-12 15:17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典型NETD是50mk,制冷型的典型值是8-11mk,这个指标越小越好,决定了导引头的作用距离, ...


首先,从热成像仪发展历史和材料技术要求来看,非制冷无疑比制冷技术门槛更高。标枪所使用的碲镉汞半导体光子探测器焦平面阵+斯特林液氮循环制冷这种机理在80年代就已经开始投入应用,非焦平面阵列的机械扫瞄碲镉汞探测器更是60年代就投入使用了,而测热原理的非制冷热成像探测器则是90年代随热敏材料和信号转换处理技术进一步发展,才成熟的新技术。
其次 ,非制冷热成像仪的测热探测器相比制冷热成像仪的光子探测器(充分制冷条件下),的确总体上噪声等效温差数据指标较低。但噪声等效温差虽然是热成像仪重要的性能参数之一,这个参数对军用热成像仪探测距离的影响却并非决定性的。
噪声等效温差反映的是探测去对温度变化的灵敏度,这个参数与热成像仪的空间分辨率、目标的热辐射强度和面积三个参数共同影响热象仪的探测距离。而非制冷探测器的NETD 50mk(相当于在30摄氏度气温下可感知显示0.05摄氏度的温差),这与8mk在对车辆目标的探测上几乎不会有可以计算的差距。因此真正决定探测距离的是热象仪的空间分辨率和目标辐射强度与面积,对于热象仪本身来说就是空间分辨率更具决定性。
信号处理水平相同的焦平面热象仪的空间分辨率高低则由两个因素决定:锗镜头的倍率、焦平面探测器的像元数。简单说就是镜头倍率越大、探测器焦平面阵列探测元越多,热象仪的探测距离越远。
所以,制冷型虽然在温度灵敏度上有优势,但这个优势对于一般军事用途作用不大,更非制冷性探测距离更远。实际上由于制冷型的体积重量功耗和成本劣势,除了一些对温差灵敏度需求很高的领域,制冷型在军事和工业领域已经被非制冷型替代了,非制冷型在像元数量、像元点距上大发展。因此,落实到实际型号上,老制冷型反而探测距离还不如现在新的非制冷型。
坦克热成像仪的发展就非常典型,90年代初使用光子探测机械扫描的型号对地方坦克探测距离只有2公里左右,而现在使用焦平面热成像仪高端型号能超过8公里的探测距离,坦克热成像仪的镜头倍率这20年变化不大,提高得就是焦平面探测元数。
另外,非制冷的测热探测器在噪声等效温差上也在进步,雷西恩产品线中已经有10mk级别的VOx探测器了。
标枪的引导头,因为80年代的碲镉汞焦平面,受制于斯特林液氮制冷系统的重量体积、功耗、以及焦平面像元的点距,以及整系统的成本,仅仅只有64X64的分辨率。现在使用非制冷探测器,则可以省掉制冷系统,节省不少重量体积、功耗和成本。另一方面,也能为升级热成像探测器,提高导弹射程留足空间,以现在主流25um点距阵列,升级为320X240甚至640X480都不存在困难。而配合3-5倍的光学窗口,即便320X240的探测器也能探测到6公里以上的车辆目标。

ab209 发表于 2014-7-12 15:17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典型NETD是50mk,制冷型的典型值是8-11mk,这个指标越小越好,决定了导引头的作用距离, ...


首先,从热成像仪发展历史和材料技术要求来看,非制冷无疑比制冷技术门槛更高。标枪所使用的碲镉汞半导体光子探测器焦平面阵+斯特林液氮循环制冷这种机理在80年代就已经开始投入应用,非焦平面阵列的机械扫瞄碲镉汞探测器更是60年代就投入使用了,而测热原理的非制冷热成像探测器则是90年代随热敏材料和信号转换处理技术进一步发展,才成熟的新技术。
其次 ,非制冷热成像仪的测热探测器相比制冷热成像仪的光子探测器(充分制冷条件下),的确总体上噪声等效温差数据指标较低。但噪声等效温差虽然是热成像仪重要的性能参数之一,这个参数对军用热成像仪探测距离的影响却并非决定性的。
噪声等效温差反映的是探测去对温度变化的灵敏度,这个参数与热成像仪的空间分辨率、目标的热辐射强度和面积三个参数共同影响热象仪的探测距离。而非制冷探测器的NETD 50mk(相当于在30摄氏度气温下可感知显示0.05摄氏度的温差),这与8mk在对车辆目标的探测上几乎不会有可以计算的差距。因此真正决定探测距离的是热象仪的空间分辨率和目标辐射强度与面积,对于热象仪本身来说就是空间分辨率更具决定性。
信号处理水平相同的焦平面热象仪的空间分辨率高低则由两个因素决定:锗镜头的倍率、焦平面探测器的像元数。简单说就是镜头倍率越大、探测器焦平面阵列探测元越多,热象仪的探测距离越远。
所以,制冷型虽然在温度灵敏度上有优势,但这个优势对于一般军事用途作用不大,更非制冷性探测距离更远。实际上由于制冷型的体积重量功耗和成本劣势,除了一些对温差灵敏度需求很高的领域,制冷型在军事和工业领域已经被非制冷型替代了,非制冷型在像元数量、像元点距上大发展。因此,落实到实际型号上,老制冷型反而探测距离还不如现在新的非制冷型。
坦克热成像仪的发展就非常典型,90年代初使用光子探测机械扫描的型号对地方坦克探测距离只有2公里左右,而现在使用焦平面热成像仪高端型号能超过8公里的探测距离,坦克热成像仪的镜头倍率这20年变化不大,提高得就是焦平面探测元数。
另外,非制冷的测热探测器在噪声等效温差上也在进步,雷西恩产品线中已经有10mk级别的VOx探测器了。
标枪的引导头,因为80年代的碲镉汞焦平面,受制于斯特林液氮制冷系统的重量体积、功耗、以及焦平面像元的点距,以及整系统的成本,仅仅只有64X64的分辨率。现在使用非制冷探测器,则可以省掉制冷系统,节省不少重量体积、功耗和成本。另一方面,也能为升级热成像探测器,提高导弹射程留足空间,以现在主流25um点距阵列,升级为320X240甚至640X480都不存在困难。而配合3-5倍的光学窗口,即便320X240的探测器也能探测到6公里以上的车辆目标。
非制冷同样性能的成本是制冷型的1/10到1/100,因此非制冷才适合大规模使用
非制冷本就是低端应用,和制冷型的不在一个应用范围。

hswz 发表于 2014-7-12 17:54
错了吧,NTED值只是一个重要参数,导引头的作用距离和很多参数相关,并且非制冷焦平面报道的最大发现距离为7 ...


相信我,没错的。在同样的镜头焦距,F数、探测器规格的情况下,探测器性能才是根本。
hswz 发表于 2014-7-12 17:54
错了吧,NTED值只是一个重要参数,导引头的作用距离和很多参数相关,并且非制冷焦平面报道的最大发现距离为7 ...


相信我,没错的。在同样的镜头焦距,F数、探测器规格的情况下,探测器性能才是根本。
准确地说是致冷。
制冷,是制冷机的制冷。

raveshaw 发表于 2014-7-12 19:40
首先,从热成像仪发展历史和材料技术要求来看,非制冷无疑比制冷技术门槛更高。标枪所使用的碲镉汞半导 ...


        你第一句就错了。其它的我就不一一纠正了,太麻烦了,而且   要从材料、器件原理、整机应用多方面纠错,这是好几大厚本书的工作量,在下实再难以在这儿完成这个工作。
        非制冷向下兼容硅工艺,读出电路基本没有难点,主要技术有三大点:微桥结构工艺,氧化钒制备工艺和封装工艺。技术关键点不多,一但攻克后容易大批量生产,成本低这都是它的优势。但非制冷型的探测率是硬伤,决定了非制冷焦平面无法在高端领域应用。

想了想这样不合适,能写到这儿还是下了功夫的,你说的影响整机空间分辩率的因素没错,但是整机除了空间分辨率指标还有一个整机NETD指标呢,缺一不可哦。

堪误: 非制冷焦平面已经有产品NETD做到了10mk以下,所以说探测率是硬伤的说法是不合适的,应更正为探测率/响应时间。
raveshaw 发表于 2014-7-12 19:40
首先,从热成像仪发展历史和材料技术要求来看,非制冷无疑比制冷技术门槛更高。标枪所使用的碲镉汞半导 ...


        你第一句就错了。其它的我就不一一纠正了,太麻烦了,而且   要从材料、器件原理、整机应用多方面纠错,这是好几大厚本书的工作量,在下实再难以在这儿完成这个工作。
        非制冷向下兼容硅工艺,读出电路基本没有难点,主要技术有三大点:微桥结构工艺,氧化钒制备工艺和封装工艺。技术关键点不多,一但攻克后容易大批量生产,成本低这都是它的优势。但非制冷型的探测率是硬伤,决定了非制冷焦平面无法在高端领域应用。

想了想这样不合适,能写到这儿还是下了功夫的,你说的影响整机空间分辩率的因素没错,但是整机除了空间分辨率指标还有一个整机NETD指标呢,缺一不可哦。

堪误: 非制冷焦平面已经有产品NETD做到了10mk以下,所以说探测率是硬伤的说法是不合适的,应更正为探测率/响应时间。
lgyjcx 发表于 2014-7-12 06:39
这个好像很重,不知道标枪重量多少
好像是22公斤
这个带不带光纤
抬举到这个高度了?
VOX氧化钒具有潜在的低灵敏度特性,基于微桥绝热结构的微测辐射热计焦平面能够实现
潜在最大的热灵敏度 ...
理论极限5mk的出处请告知,谢谢。
红色盒子 发表于 2014-7-12 03:41
陆军这是要变天的节奏吗?最后几块短板之一补上,世界最强指日可待。
难道各种枪械没有被骂得狗血淋头?
首先,从热成像仪发展历史和材料技术要求来看,非制冷无疑比制冷技术门槛更高。标枪所使用的碲镉汞半导 ...
rathyon公司10mk非制冷探测器?有链接吗?
ab209 发表于 2014-7-12 20:47
rathyon公司10mk非制冷探测器?有链接吗?
http://www.docin.com/p-52193496.html
ab209 发表于 2014-7-12 20:45
理论极限5mk的出处请告知,谢谢。
http://www.docin.com/p-261863580.html
http://www.docin.com/p-52193496.html
文章拜读了,理论极限方面,电容型悬臂梁型的国外文献提到的NETD理论值甚至在2mk以下,当然了,由于这一理论是检测热致微弱形变,如何保证探测器在平时不发生这种形变,如何保证探测器所处温度浮动不超过1mk,工艺是否能实现先不管它,至少理论上没问题了。现在响应速度仍是在高帧频应用的制约。

reython的产品小于10mk的相关文献还是没有找到,刚去雷神公司网站上也没有该产品介绍。文章里的引文我再去查一下。
ab209 发表于 2014-7-13 05:28
文章拜读了,理论极限方面,电容型悬臂梁型的国外文献提到的NETD理论值甚至在2mk以下,当然了,由于这一 ...
Screenshot_2014-07-13-08-15-5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