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军朱日和训练基地联想到美军欧文堡训练基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2:53:56
目前,“跨越-2014”系列演习正在北京军区朱日和训练基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从各新闻报道里看到几个特点:
一是这次“跨越”系列演习覆盖面广、规模大。与往年跨区机动演习相比,本次活动覆盖南京、广州、济南、沈阳、成都和兰州六大军区,检验对象包括装甲、机步、摩步等多种类型,参演人员涉及总部、院校、军区和基地多个层次,规模前所未有。
二是演习内容、组织模式的改变是最大的看点。本次演习的重点已经不再是跨区机动,而是直接将目标聚焦到参演部队是否“能打仗”上来,通过合理构设近似真实战场的交战环境让参演部队“真枪实弹”地打上一仗。
三是参演部队是首次接触这种“自主对抗、随机导调、精确评估”的组训模式,为了真实反映部队训练短板,总部提出“重检验不重评比、重实效不重形式、重检讨不重输赢”,以使部队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学打仗、练打仗上来。
四是“跨越”系列演习不设脚本、没有预案,基本上真实地展现了每支部队的实际作战能力。有的部队远程机动几千公里,立足未稳就仓促投入战斗却能够沉着应战。有的部队带着先进的作战装备踌躇满志而来,却因为地形不熟、态势不清、指挥不力而败得心有不甘。
五是演习各阶段的复盘检讨会。在每支参演部队演习检讨会上,从导演部到参演部队都一致少讲或不讲优点,而是结合部队演习的视频和文字记录材料,重点讲问题缺点和经验启示,以求让部队打一仗、进一步。
  六是每支部队撤离演习场之前,将会得到完整的演习过程视频录像,以及演习行动精确评估报告和一套针对参演部队各个要素和作战单元的详细点评材料,力求让部队打个明白仗,真正做到作战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自己最缺什么就精练什么。
  “跨越-2014”系列演习让陆军训练向实战化跨越了一大步,为全面准确评估陆军部队真实的建设水平和作战能力提供了重要参考。
  
  以上根据工程兵学院房永智的《跨越-2014演习探索中国陆军未来之路》一文整理摘编

从我军朱日和训练基地联想到美军欧文堡训练基地,每年都在进行的系列演习,感觉两者既有很多相识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欧文堡训练基地(NTC)。地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巴斯托市东北60公里处,面积近2600平方公里。是气候恶劣、地形复杂的荒漠地带。作为美国陆军最大的训练基地,也是美国陆军国家训练中心,欧文堡的主要任务是:组织驻美国本土的重型师、旅和营级部队在高强度作战环境中进行艰苦的和近似实战的诸兵种合成训练,同时从参训部队中收集和分析反馈的训练信息,为陆军的训练、作战理论、编制和装备的改进提供第一手资料。该中心每年训练时间为10个月,全年可训练约八万人。

  美国的准战场
  在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美军特别强调训练环境与战场的一致性。认为只有在战斗训练中心,士兵和指挥官才能体验各级部队协同作战的逼真性和环境的艰苦性。在这里,训练场上的情况几乎都与实战一样。受训部队从他们下飞机的那一刻,就进入了战场,完全没有适应环境的时间。反方部队往往会在他们立足未稳之时发起攻击,或利用他们不熟悉地形而将其诱入伏击圈。阵地上戒备森严,到处是全副武装的岗哨、密布的铁丝网、各种堑壕以及架在沙袋上的机枪。指挥所也布满伪装网和沙袋,昏暗的直流灯下,摆放着各种作战地图。模拟的枪炮声与电台的滴达声交织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指挥员下达口令和参谋人员打电话,不得不像在炮火连天的战场那样扯着嗓子喊叫。训练中的一切都以实战标准进行:如果训练时需要防坦克壕,指挥官就必须派工兵去挖;如果士兵在战斗中负伤,就必须对其进行及时抢救与后送;如果士兵死亡,就必须派其他士兵顶替其位置;如果参训部队填写的零配件清单不合规格,它就得不到任何补充;如果部队丢失了食物,这支部队就只能挨饿。为了使演练更加逼真,就连女兵打字时也是身背武器,头戴防毒面具。因为敌方随时可能发动的化学攻击都是用掺有催泪性毒气的烟雾来模拟……

  假想敌是最强的
  欧文堡的军事训练之所以成效显著,还得益于这个准战场上有一支同样遐迩闻名的非常专业的敌军部队,即假想敌(又称反方部队)。为了提高部队的训练质量,增大对抗训练的难度,美陆军早在1977年就决定,在全部军事基地中都实行假想敌实兵对抗训练演习制度。为此,陆军司令部专门在得克萨斯州的胡德堡建立了代号为红色突击队的假想敌训练支队。所有在训练和演习时扮演假想敌的官兵,都必须在胡德堡训练基地接受扮演苏联军队的严格训练,使他们能够像一支典型的苏联(华约集团)军队一样制定作战计划、采取作战行动以及协同作战。1981年,第一支假想敌部队--第32近卫摩步团成立,这是从训练成绩最好的第31机步团和第73装甲团各抽调一个精锐营组成的。这支部队从外观到作战都完全模拟苏军摩步团的全部特征。着苏军军服,持苏制武器,驾驶苏军样式的车辆,人员之间均以“同志”互称,按苏军起床号作息,吃俄罗斯早餐。交往的礼节也有很多俄罗斯族的味道。此外,为达到训练目的,假想敌部队还陆续收集了许多真实的俄制武器,比如缴获伊拉克的大量T-72坦克、在波黑战场取得的T-80坦克等。可以说,对来到这里训练的美陆军师、旅部队来说,这里所有训练器材与设备以及战术手段都是真实的、无可挑剔的。
从1997年3月15日开始,在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每年进行为期两周的实战演习训练。担任假想敌的反方部队(这是不是应该叫红军)是号称世界上训练最好的陆军第177装甲旅所属第11装甲骑兵团。他们与美第4机步师第1旅对垒。第1旅是美国历史上的第1个数字化旅。尽管它信息化程度很高,但在和第11装甲骑兵团对抗中仍感非常吃力。特别是在第一个星期内,装甲骑兵团采取了一系列如设法使对手的目标侦察系统负荷过重,或对其实施欺骗等灵活的措施,使这支新型的数字化部队手忙脚乱。最后虽然判第1旅为胜方,但战损率双方相差无几。十几年来,有数支美军重装师和轻机步旅在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参加演练时“折戟沉沙”。 而担任“红军”部队的第11装甲骑兵团在担任假想敌的几年中,取胜率超过90%。

  讲评时的面刺
  在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有一支具有训练经验并经严格选拔的优秀军官组成的调理员队伍(含空军调理员)。他们大都在部队担任过旅、营、连、排各级的基层军官。调理员平时和部队住在一起,对抗训练时,他们随时观察、控制训练进度,对提高受训部队的训练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国家训练中心通过其先进的陆军综合激光作战系统,能够对杀伤、击毙、击毁的时间、地点和程度提供更准确的信息,还能对核弹头、化学武器、航空炸弹和地雷的杀伤效果进行评估。所有单兵武器和重装备都安装了激光发射(接收)装置、GBS全球定位系统和电脑。演习中,通过监控系统显示实时动态,导调人员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掌握演习情况,评判参训部队伤亡和胜负。同时,可利用监控系统对演习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录像。演习结束时,国家训练中心的导调人员还要对参演部队,特别是对每一级指挥官进行详细的讲评,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尖锐而直率的批评。部队在撤离时,还可带回长约40小时的视频影像和500页左右的书面材料。指挥官通过回看、复盘,检查其部队的作战活动,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哪些又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从而把在国家训练中心的经验和教训纳入驻地训练计划。这样,国家训练中心的成果在参训部队离开该中心很久以后仍然在发挥作用。此外,每支部队的训练报告以及相关的录音、录像带等资料还将送往陆军合成作战发展部,以供进一步研究之用。
  实践证明,在受训的部队战斗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美陆军将领在评价美军近几年历次对外作战中时强调指出:虽然各种作战的胜利是多种因素所致,但部队在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所进行的针对性很强的训练,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随着战争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美陆军也在不断改进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的常规强化训练,其重要措施之一就是重新装备假想敌部队,如装备无人驾驶侦察飞机、夜视镜和能够干扰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导航信号的干扰发射机等,使之一改以往前苏联军队的传统形象。今天,这支假想敌部队不仅具有卓越的常规作战能力,而且具有很强的非对称作战能力、巷战和近距离作战等能力。美军认为,只有在国家训练中心打败假想敌的部队,才能在未来的战场上战胜真正的对手。   
  在欧文堡训练基地建成后的20年里,有120万人次的美军陆军部队接受了训练,美军所有地面部队均不同程度的参加了演习。今天的欧文堡是美军最繁忙的设施,每年有10个月要训练10个旅级部队。每次轮训的持续时间为28-35 天。在训练区内的行动是全天候的。训练基地常年驻有750 位观察协调员(导调人员)、第11装甲骑兵团,以及负责进行供应保障的维护人员。每年有75000 人受训(包括空军)。美军其它几个军事训练中心,都因为地形和其他因素限制了大规模的演习训练。而只有欧文堡逐步成为美军最佳训练中心。
  
通过以上比较,不难看出,我军的“跨越-2014”系列演习与其说向实战化迈进,不如说更像是在向美军学习。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学习美军的经验。特别是不断训练、屡败屡战、夺取胜利的精神,精益求精的职业化追求,对于喜欢阅兵而不是演习,乃至把演习当作阅兵的军队而言,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训练,更重要的是有好的体制、好的观念去推动新军事变革,通过接近实战化,为全面准确评估陆军部队真实的建设水平和作战能力提供重要参考。
目前,“跨越-2014”系列演习正在北京军区朱日和训练基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从各新闻报道里看到几个特点:
一是这次“跨越”系列演习覆盖面广、规模大。与往年跨区机动演习相比,本次活动覆盖南京、广州、济南、沈阳、成都和兰州六大军区,检验对象包括装甲、机步、摩步等多种类型,参演人员涉及总部、院校、军区和基地多个层次,规模前所未有。
二是演习内容、组织模式的改变是最大的看点。本次演习的重点已经不再是跨区机动,而是直接将目标聚焦到参演部队是否“能打仗”上来,通过合理构设近似真实战场的交战环境让参演部队“真枪实弹”地打上一仗。
三是参演部队是首次接触这种“自主对抗、随机导调、精确评估”的组训模式,为了真实反映部队训练短板,总部提出“重检验不重评比、重实效不重形式、重检讨不重输赢”,以使部队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学打仗、练打仗上来。
四是“跨越”系列演习不设脚本、没有预案,基本上真实地展现了每支部队的实际作战能力。有的部队远程机动几千公里,立足未稳就仓促投入战斗却能够沉着应战。有的部队带着先进的作战装备踌躇满志而来,却因为地形不熟、态势不清、指挥不力而败得心有不甘。
五是演习各阶段的复盘检讨会。在每支参演部队演习检讨会上,从导演部到参演部队都一致少讲或不讲优点,而是结合部队演习的视频和文字记录材料,重点讲问题缺点和经验启示,以求让部队打一仗、进一步。
  六是每支部队撤离演习场之前,将会得到完整的演习过程视频录像,以及演习行动精确评估报告和一套针对参演部队各个要素和作战单元的详细点评材料,力求让部队打个明白仗,真正做到作战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自己最缺什么就精练什么。
  “跨越-2014”系列演习让陆军训练向实战化跨越了一大步,为全面准确评估陆军部队真实的建设水平和作战能力提供了重要参考。
  
  以上根据工程兵学院房永智的《跨越-2014演习探索中国陆军未来之路》一文整理摘编

从我军朱日和训练基地联想到美军欧文堡训练基地,每年都在进行的系列演习,感觉两者既有很多相识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欧文堡训练基地(NTC)。地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巴斯托市东北60公里处,面积近2600平方公里。是气候恶劣、地形复杂的荒漠地带。作为美国陆军最大的训练基地,也是美国陆军国家训练中心,欧文堡的主要任务是:组织驻美国本土的重型师、旅和营级部队在高强度作战环境中进行艰苦的和近似实战的诸兵种合成训练,同时从参训部队中收集和分析反馈的训练信息,为陆军的训练、作战理论、编制和装备的改进提供第一手资料。该中心每年训练时间为10个月,全年可训练约八万人。

  美国的准战场
  在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美军特别强调训练环境与战场的一致性。认为只有在战斗训练中心,士兵和指挥官才能体验各级部队协同作战的逼真性和环境的艰苦性。在这里,训练场上的情况几乎都与实战一样。受训部队从他们下飞机的那一刻,就进入了战场,完全没有适应环境的时间。反方部队往往会在他们立足未稳之时发起攻击,或利用他们不熟悉地形而将其诱入伏击圈。阵地上戒备森严,到处是全副武装的岗哨、密布的铁丝网、各种堑壕以及架在沙袋上的机枪。指挥所也布满伪装网和沙袋,昏暗的直流灯下,摆放着各种作战地图。模拟的枪炮声与电台的滴达声交织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指挥员下达口令和参谋人员打电话,不得不像在炮火连天的战场那样扯着嗓子喊叫。训练中的一切都以实战标准进行:如果训练时需要防坦克壕,指挥官就必须派工兵去挖;如果士兵在战斗中负伤,就必须对其进行及时抢救与后送;如果士兵死亡,就必须派其他士兵顶替其位置;如果参训部队填写的零配件清单不合规格,它就得不到任何补充;如果部队丢失了食物,这支部队就只能挨饿。为了使演练更加逼真,就连女兵打字时也是身背武器,头戴防毒面具。因为敌方随时可能发动的化学攻击都是用掺有催泪性毒气的烟雾来模拟……

  假想敌是最强的
  欧文堡的军事训练之所以成效显著,还得益于这个准战场上有一支同样遐迩闻名的非常专业的敌军部队,即假想敌(又称反方部队)。为了提高部队的训练质量,增大对抗训练的难度,美陆军早在1977年就决定,在全部军事基地中都实行假想敌实兵对抗训练演习制度。为此,陆军司令部专门在得克萨斯州的胡德堡建立了代号为红色突击队的假想敌训练支队。所有在训练和演习时扮演假想敌的官兵,都必须在胡德堡训练基地接受扮演苏联军队的严格训练,使他们能够像一支典型的苏联(华约集团)军队一样制定作战计划、采取作战行动以及协同作战。1981年,第一支假想敌部队--第32近卫摩步团成立,这是从训练成绩最好的第31机步团和第73装甲团各抽调一个精锐营组成的。这支部队从外观到作战都完全模拟苏军摩步团的全部特征。着苏军军服,持苏制武器,驾驶苏军样式的车辆,人员之间均以“同志”互称,按苏军起床号作息,吃俄罗斯早餐。交往的礼节也有很多俄罗斯族的味道。此外,为达到训练目的,假想敌部队还陆续收集了许多真实的俄制武器,比如缴获伊拉克的大量T-72坦克、在波黑战场取得的T-80坦克等。可以说,对来到这里训练的美陆军师、旅部队来说,这里所有训练器材与设备以及战术手段都是真实的、无可挑剔的。
从1997年3月15日开始,在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每年进行为期两周的实战演习训练。担任假想敌的反方部队(这是不是应该叫红军)是号称世界上训练最好的陆军第177装甲旅所属第11装甲骑兵团。他们与美第4机步师第1旅对垒。第1旅是美国历史上的第1个数字化旅。尽管它信息化程度很高,但在和第11装甲骑兵团对抗中仍感非常吃力。特别是在第一个星期内,装甲骑兵团采取了一系列如设法使对手的目标侦察系统负荷过重,或对其实施欺骗等灵活的措施,使这支新型的数字化部队手忙脚乱。最后虽然判第1旅为胜方,但战损率双方相差无几。十几年来,有数支美军重装师和轻机步旅在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参加演练时“折戟沉沙”。 而担任“红军”部队的第11装甲骑兵团在担任假想敌的几年中,取胜率超过90%。

  讲评时的面刺
  在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有一支具有训练经验并经严格选拔的优秀军官组成的调理员队伍(含空军调理员)。他们大都在部队担任过旅、营、连、排各级的基层军官。调理员平时和部队住在一起,对抗训练时,他们随时观察、控制训练进度,对提高受训部队的训练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国家训练中心通过其先进的陆军综合激光作战系统,能够对杀伤、击毙、击毁的时间、地点和程度提供更准确的信息,还能对核弹头、化学武器、航空炸弹和地雷的杀伤效果进行评估。所有单兵武器和重装备都安装了激光发射(接收)装置、GBS全球定位系统和电脑。演习中,通过监控系统显示实时动态,导调人员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掌握演习情况,评判参训部队伤亡和胜负。同时,可利用监控系统对演习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录像。演习结束时,国家训练中心的导调人员还要对参演部队,特别是对每一级指挥官进行详细的讲评,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尖锐而直率的批评。部队在撤离时,还可带回长约40小时的视频影像和500页左右的书面材料。指挥官通过回看、复盘,检查其部队的作战活动,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哪些又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从而把在国家训练中心的经验和教训纳入驻地训练计划。这样,国家训练中心的成果在参训部队离开该中心很久以后仍然在发挥作用。此外,每支部队的训练报告以及相关的录音、录像带等资料还将送往陆军合成作战发展部,以供进一步研究之用。
  实践证明,在受训的部队战斗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美陆军将领在评价美军近几年历次对外作战中时强调指出:虽然各种作战的胜利是多种因素所致,但部队在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所进行的针对性很强的训练,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随着战争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美陆军也在不断改进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的常规强化训练,其重要措施之一就是重新装备假想敌部队,如装备无人驾驶侦察飞机、夜视镜和能够干扰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导航信号的干扰发射机等,使之一改以往前苏联军队的传统形象。今天,这支假想敌部队不仅具有卓越的常规作战能力,而且具有很强的非对称作战能力、巷战和近距离作战等能力。美军认为,只有在国家训练中心打败假想敌的部队,才能在未来的战场上战胜真正的对手。   
  在欧文堡训练基地建成后的20年里,有120万人次的美军陆军部队接受了训练,美军所有地面部队均不同程度的参加了演习。今天的欧文堡是美军最繁忙的设施,每年有10个月要训练10个旅级部队。每次轮训的持续时间为28-35 天。在训练区内的行动是全天候的。训练基地常年驻有750 位观察协调员(导调人员)、第11装甲骑兵团,以及负责进行供应保障的维护人员。每年有75000 人受训(包括空军)。美军其它几个军事训练中心,都因为地形和其他因素限制了大规模的演习训练。而只有欧文堡逐步成为美军最佳训练中心。
  
通过以上比较,不难看出,我军的“跨越-2014”系列演习与其说向实战化迈进,不如说更像是在向美军学习。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学习美军的经验。特别是不断训练、屡败屡战、夺取胜利的精神,精益求精的职业化追求,对于喜欢阅兵而不是演习,乃至把演习当作阅兵的军队而言,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训练,更重要的是有好的体制、好的观念去推动新军事变革,通过接近实战化,为全面准确评估陆军部队真实的建设水平和作战能力提供重要参考。
要有几个不同地形特征的综合训练基地满足不同战术战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