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边内蒙古50载? 老人半生住“监舍”(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07:15
支边内蒙古50载? 老人半生住“监舍”(图)


2014-06-06 17:04: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责任编辑:
2014年06月06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牛广新在自己家附近转悠,旁边是早已坍塌的房屋。 尚虹波 摄



图为杨明德的老伴儿,她期盼有生之年能搬离这个地方。 尚虹波 摄



图为曾经的“监舍”,如今的家。 尚虹波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6日电 题:支边内蒙古50载?老人半生住“监舍”
  作者:尚虹波
  中午刚过,窗外雨声渐停,天空也慢慢放晴。看了看屋顶没有漏雨的痕迹,76岁的牛广新扯了一下床头边的灯绳,屋里瞬间暗了下来。
  “又挺过一场雨,这老房子,一到夏天就怕下雨。”牛广新对记者说。




  牛广新嘴里的“房子”,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民房,而是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监舍。房屋面积不大,屋顶却很高,低矮的窗户被分割成6个小格子,阳光很难照进来。虽然已进入6月,但火炉仍是屋里必不可少的东西。
  走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海西路锅炉厂附近,只要询问六十岁以上的路人这里以前是不是有个监狱,十有八九都会指向橡塑厂的家属区。
  牛广新,河北人,原天津动力机厂职工,1965年支援边疆建设来到内蒙古,后来成为呼和浩特市橡塑厂的检验员。由于当时享受到厂里的分房待遇,牛广新分到了一间大约30平米的房子。
  “这都是以前监狱的犯人住的地方,后来犯人转走了,单位就分给了我们。”牛广新说。
  杨明德一家也是这里的老住户,虽然他和老伴儿都是山西人,可在呼和浩特工作生活四十多年,早将这里看成了自己的家。
  “当年退伍后他支援边疆来到这里,这是厂子给分的房子。”杨明德今年70岁,耳朵有点聋,他的老伴儿向记者介绍。由于下过雨后屋里发阴,杨明德的老伴儿正准备生火炉。“家里太冷了,腰也疼,腿也疼。”
  走在橡塑厂家属区,成片的平房与外面林立的高楼形成鲜明对比。狭窄的巷子里没有下水管网,一场阵雨过后,污水和雨水混合在一起,发出刺鼻的气味。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橡塑厂千余名职工住在这里,他们大多是从外省来到内蒙古的支援边疆建设者。
  而早多年前,橡塑厂就已经破产倒闭,个人承包后转为股份制企业,厂里很多人以及他们的子女一同下岗。像牛广新、杨明德这样的老人,如今只能依靠每月千余元的退休金生活。
  因为年久失修,这里的很多房子已经倒塌,断壁碎砖随处可见,在一些屋顶坍塌的院子里,绿树杂草已经遮住了院墙。牛广新告诉记者,住在这些院子里的老人们多随子女外迁。
  “冬天垃圾成山,夏天污水成河,就是这样的地方,我已经住了四十几年。”牛广新说。通过看电视、看报纸,牛广新得知内蒙古各个地方都有棚户区改造,牛广新也盼望着他们住的地方能进入改造范围,让他们在有生之年能住上新居。
  6日,记者通过回民区区委宣传部了解到,目前住在橡塑厂家属区的住户有百余户。这里的土地所有权归橡塑厂企业所有,且企业下属有房地产开发公司,但近期并没有针对这里的开发计划。(完)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4/06-06/6254016.shtml


支边内蒙古50载? 老人半生住“监舍”(图)


2014-06-06 17:04: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责任编辑:
2014年06月06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牛广新在自己家附近转悠,旁边是早已坍塌的房屋。 尚虹波 摄


图为杨明德的老伴儿,她期盼有生之年能搬离这个地方。 尚虹波 摄


图为曾经的“监舍”,如今的家。 尚虹波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6日电 题:支边内蒙古50载?老人半生住“监舍”
  作者:尚虹波
  中午刚过,窗外雨声渐停,天空也慢慢放晴。看了看屋顶没有漏雨的痕迹,76岁的牛广新扯了一下床头边的灯绳,屋里瞬间暗了下来。
  “又挺过一场雨,这老房子,一到夏天就怕下雨。”牛广新对记者说。




  牛广新嘴里的“房子”,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民房,而是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监舍。房屋面积不大,屋顶却很高,低矮的窗户被分割成6个小格子,阳光很难照进来。虽然已进入6月,但火炉仍是屋里必不可少的东西。
  走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海西路锅炉厂附近,只要询问六十岁以上的路人这里以前是不是有个监狱,十有八九都会指向橡塑厂的家属区。
  牛广新,河北人,原天津动力机厂职工,1965年支援边疆建设来到内蒙古,后来成为呼和浩特市橡塑厂的检验员。由于当时享受到厂里的分房待遇,牛广新分到了一间大约30平米的房子。
  “这都是以前监狱的犯人住的地方,后来犯人转走了,单位就分给了我们。”牛广新说。
  杨明德一家也是这里的老住户,虽然他和老伴儿都是山西人,可在呼和浩特工作生活四十多年,早将这里看成了自己的家。
  “当年退伍后他支援边疆来到这里,这是厂子给分的房子。”杨明德今年70岁,耳朵有点聋,他的老伴儿向记者介绍。由于下过雨后屋里发阴,杨明德的老伴儿正准备生火炉。“家里太冷了,腰也疼,腿也疼。”
  走在橡塑厂家属区,成片的平房与外面林立的高楼形成鲜明对比。狭窄的巷子里没有下水管网,一场阵雨过后,污水和雨水混合在一起,发出刺鼻的气味。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橡塑厂千余名职工住在这里,他们大多是从外省来到内蒙古的支援边疆建设者。
  而早多年前,橡塑厂就已经破产倒闭,个人承包后转为股份制企业,厂里很多人以及他们的子女一同下岗。像牛广新、杨明德这样的老人,如今只能依靠每月千余元的退休金生活。
  因为年久失修,这里的很多房子已经倒塌,断壁碎砖随处可见,在一些屋顶坍塌的院子里,绿树杂草已经遮住了院墙。牛广新告诉记者,住在这些院子里的老人们多随子女外迁。
  “冬天垃圾成山,夏天污水成河,就是这样的地方,我已经住了四十几年。”牛广新说。通过看电视、看报纸,牛广新得知内蒙古各个地方都有棚户区改造,牛广新也盼望着他们住的地方能进入改造范围,让他们在有生之年能住上新居。
  6日,记者通过回民区区委宣传部了解到,目前住在橡塑厂家属区的住户有百余户。这里的土地所有权归橡塑厂企业所有,且企业下属有房地产开发公司,但近期并没有针对这里的开发计划。(完)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4/06-06/6254016.shtml


   真正该棚改的不拆不建,村民房却挂个棚改的牌子骗上面。特色。
棚不棚改不是看房子,而是看地段,好地段,地皮能卖上好价钱的,你想不改都不行,那些差的地段,想改也没人管
华夏明珠 发表于 2014-6-8 14:56
棚不棚改不是看房子,而是看地段,好地段,地皮能卖上好价钱的,你想不改都不行,那些差的地段,想改也没人 ...
  这地方离我住的地方也就三公里,老企业住房户数多拆迁安置成本大一般的开发商拆不起,就是这个回民区我亲眼看见村民回迁房工地挂的棚户区改造的牌子。听说这个区城建拆迁的抓了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