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们都来聊聊自己记忆中的八十年代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9:28:15
      主要是军事区那边的一个帖子聊到了过去的事情,不过后来被删了,现在怎么都睡不着,很多已经忘记了的事情一直在脑海里徘徊!本人76年,就想说说我记忆中的八十年代吧!那是一个不怎么好回首的年代!我算是吃最后一茬苦的人!记得小的时候可以吃饱但是没什么肉,据说有次家里杀鸡,我吃了一个鸡腿我哥也吃了一个,然后我还要外婆说没了,我不信一个劲的闹非说鸡有三条腿!那个时候真的好像肚子饿是常有的事,我还捡过人家嚼过的甘蔗渣吃!蚂蚱也吃过!还经常中午不睡觉跑去学校饭堂偷吃锅巴!有次我跟一个小子溜进县委大院玩正好碰上一个胖小子手里拿个烧鸭腿啃!馋的我们啊,直勾勾的盯着看,那小子做死,举起鸭腿向我们炫耀,我们两个小子气不过,扑上去把鸭腿抢跑了!过后两个人分着吃,不过打那以后我们这些外面的小孩就不给再进县委大院了!有次我们院子里的孩子王吃晚饭,一个大海碗,满满一碗饭就几片咸菜和小拇指样大小的香肠,就这么吃完一碗饭,一边吃一边用嘴舔舔香肠,后来嚼最后一口饭的时候碗里还有一小截香肠,这老兄打算最后才吃,结果另一个小子刚好过来看到了,一把抢过来就塞嘴里了,这老兄疯了满院子追着打,后来见一次打一次!就为了小半截香肠!
       那个年代物资很匮乏,像电子表这种东西(就是现在地摊上十块钱两个那种东西)简直是我们这些穷孩子眼中的超级奢侈品!当时你手里要是有块电子表,那些初中的女生跟在你屁股后面赚,不夸张的说一块电子表搞个小女生没问题!是的,你没看错,一块电子表换一个处女!
      当时一个香港的货柜车司机在深圳养十个八个大陆妹是很常见的事,那个年代别说美国人了,就是香港人在大陆人眼里都是天神一样的存在!当时县里拉来一个港商要搞投资,没有机场专门把我们学校的体育场加固到能降落直升机,然后用直升机把港商接来,来的那天全县动员,干部学生从体育场一直列队到县府招待所,前面警车开道,港商坐的车所到之处大家一起举起手里的花束同时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后来港商嫌招待所没有空调太热了,县里面急急忙忙的从冷库拉来很多冰块堆放到港商住的房间周围,然后港商洗澡说我们的自来水不干净,县里面专门派车去拉的矿泉水来给他洗澡,不过就是这么起劲的伺候,港商还是不投资,完事还到省里骂了一通,然后省里又把县里骂了一通!那个时候大陆就是这样的窝囊!跪舔了人家还不买账!
      我大舅是港务局的,据他说曾经有台湾的海员向他炫耀,来这边一天可以干一个大陆妹,最多时一天搞过四五个!这个他们也没办法,因为他当时就动过心想把我姨介绍给这些海员呢!(当然是结婚的那种)
        现在的中国人看到一点吹捧老外的东西就要骂崇洋媚外!其实这算啥呀!当时广东台曾经有部肥皂剧《万花筒》里面就有这么一集,一个鬼子老兵要来广州寻找他的私生子,一时间全城轰动,很多人都跑回家问自己的母亲有没有被太君搞过,被搞过的欢天喜地的跑去认亲,没被搞过的就愤恨不已埋怨自己的母亲怎么就没被太君看上,有个猪脚按剧情安排说他最有可能是,高兴的不得了,回家把自己的房子改成日式的还天天练习穿和服吃鱼生!结果后来证实不是他,那叫一个垂头丧气而邻居们则幸灾乐祸!当时报纸上还登过这样一个新闻,就几个日本北海道的老头要来上海找老婆,据说光报名的就有两千多,最小的16最大的也就30多,后来挑了一些见面,那些没被选中的知道消息后蜂拥而至,在会场外哭天抢地的!我记得香港当时还拍过一个片子是午马主演的!里面讲述一个美国华人小孩回来上海生活怎么不适应最后愤而离开,影片最后结局是午马一个人偷偷的躲在房间里面哭:这里永远没有希望永远都是这样子!
       其实真说来,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故事可以讲述,有过共同经历的70后,是不是也来聊聊?      主要是军事区那边的一个帖子聊到了过去的事情,不过后来被删了,现在怎么都睡不着,很多已经忘记了的事情一直在脑海里徘徊!本人76年,就想说说我记忆中的八十年代吧!那是一个不怎么好回首的年代!我算是吃最后一茬苦的人!记得小的时候可以吃饱但是没什么肉,据说有次家里杀鸡,我吃了一个鸡腿我哥也吃了一个,然后我还要外婆说没了,我不信一个劲的闹非说鸡有三条腿!那个时候真的好像肚子饿是常有的事,我还捡过人家嚼过的甘蔗渣吃!蚂蚱也吃过!还经常中午不睡觉跑去学校饭堂偷吃锅巴!有次我跟一个小子溜进县委大院玩正好碰上一个胖小子手里拿个烧鸭腿啃!馋的我们啊,直勾勾的盯着看,那小子做死,举起鸭腿向我们炫耀,我们两个小子气不过,扑上去把鸭腿抢跑了!过后两个人分着吃,不过打那以后我们这些外面的小孩就不给再进县委大院了!有次我们院子里的孩子王吃晚饭,一个大海碗,满满一碗饭就几片咸菜和小拇指样大小的香肠,就这么吃完一碗饭,一边吃一边用嘴舔舔香肠,后来嚼最后一口饭的时候碗里还有一小截香肠,这老兄打算最后才吃,结果另一个小子刚好过来看到了,一把抢过来就塞嘴里了,这老兄疯了满院子追着打,后来见一次打一次!就为了小半截香肠!
       那个年代物资很匮乏,像电子表这种东西(就是现在地摊上十块钱两个那种东西)简直是我们这些穷孩子眼中的超级奢侈品!当时你手里要是有块电子表,那些初中的女生跟在你屁股后面赚,不夸张的说一块电子表搞个小女生没问题!是的,你没看错,一块电子表换一个处女!
      当时一个香港的货柜车司机在深圳养十个八个大陆妹是很常见的事,那个年代别说美国人了,就是香港人在大陆人眼里都是天神一样的存在!当时县里拉来一个港商要搞投资,没有机场专门把我们学校的体育场加固到能降落直升机,然后用直升机把港商接来,来的那天全县动员,干部学生从体育场一直列队到县府招待所,前面警车开道,港商坐的车所到之处大家一起举起手里的花束同时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后来港商嫌招待所没有空调太热了,县里面急急忙忙的从冷库拉来很多冰块堆放到港商住的房间周围,然后港商洗澡说我们的自来水不干净,县里面专门派车去拉的矿泉水来给他洗澡,不过就是这么起劲的伺候,港商还是不投资,完事还到省里骂了一通,然后省里又把县里骂了一通!那个时候大陆就是这样的窝囊!跪舔了人家还不买账!
      我大舅是港务局的,据他说曾经有台湾的海员向他炫耀,来这边一天可以干一个大陆妹,最多时一天搞过四五个!这个他们也没办法,因为他当时就动过心想把我姨介绍给这些海员呢!(当然是结婚的那种)
        现在的中国人看到一点吹捧老外的东西就要骂崇洋媚外!其实这算啥呀!当时广东台曾经有部肥皂剧《万花筒》里面就有这么一集,一个鬼子老兵要来广州寻找他的私生子,一时间全城轰动,很多人都跑回家问自己的母亲有没有被太君搞过,被搞过的欢天喜地的跑去认亲,没被搞过的就愤恨不已埋怨自己的母亲怎么就没被太君看上,有个猪脚按剧情安排说他最有可能是,高兴的不得了,回家把自己的房子改成日式的还天天练习穿和服吃鱼生!结果后来证实不是他,那叫一个垂头丧气而邻居们则幸灾乐祸!当时报纸上还登过这样一个新闻,就几个日本北海道的老头要来上海找老婆,据说光报名的就有两千多,最小的16最大的也就30多,后来挑了一些见面,那些没被选中的知道消息后蜂拥而至,在会场外哭天抢地的!我记得香港当时还拍过一个片子是午马主演的!里面讲述一个美国华人小孩回来上海生活怎么不适应最后愤而离开,影片最后结局是午马一个人偷偷的躲在房间里面哭:这里永远没有希望永远都是这样子!
       其实真说来,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故事可以讲述,有过共同经历的70后,是不是也来聊聊?
记忆中八十年代夏天最常吃的晚餐是一锅西红柿鸡蛋汤,偶尔加上拍黄瓜或茄子泥,有肉的炒菜一个月吃不上一两回。冬天基本上就是白菜,土豆和萝卜,细菜难得一见。
我们是直辖市的普通工薪人家。
这造谣的连智商都不要了。
你他娘的生活在哪个位面的70年代,那个时候馋肉是没错,Tmd一块电子表搞一个处女,你以为那时候女孩都像你妈那么没节操
本人记忆中的八十年代是最个充满了快乐的年代!
有年轻帅气的爸爸、漂亮的妈妈、要好的小伙伴,学习成绩不错,压力不大,放学了就滚铁环、拍洋画、看《铁臂阿童木》、《丁丁历险记》、《花仙子》、《星球大战》、《变形金刚》……游泳、捞鱼、抓知了、打电子游戏机……
楼主一看就是那个时候想搞事,结果明白了肉体与履带之间的区别,被大陆深深的伤害了,忍辱负重这么多年拼了个10年id还是被封了。
经常停电,上晚自习要备蜡烛。电压低,电视都看不了,白帜灯的光线跟煤油灯一样。下晚自习到街上吃碗五角钱的馄炖是都是肉!社会很乱,天天都有打群架的!
su-37 发表于 2014-6-5 07:51
你他娘的生活在哪个位面的70年代,那个时候馋肉是没错,Tmd一块电子表搞一个处女,你以为那时候女孩都像你 ...
一个电子表搞处女确实胡扯了,要搞破鞋倒有可能
还是挺怀念那个年代的!
北京80年代家家生蜂窝煤炉子,每天晚上要封火,造成不完全燃烧,非常呛,空气污染也很严重
那时候北京冬天没菜吃,家家用葡萄糖瓶子做西红柿酱,然后就是买1,200斤大白菜
那时候路口都有岗亭,警察是真管骑车的和行人。骑车带人的老远就得下车推着,骑车步行闯红灯是不敢的
每天总有几帮大小孩杀来杀去,喇叭裤蛤蟆镜大卷发,邓丽君和刘家昌的歌,满大街的迪士科音乐。。。。。。
买啥都要票  粮票 布票 工业券什么的  , 买一些大件 还得开证明
冬天值日生早到一个小时生炉子 用柴火和块煤 学校后操场角落堆起一座山
水要到水房去担 冬天很多冰 学生们喝水都是蹶屁股喝自来水




老百姓对日本松下、索尼电器、汽车的疯狂崇拜。当时汽车走私严重,满大街包括政府部门都以使用日本车为荣。
80年代中后期媒体的乱象,一些纪实类刊物对民族性的批判放到现在都是很过分的。对大吃大喝的批判那时就很厉害。
国有单位灯光球场总是昏暗的,不管到哪里,晚上总是昏黄昏黄的,只有那种60瓦的白炽灯泡。白天街上总是土黄土灰的色调,一排排的单元楼,现在的记忆就像梦境一样,感觉也很淳朴
个体户异常发达,占据城市商业街中心的都是一些个体小门面,尤其是餐饮业,其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几乎没有卫生保证,肝炎流行。国营和个体的竞争非常激烈,似乎国营让当时的民众更加放心
街头衣着低劣时髦的小青年和守旧的老古董成了鲜明的对比

老百姓对日本松下、索尼电器、汽车的疯狂崇拜。当时汽车走私严重,满大街包括政府部门都以使用日本车为荣。
80年代中后期媒体的乱象,一些纪实类刊物对民族性的批判放到现在都是很过分的。对大吃大喝的批判那时就很厉害。
国有单位灯光球场总是昏暗的,不管到哪里,晚上总是昏黄昏黄的,只有那种60瓦的白炽灯泡。白天街上总是土黄土灰的色调,一排排的单元楼,现在的记忆就像梦境一样,感觉也很淳朴
个体户异常发达,占据城市商业街中心的都是一些个体小门面,尤其是餐饮业,其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几乎没有卫生保证,肝炎流行。国营和个体的竞争非常激烈,似乎国营让当时的民众更加放心
街头衣着低劣时髦的小青年和守旧的老古董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用盐水瓶自制蕃茄酱到大棚蔬菜
那时候广州的水货(走私)电子表记得好像也就15-20元左右就能买一只,很多外地倒爷一袋袋拉到火车站运回家乡倒卖……
碧波小鲨鱼 发表于 2014-6-5 09:36
那时候广州的水货(走私)电子表记得好像也就15-20元左右就能买一只,很多外地倒爷一袋袋拉到火车站运回家 ...

哪有那么贵  82年买的时候5块钱一块或者一个袁大头换2块
边陲小镇出生的我,80年代后期上大学了。80年代中期冰箱、电视相当普及了,所谓各种票也基本取消了(除了粮票),70年代后期生的同学们基本没吃过苦。
out慢 发表于 2014-6-5 08:13
本人记忆中的八十年代是最个充满了快乐的年代!
有年轻帅气的爸爸、漂亮的妈妈、要好的小伙伴,学习成绩不 ...
哈哈,兄台的八十年代跟我的差不多嘛,果然是同龄人……

另外作为国企子弟,我还记得小时候爸爸单位里那可耐的公共澡堂,好多人啊,都泡在一个池子里,那水浑的……为了能洗一个干净澡,爸爸一般都会选择下午一吃过饭就带我去澡堂子,等澡堂子开门。没办法啊,那年头,谁家能有在家洗热水澡的条件?
印象最深的是  上小学的时候 有天班主任神秘地对我们说胡总书记辞职了 现在是赵总书记了
out慢 发表于 2014-6-5 08:13
本人记忆中的八十年代是最个充满了快乐的年代!
有年轻帅气的爸爸、漂亮的妈妈、要好的小伙伴,学习成绩不 ...
+1

还有那个时候刚改革开放,人们的精神面貌比较积极向上,大家对生活都充满了希望。
真怀念八十年代啊,怀念我的童年,虽然物质不丰富,但更亲近自然,人际关系也很亲密,真的很快乐!
水之秋 发表于 2014-6-5 09:52
哈哈,兄台的八十年代跟我的差不多嘛,果然是同龄人……

另外作为国企子弟,我还记得小时候爸爸单位里 ...
嗯,我是最后一批七零后,再晚几天出生就成最早的80后了。

这种澡堂我也去过,好像还跟老娘去过女澡堂,呵呵。
在家里洗澡也洗过,打盆热水坐在盆里或者拿水瓢舀着往身上浇呗。
意马忆心猿 发表于 2014-6-5 09:54
+1

还有那个时候刚改革开放,人们的精神面貌比较积极向上,大家对生活都充满了希望。
是的。
那时候贫富差距也不算大,街坊邻里经济条件都差不多,各家的孩子都在一起玩。也没有汽车去学校门口接送,都是小学生们自己脖子上挂个钥匙自己结伴回家,一路打打闹闹、嘻嘻哈哈。
ruanyin80 发表于 2014-6-5 09:22
老百姓对日本松下、索尼电器、汽车的疯狂崇拜。当时汽车走私严重,满大街包括政府部门都以使用日本车为荣。 ...
记得电视上常播的几句广告词:日立牌式计算机、松下电器——牌呢索尼克、拖洗把拖洗把新时代的东芝

那时候认为穿喇叭裤、烫卷发、戴墨镜、扛录音机、吹口哨的叔叔、哥哥都是流氓、坏人。

个体户是那时候的风云人物,万元户大概就相当于现在的老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什么的。

那时候盛传吃凉面得肝炎,弄得大家都不敢吃。
国营早餐店、理发店、百货商店什么的生意很好,得排队,80年代中期以前买早点还是可以用粮票的,煤炭有煤票。
意马忆心猿 发表于 2014-6-5 09:54
+1

还有那个时候刚改革开放,人们的精神面貌比较积极向上,大家对生活都充满了希望。
是啊,的确是这样,那确实是一个充满朝气和希望的年代。
但是反过来说,那个年代也是中国人充满自卑、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极其怀疑的年代,是崇洋媚外极其盛行的年代。欧美、日本、香港、台湾……哪怕是泰国、马来西亚,无一不是国人羡慕和向往的地方,家里只要有个海外亲戚,都是小屁孩们可以向同学炫耀很久的事。那年头,出国是很多人极其热衷的事,只要有个机会出国,大部分人都会考虑彻底和中国说拜拜。一切进口的商品都是国人追逐迷恋的对象。东芝、日立、三洋、松下、飞利浦……买一件进口家用电器都是可以向同学、同事、邻居炫耀很久的事。总而言之,“外国”这个词在那个年代就意味着先进、文明、时尚,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而“中国”这个词就在那个年代意味着落后、愚昧、土气,是一切丑恶事物的化身,人们以沾上哪怕一点点“洋气”为荣,以尽可能摆脱
中国色彩为追求。正因为大气候如此,所以某人的“三百年殖民地说”才能公然登堂入室,为很多人接受,“黄色文明天然落后论”也才能赫然成为很多人(甚至包括TG高层领导人)的共识。


有句极度老土的广告词可以概括70后内心深处的八十年代:每当我看见天边的绿洲,就会想起----东方---齐洛瓦!!

有句极度老土的广告词可以概括70后内心深处的八十年代:每当我看见天边的绿洲,就会想起----东方---齐洛瓦!!
你们说的我怎么一点都不晓得啊。。。完全不知道啊。。。
怀念80年代在学校做大哥的日子……
水之秋 发表于 2014-6-5 09:52
哈哈,兄台的八十年代跟我的差不多嘛,果然是同龄人……

另外作为国企子弟,我还记得小时候爸爸单位里 ...
老百姓住上能洗澡的房子不到二十年。
在八十年代生活过的人拥有别人永远无法体会感受,这些是不可能通过看文章和电视获得的,八十年代永远回不去了,就像每个人都会逝去的青春,八十年代太独特了无法用语言形容,它的特质注定无法长久所以人们会去怀念。
水之秋 发表于 2014-6-5 09:52
哈哈,兄台的八十年代跟我的差不多嘛,果然是同龄人……

另外作为国企子弟,我还记得小时候爸爸单位里 ...
热水器是90年代初才开始逐渐普及的……
80年代外公去深圳旅游,10块钱一块的项链电子表带了不少
还有幸福可乐、天府可乐
住的筒子楼
烧的煤炉,和爸爸一起用三轮车运过蜂窝煤
极少的几样玩具
东城二混子 发表于 2014-6-5 09:50
边陲小镇出生的我,80年代后期上大学了。80年代中期冰箱、电视相当普及了,所谓各种票也基本取消了(除了粮 ...
小时候刚开始那两三年也还是挺艰苦的。
八十年代时,粮票可是好东西,尤其是米票,面票和全国粮票。可以换很多在当时的我看来是有趣的东西。拿粮票换过花生瓜子,袜子布鞋,小鸟乌龟,鞭炮金鱼,还有很多很多。
找班里的女生借钱是一定要还的,但借粮票就都会说,“拿去吧,不用还了。”
记得高中一次去野三坡春游,全班需要在哪里住一晚。去之前,我就告诉班里的同学多带粮票。等到了野三坡,我把粮票收上来一看,大半都是米票,面票和全国粮票。那里的老乡还是很稀罕细粮的。最后住宿没花钱,全是给的粮票。晚上点篝火的柴火也是粮票换的。还用粮票换了好多的新鲜蔬菜配着方便面一起煮晚饭。
最后粮票还是剩下不少,就和放马的老乡讲好5斤粮票骑马一圈。班里同学们都乐的不得了,这趟春游就几乎没花什么钱。
不过这也就是我们班女生多。 20多个女生9个男生。那时候的男生能吃呀,家里根本剩不下什么粮票的。
那时候在美国留学的小叔回国带来的一次性打火机一次性刮胡刀和圆珠笔做礼物,每个亲戚都争着要...
不光是80年代,在互联网普及之前,报纸上的“生活小窍门”之类的豆腐块文章都很受欢迎,很多人还将其做成剪报,这种感情是现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小孩所无法体会的

PS:80年代的报刊杂志上总有文章批评独生子女是“小皇帝”,尼玛我承认我们这些人是比不了父辈能吃苦,但要说我们这些人是“小皇帝”,现在的小孩们简直就是上帝的小祖宗!
对80年代充满美好想象的年轻人可以看看我的记忆:

收入,刚毕业的大学生每月45,1年转正后54,伙食大概需要25-30 这个当然不能上馆子,只是在家烧饭的开销
电影票0.20一张,电影可以经常看
出门主要是自行车,不过好点的自行车要票或认识五交化公司的熟人才能买到,100左右一辆
飞机不是普通人能坐的,出差就是火车和长途汽车,卧铺票几乎买不到,南昌到北京36小时硬座很难受的说
家里可以买彩电18寸最大,冰箱双门就是最高级的,窗式空调可以买,但是用不起,电要0.40一度。如果家里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就是土豪,80年代早期这些电器都要票或后门,一年不吃不喝也买不起一个彩电
单位可以分房子,排队打分,几年一次,老的住更大的,新来的住旧的,60平方2房一厅就是不得了的福利,没有装修,刷刷墙就可以入住,如果地上能刷点地板漆,就是高大上
衣服鞋子相对收入那是很贵,一般般的衣服10-100,鞋子10-50 都差不多是一个月的收入的20%-100%

吃穿住行都说过了,再说个小例子:
我家对面邻居女主人是我的同事,她老公是位工人,去伊拉克工作两年,回来凭指标和海外工作的积蓄买全了所有家电(电视机、音响、冰箱、洗衣机、电动缝纫机、电熨斗,还有一台窗式空调),真是羡慕嫉妒恨呀,我最眼馋的是一台落地先锋音响,价格6K,我不吃不喝10年才能买得起。夏天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在外面乘凉,很晚才回家睡觉,为的就是不想大家知道他家有空调,这样就可以偷电。结果有一天单位来查窃电被罚,我成了唯一的举报嫌疑人,对面一家碰面也不再和我打招呼,真是比窦娥还冤。

好吧,这就是80年代





















































































八零后,比较靠前的那种,政治上印象最深的是苏联解体和美国打伊拉克时的飞毛腿导弹,村里的人到处都在谈论这些事情。
生活上还行,我老爸那时候还是比较会赚钱的。就是5-6岁的时候比较苦,和楼主说的差不多,一年也不过能沾几会腥荤
80年代初,说实话,吃的已经不错了.

肉天天吃不可能,2,3天吃一次可以.

农村也经常吃肉了.

肉是最贵的.

其他水产品便宜.

日流是第一波.

只是工业品太贵了.
mopyfish 发表于 2014-6-5 12:19
对80年代充满美好想象的年轻人可以看看我的记忆:

收入,刚毕业的大学生每月45,1年转正后54,伙食大概 ...
都是这样穷,所以心理落差并不大,习以为常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