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里的政治经济学(原载《大众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3:38:26
链接: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40423/Articel10003MT.htm

□ 黄章晋

  中国有着独特的香烟文化。一个人抽什么烟,可能与他的地域、职业、收入以及归属感息息相关。
  2013年岁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
  敬烟是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礼节。陌生人之间套近乎时,分烟是与客套话同等重要的润滑剂。熟人相聚,抽烟时不顺手分给同伴一根,则有礼数不周之嫌。
  但是,无论欧美国家还是同一文化圈的港台,都没有互相敬烟的习惯。国外能看到分烟的场合是战场。吸烟被认为能缓和人的焦虑感,战争期间,香烟供给不足,几人分享一支烟,体现袍泽之情。这也经常是文学和影视作品刻意描述的细节,却远不像中国人这么普及和随意。
  民国时代的老电影中,吞云吐雾的场景甚多,但至多出现新派男性为摩登女性点烟,而罕有互相敬烟的举动。今天中国人敬烟的习俗究竟始于何时?
  也许侵华日军是最早注意到中国人当中有特殊分烟习惯的。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撰的《华北治安战》中,有一个章节名叫《民匪分离的要领》,谈的是如何识别共产党人与普通百姓,其中第三条经验叫做“根据审讯及简单的谈话得以辨别”,其文字描述如下:“利用审讯,谈话的机会,给以纸烟和其他物品,试验其对物品的‘共有观念’。党员由于共产意识浓厚,如给纸烟,往往分给他人,并且在吃饭时也有让人而不争先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私有观念淡泊,有的面对审问人员往往也毫不客气地索要纸烟。”
  今天中国人喜欢散烟的习惯,也许正是来自当年部队的内部习惯——不但1949年后大批军人复转成为地方干部,可直接将此习惯传入地方,而且中国社会此后也经历了一个从组织到文化上不断军营化的过程。
  分烟习惯来自“共有观念”,也许俄罗斯和朝鲜可以作为证据。俄罗斯人的分烟习惯不如中国普遍,而且有明显区别。他们让烟时,是打开整盒烟,让对方自己抽取。朝鲜烟民比例奇高,或许是因为军人比例超高的缘故。国家虽小,却也有八十多个香烟品牌,只是大部分朝鲜烟抽起来必须要有一副好肺。领袖金正恩带头吞云吐雾,他解释此举是“想了解我们的前方战士们都抽什么烟”。
  香烟档次象征身份,是中国另一个独特的香烟文化。中国香烟品种款式之多,举世无双,更拥有世界最悬殊的价格差距。中国烟草市场官网上可查到最贵的香烟,是利群牌富春山居,每条5000元。而国外著名香烟品牌价格通常相差很小,有的发达国家自动售卖机上香烟甚至都是一个价。
  香烟是身份象征的文化,来自权力等级与香烟等级匹配的制度。1951年,上海烟草业开始承担特供香烟的生产任务。高档烟象征的“中华烟”诞生于1951年,到了1966年,过滤嘴型的中华烟每年产量仅110箱;至于“完美演绎始终如一的品质和胸怀天下的领袖气度,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彰显着伟大的工艺,每一毫米处,都散发着至臻的完美气息”的“熊猫牌”香烟,每年只生产几百盒。
  改革开放后,权力的等级制开始松动,但国产高档烟的产能无法满足市场的渴求——中华烟1988年的产量才达到每年1万箱。进口烟及时填补了中间地带的巨大空白。那时进口香烟的出身与价格足以展示高档次,可惜多年来几乎没怎么涨价,已然落伍于时代。今天,除一款555牌价格达到550元/条外,绝大部分进口香烟都在50-200元/条的区间。
  与此同时,国产香烟的档次却顺应着中国烟民的胃口不断提升,据不完全统计,今天国产香烟价格在300-500元/条区间的,有138种;500-900元/条区间的,147种;900元/条以上的,有115种。中国官方将香烟按零售价分为五类,其中零售价为180元/条以上者为一类烟,销售量超过总销量的18%。然而,业内研究者认为,零售价180-300元/条价区已大众化,所代表的档次感渐不如前。被认为世界上烟草品质最高的津巴布韦,今天近半烟叶出口到了中国。
  中国特色的香烟文化,造就了中外香烟截然不同的品牌文化和视觉文化。国外香烟的设计大都简洁朴素,商标品牌几乎不附加任何额外信息,形象多为抽象符号,多强调某种气质,譬如万宝路曾营造男子气的品牌形象。
  中国香烟的包装设计就复杂绚丽得多,首先是因为香烟在中国曾长期承担意识形态功能。1949年之前,中国香烟一直主打民族牌,典型如王狮牌香烟,直接把爱国主义的广告印在包装上:“狮为百兽之王且一鸣足以惊人,本公司所制王狮牌香烟本以促进同胞爱国为主旨,愿爱国诸君日日吸本牌香烟,即可时时动爱国观念。”1949年后,红色成为中国香烟包装的主色调,齿轮、麦穗、工厂、火炬、拖拉机是最基本组合要素。
  今天,中国香烟已基本完成了去意识形态化,不但在香烟印刷包装上使用了仅次于现钞和有价证券的尖端技术,在命名上也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价位在300元/条以上的国产香烟类别,起了名字的超过六成;价格在900元/条以上的,几乎都有志向不凡的名字。它们的命名方式大致可分四类:红色主旋律系、权力系、最炫民族风系、高大上系。不论什么系,都是商家揣摩消费心理的营销手段。
  红色主旋律系的主要围着“为了谁”、“盛世”、“好日子”、“和谐江山”、“井冈山”、“流金岁月”之类概念打转。权力系特别青睐“龙天下”、“德容天下”、“传奇天子”、“至尊”、“江山”、“九五”之类好词。最炫民族风系会喜欢“花开富贵”、“喜上眉梢”、“金玉满堂”、“好运”这类喜庆词儿,而“臻品”、尚品”、“品道”、“儒风”、“春秋”这类高大上系的名字,会让成功人士觉得肋下隐约有仙气。
  总体上,价位越高的区间,红色主旋律系出现的概率就越高。高档烟的命名方式非常清晰地指明了谁才是它的真正消费者。
  今天,中华烟早已不是最高端的象征,但它依然是模仿的对象。由于软包装中华比硬壳中华贵,有些新晋高档烟也采用相同的定价策略。中华烟的红色血统,依然被附上种种传说。譬如软中华包装上有阿拉伯数字序号,分别为1、2、3打头,不少人坚信3打头是品质要高于1、2打头的特供型,甚至有些烟店也乘机哄抬物价。
  与内地欠发达地区相比,沿海地区高收入人群并未对高档烟有明显消费热情。当那些进入沿海地区发展的人在节假日回乡时,香烟文化的落差便会尴尬地体现出来:相比他们在故乡的旧相识,他们拿出来的香烟会显得特别寒碜,而自己却浑然不觉。
  在很长时间里,抽烟在中国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改革开放前的电影里,除了特务,国民党军官和日本军官是很少抽烟的;而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歌颂改革派厂长或基层明星官员的影视剧中,个性鲜明的改革派人物多半眉头紧锁吞云吐雾;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除了周恩来等极少数例外,整体留给大众的影视形象更是烟不离手。但随着时代的进步,那样的形象塑造,现在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
链接: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40423/Articel10003MT.htm

□ 黄章晋

  中国有着独特的香烟文化。一个人抽什么烟,可能与他的地域、职业、收入以及归属感息息相关。
  2013年岁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
  敬烟是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礼节。陌生人之间套近乎时,分烟是与客套话同等重要的润滑剂。熟人相聚,抽烟时不顺手分给同伴一根,则有礼数不周之嫌。
  但是,无论欧美国家还是同一文化圈的港台,都没有互相敬烟的习惯。国外能看到分烟的场合是战场。吸烟被认为能缓和人的焦虑感,战争期间,香烟供给不足,几人分享一支烟,体现袍泽之情。这也经常是文学和影视作品刻意描述的细节,却远不像中国人这么普及和随意。
  民国时代的老电影中,吞云吐雾的场景甚多,但至多出现新派男性为摩登女性点烟,而罕有互相敬烟的举动。今天中国人敬烟的习俗究竟始于何时?
  也许侵华日军是最早注意到中国人当中有特殊分烟习惯的。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撰的《华北治安战》中,有一个章节名叫《民匪分离的要领》,谈的是如何识别共产党人与普通百姓,其中第三条经验叫做“根据审讯及简单的谈话得以辨别”,其文字描述如下:“利用审讯,谈话的机会,给以纸烟和其他物品,试验其对物品的‘共有观念’。党员由于共产意识浓厚,如给纸烟,往往分给他人,并且在吃饭时也有让人而不争先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私有观念淡泊,有的面对审问人员往往也毫不客气地索要纸烟。”
  今天中国人喜欢散烟的习惯,也许正是来自当年部队的内部习惯——不但1949年后大批军人复转成为地方干部,可直接将此习惯传入地方,而且中国社会此后也经历了一个从组织到文化上不断军营化的过程。
  分烟习惯来自“共有观念”,也许俄罗斯和朝鲜可以作为证据。俄罗斯人的分烟习惯不如中国普遍,而且有明显区别。他们让烟时,是打开整盒烟,让对方自己抽取。朝鲜烟民比例奇高,或许是因为军人比例超高的缘故。国家虽小,却也有八十多个香烟品牌,只是大部分朝鲜烟抽起来必须要有一副好肺。领袖金正恩带头吞云吐雾,他解释此举是“想了解我们的前方战士们都抽什么烟”。
  香烟档次象征身份,是中国另一个独特的香烟文化。中国香烟品种款式之多,举世无双,更拥有世界最悬殊的价格差距。中国烟草市场官网上可查到最贵的香烟,是利群牌富春山居,每条5000元。而国外著名香烟品牌价格通常相差很小,有的发达国家自动售卖机上香烟甚至都是一个价。
  香烟是身份象征的文化,来自权力等级与香烟等级匹配的制度。1951年,上海烟草业开始承担特供香烟的生产任务。高档烟象征的“中华烟”诞生于1951年,到了1966年,过滤嘴型的中华烟每年产量仅110箱;至于“完美演绎始终如一的品质和胸怀天下的领袖气度,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彰显着伟大的工艺,每一毫米处,都散发着至臻的完美气息”的“熊猫牌”香烟,每年只生产几百盒。
  改革开放后,权力的等级制开始松动,但国产高档烟的产能无法满足市场的渴求——中华烟1988年的产量才达到每年1万箱。进口烟及时填补了中间地带的巨大空白。那时进口香烟的出身与价格足以展示高档次,可惜多年来几乎没怎么涨价,已然落伍于时代。今天,除一款555牌价格达到550元/条外,绝大部分进口香烟都在50-200元/条的区间。
  与此同时,国产香烟的档次却顺应着中国烟民的胃口不断提升,据不完全统计,今天国产香烟价格在300-500元/条区间的,有138种;500-900元/条区间的,147种;900元/条以上的,有115种。中国官方将香烟按零售价分为五类,其中零售价为180元/条以上者为一类烟,销售量超过总销量的18%。然而,业内研究者认为,零售价180-300元/条价区已大众化,所代表的档次感渐不如前。被认为世界上烟草品质最高的津巴布韦,今天近半烟叶出口到了中国。
  中国特色的香烟文化,造就了中外香烟截然不同的品牌文化和视觉文化。国外香烟的设计大都简洁朴素,商标品牌几乎不附加任何额外信息,形象多为抽象符号,多强调某种气质,譬如万宝路曾营造男子气的品牌形象。
  中国香烟的包装设计就复杂绚丽得多,首先是因为香烟在中国曾长期承担意识形态功能。1949年之前,中国香烟一直主打民族牌,典型如王狮牌香烟,直接把爱国主义的广告印在包装上:“狮为百兽之王且一鸣足以惊人,本公司所制王狮牌香烟本以促进同胞爱国为主旨,愿爱国诸君日日吸本牌香烟,即可时时动爱国观念。”1949年后,红色成为中国香烟包装的主色调,齿轮、麦穗、工厂、火炬、拖拉机是最基本组合要素。
  今天,中国香烟已基本完成了去意识形态化,不但在香烟印刷包装上使用了仅次于现钞和有价证券的尖端技术,在命名上也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价位在300元/条以上的国产香烟类别,起了名字的超过六成;价格在900元/条以上的,几乎都有志向不凡的名字。它们的命名方式大致可分四类:红色主旋律系、权力系、最炫民族风系、高大上系。不论什么系,都是商家揣摩消费心理的营销手段。
  红色主旋律系的主要围着“为了谁”、“盛世”、“好日子”、“和谐江山”、“井冈山”、“流金岁月”之类概念打转。权力系特别青睐“龙天下”、“德容天下”、“传奇天子”、“至尊”、“江山”、“九五”之类好词。最炫民族风系会喜欢“花开富贵”、“喜上眉梢”、“金玉满堂”、“好运”这类喜庆词儿,而“臻品”、尚品”、“品道”、“儒风”、“春秋”这类高大上系的名字,会让成功人士觉得肋下隐约有仙气。
  总体上,价位越高的区间,红色主旋律系出现的概率就越高。高档烟的命名方式非常清晰地指明了谁才是它的真正消费者。
  今天,中华烟早已不是最高端的象征,但它依然是模仿的对象。由于软包装中华比硬壳中华贵,有些新晋高档烟也采用相同的定价策略。中华烟的红色血统,依然被附上种种传说。譬如软中华包装上有阿拉伯数字序号,分别为1、2、3打头,不少人坚信3打头是品质要高于1、2打头的特供型,甚至有些烟店也乘机哄抬物价。
  与内地欠发达地区相比,沿海地区高收入人群并未对高档烟有明显消费热情。当那些进入沿海地区发展的人在节假日回乡时,香烟文化的落差便会尴尬地体现出来:相比他们在故乡的旧相识,他们拿出来的香烟会显得特别寒碜,而自己却浑然不觉。
  在很长时间里,抽烟在中国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改革开放前的电影里,除了特务,国民党军官和日本军官是很少抽烟的;而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歌颂改革派厂长或基层明星官员的影视剧中,个性鲜明的改革派人物多半眉头紧锁吞云吐雾;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除了周恩来等极少数例外,整体留给大众的影视形象更是烟不离手。但随着时代的进步,那样的形象塑造,现在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
烟草制品的品牌里,把中华去掉吧,重新起个名。
假大空 发表于 2014-5-3 03:45
烟草制品的品牌里,把中华去掉吧,重新起个名。
不行,重新起个名消费他的就不认了——毕竟软中华已经是个身份象征了
烟盒上印上晚期肺癌的惨象,让你丫抽
抽烟导致肺癌。这是我家的深刻教训
不行,重新起个名消费他的就不认了——毕竟软中华已经是个身份象征了
出口软中华上就有肺癌照片,这个照片和“中华”二字放在一起,我心里不好受。
软中华也不是什么身份象征,我知道的干部中,抽烟的己很少了,职位越高越少,只是在边远基层例外。
对香烟的妖魔化缘于基督教对异端的憎恨,最早吸烟的是印第安的祭司,后来由水手带到了欧洲。在基督徒看来,这是异教徒的巫术,必须无条件反对。所以反对吸烟最初是一种宗教迫害。
从中世纪反对到现在,宗教的借口不好明着用,改用技术攻击,于是各种吸烟有害健康的言论变成了口头禅。读参考消息的人可以留意一下,每年都登几十篇攻击香烟的文章,了无新意,却绵绵不绝。
把香烟说得十恶不赦,可是在吸烟率高的中国,人均寿命却越来越长。你可以找出营养改善等其他的原因,却会得出另一个结论:吸烟对健康的影响微乎其微,吃好点,玩好点,就能轻松抵消香烟的负面影响。把香烟说得象魔鬼,稍微改善下营养,魔鬼就被制服了。
很多人提到被烟熏黑的肺,博物馆里那个,再想一想,这是一颗正常的肺吗?这么容易被烟熏黑,就算不吸烟,也会被灰尘染黄,总之是不正常的。这是在拿极端个例以偏概全。

了解一下妖魔化香烟的宗教因素,就能明白欧美为什么这样的持之以恒的反对了,不是因为对你的爱,只是因为对它的恨。
对于很多的声音,要辩证的听,不要一味的盲从。
这个嘛,作为自费烟民,俺觉得抽烟最大的坏处是费钱。
中国人的土鳖性在香烟上表现的很充分。
这么系统的研究吸烟,我可能是孤陋寡闻吧,还是第一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