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对近期媒体称解放军要撤除对台导弹部署的看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49:40
  前言
  近一段时期海内外媒体不断报道来自中国《青年参考》一则消息,“称连宋访问大陆后,解放军正在讨论是否撤除对台飞弹的议题,以及台海一线有针对性演习会停止等问题”。一时台湾当局上下由其代表“台独”立场的台陆委会主委吴钊燮在接受专访时高兴表示,“大陆过去也有几次透过部分传媒,放出要撤除对台飞弹的信息,但从未有实际行动。也许在国际和平趋势影响下,这将会成为必然” 并称“大陆如有诚意,就应先宣布放弃对台使用武力,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岸歧见,并销毁所有针对台湾部署的中短程飞弹。”西方一些主流媒体也表示关注等等。难道我们真的在没看到台湾当局领导人一点点诚意下就会停止演习?在没承认一中原则立场情况下就会撤除对台部署导弹?我想不可能也决不会!为何?我想对此发表我的几点看法。
  要知道解决台湾问题,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新世纪中国确定的三大任务之一。江泽民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谈到台湾问题时表示:"我们有最大的诚意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不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我们完全有能力制止任何‘台独‘分裂图谋"。钱其琛副总理在纪念江泽民八项主张发表七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也指出:"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向着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这都表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国策;同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也是大陆对台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相辅相成和辩证统一的。在当前两岸关系紧张而微妙的形势下,从理论和政策上深入分析"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与"和平统一"之间的辩证关系,阐明其政策实质并探讨具体的实施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台湾当局一方面现在仍是千方百计走“台独”之路,竭力去中国化,另一方面又担心大陆的武力威胁,但始终并没有掌握去中国化的主动权,在武力上,它还是畏惧大陆,在大陆的武力威慑下,台湾去中国化的过程始终是被动。显然,台湾一直是谨慎行事,避免引发两岸的武力对抗。所以,它卖弄“和平原则”,妄想实现和平台独,所谓和平原则,一方面是妄图在大陆内部扶植其“亲台独势力”,从内部组织瓦解大陆,也即学习美国的和平演变伎俩。这种办法可希望也是渺茫的。因此另一方面,他必须选择更坚实的路子,那就是须更加卖力投靠美、日,以求得他们的保护,按陈水扁的话说,与美、日建立所谓价值同盟。说穿了,无外向他们寻求庇护,用6000多亿花白白的银子购买美国的军备,用台湾的财富喂壮美国,以此寻求庇护。
  第一章、武力威慑与和平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武力与和平都是保证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手段。
  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关系到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高利益。邓小平早就表示,"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在中国共产党"十二大"上,"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被列为中国人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三大任务之一。1995年,江泽民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中明确提到,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所有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和崇高目标。在21世纪到来之际,中国党和政府又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确定为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在纪念建党80周年的大会上,江泽民说:"结束祖国大陆同台湾的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是中国党和政府在台湾问题上不可动摇的立场。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中国政府有权利选择任何适当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内部事务。统一目标的不可动摇决定了统一手段的多种选择。在祖国统一这个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和平与非和平这两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两种方式互为补充,都是为祖国统一这个根本目标服务的,二者都不可能排除。和平的手段可以避免两岸同胞兵戎相见,是一种双赢的理想解决方式,自然成为中国政府最优先的考虑;武力解决会造成巨大灾难和严重后果,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选择。早在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就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即战争方式和和平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这与后来中国政府提出和坚持的"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政策是一致的。
  "和平统一"包涵统一的目标与和平的手段两个方面,"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则是对和平手段的补充。无论是使用和平还是武力的手段,祖国统一永远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决不能只讲统一的手段而忽视国家统一这个根本目标。只有作两手准备,两手都要硬,才能够以最理想的方式达到解决台湾问题的目的。美国政府和台湾当局在台湾问题上片面强调"用和平的手段解决两岸的歧见",其实质是企图将统一的目标空洞化,和平的手段目标化,借限制中国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政策手段来达到他们维持台湾"不统不独"或者"和平独立"的目的,这是中国政府绝对不能接受的。

作者:广大人民

  前言
  近一段时期海内外媒体不断报道来自中国《青年参考》一则消息,“称连宋访问大陆后,解放军正在讨论是否撤除对台飞弹的议题,以及台海一线有针对性演习会停止等问题”。一时台湾当局上下由其代表“台独”立场的台陆委会主委吴钊燮在接受专访时高兴表示,“大陆过去也有几次透过部分传媒,放出要撤除对台飞弹的信息,但从未有实际行动。也许在国际和平趋势影响下,这将会成为必然” 并称“大陆如有诚意,就应先宣布放弃对台使用武力,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岸歧见,并销毁所有针对台湾部署的中短程飞弹。”西方一些主流媒体也表示关注等等。难道我们真的在没看到台湾当局领导人一点点诚意下就会停止演习?在没承认一中原则立场情况下就会撤除对台部署导弹?我想不可能也决不会!为何?我想对此发表我的几点看法。
  要知道解决台湾问题,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新世纪中国确定的三大任务之一。江泽民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谈到台湾问题时表示:"我们有最大的诚意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不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我们完全有能力制止任何‘台独‘分裂图谋"。钱其琛副总理在纪念江泽民八项主张发表七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也指出:"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向着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这都表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国策;同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也是大陆对台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相辅相成和辩证统一的。在当前两岸关系紧张而微妙的形势下,从理论和政策上深入分析"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与"和平统一"之间的辩证关系,阐明其政策实质并探讨具体的实施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台湾当局一方面现在仍是千方百计走“台独”之路,竭力去中国化,另一方面又担心大陆的武力威胁,但始终并没有掌握去中国化的主动权,在武力上,它还是畏惧大陆,在大陆的武力威慑下,台湾去中国化的过程始终是被动。显然,台湾一直是谨慎行事,避免引发两岸的武力对抗。所以,它卖弄“和平原则”,妄想实现和平台独,所谓和平原则,一方面是妄图在大陆内部扶植其“亲台独势力”,从内部组织瓦解大陆,也即学习美国的和平演变伎俩。这种办法可希望也是渺茫的。因此另一方面,他必须选择更坚实的路子,那就是须更加卖力投靠美、日,以求得他们的保护,按陈水扁的话说,与美、日建立所谓价值同盟。说穿了,无外向他们寻求庇护,用6000多亿花白白的银子购买美国的军备,用台湾的财富喂壮美国,以此寻求庇护。
  第一章、武力威慑与和平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武力与和平都是保证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手段。
  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关系到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高利益。邓小平早就表示,"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在中国共产党"十二大"上,"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被列为中国人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三大任务之一。1995年,江泽民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中明确提到,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所有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和崇高目标。在21世纪到来之际,中国党和政府又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确定为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在纪念建党80周年的大会上,江泽民说:"结束祖国大陆同台湾的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是中国党和政府在台湾问题上不可动摇的立场。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中国政府有权利选择任何适当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内部事务。统一目标的不可动摇决定了统一手段的多种选择。在祖国统一这个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和平与非和平这两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两种方式互为补充,都是为祖国统一这个根本目标服务的,二者都不可能排除。和平的手段可以避免两岸同胞兵戎相见,是一种双赢的理想解决方式,自然成为中国政府最优先的考虑;武力解决会造成巨大灾难和严重后果,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选择。早在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就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即战争方式和和平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这与后来中国政府提出和坚持的"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政策是一致的。
  "和平统一"包涵统一的目标与和平的手段两个方面,"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则是对和平手段的补充。无论是使用和平还是武力的手段,祖国统一永远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决不能只讲统一的手段而忽视国家统一这个根本目标。只有作两手准备,两手都要硬,才能够以最理想的方式达到解决台湾问题的目的。美国政府和台湾当局在台湾问题上片面强调"用和平的手段解决两岸的歧见",其实质是企图将统一的目标空洞化,和平的手段目标化,借限制中国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政策手段来达到他们维持台湾"不统不独"或者"和平独立"的目的,这是中国政府绝对不能接受的。

作者:广大人民

二、"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和平统一。
       中国政府从历史和现实出发,经过深思熟虑,制定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并在实践上一直在尽最大努力、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中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我们有最大的诚意努力实现和平统一","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用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即使在李登辉"两国论"出台和有"台独"背景的民进党在台湾执政后,中国政府也没有放弃追求和平统一的努力。和平统一是中国政府着眼长远,从战略高度对当前的国家发展战略、岛内和两岸形势以及国际形势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后做出的政策选择。就目前而言,和平统一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争取和平统一的代价要低于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代价,但让台湾独立的代价又远远高于使用武力的代价。这也就是中国政府在坚持和平统一的同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原因之一。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和平统一的实现。正如钱其琛指出的,实现和平统一,落实"一国两制",台湾就能避免"台独"分裂势力挑起战争带来的灾难,永享太平。武力威慑政策并非针对台湾的民众,两岸同胞同属中国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威慑针对的是"台独"势力和外国的敌对势力。中国政府必须将武力威慑作为一种战略考虑,以便能够对突然出现的危险局势及时做出反应。"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宣示的是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使用武力的权利,并不表明中国政府想用武力解决问题,它是一种防御性的政策选择,而不是进攻性的战争威胁,而且中国政府绝不会轻易使用武力。在《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中,中国政府将可能使用武力的条件限制在"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外国侵占台湾"、"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三种情况。也就是说,只要不出现这三种情况,武力威慑就不会演变成实际的军事冲突或战争。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本身就是为了避免战争,维持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同时也是为争取实现和平统一提供必要的军事保障。避战与备战并不矛盾,威慑成功的最高境界是能够在避免使用武力的基础上导致问题的解决。如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能够对"台独"和外国敌对势力起到威慑作用,使其放弃"台独"图谋,海峡两岸就不会兵戎相见,两岸就有可能通过谈判实现和平统一。相反,如果片面强调实现统一的和平手段,在没有武力威慑的压力下,台湾当局和"台独"势力铤而走险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很难保证两岸不出现危险情况,从而使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两岸人民都不愿意见到的断然措施。目前台湾当局和"台独"势力之所以不敢公开正式宣布独立,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政府武力威慑的存在。正如江泽民主席指出的,"我们坚持用和平的方式,通过谈判实现和平统一;同时我们不能承诺根本不使用武力,如果承诺了这一点,只能使和平统一成为不可能,只能导致最终武力解决问题"。
  三、武力威慑能够确保在"台独"出现时赢得维护祖国统一的战争。
    在中国政府表示"尽最大努力"和"有最大诚意"实现和平统一的情况下,我们并不能完全排除两岸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首先,虽然目前中国政府认为和平统一的希望依然存在,但这种判断是会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变化的。台湾问题敏感而复杂,统与独的定义并不明确,和与战之间的界限也不清晰,外国干涉的方式和程度也不得而知,在统一与独立之间还有各种"似统非统"、"似独非独"的边缘政策行为,对"三个如果"各方又都有不同的认识和诠释,这就使中国政府在判断和平统一的希望以及做出用何种手段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选择时存在着不确定性。其次,9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回避和模糊一个中国原则,当前的台湾领导人不仅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而且进行一系列渐进式的"暗独"活动,意图"以拖待独"和搞"实质独立",岛内的分裂势力还在从事各种"台独"活动,外国敌对势力也伺机插手台湾问题,这使我们不得不提高警惕。再次,我们不能排除台湾当局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误判形势而采取盲目行动,或者在完全丧失独立希望的情况下采取孤注一掷、不计后果的非理性策略。第四,我们不能忽视由于长期的武力威慑和对峙而积累的军事冲突的风险,任何冒险激进的政策试探或擦枪走火的偶然事件,如果处理不善都有可能导致实际冲突的发生。中国国防政策的出发点是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在"国家和平统一的基础遭受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中国必须加强运用军事手段捍卫主权和安全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的军队切切实实作好军事斗争准备,对各种势力的"台独"动向时刻保持威慑态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一旦"台独"出现时保证打赢维护祖国统一的战争。
  四、和平统一与武力威慑政策实施的策略条件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知,大陆对台政策实际上包括三方面的具体内容,即"尽一切可能实现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但"绝不轻易使用武力";在"三个如果"的情况出现时将"不得不使用武力"。这就使得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策略条件的运用。笔者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作者:广大人民
1、发展经济和增强国防实力是实现和平统一和成功进行武力威慑的前提。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与"和平统一"政策要想获得成功,实力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邓小平多次强调"台湾回归祖国,祖国统一的实现,归根到底还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搞好","经济发展上要比台湾有一定程度的优越,没有这一点不行"。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大陆对台湾民众的吸引力,增强大陆在两岸谈判中的地位,有利于和平统一的实现。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大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台湾的经济优势正在丧失,越来越多的台商和普通民众心向大陆,这无疑有利于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同时,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国防实力的增强,可以大大增强对"台独"的威慑能力和"确保打赢"的实战能力。江泽民指出,"我们的国防实力越强大,我国的安全和完成统一大业就越有保证"。军事斗争的准备越充分,威慑就越有强度,越能动摇台湾当局"以武拒统"的决心和能力,达到反制"台独"、促进统一的预期效果。而且,强大经济实力和潜力的支持可以使我们在"台独"出现时能全面、迅速、高效、持续地实现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的转化,从而为最终赢得战争提供充分的保障。此外,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国防实力的增强对外国势力武力干涉台湾的企图也能够起到一种制约作用。
  2、处理好军事斗争准备与经济建设之间成本和效益的平衡。
  在进行威慑的过程中,中国应该兼顾威慑的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平衡。威慑与反威慑所需要的实力资源不仅使被威慑者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威慑者来说,也有成本的付出。中国当前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建设是国家的中心任务,国防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因此,大陆需要明确经济建设与涉及台湾问题利益的轻重缓急,对两岸的形势和祖国统一的前景作出正确的判断,对可以动用的国家统一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就目前而言,两岸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虽不能排除,但也不是不可避免和迫在眉睫,和平统一的希望依然存在。我们要为军事斗争做准备,但如果现在就把国家资源主要用于准备一场只是可能发生的战争,那势必会引起军备竞赛,从而影响到经济建设的大局,对于两岸人民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所以,威慑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既要达到震慑"台独"的效果,又要防止陷入军备竞赛的怪圈。
  3、在让台湾民众充分理解大陆实现和平统一、反对"台独"坚定决心的同时,提高对台湾当局和"台独势力"进行武力威慑的可信度。
  既然和平统一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就必须让台湾同胞真正认识到中国政府和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和尽一切可能使用和平手段实现统一的极大诚意。同时,不能给台湾当局和民众造成中国政府对和平与经济发展的重视高于统一的错觉,这将会使威慑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威慑理论认为,威慑的效力不仅在于它的强度,而且还在于其可信性。要使"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真正能够起到遏止"台独"的强制性效果,就必须是可信的。必须摧毁台湾当局和分裂势力"以武拒统"的决心和意志,要让台湾当局和外国势力充分相信中国有"决不容忍、决不姑息、决不坐视"任何"台独"图谋得逞的坚定信念,以及为反对"台独"而不惜一战的决心、信心、能力和办法。具体地说,大陆要继续指出"台湾独立就意味着重新挑起战争,制造分裂就意味着不要两岸和平"的现实危险性;要切实认真地进行军事斗争准备;对台湾当局"以武拒统"和"台独"动向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予以适当的响应;在台湾当局做出对"一个中国"或"追求统一"的政治承诺之前,不同其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等任何形式的信任措施;防止台湾当局利用举办奥运会等非政治事件来做文章,采取试探性、边缘性的冒险行动,不能让他们对"不可能使用武力"的预期做出准确的评估。因此,中国政府必须着重强调祖国统一的利益远远高于一切,任何事件都不可能阻止中国的统一进程。
  4、军事威慑的力度要适中,要根据不同的形势采取不同的威慑手段。 在对台湾当局和"台独"势力进行军事威慑的时候,要采用适当的威慑手段。一般来说,威慑的手段主要包括军事宣传、军事部署、军事演习、有限冲突等等。我们在运用这些威慑手段时要注意恰当和适度的问题,超过了一定的度就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当的威慑和压力会给被威慑者带来两种后果:一种是麻木不仁,它是由于压力不到位,没有产生应有的威慑效果导致的;另一种是紧张恐惧,它是因为压力过大而出现的一种非正常情绪,可能导致过激行为的发生。无论哪一种情绪在台湾社会中出现,都不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因此,大陆在进行威慑的过程中要做到压力适中、有张有弛。在坚持和平统一政策的同时,针对台湾当局和"台独"势力的猖獗活动和冒险政策及时果断地选择不同的威慑手段,不让"台独"分子觉得有机可乘。1995、1996年以来,中国政府先后针对岛内的"台独"分裂动向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斗争的准备,不仅包括政治和军事领导人的坚定宣示,还包括有针对性的军事调整、部署和不同规模的军事演习等,有效地震慑了岛内外分裂势力的"台独"图谋。为了减少武力威慑政策产生的副作用,在威慑的同时要顾及到广大台湾同胞的感情,作好政策解释和平衡工作,及时对威慑的手段和力度进行调整,这不仅有利于保持两岸关系在理性的范围内发展,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化解台湾当局对"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歪曲和误导。

作者:广大人民
5、加强国际政治安全合作,培植支持力量,制约和平衡国外敌对势力。
  台湾问题的出现和发展有复杂的国际背景,台海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同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息息相关。发展与有关国家的政治关系,加强与他们的军事安全合作,有助于他们对我们政策的理解或支持,减少他们卷入台海冲突的动机。对于美、日等与台湾有特殊利益关系的国家,我们要从多方面着手。首先,要让美、日切实认识到对"台独"任何形式的支持,都可能加速这场他们也不愿意见到的台海战争的爆发;其次,从战略高度积极发展与美、日等国的政治关系,与美国进行包括反恐怖和防扩散在内的安全合作,促使美、日减少对台湾的政治支持,限制他们与台湾的军事合作;第三,美、日等国都是与中国有重要经济联系的国家,将经济利益与台湾问题挂钩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采取谨慎的对台政策。 对于东南亚和其它亚洲国家,可以主要从协调合作出发,着重表达中国政府一贯坚决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主张用和平的手段解决彼此争端的原则立场;要让他们认识到造成台湾海峡紧张局势的根本原因和危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的因素主要是台湾当局、岛内和海外分裂势力要将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图谋;要使他们不支持台湾当局的"台独"活动和美、日对台海的军事介入。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等亚洲国家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政治和安全对话,不仅有双边的高层互访和安全磋商,还积极参与了东盟地区论坛等地区性安全会议,这些都使东南亚国家害怕台海地区发生冲突而危及其自身利益的担忧大大减小。
  此外,还应加强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合作。俄罗斯与中国已经建立起"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罗斯公开表示"不支持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不向台湾出售武器"、"不允许外部势力对解决台湾问题加以干涉",俄罗斯的这些表态有助于制约和平衡国际敌对势力对台湾的政治和军事支持。法、德、英等欧洲国家与美国关系密切,与他们开展政治、经济和军事交流,在台湾问题上取得共识,不仅有助于他们自己不支持"台独",不向台湾出售武器,也可以对美国企图利用欧洲国家达到其在台湾问题上的政治目的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

  第二章、“仁至义尽”又要“坚决果断”。
  这看似一对矛盾,实质是同一战略的两面。大陆对台湾必须做到仁至义尽,首先这是因为在大陆中国人眼中,台湾人民是自己的同胞。历尽苦难的中国人民应该尽一切的可能避免内战的再次发生,避免在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21世纪的时候还在我们中国人之间继续上演同室操戈的惨剧。台湾仍然有许多人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海外华人也不希望看到两岸中国人自相残杀。作为强大的一方,应该表现出必要的大度,有足够的耐心,争取和平统一。其次,20世纪的内战使中国失去了尽早实现现代化的良好机遇,在中国正在大步迈向现代化、而且作为新兴大国崛起指日可待的情况下,如果能够通过大陆的仁至义尽而能够影响台湾民心,总还是上策。第三,从战略角度讲,不能首先就放弃了争取台湾民心的努力。台独势力现在正处于力量上升期,但如果大陆对台湾能够采取有效的政策,大陆经济有更大的发展,民主自由人权能够进一步落实,特别是两岸经济相互依赖增强,大陆对台湾采取更加诱人的经济橄榄枝,不能排除未来台独势力下降、支持或认可有条件统一的民众增加的可能。与此同时,对台湾采取仁至义尽的姿态与政策,至少可以保持台湾内部力量的必要分化,制约台独势力一统天下,从而可以推迟迫不得已的摊牌的时间。最后,对台湾仁至义尽,也可以在国际上得到更多的理解。虽然台湾与大陆统一与否与许多国家的利益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日本最大的利益在使台湾独立于大陆,美国则希望两岸保持分离状态,以台湾牵制中国大陆,中国的统一大业不能指望国际上的支持与同情,但中国政府对台湾采取了仁至义尽的姿态与政策,对国际社会就可以有所交代,在国际舆论上也不会处于十分被动的态势,毕竟许多国家都对分裂主义势力采取了严厉的政策。在仁至义尽政策被迫改变而采取坚决果断措施时,可以为自己找到坚强的理由。
  仁至义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国在1930年代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时,仍能够做到忍耐,现在对待台湾,就更应该坚持“和平不到绝望的时刻决不放弃和平,牺牲不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的原则,对台湾继续在诸多方面采取仁至义尽的政策,直到和平统一水到渠成或和平统一彻底绝望而被迫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为止。中国目前有比较好的发展态势,一切能够避免或者推迟战争的手段都值得尝试,2008或2010年以后,只要中国大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自由民主人权不断推进,无论采取和平或非和平手段实行统一,希望都在大陆这边。保持这样的自信,能够使我们即使在困难的时期,在台湾局势对和平统一不利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放弃仁至义尽的政策。
  但是,政治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仁至义尽不是绥靖政策,仁至义尽政策必须建立在实力与威慑的基础上。毛泽东一直强调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在台湾问题上,就是以斗争求统一则统一存,以妥协求统一则统一亡。美国的老罗斯福总统的政治信条就是大棒加胡萝卜,其实这是任何政治家都应该遵循的信条。对台湾采取仁至义尽的各项政策是胡萝卜,对台独的武力威慑就是大棒。没有大棒,指望台湾自动拥护统一,现在看来是颇不现实的。台独势力的一大梦想是和平独立,或者在美国的保护下以较小的代价独立,如果台独不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即使大陆强大、富有、自由,也不能保证台湾不走台独之路。建构主义认为,身份和认同是社会建构的,1990年代以来,台独势力已经比较成功地对台湾许多民众进行了身份与认同的重新建构。李登辉提出所谓台湾人的“生命共同体”,将台湾与大陆区隔开来。陈水扁推行一系列的“去中国化”政策,鼓吹“一边一国”,也已经取得明显的效果,现在许多台湾人把大陆称作中国,等同于外国,越来越多的台湾年轻人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实际上这是身份与认同的新的建构。如果大陆没有必要的威慑,听任台独势力的任意妄为,后果不言而喻。此次台独势力的高涨,原本是出于选战的考虑,但是,由于陈水扁从他的台独言行中尝到了甜头,就更加推波助澜,刺激台独声浪的高涨。而一旦台独声浪被激发而高涨,任何政治力量为了选举考虑都必须顺应它或迁就它,国民党和亲民党就这样被迫进行政策的调整,而且即使泛蓝能够执政,也因为台湾政治生态的变化而不敢在一个中国问题上对大陆有明显的让步。但是,大陆关于不惜一切代价的表示,使正在高涨的台独声浪开始降温。未来大陆继续采用这样的政策,有助于台湾民众冷静下来,让理智的政治家能够主导台湾的大陆政策。台湾一些人对美国抱有幻想,也对大陆的决心没有深刻的体会,误以为大陆因为经济建设、因为怕与美国开战而不敢动武,这是使台独势力任意妄为并能够诱惑民众的重要原因。由此就更可以看到“坚决果断”的必要性了。
  中美台已经进入了比胆大的游戏中,谁的胆子大,就可能取得主动。正如阎学通所指出的,其实美国不愿意与中国发生全面的战争,在朝鲜战争中、越南战争中都不将战火烧到中国大陆,因此,如果台湾方面挑起战争,美国最大的可能也只是试图阻止大陆军队登陆台湾,大陆不希望发生战争但也不用过于害怕战争。相反,如果大陆态度越坚决果断,有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并且确实做好应对战争的一切准备,台独势力就可能不敢真正利用奥运会、世博会的时机挑战大陆底线。在中国大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果断的态势下,如果出现台湾海峡的危机,最后的最大可能是美国不得不压台湾方面让步与妥协,从底线上往后撤。这将使大陆取得战略的主动。
  在仁至义尽与坚决果断之间把握好平衡,不偏费任何一边,一方面继续以经济促政治,加强和平与感情的攻势,在统一的条件上可以作必要的让步;另一方面需加紧做好武力统一的充分准备,同时也不忘推进香港和大陆的自由民主与人权,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不断推进社会的进步,让大陆对台湾民众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如此,主动权就会在大陆一边,台湾问题总可以找到最终的解决办法
作者:广大人民
http://military.china.com
可以撤,因为很多是车载的,需要部署很快。但是决不能放弃使用武力
可以暂时“雪藏”到长白山区的阵地去嘛!
绝对不同意,基地是要维护的,撤了就废了。
暂停针对性的大规模演习可以,但是小规模的系统性演习不应该取消。
[B]以下是引用[I]68式红缨枪[/I]在2005-6-2 21:49:00的发言:[/B][BR]可以暂时“雪藏”到长白山区的阵地去嘛!

准备打小日本丫?
[B]以下是引用[I]南宫逸云[/I]在2005-6-3 12:39:00的发言:[/B][BR]绝对不同意,基地是要维护的,撤了就废了。
暂停针对性的大规模演习可以,但是小规模的系统性演习不应该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