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空台搬改正式进入第一阶段,二号台恢复工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3:41:09


中国加强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的技术研究2013年07月31日 10:33
来源:中国航空报
分享到:5人参与1条评论

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

高空模拟试验的重要作用

由于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复杂性和研制的高风险性以及使用要求的高可靠性,特别是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和设计指标的日益提高,使得航空发动机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广泛而深入的试验研究与试验,尤其是高空模拟试验。据统计,一种新型发动机研制一般需要10万小时左右的零部件试验、4万小时左右的材料试验、1万小时左右的整机地面台试验和2000小时以上的高空模拟试验。如F119发动机的验证机,从1985~1998年在高空台上完成了3500小时的高空模拟试验;在F404基础上衍生改进的F414发动机,累计完成了2.05万小时的台架试车与飞行试验,其中高空台试验约2000小时。

高空模拟试验,就是在地面上能够模拟航空发动机高空工作环境和使用工况条件并获取其工作性能/特性的高空台上进行的发动机试验。因高空台特有的发动机工作条件真、模拟范围宽、测试能力强、试验效率高、风险易控和重复性好等突出优势,使得高空模拟试验是自主研制先进航空发动机和推进系统不可或缺的最有效的试验手段。事实上,高空台和高空模拟试验是唯一能够在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实现其全工作包线范围内性能/特性摸索与考核的唯一手段,是发动机研制过程中最有效的性能调试和技术攻关手段;是先进航空发动部分关键部件研制的重要手段。

高空模拟试验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高空模拟试验技术是提高试验效率和准确获知发动机空中工作性能/特性的核心和关键,试验技术研究首先就要确保高空工作环境条件模拟的不失真、发动机工作信息和参数测试的准确性、发动机工作性能/特性确定与评估的正确度,同时还要研究新型动力高空模拟的关键试验技术。

其中,航空发动机高空工作环境模拟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发动机空中工作的进、排气压力与温度环境模拟技术;发动机空中起动与地面特殊环境起动环境模拟技术;空中工作条件下的发动机进/发匹配特性模拟技术;智能化控制与虚拟试验技术。


高空模拟试验测试计量技术主要包括:推力/功率测量与校准技术;燃油流量测量与校准技术;空气流量测量与校准技术;动温/动压测量与校准技术;特种测试与传感技术。

航空发动机高空性能/特性的确定与评定技术主要包括:发动机高空性能/功能的试验确定与评定技术;发动机高空强度与振动特性的试验确定与评定技术;使用环境对发动机性能/特性的影响分析与评定技术;发动机地面台-高空台-飞行台试验结果相关性研究。

新型动力高空模拟的关键试验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变循环发动机高空模拟的关键试验技术;涡轮冲压组合动力(TBCC)高空模拟的关键试验技术;新型动力高空模拟试验基础保障条件建设与调试技术研究。




国外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发展趋势示意图

国内外高空模拟试验技术的发展趋势

1.国外发展趋势

高空台建设和高空模拟技术研究基本上可分为五个阶段,见图1。

第一阶段是诞生期,从上世纪40年代初到50年代中期。该阶段主要因为涡喷发动机诞生并使飞机突破声障后,喷气发动机研制要求在模拟空中飞行条件下进行试验,因此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设备应运而生。本阶段高空模拟主要针对第一代喷气发动机和发动机的空中(稳态)性能。

第二阶段是成长期或迅发期,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该阶段主要因为飞机飞行范围迅速扩大和喷气发动机快速发展,发动机研发要求试验全包线范围内的工作性能,因而高空模拟设施得到蓬勃发展。本阶段高空模拟主要针对第二代喷气发动机和发动机的空中性能/功能,如美、俄、英、法等国在该阶段建设了大量的高空台。其中美国建设了7个高空模拟试验基地16个高空舱,英国建设了3个基地7个舱,俄罗斯(前苏联)建设了两个基地5个舱。

第三阶段是成熟期,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该阶段主要因为飞机战技性能提高使发动机的进/发相容性问题突出,要求全包线范围内发动机性能/功能试验的同时,还要对发动机的进/发相容性进行验证与评估,因而自由射流高空模拟设施得到较大发展,同时高空模拟在发动机研制中的重要地位也自然确立。该阶段主要针对第三代喷气发动机和发动机的空中性能、功能与适用性,如美、英分别建设了推进风洞、自由射流试验舱,俄也在原有基础上扩充了自由射流试验功能。我国在该阶段立项建设连续气源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基地,处于建建停停的特殊历史阶段。


第四阶段是完备期,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该阶段主要因为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发展和战斗机战技指标的进一步提升,使已有高空模拟能力不能满足发动机的高空试验需要,同时充分认识到没有功能完备的高空台和先进的高空模拟技术,就不可能研制出先进的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因而出现了巨型高空台。美国在高空模拟绝对占优条件下,及时投巨资兴建了直径8.5米、气源功率约450兆瓦的高空台并开展了相应的高空模拟技术研究。本阶段主要针对第四代喷气发动机和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空中性能、功能与适用性、耐久性等,同时也广泛开展了数字化技术研究。我国在该阶段完成了高空模拟试验基地建设,并投入使用。

第五阶段是集成期或智能期,从90年代初期开始。一方面飞机战技指标持续提升,另一方面新概念发动机与飞行器不断涌现,使高空模拟试验的成本和风险不断攀升。因此,一个国家的高空模拟试验基地呈现资源整合与优势集成的发展势头,同时智能化高空模拟试验技术研究也得到开展和应用,如美国基本上由阿诺德工程发展中心整合和集成他的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资源。值得关注的是,本阶段亚洲邻国日本、韩国、印度也随其经济实力增长和发动机研制水平提升大力开展高空台的建设和高空模拟技术研究。我国在该阶段具备了涡轴发动机高空模拟的试验能力。







国内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发展趋势示意图

2.国内发展趋势

我国高空台建设和高空模拟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设期,从1965年到1997年。该阶段主要是高空台的建设调试和涡喷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技术研究,其标志是1995年高空台竣工和1997年成立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重点实验室。本阶段高空模拟主要针对涡喷发动机和发动机的空中性能/功能,建立了涡喷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规范,完成了测仿发动机的高空模拟任务。

第二阶段是成长期,从1997年到2005年。该阶段主要是高空台能力适应性扩充和大流量涡扇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技术研究,其标志是高空模拟试验对象从涡喷拓展到涡扇并进一步拓展到涡轴、涡桨(不带桨叶)发动机,试验范围涵盖航空发动机研制中的技术攻关和设计定型高空模拟试验,同时充分认识到高空模拟在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中的不可或缺性和重要性。本阶段高空模拟主要针对涡喷、涡扇、涡轴、涡桨发动机的空中性能/功能,完成了型号发动机研制中空中性能摸索与设计定型的高空模拟任务。

第三阶段是机遇期,从2005年开始至今。该阶段高空模拟研究与发展的机遇,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5·12”汶川大地震后的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研究基地异地新建的国家战略决策,二是当前航空发动机的历史发展机遇,尤其是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重大科技发展专项的启动和实施,对高空模拟设备能力与试验技术需求呈井喷式增长。其标志是绵阳新基地的建设和高空模拟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研究方向发展。本阶段高空模拟试验仍然以发动机性能/功能试验为主,但适应性与耐久性试验以及自动化、智能化试验技术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展开。

我国高空模拟试验技术的发展对策

1.当前存在问题         技术创新能力和基础技术研究水平与当前高空模拟需求不相适应,是当前我国高空模拟技术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首先,多年来我国发动机研发一直由测仿和引进主导,测仿与低水平引进对高空模拟试验的需求相对不高。其次,多年来我国发动机研发重型号轻预研与经费投入不足,致使我国高空模拟技术创新和基础技术研究的投入长期匮乏,甚至空白。再者,我国航空发动机在本世纪以来呈井喷式发展,对高空模拟的设备能力和试验技术提出了新要求。从而,使得现有的基础创新能力与技术基础研究与当前发动机迅速发展态势对高空模拟剧增的需求不相适应。         过渡阶段高空模拟硬件能力下降与任务需求增加的突出供需矛盾。高空台设备从建成至投入使用已三四十年工作了,受基础设备老化以及汶川大地震损坏的双重影响,设备性能下降,随着我国近代航空发动机科研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空模拟试验的发动机数量增加,试验内容和科目增加,因此在新的试验基地建成投运前的过渡阶段,高空模拟硬件能力下降与任务需求增加就成为当前存在的突出供需矛盾。


2.发展机遇

尽管高空模拟研究存在问题,但也有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首先,是国内航空业界普遍认识到并重视了高空模拟在发动机研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目前,不仅新研制发动机和重大改进改型发动机要在高空台进行试验与试验研究,而且发动机性能调试与故障排除中主动要求进行高空模拟试验,还有在发动机探索和概念研究阶段也重视和积极寻求高空模拟试验研究。其次,当前的国内航空发动机发展形势为高空模拟带来了严峻挑战与发展动力。随着国际军事形势越来越复杂,飞机尤其是军用飞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国防在军用飞机的投入力度加大,国内飞机发动机的研制进度逐渐提上日程,航空发动机迎来前所未有机遇的同时,就对高空模拟能力尤其是为高空模拟技术研究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与强劲发展动力。最后,“5·12”汶川地震后异地重建高空模拟基地为高空模拟跨越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既然是异地建设,在设备规划与研究平台方面就不受现有基地条件的约束,可以充分利用多年高空模拟使用维护与技术研究的经验成果,可以利用当前发动机高空模拟需求的信息资源,这就为我国高空模拟的跨越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3.发展思考

(一)有的放矢,强化高空模拟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国内发动机研发对高空模拟能力与技术的需求和我国高空模拟技术与世界同类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有的放矢,加大高空模拟关键技术和前瞻技术的研究。主要有:航空发动机工作过程动态模拟和实时模拟的飞行环境模拟技术研究;虚拟化、数字化试验测试技术;网络化与智能化试验测试技术;实时与瞬态试验测试技术;特种试验测试技术研究;加速任务试验测试技术;试验测试数据库技术加大。

(二)践行技术创新理论与方法,提升基础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

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是国防科技领域的核心技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对我国进行严密的技术封锁,就是先进的测试设备也一直未对我国高空模拟试验领域开放。可见,高空模拟技术既换不来,也买不到,必须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三)做好总体策划与风险管理,保证过渡阶段的发动机高空模拟条件


21世纪初期以来,随着现代航空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高性能的航空发动机研制都大量采用新概念、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为此,除必要的研究、设计工作外,必须进行大量的试验进行验证。因此,为充分发挥高空台资源价值和尽可能保证当前的高空模拟任务,须将所有高空模拟试验任务纳入统一的大计划中,做好总体策划与风险管理,实施动态管理和调控。

(四)加强知识管理与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发动机高空模拟的综合能力

当前是科技与信息的时代,同行业单位间的技术能力差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管理水平的差距,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素质人才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已不是资本和一般劳动力,而是知识和信息,是拥有知识和才能的知识劳动者。据统计,许多有实力的公司、企业,其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比例都达到1∶2或者说1∶3。因此要提升我国发动机高空模拟的综合实力,必须加强知识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尤其是高素质和领军高空模拟试验人才的培养工作。






中国加强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的技术研究2013年07月31日 10:33
来源:中国航空报
分享到:5人参与1条评论

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

高空模拟试验的重要作用

由于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复杂性和研制的高风险性以及使用要求的高可靠性,特别是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和设计指标的日益提高,使得航空发动机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广泛而深入的试验研究与试验,尤其是高空模拟试验。据统计,一种新型发动机研制一般需要10万小时左右的零部件试验、4万小时左右的材料试验、1万小时左右的整机地面台试验和2000小时以上的高空模拟试验。如F119发动机的验证机,从1985~1998年在高空台上完成了3500小时的高空模拟试验;在F404基础上衍生改进的F414发动机,累计完成了2.05万小时的台架试车与飞行试验,其中高空台试验约2000小时。

高空模拟试验,就是在地面上能够模拟航空发动机高空工作环境和使用工况条件并获取其工作性能/特性的高空台上进行的发动机试验。因高空台特有的发动机工作条件真、模拟范围宽、测试能力强、试验效率高、风险易控和重复性好等突出优势,使得高空模拟试验是自主研制先进航空发动机和推进系统不可或缺的最有效的试验手段。事实上,高空台和高空模拟试验是唯一能够在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实现其全工作包线范围内性能/特性摸索与考核的唯一手段,是发动机研制过程中最有效的性能调试和技术攻关手段;是先进航空发动部分关键部件研制的重要手段。

高空模拟试验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高空模拟试验技术是提高试验效率和准确获知发动机空中工作性能/特性的核心和关键,试验技术研究首先就要确保高空工作环境条件模拟的不失真、发动机工作信息和参数测试的准确性、发动机工作性能/特性确定与评估的正确度,同时还要研究新型动力高空模拟的关键试验技术。

其中,航空发动机高空工作环境模拟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发动机空中工作的进、排气压力与温度环境模拟技术;发动机空中起动与地面特殊环境起动环境模拟技术;空中工作条件下的发动机进/发匹配特性模拟技术;智能化控制与虚拟试验技术。


高空模拟试验测试计量技术主要包括:推力/功率测量与校准技术;燃油流量测量与校准技术;空气流量测量与校准技术;动温/动压测量与校准技术;特种测试与传感技术。

航空发动机高空性能/特性的确定与评定技术主要包括:发动机高空性能/功能的试验确定与评定技术;发动机高空强度与振动特性的试验确定与评定技术;使用环境对发动机性能/特性的影响分析与评定技术;发动机地面台-高空台-飞行台试验结果相关性研究。

新型动力高空模拟的关键试验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变循环发动机高空模拟的关键试验技术;涡轮冲压组合动力(TBCC)高空模拟的关键试验技术;新型动力高空模拟试验基础保障条件建设与调试技术研究。




国外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发展趋势示意图

国内外高空模拟试验技术的发展趋势

1.国外发展趋势

高空台建设和高空模拟技术研究基本上可分为五个阶段,见图1。

第一阶段是诞生期,从上世纪40年代初到50年代中期。该阶段主要因为涡喷发动机诞生并使飞机突破声障后,喷气发动机研制要求在模拟空中飞行条件下进行试验,因此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设备应运而生。本阶段高空模拟主要针对第一代喷气发动机和发动机的空中(稳态)性能。

第二阶段是成长期或迅发期,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该阶段主要因为飞机飞行范围迅速扩大和喷气发动机快速发展,发动机研发要求试验全包线范围内的工作性能,因而高空模拟设施得到蓬勃发展。本阶段高空模拟主要针对第二代喷气发动机和发动机的空中性能/功能,如美、俄、英、法等国在该阶段建设了大量的高空台。其中美国建设了7个高空模拟试验基地16个高空舱,英国建设了3个基地7个舱,俄罗斯(前苏联)建设了两个基地5个舱。

第三阶段是成熟期,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该阶段主要因为飞机战技性能提高使发动机的进/发相容性问题突出,要求全包线范围内发动机性能/功能试验的同时,还要对发动机的进/发相容性进行验证与评估,因而自由射流高空模拟设施得到较大发展,同时高空模拟在发动机研制中的重要地位也自然确立。该阶段主要针对第三代喷气发动机和发动机的空中性能、功能与适用性,如美、英分别建设了推进风洞、自由射流试验舱,俄也在原有基础上扩充了自由射流试验功能。我国在该阶段立项建设连续气源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基地,处于建建停停的特殊历史阶段。


第四阶段是完备期,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该阶段主要因为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发展和战斗机战技指标的进一步提升,使已有高空模拟能力不能满足发动机的高空试验需要,同时充分认识到没有功能完备的高空台和先进的高空模拟技术,就不可能研制出先进的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因而出现了巨型高空台。美国在高空模拟绝对占优条件下,及时投巨资兴建了直径8.5米、气源功率约450兆瓦的高空台并开展了相应的高空模拟技术研究。本阶段主要针对第四代喷气发动机和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空中性能、功能与适用性、耐久性等,同时也广泛开展了数字化技术研究。我国在该阶段完成了高空模拟试验基地建设,并投入使用。

第五阶段是集成期或智能期,从90年代初期开始。一方面飞机战技指标持续提升,另一方面新概念发动机与飞行器不断涌现,使高空模拟试验的成本和风险不断攀升。因此,一个国家的高空模拟试验基地呈现资源整合与优势集成的发展势头,同时智能化高空模拟试验技术研究也得到开展和应用,如美国基本上由阿诺德工程发展中心整合和集成他的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资源。值得关注的是,本阶段亚洲邻国日本、韩国、印度也随其经济实力增长和发动机研制水平提升大力开展高空台的建设和高空模拟技术研究。我国在该阶段具备了涡轴发动机高空模拟的试验能力。







国内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发展趋势示意图

2.国内发展趋势

我国高空台建设和高空模拟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设期,从1965年到1997年。该阶段主要是高空台的建设调试和涡喷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技术研究,其标志是1995年高空台竣工和1997年成立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重点实验室。本阶段高空模拟主要针对涡喷发动机和发动机的空中性能/功能,建立了涡喷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规范,完成了测仿发动机的高空模拟任务。

第二阶段是成长期,从1997年到2005年。该阶段主要是高空台能力适应性扩充和大流量涡扇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技术研究,其标志是高空模拟试验对象从涡喷拓展到涡扇并进一步拓展到涡轴、涡桨(不带桨叶)发动机,试验范围涵盖航空发动机研制中的技术攻关和设计定型高空模拟试验,同时充分认识到高空模拟在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中的不可或缺性和重要性。本阶段高空模拟主要针对涡喷、涡扇、涡轴、涡桨发动机的空中性能/功能,完成了型号发动机研制中空中性能摸索与设计定型的高空模拟任务。

第三阶段是机遇期,从2005年开始至今。该阶段高空模拟研究与发展的机遇,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5·12”汶川大地震后的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研究基地异地新建的国家战略决策,二是当前航空发动机的历史发展机遇,尤其是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重大科技发展专项的启动和实施,对高空模拟设备能力与试验技术需求呈井喷式增长。其标志是绵阳新基地的建设和高空模拟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研究方向发展。本阶段高空模拟试验仍然以发动机性能/功能试验为主,但适应性与耐久性试验以及自动化、智能化试验技术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展开。

我国高空模拟试验技术的发展对策

1.当前存在问题         技术创新能力和基础技术研究水平与当前高空模拟需求不相适应,是当前我国高空模拟技术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首先,多年来我国发动机研发一直由测仿和引进主导,测仿与低水平引进对高空模拟试验的需求相对不高。其次,多年来我国发动机研发重型号轻预研与经费投入不足,致使我国高空模拟技术创新和基础技术研究的投入长期匮乏,甚至空白。再者,我国航空发动机在本世纪以来呈井喷式发展,对高空模拟的设备能力和试验技术提出了新要求。从而,使得现有的基础创新能力与技术基础研究与当前发动机迅速发展态势对高空模拟剧增的需求不相适应。         过渡阶段高空模拟硬件能力下降与任务需求增加的突出供需矛盾。高空台设备从建成至投入使用已三四十年工作了,受基础设备老化以及汶川大地震损坏的双重影响,设备性能下降,随着我国近代航空发动机科研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空模拟试验的发动机数量增加,试验内容和科目增加,因此在新的试验基地建成投运前的过渡阶段,高空模拟硬件能力下降与任务需求增加就成为当前存在的突出供需矛盾。


2.发展机遇

尽管高空模拟研究存在问题,但也有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首先,是国内航空业界普遍认识到并重视了高空模拟在发动机研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目前,不仅新研制发动机和重大改进改型发动机要在高空台进行试验与试验研究,而且发动机性能调试与故障排除中主动要求进行高空模拟试验,还有在发动机探索和概念研究阶段也重视和积极寻求高空模拟试验研究。其次,当前的国内航空发动机发展形势为高空模拟带来了严峻挑战与发展动力。随着国际军事形势越来越复杂,飞机尤其是军用飞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国防在军用飞机的投入力度加大,国内飞机发动机的研制进度逐渐提上日程,航空发动机迎来前所未有机遇的同时,就对高空模拟能力尤其是为高空模拟技术研究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与强劲发展动力。最后,“5·12”汶川地震后异地重建高空模拟基地为高空模拟跨越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既然是异地建设,在设备规划与研究平台方面就不受现有基地条件的约束,可以充分利用多年高空模拟使用维护与技术研究的经验成果,可以利用当前发动机高空模拟需求的信息资源,这就为我国高空模拟的跨越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3.发展思考

(一)有的放矢,强化高空模拟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国内发动机研发对高空模拟能力与技术的需求和我国高空模拟技术与世界同类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有的放矢,加大高空模拟关键技术和前瞻技术的研究。主要有:航空发动机工作过程动态模拟和实时模拟的飞行环境模拟技术研究;虚拟化、数字化试验测试技术;网络化与智能化试验测试技术;实时与瞬态试验测试技术;特种试验测试技术研究;加速任务试验测试技术;试验测试数据库技术加大。

(二)践行技术创新理论与方法,提升基础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

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是国防科技领域的核心技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对我国进行严密的技术封锁,就是先进的测试设备也一直未对我国高空模拟试验领域开放。可见,高空模拟技术既换不来,也买不到,必须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三)做好总体策划与风险管理,保证过渡阶段的发动机高空模拟条件


21世纪初期以来,随着现代航空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高性能的航空发动机研制都大量采用新概念、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为此,除必要的研究、设计工作外,必须进行大量的试验进行验证。因此,为充分发挥高空台资源价值和尽可能保证当前的高空模拟任务,须将所有高空模拟试验任务纳入统一的大计划中,做好总体策划与风险管理,实施动态管理和调控。

(四)加强知识管理与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发动机高空模拟的综合能力

当前是科技与信息的时代,同行业单位间的技术能力差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管理水平的差距,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素质人才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已不是资本和一般劳动力,而是知识和信息,是拥有知识和才能的知识劳动者。据统计,许多有实力的公司、企业,其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比例都达到1∶2或者说1∶3。因此要提升我国发动机高空模拟的综合实力,必须加强知识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尤其是高素质和领军高空模拟试验人才的培养工作。




中航工业航空发动机高空台试验倍增 设备老化http://news.ifeng.com/mil/2/deta ... shtml?_from_ralated


2013年05月23日 16:06  来源:中国航空报 作者:文学海


“设备不停,人倒班!”——走访中航工业涡轮院高空台试验基地

“设备不停,人倒班。”这是中航工业涡轮院高空台试验基地所有人牢记的一句话。走进高空台,记者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沉重含义——这是他们在咬牙挑起一副国家的重担啊!

挺起脊梁

走进高空台试验基地,一大片绿地扑面而来,绿草茵茵,红花摇曳,在五月的阳光下显得生机盎然。喜爱摄影的涡轮院党委书记颜建兴也曾一度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但现在,四处奔忙的他已经很难再碰一碰相机了。就是这片美丽的背后,掩盖了无数的伤痛——谁能想到2008年汶川地震之前这里还是一座三层的办公楼!

汶川地震给高空台试验基地带来了沉重的创伤。员工们描述了当时的惨况:厂房地基移位;墙壁扭曲倒塌,窗户拧成了麻花;厂房内大型机组基础移位,安装水平度遭到较大破坏,轴承坏死;空气加热炉炉膛坍塌,主体倾斜;管网支架严重变形,有些主要设备之间连接螺栓被剪断,法兰变形,工作轴心线较大偏移;沿高空水池坝体地面出现两道近30厘米的圆环裂缝,山上储存着15万吨水的高位水池开裂,一旦崩塌后果不堪设想。

灾难激发了员工的力量。2008年5月18号,四川省相关部门发布预警,18、19日可能有大的余震。这将厂区内的不安推向了顶点:办公楼内还有许多计算机,里面保存着几十年来的试验数据和资料——然而地震后这栋楼房已变得摇摇欲坠!时间已不允许员工们去思考和选择了,他们戴着安全帽就冲进了楼里。“怕也要抢救啊!”参与抢救的员工任大霞回忆:“站在楼梯上能感觉到余震的摇晃,由于墙体倒塌了,搬主机的时候能直接看到外面。”

“当时就是不希望单位垮了。”另一位员工贾伟有些激动地说道:“何况当时有那么多兄弟单位来援助我们,我们不孤单!”地震两三天后,他们顾不上同样遭受损失的家里,就投入了厂区抢险和恢复生产。员工们的忘我努力换来了丰厚的回报,1个月后地面台就恢复了使用,当年10月小高空台恢复试验!

心态变了

这样一种精神不仅仅只存在于灾后恢复生产,也延伸渗透到了涡轮院这五年来的发展中。事实上,现在涡轮院仍然用这样一种精神来支撑。

近几年随着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力度加大,作为中国唯一的高空台,其试验量也随之倍增。2010年,涡轮院的试验时数相当于前3年的总和,2011年试验时数则是前5年的总和,2012年的试验时数与2011年持平。而未来的任务量,主管试验研制的涡轮院副院长侯敏杰表示:“只可能比今天还要多。”这样一种压力是从上向下传导的,在试验现场,记者就撞见了远道赶来的某动力研究所所长,他每年都会来现场盯试验进展。

“我们现在是一台发动机在做试验,另一台就在地上排队等着。”试验员张松说道。在他给记者看的一块黑板上,每一天的工作任务都按小时密密麻麻排满了。“这只是事先计划的。”张松解释:“发动机一试验就没个准了,事实上只要机器不停,人就不可能离开,通宵干是常事。”

咬牙坚持

航空发动机在研制过程中和在上天之前都要来高空台试验,然而1965年开始修建的高空台俨然已是一位“老者”了,正如一位员工说的:“有的设备已经工作了30多年,比我年龄还大。”对一位“老者”来说,这几乎成了不能承受之重担。

侯敏杰每天愁的事就是如何让这位“老者”安全完成比一个“年轻人”还重的工作量,这几年他的头发都愁白了。发动机试验本已有风险,在老化的设备上运行风险只会更大。现在每一次试验前,试验员都会做一个风险分析,将每一项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和每一项应对的措施罗列出来。

频繁的维修成了必然。气源机组性能衰减,电缆绝缘值下降,管道锈蚀……这一切都对设备的平稳安全运行构成了威胁。为此,涡轮院专门成立了一个维修中心,“只要高空台一停止试验我们就立刻进行维护,”侯敏杰叹道:“高空台试验是研制航空发动机不可或缺的手段和过程,因此只要有可能,就必须让它工作。”侯敏杰说道:“这意味我们必须以决战的姿态来面对接下来几年的任务,我早就让大家做好心理准备了。”



中国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重点实验室实力亚洲第一http://news.ifeng.com/mil/2/deta ... shtml?_from_ralated


2012年08月22日 09:54  来源:中国航空报




高空台试验团队(航空报图片)

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位于四川省江油市观雾山下平通河畔,占地面积约50公顷,建筑面积达50000平方米, 所辖单体设备400多套。高空模拟试验系统庞大、复杂,试验运行风险与投入设备的健康度紧密相关。因此,就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而言,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试验组织上,均充满了非常严峻的挑战。

实验室累计荣获国防科工委、省部级以上技术成果奖30多项,在重点型号研制中,四次荣立集体功。其中,实验室的SB101高空台在1996年荣获“95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1997年又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的殊荣。

实验室以在役、在研和预研军民用航空发动机、核心机和新型动力装置研制对高空模拟试验需求为牵引,紧密结合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规划,以突破高推重比涡扇发动机及其核心机、高功重比涡轴发动机及其核心机、高超声速组合动力和新概念发动机研制试验验证的高空模拟关键技术为重点,加深和强化特定工作环境与瞬态/动态逼真模拟技术、发动机适用性与可靠性试验技术,以及高空模拟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和虚拟技术研究。

实验室围绕涡喷、涡扇、涡轴发动机和核心机高空模拟试验及其保障条件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技术研究工作,突破了二十多项关键高空模拟技术和大型设备建设的关键技术,解决了三十多个机型、上百台次发动机的高空模拟关键技术,建成小型涡喷涡扇与涡轴发动机两个高空舱,完成2号高空舱二次设计,已掌握国军标规定的涡喷、涡扇发动机全部鉴定和定型试验科目的试验方法、常规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和试验结果评定方法,初步掌握核心机和涡轴发动机试验技术,对冲压发动机、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直连式试验技术也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形成初步的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技术体系,为我国在役、在研和预研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高空模拟试验提供了直接技术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航空装备研制和国防建设进程。

实验室在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技术研究的硬件平台能力和技术研究方面,其综合实力和水平在国内唯一,亚洲第一。实验室紧紧围绕国防武器装备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和先进航空发动机研发高空模拟试验中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基础技术研究需求,结合实验室发展和当前的型号技术攻关的需要,通过对试验流程方案优化、试验方法、测试方法、进排气调节控制技术和试验状态监控方法的研究,提高了高空模拟试验技术水平,并显著提升了重点型号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的高空模拟试验支持力度,为型号研制和武器装备做出了重大贡献。




航空发动机高空台(航空报图片)

针对我国某型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的核心机加温加压试验难题,实验室基于国内当前没有核心机加温加压试车台的现状,急型号研制所急,开展了在高空台上进行供气压力、供气温度均创高空台试验历史新高和达到高空台设备工作极限能力条件下的技术研究。重点从设备匹配挖潜力、从试验方案挖效益、从试验流程挖安全、从已有试验结果开展深入细致的技术研究。而且对组织管理尤其是试验中风险控制与管理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圆满完成某型发动机核心机的加温加压试验。试验成果得到上级机关与军方的高度褒扬。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及其动力是当前的一个发展热点,但由于其高空小表速长时飞行工作的特点,高空模拟技术研究及其地面实现就尤为重要。针对某型号无人机动力发动机在高空小表速条件下表现出来的燃油供油能力不足、空中起动困难和高空参数摆动问题,开展了无人机动力高空小表速控制系统攻关的高空模拟试验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对象为飞行环境模拟的精准化、快捷化和智能化技术,试验中的风险控制与应急处理方法,以及试验中宽范围参数的小量程测试技术,研究成果基本得到了高空小表速模拟试验的初步验证,目前的无人机动力高空小表速的控制难题基本得到解决。

通过对前期某型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畸变试验的经验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提出了适应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畸变试验的测试布局,并对发动机压力、温度畸变试验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归纳和较深入的分析。尤其是在温度畸变的数据处理上取得了较大突破;完成了畸变流场旋涡尺度计算分析软件课题研究方案、畸变流场旋涡尺度计算分析软件资料综述。利用CFD商务计算软件建立插板式扰流器全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用非定常求解算法研究旋涡积分尺度、泰勒微分尺度和耗散尺度。完成了旋涡尺度计算和分析方法研究报告以及旋涡尺度计算软件的开发。

结合前期畸变试验的经验和国内外资料的整理收集,开展了温度、压力畸变测点布局和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基于动态采集系统硬件进行了实时数据处理方法和离线数据处理方法研究以及处理/显示软件的开发。


当前在航空发动机和武器装备行业有一些共识:发动机是军工系统发展的瓶颈;航空发动机是最为复杂的高科技集成品,其研发能力代表国家的综合科技实力;航空发动机研发水平最终取决于试验与测试水平,尤其是在地面上能够模拟空中工况条件的高空模拟试验与测试水平。一个国家的高空模拟能力和技术水平已成为该国自主研制先进航空发动机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高空模拟是自主研制先进航空发动机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高空台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

高空模拟试验技术与能力的作用和影响,不仅仅表现在战斗机动力和其他军用航空发动机上,现如今运输机和民机的发动机以及无人机动力也对高空模拟技术的需求越来越急迫。更为突出的是,当前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发已着手进入工程应用阶段,其高超声速组合动力的研制就更离不开高空模拟试验的技术支持。正因为美国在高空模拟试验技术方面的领先,造就了其在当今世界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领域一枝独秀的局面。

2008年“5·12”汶川地震给位于地震断裂带上的重点实验室核心设备——高空台带来了严重损坏,厂房、设备与基础设施均不同程度受到了影响。为了确保该国家战略资源能够发挥其应有的和巨大的战略作用,按照党和国家、军委与上级机关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重点实验室凭借多年的使用维护和设计建设经验,顽强拼搏、超常作战,发扬“铭记大爱 挺起脊梁 对党忠诚 不辱使命”的抗震救灾精神,在艰难条件下独立自主地展开了旧基地有限恢复和新基地规划的设计和建设工作,于2010年圆满完成了旧基地的有限恢复设计、恢复建设和竣工验收工作,保证了当前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和型号技术攻关的高空模拟能力,有限恢复设计和恢复效果得到了上级机关和竣工验收小组的高度肯定。同时2010年完成了设备规模与能力水平将达世界第三位的绵阳新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基地的规划论证、总体设计工作。目前新基地的建设工作正按计划进行。

实验室在以前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涡喷、涡扇、涡轴发动机和核心机高空模拟试验技术研究,航空发动机研制应进行的试验科目、工作环境模拟方法、试验流程、试验性能/特性确定和评价方法等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基本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空模拟技术体系。高空模拟技术体系初步建成,为我国自主研制和发展航空发动机提供了直接的技术支持,从而使实验室真正起到了为我国自主研制和发展航空动力保驾护航的作用。

随着绵阳试验基地的建成投入运行,其试验能力和规模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将为发动机技术研究提供世界先进的测试与试验平台。建成之后的绵阳试验基地必将成为国际一流的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航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灾后重建达世界一流http://news.ifeng.com/mil/2/deta ... shtml?_from_ralated




2012年09月10日 18:11  来源:人民网




中航工业规划建设项目现场管理团队

为了同一个梦想——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全价值链服务绵阳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项目纪实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然袭来的大地震,撼动着汶川、北川,撼动着全中国人的心。在这场大灾难中,涡轮院成为汶川地震中受灾最重的航空工业单位之一,地震使涡轮院松花岭基地90%的厂房、设备受到损坏。涡轮院的灾情,受到国务院和有关部委领导的高度关注。2008年6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带领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国防科工局等有关单位领导考察了灾后的涡轮院松花岭试验基地,当即做出决定:涡轮院高空试验台试验基地必须搬家,异地重建!中航工业涡轮院与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共同肩负这一光荣的国家使命、一份寄托着航空人期望的沉甸甸的责任,携手踏上圆梦新的中国高空台的征程。时至今日,5年过去了,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灾后最大的异地重建项目——中航工业绵阳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进展如何,人们翘首以待。日前,记者先后来到为项目提供全价值链服务的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公司和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现场进行了实地采访。

众志成城 全力以赴     2009年10月16日,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规划建设)重组整合成立。成立之初,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就提出要打造全价值链服务体系,开创“行业多元化、业务专业化、技术国际化、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公司进一步调整了组织机构,完善了包括全价值链服务的管理规定和流程,更加注重发挥以设计为龙头的主导作用,从而为建设管理专业化、科学化,流程规范化、高效、廉洁的项目团队奠定了坚实基础。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项目成为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开展全价值链服务的一次重要实践。在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下,从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项目前期的选址、总体规划、环境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勘察,到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设计和建筑工程建设的总承包管理工作,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其中。将项目列入公司重大项目进行管理,举全公司之力,众志成城,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廉大为任组长,副总经理沈顺高任副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指定总经理助理刘雷义任项目总监,精心组织,通力协作,科学管理,全力以赴,以打造精品工程,建成世界一流试验基地为目标,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分别选派了一批批优秀的、富有经验的工程设计、管理人员不断充实到团队中来,组成了最强大的项目规划、设计和建筑工程管理团队。中航工业规划建设所属实体单位中航设备公司(原航空设备设计研究院)、航空动力工程设计研究院、能源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规划咨询研究院、原工程经济研究院及成员单位中航工业长沙院、勘察院等7家单位倾力参加。 目前,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先后投入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项目人力近500人。全体项目设计、建设、管理人员面对挑战,克服重重困难,推进项目顺利开展。同时,项目设计、建设团队积极参与中航工业规划建设项目团队创优劳动竞赛活动,以更高、更新、更严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提高项目设计、建设、管理水平,着力打造精品工程,打造优秀团队。努力将试验基地建成世界一流的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的宏伟目标和美好愿景,成为中航工业规划建设、涡轮院双方团队成员的共同追求,努力实现“航空报国”梦想的自豪感和使命,成为不断激励他们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动力源泉。为了项目的顺利推进,“众志成城,全力以赴”落实在每一个项目团队成员的行动中。

精心设计 确保成功   为了推进全价值链管理和服务,中航工业规划建设每个专业都设有设计负责人。他们不仅负责设计过程中的组织实施、协调,而且还承担、提供后期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服务和业务支撑,从而把庞大的项目工程中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都落到实处。

选址: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的选址是工作的第一步,在集团公司领导的带领下,中航工业涡轮院、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共同组成了异地重建选址工作专家组,对涡轮院搬迁方案逐一进行考察调研和分析,经过多方比选,最终将绵阳市游仙区小枧沟镇作为第一方案提交政府主管部门,选址方案的初步确定,仅仅是圆梦的第一步。

勘察:初步确定选址以后,最终能不能在这里建,还必须要有科学的数据作支撑。为此,涡轮院安排了先期工作组,长驻绵阳,积极协调地方政府部门,为科学选址决策展开水文、风向、环境等调查,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中航工业勘察院组织力量分别对该区域进行了初勘、详勘、压矿调查等地质勘察工作。经过连续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勘察院专家给出意见:绵阳新区主试验厂区建筑物及其他附属建筑物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由此,上级最终确定选址方案。

终于等到了那一天:建设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的宏伟蓝图终于可以在我们手中梦想成真了!

规划:接受项目之初,正值震后不久中航工业规划建设总规划师、规划咨询院院长李守旭带领设计团队赴涡轮院考察受灾情况,并与涡轮院领导讨论试验区搬迁事宜。涡轮院为了感谢国家、部队的关怀以及集团内发动机制造行业各兄弟单位在“5·12”期间所给予的无私援助和大力支持,在对试验基地建设总体规划中分别将试验基地内的道路、河流、湖、森林等用这些单位的名字命名,以教育后人永远铭记大爱。按此构想,规划建设与涡轮院反复修改,并多次向发动机公司、集团公司汇报和协调,形成了成熟的可行性方案,既实现了功能布局合理、物流流线顺畅和工艺流程简洁的目标,尊重了现有基地的生态本底,体现节能减排措施和循环经济特色,又融入了涡轮院感恩情怀的特色文化。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形成了结合发动机试验性质的“鹰击长空”规划理念,并将“相天法地”的传统空间思想运用到规划方案设计当中。在规划咨询研究院副院长李廷峰及其团队成员完成环境评价的基础上,寻求景观的功能性和成本的平衡点,以打造出满足工艺试验需求、经济适用、整洁优美、生态健康的花园式厂区为标准,一个包含许多人智慧和心血的总体规划终于诞生了:黎明大道直入试验基地,感恩湖依山傍水。一幅多么美好的画卷!

设计:工艺专业设计是试验基地设计的核心内容,工艺是设计的龙头。中航工业涡轮院的试验研究人员总结了现有试验基地设计和多年使用经验、教训,按照高空模拟试验工艺流程需求,提出了整个试验基地的功能布局要求,实现了比松花岭原基地更加简洁、顺畅的工艺总体区划设计布局方案。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工艺专业人员,经过认真计算,仔细推敲,合理分割,制定了项目建设总体布局设计。为更好的借鉴国外的经验,涡轮院和规划建设共同组团考察了俄罗斯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图拉耶夫试验基地并就相关问题与俄罗斯专家进行了研讨,最后确定了试验基地绵阳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的工艺总体布局。

试验基地高空模拟试验工艺系统极其复杂、特殊,而且系统中主要设备都是国内独有的大型非标设备。为此,涡轮院专门组建了技改技术室负责对项目建设技术需求条件进行梳理,集全院技术力量组成专业技术团队为规划建设的项目设计进行技术支持。中航工业规划建设为了确保项目成功,专门组建了最强大的设计与技术支持团队,公司各专业委员会、专业总师都参与到项目中来,老专家、老总师们亲自挂帅领军出征。

绵阳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各种管网错综复杂,地上、地下,气网、水网、电网等纵横交织,犬齿交错,使用工况、空间关系异常复杂,协调设计难度极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修改一处,整个管网系统都要调整。为此,在设计过程中,中航工业规划建设设计人员积极与涡轮院技术人员反复进行沟通与交流,有时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双方人员就要往返北京与江油多次,有时甚至连续数日吃住在工地。规划建设结构设计人员形象地说:“设计时就像绣花一样,要理顺各个管网的关系。”由于工艺系统十分复杂,对完成的设计,要不断修订、更新,有的已经招标施工了,还要进行大量的补充设计和修改,已完成的施工图,一版再版,最多的设计修改达10余个版次。为满足项目进度要求,拿出精品的设计,大家不畏艰苦,不怕返工,连续加班加点。为了确保项目进度,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公司领导将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项目纳入绿色通道,集中抽调公司上百名最优秀的设计人员,连续加班工作,最长加班时间达3个月,为项目的开工和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为负责项目总体设计的高福山,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参与涡轮院松花岭试验基地建设,对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情有独钟。高福山深有感慨地说:“一个试验器的建造过程就是一个型号的研发过程。这个项目之所以特殊,因为其单体多,管网错综复杂,工艺设备庞大,施工建设管理难度极大。”他带领设计团队以建成国际一流发动机试验基地为目标,凭借几十年的工作经验与积累,积极依靠涡轮院技术力量,总结国内先进经验,反复比较设计,优化流程安排,合理资源共享,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为确保一次成功,设计团队尽量选用国际、国内最先进的成熟设备。高福山说:“我们必须注重采用成熟技术和先进工艺,务必追求一次成功,为国家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科学管理 追求精品   作为国家重大项目,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项目的建设目标是要达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具有建设周期极为紧张、建设要求高、投资控制严格等几个特点。建成后的试验基地不仅要满足航空发动机试验功能需求,而且要实现建设与环境的完美协调、融为一体,达到试验环境和谐、景观优美的要求。工作者的素质决定了工作的高度,态度决定成败。中航工业规划建设与涡轮院强强联合,用涡轮院管理大型设备工艺工程建设的成熟经验,积极发挥规划建设对建筑工程统筹管理的优势,精心组织,组建了强大的现场项目管理团队,全面推进和实践全价值链服务理念,就是要建成世界一流的精品工程。

施工开始后,规划建设项目团队始终以确保设备建设为核心,围绕配合涡轮院对总体工艺、设备安装工程建设的总体计划目标,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在全价值链服务理念的指导下,规划建设项目团队注重实施扁平化管理:纵向注重加强不同层级管理,在前期精心设计、策划的基础上,每个单体建筑都安排一个设计专业负责人,开展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安全目标的管理。造价、现场、后勤等一一落实到人;横向则注重加强与各专业工程师、现场设计代表之间的频繁沟通,形成对纵向层级管理有效的支撑和无缝配合对接。

“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事关航空发动机的命脉,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毫不懈怠地做好每一项工作。”负责项目主体设计、建设工作的中航工业规划建设航空动力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李常青这样表示。对于这样一个室内外工程的大量穿插、房屋建筑和工艺设备安装大量穿插,同时涉及桥梁、河道、渠道、隧道及山体护壁等多项施工内容的大型建设项目,按照正常工序“出牌”是绝对不行的,必须携带图纸深入现场、反复探讨,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序。  2012年3月份以来,试验基地各个厂房主要试验设备开始陆续安装,为配合安装工作的进行,中航工业规划建设由总设计师带队,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主要专业的设计人员带着图纸奔赴现场,与现场的数十个施工单位的施工、监理及涡轮院的技术人员集中讨论、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隐患,解决影响工程进展的所有问题,确保工期节点和质量安全。至今,高福山仍不辞辛苦,甚至每周两次往返北京、绵阳,与现场项目部和建设团队频繁进行沟通,使设计工艺与现场施工紧密衔接。中航工业规划建设航空动力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徐克利在项目协调、管控等方面遇到了极大的挑战。项目团队工作的瓶颈就是他工作的重点。他要善于穿针引线,把项目管理中星罗棋布的具体工作串联成为一个紧密联系、协调传动有机工作的链条。

现场项目团队是一支非常年轻、团结、充满朝气的队伍,成员15个人来自五湖四海,从“50后”到“80后”各个年龄段都有,每人从个人性格到生活习惯都有很大差异,大家每天多半时间都在一起,亲如手足,就像一家人一样。因此,他们更看重的是团队成员之间多一些关心、多一份包容、多一点理解。试验基地建设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土建与设备如何交叉,管网与基础怎样平行作业,等等,是一个综合管理的难题。为此,中航工业规划建设现场管理人员在涡轮院协助下到松花岭基地进行参观,深入了解厂房工艺关系、设备安装流程,很快在思想上对试验基地项目间关系的空间概念由图纸过渡到现实,理清了项目管理思路和方法。针对项目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他们坐下来畅快沟通、集思广益,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的智慧火花,最后总能找到最佳解决方案。现场项目经理麻晓阳,具有20余年丰富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经验,受聘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项目后不辱使命,团结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应对挑战,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各方的认可。现场项目常务副经理齐达,在现场工作的时间最长,工作头绪最多,一年多都没有回家,更没有时间找女朋友。一度,他得了痔疮,怕耽误工作,治疗一拖再拖。80后工程师史有刚和胡振一,他们最早进入现场,刚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地,而现在这片土地上已经矗立起多个单体建筑。在北京从事了十余年机场建筑工作的项目副经理田宝东谈到,“能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一点贡献,我感到很自豪!”

协同高效 共振共赢           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关怀,国家有关部委和所在地方政府和人民的大力帮助支持,得到了中航工业党组的坚强领导。早在2008年10月,集团公司就成立了以林左鸣董事长为组长、谭瑞松总经理为常务副组长的异地重建领导小组,直接部署和指挥试验基地的建设工作。       在一个个建设进程的关键时期,国家财政部、国防科工局、四川省、绵阳市领导和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发动机的领导多次到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现场指导工作,协调解决问题,为加快建设进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林左鸣董事长几次到绵阳基地指导工作,并欣然题写“航空城”,为绵阳基地命名。中航工业发动机公司总经理庞为、副总经理杨锐,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一分院院长刘廷毅等也多次到建设现场听取汇报,协调指导工作。这些给现场建设者莫大的支持与鼓励。      涡轮院建设团队与规划建设项目团队协同作战、配合默契。在项目规划、设计之初,中航工业涡轮院领导、专家和技术人员就和规划建设项目设计人员摸爬滚打在一起。为了项目成功,涡轮院的专家毫无保留地拿出图纸资料,奉献出几十年的成功经验,这些给中航工业规划建设的设计者巨大的帮助与启迪。在项目动工后,涡轮院又专门成立了现场建设指挥部,安排基建技改部、技改技术室常驻现场组织施工、协调解决问题,同时,涡轮院与规划建设将双方专业对口的相关人员混合编队,成立了若干个协调、推进小组,这样有利于协同作战,双打双赢,有效地加速了项目进展。中航工业涡轮院党委书记颜建兴多次往返于松花岭试验基地和绵阳试验基地建设现场,他和主管副院长徐国及建设团队一起,通过多方协调和一次次动员会,周密计划,严密组织,严控质量,确保了绵阳基地建设的管理规范和有序推进。中航工业规划建设领导也高度重视项目进展,公司原董事长马福安、总经理廉大为、原分党组书记张苑苑,副总经理庞建、沈顺高、杨俊峰等多次到项目现场检查,推动项目顺利开展,确保项目成功。中航工业规划建设航空动力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徐克利说:“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项目是国家任务,也是中航工业涡轮院和规划建设两家单位的共同任务。”          中航工业规划建设项目团队时刻以工程为大局,牢固树立为业主服务的理念,注重加强计划管理,实行动态控制,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条理化,承担了大量组织协调工作。为了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中航工业规划建设项目管理人员每天必须与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进行频繁地接触与沟通。他们表示,要努力与地方有关部门、上下游单位在方方面面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积极应对每一个环节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狠抓质量,保障安全,确保项目按期竣工验收投入试验,建设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一幅竖立工地旁的标语令人振奋,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现场建设者们的共同心声。

美好画卷 共同期待         中国新的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将一点点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这将是一幅航空人热切盼望、期待的美好画卷,也将是中国航空发动机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       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分为三大区域、六个主体部分和六大景观。生产试验区坐落在笔架山梁。主要由航空发动机试验、燃机研发、航空科技产业园以及相应的设施设备组成,高耸庞大的高空台与其纷繁的配套设施设备交相辉映,蔚为壮观。生产试验区重点建设的高空模拟试车台及其配套气源、电站等设施,可满足中国各型发动机研制任务需求。此外,充分利用当地的茂密天然林地,在办公生活区和生产试验区之间还将建设占地1000亩的东安森林公园、南方植物园和成发龙潭湖。这些环保景观不仅可以形成有效的防噪音林带,还可以绿化、美化发动机试验基地周边环境。        自2011年5月开工以来,目前由规划建设总包负责的试验基地建设单体建筑大部分已经施工完成,开始进入厂房装饰装修及水电安装阶段。由涡轮院组织的试验设备与管线安装工作也已经全面启动。按照计划,今年下半年,试验基地技术风险最大、难度最大的系统调试工作将陆续展开。今年年底,试验基地内的主要标志设备都将安装完成,进入调试运行阶段。     艰难的凤凰涅槃即将完成,展翅腾飞就在眼前!而每一个明媚春天的来临,一定会让我们充满新的期待。






中国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重点实验室实力亚洲第一http://news.ifeng.com/mil/2/deta ... shtml?_from_ralated


2012年08月22日 09:54  来源:中国航空报




高空台试验团队(航空报图片)

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位于四川省江油市观雾山下平通河畔,占地面积约50公顷,建筑面积达50000平方米, 所辖单体设备400多套。高空模拟试验系统庞大、复杂,试验运行风险与投入设备的健康度紧密相关。因此,就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而言,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试验组织上,均充满了非常严峻的挑战。

实验室累计荣获国防科工委、省部级以上技术成果奖30多项,在重点型号研制中,四次荣立集体功。其中,实验室的SB101高空台在1996年荣获“95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1997年又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的殊荣。

实验室以在役、在研和预研军民用航空发动机、核心机和新型动力装置研制对高空模拟试验需求为牵引,紧密结合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规划,以突破高推重比涡扇发动机及其核心机、高功重比涡轴发动机及其核心机、高超声速组合动力和新概念发动机研制试验验证的高空模拟关键技术为重点,加深和强化特定工作环境与瞬态/动态逼真模拟技术、发动机适用性与可靠性试验技术,以及高空模拟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和虚拟技术研究。

实验室围绕涡喷、涡扇、涡轴发动机和核心机高空模拟试验及其保障条件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技术研究工作,突破了二十多项关键高空模拟技术和大型设备建设的关键技术,解决了三十多个机型、上百台次发动机的高空模拟关键技术,建成小型涡喷涡扇与涡轴发动机两个高空舱,完成2号高空舱二次设计,已掌握国军标规定的涡喷、涡扇发动机全部鉴定和定型试验科目的试验方法、常规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和试验结果评定方法,初步掌握核心机和涡轴发动机试验技术,对冲压发动机、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直连式试验技术也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形成初步的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技术体系,为我国在役、在研和预研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高空模拟试验提供了直接技术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航空装备研制和国防建设进程。

实验室在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技术研究的硬件平台能力和技术研究方面,其综合实力和水平在国内唯一,亚洲第一。实验室紧紧围绕国防武器装备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和先进航空发动机研发高空模拟试验中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基础技术研究需求,结合实验室发展和当前的型号技术攻关的需要,通过对试验流程方案优化、试验方法、测试方法、进排气调节控制技术和试验状态监控方法的研究,提高了高空模拟试验技术水平,并显著提升了重点型号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的高空模拟试验支持力度,为型号研制和武器装备做出了重大贡献。




航空发动机高空台(航空报图片)

针对我国某型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的核心机加温加压试验难题,实验室基于国内当前没有核心机加温加压试车台的现状,急型号研制所急,开展了在高空台上进行供气压力、供气温度均创高空台试验历史新高和达到高空台设备工作极限能力条件下的技术研究。重点从设备匹配挖潜力、从试验方案挖效益、从试验流程挖安全、从已有试验结果开展深入细致的技术研究。而且对组织管理尤其是试验中风险控制与管理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圆满完成某型发动机核心机的加温加压试验。试验成果得到上级机关与军方的高度褒扬。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及其动力是当前的一个发展热点,但由于其高空小表速长时飞行工作的特点,高空模拟技术研究及其地面实现就尤为重要。针对某型号无人机动力发动机在高空小表速条件下表现出来的燃油供油能力不足、空中起动困难和高空参数摆动问题,开展了无人机动力高空小表速控制系统攻关的高空模拟试验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对象为飞行环境模拟的精准化、快捷化和智能化技术,试验中的风险控制与应急处理方法,以及试验中宽范围参数的小量程测试技术,研究成果基本得到了高空小表速模拟试验的初步验证,目前的无人机动力高空小表速的控制难题基本得到解决。

通过对前期某型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畸变试验的经验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提出了适应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畸变试验的测试布局,并对发动机压力、温度畸变试验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归纳和较深入的分析。尤其是在温度畸变的数据处理上取得了较大突破;完成了畸变流场旋涡尺度计算分析软件课题研究方案、畸变流场旋涡尺度计算分析软件资料综述。利用CFD商务计算软件建立插板式扰流器全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用非定常求解算法研究旋涡积分尺度、泰勒微分尺度和耗散尺度。完成了旋涡尺度计算和分析方法研究报告以及旋涡尺度计算软件的开发。

结合前期畸变试验的经验和国内外资料的整理收集,开展了温度、压力畸变测点布局和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基于动态采集系统硬件进行了实时数据处理方法和离线数据处理方法研究以及处理/显示软件的开发。


当前在航空发动机和武器装备行业有一些共识:发动机是军工系统发展的瓶颈;航空发动机是最为复杂的高科技集成品,其研发能力代表国家的综合科技实力;航空发动机研发水平最终取决于试验与测试水平,尤其是在地面上能够模拟空中工况条件的高空模拟试验与测试水平。一个国家的高空模拟能力和技术水平已成为该国自主研制先进航空发动机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高空模拟是自主研制先进航空发动机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高空台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

高空模拟试验技术与能力的作用和影响,不仅仅表现在战斗机动力和其他军用航空发动机上,现如今运输机和民机的发动机以及无人机动力也对高空模拟技术的需求越来越急迫。更为突出的是,当前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发已着手进入工程应用阶段,其高超声速组合动力的研制就更离不开高空模拟试验的技术支持。正因为美国在高空模拟试验技术方面的领先,造就了其在当今世界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领域一枝独秀的局面。

2008年“5·12”汶川地震给位于地震断裂带上的重点实验室核心设备——高空台带来了严重损坏,厂房、设备与基础设施均不同程度受到了影响。为了确保该国家战略资源能够发挥其应有的和巨大的战略作用,按照党和国家、军委与上级机关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重点实验室凭借多年的使用维护和设计建设经验,顽强拼搏、超常作战,发扬“铭记大爱 挺起脊梁 对党忠诚 不辱使命”的抗震救灾精神,在艰难条件下独立自主地展开了旧基地有限恢复和新基地规划的设计和建设工作,于2010年圆满完成了旧基地的有限恢复设计、恢复建设和竣工验收工作,保证了当前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和型号技术攻关的高空模拟能力,有限恢复设计和恢复效果得到了上级机关和竣工验收小组的高度肯定。同时2010年完成了设备规模与能力水平将达世界第三位的绵阳新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基地的规划论证、总体设计工作。目前新基地的建设工作正按计划进行。

实验室在以前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涡喷、涡扇、涡轴发动机和核心机高空模拟试验技术研究,航空发动机研制应进行的试验科目、工作环境模拟方法、试验流程、试验性能/特性确定和评价方法等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基本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空模拟技术体系。高空模拟技术体系初步建成,为我国自主研制和发展航空发动机提供了直接的技术支持,从而使实验室真正起到了为我国自主研制和发展航空动力保驾护航的作用。

随着绵阳试验基地的建成投入运行,其试验能力和规模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将为发动机技术研究提供世界先进的测试与试验平台。建成之后的绵阳试验基地必将成为国际一流的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航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灾后重建达世界一流http://news.ifeng.com/mil/2/deta ... shtml?_from_ralated




2012年09月10日 18:11  来源:人民网




中航工业规划建设项目现场管理团队

为了同一个梦想——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全价值链服务绵阳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项目纪实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然袭来的大地震,撼动着汶川、北川,撼动着全中国人的心。在这场大灾难中,涡轮院成为汶川地震中受灾最重的航空工业单位之一,地震使涡轮院松花岭基地90%的厂房、设备受到损坏。涡轮院的灾情,受到国务院和有关部委领导的高度关注。2008年6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带领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国防科工局等有关单位领导考察了灾后的涡轮院松花岭试验基地,当即做出决定:涡轮院高空试验台试验基地必须搬家,异地重建!中航工业涡轮院与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共同肩负这一光荣的国家使命、一份寄托着航空人期望的沉甸甸的责任,携手踏上圆梦新的中国高空台的征程。时至今日,5年过去了,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灾后最大的异地重建项目——中航工业绵阳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进展如何,人们翘首以待。日前,记者先后来到为项目提供全价值链服务的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公司和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现场进行了实地采访。

众志成城 全力以赴     2009年10月16日,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规划建设)重组整合成立。成立之初,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就提出要打造全价值链服务体系,开创“行业多元化、业务专业化、技术国际化、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公司进一步调整了组织机构,完善了包括全价值链服务的管理规定和流程,更加注重发挥以设计为龙头的主导作用,从而为建设管理专业化、科学化,流程规范化、高效、廉洁的项目团队奠定了坚实基础。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项目成为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开展全价值链服务的一次重要实践。在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下,从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项目前期的选址、总体规划、环境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勘察,到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设计和建筑工程建设的总承包管理工作,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其中。将项目列入公司重大项目进行管理,举全公司之力,众志成城,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廉大为任组长,副总经理沈顺高任副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指定总经理助理刘雷义任项目总监,精心组织,通力协作,科学管理,全力以赴,以打造精品工程,建成世界一流试验基地为目标,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分别选派了一批批优秀的、富有经验的工程设计、管理人员不断充实到团队中来,组成了最强大的项目规划、设计和建筑工程管理团队。中航工业规划建设所属实体单位中航设备公司(原航空设备设计研究院)、航空动力工程设计研究院、能源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规划咨询研究院、原工程经济研究院及成员单位中航工业长沙院、勘察院等7家单位倾力参加。 目前,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先后投入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项目人力近500人。全体项目设计、建设、管理人员面对挑战,克服重重困难,推进项目顺利开展。同时,项目设计、建设团队积极参与中航工业规划建设项目团队创优劳动竞赛活动,以更高、更新、更严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提高项目设计、建设、管理水平,着力打造精品工程,打造优秀团队。努力将试验基地建成世界一流的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的宏伟目标和美好愿景,成为中航工业规划建设、涡轮院双方团队成员的共同追求,努力实现“航空报国”梦想的自豪感和使命,成为不断激励他们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动力源泉。为了项目的顺利推进,“众志成城,全力以赴”落实在每一个项目团队成员的行动中。

精心设计 确保成功   为了推进全价值链管理和服务,中航工业规划建设每个专业都设有设计负责人。他们不仅负责设计过程中的组织实施、协调,而且还承担、提供后期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服务和业务支撑,从而把庞大的项目工程中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都落到实处。

选址: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的选址是工作的第一步,在集团公司领导的带领下,中航工业涡轮院、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共同组成了异地重建选址工作专家组,对涡轮院搬迁方案逐一进行考察调研和分析,经过多方比选,最终将绵阳市游仙区小枧沟镇作为第一方案提交政府主管部门,选址方案的初步确定,仅仅是圆梦的第一步。

勘察:初步确定选址以后,最终能不能在这里建,还必须要有科学的数据作支撑。为此,涡轮院安排了先期工作组,长驻绵阳,积极协调地方政府部门,为科学选址决策展开水文、风向、环境等调查,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中航工业勘察院组织力量分别对该区域进行了初勘、详勘、压矿调查等地质勘察工作。经过连续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勘察院专家给出意见:绵阳新区主试验厂区建筑物及其他附属建筑物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由此,上级最终确定选址方案。

终于等到了那一天:建设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的宏伟蓝图终于可以在我们手中梦想成真了!

规划:接受项目之初,正值震后不久中航工业规划建设总规划师、规划咨询院院长李守旭带领设计团队赴涡轮院考察受灾情况,并与涡轮院领导讨论试验区搬迁事宜。涡轮院为了感谢国家、部队的关怀以及集团内发动机制造行业各兄弟单位在“5·12”期间所给予的无私援助和大力支持,在对试验基地建设总体规划中分别将试验基地内的道路、河流、湖、森林等用这些单位的名字命名,以教育后人永远铭记大爱。按此构想,规划建设与涡轮院反复修改,并多次向发动机公司、集团公司汇报和协调,形成了成熟的可行性方案,既实现了功能布局合理、物流流线顺畅和工艺流程简洁的目标,尊重了现有基地的生态本底,体现节能减排措施和循环经济特色,又融入了涡轮院感恩情怀的特色文化。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形成了结合发动机试验性质的“鹰击长空”规划理念,并将“相天法地”的传统空间思想运用到规划方案设计当中。在规划咨询研究院副院长李廷峰及其团队成员完成环境评价的基础上,寻求景观的功能性和成本的平衡点,以打造出满足工艺试验需求、经济适用、整洁优美、生态健康的花园式厂区为标准,一个包含许多人智慧和心血的总体规划终于诞生了:黎明大道直入试验基地,感恩湖依山傍水。一幅多么美好的画卷!

设计:工艺专业设计是试验基地设计的核心内容,工艺是设计的龙头。中航工业涡轮院的试验研究人员总结了现有试验基地设计和多年使用经验、教训,按照高空模拟试验工艺流程需求,提出了整个试验基地的功能布局要求,实现了比松花岭原基地更加简洁、顺畅的工艺总体区划设计布局方案。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工艺专业人员,经过认真计算,仔细推敲,合理分割,制定了项目建设总体布局设计。为更好的借鉴国外的经验,涡轮院和规划建设共同组团考察了俄罗斯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图拉耶夫试验基地并就相关问题与俄罗斯专家进行了研讨,最后确定了试验基地绵阳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的工艺总体布局。

试验基地高空模拟试验工艺系统极其复杂、特殊,而且系统中主要设备都是国内独有的大型非标设备。为此,涡轮院专门组建了技改技术室负责对项目建设技术需求条件进行梳理,集全院技术力量组成专业技术团队为规划建设的项目设计进行技术支持。中航工业规划建设为了确保项目成功,专门组建了最强大的设计与技术支持团队,公司各专业委员会、专业总师都参与到项目中来,老专家、老总师们亲自挂帅领军出征。

绵阳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各种管网错综复杂,地上、地下,气网、水网、电网等纵横交织,犬齿交错,使用工况、空间关系异常复杂,协调设计难度极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修改一处,整个管网系统都要调整。为此,在设计过程中,中航工业规划建设设计人员积极与涡轮院技术人员反复进行沟通与交流,有时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双方人员就要往返北京与江油多次,有时甚至连续数日吃住在工地。规划建设结构设计人员形象地说:“设计时就像绣花一样,要理顺各个管网的关系。”由于工艺系统十分复杂,对完成的设计,要不断修订、更新,有的已经招标施工了,还要进行大量的补充设计和修改,已完成的施工图,一版再版,最多的设计修改达10余个版次。为满足项目进度要求,拿出精品的设计,大家不畏艰苦,不怕返工,连续加班加点。为了确保项目进度,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公司领导将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项目纳入绿色通道,集中抽调公司上百名最优秀的设计人员,连续加班工作,最长加班时间达3个月,为项目的开工和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为负责项目总体设计的高福山,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参与涡轮院松花岭试验基地建设,对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情有独钟。高福山深有感慨地说:“一个试验器的建造过程就是一个型号的研发过程。这个项目之所以特殊,因为其单体多,管网错综复杂,工艺设备庞大,施工建设管理难度极大。”他带领设计团队以建成国际一流发动机试验基地为目标,凭借几十年的工作经验与积累,积极依靠涡轮院技术力量,总结国内先进经验,反复比较设计,优化流程安排,合理资源共享,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为确保一次成功,设计团队尽量选用国际、国内最先进的成熟设备。高福山说:“我们必须注重采用成熟技术和先进工艺,务必追求一次成功,为国家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科学管理 追求精品   作为国家重大项目,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项目的建设目标是要达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具有建设周期极为紧张、建设要求高、投资控制严格等几个特点。建成后的试验基地不仅要满足航空发动机试验功能需求,而且要实现建设与环境的完美协调、融为一体,达到试验环境和谐、景观优美的要求。工作者的素质决定了工作的高度,态度决定成败。中航工业规划建设与涡轮院强强联合,用涡轮院管理大型设备工艺工程建设的成熟经验,积极发挥规划建设对建筑工程统筹管理的优势,精心组织,组建了强大的现场项目管理团队,全面推进和实践全价值链服务理念,就是要建成世界一流的精品工程。

施工开始后,规划建设项目团队始终以确保设备建设为核心,围绕配合涡轮院对总体工艺、设备安装工程建设的总体计划目标,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在全价值链服务理念的指导下,规划建设项目团队注重实施扁平化管理:纵向注重加强不同层级管理,在前期精心设计、策划的基础上,每个单体建筑都安排一个设计专业负责人,开展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安全目标的管理。造价、现场、后勤等一一落实到人;横向则注重加强与各专业工程师、现场设计代表之间的频繁沟通,形成对纵向层级管理有效的支撑和无缝配合对接。

“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事关航空发动机的命脉,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毫不懈怠地做好每一项工作。”负责项目主体设计、建设工作的中航工业规划建设航空动力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李常青这样表示。对于这样一个室内外工程的大量穿插、房屋建筑和工艺设备安装大量穿插,同时涉及桥梁、河道、渠道、隧道及山体护壁等多项施工内容的大型建设项目,按照正常工序“出牌”是绝对不行的,必须携带图纸深入现场、反复探讨,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序。  2012年3月份以来,试验基地各个厂房主要试验设备开始陆续安装,为配合安装工作的进行,中航工业规划建设由总设计师带队,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主要专业的设计人员带着图纸奔赴现场,与现场的数十个施工单位的施工、监理及涡轮院的技术人员集中讨论、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隐患,解决影响工程进展的所有问题,确保工期节点和质量安全。至今,高福山仍不辞辛苦,甚至每周两次往返北京、绵阳,与现场项目部和建设团队频繁进行沟通,使设计工艺与现场施工紧密衔接。中航工业规划建设航空动力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徐克利在项目协调、管控等方面遇到了极大的挑战。项目团队工作的瓶颈就是他工作的重点。他要善于穿针引线,把项目管理中星罗棋布的具体工作串联成为一个紧密联系、协调传动有机工作的链条。

现场项目团队是一支非常年轻、团结、充满朝气的队伍,成员15个人来自五湖四海,从“50后”到“80后”各个年龄段都有,每人从个人性格到生活习惯都有很大差异,大家每天多半时间都在一起,亲如手足,就像一家人一样。因此,他们更看重的是团队成员之间多一些关心、多一份包容、多一点理解。试验基地建设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土建与设备如何交叉,管网与基础怎样平行作业,等等,是一个综合管理的难题。为此,中航工业规划建设现场管理人员在涡轮院协助下到松花岭基地进行参观,深入了解厂房工艺关系、设备安装流程,很快在思想上对试验基地项目间关系的空间概念由图纸过渡到现实,理清了项目管理思路和方法。针对项目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他们坐下来畅快沟通、集思广益,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的智慧火花,最后总能找到最佳解决方案。现场项目经理麻晓阳,具有20余年丰富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经验,受聘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项目后不辱使命,团结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应对挑战,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各方的认可。现场项目常务副经理齐达,在现场工作的时间最长,工作头绪最多,一年多都没有回家,更没有时间找女朋友。一度,他得了痔疮,怕耽误工作,治疗一拖再拖。80后工程师史有刚和胡振一,他们最早进入现场,刚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地,而现在这片土地上已经矗立起多个单体建筑。在北京从事了十余年机场建筑工作的项目副经理田宝东谈到,“能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一点贡献,我感到很自豪!”

协同高效 共振共赢           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关怀,国家有关部委和所在地方政府和人民的大力帮助支持,得到了中航工业党组的坚强领导。早在2008年10月,集团公司就成立了以林左鸣董事长为组长、谭瑞松总经理为常务副组长的异地重建领导小组,直接部署和指挥试验基地的建设工作。       在一个个建设进程的关键时期,国家财政部、国防科工局、四川省、绵阳市领导和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发动机的领导多次到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现场指导工作,协调解决问题,为加快建设进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林左鸣董事长几次到绵阳基地指导工作,并欣然题写“航空城”,为绵阳基地命名。中航工业发动机公司总经理庞为、副总经理杨锐,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一分院院长刘廷毅等也多次到建设现场听取汇报,协调指导工作。这些给现场建设者莫大的支持与鼓励。      涡轮院建设团队与规划建设项目团队协同作战、配合默契。在项目规划、设计之初,中航工业涡轮院领导、专家和技术人员就和规划建设项目设计人员摸爬滚打在一起。为了项目成功,涡轮院的专家毫无保留地拿出图纸资料,奉献出几十年的成功经验,这些给中航工业规划建设的设计者巨大的帮助与启迪。在项目动工后,涡轮院又专门成立了现场建设指挥部,安排基建技改部、技改技术室常驻现场组织施工、协调解决问题,同时,涡轮院与规划建设将双方专业对口的相关人员混合编队,成立了若干个协调、推进小组,这样有利于协同作战,双打双赢,有效地加速了项目进展。中航工业涡轮院党委书记颜建兴多次往返于松花岭试验基地和绵阳试验基地建设现场,他和主管副院长徐国及建设团队一起,通过多方协调和一次次动员会,周密计划,严密组织,严控质量,确保了绵阳基地建设的管理规范和有序推进。中航工业规划建设领导也高度重视项目进展,公司原董事长马福安、总经理廉大为、原分党组书记张苑苑,副总经理庞建、沈顺高、杨俊峰等多次到项目现场检查,推动项目顺利开展,确保项目成功。中航工业规划建设航空动力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徐克利说:“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项目是国家任务,也是中航工业涡轮院和规划建设两家单位的共同任务。”          中航工业规划建设项目团队时刻以工程为大局,牢固树立为业主服务的理念,注重加强计划管理,实行动态控制,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条理化,承担了大量组织协调工作。为了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中航工业规划建设项目管理人员每天必须与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进行频繁地接触与沟通。他们表示,要努力与地方有关部门、上下游单位在方方面面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积极应对每一个环节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狠抓质量,保障安全,确保项目按期竣工验收投入试验,建设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一幅竖立工地旁的标语令人振奋,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现场建设者们的共同心声。

美好画卷 共同期待         中国新的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将一点点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这将是一幅航空人热切盼望、期待的美好画卷,也将是中国航空发动机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       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分为三大区域、六个主体部分和六大景观。生产试验区坐落在笔架山梁。主要由航空发动机试验、燃机研发、航空科技产业园以及相应的设施设备组成,高耸庞大的高空台与其纷繁的配套设施设备交相辉映,蔚为壮观。生产试验区重点建设的高空模拟试车台及其配套气源、电站等设施,可满足中国各型发动机研制任务需求。此外,充分利用当地的茂密天然林地,在办公生活区和生产试验区之间还将建设占地1000亩的东安森林公园、南方植物园和成发龙潭湖。这些环保景观不仅可以形成有效的防噪音林带,还可以绿化、美化发动机试验基地周边环境。        自2011年5月开工以来,目前由规划建设总包负责的试验基地建设单体建筑大部分已经施工完成,开始进入厂房装饰装修及水电安装阶段。由涡轮院组织的试验设备与管线安装工作也已经全面启动。按照计划,今年下半年,试验基地技术风险最大、难度最大的系统调试工作将陆续展开。今年年底,试验基地内的主要标志设备都将安装完成,进入调试运行阶段。     艰难的凤凰涅槃即将完成,展翅腾飞就在眼前!而每一个明媚春天的来临,一定会让我们充满新的期待。




大投入啊,不说新建试验基地,就是老基地运行维护就要多少钱,实验就是烧钱。
中航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灾后重建达世界一流http://news.ifeng.com/mil/2/deta ... shtml?_from_ralated




2012年09月10日 18:11  来源:人民网




中航工业规划建设项目现场管理团队

为了同一个梦想——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全价值链服务绵阳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项目纪实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然袭来的大地震,撼动着汶川、北川,撼动着全中国人的心。在这场大灾难中,涡轮院成为汶川地震中受灾最重的航空工业单位之一,地震使涡轮院松花岭基地90%的厂房、设备受到损坏。涡轮院的灾情,受到国务院和有关部委领导的高度关注。2008年6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带领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国防科工局等有关单位领导考察了灾后的涡轮院松花岭试验基地,当即做出决定:涡轮院高空试验台试验基地必须搬家,异地重建!中航工业涡轮院与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共同肩负这一光荣的国家使命、一份寄托着航空人期望的沉甸甸的责任,携手踏上圆梦新的中国高空台的征程。时至今日,5年过去了,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灾后最大的异地重建项目——中航工业绵阳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进展如何,人们翘首以待。日前,记者先后来到为项目提供全价值链服务的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公司和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现场进行了实地采访。

众志成城 全力以赴     2009年10月16日,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规划建设)重组整合成立。成立之初,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就提出要打造全价值链服务体系,开创“行业多元化、业务专业化、技术国际化、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公司进一步调整了组织机构,完善了包括全价值链服务的管理规定和流程,更加注重发挥以设计为龙头的主导作用,从而为建设管理专业化、科学化,流程规范化、高效、廉洁的项目团队奠定了坚实基础。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项目成为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开展全价值链服务的一次重要实践。在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下,从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项目前期的选址、总体规划、环境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勘察,到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设计和建筑工程建设的总承包管理工作,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其中。将项目列入公司重大项目进行管理,举全公司之力,众志成城,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廉大为任组长,副总经理沈顺高任副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指定总经理助理刘雷义任项目总监,精心组织,通力协作,科学管理,全力以赴,以打造精品工程,建成世界一流试验基地为目标,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分别选派了一批批优秀的、富有经验的工程设计、管理人员不断充实到团队中来,组成了最强大的项目规划、设计和建筑工程管理团队。中航工业规划建设所属实体单位中航设备公司(原航空设备设计研究院)、航空动力工程设计研究院、能源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规划咨询研究院、原工程经济研究院及成员单位中航工业长沙院、勘察院等7家单位倾力参加。 目前,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先后投入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项目人力近500人。全体项目设计、建设、管理人员面对挑战,克服重重困难,推进项目顺利开展。同时,项目设计、建设团队积极参与中航工业规划建设项目团队创优劳动竞赛活动,以更高、更新、更严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提高项目设计、建设、管理水平,着力打造精品工程,打造优秀团队。努力将试验基地建成世界一流的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的宏伟目标和美好愿景,成为中航工业规划建设、涡轮院双方团队成员的共同追求,努力实现“航空报国”梦想的自豪感和使命,成为不断激励他们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动力源泉。为了项目的顺利推进,“众志成城,全力以赴”落实在每一个项目团队成员的行动中。

精心设计 确保成功   为了推进全价值链管理和服务,中航工业规划建设每个专业都设有设计负责人。他们不仅负责设计过程中的组织实施、协调,而且还承担、提供后期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服务和业务支撑,从而把庞大的项目工程中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都落到实处。

选址: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的选址是工作的第一步,在集团公司领导的带领下,中航工业涡轮院、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共同组成了异地重建选址工作专家组,对涡轮院搬迁方案逐一进行考察调研和分析,经过多方比选,最终将绵阳市游仙区小枧沟镇作为第一方案提交政府主管部门,选址方案的初步确定,仅仅是圆梦的第一步。

勘察:初步确定选址以后,最终能不能在这里建,还必须要有科学的数据作支撑。为此,涡轮院安排了先期工作组,长驻绵阳,积极协调地方政府部门,为科学选址决策展开水文、风向、环境等调查,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中航工业勘察院组织力量分别对该区域进行了初勘、详勘、压矿调查等地质勘察工作。经过连续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勘察院专家给出意见:绵阳新区主试验厂区建筑物及其他附属建筑物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由此,上级最终确定选址方案。

终于等到了那一天:建设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的宏伟蓝图终于可以在我们手中梦想成真了!

规划:接受项目之初,正值震后不久中航工业规划建设总规划师、规划咨询院院长李守旭带领设计团队赴涡轮院考察受灾情况,并与涡轮院领导讨论试验区搬迁事宜。涡轮院为了感谢国家、部队的关怀以及集团内发动机制造行业各兄弟单位在“5·12”期间所给予的无私援助和大力支持,在对试验基地建设总体规划中分别将试验基地内的道路、河流、湖、森林等用这些单位的名字命名,以教育后人永远铭记大爱。按此构想,规划建设与涡轮院反复修改,并多次向发动机公司、集团公司汇报和协调,形成了成熟的可行性方案,既实现了功能布局合理、物流流线顺畅和工艺流程简洁的目标,尊重了现有基地的生态本底,体现节能减排措施和循环经济特色,又融入了涡轮院感恩情怀的特色文化。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形成了结合发动机试验性质的“鹰击长空”规划理念,并将“相天法地”的传统空间思想运用到规划方案设计当中。在规划咨询研究院副院长李廷峰及其团队成员完成环境评价的基础上,寻求景观的功能性和成本的平衡点,以打造出满足工艺试验需求、经济适用、整洁优美、生态健康的花园式厂区为标准,一个包含许多人智慧和心血的总体规划终于诞生了:黎明大道直入试验基地,感恩湖依山傍水。一幅多么美好的画卷!

设计:工艺专业设计是试验基地设计的核心内容,工艺是设计的龙头。中航工业涡轮院的试验研究人员总结了现有试验基地设计和多年使用经验、教训,按照高空模拟试验工艺流程需求,提出了整个试验基地的功能布局要求,实现了比松花岭原基地更加简洁、顺畅的工艺总体区划设计布局方案。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工艺专业人员,经过认真计算,仔细推敲,合理分割,制定了项目建设总体布局设计。为更好的借鉴国外的经验,涡轮院和规划建设共同组团考察了俄罗斯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图拉耶夫试验基地并就相关问题与俄罗斯专家进行了研讨,最后确定了试验基地绵阳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的工艺总体布局。

试验基地高空模拟试验工艺系统极其复杂、特殊,而且系统中主要设备都是国内独有的大型非标设备。为此,涡轮院专门组建了技改技术室负责对项目建设技术需求条件进行梳理,集全院技术力量组成专业技术团队为规划建设的项目设计进行技术支持。中航工业规划建设为了确保项目成功,专门组建了最强大的设计与技术支持团队,公司各专业委员会、专业总师都参与到项目中来,老专家、老总师们亲自挂帅领军出征。

绵阳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各种管网错综复杂,地上、地下,气网、水网、电网等纵横交织,犬齿交错,使用工况、空间关系异常复杂,协调设计难度极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修改一处,整个管网系统都要调整。为此,在设计过程中,中航工业规划建设设计人员积极与涡轮院技术人员反复进行沟通与交流,有时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双方人员就要往返北京与江油多次,有时甚至连续数日吃住在工地。规划建设结构设计人员形象地说:“设计时就像绣花一样,要理顺各个管网的关系。”由于工艺系统十分复杂,对完成的设计,要不断修订、更新,有的已经招标施工了,还要进行大量的补充设计和修改,已完成的施工图,一版再版,最多的设计修改达10余个版次。为满足项目进度要求,拿出精品的设计,大家不畏艰苦,不怕返工,连续加班加点。为了确保项目进度,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公司领导将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项目纳入绿色通道,集中抽调公司上百名最优秀的设计人员,连续加班工作,最长加班时间达3个月,为项目的开工和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为负责项目总体设计的高福山,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参与涡轮院松花岭试验基地建设,对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情有独钟。高福山深有感慨地说:“一个试验器的建造过程就是一个型号的研发过程。这个项目之所以特殊,因为其单体多,管网错综复杂,工艺设备庞大,施工建设管理难度极大。”他带领设计团队以建成国际一流发动机试验基地为目标,凭借几十年的工作经验与积累,积极依靠涡轮院技术力量,总结国内先进经验,反复比较设计,优化流程安排,合理资源共享,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为确保一次成功,设计团队尽量选用国际、国内最先进的成熟设备。高福山说:“我们必须注重采用成熟技术和先进工艺,务必追求一次成功,为国家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科学管理 追求精品   作为国家重大项目,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项目的建设目标是要达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具有建设周期极为紧张、建设要求高、投资控制严格等几个特点。建成后的试验基地不仅要满足航空发动机试验功能需求,而且要实现建设与环境的完美协调、融为一体,达到试验环境和谐、景观优美的要求。工作者的素质决定了工作的高度,态度决定成败。中航工业规划建设与涡轮院强强联合,用涡轮院管理大型设备工艺工程建设的成熟经验,积极发挥规划建设对建筑工程统筹管理的优势,精心组织,组建了强大的现场项目管理团队,全面推进和实践全价值链服务理念,就是要建成世界一流的精品工程。

施工开始后,规划建设项目团队始终以确保设备建设为核心,围绕配合涡轮院对总体工艺、设备安装工程建设的总体计划目标,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在全价值链服务理念的指导下,规划建设项目团队注重实施扁平化管理:纵向注重加强不同层级管理,在前期精心设计、策划的基础上,每个单体建筑都安排一个设计专业负责人,开展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安全目标的管理。造价、现场、后勤等一一落实到人;横向则注重加强与各专业工程师、现场设计代表之间的频繁沟通,形成对纵向层级管理有效的支撑和无缝配合对接。

“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事关航空发动机的命脉,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毫不懈怠地做好每一项工作。”负责项目主体设计、建设工作的中航工业规划建设航空动力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李常青这样表示。对于这样一个室内外工程的大量穿插、房屋建筑和工艺设备安装大量穿插,同时涉及桥梁、河道、渠道、隧道及山体护壁等多项施工内容的大型建设项目,按照正常工序“出牌”是绝对不行的,必须携带图纸深入现场、反复探讨,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序。  2012年3月份以来,试验基地各个厂房主要试验设备开始陆续安装,为配合安装工作的进行,中航工业规划建设由总设计师带队,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主要专业的设计人员带着图纸奔赴现场,与现场的数十个施工单位的施工、监理及涡轮院的技术人员集中讨论、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隐患,解决影响工程进展的所有问题,确保工期节点和质量安全。至今,高福山仍不辞辛苦,甚至每周两次往返北京、绵阳,与现场项目部和建设团队频繁进行沟通,使设计工艺与现场施工紧密衔接。中航工业规划建设航空动力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徐克利在项目协调、管控等方面遇到了极大的挑战。项目团队工作的瓶颈就是他工作的重点。他要善于穿针引线,把项目管理中星罗棋布的具体工作串联成为一个紧密联系、协调传动有机工作的链条。

现场项目团队是一支非常年轻、团结、充满朝气的队伍,成员15个人来自五湖四海,从“50后”到“80后”各个年龄段都有,每人从个人性格到生活习惯都有很大差异,大家每天多半时间都在一起,亲如手足,就像一家人一样。因此,他们更看重的是团队成员之间多一些关心、多一份包容、多一点理解。试验基地建设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土建与设备如何交叉,管网与基础怎样平行作业,等等,是一个综合管理的难题。为此,中航工业规划建设现场管理人员在涡轮院协助下到松花岭基地进行参观,深入了解厂房工艺关系、设备安装流程,很快在思想上对试验基地项目间关系的空间概念由图纸过渡到现实,理清了项目管理思路和方法。针对项目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他们坐下来畅快沟通、集思广益,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的智慧火花,最后总能找到最佳解决方案。现场项目经理麻晓阳,具有20余年丰富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经验,受聘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项目后不辱使命,团结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应对挑战,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各方的认可。现场项目常务副经理齐达,在现场工作的时间最长,工作头绪最多,一年多都没有回家,更没有时间找女朋友。一度,他得了痔疮,怕耽误工作,治疗一拖再拖。80后工程师史有刚和胡振一,他们最早进入现场,刚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地,而现在这片土地上已经矗立起多个单体建筑。在北京从事了十余年机场建筑工作的项目副经理田宝东谈到,“能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一点贡献,我感到很自豪!”

协同高效 共振共赢           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关怀,国家有关部委和所在地方政府和人民的大力帮助支持,得到了中航工业党组的坚强领导。早在2008年10月,集团公司就成立了以林左鸣董事长为组长、谭瑞松总经理为常务副组长的异地重建领导小组,直接部署和指挥试验基地的建设工作。       在一个个建设进程的关键时期,国家财政部、国防科工局、四川省、绵阳市领导和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发动机的领导多次到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现场指导工作,协调解决问题,为加快建设进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林左鸣董事长几次到绵阳基地指导工作,并欣然题写“航空城”,为绵阳基地命名。中航工业发动机公司总经理庞为、副总经理杨锐,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一分院院长刘廷毅等也多次到建设现场听取汇报,协调指导工作。这些给现场建设者莫大的支持与鼓励。      涡轮院建设团队与规划建设项目团队协同作战、配合默契。在项目规划、设计之初,中航工业涡轮院领导、专家和技术人员就和规划建设项目设计人员摸爬滚打在一起。为了项目成功,涡轮院的专家毫无保留地拿出图纸资料,奉献出几十年的成功经验,这些给中航工业规划建设的设计者巨大的帮助与启迪。在项目动工后,涡轮院又专门成立了现场建设指挥部,安排基建技改部、技改技术室常驻现场组织施工、协调解决问题,同时,涡轮院与规划建设将双方专业对口的相关人员混合编队,成立了若干个协调、推进小组,这样有利于协同作战,双打双赢,有效地加速了项目进展。中航工业涡轮院党委书记颜建兴多次往返于松花岭试验基地和绵阳试验基地建设现场,他和主管副院长徐国及建设团队一起,通过多方协调和一次次动员会,周密计划,严密组织,严控质量,确保了绵阳基地建设的管理规范和有序推进。中航工业规划建设领导也高度重视项目进展,公司原董事长马福安、总经理廉大为、原分党组书记张苑苑,副总经理庞建、沈顺高、杨俊峰等多次到项目现场检查,推动项目顺利开展,确保项目成功。中航工业规划建设航空动力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徐克利说:“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项目是国家任务,也是中航工业涡轮院和规划建设两家单位的共同任务。”          中航工业规划建设项目团队时刻以工程为大局,牢固树立为业主服务的理念,注重加强计划管理,实行动态控制,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条理化,承担了大量组织协调工作。为了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中航工业规划建设项目管理人员每天必须与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进行频繁地接触与沟通。他们表示,要努力与地方有关部门、上下游单位在方方面面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积极应对每一个环节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狠抓质量,保障安全,确保项目按期竣工验收投入试验,建设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一幅竖立工地旁的标语令人振奋,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现场建设者们的共同心声。

美好画卷 共同期待         中国新的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将一点点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这将是一幅航空人热切盼望、期待的美好画卷,也将是中国航空发动机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       绵阳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分为三大区域、六个主体部分和六大景观。生产试验区坐落在笔架山梁。主要由航空发动机试验、燃机研发、航空科技产业园以及相应的设施设备组成,高耸庞大的高空台与其纷繁的配套设施设备交相辉映,蔚为壮观。生产试验区重点建设的高空模拟试车台及其配套气源、电站等设施,可满足中国各型发动机研制任务需求。此外,充分利用当地的茂密天然林地,在办公生活区和生产试验区之间还将建设占地1000亩的东安森林公园、南方植物园和成发龙潭湖。这些环保景观不仅可以形成有效的防噪音林带,还可以绿化、美化发动机试验基地周边环境。        自2011年5月开工以来,目前由规划建设总包负责的试验基地建设单体建筑大部分已经施工完成,开始进入厂房装饰装修及水电安装阶段。由涡轮院组织的试验设备与管线安装工作也已经全面启动。按照计划,今年下半年,试验基地技术风险最大、难度最大的系统调试工作将陆续展开。今年年底,试验基地内的主要标志设备都将安装完成,进入调试运行阶段。     艰难的凤凰涅槃即将完成,展翅腾飞就在眼前!而每一个明媚春天的来临,一定会让我们充满新的期待。




天天新成果新成绩,希望早点能真正摆脱现在发动机的落后太多的局面.
研发体制的创新才是关键
当年建在西南就是一个败笔,地质条件差,交通条件差,招不到人材,就这种条件下,上海等地向国家提出了在东部地区建设第二个试验基地的要求,都无功而返。这个设施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发动机发展的一个阻碍。
希望顺利,美俄法英都有好几台高空台,我们第一台指标已经落后,第二台才刚刚投入使用。高空台运行成本极为高昂,希望国家能支持项目顺利发展。
踏踏实实干实事
高空台——谁国的?


这可不是高空台,而是位于佛州西棕榈滩的普惠露天试车台
shcjdby 发表于 2014-4-25 12:03
当年建在西南就是一个败笔,地质条件差,交通条件差,招不到人材,就这种条件下,上海等地向国家提出了在东 ...
上海不太可能提这要求吧。
据说当初一个设想是迁址到南京,不过四川等坚决反对,况且长三角用地紧张、成本也高。。。
既然模仿高空环境,为什么不作成可移动式去青藏高原试验?我们有得天独厚的高原环境不利用起不怪可惜的。
vce 发表于 2014-4-25 13:48
上海不太可能提这要求吧。
据说当初一个设想是迁址到南京,不过四川等坚决反对,况且长三角用地紧张、成 ...
迁到南京?你还让不让南京人活呀!就那声音谁受得了。
这东西,还是放山里好些。绵阳环境不错的。
飞行台、试车台和高空台是发动机的基础,功课补不齐的后果就是发动机实验严重不足。当初2000年的时候就应该专门拨款搞好这件事,结果拖到现在耽误了多少型号实验。
看来2008年被土地爷整惨了!
既然模仿高空环境,为什么不作成可移动式去青藏高原试验?我们有得天独厚的高原环境不利用起不怪可惜的。
那估计能从这出来的都是神发动机了
bitdefender 发表于 2014-4-25 13:53
既然模仿高空环境,为什么不作成可移动式去青藏高原试验?我们有得天独厚的高原环境不利用起不怪可惜的。
高空试车台就是一个风洞明白不?发动机在高空不可能还是处于静止状态,不是说高度够了就可以替代高空设车台的。高空台可以模拟出在不同高度速度条件下的气流,用以实验发动机的不同工况。
wenxf 发表于 2014-4-25 15:27
飞行台、试车台和高空台是发动机的基础,功课补不齐的后果就是发动机实验严重不足。当初2000年的时候就应该 ...
应该的事情多了去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料很多阿,
酒窝少年 发表于 2014-4-25 16:30
高空试车台就是一个风洞明白不?发动机在高空不可能还是处于静止状态,不是说高度够了就可以替代高空设车 ...
长知识了谢谢!我以为就是高空吊台架呢!那把它建到沈阳贵州有何不可?
新基地什么时候启用的?
今明两年新东西应该可以投入使用了
bitdefender 发表于 2014-4-25 17:25
长知识了谢谢!我以为就是高空吊台架呢!那把它建到沈阳贵州有何不可?
不同地方在于如果放在沈阳,冬天的温度可以比较低,空气密度相对较大,改变气流参数相对容易一些。
shcjdby 发表于 2014-4-25 12:03
当年建在西南就是一个败笔,地质条件差,交通条件差,招不到人材,就这种条件下,上海等地向国家提出了在东 ...
现在改到绵阳去了吧。绵阳是四川第二大城市吗?貌似要通高铁了吧,这样去成都就方便多了。
迁到南京?你还让不让南京人活呀!就那声音谁受得了。
噪音污染倒在其次,关键是这种东西耗电量及其巨大,,可以赶上一个中小城市的用电量了。
05在绵阳出差,半个城市停电,问了下,结果是高空试车来自: Android客户端
长知识了谢谢!我以为就是高空吊台架呢!那把它建到沈阳贵州有何不可?
这货开起来需要大量的电。燃气,水。
这东东是个烧钱的主
要有好的花动机这东东一定要有呀
bitdefender 发表于 2014-4-25 13:53
既然模仿高空环境,为什么不作成可移动式去青藏高原试验?我们有得天独厚的高原环境不利用起不怪可惜的。
青藏高原海拔多高?飞机的正常飞行高度多高?
bitdefender 发表于 2014-4-25 17:25
长知识了谢谢!我以为就是高空吊台架呢!那把它建到沈阳贵州有何不可?
第一个高空台SB101  65年开建,95年才建成。要知道工程要多浩大!
加温器运行一天消耗的天然气量相当于44万家庭燃气消耗量。
降温装置制冷量,足够百万人口城市夏天人人享受空调
排气系统可以在3分钟内,把首都体育馆抽真空
用电量相当于250万人城市
耗水量相当于450万人城市
                             _____节选自刘大响《航空发动机 飞机的心脏》P161
这个帖子有营养 !!!
百科 发表于 2014-4-26 10:01
第一个高空台SB101  65年开建,95年才建成。要知道工程要多浩大!
加温器运行一天消耗的天然气量相当于4 ...
如果这么贵,黎明做一次试验岂不就要破产了吗,这个成本谁来出?会不会又是一个无底洞。
如果这么贵,黎明做一次试验岂不就要破产了吗,这个成本谁来出?会不会又是一个无底洞。
估计是说瞬时功率吧
大投入啊,不说新建试验基地,就是老基地运行维护就要多少钱,实验就是烧钱。
发动机试验就是烧钱……
百科 发表于 2014-4-26 10:01
第一个高空台SB101  65年开建,95年才建成。要知道工程要多浩大!
加温器运行一天消耗的天然气量相当于4 ...
工程浩大呢,还是效率低下(或者投资不足)?

查查美帝更大、更多的高空台,建了多久?
索性造几个新的高空台,旧的维护也麻烦
shcjdby 发表于 2014-4-26 10:18
如果这么贵,黎明做一次试验岂不就要破产了吗,这个成本谁来出?会不会又是一个无底洞。
航空发动机为什么贵?光测试就会吃掉不少于20%的费用
TlJdMxFc 发表于 2014-4-26 14:17
工程浩大呢,还是效率低下(或者投资不足)?

查查美帝更大、更多的高空台,建了多久?
这个一直是国家重点工程,早年间投资不足有可能,效率低下应该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