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树森院士谈我国器官移植现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34:22
http://health.sohu.com/20120313/n337563888.shtml

健康频道 > 搜狐健康专题-内容类型 > 2012年世界肾脏日:捐献肾脏 延续生命

郑树森院士谈我国器官移植现状

正文我来说两句(人参与)
2012年03月13日10:04来源:搜狐健康
复制链接
打印

  采访视频:郑树森院士谈我国器官移植现状

  专家简介:

  郑树森 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是我国著名的器官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及肝胆胰外科专家,领导着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提供全方位医疗诊治服务的肝胆胰外科中心,引领我国器官移植和肝胆胰外科学科发展。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器官移植学会主任委员、肝移植学组组长等职位。

  郑树森院士是我国器官移植以及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1993年开展浙江省第一例肝脏移植,截止2012年1月,已经成功施行肝脏移植1080例,良性肝病移植后1年生存率达到95.2%,达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开展多器官联合移植,施行肝肾联合移植25例,为国内移植数量最多,其中最长生存已13年,创国内存活最长记录;施行胰肾联合移植,现最长存活18年,目前患者肾、胰功能均正常,创亚洲最佳纪录。

  文字实录:

  搜狐健康:哪些肾脏病患者必须接受器官移植?

  郑树森:肾脏病发展到尿毒症有一个过程,从最初的功能改变慢慢发展到器质性的变化,最后到了尿毒症的阶段。前面讲到我们国家的尿毒症病人大概有两百万以上,这些病人都需要人工肾的替代治疗,每周要进行两到三次的透析才能够维持生命,这个时候最好能移植一个有活力的肾脏,因为长期靠人工肾替代治疗生活质量很差,所以肾脏病到了尿毒症的阶段就应该做肾脏移植。

  搜狐健康:目前我国肾移植治疗的水平怎么样?

  郑树森:我国早在60年代就已经完成第一例肾脏移植手术,到现在经历了将近50年的历程,尽管起步比国外稍微迟一点,但是总体例数和质量跟世界是齐平的,长期存活的病人数量和生活质量等各个方面跟国外没什么区别,特别在数量上,我国每年肾移植例数差不多五千例左右,累计例数排世界第二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是中国从事肾脏疾病的专家几代人的努力。

  搜狐健康:接受肾移植之后这些病人的生存期大概有多长?

  郑树森:我们国家现在肾移植以后一年、三年、五年的存活率跟国际上没什么区别,五年存活率在80%以上,这是非常高的。

  搜狐健康:您刚才谈到我国一年大概有五千例肾移植的患者,这个数字相对于两百万的尿毒症患者来说是非常小的,今年肾脏日的主题是"捐献肾脏 延续生命"。今年中华器官移植学会也是主办方之一,学会在推动器官移植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郑树森:今年世界第七个肾脏日的主题"捐献肾脏延续生命"非常有意义,目的是加强宣传,使全社会都了解捐献器官的重要意义。一旦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脑死亡或心脏死亡,生命不能再恢复,这时把有活力的器官捐献给别人,让生命再延续,这个意义非常重大。推动器官捐献工作是我们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今年与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联合起来宣传世界肾脏日的主题,另外我们也跟中国红十字会和卫生部一起,本人也是卫生部器官移植专家委员会成员之一,责无旁贷地推进这项工作,使得我们国家的器官捐献工作更加规范和流畅,做出我们学会应该做的贡献。

  搜狐健康:也将推进我国器官捐献的比例的提高。

  郑树森:对的,器官捐献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是非常成熟的一项工作,每个人都知道他一旦由某种原因造成脑死亡或者心脏死亡,都可以进行器官捐献,差不多每个人会有一个捐献器官志愿卡随身携带,这在西方国家很普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国家的器官捐献工作一直比较落后,从2010年开始卫生部跟红会推进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工作以来,差不多有两百例的捐献,但是这个数量相对需求还相差很远,所以我们要加大力度宣传。按照中国每年由于交通意外造成脑死亡的人数来看,只要有10%实现器官捐献,我们的器官就已经足够。

  搜狐健康:那肾移植以后病人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或者说日常需要进行哪些治疗?

  郑树森:肾脏移植以后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因为会有器官排斥反应,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使得器官长期存活。免疫抑制剂长期应用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血糖升高、血压升高等,这也是医学专家不断在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目前我们通过对免疫抑制剂量的减少,通过药物的用法使得肾脏慢慢改善好起来。

  搜狐健康:那您能不能给器官移植患者提一些建议,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能够更好的保护来之不易的器官。

  郑树森:器官移植以后的病人是特殊群体,一般移植中心都有他们的名册,移植病人跟其它病人不一样,有些病做了手术就好了,不再去医院,而移植病人跟医院要长期建立随访关系,定期到医院检查肾脏功能,服用药物的浓度够不够,免疫抑制剂的量低了会达不到抗排斥的效果,过量会影响肾脏的功能,要进行调整,这样才能让新的肾脏能够长期在体内存活并发挥功能,这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做完了就好了,不到医院去了,发生问题不去调整,甚至自己乱吃药,免疫抑制剂的用法与用量不听从医生建议,随便吃随便停,这都是不允许的。另外,器官移植之后免疫功能低下,要保暖,不要太劳累,尽量避免感染,一旦有感冒或者发烧要及时处理。

  搜狐健康:现在各种肾移植患者组成自发的俱乐部,日常生活或者互相鼓励和学习,您如何看待患者俱乐部这种形式?

  郑树森:俱乐部或者联谊会都有,这个非常好。肾移植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长期的监控和服药,在这个过程当中难免出现各种问题,病人互相之间交流经验、互相切磋,包括自己在生活自理方面或者参加工作方面出现问题如何处理等,这些我觉得非常重要,这样的形式非常非常好,也是病人从医院出来以后尽快回归社会的一个桥梁。

(责任编辑:邵沛)

分享到:

本文相关推荐

我国分级护理的现状
猪的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的现状
哪些疾病需要器官移植
世界上第一个移植的器官
艾滋器官移植最新报道
我国关于器官移植的立法
中国肾移植现状
艾滋病器官移植事件http://health.sohu.com/20120313/n337563888.shtml

健康频道 > 搜狐健康专题-内容类型 > 2012年世界肾脏日:捐献肾脏 延续生命

郑树森院士谈我国器官移植现状

正文我来说两句(人参与)
2012年03月13日10:04来源:搜狐健康
复制链接
打印

  采访视频:郑树森院士谈我国器官移植现状

  专家简介:

  郑树森 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是我国著名的器官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及肝胆胰外科专家,领导着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提供全方位医疗诊治服务的肝胆胰外科中心,引领我国器官移植和肝胆胰外科学科发展。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器官移植学会主任委员、肝移植学组组长等职位。

  郑树森院士是我国器官移植以及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1993年开展浙江省第一例肝脏移植,截止2012年1月,已经成功施行肝脏移植1080例,良性肝病移植后1年生存率达到95.2%,达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开展多器官联合移植,施行肝肾联合移植25例,为国内移植数量最多,其中最长生存已13年,创国内存活最长记录;施行胰肾联合移植,现最长存活18年,目前患者肾、胰功能均正常,创亚洲最佳纪录。

  文字实录:

  搜狐健康:哪些肾脏病患者必须接受器官移植?

  郑树森:肾脏病发展到尿毒症有一个过程,从最初的功能改变慢慢发展到器质性的变化,最后到了尿毒症的阶段。前面讲到我们国家的尿毒症病人大概有两百万以上,这些病人都需要人工肾的替代治疗,每周要进行两到三次的透析才能够维持生命,这个时候最好能移植一个有活力的肾脏,因为长期靠人工肾替代治疗生活质量很差,所以肾脏病到了尿毒症的阶段就应该做肾脏移植。

  搜狐健康:目前我国肾移植治疗的水平怎么样?

  郑树森:我国早在60年代就已经完成第一例肾脏移植手术,到现在经历了将近50年的历程,尽管起步比国外稍微迟一点,但是总体例数和质量跟世界是齐平的,长期存活的病人数量和生活质量等各个方面跟国外没什么区别,特别在数量上,我国每年肾移植例数差不多五千例左右,累计例数排世界第二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是中国从事肾脏疾病的专家几代人的努力。

  搜狐健康:接受肾移植之后这些病人的生存期大概有多长?

  郑树森:我们国家现在肾移植以后一年、三年、五年的存活率跟国际上没什么区别,五年存活率在80%以上,这是非常高的。

  搜狐健康:您刚才谈到我国一年大概有五千例肾移植的患者,这个数字相对于两百万的尿毒症患者来说是非常小的,今年肾脏日的主题是"捐献肾脏 延续生命"。今年中华器官移植学会也是主办方之一,学会在推动器官移植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郑树森:今年世界第七个肾脏日的主题"捐献肾脏延续生命"非常有意义,目的是加强宣传,使全社会都了解捐献器官的重要意义。一旦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脑死亡或心脏死亡,生命不能再恢复,这时把有活力的器官捐献给别人,让生命再延续,这个意义非常重大。推动器官捐献工作是我们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今年与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联合起来宣传世界肾脏日的主题,另外我们也跟中国红十字会和卫生部一起,本人也是卫生部器官移植专家委员会成员之一,责无旁贷地推进这项工作,使得我们国家的器官捐献工作更加规范和流畅,做出我们学会应该做的贡献。

  搜狐健康:也将推进我国器官捐献的比例的提高。

  郑树森:对的,器官捐献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是非常成熟的一项工作,每个人都知道他一旦由某种原因造成脑死亡或者心脏死亡,都可以进行器官捐献,差不多每个人会有一个捐献器官志愿卡随身携带,这在西方国家很普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国家的器官捐献工作一直比较落后,从2010年开始卫生部跟红会推进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工作以来,差不多有两百例的捐献,但是这个数量相对需求还相差很远,所以我们要加大力度宣传。按照中国每年由于交通意外造成脑死亡的人数来看,只要有10%实现器官捐献,我们的器官就已经足够。

  搜狐健康:那肾移植以后病人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或者说日常需要进行哪些治疗?

  郑树森:肾脏移植以后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因为会有器官排斥反应,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使得器官长期存活。免疫抑制剂长期应用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血糖升高、血压升高等,这也是医学专家不断在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目前我们通过对免疫抑制剂量的减少,通过药物的用法使得肾脏慢慢改善好起来。

  搜狐健康:那您能不能给器官移植患者提一些建议,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能够更好的保护来之不易的器官。

  郑树森:器官移植以后的病人是特殊群体,一般移植中心都有他们的名册,移植病人跟其它病人不一样,有些病做了手术就好了,不再去医院,而移植病人跟医院要长期建立随访关系,定期到医院检查肾脏功能,服用药物的浓度够不够,免疫抑制剂的量低了会达不到抗排斥的效果,过量会影响肾脏的功能,要进行调整,这样才能让新的肾脏能够长期在体内存活并发挥功能,这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做完了就好了,不到医院去了,发生问题不去调整,甚至自己乱吃药,免疫抑制剂的用法与用量不听从医生建议,随便吃随便停,这都是不允许的。另外,器官移植之后免疫功能低下,要保暖,不要太劳累,尽量避免感染,一旦有感冒或者发烧要及时处理。

  搜狐健康:现在各种肾移植患者组成自发的俱乐部,日常生活或者互相鼓励和学习,您如何看待患者俱乐部这种形式?

  郑树森:俱乐部或者联谊会都有,这个非常好。肾移植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长期的监控和服药,在这个过程当中难免出现各种问题,病人互相之间交流经验、互相切磋,包括自己在生活自理方面或者参加工作方面出现问题如何处理等,这些我觉得非常重要,这样的形式非常非常好,也是病人从医院出来以后尽快回归社会的一个桥梁。

(责任编辑:邵沛)

分享到:

本文相关推荐

我国分级护理的现状
猪的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的现状
哪些疾病需要器官移植
世界上第一个移植的器官
艾滋器官移植最新报道
我国关于器官移植的立法
中国肾移植现状
艾滋病器官移植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