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报告:2013国防军队改革走向深化 迈步海洋强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24:58
向人民报告:2013国防军队改革走向深化 迈步海洋强国


人民网 闫嘉琪
2014年03月02日    来源:人民网   


编者按:2013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年初人民网推出的“2013年两会调查”,近125万人次的网民票选出了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反腐倡廉、住房保障、稳定物价、医疗改革、食品药品安全、法治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及国防建设共十个关注的热点。2014年两会前夕,本网特别开设《向人民报告》栏目,梳理一年来上述热点领域的政策脉络,回顾政府一年来的工作进展,并对2014年作出展望。

回顾2013年,我国国防军队建设在深化改革方面迈出坚定步伐,军队建设开启了新一轮的结构性改革,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新型作战力量进一步发展,军内纠正“四风”、反腐败取得初步成果。在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上,留下了坚定的脚印。

新一轮军队结构改革起步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进入攻坚期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作出了“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发展方向,拉开了我军新一轮改革大幕。

自1985年以来的近30年时间里,解放军已经进行过3次大的结构性调整。

1985年6月4日,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轻轻伸出的一个指头震惊了世界——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100万。在这次大裁军中,我国陆军改编为集团军,“大陆军时代”终结;军队结构大幅裁并,11个大军区合并为7个。解放军从陆军“一军独大”到海、陆、空、二炮科学搭配,从单一兵种到合成兵种,从各自为战到体系作战,各军兵种比例结构进一步趋向均衡合理。“百万大裁军”成为时代的分水岭。它改变了我军以数量衡量战斗力的传统思维定式,打破了以军队规模效应满足国家防卫的传统建设模式,在重塑均衡协调的军力结构方面进行了深入且带有革命性的探索。

此后,我国又经历两次裁军,分别于1997年和2003年开始裁减军队员额50万和20万,军队兵力规模进一步优化,更好地适应了现代战争对军队的要求。

针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新一轮军队结构调整,军事专家杨运忠在《环球时报》撰文称,一定程度上说,我军体制编制改革的成效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关键,直接影响到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胜败。我军需要依据不同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战任务改革部队编成,以战区为基本构架,组建联合司令部,这是建构战区联合作战体制的基本形式。同时,重点加强战略预警、军事航天、防空反导、信息攻防、战略投送、远海防卫等力量建设。优化军队结构,包括调整改善军兵种比例、官兵比例、部队和机关比例,重点是解决机构臃肿、头重脚轻、作战部队比例偏小的问题,形成科学合理的力量配置。

国防大学军队建设研究所教授于巧华大校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指出,在军队编制上,应主要着眼于优化军队结构,不再强调压缩规模。于巧华表示,通过前几次改革的调整,我军规模基本上在相对适度的范围内,因此将重点在优化结构上下功夫。

如果说2013年还只是提出了军队改革的方向,那么进入2014年后,军队编制体制改革将进入实施阶段,有望出台具体的改革方案,并逐步将改革方案付诸实施,也必将触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

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上将在《求事》杂志上撰文称,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和代价意识,如果把变革的成本或代价看得过重,如果过分求稳怕乱、瞻前顾后,就会犹豫不决,最终导致军事变革半途而废,丧失历史机遇。

他还认为,今天,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在经历了大力发展武器装备的初始期后,正在进入攻坚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遵循变革规律,适时果断地把变革锋芒指向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变革取得成功。






http://military.people.com.cn/n/2014/0302/c1011-24504671.html向人民报告:2013国防军队改革走向深化 迈步海洋强国


人民网 闫嘉琪
2014年03月02日    来源:人民网   


编者按:2013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年初人民网推出的“2013年两会调查”,近125万人次的网民票选出了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反腐倡廉、住房保障、稳定物价、医疗改革、食品药品安全、法治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及国防建设共十个关注的热点。2014年两会前夕,本网特别开设《向人民报告》栏目,梳理一年来上述热点领域的政策脉络,回顾政府一年来的工作进展,并对2014年作出展望。

回顾2013年,我国国防军队建设在深化改革方面迈出坚定步伐,军队建设开启了新一轮的结构性改革,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新型作战力量进一步发展,军内纠正“四风”、反腐败取得初步成果。在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上,留下了坚定的脚印。

新一轮军队结构改革起步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进入攻坚期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作出了“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发展方向,拉开了我军新一轮改革大幕。

自1985年以来的近30年时间里,解放军已经进行过3次大的结构性调整。

1985年6月4日,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轻轻伸出的一个指头震惊了世界——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100万。在这次大裁军中,我国陆军改编为集团军,“大陆军时代”终结;军队结构大幅裁并,11个大军区合并为7个。解放军从陆军“一军独大”到海、陆、空、二炮科学搭配,从单一兵种到合成兵种,从各自为战到体系作战,各军兵种比例结构进一步趋向均衡合理。“百万大裁军”成为时代的分水岭。它改变了我军以数量衡量战斗力的传统思维定式,打破了以军队规模效应满足国家防卫的传统建设模式,在重塑均衡协调的军力结构方面进行了深入且带有革命性的探索。

此后,我国又经历两次裁军,分别于1997年和2003年开始裁减军队员额50万和20万,军队兵力规模进一步优化,更好地适应了现代战争对军队的要求。

针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新一轮军队结构调整,军事专家杨运忠在《环球时报》撰文称,一定程度上说,我军体制编制改革的成效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关键,直接影响到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胜败。我军需要依据不同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战任务改革部队编成,以战区为基本构架,组建联合司令部,这是建构战区联合作战体制的基本形式。同时,重点加强战略预警、军事航天、防空反导、信息攻防、战略投送、远海防卫等力量建设。优化军队结构,包括调整改善军兵种比例、官兵比例、部队和机关比例,重点是解决机构臃肿、头重脚轻、作战部队比例偏小的问题,形成科学合理的力量配置。

国防大学军队建设研究所教授于巧华大校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指出,在军队编制上,应主要着眼于优化军队结构,不再强调压缩规模。于巧华表示,通过前几次改革的调整,我军规模基本上在相对适度的范围内,因此将重点在优化结构上下功夫。

如果说2013年还只是提出了军队改革的方向,那么进入2014年后,军队编制体制改革将进入实施阶段,有望出台具体的改革方案,并逐步将改革方案付诸实施,也必将触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

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上将在《求事》杂志上撰文称,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和代价意识,如果把变革的成本或代价看得过重,如果过分求稳怕乱、瞻前顾后,就会犹豫不决,最终导致军事变革半途而废,丧失历史机遇。

他还认为,今天,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在经历了大力发展武器装备的初始期后,正在进入攻坚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遵循变革规律,适时果断地把变革锋芒指向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变革取得成功。






http://military.people.com.cn/n/2014/0302/c1011-24504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