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抽丝剥茧,寻觅中国核试验场的十二个问题答案(新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9:36:26


前言:
楼主是个对我国核武器研发历史极度感兴趣的普通军迷,换句话就是说我不是核试验的亲历者,我手里也没有内幕消息,勿查我水表~
本文所有材料都是从网上公开资料及21所老科学家们的回忆录中摘选,总结出的,作者只是个文抄公。在此向为我国核武器研发贡献自己青春和一生的科学家、解放军指战员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一、罗布泊核试验场的建立
1958年12月初,张蕴钰和张志善率领一支勘察大队开进罗布泊,对其地形、地貌、土质和水源等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他们发现,罗布泊西北地区有一大片戈壁,东西长100余公里,南北宽60多公里,海拔1000米左右,可以进行不同方式、不同规模的核试验 1959年2月初,陈世榘、万毅和张蕴钰联名报告国防部,建议核试验场就选在这个地区。1959年3月,国防部正式批准了他们所选定的核试验场。
4fffa5a1x806106d32456&690.jpg
      核试验场在场区中心选定了地爆和空爆中心,这样可以使大部分试验设施、工号既能在地爆试验中使用又能在空爆试验中使用。(此处地爆指地面核试验)。除了爆心和相关实验设施,核试验场修建了从马兰直通爆心的公路,也就是“通京路”,建设了机场、主控站、基地实验人员生活区、洗消站等设施。
4fffa5a1x80611cf2f33c&690.jpg
(核试验场区示意图)

开屏机场.jpg
(多边形内是开屏机场,圆圈内为201主控站)
气象大沟.jpg
(红色箭头所指即通京路。左侧往开屏机场、马兰方向;右侧通往爆心;红色方框处是参试人员生活区,黑色箭头所指为洗消站及从爆区返回洗消站的道路)



前言:
楼主是个对我国核武器研发历史极度感兴趣的普通军迷,换句话就是说我不是核试验的亲历者,我手里也没有内幕消息,勿查我水表~
本文所有材料都是从网上公开资料及21所老科学家们的回忆录中摘选,总结出的,作者只是个文抄公。在此向为我国核武器研发贡献自己青春和一生的科学家、解放军指战员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一、罗布泊核试验场的建立
1958年12月初,张蕴钰和张志善率领一支勘察大队开进罗布泊,对其地形、地貌、土质和水源等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他们发现,罗布泊西北地区有一大片戈壁,东西长100余公里,南北宽60多公里,海拔1000米左右,可以进行不同方式、不同规模的核试验 1959年2月初,陈世榘、万毅和张蕴钰联名报告国防部,建议核试验场就选在这个地区。1959年3月,国防部正式批准了他们所选定的核试验场。
4fffa5a1x806106d32456&690.jpg
      核试验场在场区中心选定了地爆和空爆中心,这样可以使大部分试验设施、工号既能在地爆试验中使用又能在空爆试验中使用。(此处地爆指地面核试验)。除了爆心和相关实验设施,核试验场修建了从马兰直通爆心的公路,也就是“通京路”,建设了机场、主控站、基地实验人员生活区、洗消站等设施。
4fffa5a1x80611cf2f33c&690.jpg
(核试验场区示意图)

开屏机场.jpg
(多边形内是开屏机场,圆圈内为201主控站)
气象大沟.jpg
(红色箭头所指即通京路。左侧往开屏机场、马兰方向;右侧通往爆心;红色方框处是参试人员生活区,黑色箭头所指为洗消站及从爆区返回洗消站的道路)

二、核试验场的衣食住行
很多文学作品和电影电视中,为了表现核试验场生活的艰苦,都强调了一个细节:水是咸水,又苦又涩,而且定量使用。一盆水早上洗脸,晚上洗脚,不能有一丁点浪费。实际上,这一点是不完全符合事实的。第一次核试验中,基地人员确实是喝的这种又咸又涩的水,很多人喝了还拉肚子,但是这种水并没有限量供应,因为基地南边不远就是孔雀河,水量供应是充足的。从65年起,核试验场开始从甘草泉用水车拉水过来,后期更是直接修了一条从甘草泉到场区内部的供水管道,保障了场区用水,这种水就不再是咸水了。
最早几次核试验任务伙食标准实际是很高的,食堂办得还比较好,主要副食品是粉条、海带、蛋粉、罐头等,主要问题是缺少青菜。中期由于文革原因,伙食质量降低,后场区通过采取种种措施,改变了这一局面,场区伙食得到了保障。
在居住方面,最开始实验人员住的是帐篷。帐篷分单帐篷和棉帐篷两种,单帐篷主要用做仓库。棉帐篷又分小棉帐篷和大棉帐篷两种,小棉帐篷狭窄、拥挤,里面共有10个帆布吊床,5个上铺,5个下铺,吊床中间是一个凹兜,睡觉远不如木板床舒服,主要供连队战士和一般参试人员使用;大棉帐篷宽敞、明亮,住的是木板床,主要供领导干部居住或做办公室或会议室使用。1968年场区开始了居住条件改造工程,有的队挖地窝子,有的盖房子,设立了自己的小卖部,供应烟酒糖果、毛巾、香皂和肥皂等日用小百货。
出行方面,最开始没什么好说的,通京路和其他场区道路都是土路“搓板路”,主要交通工具是大解放,卡车在上面开的慢,人坐在车上极其不舒服。后期改成沥青路后就好多了。


二、核试验场的衣食住行
很多文学作品和电影电视中,为了表现核试验场生活的艰苦,都强调了一个细节:水是咸水,又苦又涩,而且定量使用。一盆水早上洗脸,晚上洗脚,不能有一丁点浪费。实际上,这一点是不完全符合事实的。第一次核试验中,基地人员确实是喝的这种又咸又涩的水,很多人喝了还拉肚子,但是这种水并没有限量供应,因为基地南边不远就是孔雀河,水量供应是充足的。从65年起,核试验场开始从甘草泉用水车拉水过来,后期更是直接修了一条从甘草泉到场区内部的供水管道,保障了场区用水,这种水就不再是咸水了。
最早几次核试验任务伙食标准实际是很高的,食堂办得还比较好,主要副食品是粉条、海带、蛋粉、罐头等,主要问题是缺少青菜。中期由于十年XX原因,伙食质量降低,后场区通过采取种种措施,改变了这一局面,场区伙食得到了保障。
在居住方面,最开始实验人员住的是帐篷。帐篷分单帐篷和棉帐篷两种,单帐篷主要用做仓库。棉帐篷又分小棉帐篷和大棉帐篷两种,小棉帐篷狭窄、拥挤,里面共有10个帆布吊床,5个上铺,5个下铺,吊床中间是一个凹兜,睡觉远不如木板床舒服,主要供连队战士和一般参试人员使用;大棉帐篷宽敞、明亮,住的是木板床,主要供领导干部居住或做办公室或会议室使用。1968年场区开始了居住条件改造工程,有的队挖地窝子,有的盖房子,设立了自己的小卖部,供应烟酒糖果、毛巾、香皂和肥皂等日用小百货。
出行方面,最开始没什么好说的,通京路和其他场区道路都是土路“搓板路”,主要交通工具是大解放,卡车在上面开的慢,人坐在车上极其不舒服。后期改成沥青路后就好多了。


二、核试验场的衣食住行
很多文学作品和电影电视中,为了表现核试验场生活的艰苦,都强调了一个细节:水是咸水,又苦又涩,而且定量使用。一盆水早上洗脸,晚上洗脚,不能有一丁点浪费。实际上,这一点是不完全符合事实的。第一次核试验中,基地人员确实是喝的这种又咸又涩的水,很多人喝了还拉肚子,但是这种水并没有限量供应,因为基地南边不远就是孔雀河,水量供应是充足的。从65年起,核试验场开始从甘草泉用水车拉水过来,后期更是直接修了一条从甘草泉到场区内部的供水管道,保障了场区用水,这种水就不再是咸水了。
最早几次核试验任务伙食标准实际是很高的,食堂办得还比较好,主要副食品是粉条、海带、蛋粉、罐头等,主要问题是缺少青菜。中期由于十年XX原因,伙食质量降低,后场区通过采取种种措施,改变了这一局面,场区伙食得到了保障。
在居住方面,最开始实验人员住的是帐篷。帐篷分单帐篷和棉帐篷两种,单帐篷主要用做仓库。棉帐篷又分小棉帐篷和大棉帐篷两种,小棉帐篷狭窄、拥挤,里面共有10个帆布吊床,5个上铺,5个下铺,吊床中间是一个凹兜,睡觉远不如木板床舒服,主要供连队战士和一般参试人员使用;大棉帐篷宽敞、明亮,住的是木板床,主要供领导干部居住或做办公室或会议室使用。1968年场区开始了居住条件改造工程,有的队挖地窝子,有的盖房子,设立了自己的小卖部,供应烟酒糖果、毛巾、香皂和肥皂等日用小百货。
出行方面,最开始没什么好说的,通京路和其他场区道路都是土路“搓板路”,主要交通工具是大解放,卡车在上面开的慢,人坐在车上极其不舒服。后期改成沥青路后就好多了。


三、我国第一次核试验的爆心在哪里?
64年10月搞的第一次原子弹试验,是塔爆,原子弹放在102米高的铁塔上,这一点基本上大家都知道。那么具体的试验位置是在哪里呢?看此图。
核试爆心.jpg
以前网上有人说箭头所指的褐色圆圈处是第一次核试爆心,这一点应该是不正确的。根据美国人U2拍摄的图片和谷歌卫星图比对,真正的爆心应该在红圈处。
20071005_e334631987320ed6785cbdzcyBO4jQuR.jpg
褐色圆圈处很有可能也是一次地爆实验留下的遗迹,有可能是66年那次氢弹原理实验(塔爆)留下的。
20071005_856584bde64a9ef3e4e1TQRcQXaXQdT1.jpg
再看这张图片。这张照片也是比较著名的一张,告诉我们第一次核试验爆心只剩下铁塔残骸和一块纪念碑了。但是现在如何呢?根据核试验场人员回忆,90年代的时候场区管理混乱,外来人员前往爆心,把铁塔残骸锯成了一根根钢管,打算拉出去卖废铁。后来虽然被拦截下来了,但是铁塔残骸也就被拉到某地做掩埋处理了。那块纪念碑,楼主记得是被拉到博物馆去了。所以现在第一次核试验爆心应该是什么都没剩下。

三、我国第一次核试验的爆心在哪里?
64年10月搞的第一次原子弹试验,是塔爆,原子弹放在102米高的铁塔上,这一点基本上大家都知道。那么具体的试验位置是在哪里呢?看此图。
核试爆心.jpg
以前网上有人说箭头所指的褐色圆圈处是第一次核试爆心,这一点应该是不正确的。根据美国人U2拍摄的图片和谷歌卫星图比对,真正的爆心应该在红圈处。
20071005_e334631987320ed6785cbdzcyBO4jQuR.jpg
褐色圆圈处很有可能也是一次地爆实验留下的遗迹,有可能是66年那次氢弹原理实验(塔爆)留下的。
20071005_856584bde64a9ef3e4e1TQRcQXaXQdT1.jpg
再看这张图片。这张照片也是比较著名的一张,告诉我们第一次核试验爆心只剩下铁塔残骸和一块纪念碑了。但是现在如何呢?根据核试验场人员回忆,90年代的时候场区管理混乱,外来人员前往爆心,把铁塔残骸锯成了一根根钢管,打算拉出去卖废铁。后来虽然被拦截下来了,但是铁塔残骸也就被拉到某地做掩埋处理了。那块纪念碑,楼主记得是被拉到博物馆去了。所以现在第一次核试验爆心应该是什么都没剩下。


四、核试验场可以重复利用吗?
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并不是每次核试验都选在场区不同地点的,相反,凡是空爆实验,靶心都只有一个,即第一次原子弹爆炸爆心以西4、5公里处,是一个直径约300米,内划十字的圆。靶心周围是各种实验设施、工号掩体。这些都是重复利用的,因为空爆试验的放射性沾染很小。中国所有的氢弹试验,都是空爆,爆心都是这个靶心(氢弹原理实验除外)。

空爆爆心.jpg
(空爆靶心,箭头处是通京路,左侧通往720主控站,生活区、开屏机场、马兰方向,右侧通往第一次核试验爆心)
73年氢弹试验.jpg
(1973年的一次氢弹试验)
某次氢弹实验.jpg
(某次氢弹试验)
与之对应的是地爆试验,放射性沾染严重。一般空爆试验后数小时甚至数十分钟后,地面人员就可进入核沾染区回收效应器材,而我国由于第一次核试验是塔爆,放射性沾染十分严重,零时后测试地面沾染达到了每小时数伦琴。过了一周,参试人员才进入爆心地区回收设备,此时测量下来辐射还有每小时数十毫伦琴。
两弹结合.jpg
(66年两弹结合的蘑菇云。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试验爆心未选定在空爆靶心,而是选定在一片沙漠之中。这主要是考虑安全因素。)

四、核试验场可以重复利用吗?
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并不是每次核试验都选在场区不同地点的,相反,凡是空爆实验,靶心都只有一个,即第一次原子弹爆炸爆心以西4、5公里处,是一个直径约300米,内划十字的圆。靶心周围是各种实验设施、工号掩体。这些都是重复利用的,因为空爆试验的放射性沾染很小。中国所有的氢弹试验,都是空爆,爆心都是这个靶心(氢弹原理实验除外)。

空爆爆心.jpg
(空爆靶心,箭头处是通京路,左侧通往720主控站,生活区、开屏机场、马兰方向,右侧通往第一次核试验爆心)
73年氢弹试验.jpg
(1973年的一次氢弹试验)
某次氢弹实验.jpg
(某次氢弹试验)
与之对应的是地爆试验,放射性沾染严重。一般空爆试验后数小时甚至数十分钟后,地面人员就可进入核沾染区回收效应器材,而我国由于第一次核试验是塔爆,放射性沾染十分严重,零时后测试地面沾染达到了每小时数伦琴。过了一周,参试人员才进入爆心地区回收设备,此时测量下来辐射还有每小时数十毫伦琴。
两弹结合.jpg
(66年两弹结合的蘑菇云。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试验爆心未选定在空爆靶心,而是选定在一片沙漠之中。这主要是考虑安全因素。)


五、参试人员在零时后进入沾染区,安全吗?
我们在很多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和纪录片中都能比较充分地感受到核爆炸后地狱般的恐怖,同时也能在纪录片中看到美俄等国家,包括我国在零时后组织人员前往爆心区域进行各种实验,回收实验器材,组织演习等等。那么,这么干真的大丈夫吗?
首先,人员进驻爆区是有必要的,因为很多实验器材的提取都是有时效性的,很多设备的操作也必须通过人亲自进行才能确保数据的完整可靠。举个栗子,取样火箭要想获得切实有效的数据,就必须准确地把火箭打进蘑菇烟云中去。而一些小当量的核试验,产生的蘑菇云实际上是很小的,同时,因为不是地爆,实际爆心和靶心之间是有误差的,加上风向的因素,这就要求必须由人来抵近观察蘑菇云,以便于控制取样火箭发射的时间。
76年一次实验.jpg
(76年的一次小型原子弹爆炸,此次试验为测试初级)
其次,参试人员在爆心区域活动是有较充分保护的,所吃的辐射剂量也是有限制的。地面试验人员在爆心区域都有坚固的混凝土工号作为掩体,以躲避闪光后短时间内的光辐射。冲击波和早期核辐射等。负责穿云取样的飞机穿越蘑菇云的时机选在零时后几十分钟,此时蘑菇烟云中的辐射已衰减到可接受的数值,且穿云时间很短,实际上吃剂量吃的并不多,且事后人员会安排疗养,并严密监测身体数据,飞机会做全面洗消。
晚期蘑菇云.jpg
(晚期蘑菇云)
原子弹蘑菇云.jpg
(晚期蘑菇云)
所有进入爆心区域的参试人员都按要求身着防化服,持有盖革计数器,严密监视辐射情况。一个人可接受辐射的上限是3伦琴,快接近这个数值时,人员就应立即准备撤出了。所有地面参试人员大部分都是乘坐车辆进入爆心区域,接触辐射地面时间较短,结束工作后统一前往气象大沟南部的洗消站进行洗消。
最后,小当量空爆试验的放射性沾染实际是很小的,零时后若干小时,就衰减到可接受水平了。
沾染区工作.jpg
如图所示,参试人员回收器材时并未佩戴防毒面具,只戴了口罩,说明此时放射性沾染已经很小了。
第一颗原子弹爆心.jpg
实验人员返回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心,注意他就穿了军服。

五、参试人员在零时后进入沾染区,安全吗?
我们在很多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和纪录片中都能比较充分地感受到核爆炸后地狱般的恐怖,同时也能在纪录片中看到美俄等国家,包括我国在零时后组织人员前往爆心区域进行各种实验,回收实验器材,组织演习等等。那么,这么干真的大丈夫吗?
首先,人员进驻爆区是有必要的,因为很多实验器材的提取都是有时效性的,很多设备的操作也必须通过人亲自进行才能确保数据的完整可靠。举个栗子,取样火箭要想获得切实有效的数据,就必须准确地把火箭打进蘑菇烟云中去。而一些小当量的核试验,产生的蘑菇云实际上是很小的,同时,因为不是地爆,实际爆心和靶心之间是有误差的,加上风向的因素,这就要求必须由人来抵近观察蘑菇云,以便于控制取样火箭发射的时间。
76年一次实验.jpg
(76年的一次小型原子弹爆炸,此次试验为测试初级)
其次,参试人员在爆心区域活动是有较充分保护的,所吃的辐射剂量也是有限制的。地面试验人员在爆心区域都有坚固的混凝土工号作为掩体,以躲避闪光后短时间内的光辐射。冲击波和早期核辐射等。负责穿云取样的飞机穿越蘑菇云的时机选在零时后几十分钟,此时蘑菇烟云中的辐射已衰减到可接受的数值,且穿云时间很短,实际上吃剂量吃的并不多,且事后人员会安排疗养,并严密监测身体数据,飞机会做全面洗消。
晚期蘑菇云.jpg
(晚期蘑菇云)
原子弹蘑菇云.jpg
(晚期蘑菇云)
所有进入爆心区域的参试人员都按要求身着防化服,持有盖革计数器,严密监视辐射情况。一个人可接受辐射的上限是3伦琴,快接近这个数值时,人员就应立即准备撤出了。所有地面参试人员大部分都是乘坐车辆进入爆心区域,接触辐射地面时间较短,结束工作后统一前往气象大沟南部的洗消站进行洗消。
最后,小当量空爆试验的放射性沾染实际是很小的,零时后若干小时,就衰减到可接受水平了。
沾染区工作.jpg
如图所示,参试人员回收器材时并未佩戴防毒面具,只戴了口罩,说明此时放射性沾染已经很小了。
第一颗原子弹爆心.jpg
实验人员返回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心,注意他就穿了军服。
深夜发帖楼主辛苦!


六、通过什么办法才确定核爆炸取得成功?
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个段子:64年第一次核试验后,见到蘑菇云,张爱萍向周总理报告试验成功了,周总理却冷静地问他,是否确认真的是一次核爆炸?张爱萍一开始是根据现场科学家对蘑菇云高的判断从而确定是核爆炸的,而在后期取样完成后,第一颗原子弹的当量等数据才真正被拿到。
实际上,判断一次核试验是否达到预期设计,主要地是靠爆炸后对放射性尘埃等等的取样。早期核试验,主要通过122炮发射取样装置和有人飞机(最早是轰炸机和运输机,后期改为歼六,歼七)进行取样。
122炮发射采样装置.jpg
(122炮准备发射取样装置)
有人取样飞机.jpg
(准备洗消的取样飞机)
6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使用火箭取样,为了避免核爆炸的高温高压对火箭产生破坏影响发射,大当量试验的取样火箭是安置在发射井中的。
取样火箭发射井.jpg
(发射井示意图)
取样火箭被固定在地井中.jpg
(停放在井内的火箭)
向发射井吊装火箭.jpg
(吊装火箭)
取样火箭发射场景.jpg
(发射取样火箭,注意蘑菇云周围的火箭尾烟冷凝痕迹)
取样火箭.jpg
(降落后的火箭)
70年代后期,有人飞机取样转为无人机取样,用的是这种长空一号靶机。
长空一号 无人取样飞机.jpg
(长空一号取样飞机)
80年代后,我国取消大气层核试验,转为地下核试验。取样方式也从之前的火箭取样、飞机取样改成了钻井打眼取样。
所有的样品都是送到红山的21所进行放化诊断的。
红山.jpg
红山,21所所在地
放化测试.jpg
(放化诊断)

六、通过什么办法才确定核爆炸取得成功?
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个段子:64年第一次核试验后,见到蘑菇云,张爱萍向周总理报告试验成功了,周总理却冷静地问他,是否确认真的是一次核爆炸?张爱萍一开始是根据现场科学家对蘑菇云高的判断从而确定是核爆炸的,而在后期取样完成后,第一颗原子弹的当量等数据才真正被拿到。
实际上,判断一次核试验是否达到预期设计,主要地是靠爆炸后对放射性尘埃等等的取样。早期核试验,主要通过122炮发射取样装置和有人飞机(最早是轰炸机和运输机,后期改为歼六,歼七)进行取样。
122炮发射采样装置.jpg
(122炮准备发射取样装置)
有人取样飞机.jpg
(准备洗消的取样飞机)
6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使用火箭取样,为了避免核爆炸的高温高压对火箭产生破坏影响发射,大当量试验的取样火箭是安置在发射井中的。
取样火箭发射井.jpg
(发射井示意图)
取样火箭被固定在地井中.jpg
(停放在井内的火箭)
向发射井吊装火箭.jpg
(吊装火箭)
取样火箭发射场景.jpg
(发射取样火箭,注意蘑菇云周围的火箭尾烟冷凝痕迹)
取样火箭.jpg
(降落后的火箭)
70年代后期,有人飞机取样转为无人机取样,用的是这种长空一号靶机。
长空一号 无人取样飞机.jpg
(长空一号取样飞机)
80年代后,我国取消大气层核试验,转为地下核试验。取样方式也从之前的火箭取样、飞机取样改成了钻井打眼取样。
所有的样品都是送到红山的21所进行放化诊断的。
红山.jpg
红山,21所所在地
放化测试.jpg
(放化诊断)
希望楼主继续更新


七、我国第一次核试验安排效应物了吗?
根据参试科学家的回忆,64年我国第一次核试验确实是安排了参试效应物,但是因为首次核试验主要是以确保原子弹能否成功爆炸和核测试为主,效应试验只是初步试了试,规模很小。我们在纪录片里看到的坦克、飞机、火车头被吹翻,砖房被吹跨等画面,实际上是我国65年第二次核试验(第一次空爆实验)中的效应物。在空爆靶心以西10公里范围内,沿着通京两侧布设了许多条效应试验线,主要有:汽车线、飞机线、大炮线、坦克线、雷达线、楼房线、粮仓线和动物线等,其中一些效应物在以后多次核试验中被重复利用。80年后我国暂停大气层核试验,也就不再安排效应物了。
65年核试.jpg
(65年第二次核试验的蘑菇云)

七、我国第一次核试验安排效应物了吗?
根据参试科学家的回忆,64年我国第一次核试验确实是安排了参试效应物,但是因为首次核试验主要是以确保原子弹能否成功爆炸和核测试为主,效应试验只是初步试了试,规模很小。我们在纪录片里看到的坦克、飞机、火车头被吹翻,砖房被吹跨等画面,实际上是我国65年第二次核试验(第一次空爆实验)中的效应物。在空爆靶心以西10公里范围内,沿着通京两侧布设了许多条效应试验线,主要有:汽车线、飞机线、大炮线、坦克线、雷达线、楼房线、粮仓线和动物线等,其中一些效应物在以后多次核试验中被重复利用。80年后我国暂停大气层核试验,也就不再安排效应物了。
65年核试.jpg
(65年第二次核试验的蘑菇云)


八、地下核试验安排在哪里?
中国地下核试验场在甘草泉附近。地下核试验场有两种方式,一是平洞试验,二是竖井试验。顾名思义,平洞试验是在山中开凿一条数百米的山洞,把试验装置安置在山洞里;竖井试验就是用钻机打一口深井,把试验装置埋在井底。
69年中国进行了第一次平洞试验,78年中国进行第一次竖井试验,96年中国进行的最后一次核试验就是地下核试验。
平洞核试验.jpg
平洞核试验零时
竖井核试验.jpg
竖井核试验零时

八、地下核试验安排在哪里?
中国地下核试验场在甘草泉附近。地下核试验场有两种方式,一是平洞试验,二是竖井试验。顾名思义,平洞试验是在山中开凿一条数百米的山洞,把试验装置安置在山洞里;竖井试验就是用钻机打一口深井,把试验装置埋在井底。
69年中国进行了第一次平洞试验,78年中国进行第一次竖井试验,96年中国进行的最后一次核试验就是地下核试验。
平洞核试验.jpg
平洞核试验零时
竖井核试验.jpg
竖井核试验零时
好贴···


九、投掷核弹的飞机和采样的飞机都来自于哪里?
试验场区有两个机场,一个是马兰机场,这个机场比较大,设施齐全,主要停靠运输机和战斗机,投掷核弹的飞机就从这里起飞。72年杨国祥开强五甲甩投狂飙一号,因投弹机构变形未能成功投弹,最后带弹着陆,致使基地人员大撤离的那次,就降落在马兰机场;另一个是前文提到过的开屏机场,离空爆爆心只有50公里,条件较为简陋,一般前往爆心取样的飞机和直升机从这里出发。



九、投掷核弹的飞机和采样的飞机都来自于哪里?
试验场区有两个机场,一个是马兰机场,这个机场比较大,设施齐全,主要停靠运输机和战斗机,投掷核弹的飞机就从这里起飞。72年杨国祥开强五甲甩投狂飙一号,因投弹机构变形未能成功投弹,最后带弹着陆,致使基地人员大撤离的那次,就降落在马兰机场;另一个是前文提到过的开屏机场,离空爆爆心只有50公里,条件较为简陋,一般前往爆心取样的飞机和直升机从这里出发。



十、中国最后一次大气层核试验是在什么时候?
中国实际上的最后一次大气层核试验是在1980年,这是一枚氢弹。
最后一枚.jpg
(80年最后一次大气层核试验)
其实本来84年还要搞一次大气层核试验的,实验人员、设备都进场了,但是因为紫阳真人此时正在美国访问,他命令外交部长吴学谦给中央打报告,建议停止此次核试验。理由是怕在联合国演讲的时候被某些国家指责,下不来台丢面子。呵呵。


十、中国最后一次大气层核试验是在什么时候?
中国实际上的最后一次大气层核试验是在1980年,这是一枚氢弹。
最后一枚.jpg
(80年最后一次大气层核试验)
其实本来84年还要搞一次大气层核试验的,实验人员、设备都进场了,但是因为紫阳真人此时正在美国访问,他命令外交部长吴学谦给中央打报告,建议停止此次核试验。理由是怕在联合国演讲的时候被某些国家指责,下不来台丢面子。呵呵。


十一、中国核试验过程中发生过事故吗?
失败是成功之母,核试验中种种未预料到的突发事件是难以避免的。楼主所知的,除了79年著名的那次降落伞坏导致氢弹直接拍地上摔碎的事故,还有66年氢弹原理实验时发生的事故。
66年那次氢弹原理实验,是选择跟第一次核试验一样的塔爆。但是由于零时后突然下雪,导致放射性物质随雪花纷纷飘落,放射性沾染大大超过预期。参试人员有不少吃了超量的辐射,有人因此患上肺纤维化,癌症等疾病。同时,有一位政治部干事和他的司机,未请示报告获得批准,擅自进入沾染区,当时一个人允许吃的辐射剂量最多为3伦琴,而这两位每人吃了310伦琴。后来住进医院观察,这二人都出现了血液病变现象。万幸的是,这两个人最后活过来了。


十一、中国核试验过程中发生过事故吗?
失败是成功之母,核试验中种种未预料到的突发事件是难以避免的。楼主所知的,除了79年著名的那次降落伞坏导致氢弹直接拍地上摔碎的事故,还有66年氢弹原理实验时发生的事故。
66年那次氢弹原理实验,是选择跟第一次核试验一样的塔爆。但是由于零时后突然下雪,导致放射性物质随雪花纷纷飘落,放射性沾染大大超过预期。参试人员有不少吃了超量的辐射,有人因此患上肺纤维化,癌症等疾病。同时,有一位政治部干事和他的司机,未请示报告获得批准,擅自进入沾染区,当时一个人允许吃的辐射剂量最多为3伦琴,而这两位每人吃了310伦琴。后来住进医院观察,这二人都出现了血液病变现象。万幸的是,这两个人最后活过来了。


十二、最后一个问题:邓稼先早逝是否跟1979年9月13日那次试验失败有关系?
这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邓老在寻找遗失氢弹时“用手碰了下氢弹碎片”导致吃了过多的剂量,最后回北京就尿血,掉头发,最后早早离世的描述,最早见于一些报告文学和邓老的妻子许鹿希先生的回忆录里,后来被拍进了电视剧《邓稼先》,被全国人民所熟知,邓老的牺牲精神更是为我们所传诵。但是,参试的其他老科学家对此情节是不以为然的。并非他们不敬重邓老,而是这个情节有许多值得推敲之处。
第一、据参试人员回忆,遗失的核弹是被直升机找到的,并非是邓老找到的;
第二、氢弹内初级用的是钚239,这个是α射线源,一张报纸就能挡住,除非吸进呼吸道形成内照射,否则是没关系的。而邓老穿着了全身防化服,就算捧了下弹芯,隔着手套事后又做了洗消,应该问题也不大;
第三、即使是核爆后的爆心区域,放射性沾染也不是很严重,更何况是未爆氢弹?短暂进出核试区域的邓老吃的剂量应该不多。
关于此种观点,楼主不做评价。楼主唯一确认的是,邓老的早逝,与其长年累月奋战在核武器研发一线的过度劳累和损伤是分不开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事故中,未爆氢弹最后被工程兵用推土机就地掩埋了,上面还覆盖了厚厚的含铅水泥。因为此次事故代号21-715,因此这个水泥包被称为“715坟墓”。以前超大有个帖子,有坛友提供了疑似715坟墓的卫星图和坐标。
填埋场.jpg
楼主用谷歌地球看了下,此地距离空爆场区直线距离193公里,不符合多位参试人员回忆中的“就地掩埋”,因此此设施应该与此次事故无关。


十二、最后一个问题:邓稼先早逝是否跟1979年9月13日那次试验失败有关系?
这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邓老在寻找遗失氢弹时“用手碰了下氢弹碎片”导致吃了过多的剂量,最后回北京就尿血,掉头发,最后早早离世的描述,最早见于一些报告文学和邓老的妻子许鹿希先生的回忆录里,后来被拍进了电视剧《邓稼先》,被全国人民所熟知,邓老的牺牲精神更是为我们所传诵。但是,参试的其他老科学家对此情节是不以为然的。并非他们不敬重邓老,而是这个情节有许多值得推敲之处。
第一、据参试人员回忆,遗失的核弹是被直升机找到的,并非是邓老找到的;
第二、氢弹内初级用的是钚239,这个是α射线源,一张报纸就能挡住,除非吸进呼吸道形成内照射,否则是没关系的。而邓老穿着了全身防化服,就算捧了下弹芯,隔着手套事后又做了洗消,应该问题也不大;
第三、即使是核爆后的爆心区域,放射性沾染也不是很严重,更何况是未爆氢弹?短暂进出核试区域的邓老吃的剂量应该不多。
关于此种观点,楼主不做评价。楼主唯一确认的是,邓老的早逝,与其长年累月奋战在核武器研发一线的过度劳累和损伤是分不开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事故中,未爆氢弹最后被工程兵用推土机就地掩埋了,上面还覆盖了厚厚的含铅水泥。因为此次事故代号21-715,因此这个水泥包被称为“715坟墓”。以前超大有个帖子,有坛友提供了疑似715坟墓的卫星图和坐标。
填埋场.jpg
楼主用谷歌地球看了下,此地距离空爆场区直线距离193公里,不符合多位参试人员回忆中的“就地掩埋”,因此此设施应该与此次事故无关。
谢谢楼主的科普!老一辈的科学家真是伟大啊!


全文发完,写这文章加找资料花了我2天时间,版主要能给加精就好了
最后,再次向为我国核武器研发、试验贡献终生的科学家和广大指战员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全文发完,写这文章加找资料花了我2天时间,版主要能给加精就好了
最后,再次向为我国核武器研发、试验贡献终生的科学家和广大指战员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谢谢。重温历史。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
感谢楼主好帖!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
版主呢,加精高亮啊
好贴啊。加精必须的。
好帖啊,楼主辛苦!


看得我都想哭了,我的发小,他妈怀他时因为有会战还在化验室作了四个月检测,结果哥们生下来大肠和小肠就不通,还好现在人很正常
老爷子说我小时候的贫血就和吃过剂量有关,很多孩子都这样,八十年代搬家之后出生的孩子就没这个现象了
那个年代的人啊,绝对是在拿命拼国防啊

看得我都想哭了,我的发小,他妈怀他时因为有会战还在化验室作了四个月检测,结果哥们生下来大肠和小肠就不通,还好现在人很正常
老爷子说我小时候的贫血就和吃过剂量有关,很多孩子都这样,八十年代搬家之后出生的孩子就没这个现象了
那个年代的人啊,绝对是在拿命拼国防啊
向为我国核武器研发、试验贡献终生的科学家和广大指战员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斑竹赶紧加精
楼主辛苦!极好的资料,先回复再细看!
xucong900313 发表于 2014-2-26 00:28
十二、最后一个问题:邓稼先早逝是否跟1979年9月13日那次试验失败有关系?
这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邓老 ...
把氢弹就地掩埋?为什么不挖出来,是因为没入泥土中找不到了?
xucong900313 发表于 2014-2-26 00:13
九、投掷核弹的飞机和采样的飞机都来自于哪里?
试验场区有两个机场,一个是马兰机场,这个机场比较大,设 ...

一直搞不明白,传说强五自杀攻击带原子弹炸苏联钢铁洪流,强五飞行员写遗书,是指强五投弹后无法逃出原子弹杀伤范围还是怕被苏联防空击落?
   谢谢科普       民族英雄 永垂不朽
真是太棒了,而且是看完灰常灰常感动的帖子。照片中出现那些身穿防化服的身影,是真正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也许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比某个被捧上天的华人诺奖得主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要大吧。
好文章,很精彩。
一直搞不明白,传说强五自杀攻击带原子弹炸苏联钢铁洪流,强五飞行员写遗书,是指强五投弹后无法逃出原 ...

主要指航程不够,执行的是单向任务。狂飙一号根据参试人员说,是原子弹而非氢弹,飞行员投弹后理论上是能飞出杀伤范围的
把氢弹就地掩埋?为什么不挖出来,是因为没入泥土中找不到了?

氢弹摔碎了,装药漏了一足球场那么大的范围,这么多土是没办法全铲起来送到别地封存的
不错、整理的辛苦啊。
谢谢楼主,很好的科普帖子
白云刚参观场的位置似乎不对,好像是在黄羊沟西边,没有到新开屏
想起80年代那个强五带着狂飙一号充当核威慑的年代…
xucong900313 发表于 2014-2-26 00:38
全文发完,写这文章加找资料花了我2天时间,版主要能给加精就好了
最后,再次向为我国核武器研发、 ...
感谢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和解放军广大指战员们,没有你们就没有现在的中国。
感谢LZ公布的史实,让我们知道了他们的丰功伟绩。
感谢楼主,非常好的我国核武器科普贴,向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