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讲一下印度这个CE7.5是怎么回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2:09:30


首先讲讲CE7.5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CE两个字母代表Cryogenic  engine,说明这是一种低温(即氢氧)发动机
7.5则代表推力为7.5吨
顺带讲一下印度火箭分段的命名规律:第一个字母代表燃料类型,后面的数字代表燃料质量
比如将用于GSLV MKIII的固体助推器叫S200,其中第一个字母S表示这是固体(solid),200则表示装药为200吨
而PSLV第二级叫L40,其中的L表示液体(liquid),而40则表示燃料和氧化剂共40吨
安装了这个CE7.5的上面级则叫做C12,意为低温(cryogenic),燃料与氧化剂总重12吨

接下来讲讲这个RD-56的身世

RD-56是苏联第一种低温发动机,也是全世界第一种分级燃烧的氢氧发动机
整个项目是从1965年开始,由化学机械设计局负责,目的是打算用来改进N-1火箭的,用于登月飞船的最后入轨。1966年进行了首次试车,但随着N-1火箭和苏联登月计划的放弃,这种火箭发动机也没用武之地了,项目于1974年停止。

老RD-56的设计和性能

很多资料称RD-56的比冲就有461了,实际上这是把RD-56和RD-56M搞混了。最早期的RD-56比冲只有440秒,混合比也是很怪异的6.5。虽然提高混合比可以提高密度比冲,但如此高的混合比其实是很容易造成局部富氧的,所以设计师们很快就把混合比降低到5.9了。较低的混合比也使得比冲有所提高,达到了447,不过后来的过程中,又重新把混合比提高到6.0了。
RD-56的室压为6MP,远高于同期的RL-10,即便是与最新型的RL-10B2或者LE-5A之类的比,也高出50%以上
早期型RD-56的喷管比为109,但因为其室压较高,喷管直径还不到1米,结构相当紧凑
然后就是额定推力7.5吨,工作时间1000s
总体来看,RD-56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447的比冲虽然看起来低于RL-10B2,但应该到RD-56的混合比为6,喷管比面积109(RL-10B2高达250)这个指标已经非常不错了
我国的YF-75单机与RD-56推力相当,但总体性能还有相当的差距

RD-56的循环方式

基本原理图如下

可以看出,RD-56和RD-0120一样,也用的是同轴泵,不同的是RD-0120有预压泵而RD-56没有
氢氧泵同轴算是苏俄的一大特色,实际上与RD-56同期的RD-57也是同轴,只有还在研制中的RD-0146采用了燃气依次驱动的设计
一般来讲,液氧泵最佳转速在每分钟15000转左右,而液氢泵在30000-40000转会比较好。RD-56的涡轮泵转速约40000转/分,这样采用同轴设计实际上是牺牲了液氧泵的效率的,好处只有一个涡轮泵,不但成本较低,启动也相对可靠
美国人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采用了齿轮传动,欧洲的HM-7也是用齿轮,而日本人则采用了双涡轮泵依次驱动的设计
RD-56氢泵的出口压力为10-12MP,与RL-10后期型号接近,氧泵出口压力不明,估计比较高
预燃室的压力约8.5MP,混合比不明
因为没有预压泵,所以对燃料和氧化剂进口压力有较高的要求,为此采用了自生增压
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RD-56的设计很有特色。优秀的设计是其高性能的来源,但也对部分部件(比如涡轮泵)的材料和加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印度之所以山寨了这么长时间,应该就是卡在这些问题上了。

RD-56M的出现

这N-1一下马,一大批配套的东西都被扔仓库了,比如著名的NK-33,RD-56也不例外,在仓库吃了几年灰,但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到了1982年,苏联航天界觉得同步轨道越来越重要了,但因为苏联纬度高,造成质子用DM上面级的时候GEO轨道运力并不理想
纬度问题是没法解决了,但搞个高性能上面级还是能提高不少运力的。于是大家又把RD-56找出来,打算给质子搞个新的上面级。因为登月和发射卫星还是不一样的,所以还需要对RD-56做一些改进,改进后的发动机这时候叫RD-56U
还没等这新上面级搞出来,苏联就先解体了,已经在试车的RD-56U又再一次被搁置。不过还是那句话,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90年代初,印度成功的试射了PSLV型火箭,成为第六个能发射较大载荷的国家;另一方面,印度也成功的研制了Insat-2型GEO卫星平台,生产出了自己的通信卫星,但这时候卫星还只能找阿里安公司发射
于是印度人很自然的想到要在PSLV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可以发射Insat-2平台卫星的火箭,这就是后来的GSLV
要想实现较大的GTO载荷,高性能的上面级是必不可少的,但印度的航天工业基础较薄弱,并不能很快拿出所需要的产品,于是印度政府决定找外援
至于印度当年找了几家,都怎么谈的,我也不知道。但结果就是印度最后决定用这个RD-56U,在引进产品的同时,还引进相关的生产技术,最终实现国产化。美国人一开始对此颇为恼火,但后来也不了了之了
正在为资金困扰的俄国航天界自然是很高兴这笔交易,不过RD-56U也不是完全适合印度的要求,也需要做一定的修改,修改后的产品改名为RD-56M


RD-56M和RD-56的区别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RD-56最早是用来登月的,并不适合发射GTO卫星。为此,俄国人对RD-56做了一系列的改进
主要包括
1 增大的喷管,喷管最大直径扩大到1260毫米,膨胀比达到了198
2 增加了两个小的活动喷管,推力各200公斤,同时主喷管推力降低至7.1吨
3 室压降低到5.7MP
4 增压系统改为氦增压,取消了自生增压
5 增加了多次启动的能力
这一系列改进之后,RD-56M的主喷管比冲提高到461(也有资料称462),两个小喷管比冲为440;涡轮泵的转速提高到41000转/分,但各部分的压力基本不变
现在的RD-56M是这个样子,注意看小喷管

这种小喷管的设计也是很独特的。虽然用游机代替TVC的火箭也不算少见,但一般都是由一台主发动机和一台4喷管的小发动机组合而成,像RD-56M这种小喷管和主发动机用同一套泵的设计目前还是独此一家
两个小喷管不但可以起到TVC的作用,还可以实现滚控,节约了一些重量。然而RD-56M本身却相当的重……
俄国方面称RD-56M有多次启动能力(3次),但印度在使用的时候并没有进行多次启动,具体原因不明
总体来看,改进后的RD-56M是一个不错的发动机,不但比冲较高,还可以实现滚控,很适合用于单发上面级,但这种发动机本身质量较大(282kg),也不太适合用于双发上面级。


RD-56M的未来

随着GSLV D5的发射成功,印度自制的CE7.5第一次成功的完成任务,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
但从技术角度来看,GSLV第二级关机的时候上面级和载荷的联合体离入轨速度还差比较多,用CE7.5这种小推力发动机其实是不太合适的,重力损失会比较大
而印度的CE20已经在研制中了,未来不但会做为GSLV MKIII的上面级,也有可能取代CE7.5作为GSLV MKII的上面级
当然了,如果CE20不顺利的话,那就只能用CE7.5继续顶着了
考虑到印度航天的进步速度,个人觉得CE20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所以CE7.5可能只能成为一个匆匆过客吧
不过RD-56M的故事肯定还没完,俄国已经展开了新一代低温上面级的招标,明确提出了要以RD-56M发动机为基础,相信不用多久就能看到竟标的方案出现了







首先讲讲CE7.5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CE两个字母代表Cryogenic  engine,说明这是一种低温(即氢氧)发动机
7.5则代表推力为7.5吨
顺带讲一下印度火箭分段的命名规律:第一个字母代表燃料类型,后面的数字代表燃料质量
比如将用于GSLV MKIII的固体助推器叫S200,其中第一个字母S表示这是固体(solid),200则表示装药为200吨
而PSLV第二级叫L40,其中的L表示液体(liquid),而40则表示燃料和氧化剂共40吨
安装了这个CE7.5的上面级则叫做C12,意为低温(cryogenic),燃料与氧化剂总重12吨

接下来讲讲这个RD-56的身世

RD-56是苏联第一种低温发动机,也是全世界第一种分级燃烧的氢氧发动机
整个项目是从1965年开始,由化学机械设计局负责,目的是打算用来改进N-1火箭的,用于登月飞船的最后入轨。1966年进行了首次试车,但随着N-1火箭和苏联登月计划的放弃,这种火箭发动机也没用武之地了,项目于1974年停止。

老RD-56的设计和性能

很多资料称RD-56的比冲就有461了,实际上这是把RD-56和RD-56M搞混了。最早期的RD-56比冲只有440秒,混合比也是很怪异的6.5。虽然提高混合比可以提高密度比冲,但如此高的混合比其实是很容易造成局部富氧的,所以设计师们很快就把混合比降低到5.9了。较低的混合比也使得比冲有所提高,达到了447,不过后来的过程中,又重新把混合比提高到6.0了。
RD-56的室压为6MP,远高于同期的RL-10,即便是与最新型的RL-10B2或者LE-5A之类的比,也高出50%以上
早期型RD-56的喷管比为109,但因为其室压较高,喷管直径还不到1米,结构相当紧凑
然后就是额定推力7.5吨,工作时间1000s
总体来看,RD-56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447的比冲虽然看起来低于RL-10B2,但应该到RD-56的混合比为6,喷管比面积109(RL-10B2高达250)这个指标已经非常不错了
我国的YF-75单机与RD-56推力相当,但总体性能还有相当的差距

RD-56的循环方式

基本原理图如下

2014-01-06 22 32 48.jpg (11.24 KB, 下载次数: 1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6 22:33 上传


可以看出,RD-56和RD-0120一样,也用的是同轴泵,不同的是RD-0120有预压泵而RD-56没有
氢氧泵同轴算是苏俄的一大特色,实际上与RD-56同期的RD-57也是同轴,只有还在研制中的RD-0146采用了燃气依次驱动的设计
一般来讲,液氧泵最佳转速在每分钟15000转左右,而液氢泵在30000-40000转会比较好。RD-56的涡轮泵转速约40000转/分,这样采用同轴设计实际上是牺牲了液氧泵的效率的,好处只有一个涡轮泵,不但成本较低,启动也相对可靠
美国人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采用了齿轮传动,欧洲的HM-7也是用齿轮,而日本人则采用了双涡轮泵依次驱动的设计
RD-56氢泵的出口压力为10-12MP,与RL-10后期型号接近,氧泵出口压力不明,估计比较高
预燃室的压力约8.5MP,混合比不明
因为没有预压泵,所以对燃料和氧化剂进口压力有较高的要求,为此采用了自生增压
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RD-56的设计很有特色。优秀的设计是其高性能的来源,但也对部分部件(比如涡轮泵)的材料和加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印度之所以山寨了这么长时间,应该就是卡在这些问题上了。

RD-56M的出现

这N-1一下马,一大批配套的东西都被扔仓库了,比如著名的NK-33,RD-56也不例外,在仓库吃了几年灰,但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到了1982年,苏联航天界觉得同步轨道越来越重要了,但因为苏联纬度高,造成质子用DM上面级的时候GEO轨道运力并不理想
纬度问题是没法解决了,但搞个高性能上面级还是能提高不少运力的。于是大家又把RD-56找出来,打算给质子搞个新的上面级。因为登月和发射卫星还是不一样的,所以还需要对RD-56做一些改进,改进后的发动机这时候叫RD-56U
还没等这新上面级搞出来,苏联就先解体了,已经在试车的RD-56U又再一次被搁置。不过还是那句话,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90年代初,印度成功的试射了PSLV型火箭,成为第六个能发射较大载荷的国家;另一方面,印度也成功的研制了Insat-2型GEO卫星平台,生产出了自己的通信卫星,但这时候卫星还只能找阿里安公司发射
于是印度人很自然的想到要在PSLV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可以发射Insat-2平台卫星的火箭,这就是后来的GSLV
要想实现较大的GTO载荷,高性能的上面级是必不可少的,但印度的航天工业基础较薄弱,并不能很快拿出所需要的产品,于是印度政府决定找外援
至于印度当年找了几家,都怎么谈的,我也不知道。但结果就是印度最后决定用这个RD-56U,在引进产品的同时,还引进相关的生产技术,最终实现国产化。美国人一开始对此颇为恼火,但后来也不了了之了
正在为资金困扰的俄国航天界自然是很高兴这笔交易,不过RD-56U也不是完全适合印度的要求,也需要做一定的修改,修改后的产品改名为RD-56M


RD-56M和RD-56的区别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RD-56最早是用来登月的,并不适合发射GTO卫星。为此,俄国人对RD-56做了一系列的改进
主要包括
1 增大的喷管,喷管最大直径扩大到1260毫米,膨胀比达到了198
2 增加了两个小的活动喷管,推力各200公斤,同时主喷管推力降低至7.1吨
3 室压降低到5.7MP
4 增压系统改为氦增压,取消了自生增压
5 增加了多次启动的能力
这一系列改进之后,RD-56M的主喷管比冲提高到461(也有资料称462),两个小喷管比冲为440;涡轮泵的转速提高到41000转/分,但各部分的压力基本不变
现在的RD-56M是这个样子,注意看小喷管

prodykciy_3.jpg (66.99 KB, 下载次数: 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6 23:59 上传


这种小喷管的设计也是很独特的。虽然用游机代替TVC的火箭也不算少见,但一般都是由一台主发动机和一台4喷管的小发动机组合而成,像RD-56M这种小喷管和主发动机用同一套泵的设计目前还是独此一家
两个小喷管不但可以起到TVC的作用,还可以实现滚控,节约了一些重量。然而RD-56M本身却相当的重……
俄国方面称RD-56M有多次启动能力(3次),但印度在使用的时候并没有进行多次启动,具体原因不明
总体来看,改进后的RD-56M是一个不错的发动机,不但比冲较高,还可以实现滚控,很适合用于单发上面级,但这种发动机本身质量较大(282kg),也不太适合用于双发上面级。


RD-56M的未来

随着GSLV D5的发射成功,印度自制的CE7.5第一次成功的完成任务,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
但从技术角度来看,GSLV第二级关机的时候上面级和载荷的联合体离入轨速度还差比较多,用CE7.5这种小推力发动机其实是不太合适的,重力损失会比较大
而印度的CE20已经在研制中了,未来不但会做为GSLV MKIII的上面级,也有可能取代CE7.5作为GSLV MKII的上面级
当然了,如果CE20不顺利的话,那就只能用CE7.5继续顶着了
考虑到印度航天的进步速度,个人觉得CE20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所以CE7.5可能只能成为一个匆匆过客吧
不过RD-56M的故事肯定还没完,俄国已经展开了新一代低温上面级的招标,明确提出了要以RD-56M发动机为基础,相信不用多久就能看到竟标的方案出现了





2014-1-7 22:11 上传



我国YF77

搬个小板凳,听楼主讲故事
楼主继续,最爱科普文!
支持科普,这类介绍应该多一些
支持科普,半夜学习中
从1965到1974的古老发动机。。。。。。前苏联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太先进了,还是我们的技术一直没进步
那么多触手 洗个澡还要这么久
lz洗澡洗了一个小时了……科普还有下半场吗
“我国的YF-75单机与RD-56推力相当,但总体性能还有相当的差距 ” YF-75是7.7吨的推力。差在哪里了? 坐等科普。
刚刚没看到,害得我在空军版新开了个话题。静静等待,楼主慢慢讲!
bighead29 发表于 2014-1-6 22:40
“我国的YF-75单机与RD-56推力相当,但总体性能还有相当的差距 ” YF-75是7.7吨的推力。差在哪里了? 坐等 ...
还能差在哪里,差比冲呗。比如部件太重,室压太低之类的东西。
排队听课中
bighead29 发表于 2014-1-6 22:40
“我国的YF-75单机与RD-56推力相当,但总体性能还有相当的差距 ” YF-75是7.7吨的推力。差在哪里了? 坐等 ...
比冲低,尺寸还更大
另外就是混合比也低,造成密度比冲降低
LZ洗鸳鸯浴去了,呼叫猴哥、白猫和上班族,
科普贴,

但还是没权看懂……
印度这货跟75d比怎么样?
清晖 发表于 2014-1-7 00:21
印度这货跟75d比怎么样?
75D推力大,但比冲差了将近20秒
纸飞机 发表于 2014-1-7 00:41
75D推力大,但比冲差了将近20秒
你对比的是RD-56M,至于印度山寨出来的CE-7.5,比沖下降到了452s。

http://www.isro.gov.in/gslv-d3/pdf/GSLV-D3_GSAT-4%20Brochure.pdf
纸飞机 发表于 2014-1-7 00:41
75D推力大,但比冲差了将近20秒
还有,RD-56M和CE-7.5的高比沖是靠高效率但是相对复杂的分级燃烧循环实现的,但是现在各航天大国的氢氧上面级发动机已经开始全面转向膨胀循环。如果说燃气发生器循环氢氧上面级已经逐渐过时的话,像CE-7.5这种分级燃烧循环氢氧上面级就从来没有过它的时代。到目前为止,氢氧上面级采用分级燃烧循环的仅印度一家,别无分店。
75D推力大,但比冲差了将近20秒
纠正一下,75D比冲443秒,CE7.5只有452秒。
75D改进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感觉比冲、推力都没怎么增加。就是为了改成膨胀循环增加可靠性么?
rd-56(m)到底多重,282千克还是345千克?
75D改进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感觉比冲、推力都没怎么增加。就是为了改成膨胀循环增加可靠性么?
混合比提高到6,原来是5.5,要知道提高混合比要降比冲的,但是可以提高密度比冲,但75d的比冲仍然比75高4s,达到了442s,而且75d喷管面积比只有80,比冲牛逼的都在200左右,要是给75d换个大喷管,比冲还能提高不少。
smartfortwo 发表于 2014-1-6 19:50
混合比提高到6,原来是5.5,要知道提高混合比要降比冲的,但是可以提高密度比冲,但75d的比冲仍然比75高4 ...
那看来是改进潜力比较大哈。这是计划着长七过几年不够用了就像yf73换yf75一样换发升级?
那看来是改进潜力比较大哈。这是计划着长七过几年不够用了就像yf73换yf75一样换发升级?
yf75d不会不够用的
8吨gto无压力
三哥这个机子如果我们来加工,能否超过他的指标
疯人院病人 发表于 2014-1-7 10:38
纯粹在胡说八道,航天飞机时代分级下面级只有SSMe孤军奋战吧,你不要告诉我还有高压补燃的RD0120,它用 ...
你居然把起飞级发动机和上面级发动机混为一谈,真是可笑。
jj607 发表于 2014-1-7 10:25
三哥这个机子如果我们来加工,能否超过他的指标
恐怕好不了多少。这种玩意本来就不是大批量生产的东西,应该就是生产一批合格品里面挑好的用。我兔应该也差不多
我还是觉得膨胀循环做上面级比较有前途
分级燃烧实在太贵了
callmeK 发表于 2014-1-7 11:05
我还是觉得膨胀循环做上面级比较有前途
分级燃烧实在太贵了
除此之外,膨胀循环取消了燃气发生器,可靠性相对较高,而分级燃烧相对复杂,不利于提高发动机可靠性。这年头,上面级发动机故障是航天发射的头号杀手,上面级发动机出事是新闻,起飞级发动机出事则是丑闻…
纸飞机 发表于 2014-1-6 23:15
比冲低,尺寸还更大
另外就是混合比也低,造成密度比冲降低
建议版主发一个氢氧发动机内构图。。这样有助于科普理解。。
膨胀循环也不见得便宜呀,RL-10现在要3800万美元一台
印度这GSLV火箭也就才2800万美元一发
而且GSLV价格比PSLV只高了一点,估计这CE7.5价格应该很低
捍卫真相 发表于 2014-1-7 01:28
还有,RD-56M和CE-7.5的高比沖是靠高效率但是相对复杂的分级燃烧循环实现的,但是现在各航天大国的氢氧上 ...
俄国已经打算用RD-56M开发新一代上面级了
allien 发表于 2014-1-7 07:07
rd-56(m)到底多重,282千克还是345千克?
化学机械设计局给的指标是282KG
另外,用这种发动机不需要可以摆动的支架,也不需要滚控发动机,这些重量怎么算?
smartfortwo 发表于 2014-1-7 08:50
混合比提高到6,原来是5.5,要知道提高混合比要降比冲的,但是可以提高密度比冲,但75d的比冲仍然比75高4 ...
其实YF75D的喷管大小和RD-56M差不多
但是因为室压低,所以面积比上不去
纸飞机 发表于 2014-1-7 11:18
俄国已经打算用RD-56M开发新一代上面级了
哪来的消息?给安加拉配的氢氧上面级用的还是RD-0146。
捍卫真相 发表于 2014-1-7 11:28
哪来的消息?给安加拉配的氢氧上面级用的还是RD-0146。
去年的消息了
RD-0146D还早,大概等不及了吧
纸飞机 发表于 2014-1-7 11:29
去年的消息了
RD-0146D还早,大概等不及了吧
既然是等不及,还有什么可说的。反正是权宜之举,最后还得转向膨胀循环。
callmeK 发表于 2014-1-7 09:21
yf75d不会不够用的
8吨gto无压力
谭院长说是9吨。

疯人院病人 发表于 2014-1-7 12:27
上面级出事的概率还是不大的,微风M是为了在高纬度获得较大的GTO。6吨以上或实现5次以上的频繁点火才必 ...


得了吧微风M是氢氧的?说氢氧你往常温上面级扯啥
疯人院病人 发表于 2014-1-7 12:27
上面级出事的概率还是不大的,微风M是为了在高纬度获得较大的GTO。6吨以上或实现5次以上的频繁点火才必 ...


得了吧微风M是氢氧的?说氢氧你往常温上面级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