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断肢再植(地球上中国率先在人类身上成功!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13:17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3TG8S4_t8uNKzat1fKm

断肢再植
锁定

声明

本词条涉及医疗卫生相关专业知识,当前内容仅供参考。

全国数百位医学领域专家正在完善该领域词条,为网民提供更多权威可信的知识。

    早在1903年Hopfner就对3条完全断离的狗腿进行再植,但未得到预期的效果。1953年首先获得动物断肢再植的成功。我国学者屠开元等在1960年作狗断肢再植,5条成功6条失败。临床上,1963年1月我国陈中伟等首先报告成功地再植1例完全断离前臂,功能恢复良好。1964年波士顿Malt也报告了1例在1962年为一位12岁男孩上臂断离再植的情况。30余年来,全世界已有大量的成功病例报道,断肢再植手术技术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

目录

1肢体断离的性质
切割性断离
辗轧性断离
挤压性断离
撕裂性断离
爆炸性高温滚筒引起的断离

2肢体断离的程度
完全性断离
大部断离

3手术指征

4断肢的急救处理
现场急救
急诊室处理

5断肢再植手术
手术室的准备和麻醉
清创
再植手术
肌肉与肌腱的修复
皮肤的覆盖

6术后处理
全身情况观察与处理
局部情况的观察与处理
再植后伤口感染
术后的抗凝治疗问题
高压氧的应用

7后期的功能恢复及功能评定

8断指再植
手指断离程度
手术禁忌证
手术指证
断指再植手术程序
断指再植的术后处理

1肢体断离的性质

切割性断离

由锐器所造成,如切纸机、铣床、剪刀车、铡刀、利刀、玻璃和某些冲床等,再植手术的成功率较大。对于多刃性损伤,如飞轮、电锯、风扇、钢索、收割机等所造成的严重切割伤,截断面附近组织损伤较严重,虽然再植手术的困难较大,但经过努力也可成功。

辗轧性断离

由火车轮、汽车轮或机器齿轮等钝器伤所致。辗

断肢再植

轧后仍有一圈辗伤的皮肤连接被轧断的肢体,表面看来似乎仍相连,实际上皮肤已被严重挤压,而且被压得很薄,失去活力,应视为完全性肢体断离。

挤压性断离

由笨重的机器、石块、铁板或由搅拌机及重物挤压所致。断离平面不规则,组织损伤严重,常有大量异物挤入断面与组织间隙中,不易去净,静脉常发生血栓形成,再植难度较高。

撕裂性断离

是肢体被连续急速转动的机器轴心皮带筋或滚筒(如车床、脱粒机)或电动机转轴卷断而引起。撕裂性肢体断离,在血管离断的远近段,往往有严重的血管痉挛和潜在的血管内膜损伤,给血液循环的重建带来一定困难。

爆炸性高温滚筒引起的断离

由于肢体炸成若干碎块,肢体残缺不齐,或因高热而使蛋白质凝固,难以行断离肢体的再植。

2肢体断离的程度

完全性断离

断离肢体的远侧部分完全离体,无任何组织相连,称为完全性断离。

大部断离

肢体局部组织绝大部分已断离,并有骨折或脱位残留有活力的相连软组织少于该断面软组织总量的1/4,主要血管断裂或栓塞,肢体的远侧无血液循环或严重缺血,不接血管将引起肢体坏死者,称之为大部断离。

3手术指征

1.病人全身情况许可,能接受再植手术。
2.离断肢体要完整,血管床无严重破坏。
3.再植的时限于常温下(20℃)肢体缺血不超过6~7小时者,基本上可以恢复,超过10~20小时,大多数演变为不可逆的变性。
4.再植的断肢要能恢复一定的功能。

4断肢的急救处理

现场急救

急救时需将病人和断离的肢体尽快地、安全地送到医院。断肢的近侧端用清洁敷料加压包扎,以防大出血,最好不要用止血带。对于不能控制大出血而必须应用止血带者,则每小时应放松1次,放松时应用手指压住近侧的动脉主干,以减少出血。对于大部断离的肢体,在运送前应用夹板固定伤肢,以免在转运时引起再度损伤。断离下来的肢体其断面用消毒敷料覆盖包扎,以减少感染。设法及时以干燥冷藏方法予以保存,先将断肢装入塑料袋,袋口扎紧后放入不透水的容器,如搪瓷杯,上盖后放入盛有冰块的保温瓶中。在病人发生严重休克时,应首先及时处理休克,以防止转运途中发生生命危险。

急诊室处理

(1)迅速了解受伤史,全面地进行全身和受伤肢体创口、断肢情况的检查。抽血检验血型、血常规,并配好同型血1000~2000ml。同时常规给予破伤风抗毒血清,必要时导尿。
(2)抗休克。
(3)摄肢体X线片或加摄头颅、胸部或腹部的平片。
(4)通知手术室立即做好断肢再植的清创与再植手术的器械准备。
(5)通知有关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尽速做好手术前准备。
(6)如发现伤者有严重合并损伤而危及生命时,应首先请有关科室协同处理。

5断肢再植手术

手术室的准备和麻醉

(1)手术室的准备:铺置三只无菌桌:一置断肢,一置清创器械,一置再植手术器械。
(2)麻醉: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断肢的不同部位及病人年龄与并合症等情况,可选不同的麻醉方法。一般为硬膜外阻滞、臂丛神经阻滞、乙醚吸入或静脉麻醉等。注意麻醉药物中不加肾上腺素类,麻黄素类药物以致血管持续痉挛。

清创

(1)普通清创:分二组处理断肢的近段和远段。先用无菌肥皂水和毛刷洗刷整个患肢,并用大量等渗盐水冲洗。然后更换手套,用另一套无菌毛刷与肥皂水洗刷创口边缘。如果伤口内有大量异物时,也可用毛刷轻柔地刷去异物。然后用3%碘酊和75%乙醇对整个肢体进行消毒。常规铺盖无菌巾后,去除异物。由浅及深地将失去活力和污染的组织切除,未完全游离的骨片,如果无明显的污染,仍应保留。

(2)血管床的冲洗:血管床冲洗目的有三个:首先可了解断肢的血管床的完整性是否破坏,以便决定是否能行再植手术。其二可冲洗出组织中积蓄的部分毒性代谢产物及小血管中的凝血块,减少机体对毒性物质的吸收,并提供通畅的血管床为重建血循时打好基础。其三可扩张痉挛、关闭的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网,恢复毛细血管的虹吸作用,有利于今后微循环的改善。方法是选择一根主要动脉或条件较差不准备缝接的动脉,在其断口上缝吊一针以作标记。细心清除该动脉断口处凝血块后,选用12~18号平头针插入血管中,12.5u/ml肝素等渗盐水冲洗。

再植手术

(1)骨支架的重建:上肢骨缩短可较多一些,下肢除小儿外缩短不超过15cm时,过短不仅影响负重和行走,而且妨碍安装假肢,失去了再植意义。小儿发育期间,可根据短缩的情况行骨骺阻滞术或肢体延长术来适当矫正双侧下肢的不等长。一般整齐切割伤约缩短2cm,火车辗轧伤约缩短10cm,撕裂伤的缩短也较长。内固定要求简便迅速,确实稳固,愈合较快。可将骨端咬成相对的阶梯形,用1~2枚螺丝钉贯穿固定,亦可髓内针固定。经干骺端的断离,将骨干插入骺端,并用1枚螺丝钉贯穿固定或用钢针作交叉固定或髓内固定。对经关节的断离,关节面破坏,可行关节融合术或关节成形术。骨骼固定后选一些没有污染的碎骨片植入骨断端的周围,以促进骨愈合。

(2)血循环的重建:血管吻合前应常规处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全身血容量的补充,使收缩压维持在13.3kPa(100mmHg)以上;二是在手术显微镜下作血管清创,细心修去距血管断口约2~5mm之内的血管外膜和损伤的血管组织,直至近端动脉血管夹放松时,有血液迅速喷出;三是检查血管痉挛的原因并按表15-1方法处理;四是将血管深层软组织作必要的缝合,减少血管吻合时的张力,消灭死腔,与骨组织和内固定不直接接触,以建立一个良好的血管深部软组织床。

血管吻合时动静脉的比例至少在1:1.5以上,以保证血液循环的平衡。在腕或踝部水平的断离,主要是缝合浅静脉,如单纯缝合深静脉,因静脉血不能倒流,常会引起浅静脉的郁血,严重者可发生皮肤郁血性坏死。在小腿或前臂的中段以上平面离断,深静脉与浅静脉均应缝合。动静脉的吻合顺序是先静脉后动脉。缺血时间较长时,为了使肢体较早得到血供,可先缝接一根静脉,一根动脉,然后再缝接其他静脉或动脉。术中的重点是血管吻合技术,抗凝药物应用在小血管吻合开始之时起,可全身应用6%~10%低分子右旋糖酐 500ml,吻合中局部用10~100u/ml肝素等渗盐水间断地冲洗血管管腔,一般情况不主张全身应用肝素。

(3)血管的吻合方法:断肢再植术的血管吻合方法分为二类,一类为缝合法,另一类为非缝合法。缝合法又分连续贯穿缝合,间断贯穿缝合及套叠缝合三种。①连续贯穿缝合法:有二定点或三定点缝合法,速度比较快,但对合欠准确,可引起狭窄,适用直径大于4mm以上的血管。②间断贯穿缝合法:最常用,效果最有保证,可适用于不同口径与性质的小血管,缝合时可达到准确对合,避免狭窄,但打结甚多,费时较长,操作要求高。③套叠缝合法:一般仅需缝合三针,完成一个血管吻合只需10分钟左右,操作较为方便,血管内膜面上没有缝线暴露,但是血管必须有足够的长度,两者口径的大小必须大致相等。
非缝合法:又可分为套管法,缝合器和粘合法等。非缝合法均需特殊器材,临床应用较少,而且不能用于口径较小的血管及娇嫩的小儿血管和老人的硬化血管,所以一般情况下均采用缝合法。

(4)血管缺损的修复:直径大于2mm的小血管的缺损,如果缺损不超过2cm,而又是在关节附近,则可以凭借关节的屈曲,做端端吻合。过多的血管缺损须作血管交叉缝合,自体小动脉移植或自体静脉移植来修复。

(5)血循环恢复的征象:血管缝接后,松去血管夹,良好的血液循环应出现下列征象:①吻合的动、静脉充盈良好,并经勒血实验证实。②可摸到再植肢体远端的动脉博动。③再植肢体皮肤红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不超过2秒。④再植肢体的皮温逐渐上升。⑤在指端以粗针或尖刀刺一小口,不断有鲜血溢出。
血管缝接后出现动脉供血不足的危象时常为血管痉挛或吻合口狭窄,可用2%利多卡因溶液或温热的6%硫酸镁溶液进行湿敷,亦可用2%普鲁卡因溶液或肝素盐水作加压扩张,解除痉挛。如经上述处理后危象仍未解除,则需切除吻合口再重新缝合(表15-1,15-2)。

肌肉与肌腱的修复

肌腹断裂一般用丝线作褥式缝合;肌腱的断裂,使用36号不锈钢丝或用丝线行Bunnell“∞”形对端吻合,或双垂直对端吻合;肌腱与肌腹交界处断裂的修补,应先将远端肌腱缝吊1~2针在肌腹中,以后再把肌腹包裹在该肌腱上,用间断褥式方法缝合。尽可能不要把肌腱缝合在一个平面,以防止术后粘连。

5.神经的修复:应争取在再植手术时一期行神经外膜的缝合或神经束膜的缝合修复。严重撕裂性肢体断裂,神经挫伤重,不易确定切除的长度,则可将神经两端用黑线标记,固定于适当的部位,准备二期修复。

皮肤的覆盖

缝合时注意皮肤张力,切勿过紧而压迫静脉、影响血液回流。为预防后期的环状瘢痕挛缩,常规做几个斜形小切口,与原伤口成60°,作“Z”形皮瓣整形缝合。张力大者行减张切口,皮肤缺损者可用游离皮片移植或转移皮瓣覆盖,必要时行带蒂皮瓣移植。缝合皮肤切口之前,应在各个筋膜间隙内放置橡皮片引流条。术后患肢石膏托固定。

6术后处理

全身情况观察与处理

断肢病人的病房应严格消毒隔离,并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22±2℃)、湿度与适当的通风。除了观察可能发生的颅脑、胸与腹部的重要脏器的合并损伤外,应对断肢再植术后一些重要并发症要有充分认识并及时处理,这些并发症主要有血容量不足、急性肾功能衰竭、脂肪栓塞、血浆蛋白过低、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感染等。

局部情况的观察与处理

再植肢体循环危象一旦发生,首先需通过观察表15-2中的指标迅速判断为动脉还是静脉危象,然后进一步鉴别是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突然发生的循环危象,大多数由于血栓形成所引起。渐渐发生的供血不足,一般由于血管痉挛所引起。血管痉挛可反复出现,均为动脉供血不足之现象,经输血,6~10%低分子右旋糖酐,妥拉苏林等抗凝,解痉药物、局部保温或交感神经节封闭等处理后可逐渐好转。如疑有血栓,应及时手术探查,取出血栓或切除吻合口再行缝接。

术中应注意预防再植肢体后可能出现的进行性肿胀,术后应密切注意肿胀的发展,检查病人的体位、石膏、包扎、伤口缝合是否过紧。如术后形成血肿已压迫静脉,应及时拆除必根缝线,清除血肿,细致止血。

再植后伤口感染

一旦感染已形成,应对部伤口行切开引流术,采用合适的抗生素局部湿敷。经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后调整抗生素。注意全身支持治疗,必要时可多次小量地输入鲜血可血浆。

术后的抗凝治疗问题

常规静脉滴注6%低分子右旋糖酐 注射液500~1000ml/日,肌肉注射妥拉苏林25mg和罂粟碱30mg/6~8h等药物。一般不需要肝素和双香豆素之类的抗凝治疗,关键在于仔细而精确的缝合技术,而各种抗痉与抗凝剂只能起一些辅助作用,对于合并有胸腹部及颅脑损伤者,还有溃疡病、食管静脉曲张的病人,潜在着致命出血的危险,应预以充分的重视。

高压氧的应用

正常气压下人动脉血氧含量为8.53mmol/L,而物理状态氧仅占0.13mmol/L。高压氧在3个大气压下可达到2.01~2.68mmol/L,较常压下增加22倍。因此高压氧可使细胞得到充分的氧供应,钠泵恢复运转,水肿逐渐消退,组织细胞的微循环得到改善。

7后期的功能恢复及功能评定

断离肢体经再植手术后,经2~3周观察,血液循环情况保持良好,伤口情况渐趋愈合,此时可认肢体基本存活。进一步是骨折的愈合,周围神经的再生,肢体感觉和关节活动的恢复。为了使再植肢体的功能得到紧大限度的恢复,应行体育疗法和物理疗法,对再植肢体定期检查,以决定是否需行功能重建手术。
再植肢体一旦存活,即使功能恢复不理想,但病人总是不愿把接活的,没有功能的肢体拿掉。

除非有下述情况可考虑截肢:①再植肢体剧烈疼痛,经久不愈。②再植肢体并发慢性骨髓炎或化脓性关节炎,创口经久不愈。③下肢严重不等长和畸形缩短的再植肢体不穿置矫形鞋或假肢不能行走,并由于再植肢体的存在妨碍合适假肢的装配。

8断指再植

断指再植的能否成功关键在血管能否接通,1965年Kleinert应用放大镜接通手指血管和Buncke等用显微外科技术成功地进行兔耳再植与猴拇再植的动物实验后。1966年中国医务人员与日本学者Komatsu(1968年)等相继报告完全离断的拇指再植成功。目前小儿断指再植术,手指未节再植术,十指离断再植术等高难度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显微外科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手指断离程度

1.手指完全性断离 是指断指远侧部分完全离体,无任何组织相连,或只有极少量损伤的软组织相连,但在清创时必须将这部分组织切断或切除,进行再植。

2.手指大部断离 是指伤指断面只有损伤肌腱相连或残留相连的皮肤不超过手指断面处周径的1/8,其余组织包括血管均断裂,断指的远侧部无血液循环或严重缺血,不接血管将引起手指坏死。

手术禁忌证

1.患有全身性疾病,体质差,或并发有严重的脏器损伤,不允许长时间进行手术者不宜再植。
2.断指伴有多发性骨折或严重软组织损伤者。
3.手指血管床完整性破坏程度严重如由挤压伤引起的手指断离,表现为手指两侧皮下瘀血,即使接通血管,因软组织广泛渗血,血栓形成,再植手指仍难存活。
4.再植时限过分超过,组织已发生变性,则不宜再植。未经冷藏,断指缺血24小时仍可能再植存活,如伤后即予冷藏处理,再植时限可延长至30小时以上。但是缺血时间越短,则再植存活率越高,反之,缺血时间越长,再植存活率越低。

手术指证

1.断离拇指再植 拇指在发挥手部功能中最为重要,在再植时应优先予以考虑,尽力争取早期修复拇指。断离拇指条件不好时,可采用断离的食指移位再植于拇指上,食指桡神经血管束转移或行血管移植后给予再植或再造拇指。

2.其余4个手指的再植 从功能角度看,食、中指较重要,对于有条件再植的断离食、中指应设法再植。其他手指除职业或其他一些因素特殊需要外,一般情况下不必再植。理由是该手指再植存活后指关节的活动范围的限制,将影响整个手的功能发挥。

3.末节断离的再植 主要是指远侧指间关节以远的手指断离,因为丧失末节对手的功能影响不大,因而不主张再植,况且单纯的原位缝合也有一定的存活率。兼于病人的某些特殊职业的功能需要,心理和美容上的要求,也可试行再植。

4.某些液体浸泡的手指再植 错误地将断指浸泡于低渗、等渗、高渗或某些消毒液中,或者保存不妥,冰块融化后冰水浸入。由于细胞半透膜的作用,低渗夜使细胞水肿而膨胀,高渗液使细胞脱水,某些消毒液,如乙醇、苯钾溴铵、硫柳汞等则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和其他组织的细胞。根据其种类、浓度和浸泡时间的长短的不一,损伤程度不一,也对存活有不同的影响。条件允许可试行再植。

5.腕掌部毁损性损伤的处理 腕掌部或连同前臂远段的严重的损伤或断离,而远部的几个手指尚完好,此时可将压烂的腕掌部剔除,彻底清创后,选择较完整的手指分别固定在尺骨和桡骨,进行对掌位再植。

断指再植手术程序

断指再植手术的一般过程,在很多方面类同于断肢再植手术。对于再植手术一般的操作方法和原则,参阅断肢再植,在此不予赘述。此处介绍断指再植有关特点。

1.麻醉:一般用臂丛阻滞麻醉,必要时采用连续高位硬膜外麻醉,个别情况也有应用醚插管麻醉或屈指肌腱鞘管内麻醉。

2.清创:注意避免误将陷缩在皮下组织的血管和指神经切除,强调显微镜下的清创。对创面整齐、断离时间短的断指,一般不作血管冲洗;而对创面不整齐,疑有血管损伤,断离时间长的病例一定要进行冲洗,以了解血管床的完整性有无破坏。多个手指同时断离时,在一次清创与冲洗后,按各个手指功能的重要程度依次缝接,暂不再植的手指,可放入0~4℃的冰箱中冷藏。

3.骨与关节的固定:整齐切伤的骨断端一般缩短0.5cm,不整齐的损伤根据清创的情况给予相应的骨断端的切除。用直径1mm的不锈钢针1枚作髓腔内固定,或用2枚不锈钢针作交叉固定骨折,也有用微型螺丝固定或骨钉髓内固定的方法。经过关节的断指,用2根相同粗细的克氏针作早期行关节融合术或掌指关节早期关节成形术。

4.肌腱的缝合:伸肌腱常用2—0或3—0的丝线间断缝合,近节断离时,应同时缝合伸肌腱的中央部与侧索,中节则缝合侧索的延伸部。屈肌腱在较清洁断指中,可用3—0的尼龙线,采取Kleinert等方法对指深屈肌腱吻合,外周7—0尼龙线间断缝合。注意切除指浅屈肌腱,并应将屈肌腱腱鞘切除1cm。

5.手指血管的缝接:原则上血管吻合的顺序是先缝指背静脉,然后再缝指动脉。在缝接血管前应开始予以6~10%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作静脉点滴,在吻合血管时局部以10~100u/ml肝素等渗盐水间断地冲洗。

小血管缝合前应准备:(1)持久耐心的工作精神。(2)手术显微镜和显微手术器械的准备,放大以6~10倍为宜,如缝合直径0.4mm左右血管时可放大20倍使用。(3)手术野保恃清洁,以防棉纱纤维、滑石粉和血块等杂物进入血管内,引起血栓形成。(4)剪去断口2mm内的外膜,方法是用显微镊夹住外膜向断口方向作一定的牵引,用小剪刀整齐地剪下约0.1~0.3mm的一小段血管,使外膜略有回缩,中层与内膜稍为突出。这样血管断口光滑而平整,外膜去除适当。

指背静脉和指动脉的缝合的针距与边距要均匀,一般边距为0.1~0.2mm,针距0.2~0.3mm。静脉压力较低,针距可较动脉宽些。指背静脉缝合完毕,该处的软组织或皮肤应缝合数针保护血管免于干燥和损伤。外膜与修剪动脉断口后,松去血管夹,其近侧断口应有良好的喷血才能缝合动脉,动脉良好缝合后,放去阻断的血管夹,吻合口远侧的动脉可看到充盈和搏动,再植手指的远端血供良好,皮色由苍白转为红润,皮肤温度升高。通过勒血试验,可证明动脉是否通畅,但是如果勒血太重,会损伤血管而造成后期的栓塞及吻合失败。缝合的指背静脉充盈,且可见血液回流畅通指尖用针刺后有鲜血溢也,说明血液循环已重建成功。此时应将未缝接的动、静脉一一结扎,防止手术渗血肿胀甚至假性动脉瘤的形成,而影响静脉回流和动脉血供,并容易发生感染。

术中动脉供血不足主要是由于指动脉痉挛或吻合口轻度狭窄与不平整所引起。用2%利多卡因溶液或温热的6%硫酸镁溶液进行湿敷,以利解除痉挛。如仍未能得到改善,则可以在吻合口远端0.5cm处的指动脉上,用5号锐利的"OT”针准确的刺入血管腔,以温热的2%普鲁卡因或肝素盐水作向心的加压扩张,解除动脉痉挛。如血液循环仍未改善,则应果断地切除吻合口,重新进行吻合,或行血管移植。

临床证实,动、静脉比例在1:1.5上者,血流可达到较好的平衡,再植手指一般均无明显肿胀,除远侧指间关节附近断离可仅缝1根静脉,一般均应缝2根静脉。动脉缝通后手指出现淤血和肿胀,威胁再植手指的存活时,可在缝接指动脉对侧的手指端作一0.5cm的小切口,让手指郁积的血液流出来进行滴血。这种滴血虽然看上去速度不快,但24小时的出血却不少,应注意补充血容量。应用水蛭定期吸取再植手指远端的血液来维持血循环的通畅不失是一经济可靠的方法,但是要注意感染的问题。

血管缺损的修复以指动脉缺损比较多见。解决方法有:(1)交叉吻合法。(2)邻指动脉转移。(3)动脉移植。(4)指静脉移植。

6.神经的缝合:手指神经为单纯感觉纤维,只要有良好的对合即能迅速再生,得到较满意的恢复,故应尽可能一期修复。一般两掌侧指神经外膜缝合2~3针即可,在两侧指神经同时缺损时,优先修复拇指和小指的尺侧指神经,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桡侧指神经。

7.皮肤的缝合:一般采用间断缝合,不要缝得过密过紧和内外翻,以免压迫血管。应避开缝接的静脉和动脉。

断指再植的术后处理

1.再植术后常规的处理包括:(1)隔离护理安置病人于特殊隔离病室,保持20~25℃室温及一定的湿度,严格消毒隔离制度。(2)抬高肢体。(3)局部加温。(4)观察再植手指血循环,有色泽、弹性、皮温、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5)周围血管扩张药物的应用,常用妥拉苏林25mg/6h、罂粟碱30mg/6h等。(6)预防感染和常规破伤风抗毒血清1500u肌肉注射。

2.全身应用抗凝药物:断指再植术后,是否应用全身抗凝药物,至今尚有争论,国外的学者仍在常规应用,认为抗凝治疗有助于减少或防止吻合血栓形成。事实上精良的血管缝合技术最为重要。目前,一般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1000ml/d)、阿司匹林(0.5~1.0g/次,3次/d)及一些血管解痉药物即可。只有当血管损伤严重或手术探查取出血栓,或作血管移植的情况才慎重地应用肝素等的抗凝治疗。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6张)
1/1
相关文献
小儿断肢再植100例临床护理体会-河北医学-2013年 第1期 (2)
葛宝丰:生命的守护神-科海故事博览-2012年 第24期 (2)
下肢断肢再植术后并发胫前动脉栓塞患者的护理-常州实用医学-2012年 第5期 (2)
以上文献来自于
>> 查看更多相关文献
词条标签:
医学骨科健康医学术语生活 肢体离断
如果想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到意见反馈;如果您要 举报侵权或违法信息,请到投诉中心;其他问题请访问百度百科吧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3TG8S4_t8uNKzat1fKm

断肢再植
锁定

声明

本词条涉及医疗卫生相关专业知识,当前内容仅供参考。

全国数百位医学领域专家正在完善该领域词条,为网民提供更多权威可信的知识。

    早在1903年Hopfner就对3条完全断离的狗腿进行再植,但未得到预期的效果。1953年首先获得动物断肢再植的成功。我国学者屠开元等在1960年作狗断肢再植,5条成功6条失败。临床上,1963年1月我国陈中伟等首先报告成功地再植1例完全断离前臂,功能恢复良好。1964年波士顿Malt也报告了1例在1962年为一位12岁男孩上臂断离再植的情况。30余年来,全世界已有大量的成功病例报道,断肢再植手术技术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

目录

1肢体断离的性质
切割性断离
辗轧性断离
挤压性断离
撕裂性断离
爆炸性高温滚筒引起的断离

2肢体断离的程度
完全性断离
大部断离

3手术指征

4断肢的急救处理
现场急救
急诊室处理

5断肢再植手术
手术室的准备和麻醉
清创
再植手术
肌肉与肌腱的修复
皮肤的覆盖

6术后处理
全身情况观察与处理
局部情况的观察与处理
再植后伤口感染
术后的抗凝治疗问题
高压氧的应用

7后期的功能恢复及功能评定

8断指再植
手指断离程度
手术禁忌证
手术指证
断指再植手术程序
断指再植的术后处理

1肢体断离的性质

切割性断离

由锐器所造成,如切纸机、铣床、剪刀车、铡刀、利刀、玻璃和某些冲床等,再植手术的成功率较大。对于多刃性损伤,如飞轮、电锯、风扇、钢索、收割机等所造成的严重切割伤,截断面附近组织损伤较严重,虽然再植手术的困难较大,但经过努力也可成功。

辗轧性断离

由火车轮、汽车轮或机器齿轮等钝器伤所致。辗

断肢再植

轧后仍有一圈辗伤的皮肤连接被轧断的肢体,表面看来似乎仍相连,实际上皮肤已被严重挤压,而且被压得很薄,失去活力,应视为完全性肢体断离。

挤压性断离

由笨重的机器、石块、铁板或由搅拌机及重物挤压所致。断离平面不规则,组织损伤严重,常有大量异物挤入断面与组织间隙中,不易去净,静脉常发生血栓形成,再植难度较高。

撕裂性断离

是肢体被连续急速转动的机器轴心皮带筋或滚筒(如车床、脱粒机)或电动机转轴卷断而引起。撕裂性肢体断离,在血管离断的远近段,往往有严重的血管痉挛和潜在的血管内膜损伤,给血液循环的重建带来一定困难。

爆炸性高温滚筒引起的断离

由于肢体炸成若干碎块,肢体残缺不齐,或因高热而使蛋白质凝固,难以行断离肢体的再植。

2肢体断离的程度

完全性断离

断离肢体的远侧部分完全离体,无任何组织相连,称为完全性断离。

大部断离

肢体局部组织绝大部分已断离,并有骨折或脱位残留有活力的相连软组织少于该断面软组织总量的1/4,主要血管断裂或栓塞,肢体的远侧无血液循环或严重缺血,不接血管将引起肢体坏死者,称之为大部断离。

3手术指征

1.病人全身情况许可,能接受再植手术。
2.离断肢体要完整,血管床无严重破坏。
3.再植的时限于常温下(20℃)肢体缺血不超过6~7小时者,基本上可以恢复,超过10~20小时,大多数演变为不可逆的变性。
4.再植的断肢要能恢复一定的功能。

4断肢的急救处理

现场急救

急救时需将病人和断离的肢体尽快地、安全地送到医院。断肢的近侧端用清洁敷料加压包扎,以防大出血,最好不要用止血带。对于不能控制大出血而必须应用止血带者,则每小时应放松1次,放松时应用手指压住近侧的动脉主干,以减少出血。对于大部断离的肢体,在运送前应用夹板固定伤肢,以免在转运时引起再度损伤。断离下来的肢体其断面用消毒敷料覆盖包扎,以减少感染。设法及时以干燥冷藏方法予以保存,先将断肢装入塑料袋,袋口扎紧后放入不透水的容器,如搪瓷杯,上盖后放入盛有冰块的保温瓶中。在病人发生严重休克时,应首先及时处理休克,以防止转运途中发生生命危险。

急诊室处理

(1)迅速了解受伤史,全面地进行全身和受伤肢体创口、断肢情况的检查。抽血检验血型、血常规,并配好同型血1000~2000ml。同时常规给予破伤风抗毒血清,必要时导尿。
(2)抗休克。
(3)摄肢体X线片或加摄头颅、胸部或腹部的平片。
(4)通知手术室立即做好断肢再植的清创与再植手术的器械准备。
(5)通知有关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尽速做好手术前准备。
(6)如发现伤者有严重合并损伤而危及生命时,应首先请有关科室协同处理。

5断肢再植手术

手术室的准备和麻醉

(1)手术室的准备:铺置三只无菌桌:一置断肢,一置清创器械,一置再植手术器械。
(2)麻醉: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断肢的不同部位及病人年龄与并合症等情况,可选不同的麻醉方法。一般为硬膜外阻滞、臂丛神经阻滞、乙醚吸入或静脉麻醉等。注意麻醉药物中不加肾上腺素类,麻黄素类药物以致血管持续痉挛。

清创

(1)普通清创:分二组处理断肢的近段和远段。先用无菌肥皂水和毛刷洗刷整个患肢,并用大量等渗盐水冲洗。然后更换手套,用另一套无菌毛刷与肥皂水洗刷创口边缘。如果伤口内有大量异物时,也可用毛刷轻柔地刷去异物。然后用3%碘酊和75%乙醇对整个肢体进行消毒。常规铺盖无菌巾后,去除异物。由浅及深地将失去活力和污染的组织切除,未完全游离的骨片,如果无明显的污染,仍应保留。

(2)血管床的冲洗:血管床冲洗目的有三个:首先可了解断肢的血管床的完整性是否破坏,以便决定是否能行再植手术。其二可冲洗出组织中积蓄的部分毒性代谢产物及小血管中的凝血块,减少机体对毒性物质的吸收,并提供通畅的血管床为重建血循时打好基础。其三可扩张痉挛、关闭的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网,恢复毛细血管的虹吸作用,有利于今后微循环的改善。方法是选择一根主要动脉或条件较差不准备缝接的动脉,在其断口上缝吊一针以作标记。细心清除该动脉断口处凝血块后,选用12~18号平头针插入血管中,12.5u/ml肝素等渗盐水冲洗。

再植手术

(1)骨支架的重建:上肢骨缩短可较多一些,下肢除小儿外缩短不超过15cm时,过短不仅影响负重和行走,而且妨碍安装假肢,失去了再植意义。小儿发育期间,可根据短缩的情况行骨骺阻滞术或肢体延长术来适当矫正双侧下肢的不等长。一般整齐切割伤约缩短2cm,火车辗轧伤约缩短10cm,撕裂伤的缩短也较长。内固定要求简便迅速,确实稳固,愈合较快。可将骨端咬成相对的阶梯形,用1~2枚螺丝钉贯穿固定,亦可髓内针固定。经干骺端的断离,将骨干插入骺端,并用1枚螺丝钉贯穿固定或用钢针作交叉固定或髓内固定。对经关节的断离,关节面破坏,可行关节融合术或关节成形术。骨骼固定后选一些没有污染的碎骨片植入骨断端的周围,以促进骨愈合。

(2)血循环的重建:血管吻合前应常规处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全身血容量的补充,使收缩压维持在13.3kPa(100mmHg)以上;二是在手术显微镜下作血管清创,细心修去距血管断口约2~5mm之内的血管外膜和损伤的血管组织,直至近端动脉血管夹放松时,有血液迅速喷出;三是检查血管痉挛的原因并按表15-1方法处理;四是将血管深层软组织作必要的缝合,减少血管吻合时的张力,消灭死腔,与骨组织和内固定不直接接触,以建立一个良好的血管深部软组织床。

血管吻合时动静脉的比例至少在1:1.5以上,以保证血液循环的平衡。在腕或踝部水平的断离,主要是缝合浅静脉,如单纯缝合深静脉,因静脉血不能倒流,常会引起浅静脉的郁血,严重者可发生皮肤郁血性坏死。在小腿或前臂的中段以上平面离断,深静脉与浅静脉均应缝合。动静脉的吻合顺序是先静脉后动脉。缺血时间较长时,为了使肢体较早得到血供,可先缝接一根静脉,一根动脉,然后再缝接其他静脉或动脉。术中的重点是血管吻合技术,抗凝药物应用在小血管吻合开始之时起,可全身应用6%~10%低分子右旋糖酐 500ml,吻合中局部用10~100u/ml肝素等渗盐水间断地冲洗血管管腔,一般情况不主张全身应用肝素。

(3)血管的吻合方法:断肢再植术的血管吻合方法分为二类,一类为缝合法,另一类为非缝合法。缝合法又分连续贯穿缝合,间断贯穿缝合及套叠缝合三种。①连续贯穿缝合法:有二定点或三定点缝合法,速度比较快,但对合欠准确,可引起狭窄,适用直径大于4mm以上的血管。②间断贯穿缝合法:最常用,效果最有保证,可适用于不同口径与性质的小血管,缝合时可达到准确对合,避免狭窄,但打结甚多,费时较长,操作要求高。③套叠缝合法:一般仅需缝合三针,完成一个血管吻合只需10分钟左右,操作较为方便,血管内膜面上没有缝线暴露,但是血管必须有足够的长度,两者口径的大小必须大致相等。
非缝合法:又可分为套管法,缝合器和粘合法等。非缝合法均需特殊器材,临床应用较少,而且不能用于口径较小的血管及娇嫩的小儿血管和老人的硬化血管,所以一般情况下均采用缝合法。

(4)血管缺损的修复:直径大于2mm的小血管的缺损,如果缺损不超过2cm,而又是在关节附近,则可以凭借关节的屈曲,做端端吻合。过多的血管缺损须作血管交叉缝合,自体小动脉移植或自体静脉移植来修复。

(5)血循环恢复的征象:血管缝接后,松去血管夹,良好的血液循环应出现下列征象:①吻合的动、静脉充盈良好,并经勒血实验证实。②可摸到再植肢体远端的动脉博动。③再植肢体皮肤红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不超过2秒。④再植肢体的皮温逐渐上升。⑤在指端以粗针或尖刀刺一小口,不断有鲜血溢出。
血管缝接后出现动脉供血不足的危象时常为血管痉挛或吻合口狭窄,可用2%利多卡因溶液或温热的6%硫酸镁溶液进行湿敷,亦可用2%普鲁卡因溶液或肝素盐水作加压扩张,解除痉挛。如经上述处理后危象仍未解除,则需切除吻合口再重新缝合(表15-1,15-2)。

肌肉与肌腱的修复

肌腹断裂一般用丝线作褥式缝合;肌腱的断裂,使用36号不锈钢丝或用丝线行Bunnell“∞”形对端吻合,或双垂直对端吻合;肌腱与肌腹交界处断裂的修补,应先将远端肌腱缝吊1~2针在肌腹中,以后再把肌腹包裹在该肌腱上,用间断褥式方法缝合。尽可能不要把肌腱缝合在一个平面,以防止术后粘连。

5.神经的修复:应争取在再植手术时一期行神经外膜的缝合或神经束膜的缝合修复。严重撕裂性肢体断裂,神经挫伤重,不易确定切除的长度,则可将神经两端用黑线标记,固定于适当的部位,准备二期修复。

皮肤的覆盖

缝合时注意皮肤张力,切勿过紧而压迫静脉、影响血液回流。为预防后期的环状瘢痕挛缩,常规做几个斜形小切口,与原伤口成60°,作“Z”形皮瓣整形缝合。张力大者行减张切口,皮肤缺损者可用游离皮片移植或转移皮瓣覆盖,必要时行带蒂皮瓣移植。缝合皮肤切口之前,应在各个筋膜间隙内放置橡皮片引流条。术后患肢石膏托固定。

6术后处理

全身情况观察与处理

断肢病人的病房应严格消毒隔离,并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22±2℃)、湿度与适当的通风。除了观察可能发生的颅脑、胸与腹部的重要脏器的合并损伤外,应对断肢再植术后一些重要并发症要有充分认识并及时处理,这些并发症主要有血容量不足、急性肾功能衰竭、脂肪栓塞、血浆蛋白过低、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感染等。

局部情况的观察与处理

再植肢体循环危象一旦发生,首先需通过观察表15-2中的指标迅速判断为动脉还是静脉危象,然后进一步鉴别是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突然发生的循环危象,大多数由于血栓形成所引起。渐渐发生的供血不足,一般由于血管痉挛所引起。血管痉挛可反复出现,均为动脉供血不足之现象,经输血,6~10%低分子右旋糖酐,妥拉苏林等抗凝,解痉药物、局部保温或交感神经节封闭等处理后可逐渐好转。如疑有血栓,应及时手术探查,取出血栓或切除吻合口再行缝接。

术中应注意预防再植肢体后可能出现的进行性肿胀,术后应密切注意肿胀的发展,检查病人的体位、石膏、包扎、伤口缝合是否过紧。如术后形成血肿已压迫静脉,应及时拆除必根缝线,清除血肿,细致止血。

再植后伤口感染

一旦感染已形成,应对部伤口行切开引流术,采用合适的抗生素局部湿敷。经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后调整抗生素。注意全身支持治疗,必要时可多次小量地输入鲜血可血浆。

术后的抗凝治疗问题

常规静脉滴注6%低分子右旋糖酐 注射液500~1000ml/日,肌肉注射妥拉苏林25mg和罂粟碱30mg/6~8h等药物。一般不需要肝素和双香豆素之类的抗凝治疗,关键在于仔细而精确的缝合技术,而各种抗痉与抗凝剂只能起一些辅助作用,对于合并有胸腹部及颅脑损伤者,还有溃疡病、食管静脉曲张的病人,潜在着致命出血的危险,应预以充分的重视。

高压氧的应用

正常气压下人动脉血氧含量为8.53mmol/L,而物理状态氧仅占0.13mmol/L。高压氧在3个大气压下可达到2.01~2.68mmol/L,较常压下增加22倍。因此高压氧可使细胞得到充分的氧供应,钠泵恢复运转,水肿逐渐消退,组织细胞的微循环得到改善。

7后期的功能恢复及功能评定

断离肢体经再植手术后,经2~3周观察,血液循环情况保持良好,伤口情况渐趋愈合,此时可认肢体基本存活。进一步是骨折的愈合,周围神经的再生,肢体感觉和关节活动的恢复。为了使再植肢体的功能得到紧大限度的恢复,应行体育疗法和物理疗法,对再植肢体定期检查,以决定是否需行功能重建手术。
再植肢体一旦存活,即使功能恢复不理想,但病人总是不愿把接活的,没有功能的肢体拿掉。

除非有下述情况可考虑截肢:①再植肢体剧烈疼痛,经久不愈。②再植肢体并发慢性骨髓炎或化脓性关节炎,创口经久不愈。③下肢严重不等长和畸形缩短的再植肢体不穿置矫形鞋或假肢不能行走,并由于再植肢体的存在妨碍合适假肢的装配。

8断指再植

断指再植的能否成功关键在血管能否接通,1965年Kleinert应用放大镜接通手指血管和Buncke等用显微外科技术成功地进行兔耳再植与猴拇再植的动物实验后。1966年中国医务人员与日本学者Komatsu(1968年)等相继报告完全离断的拇指再植成功。目前小儿断指再植术,手指未节再植术,十指离断再植术等高难度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显微外科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手指断离程度

1.手指完全性断离 是指断指远侧部分完全离体,无任何组织相连,或只有极少量损伤的软组织相连,但在清创时必须将这部分组织切断或切除,进行再植。

2.手指大部断离 是指伤指断面只有损伤肌腱相连或残留相连的皮肤不超过手指断面处周径的1/8,其余组织包括血管均断裂,断指的远侧部无血液循环或严重缺血,不接血管将引起手指坏死。

手术禁忌证

1.患有全身性疾病,体质差,或并发有严重的脏器损伤,不允许长时间进行手术者不宜再植。
2.断指伴有多发性骨折或严重软组织损伤者。
3.手指血管床完整性破坏程度严重如由挤压伤引起的手指断离,表现为手指两侧皮下瘀血,即使接通血管,因软组织广泛渗血,血栓形成,再植手指仍难存活。
4.再植时限过分超过,组织已发生变性,则不宜再植。未经冷藏,断指缺血24小时仍可能再植存活,如伤后即予冷藏处理,再植时限可延长至30小时以上。但是缺血时间越短,则再植存活率越高,反之,缺血时间越长,再植存活率越低。

手术指证

1.断离拇指再植 拇指在发挥手部功能中最为重要,在再植时应优先予以考虑,尽力争取早期修复拇指。断离拇指条件不好时,可采用断离的食指移位再植于拇指上,食指桡神经血管束转移或行血管移植后给予再植或再造拇指。

2.其余4个手指的再植 从功能角度看,食、中指较重要,对于有条件再植的断离食、中指应设法再植。其他手指除职业或其他一些因素特殊需要外,一般情况下不必再植。理由是该手指再植存活后指关节的活动范围的限制,将影响整个手的功能发挥。

3.末节断离的再植 主要是指远侧指间关节以远的手指断离,因为丧失末节对手的功能影响不大,因而不主张再植,况且单纯的原位缝合也有一定的存活率。兼于病人的某些特殊职业的功能需要,心理和美容上的要求,也可试行再植。

4.某些液体浸泡的手指再植 错误地将断指浸泡于低渗、等渗、高渗或某些消毒液中,或者保存不妥,冰块融化后冰水浸入。由于细胞半透膜的作用,低渗夜使细胞水肿而膨胀,高渗液使细胞脱水,某些消毒液,如乙醇、苯钾溴铵、硫柳汞等则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和其他组织的细胞。根据其种类、浓度和浸泡时间的长短的不一,损伤程度不一,也对存活有不同的影响。条件允许可试行再植。

5.腕掌部毁损性损伤的处理 腕掌部或连同前臂远段的严重的损伤或断离,而远部的几个手指尚完好,此时可将压烂的腕掌部剔除,彻底清创后,选择较完整的手指分别固定在尺骨和桡骨,进行对掌位再植。

断指再植手术程序

断指再植手术的一般过程,在很多方面类同于断肢再植手术。对于再植手术一般的操作方法和原则,参阅断肢再植,在此不予赘述。此处介绍断指再植有关特点。

1.麻醉:一般用臂丛阻滞麻醉,必要时采用连续高位硬膜外麻醉,个别情况也有应用醚插管麻醉或屈指肌腱鞘管内麻醉。

2.清创:注意避免误将陷缩在皮下组织的血管和指神经切除,强调显微镜下的清创。对创面整齐、断离时间短的断指,一般不作血管冲洗;而对创面不整齐,疑有血管损伤,断离时间长的病例一定要进行冲洗,以了解血管床的完整性有无破坏。多个手指同时断离时,在一次清创与冲洗后,按各个手指功能的重要程度依次缝接,暂不再植的手指,可放入0~4℃的冰箱中冷藏。

3.骨与关节的固定:整齐切伤的骨断端一般缩短0.5cm,不整齐的损伤根据清创的情况给予相应的骨断端的切除。用直径1mm的不锈钢针1枚作髓腔内固定,或用2枚不锈钢针作交叉固定骨折,也有用微型螺丝固定或骨钉髓内固定的方法。经过关节的断指,用2根相同粗细的克氏针作早期行关节融合术或掌指关节早期关节成形术。

4.肌腱的缝合:伸肌腱常用2—0或3—0的丝线间断缝合,近节断离时,应同时缝合伸肌腱的中央部与侧索,中节则缝合侧索的延伸部。屈肌腱在较清洁断指中,可用3—0的尼龙线,采取Kleinert等方法对指深屈肌腱吻合,外周7—0尼龙线间断缝合。注意切除指浅屈肌腱,并应将屈肌腱腱鞘切除1cm。

5.手指血管的缝接:原则上血管吻合的顺序是先缝指背静脉,然后再缝指动脉。在缝接血管前应开始予以6~10%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作静脉点滴,在吻合血管时局部以10~100u/ml肝素等渗盐水间断地冲洗。

小血管缝合前应准备:(1)持久耐心的工作精神。(2)手术显微镜和显微手术器械的准备,放大以6~10倍为宜,如缝合直径0.4mm左右血管时可放大20倍使用。(3)手术野保恃清洁,以防棉纱纤维、滑石粉和血块等杂物进入血管内,引起血栓形成。(4)剪去断口2mm内的外膜,方法是用显微镊夹住外膜向断口方向作一定的牵引,用小剪刀整齐地剪下约0.1~0.3mm的一小段血管,使外膜略有回缩,中层与内膜稍为突出。这样血管断口光滑而平整,外膜去除适当。

指背静脉和指动脉的缝合的针距与边距要均匀,一般边距为0.1~0.2mm,针距0.2~0.3mm。静脉压力较低,针距可较动脉宽些。指背静脉缝合完毕,该处的软组织或皮肤应缝合数针保护血管免于干燥和损伤。外膜与修剪动脉断口后,松去血管夹,其近侧断口应有良好的喷血才能缝合动脉,动脉良好缝合后,放去阻断的血管夹,吻合口远侧的动脉可看到充盈和搏动,再植手指的远端血供良好,皮色由苍白转为红润,皮肤温度升高。通过勒血试验,可证明动脉是否通畅,但是如果勒血太重,会损伤血管而造成后期的栓塞及吻合失败。缝合的指背静脉充盈,且可见血液回流畅通指尖用针刺后有鲜血溢也,说明血液循环已重建成功。此时应将未缝接的动、静脉一一结扎,防止手术渗血肿胀甚至假性动脉瘤的形成,而影响静脉回流和动脉血供,并容易发生感染。

术中动脉供血不足主要是由于指动脉痉挛或吻合口轻度狭窄与不平整所引起。用2%利多卡因溶液或温热的6%硫酸镁溶液进行湿敷,以利解除痉挛。如仍未能得到改善,则可以在吻合口远端0.5cm处的指动脉上,用5号锐利的"OT”针准确的刺入血管腔,以温热的2%普鲁卡因或肝素盐水作向心的加压扩张,解除动脉痉挛。如血液循环仍未改善,则应果断地切除吻合口,重新进行吻合,或行血管移植。

临床证实,动、静脉比例在1:1.5上者,血流可达到较好的平衡,再植手指一般均无明显肿胀,除远侧指间关节附近断离可仅缝1根静脉,一般均应缝2根静脉。动脉缝通后手指出现淤血和肿胀,威胁再植手指的存活时,可在缝接指动脉对侧的手指端作一0.5cm的小切口,让手指郁积的血液流出来进行滴血。这种滴血虽然看上去速度不快,但24小时的出血却不少,应注意补充血容量。应用水蛭定期吸取再植手指远端的血液来维持血循环的通畅不失是一经济可靠的方法,但是要注意感染的问题。

血管缺损的修复以指动脉缺损比较多见。解决方法有:(1)交叉吻合法。(2)邻指动脉转移。(3)动脉移植。(4)指静脉移植。

6.神经的缝合:手指神经为单纯感觉纤维,只要有良好的对合即能迅速再生,得到较满意的恢复,故应尽可能一期修复。一般两掌侧指神经外膜缝合2~3针即可,在两侧指神经同时缺损时,优先修复拇指和小指的尺侧指神经,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桡侧指神经。

7.皮肤的缝合:一般采用间断缝合,不要缝得过密过紧和内外翻,以免压迫血管。应避开缝接的静脉和动脉。

断指再植的术后处理

1.再植术后常规的处理包括:(1)隔离护理安置病人于特殊隔离病室,保持20~25℃室温及一定的湿度,严格消毒隔离制度。(2)抬高肢体。(3)局部加温。(4)观察再植手指血循环,有色泽、弹性、皮温、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5)周围血管扩张药物的应用,常用妥拉苏林25mg/6h、罂粟碱30mg/6h等。(6)预防感染和常规破伤风抗毒血清1500u肌肉注射。

2.全身应用抗凝药物:断指再植术后,是否应用全身抗凝药物,至今尚有争论,国外的学者仍在常规应用,认为抗凝治疗有助于减少或防止吻合血栓形成。事实上精良的血管缝合技术最为重要。目前,一般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1000ml/d)、阿司匹林(0.5~1.0g/次,3次/d)及一些血管解痉药物即可。只有当血管损伤严重或手术探查取出血栓,或作血管移植的情况才慎重地应用肝素等的抗凝治疗。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6张)
1/1
相关文献
小儿断肢再植100例临床护理体会-河北医学-2013年 第1期 (2)
葛宝丰:生命的守护神-科海故事博览-2012年 第24期 (2)
下肢断肢再植术后并发胫前动脉栓塞患者的护理-常州实用医学-2012年 第5期 (2)
以上文献来自于
>> 查看更多相关文献
词条标签:
医学骨科健康医学术语生活 肢体离断
如果想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到意见反馈;如果您要 举报侵权或违法信息,请到投诉中心;其他问题请访问百度百科吧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FfOfvcMzol-5eqmU-9t

屠开元
锁定

屠开元(1905年7月15日1~1999年1月24日),上海人,著名的医学教育家,骨科学和创伤外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第二军医大学原副校长,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

1个人经历

2兼职

3科研成果

4人物成就

1个人经历

1922年入德国柏林大学医学院学习,1929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1933年,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进修矫形外科;
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参加由宋庆龄负责的中国红十字会;
1946年8月,赴美国五所医学院所进行考察;
1947年9月,他回国受聘于同济大学医学院任教授,并担任该院的矫形外科主任;
1955年1月,他进入第二军医大学工作;
1956年5月,任第二军医大学急症外科医院院长;
1956年,出任亚洲第一所急症外科医院院长,在短短的3年中,诊治病人多达25000余人,其中各部位骨折6299人无一例死亡,以95%以上的诊断符合率和救治成功率,以12.5天的平均住院日,创下了当时世界一流水平[1];
1959年9月,任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
1979年4月,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
1999年1月24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

2兼职

屠开元是第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资深会员,总后卫生部专家组副组长,总后卫生部第六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名誉会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委员,《解放军医学杂志》编委会委员,《中国外科年鉴》编委会委员和顾问编辑[1]。

3科研成果

长期从事骨科的教学及研究,创立并形成一套系统的骨科伤病诊治方法,如首创骨折手法整复的原则及操作技术,骨折复位后用无衬垫石膏固定技术,号称“屠石膏”;利用Brown氏架和Bohler氏架牵引术,开放性创伤污染创面的清创术等。在创办骨库、对脊柱骨折脱位迸发脊损伤施行开放复位等方面,皆取得重大成就。60年代初,成功进行离断肢体再植的动物实验研究,奠定了中国显微外科的基础,获解放军总后勤部一等功[2]。

4人物成就

在近七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屠开元同志勇于不断地攀登、开拓,屡建奇勋、成就辉煌。 为中国现代骨科学和创伤外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创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不愧为我国骨科学界的一代宗师。 不到四十岁,他便成为著名的骨科专家,形成了一套独创的、在国内医学界引起巨大反响的骨、伤科疾病的诊治方法:如骨折手法整复的原则,慢性骨髓炎的诊治,骨折复位后无衬垫石膏固定,切除污染创面的清创术等。 1949年,他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骨库,被誉为新中国诞生后医学界里的第一项重要成果。 1960年,他在极度简陋的条件下,开展了完全离断肢体再植术的动物实验,成功地解决了小血管吻合后的通畅率以及再植肢体远段肿胀等关键问题,为我国创建断肢再植术打下了坚实的实验基础和有关的理论基础。 1964年,总后勤部为此给他记了一等功,召开了庆功大会和断肢再植学术交流操作现场会。 1975年,根据全军、全市的需要,他提出要创办一个创伤中心。 1987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创伤研究所正式成立,这是他在晚年为国家和军队卫生事业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屠开元同志一生淡泊名利,治学严谨,诲人不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祖国和军队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矫形外科人才,不愧为具有崇高风范的医学教育家。 新中国刚诞生,骨科学界人才短缺,他被上海市第一、第二劳工医院等多家医学院、所聘请担任顾问,承担了大量繁重的人才培养任务。 本世纪50年代以后,他走上了领导岗位,以一个革命者和医学教育家的高度责任感,多次向领导机关写信,提出加速培养我军骨科高级人才的建议,受到了中央军委领导和上级机关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1975年,受总后卫生部委托,创办了我军第一期高级骨科进修班。 70余年来,他培养了六代学生,多达千余人。 我国医学界许多著名专家教授都曾受教于他的门下。 在70余年的医学生涯中,他将“为病家谋取幸福”当做自己最大的快乐。 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人民,献给了祖国。

参考资料
1.  中国骨科杂志  .
2.  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  .
词条标签:
医学上海医学专家 个人
如果想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到意见反馈;如果您要 举报侵权或违法信息,请到投诉中心;其他问题请访问百度百科吧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I5BwtAJIyEwaFuSNYPa

陈中伟编辑本词条介绍的是陈中伟(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更多含义,请参阅陈中伟(多义词)。

陈中伟(1929—2004),浙江宁波人,骨科专家,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曾任该院骨科主任,副院长。1963年首创世界首例断手臂再植成功,1978年又获断指再植成功。在国际上首创了“断手再植和断指再植”等六项新技术。由于他在断肢再植与显微外科领域的突出贡献,1963年获卫生部记大功一次,1981年获国务院国家科学大奖,1994年被求是基金和李鹏总理授予杰出科学家奖。因在断肢再植领域的杰出成就,被国际医学界称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1999年获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会颁发的“千年奖”。

目录

1人物概述

2社会兼职

3个人年表

4个人著作

5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 四次被周总理接见
宁波手外科发展功臣
葬在美国会不安心
对宁波菜情有独钟 6女儿缅怀父亲

1人物概述  [1]

陈中伟 男, 1929年10月--2004年3月,浙江宁波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复旦大学医学院中山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 骨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会创始会员,国际外科学会会员。12个国际著名医学中心客座教授。为骨科与显微外科专家。1963年他主持接好全断的右手。1974年,在北美手外科年会作“断肢再植”创始者报告。国际上称他为“再植之父”。1996年,他与交大合作又首创“再造手指控制的电子假手”。由于他在断肢再植与显微外科领域的突出贡献,1963年中央卫生部记大功一次,1981年获国务院颁发国家科学大会奖,1994年被求是基金会和李鹏总理授予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获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会颁发的“千年奖”。专著有“显微外科”、“创伤骨科与断肢再植”等10本,他首创多种显微外科手术,发表论文130篇,其中33篇发表在国外医学杂志上。

2社会兼职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部)、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会执行委员(198488年曾任该学会主席).国际显微外科学会创始委员、国际外科学会中国委员会理事、12个国际著名医学中心的客座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学科(临床医学)评议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显微外科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原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 上海医学院) 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科研组副组长)、原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附属中山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骨科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中伟教授长期从事骨科、断肢再植和显微外科的实验研究、临床及教学工作。

3个人年表

1929年,陈中伟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曾任该院骨科主任,副院长。
1982年4月调入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任骨科主任。
1963年首创世界首例断手臂再植成功;
1978年又获断指再植成功。在国际上首创了“断手再植和断指再植”等六项新技术;
1963年获卫生部记大功一次;
1981年获国务院国家科学大奖;
1994年被求是基金和李鹏总理授予杰出科学家奖,在国际上更被称为“再植之父”。
1996年他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手臂残端再造指控制的电子假手研究”通过国家鉴定,为国际首创,在Internet向全世界公布。
2004年3月23日,陈中伟院士不慎坠楼去世。
2006年3月24日,他在亲人的精心护送下,回到了多年来魂牵梦萦的故乡。
2006年3月25日晚7时左右,亲人将把他的骨灰撒入甬江。

4个人著作专著有“显微外科”、“创伤骨科与断肢再植”等10本,他首创多种显微外科手术,发表论文130篇,其中33篇发表在国外医学杂志上。1984年以来共培养博士生5名,硕士生5名。目前正在培养的博士生有2名。

5生平经历早年经历

陈家三代都是名医
  陈中伟(左4)先生

陈中伟是个地道的宁波人,父亲陈宝珍于1922年7月在宁波城里创办了一家保真医院,这所医院一直办到1951年。陈中伟的母亲吴倚理原来学护士,后来改做药剂师。从母亲身上,陈中伟很小就学到了一些制药知识。1954年,陈中伟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进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曾任该院骨科主任,副院长。他的女儿陈立理现在已成为美国出色的外科医生,女婿也是一位知名医生。夫人尹惠珠曾是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的耳鼻科主任、主任医师,上海医科大学教授。

四次被周总理接见

1963年1月2日,陈中伟和他的同事们“在医学界爆炸了一颗原子弹”,对上海一名青年工人王存柏被冲床离断的右手进行成功再植,5个指头全部成活。这是世界首例成功的断肢再植手术,不仅仅是中国医学界的骄傲,更是激励中华民族战胜任何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这项成就曾经和人工合成胰岛素、一万二千吨水压机等,成为显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的象征。

1963年1月4日,周恩来总理获悉这一消息后,特地在上海接见了陈中伟。此后,陈中伟又3次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总理的嘱托对他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陈中伟一共主持发明了6项断指再植技术,他所提出的“断肢再植功能恢复标准”,被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术界公认为“陈氏标准”。1999年,陈中伟在美国召开的第13届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会学术讨论会上荣膺“世纪奖”。在他的一生中,他和同事共接活了数千只断指。

宁波手外科发展功臣

对宁波医生断指再植技术的发展,陈中伟也是功不可没。宁波几所医院曾经多次派出医生赴上海六院,陈中伟毫无保留地手把手教授,所有大手术都让宁波的医生作为助手上台。对于宁波来的一批批进修医生,陈中伟总是特别照顾。每次在宁波召开全国手外科的学术会议,陈中伟总是会从百忙中挤出时间,在每一位发言者之后,作一个点睛评论。1999年10月,陈中伟来到当时的曙光手外科医院,看到简陋的条件下医生不俗的成绩,十分开心。当即,他决定将卫生部的一个攻关课题——《断指再植时限》放在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曙光手外科医院,与该院有关负责人彻夜长谈,共同构建课题框架。随后,一名研究生受他委托前来主持课题。

葬在美国会不安心

陈中伟的夫人尹惠珠说,陈中伟去世后,他的骨灰被女儿接到美国,并在那里为陈中伟买好了墓穴。但尹惠珠和女儿商量再三,还是觉得应把骨灰送回祖国,送回故乡宁波。因为陈中伟骨子里一直都深爱着祖国,深爱着故乡。每次陈中伟去美国探亲度假,假期一结束,就匆匆回国,他说:“我还有许多研究要搞,许多手术要做。不能多待一天。”有时,他还会在梦中叫喊:“快,快,快抢救!”如果把他的骨灰留在美国,他在天上也不会安心。因此他们这次特地把骨灰送回祖国,一部分前日已下葬在上海宋庆龄陵园里,一部分今天将撒入甬江。

对宁波菜情有独钟

陈中伟一生最爱吃宁波菜,黄泥螺、臭冬瓜、红膏炝蟹等宁式菜,他都情有独钟。宁波来的客人都知道这一点,常常会捎一些来。见面递上几包宁波咸菜,都会让他眼睛一亮,像孩子般开心地笑。
“我的事业在中国”

  陈中伟

宁波市文联创联室主任、《陈中伟传》作者王耀成说,为了写作《陈中伟传》,他多次采访过陈中伟。陈中伟拥有“世界断肢再植之父”、“国际整形重建外科创始人之一”两顶桂冠,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样的人才在哪儿都吃香。陈中伟的妻子赴美照顾女儿后,陈中伟时常中国、美国两头飞。当时王耀成曾问过他: “为何不出国定居呢?”陈中伟说:“我的病人、我的事业在中国。为何要出国?!”

陈中伟的女儿陈立理诉说,父亲有许多学生在国外都很成功,他们多次高薪邀请他去国外工作,但他都不愿意去。因为他的事业在中国,他的病人在中国,他要为祖国服务。

6女儿缅怀父亲陈中伟院士生前是宁波大学的客座教授,他的女儿陈立理为大学生们作了一场“做事做人做学问”的演讲,深情缅怀父亲浓浓的爱国爱乡之情。

会堂里座无虚席,陈立理的精彩演讲吸引了数以百计的大学生,其中医学院的学生感触最深。

宁大医学院大二学生王玲说:“陈中伟院士不但有精湛的医术,而且有高尚的医德,对患者无微不至地关心。自己作为一名医学院的学生,陈院士是一个永远值得学习的榜样,不但要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还要学习他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宁大医学院大三学生殷国锋说:“陈院士让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作为一名医生,要面对困难挫折,利益和诱惑,一定要端正态度。爱自己的职业,爱自己的病人。只有热爱事业,全身心投入,才会取得大的成就。陈院士让我们明白了怎样做人做事做学问。”

参考资料
1.  陈中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引用日期2013-06-10] .
词条标签:人物医学家骨科专家中科院院士 如果想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到意见反馈;如果您要 举报侵权或违法信息,请到投诉中心;其他问题请访问百度百科吧
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4-03/23/content_1381066.htm

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频道>> 科技要闻  欢迎访问新华网 新华网 全球新闻网


“世界断肢再植之父”陈中伟院士去世  


  新华网 ( 2004-03-23 18:46:17 ) 稿件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3月23日电有“断肢再植之父”之称的著名骨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中伟,23日晨不幸坠楼身亡。 (完)

    “世界断肢再植之父”陈中伟院士去世

    新华网上海3月23日电(记者 冯源 杨金志 仇逸)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中伟23日晨不慎坠楼去世。陈中伟院士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被国际医学界称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   

    陈中伟教授住在上海市北京西路江宁路口的一幢大楼的7层。据周围群众反映,23日晨8点30分,他们听到一声闷响,仔细一看,陈教授已坠楼身亡。此时,接他出诊的小车刚到楼下。     

    记者获悉,上海警方接警后迅速赶往现场。据警方勘查显示,陈中伟教授是从窗户坠落,导致意外死亡的。警方在陈中伟的房间发现了他的手机、钥匙等物品,在门外的走廊发现陈中伟的皮包放在地上。另外,房间窗户上还有陈中伟的指纹。由此推断,陈教授当天8点30分左右从家中出门后,可能发现钥匙、手机忘在房间里,于是想从外面的窗户翻入,不慎跌落。   

    陈中伟生于1929年,是浙江天台人。1963年,陈中伟和同事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为被完全切断右手的工人王存柏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断手再植术。这一手术惊动了全世界,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接见了他们,第一届国际手外科联合会主席勃纳奥勃兰则称誉他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   

    陈中伟一共主持发明了6项断指再植技术,他所提出的“断肢再植功能恢复标准”,被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术界公认为“陈氏标准”。1999年,陈中伟在美国召开的第13届国际显微重建外科学会学术讨论会上荣膺“世纪奖”。(完)

    中科院院士陈中伟教授今晨在上海意外坠楼身亡

    有“断肢再植之父”之称的著名骨科专家、中科院院士陈中伟教授,今晨坠楼身亡。

    上午9点30分,本报接读者报料,称陈中伟教授坠楼。记者赶到北京西路江宁路口的陈中伟寓所,只见他所住的7楼,走道窗子打开着,陈中伟的遗体落在江宁大楼和紧挨着的避风塘茶楼的夹档内,还未拉出来。据周围居民和茶楼的服务员介绍,早上8点30分,他们听到一声闷响,爬上楼一看,陈教授已落入夹档。此时,接他出诊的小车刚到楼下。

    记者赶到时,大批警察已将现场封锁。接尸车11点51分将尸体接走。陈教授3天前刚从国外归来。

    据公安部门初步勘查,死者为意外坠楼。

    陈中伟1929年生,浙江宁波人,骨科专家,1963年首创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成功,1978年又获断指再植成功。在国际上首创了“断手再植和断指再植”等6项新技术。(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季斌 王新华 施捷 徐逸鹏)

  陈中伟院士介绍

    医学家。浙江杭州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骨科主任、教授。1963年首次为全断右手施行再植手术成功,开创再植外科,被国际医学界誉为断肢再植奠基人。将显微外科技术用于再植和移植手术,使断手指再植成功率由50%提高到90%;1973年为1例前臂屈肌严重缺血性挛缩病人施行带血神经游离胸大肌移位再植手术成功;1977年成功地进行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手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及其他原因造成长段骨缺损;还先后成功地进行了复合皮瓣移植和游离第二足趾再造拇指手术。1997年创用移植足拇再造手指控造的电子假手。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http://www.chinanews.com/jk/2013/01-12/4482400.shtml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新闻
搜 索
新闻
字号:小中大

“中国断肢再植的摇篮”每年再植手术量达600例

2013年01月12日 14: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1

  中新网上海1月12日电(记者陈静)有“中国断肢再植的摇篮”之称的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今天纪念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成功50周年。上海市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所长、六院骨科行政主任张长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该院每年断肢再植手术量达到500到600例,有条件再植的手术成功率达95%——99%。他透露,目前该院断肢再植已可完成组织块移植,并实现准确化。

  1963年1月2日,上海机床钢模厂27岁的青年工人王存柏,右手腕关节以上一寸处被冲床完全切断,被送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那时国内外处理断肢病人的惯例是医生将病人伤口洗净、消毒,然后缝合包扎,待以后安装假手。

  当时,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医生已进行过大量的动物试验,也接活过断了75%的手臂,但是接完全被切断的手从未在临床上试验过,全世界亦无断肢再植成功先例。

  断肢再植是非常精细复杂的手术。手和手臂之间,不仅有肌肉和肌腱相连,还有动脉、静脉、骨骼、淋巴管、神经相接,手术都要一一对准缝合,这样接上去的手才会恢复屈、伸、转、翻等功能。

  被国际医学界称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的陈中伟当时还是一名青年医生,他常到工厂、农村为群众“送医上门”,并了解到,因机器简陋、缺乏劳动保护,一旦这样的事故发生,患者的手指或手臂就永久性残缺。

  在救治王存柏的手术中,包括陈中伟在内的团队历时8个小时,完成世界医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断肢再植。陈中伟等又帮助病人成功地闯过肿胀关、感染关、康复关,半年之后接上去的手恢复正常,王存柏又可以打乒乓球了。

  此后,经过在断肢再植领域里的艰苦探索,六院骨科专家解决了保存离断肢体、延长肢体缺血时限、解除血管痉挛、防治再植肢体肿胀等技术难题,扩大再植的指征,提高断肢再植成功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再植中心”,被誉为“中国断肢再植的摇篮”。

  自1963年断肢再植成功后,该院骨科专家于仲嘉及其团队又在世界上首次把患者的足趾移植到前臂截肢的残端,再造出有感觉、能活动“中国手”。其“足趾移植再造手”技术,被墨西哥前议长赞为“奇迹中的奇迹”,又一次开创了肢体再造外科的新时代。

  继第一只再造手成功之后,专家们用病人自身的髂骨替换了金属掌骨,成功完成第一例双脚造双手两指、第一例双脚造一手三指。此后,他们还为一名多年完全缺失手指的患者成功做了右手五个手指的再造手;1997年,首例“前臂延长再造手”又为残臂过短者开辟了再造手的新途径。

  1987年,上海市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成立。同时设在医院内的“中国上海国际四肢显微外科培训中心”成为传授显微外科技术的殿堂,不少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巴西、泰国和菲律宾等国家的医生都在此接受过培训。

参与互动(0) 1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健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