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东欧部署战术导弹 与北约反导针锋相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1:12:39
原标题:在楔入欧盟的“飞地”部署导弹俄罗斯对北约反导“硬碰硬”

人民日报莫斯科12月17日电:俄罗斯战略火箭兵司令卡拉卡耶夫上将12月17日称,俄战略核力量必须拥有约1500枚核弹头,以便与美国保持战略平衡。这既是对俄战略导弹部队成立54周年的“嘉勉”之词,也是对16日国防部宣布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的“策应”。

近年来,北约东扩、东欧反导系统的强化,使俄战略空间不断被压缩,战略平衡逐步被打破。为此,俄近期在楔入欧盟的“飞地”部署战力强大的导弹系统,北约在东欧精心打造的反导系统遂大打折扣;作为北约“盟主”,美国更是如鲠在喉、如芒在背。有专家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俄仍将占据和保持这一优势。

俄执利“矛”对抗北约“盾”

作为俄军“杀手锏”武器之一,“伊斯坎德尔”是俄军最先进的战役战术导弹系统。此次在处于东欧地区的俄罗斯加里宁格勒部署,其优势尽显。

一是作战能力强。“伊斯坎德尔”导弹采用惯性、卫星导航和景象匹配等多种制导方式,配备有集束式、穿甲式、破片杀伤式等多种类型的战斗部,可高精度有效摧毁各种不同类型目标,毁伤威力大。不仅如此,该导弹可借助通过空间、空中及地面侦查平台获取目标信息,通过机动部署可在不同地域、温度、光线条件下发射,作战使用范围广。最令北约不安的是,该导弹具有一定的隐身性和飞行机动性,可突破当今世界上所有反导系统。因此,美在东欧部署的“爱国者”在其面前成了“摆设”,根本无力对其进行拦截。从2005年起,俄陆军开始装备该型导弹。2010年,俄组建了第一支完全装备“伊斯坎德尔”导弹的导弹旅。专家预计,到2015年,俄军将装备5个同样的导弹旅,配备导弹约100枚。

二是位置独特。加里宁格勒作为俄楔入欧盟的一块“飞地”,南邻波兰,隔波罗的海西望德国,东北部及东部与立陶宛接壤,距波兰首都华沙400千米,距美在波兰的贝斯基德导弹基地仅300多千米,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俄在此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华沙和贝斯基德基地均在其射程范围内。俄罗斯军事科学院院士彼得罗夫斯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俄此举不会像部署“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招人耳目”,也不容易造成欧洲局势失控,但能随时使美国部署在波兰的反导系统失效。更重要的是,该导弹还可改装核弹头,从而大大提高了威慑效果。

三是符合国际法。俄导弹虽深入北约“腹地”,但北约也无可奈何。无论加里宁格勒楔入欧盟有多深,它毕竟是在俄自己的领土上,不在反导条约等约束范围内。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柯纳申科夫16日表示,俄此举并不违反任何国际条约及协定。即使心怀不满与担忧的拉脱维亚,也公开承认俄此举“合法”。因此,俄既能有效发挥威慑作用,又不受国际法约束。

俄应对北约走向“成熟”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告诉本报记者,加里宁格勒位置虽然如此优越,且系俄重要军事基地和波罗的海舰队总部所在地,但过去几十年来,俄一直遵循美苏1987年签订的两国应销毁中程和中短程导弹《中导条约》,未在此部署任何射程的导弹。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频频打压,步步紧逼,俄不得不反击。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俄部署导弹,实际上是几十年来俄美数度交锋的冰山一角,也是俄不断反思、走向成熟的标志,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4年至2007年,俄对北约东扩计划反应“过度”。北约东扩极大地刺激了俄敏感神经,俄遂将传统“杀手锏”导弹“奥卡”复活,并将其重新命名为“伊斯坎德尔”。针对美国步步紧逼的东欧反导和北约东扩形势,俄曾威胁单方面退出《中导条约》,表示要对波兰和捷克的反导设施实施核打击。

第二阶段是2008年至2009年,俄对北约一度心存幻想。2008年11月,俄提议,若美废止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俄将不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2009年9月17日,美宣布放弃上述计划,转向发展以“宙斯盾”海基反导系统为基础的新型欧洲反导计划。两天后,俄因“潜在威胁得到消除”而兑现承诺。

第三阶段是2010年以来,俄逐步走向“成熟”。2010年11月,北约28个国家领导人在葡萄牙里斯本峰会上决定建立覆盖欧洲的反导系统,名为“应对来自伊朗的导弹威胁”,而实为降低俄核威慑力并破坏俄美战略平衡。3年来,北约我行我素,俄美双方多次谈判未果。俄罗斯政治研究中心信息计划部主任巴克利茨基告诉本报记者,近日伊朗核问题的峰回路转,北约反导失去了存在的前提,俄遂于12月4日提议北约就此放弃反导计划。但美对俄的要求置之不理,称该系统应对的是导弹威胁而非核武器,不会就此改变。俄罗斯抛弃幻想,遂采取了一系列反击动作。

暂不会严重影响美俄关系


当前的“导弹事件”先由德国《图片报》本月15日报道引起,此后发生了连锁反应。莫斯科卡内基研究中心主任特列宁告诉本报记者,德国报纸公布这一消息的动机昭然若揭,就是让冷战结束后忘记“威胁”的欧洲民众警觉来自俄的威胁;公布的时机更是充满玄机,与欧盟和俄在乌克兰地缘政治方向上的紧张关系相“巧合”。

但短期内“导弹事件”不会对美俄关系造成太大影响。俄罗斯社会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叶夫谢耶夫告诉本报记者,北约无法立即做出反应,俄有权在自己领土上部署军事系统,并未违反《欧洲常规武器力量条约》。叶夫谢耶夫认为,俄部署导弹本质上是一种威慑,而威慑如同迎面开来的两辆列车,到一定距离自然会刹车。无论是美国还是东欧国家,目前都表示将会与俄在北约和欧盟层面进行协商;俄也从未发誓把路堵死。

(人民日报驻俄罗斯记者:陈效卫)http://news.ifeng.com/mil/3/detail_2013_12/18/32233700_0.shtml原标题:在楔入欧盟的“飞地”部署导弹俄罗斯对北约反导“硬碰硬”

人民日报莫斯科12月17日电:俄罗斯战略火箭兵司令卡拉卡耶夫上将12月17日称,俄战略核力量必须拥有约1500枚核弹头,以便与美国保持战略平衡。这既是对俄战略导弹部队成立54周年的“嘉勉”之词,也是对16日国防部宣布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的“策应”。

近年来,北约东扩、东欧反导系统的强化,使俄战略空间不断被压缩,战略平衡逐步被打破。为此,俄近期在楔入欧盟的“飞地”部署战力强大的导弹系统,北约在东欧精心打造的反导系统遂大打折扣;作为北约“盟主”,美国更是如鲠在喉、如芒在背。有专家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俄仍将占据和保持这一优势。

俄执利“矛”对抗北约“盾”

作为俄军“杀手锏”武器之一,“伊斯坎德尔”是俄军最先进的战役战术导弹系统。此次在处于东欧地区的俄罗斯加里宁格勒部署,其优势尽显。

一是作战能力强。“伊斯坎德尔”导弹采用惯性、卫星导航和景象匹配等多种制导方式,配备有集束式、穿甲式、破片杀伤式等多种类型的战斗部,可高精度有效摧毁各种不同类型目标,毁伤威力大。不仅如此,该导弹可借助通过空间、空中及地面侦查平台获取目标信息,通过机动部署可在不同地域、温度、光线条件下发射,作战使用范围广。最令北约不安的是,该导弹具有一定的隐身性和飞行机动性,可突破当今世界上所有反导系统。因此,美在东欧部署的“爱国者”在其面前成了“摆设”,根本无力对其进行拦截。从2005年起,俄陆军开始装备该型导弹。2010年,俄组建了第一支完全装备“伊斯坎德尔”导弹的导弹旅。专家预计,到2015年,俄军将装备5个同样的导弹旅,配备导弹约100枚。

二是位置独特。加里宁格勒作为俄楔入欧盟的一块“飞地”,南邻波兰,隔波罗的海西望德国,东北部及东部与立陶宛接壤,距波兰首都华沙400千米,距美在波兰的贝斯基德导弹基地仅300多千米,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俄在此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华沙和贝斯基德基地均在其射程范围内。俄罗斯军事科学院院士彼得罗夫斯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俄此举不会像部署“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招人耳目”,也不容易造成欧洲局势失控,但能随时使美国部署在波兰的反导系统失效。更重要的是,该导弹还可改装核弹头,从而大大提高了威慑效果。

三是符合国际法。俄导弹虽深入北约“腹地”,但北约也无可奈何。无论加里宁格勒楔入欧盟有多深,它毕竟是在俄自己的领土上,不在反导条约等约束范围内。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柯纳申科夫16日表示,俄此举并不违反任何国际条约及协定。即使心怀不满与担忧的拉脱维亚,也公开承认俄此举“合法”。因此,俄既能有效发挥威慑作用,又不受国际法约束。

俄应对北约走向“成熟”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告诉本报记者,加里宁格勒位置虽然如此优越,且系俄重要军事基地和波罗的海舰队总部所在地,但过去几十年来,俄一直遵循美苏1987年签订的两国应销毁中程和中短程导弹《中导条约》,未在此部署任何射程的导弹。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频频打压,步步紧逼,俄不得不反击。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俄部署导弹,实际上是几十年来俄美数度交锋的冰山一角,也是俄不断反思、走向成熟的标志,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4年至2007年,俄对北约东扩计划反应“过度”。北约东扩极大地刺激了俄敏感神经,俄遂将传统“杀手锏”导弹“奥卡”复活,并将其重新命名为“伊斯坎德尔”。针对美国步步紧逼的东欧反导和北约东扩形势,俄曾威胁单方面退出《中导条约》,表示要对波兰和捷克的反导设施实施核打击。

第二阶段是2008年至2009年,俄对北约一度心存幻想。2008年11月,俄提议,若美废止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俄将不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2009年9月17日,美宣布放弃上述计划,转向发展以“宙斯盾”海基反导系统为基础的新型欧洲反导计划。两天后,俄因“潜在威胁得到消除”而兑现承诺。

第三阶段是2010年以来,俄逐步走向“成熟”。2010年11月,北约28个国家领导人在葡萄牙里斯本峰会上决定建立覆盖欧洲的反导系统,名为“应对来自伊朗的导弹威胁”,而实为降低俄核威慑力并破坏俄美战略平衡。3年来,北约我行我素,俄美双方多次谈判未果。俄罗斯政治研究中心信息计划部主任巴克利茨基告诉本报记者,近日伊朗核问题的峰回路转,北约反导失去了存在的前提,俄遂于12月4日提议北约就此放弃反导计划。但美对俄的要求置之不理,称该系统应对的是导弹威胁而非核武器,不会就此改变。俄罗斯抛弃幻想,遂采取了一系列反击动作。

暂不会严重影响美俄关系


当前的“导弹事件”先由德国《图片报》本月15日报道引起,此后发生了连锁反应。莫斯科卡内基研究中心主任特列宁告诉本报记者,德国报纸公布这一消息的动机昭然若揭,就是让冷战结束后忘记“威胁”的欧洲民众警觉来自俄的威胁;公布的时机更是充满玄机,与欧盟和俄在乌克兰地缘政治方向上的紧张关系相“巧合”。

但短期内“导弹事件”不会对美俄关系造成太大影响。俄罗斯社会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叶夫谢耶夫告诉本报记者,北约无法立即做出反应,俄有权在自己领土上部署军事系统,并未违反《欧洲常规武器力量条约》。叶夫谢耶夫认为,俄部署导弹本质上是一种威慑,而威慑如同迎面开来的两辆列车,到一定距离自然会刹车。无论是美国还是东欧国家,目前都表示将会与俄在北约和欧盟层面进行协商;俄也从未发誓把路堵死。

(人民日报驻俄罗斯记者:陈效卫)http://news.ifeng.com/mil/3/detail_2013_12/18/32233700_0.shtml
果然是战斗民族,老子当年领着小伙伴和你对着干,就算现在我的小伙伴都散了,老子也不让他们变成你的小伙伴
俄罗斯的外交还是很灵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