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搞科研怎么就那么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52:58
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1:中国社会缺乏对科学的好奇心,当官才是王道。

      中国5000年文明史说白了就是一部人和人斗争的历史,皇帝杀大臣,大臣造反当皇帝、农民起义推翻皇权自己当皇帝。。。等等。总结起来一个字 斗!
整个社会根本没有时间和经历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老百姓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地主们的要求也就是娶个姨太太,多买买地,让儿子孙子也能享福。
上流社会的最高追求就是保证政权的稳定。我们的老祖宗也发明了科举考试来选拔知识分子。但是科举只考文学,甚至是八股,而完全忽略科学和数学

      对于读书人来说,读书不是为了掌握生存的本领,也不是为了参加工作创造价值。而是为了当官吃皇粮、加官进爵,享受荣华富贵,换句话说状元郎们读书的目的和地主差不多 - 再娶一房姨太太。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嘛。。。。

      遗憾的是这种思想不仅延续到了20世纪清朝倒台。即便是在今天我们的社会,从普通大众到知识分子阶层基本上还保留着科举时代的思想 - 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发财。这几年新闻媒体大量报道了关于学术和科研领域的腐败事件(教授包二奶、搞J8的领导当院士)其实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表现。

    这里我举个例子,小时候上中学那会儿,某些中学老师把高三的学生带到本市的别墅区去参观,激发学生的斗志。这种赤裸裸的思想教育怎么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当他们长大以后会怎么教育自己的下一代?

   对于过去和现在的中国人来说读书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赚钱。至于读理工科的学生,最大的理想就是进国企,做两年研发然后转岗位做管理,最好能当领导秘书,谋求快速的提拔。最终目的还是当官- 和800年前中国人的最求没有本质区别。

  就举个我身边的例子。我回国一起进单位的四个博士(包括一个清华汽的)现在只有我还在一线做研发,一个回家乡当官去了(副处),一个当副主任还有一个转岗做规划。每次聚会话题就一个:谁谁谁又晋升了,谁谁下课了。。。我们中国人虽然把辫子给剪了,但是心里面还有一根辫子。


2:中国经济还没有走到必须用创新来创造财富的地步 -
  
    搞科研要有目的、需求。创造一个新产品但是没有市场就没有动力。对于企业来说利润比什么都重要,招几个博士做个软件一年产值几百万对于广东浙江的老板来说
太缺乏吸引力了。还不如找另个包工头拉几个基建项目来钱快。所以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1990年以前)科研基本上是政府的事情。民营企业只需要给外国人做做代工就能生存下去,毕竟中国人便宜,竞争优势大。而对于国企来说,计划经济又保证了利润的来源(90年代桑塔纳卖十多万)与其说自己去研发一款产品,还不如从国家那里拉个合资项目划算。相对而言美国经济已经走过了修房子盖楼的阶段,如果没有创新只有死路一条。


3:企业、研究所、高校错位

     企业是直接和市场接触的机构,所以企业是将科学技术转换为生产力最有效的工具。而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机构,至于研究所仅仅是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而已。
而我们在50年代片面学习苏联,各个行业都搞了研究所做开发,但是却把企业的研发给阉割了(很多国企在90年代以前都没有研发部门)。结果是企业研发力量薄弱
不能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而研究所呢和企业没有上下级关系,只关心发论文拿国家资金。至于有多少技术能拿到企业产生利润根本没有考虑过。

    相比之下高校更扯淡,50年代学苏联搞专业化,导致中国大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统一教材、统一的教学标准基本上把大学生当成一个产品来加工。苏联模式的高校虽然缺点比较多,但是优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基础扎死并且很勤奋(虽然这些基础知识对实际工作没有什么用)。后来学美国教育,结果优点(创新、独立思考、兴趣、内容新)没学到反而把以前的优点给丢了。一个直接现象就是 现在的高校考试就非常水、基本上不可能不及格。也很少有人因为毕业设计拿不到学位证书。再加上填鸭式的教育导致我们的学生刚刚毕业就忘掉了以前学过的只是,到了单位上还要重新学习。

  目前的高校不关心教学质量、教学创新,几十年前的教材居然还在用,教师只会照本宣科。大学真正关心的是每年拿多少项目,而这些项目可能根本没有科研价值,仅仅是非常低级的重复劳动。比如给某某厂做一个erp系统,完全没有科研价值,完全应该由企业来做。有的大学更NB居然办起来工厂直接给部队生产装备,放在装备上直接使用。

  这就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企业在做大学的事情,大学在做研究所的事情,而研究所在做企业应该做的事情。

     

   


      



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1:中国社会缺乏对科学的好奇心,当官才是王道。

      中国5000年文明史说白了就是一部人和人斗争的历史,皇帝杀大臣,大臣造反当皇帝、农民起义推翻皇权自己当皇帝。。。等等。总结起来一个字 斗!
整个社会根本没有时间和经历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老百姓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地主们的要求也就是娶个姨太太,多买买地,让儿子孙子也能享福。
上流社会的最高追求就是保证政权的稳定。我们的老祖宗也发明了科举考试来选拔知识分子。但是科举只考文学,甚至是八股,而完全忽略科学和数学

      对于读书人来说,读书不是为了掌握生存的本领,也不是为了参加工作创造价值。而是为了当官吃皇粮、加官进爵,享受荣华富贵,换句话说状元郎们读书的目的和地主差不多 - 再娶一房姨太太。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嘛。。。。

      遗憾的是这种思想不仅延续到了20世纪清朝倒台。即便是在今天我们的社会,从普通大众到知识分子阶层基本上还保留着科举时代的思想 - 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发财。这几年新闻媒体大量报道了关于学术和科研领域的腐败事件(教授包二奶、搞J8的领导当院士)其实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表现。

    这里我举个例子,小时候上中学那会儿,某些中学老师把高三的学生带到本市的别墅区去参观,激发学生的斗志。这种赤裸裸的思想教育怎么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当他们长大以后会怎么教育自己的下一代?

   对于过去和现在的中国人来说读书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赚钱。至于读理工科的学生,最大的理想就是进国企,做两年研发然后转岗位做管理,最好能当领导秘书,谋求快速的提拔。最终目的还是当官- 和800年前中国人的最求没有本质区别。

  就举个我身边的例子。我回国一起进单位的四个博士(包括一个清华汽的)现在只有我还在一线做研发,一个回家乡当官去了(副处),一个当副主任还有一个转岗做规划。每次聚会话题就一个:谁谁谁又晋升了,谁谁下课了。。。我们中国人虽然把辫子给剪了,但是心里面还有一根辫子。


2:中国经济还没有走到必须用创新来创造财富的地步 -
  
    搞科研要有目的、需求。创造一个新产品但是没有市场就没有动力。对于企业来说利润比什么都重要,招几个博士做个软件一年产值几百万对于广东浙江的老板来说
太缺乏吸引力了。还不如找另个包工头拉几个基建项目来钱快。所以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1990年以前)科研基本上是政府的事情。民营企业只需要给外国人做做代工就能生存下去,毕竟中国人便宜,竞争优势大。而对于国企来说,计划经济又保证了利润的来源(90年代桑塔纳卖十多万)与其说自己去研发一款产品,还不如从国家那里拉个合资项目划算。相对而言美国经济已经走过了修房子盖楼的阶段,如果没有创新只有死路一条。


3:企业、研究所、高校错位

     企业是直接和市场接触的机构,所以企业是将科学技术转换为生产力最有效的工具。而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机构,至于研究所仅仅是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而已。
而我们在50年代片面学习苏联,各个行业都搞了研究所做开发,但是却把企业的研发给阉割了(很多国企在90年代以前都没有研发部门)。结果是企业研发力量薄弱
不能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而研究所呢和企业没有上下级关系,只关心发论文拿国家资金。至于有多少技术能拿到企业产生利润根本没有考虑过。

    相比之下高校更扯淡,50年代学苏联搞专业化,导致中国大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统一教材、统一的教学标准基本上把大学生当成一个产品来加工。苏联模式的高校虽然缺点比较多,但是优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基础扎死并且很勤奋(虽然这些基础知识对实际工作没有什么用)。后来学美国教育,结果优点(创新、独立思考、兴趣、内容新)没学到反而把以前的优点给丢了。一个直接现象就是 现在的高校考试就非常水、基本上不可能不及格。也很少有人因为毕业设计拿不到学位证书。再加上填鸭式的教育导致我们的学生刚刚毕业就忘掉了以前学过的只是,到了单位上还要重新学习。

  目前的高校不关心教学质量、教学创新,几十年前的教材居然还在用,教师只会照本宣科。大学真正关心的是每年拿多少项目,而这些项目可能根本没有科研价值,仅仅是非常低级的重复劳动。比如给某某厂做一个erp系统,完全没有科研价值,完全应该由企业来做。有的大学更NB居然办起来工厂直接给部队生产装备,放在装备上直接使用。

  这就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企业在做大学的事情,大学在做研究所的事情,而研究所在做企业应该做的事情。

     

   


      



虽然这些基础知识对实际工作没有什么用)


这是什么水平的作者拍脑袋想出来的文章哦……

中国科技界在技术引进吸收消化以及应用创新已经算世界一流了。

至于理论创新和跨时代技术突破,也在逐步追赶。

感觉作者完全是脱离实际工业生产的拍脑袋出文章的专职作家

这是什么水平的作者拍脑袋想出来的文章哦……

中国科技界在技术引进吸收消化以及应用创新已经算世界一流了。

至于理论创新和跨时代技术突破,也在逐步追赶。

感觉作者完全是脱离实际工业生产的拍脑袋出文章的专职作家


另外有几个可笑的观点,比如几十年前的教材还在用。得有多搞笑的教材才是全是近几年的科研成果?本科生看得懂?
有一门课的教材都是几百年前的知识可是全球大学大部分专业都在开设,这门专业课叫高数。

另外作者也不懂ERP,叫工厂自己做ERP?哪个工厂得多大啊我的天自己做ERP哪儿来的人才储备,中石油集团的ERP都是外包的。

另外有几个可笑的观点,比如几十年前的教材还在用。得有多搞笑的教材才是全是近几年的科研成果?本科生看得懂?
有一门课的教材都是几百年前的知识可是全球大学大部分专业都在开设,这门专业课叫高数。

另外作者也不懂ERP,叫工厂自己做ERP?哪个工厂得多大啊我的天自己做ERP哪儿来的人才储备,中石油集团的ERP都是外包的。
下面我会讲三个比较小但是更直接的问题

1)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农民思想

2)落后的企业科研管理制度

3)没有将创新和资本结合的机制(美国有)

待续。。。。。。
技术引进吸收消化以及应用创新已经算世界一流了。” 是的。必须是引进。没有人傻到自己创新。
下面我会讲三个比较小但是更直接的问题

1)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农民思想

这不会是你原创的吧?
我怎么感觉你是不明真相的群众?又或者是思想极端的老愤青?我怎么感觉你和我所接触到的主流体制内不太一样?

johnqh 发表于 2013-8-18 02:20
对知识产权不尊重。

不只是软件。任何领域,有了创新就马上山寨。甚至专利保护都没有用。等花钱打了官司 ...


呵呵,告诉你个年代很久远的例子,日本人在东北没有勘探到石油就是因为使用的西方勘探理论。而新中国因为李四光的地质理论就在大庆发现了特大油田。
johnqh 发表于 2013-8-18 02:20
对知识产权不尊重。

不只是软件。任何领域,有了创新就马上山寨。甚至专利保护都没有用。等花钱打了官司 ...


呵呵,告诉你个年代很久远的例子,日本人在东北没有勘探到石油就是因为使用的西方勘探理论。而新中国因为李四光的地质理论就在大庆发现了特大油田。
知道大学门朝哪开不?
我在国企混 有一个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就是工程师想做试验 买原料/器件变得越来越困难。走正常流程要一个月。买一个dsp的开发版五千块钱需要等一个月。这样低的效率怎么跟外国人竞争?
你们说说我列的三条 哪一条不是正中要害


另外说句真心话,待遇再好的国企,给中低层的待遇也就是小康而已。要想挣大钱,来国企是找错地方了,在一年几百亿的国企当总经理还没有在一年挣几个亿的私企当董事挣得多。绝大部分的国企处级领导一年也就二三十万,五十万顶天。还没有效益好点的私企大董事分红的一个零头多。想多拿就得想想牢饭的滋味了。

另外说句真心话,待遇再好的国企,给中低层的待遇也就是小康而已。要想挣大钱,来国企是找错地方了,在一年几百亿的国企当总经理还没有在一年挣几个亿的私企当董事挣得多。绝大部分的国企处级领导一年也就二三十万,五十万顶天。还没有效益好点的私企大董事分红的一个零头多。想多拿就得想想牢饭的滋味了。
我在国企混 有一个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就是工程师想做试验 买原料/器件变得越来越困难。走正常流程要 ...
呵呵,隔行如隔山啊。你哪个国企的?不至于这么惨吧?
我在国企混 有一个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就是工程师想做试验 买原料/器件变得越来越困难。走正常流程要 ...
摩托罗拉更夸张,要个跳线帽从打报告到到手要一个月,而且每个价格4元。夸张吧。
不夸张 我以前和现在的单位 任何零件的采购都必须经过部门领导 采购部门 财务部门 和领导的批准。由于流程比较长 只能自掏腰包 然后去找单位报销。
至于科研经费 基本上没有实现预算制。每一笔必须领导签字  国家拨款就是利润。专款专用几乎不可能 但是花几千块钱请客吃饭比较方便。

eeyylx 发表于 2013-8-18 02:38
你们说说我列的三条 哪一条不是正中要害


每一条都是片面的,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和思维局限性。
第一条,感觉你的圈子很小看不到外面广阔的世界。
第二条,说明你对国内的应用创新很不了解。
第三条,就槽点太多了。你告诉我有哪家大学的教材是“几十年不变”?大学名字和专业教材名字。再告诉我,有哪家大学的教材完全是近几年业内前沿出的新成果新理论。我前面不是告诉你了么?高数不止几十年历史了,都几百年了,有哪个大学的高数教材不讲几百年前的基础知识而跑去讲最新的数学成果?
你对大学生的理解也有偏差,大学本科本来就是基础教育教得杂而不精,如果全部讲实际操作和应用那不成了技校?如果一上来就让学生做专业中的某个方向的学习和研究又有几个天才能吃得消?工作中的很多东西本来就要上了岗再学怎么可能在大学课本里都有现成答案。大学教会学生最重要的是科学严谨的思维逻辑和终身自学能力,而不是具体的怎么操作怎么应用。
eeyylx 发表于 2013-8-18 02:38
你们说说我列的三条 哪一条不是正中要害


每一条都是片面的,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和思维局限性。
第一条,感觉你的圈子很小看不到外面广阔的世界。
第二条,说明你对国内的应用创新很不了解。
第三条,就槽点太多了。你告诉我有哪家大学的教材是“几十年不变”?大学名字和专业教材名字。再告诉我,有哪家大学的教材完全是近几年业内前沿出的新成果新理论。我前面不是告诉你了么?高数不止几十年历史了,都几百年了,有哪个大学的高数教材不讲几百年前的基础知识而跑去讲最新的数学成果?
你对大学生的理解也有偏差,大学本科本来就是基础教育教得杂而不精,如果全部讲实际操作和应用那不成了技校?如果一上来就让学生做专业中的某个方向的学习和研究又有几个天才能吃得消?工作中的很多东西本来就要上了岗再学怎么可能在大学课本里都有现成答案。大学教会学生最重要的是科学严谨的思维逻辑和终身自学能力,而不是具体的怎么操作怎么应用。
在中国做科研心理很难平衡吧
在中国做科研心理很难平衡吧
那是楼主心态不好或者接触面太少。很多企业的研究院研究所是待遇最好的单位之一,大家挤破头都要进。
楼主给说下以上三个问题哪个美国没有?第一,美国人是不拜官位,拜钱不?一个例子,学统计,信号,数学的后来转金融的少啦?第二,来自: iPhone客户端
第二,对比软件博士和基建业的时候,对比的不是中外,是行业。再说土木工程怎么就没有科研了?而且中国这两年大企业科研投入少吗?出的专利少吗?学校的高水平论文少吗?科技型创业少吗?中国现在不过是欠帐要追而已。拿行业说事一点意思没有,你的第二点我可以原封不动拿来吐槽美国的金融业,汽车制造业。第三点更好笑了?美国老师不拉项目?那博士生学费生活费谁给出?美国研究生不给企业做事?他们巴不得全年都在企业专职实习来自: iPhone客户端
楼主说四个一起回国的四个博士三个转岗。请问博士在哪国读的,该国此行业一线研发都不转岗?一直干到退休?都不转管理,转规划,转偏理论的研究或者提前退休(有些国家这就是转行了)?来自: iPhone客户端
娇点访谈 发表于 2013-8-18 02:29
知道大学门朝哪开不?
人家楼主是大英帝国的博士呢。。。
dqw523610881 发表于 2013-8-18 02:13
另外有几个可笑的观点,比如几十年前的教材还在用。得有多搞笑的教材才是全是近几年的科研成果?本科生看得 ...
楼主的意思是,神马电容,电阻,电感,欧姆定律之类的,通通不用学,学会DSP,计算机仿真神马的,就足够了
我切身体验是,中国搞科研最大的阻力是民众科学素养低下、却热衷于盲目非议、指责专业人士。你搞应用,民众说你急功近利;搞基础,民众说你避实就虚,总之是乱花了人民的钱了。在美国这是不可想象的。美国民众虽然科学素养高不到哪里去,可美国人普遍崇尚专业性,be professional,自己的专业自己说了算,对自己外行的事绝不轻易指手画脚。而国内民众自己本行不见得认真做,自己完全不懂的事情偏偏喜欢挑鼻子挑眼,一边也会人云亦云讲中国科研体制外行指导内行有问题,一边自己指导内行觉得大丈夫萌大奶。楼主虽然自称业内人士,写的东西也很不靠谱,不像是对国内外科研现状、体制真有了解的样子,充满了网上流行的陈词滥调味儿。
兔子的科学技术都是偷的MD的。Y20偷的是阿三的技术。来自: iPhone客户端
云此最吉 发表于 2013-8-18 07:10
我切身体验是,中国搞科研最大的阻力是民众科学素养低下、却热衷于盲目非议、指责专业人士。你搞应用,民众 ...
兲朝最大的麻烦是:

领导多不懂专业,却还要领导
云此最吉 发表于 2013-8-18 07:10
我切身体验是,中国搞科研最大的阻力是民众科学素养低下、却热衷于盲目非议、指责专业人士。你搞应用,民众 ...
我也有同感,很多人指责科研体制其实就是一些所谓的怀才不遇的人的满腹牢骚而已。一些搞科研的也是本事不大,毛病不少。
是这么回事。中国人骨子里缺乏科学精神。科技部正在申报973预算,你看那申报系统做的叫一个烂。
几千年就这么过来了,还指着几十年就变,不可能的
中国缺什么,缺对科技执着的人,看看安卓之父的坎坷历史,首先开发一件东西是因为兴趣和理想所在,其次才会想到日后的盈利,其次他们都算是比较有钱的主,而在中国有钱的人通常理想就已经变成了我想更有钱,我想钱生钱,钻到钱眼里去了,简言之就是中国缺少偏执狂,任何事情不是一帆风顺,总会有坎坷,而只有偏执狂才会朝着一个狂热的理想和目标前进
中国本质上是个农业社会 喜欢用农民的思想考虑问题。今年种下的种子明年就要结果子。直接造成一个不良结果就是中国的企业基本没有预研 极少有企业舍得花钱研究新材料。大家扎堆搞应用研究 产品雷同 打价格战 利润下滑。企业缺乏利润来支持研发
我爸做民营企业 有一次我无意间聊到 做实验新技术需要一万块钱买材料 预研技术不能出产品。结果你知道他怎么说? 不能直接产生利润 没用。中国人不缺钱 而是有了钱舍不得投在研发上面。。  
我们单位一直有设计芯片的想法可是一直下不了决心。你知道为什么吗?可能你猜不到。因为芯片流片是往外面花钱  国有资产流失。而同样的钱拿来买地买设备可以保值。
dqw523610881 发表于 2013-8-18 02:13
另外有几个可笑的观点,比如几十年前的教材还在用。得有多搞笑的教材才是全是近几年的科研成果?本科生看得 ...
大学在新技术上确实比较落后,教材与实践脱节。
曾经去某名校排障,其网络中心主任和众多教师研究生,除了会说,连自己校园网骨干的故障原因都分析不出来。
大学在新技术上确实比较落后,教材与实践脱节。
曾经去某名校排障,其网络中心主任和众多教师研究生,除 ...
教材紧贴实践的不就是技校生了么?
另外,如果大学都在新技术上落后,那么还有什么机构在新技术上比较领先?企事业的研究院研究所更注重研究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方面。而理论创新和理论突破大部分还是来自大学。
美国的私人企业可以十几年持续不断的在某个技术上投入。普惠公司的CTF发动机在没有政府资助的情况下 用了十五年时间终于取得成功。我们先撇开投入资金。光是这个时间长度就让中国企业望尘莫及。                   。
美国的私人企业可以十几年持续不断的在某个技术上投入。普惠公司的CTF发动机在没有政府资助的情况下 用了十五年时间终于取得成功。我们先撇开投入资金。光是这个时间长度就让中国企业望尘莫及。                   。
看看每年的企业技术技改基金的发放情况就晓得了,其他单位不知道,俺在的地方只到前年才有企业去申请^O^
我爸做民营企业 有一次我无意间聊到 做实验新技术需要一万块钱买材料 预研技术不能出产品。结果你知道他怎 ...
如果你有一个好的哲学老师,那么你的老师会告诉你,逻辑中一大忌讳就是用不具有普遍代表性的个例来推论。
因为我举个反例就可以推翻你。
比如页岩气尽管目前产量不大,但是国内石油业已经对页岩气开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很多年。